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飘在大唐(飞刀)-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悦不由诧道:“罗素女娘子怎么没来。”
绿箩娘子笑道:“公子想要罗素女娘子只怕今日不行。罗娘子到大内演奏去了。”
杨悦想起曾听杨豫之说过,中了花魁的娘子便是外供奉,有机会到大内去表演。心道:不知道李世民这个爱才之人,见了罗素女这等才女作何感想,是否如苏味道等独具慧眼呢。
想着想着不由看着李愔低声偷笑,发现李愔与李世民果然是父子,样貌有许多相似之处,只除了李愔没有胡子外,基本上是一模一样。如果非要说不一样,便是李愔比李世民要俊美几分,皮肤比李世民要好许多。杨贵妃凝脂白玉一般的皮肤,虽然没有完全遗传给李愔,但李愔白面净洁,李世民与之无法相比。想到自己将李愔比作一个“小白脸”,不由看着他偷乐。
李愔早看到杨悦不时看着自己偷笑,低声问原由,杨悦却不肯告诉他。待见到众妓争着坐到杨悦身边,不住向杨悦劝酒,也低声笑她:“看你怎么收场。”
杨悦斜横他一眼,不慌不忙,来者不拒,左搂右抱,好不风流。直看得李愔有点傻眼,一味看戏,反到忘记自己身边还有美妓。尉迟洪道对女人一向并不上心,只一味与李愔吃酒。房间里欢声笑语,却是众妓只围着杨悦一人在转。
众人正热闹间,却听有人叫道:“是谁这样大胆,将我的绿箩娘子给抢了去。”
第五十八章 大唐军神(一)
不待众人回过神来,房门一推,走进来一个高大的中年汉子。
李愔看到已笑着抱拳行礼:“江夏叔。”
正是当日在芙蓉园与绿箩娘子大胆热吻的江夏王李道宗。身后还跟着一人,杨悦也认识,是裴行俭。
见到李愔等人,李道宗哈哈一笑:“我当是谁,原来是你们。”
绿箩娘子见到是他,忙起身迎上去,李道宗在她脸上拧了一把,坐了下来,笑道:“‘小白脸’在这儿,便忘了本王么。”绿箩娘子看一眼杨悦,投到他怀中吃吃只笑。
杨悦见李道宗叫自己“小白脸”气得蹭一下站起来,叫道:“大色狼,只许你来便不许我来么?”
李愔忙站起来,拉住她低声说了句:“看在我的面子上,别生气。”又冲江夏王深施一礼笑着叫了声“江夏叔”。
李道宗哈哈大笑:“大色狼?对,你说的很对,我就是大色狼。不过你叫我大色狼,我叫你小白脸,两下扯平,互不相欠。”
杨悦见他说得滑稽,却也不失豪气,不由笑着又叫了声:“大色狼!”
李道宗不客气地答应一声,又回叫一声:“小白脸。”
两人各自哈哈大笑。
裴行俭上前来向众人见礼。对于裴行俭,也许你没听说过,但号称隋唐第三好汉的裴仁基之子“裴元庆”应该听说过,使一对八卦亮银锤。他的原型便是裴行俭的哥哥号称“万人敌”的“裴行俨”。武德二年,裴仁基父子准备投唐,被王世充得知后灭其三族。只逃脱了一个遗腹子裴行俭。
裴行俭少年时遇上怪师苏定方,得到苏定方真传,而苏定方师承大唐名将李靖,因此裴行俭其实便是李靖神诡兵法的传人。只可惜一代儒将与他的师祖、师父一样,如受了什么魔咒,空负一身兵法绝学,总是大器晚成。
当日在花魁决赛时,杨悦与裴行俭结识,当下见过礼。李道宗与裴行俭也不另找他坐,便也杨悦等人坐在一处,重新排了坐次坐下一起吃酒。
李道宗最长自是坐在了上首,李愔身份最贵,坐在其次,其它人各自散坐。
众人坐下,边笑边谈。五人中五个人对战争感兴趣,不知不觉中便聊到行军打仗之事。
李道宗是身经百战的将军。讲起战争场面自然绘声绘色。杨悦又专爱听打仗的故事,不住提些问题,李道宗作答,众人参与讨论,几个人竟然是越谈越投机。
