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飘在大唐(飞刀)-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吱——”洞箫发出一个“破”音,终于停了下来。
“我找到了我的孩儿……”黑影的声音低沉,透出一丝胜利的得意。
青色身影一阵颤抖,快速的转过头去,颤声说道:“不可能。我自己都找不到……不,当年,我已经亲手杀……”
“你还要说,你亲手杀了他么?”黑影一阵狂笑,“你以为我会相信?”
“别忘了,他也是你的孩儿,你下得了手?”
青影无语……
“你以为你这样说就会让我死心吗?”
“二十年,二十年,我终于找到了他。我的可怜的孩儿。”
……
“他在哪儿?”青影终于不再坚持,颤声问道。
“你管得着吗?你即然不要他,你管得着他在哪儿么?”黑影恶狠狠地说道,终于尝到了报复的快感。
“你在哪儿找到他?”青影终是有点不大相信,“我去找过,可是那对夫妇已经死了,发生了大地震……”
“哈哈,你终于还是承认了,你并没有杀死他……”黑影一阵轻笑,“你下不了手。虎毒不食子,你没有那么狠……”
“你……”青影盯着黑影,情绪有点失控,“这么说你是在骗我,你并未找到他。我知道,不到一岁的孩子,发生那样的大地震,怎么可能会活下来……”一丝极为痛苦的抽搐划过他的嘴角。
“你错了。我的确找到了他!”
“怎么可能?!二十年,你怎么认得出他,痴心妄想……”青影不再激动,冷静地说道。
“哼,你认不出,但我却认得出,我怎么会认不出他,他是我的孩子,我怎么会认不出他!”黑影见他不信,声音提高了几分。
“你莫不是疯了,胡乱将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
“我疯了?我是疯了……二十年前我就已经疯了……”黑影一声长笑,笑声如黑夜里的秃鹫,“嗻嗻”云霄,十分难听。笑得久了,竟然差点背过气去,止不住的狂咳起来。
“青青,何苦……”青影终是不能无动于衷,走上前握住黑影的双手,“我知道我对不起你,你不要这样……”
咳声终于减弱。听到“青青”两个字,黑影渐渐安静下来,眼中缓缓落下两行泪水,但是黑幕遮住,没有人能看到。不过,青影却能看的到,他在用心看,他的心可以看到。他想去搂她的肩膀,拥她入怀,给她一点温暖。举起的手,迟意了一下,还是缩了回去,放开了她的双手,倒退几步,背转身去,依旧用背影对着黑影……
“铁哥,”黑影语气中充满柔情,柔声说道,“相信我,我没有认错。他是我的孩子,我们的孩子。”
青影无动于衷。
“你可还记得孩儿眉间有一颗红痣,虽然并不大,但是现在还有……”
青影还是没有说话。
“还有他的肩头上有一块疤痕,五瓣梅花,是你用剑刻下的记号,你这个狠心的爹爹刻下的……”
“你说的都是真的?”青影双肩抖动,突然低吼一声,吓了黑影一跳。
“是真的,这一次我没有骗你。”说这话的时候,黑影轻声地笑了,似是她以前惯于骗人一般。
“真的没骗我?”青影蓦地转过身来,顾不上避讳,忘情的抓住黑影的肩膀说道。几乎将她掀倒,半抱在臂弯里,快速将黑影头上的罗幕掀了起来,直视着她的眼睛,仿佛要从她的眼中看到真正的答案。
黑影毫不退缩,微微一笑……一阵妩媚风起,梅花朵朵,片片飞舞,和着绵绵细雨,落下无尽相思……青影浑身一震,“你的笑是穿肠的毒药”……
许久,他终于拟制住想要狂吻她的冲动,转过头去,不敢再看她的脸,柔声问道:“是我们的孩子,你能确定?”语气中的信任已占了上风,似乎已经确认她并没有说谎。
黑影点点头:“我能确定!你若是见到他,也能确定。那孩子象极了你,也很象我!”
“这么说他没有死?”青影不可思议地大笑起来,仿佛终于有所解脱。
“让我见见他!”转瞬,青影急切地说道。
黑影脸上闪过一道异样,轻声一笑道:“想见他可以,但你必须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青影一下怔住了,半晌,松开黑影,说道:“我不能!二十年前不能,二十年后同样不能!”
“那你休想见到他,休想让他知道你是他的父亲!”黑影突然变得异常冷莫,狠狠地说道。
青影缓缓地背转过身,又去摸插在腰间的洞箫。
“好吧,我不逼你。你不想认他,自然有人想认他!你仔细想一想,再给我答案。”黑影突然狡黠地笑道。从怀里取出一幅画,塞到青影手中,咯咯一笑,“这是他画的画,送给你当作礼物吧!”
话音落下时,黑影早已轻飘飘的飞了出去。泥泞的地上,竟然一个足迹都没有留下,便似是从来没有来过一般。
然而,青影却十分清楚地知道,她曾经来过。因为他手中正拿着一幅画卷。怔怔地呆立半晌,才回过神来。他迟意地看了看天色,雨还在下,终于还是忍不住打开来看。小心的尽量用身体遮住雨滴不让它们落在画卷上。
“一座远山,隐约的一座寺庙,山前一片湖水,水前一枝垂柳,柳下一片牡丹,仔细看柳条上还停着一只飞蝉……”
一模一样的一幅画,除了没有落款,与杨豫之手中的“听禅”一模一样。构思精巧,结构深远,立体感十分强烈,比杨豫之画的那幅“赝品”强多了,甚至比武照画的那一张还要好……
看着看着,突然,青影将画卷揉成一团,狠狠地抛出去,摔在泥水中,抓狂地吼叫着:“你敢!你敢让他认姓阎的……你敢!”眼中全是愤怒。
过了半晌才安静下来。从泥水中重又把它捡起来,心痛的用衣袖擦拭画卷上的泥水……
第三十五章 狂街少年(上)
雨过天晴,春天象是突然间睡醒了一般,一场春雨之后回过神来。一夜之间,小草愉愉地钻了出来,还有点湿漉漉的地面上从远处看,已泛起浅浅绿色。柳条也不经意间抽出几片嫩芽。池水大概问一问鸭子,会告诉你已变成暖的,正在水中游来游去。终于不再只是看到家雀啾啾,燕子低回,翩跹起舞于檐下,开始筑着新巢。
长安城刚刚被雨水清洗过,面目一新,四处散发着清新的味道。明媚的阳光斜铺在皇宫大内最里面的西北角。四海池水,亭台楼阁,假山树木之中最是咸池殿地势为高。向前附首可揽池水湖光,向后抬首则可越过宫墙直视西内苑外的龙首原。可以说是大内境致最好的地方。
午后春阳更加温暖起来,照在咸池殿内院中的步廊上,和风吹来十分舒适,终于将冬日的严寒赶走。廊边的座栏杆上坐着一位美妇人,如玉一般的面容上带着温柔的微笑,是那种十分古典的仕女的微笑,看上去如浴春风般和煦。这样的美人从来都是典雅与高贵的,一举一动从来都是优雅,便是独自一个人时也不会做出失仪的动作。
在美妇人的身旁,坐着一个如春光般清新明媚的红衫女子,却恰恰相反。似是专门为了破坏这种古代仕女画面,要把这一切从画面中活生生拉出来,拉到观众面前。她恣意的以一个十分舒适的姿式斜依在美妇人身上,双手楼住美妇人的腰身,爬在美妇人怀中低声吃吃地笑着,象是在说着什么笑话,又象是在撒娇。美妇人爱怜的抚摸着她那散披在脑后的秀发,静静地听着,不时露出一丝微笑,不露齿的微笑……
廊内廊外侍立着几个宫女,不远不近,即听不到二人的低声谈话,又能在主子招呼时立刻能听到。时不时向二人投来艳羡的一瞥。大内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的便是这种温情。正值十六七或者十三四岁的小姑娘们,谁不想坐在母亲怀中撒娇?但大唐的女人们多少有点悲哀,这个年龄大多已嫁作他人妇。那些能嫁作他人妇的还不最为悲哀的,更加悲哀的应该是这些值守在宫中做一个大概永无出头之日的宫女。
美妇人与明媚的红衫女子已经絮絮叨叨了一个上午,仍不觉到疲倦。距离二人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追着一只白玉一般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蹿来蹿去,呵呵笑声透出无所顾及的快乐。时不时回过头来的向坐在廊内的两位女子看一看,或笑语几句。
大概是看到“明媚女子”的恣式太过舒适,小男孩儿放开兔子跑了过来,扑到美妇人怀中,要美妇人抱。“明媚女子”则撒赖地将他推开,小男孩不依,反手去推那“明媚女子”。两个人你来我去笑嘻嘻地吵闹。
“是我母亲,又不是你的。”小男孩见争不过她,小脸一板叫道。
“是我师父。”明媚女郎并不示弱。
“我母亲!”
“我师父!”
“母亲!”
“师父!”