“如果评比一下,你们认为我大唐谁打仗最厉害?谁最当得上‘大唐军神’这几个字。”杨悦问道。
“当然是当今圣上!”李道宗回道。
“我怎么听说卫公李靖号称‘常胜将军’,从来没有吃过败仗。平南梁,战突厥,灭吐谷浑,战功赫赫,称得上‘大唐军神’几个字。”
“卫公!嗯,卫公打仗的确很厉害。当得起‘大唐军神’四个字。”
“圣上与卫公相比,谁更厉害。”杨悦问的问题,只合在后代评论,在大唐时代问出这话,有点太不识相。
果然众人怔了一下。李愔暗自里拽了拽杨悦,示意她不要胡乱问这种傻问题。
李道宗仔细想了一下,却说道:“若论战功。圣上十六岁自雁门关勤王,一战成名,其后身经大小数百战,几乎没有吃过败仗。平定内乱,圣上平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赫赫战功无人能及。但若论平外患,却是卫公功劳最大。不过当时圣上已继大位,不可能四处亲征,到不是说圣上打仗会输于别人。我自十六岁跟随圣上作战,圣上作战之勇,亲眼目睹,无人能敌。”
杨悦不由暗暗感慨:“原来李世民当真是战功赫赫,后世人有自以为高明者说李世民其实是当了皇帝之后,才将大部分平定天下的功劳划到自己名下,看来不过是后人的臆断。仔细推想,如果李世民不是战功太高,又怎么会有与太子抗衡的能量?”
“圣上力大,能拉五石劲弓。圣上的长弓也是特制的,近七尺长,能射二百步远,当年战刘武周,圣上轻骑觇敌,只剩二骑被贼敌所追,却能从容而归……”
“当年在虎牢关战窦建德时,圣上与鄂国公尉迟将军二人带四骑亲自引敌,出入敌围如无人之境。曾与鄂国公相视大笑:‘吾执弓,公执槊相随,虽有百万之众能奈我何’,窦建德贼众六千骑兵追来,圣上与鄂公且战且退,将敌人引到伏击处。大破贼兵……”
杨悦听得悠然神望,看了一眼尉迟洪道,笑道:“看洪道便知尉迟将军的威风。洪道这一只大拳,大概能打死一头牛。”又看了一眼李愔嘻嘻一笑,却没说话。心中却想,“你这个‘小白脸’,怎么看不出有什么勇猛之势。不见得有乃父之风。”
尉迟洪道听了哈哈大笑,鼻孔冲天甚是自得,却还知道谦虚一句:“我怎能比得上叔父。”却是因为他平日最为敬服的便是他叔父的缘故。
李愔看到杨悦冲自己邪笑,明白她的心意,低声道:“要不要试试看,我的拳头一点不比别人差。”悄悄抓起她的手,稍稍用力一捏,已捏得她呲牙咧嘴。
却听李道宗继续说道:“卫公更长于申时度势,用兵之法,神出鬼没。卫公当年平吴计之所出,无不得胜。战突厥之时,我也跟随,卫公以两百骑骚挠突厥牙帐,贼敌落荒而逃…最后斩首万人,浮获过十万之众……那场面现在想起来还让人血脉贲张……我也顺便在此战中俘获颉利可汗,一举将突厥帝国消灭。”
“除了圣上,可还有人能与卫公相比?”
“这个——似是无人能比。”
“李世勣呢?听说他作战也十分厉害。”
李道宗摇摇头。
“尉迟将军呢?”
李道宗还是摇头。
“江夏王呢?”杨悦嘻嘻一笑问道。
李道宗哈哈大笑道:“甘拜下风!”
杨悦笑着向他竖起姆指:“将军也是战功赫赫,能不自骄,只这一点,已足以令人敬服。”当下举杯向李道宗敬酒,一饮而尽,李道宗也哈哈大笑着一饮而尽。
“圣上是圣上,自不与众将军并论。卫公李靖自然称得上我大唐军神!”
“边疆胡人至今听了卫公的大名无不闻风丧胆!”
“我还听说卫公善于识人,当年候君集未反之时,便被卫公识破?”
李道宗笑道:“确有此事。”
“难道卫公真有能掐会算的本领?”杨悦有点茫然不解。
李道宗一指裴行俭道:“裴二郎尽受卫公所学,当知此道之密。”
杨悦转向裴行俭,裴行俭却笑而不答。
杨悦干脆问道:“裴兄给我看看,看我将来有何作为?”