……
两个闹作一团。
咸池殿中的美妇人自然不是别人,正是如仙子般闲静优雅的杨贵妃。那小男孩自然是赵王李福,明艳女郎便是这些天一心想着让武照出名几乎想破脑袋的杨悦。
杨悦这些天怕杨豫之来缠着自己约武照出去,每日一早便出门去。今日却是穿了女装到大内拜见贵妃师父。杨贵妃怪她久不到宫中,因而派人叫她来。
杨贵妃找她去自然没什么大事儿,无非是说说闲话解闷。杨贵妃对自己这个弟子十分称意,一向视她同女儿一般。她自己只生了三个男儿,正因没有女儿叹气,不想杨悦来了。俗话说“女儿是母亲的贴心小绵袄”,杨悦一向又最会哄人高兴。杨贵妃自然对她喜爱得不得了。
杨悦对自己这个贵妃师父也十分的喜欢。杨贵妃性情温柔,最慈爱不过。又生的高雅美丽,便如月宫中的仙子一般。连带她喜欢的宠物也如同仙子一样——兔子,在咸池殿中养了几只如白玉一般的兔子,蹦蹦跳跳十分可爱。
李福与杨悦二人正在打打闹闹,从殿外走进来一人,笑道:“什么人要抢母亲。”
三人一齐回头见是李愔。
杨悦轻轻掐一把李福的小脸,笑道:“好啊,你来了帮手,只好把母亲还给你罗。”站起身来向杨贵妃告辞。
杨贵妃还未说话,李福先已不依,拽着杨悦道:“姊姊不走。”
杨悦笑道:“不走?我可打不过你们俩……”
李愔没想到是杨悦,记起是上次怒目自己的厉害丫头,此时却嘻笑嫣嫣,不由一呆。见她说话有趣,也嘿嘿直乐。突然觉的她似是十分面熟,愣愣地盯着她忘记说话。
杨贵妃见他发呆,忙道:“愔儿,不得无礼。”
杨悦微微一笑道:“蜀王定是认的我同胞兄长‘长安公子’,我听兄长说起过蜀王殿下。”边说边悄悄地捏一捏杨贵妃的手心,示意她不要说破。杨贵妃见她顺口胡编,也不点破,笑着摇头任由她胡闹。她早已听杨夫人说起过杨悦在外面胡闹的那些事情,知道如今长安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长安公子”便是杨悦。她对自己这个弟子一向视如己出,见她如此本事,更加喜欢。
李愔恍然悟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我觉得有些面熟。”
杨悦怕李愔认出自己,不敢久留,忙向杨贵妃告辞而去。没走多远,李愔却又追了上来,杨悦站下问道:“你有何事儿?”
李愔讪讪说道:“你比你兄长‘长安公子’的琴技可差远啦。”
杨悦见他又来讥笑自己琴技,心中暗笑,面上却佯怒道:“关你何事!”
李愔看她发怒,才想到自己说错了话,惹她生气,忙道:“其实我比你的琴技还差,根本不会弹!”
杨悦哧地一笑道:“我还以为你有什么资本笑人,原来是‘百步笑五十步’。”五十步笑百步,被杨悦故意说成百步笑五十步,当然李愔差一百步,她只差五十步。如果是五十步笑百步已是可笑,那一百步笑五十步岂不更加可笑。
李愔见她不再恼怒,心中一喜,笑道:“正是如此,你笑还我便是。”
杨悦见他向自己献殷勤,不由暗暗皱眉,不想与他纠缠。将脸一板,眉头上挑,冷哼一声,说道:“谁爱笑你。”掉头去了。
李愔呆在原地,不知自己怎么又得罪了她,看着她走远,半晌才帐然而去。
杨贵妃见李愔追着杨悦出去,暗暗皱眉,她一向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性情暴躁,对女人没有长性。娶了独孤氏为妻,一向不太理会,只管在外面胡玩儿。因而向他警告,不要招惹杨悦。见他不听,不由暗暗担心。心道:要不要提醒悦儿不要理他。
从宫中出来,回家换了衣衫,怕杨豫之找上门来歪缠,不敢在家久留。这些天杨豫之一直在求她带武照出去试“亲嘴”。如今她想将武照送入皇宫,怎肯答应?唯恐白白耽误女皇的美好前程。因而每日早出晚归,不知踪影,让杨豫之找不到。
大地回春,呈现出新的境象。下了雨后的太阳,仿佛一下把春天的气息带回大地。树叶神奇般的一夜之间,愉愉的吐出来,长安街头两面的参天大树,都变得有了些绿意。象两道绿纱点缀在宽阔的马路两旁,点缀在红砖绿瓦的长安街头。
杨悦穿过春明门街向南沿着朱雀大街,漫无目的的走着。除了宫城前的“横街广场”,朱雀大街是长安城最宽阔的大街。比现代一般城市的马路要宽上一倍还多。走在这样的马路,十分的惬意。杨悦在现代的时候最喜欢作的事儿之一,便是“压马路”。无所事事的在马路上溜溜达达,看着过往的行人,脑子里想些杂七杂八,或者偶尔杵在街头发发小呆,也是一种享受。
如杨悦一般想法的人还真不少。若大一条朱雀大街,街道两旁,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人陆陆续续。中间的马道上时不时有骑马的人或者几辆马车经过,风一次还会将马车的风帘吹起,看到里面娇花一般的美人颜面一闪,引起不少羡慕的叹息……一般人家顶多只可乘坐油壁车,看这些马车颜色饰鸾,便知乃是达官贵族。向城南而去,大概是往芙蓉园游园去吧。
长安城的芙蓉园是长安城最大的“公园”。有长安城最大的湖面——“曲江池”,有长安城最著名的杏林。杏林赐宴,是大唐学子们梦寐以求的事情。芙蓉园逢四六八日定期向平民开放。不过今日不是向平民开放的日子。只有四品以上达官贵族可以进园。
杨悦走在过往的人群中,心中却不无感慨:“还是统治阶级有特权啊。”杨悦有点后悔没拉上杨豫之一起出来。这样春光大好的日子,不去踏踏春光实在是对不住老天爷。
想起自从来到大唐与杨豫之在一起闲逛,日子过的优哉游哉。现在为了躲他不得不自己一人瞎溜达,想要去找别人,才发现能一起玩的,也就杨豫之一个。李淳风是个小“公务员”,每日上班没有闲空。便是富嘉谟、裴炎等人也都要上学。杨豫之这厮本来也应在崇文馆学习,但他一向喜欢“逃课”。自从杨悦来长安后,更是一天学馆没去过。整日陪着杨悦四处瞎逛。
“这小子也不是全无好处啊。”杨悦想到杨豫之这个玩伴儿,一定正在心急火燎的四处找自己。心中对他不免起了歉疚之心。不过同情归同情,她可不想断送武照的大好前程。
“我要武照做回女皇,却不得不牺牲豫之老弟的爱情。怎么想个法子让他回心转意,忘记武照才对。”杨悦边走边想着心事儿。
正想间,突然听到身边一片惊叫,人们纷纷四散躲开,“呼啦”一下如潮水一般,若大一个朱雀大街炸了营,一下沸腾起来……杨悦不及多想,随着人群向路旁退去。
“哒哒,哒哒,哒哒”,一阵狂风暴雨般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呼啸而来。三架马车,每辆马由三匹马拉着,九匹马并头齐进,并辔狂奔。马儿似是已经疯了一般,要从套着马车的笼头套里挣出来,奋力而前,腾空而,你争我赶各不相让。那气势不压于千军万马狂奔于古战场上,刮起一阵狂风,将整个朱雀大街都席卷了进去……
第三十六章 狂街少年(下)
赶车人立在马车上使劲拽着马缰,连声大呼,显然是马儿早已脱离了控制。惊马?拉着马车的惊马!而且是并排三辆拉着马车的惊马!人们呼喊着、尖叫着,抱头奔跑,不知所措……
惊马如野,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拉着马车,马车被这些狂马拉拽着如在狂风中飘摇的落叶,上下左右起伏摇曳不定……
杨悦不由暗暗可怜起坐在马车上的人,如果是位小姐一定早已吓得花容失色,晕了过去也说不定。如若此时,冒出一个英雄救美之人,定然会有一番大大的好处。看那几辆马车都是朱盖红轮,其中两辆建旗升龙,杨悦虽不懂是什么来路,但一定不是普通人家。可惜杨悦自己没有本事,否则定然将马儿拦下……
正在胡思乱想之时,三架马车已驰近了左右。仔细一看,杨悦差点鼻子气歪。三架马车呼啸而来,那里是马儿惊了,驾车之人紫衣玉带,那里是普通人,更不是想要勒马停下。而是手中中马鞭不断挥动,口中连声吆喝着“架、架”,分明是在打马急进,你追我赶,唯恐落后。原来是正在“飚车”!
当街飚车?还有没有王法?大唐禁令街道上严禁高速行驶,便是骑马都不准快行,更况是马车。马路虽宽,却也禁不住三架马车你超我赶。将长安街头搅成一片混乱。
街上行人大多不是象杨悦这般没事儿闲逛之人,唐代“帛币兼行”,不少人肩上扛着绢或帛要到东西市场“买东、买西”(注1)。夹杂着不少骑马或骑驴的行人,此时一阵混乱,不免要相互碰撞。一个四十岁上下的妇人,怀中抱着一匹绢,手中拉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儿,在混乱的人群中往路旁躲避,怀中的绢却被人撞落在地,妇人顾不上孩子,忙去捡“绢”。男孩儿见到也冲过去帮忙。
三辆马车“得得”飞跑,驾车之人还相互不同大加攻击。其中右侧的马车争到了前头,中间马辆落下半步,心有不甘,竟然将手中缰绳一抖,拉稍的马匹向右微偏,车轴别了上去。右侧马车被撞,一惊之下竟然向右侧路旁冲了过来。那妇人落绢之地恰好在马车冲撞范围之内。
驾车人是个粗眉少年,大惊之下连声大呼“闪开”。妇人确能闪开,顾不上捡绢,退到一旁,却没看到儿子也冲了上去……粗眉少年赶忙收紧马缰,想要停下马车,却那里是一下便能停下来的。直冲男孩儿而去,那孩子早已被吓得呆住,忘记了躲开……粗眉少年死命拉住马嚼子,一个急刹车,右侧拉稍的马儿被少年勒紧,前蹄腾空,人立而起……
杨悦在现代养成靠右行驶的习惯,回到唐代发现古人也是如此。那妇人与男孩儿便在她身边不远处,杨悦不及细想,竟然奋不顾身想要冲出去救人。却被人一把拉住,身边人影一闪,一个灰布人影拨开众人,飞步蹿了出去……
“吁——”,粗眉少年终于的勒住了马车,停了下来。灰布人影也已将小儿从马下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抱回路边。有惊无险,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赶车的粗眉少年却由于惯力,收不及身形,一头栽了下去,刚好落在救小儿的灰布人影脚下,五体投地,道象是为刚才的事儿行大礼道了个歉一般。已有不少人哈哈地笑了起来。细看灰布人影却原来是位身形高大的僧人。
与少年一起飚车的两辆马车,本已驰出几步,见粗眉少年差点伤人,也吓了一跳,停下车来。待见粗眉少年栽下马车,竟然兴灾乐祸的同声大笑。
杨悦认出灰布僧人正是当日在玄奘法师处见到的戒言“高僧”,忙跑上前去看。妇人对“高僧”连连作揖,千恩万谢。“高僧”只是摇头将手中小儿放下,双手合什退到一旁,不声不响地走开。
妇人见“恩人”连名字都未留下,忙拉着小儿要追上去:“师父,请留步。”
杨悦笑道:“你不用去追,他的法号叫做‘戒言’,戒掉了说话,你问他他也不会回答。”
妇人一呆,便停了脚步,回头来问杨悦戒言和尚在那座寺中清修。杨悦摇头说道:“我对他也不太了解,只知道他与玄奘法师相识,如果你想谢过,不如去弘福寺找他。”
妇人听了,忙连声念道:“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原来是三藏法师救了我家二郎……看来,昨天我在寺里求的护身符这便显灵了,本月十五一定要到大慈恩寺去烧香扣谢。”
杨悦暗暗想笑,心道:“明明是戒言救了你的小儿,却要去谢过菩萨,什么道理啊。”见她连弘福寺也不去,反要去大慈恩寺摇头笑道:“你若谢过也应去弘福寺才对,去大慈恩寺作什么?”
妇人却惊讶地说道:“这位公子,难道连三藏法师已移到大慈恩寺做道场都不知道?”
“大慈恩寺?怎么会,前些天我还在弘福寺见到法师。”
妇人摇头肯定道:“昨天法师在大慈恩寺做道场我去听了,求了这个灵符。今日便救了我儿子一命,真是菩萨下世啊。如今圣上诏令三藏法师的译场搬到大慈恩寺去……”
“噢,有这等事儿?”杨悦心道,几天没去拜访“唐僧”,原来他的办公地点就要搬了。去看戒言早已不知去向。
回头见那飚车少年,摔到车下跌坐在地上,怔怔地忘记起来,嘻嘻一笑道:“嗨,你不必行此大礼,快起来吧。”众人听了哄然大笑。
那少年跌得鼻青脸肿,正自晦气,见被杨悦嘻笑,不由大怒,拧眉说道:“本公子喜欢坐在这儿,管你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