裴行俭笑着摇头道:“长安公子将来的造化,愚兄却看不出来,只怕只有师公他老人家亲自看才行。”
杨悦叹道:“不知卫公身在何处,若能一睹尊颜,也不枉……此生!”酒至半酣,杨悦本想说不枉来大唐一遭,幸亏警醒及时刹住车。
李道宗笑道:“卫公近几年越来越怪异,从不见外人,便是我等也不得相见。要不是有战事儿,只怕这个战疯子还不肯与外界勾通消息。”
杨悦这才明白裴行俭与李道宗在一起,原来是李靖有事要问李道宗,不用说定是为了辽东战事。
裴行俭却突然说道:“明日我正要去拜见师公,公子若想见师公,到是可与我同去。”
杨悦大喜,连声说好。
……
众人说说谈谈,不知不觉中已入夜间。席间众人不时会出去方便。教坊之中与府中不同,杨悦多有不便,待后来忍不住要去,李愔看到便跟她一同出去。有李愔替她把风巡视,确是省了不少麻烦。
杨悦感激地看他一眼,问道:“明日一同去拜见卫公,去不去?”
李愔摇头道:“只怕卫公不会见我。”
“怎么会?”
“他向来不与任何皇子结交,便是父皇当年与他交情非浅,他也不曾相助。”
这段公案杨悦识的。当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前,曾向李靖与李勣探问,二人均表示不支持也不反对。
杨悦想了一下摇头道:“其实卫公不反对便是支持。”
“噢?”
“试想圣上当年乃是谋逆,不反对谋逆不是支持还是什么?”
李愔吓了一跳,忙去捂她的嘴,四下里看了看没人,才放下心来,责怪道:“你也太大胆了。”
杨悦嘿嘿一笑,想想自己不是在现代而是在唐代,不可以胡乱品评古人,也自觉失言。不过李愔是皇子,自己诽谤他老子,他竟然不以为隙,反而替自己担心,心中不由暖洋洋的。
刚要表示一下谢意。却隐约听到不远处有两个人在吵架。从院中池塘边的花厅里传出来。声音不大,但从语速可以听出是在争吵。坊中虽然到处挂了灯笼,却也极暗,看不清是什么人,只隐约听出是两个女人。
突然间两个人似是吵得急了,其中一个声音大起来,斥道:“你以为你真能如齐王妃一般,受到宠爱?不过是去了两次,便痴心妄想……”
另一个被斥,十分委屈,抽抽咽咽地说道:“我没痴心妄想,……从来也没有想过会有那么好命,”
“你还哭,当年齐王妃的才貌谁人能及,你看看自己也配,蜀王能看中你这样的人才怪。”
“阿姊,别说了,我没想自己能比齐王妃……”
……
“蜀王?”杨悦听到二人言谈,不由去看李愔,当今蜀王除了李愔还有那个?齐王妃又是谁?齐王李佑的妃子?他不是已经死了么。他的妃子很美么?见李愔正微微皱眉,饶有兴趣地说道:“走,过去看看谁在为你害相思?”
李愔忙拉住她:“胡闹!”
杨悦笑道:“怎么是胡闹。你一向喜欢来教坊,种下点风流债再正常不过。去看看那娘子是谁,这小娘子对你也算极痴情,不如收她回府上……”
“胡说八道。”李愔气道。冷不防,杨悦已挣开他的手,跑了过去。
那两人似是没想到会有人来,吃了一吓,忙起身往外走。二人原本在厅中,黑灯瞎火看不清,往外面走来,反而让杨悦看清了面目。其中一个正是当日选中李愔做入幕之宾的花魁春水娘子。
二人看到杨悦与李愔,也是一怔。忙向二人行过礼便匆匆走开,春水娘子更是低着头不敢看李愔一眼。
杨悦看李愔一幅十分冷莫的样子,奇道:“她不是春水娘子么,你怎么不理她。”
李愔脸色十分难看,哼了一声,回头便走,无论杨悦再说什么,均不回答。
第五十九章 大唐军神(二)
杨悦见李愔突然不理自己,莫名其妙,只好跟在后面往怡香阁走。
走到绿水雅室,却见阿玉正站在门口。看到杨悦来,立时喜仔仔地说道:“公子,你可回来了。”
杨悦奇道:“你的脚好了么,怎么不在房里休息。”
阿玉摇头道:“没什么事儿。多谢公子挂念。”
“强筋动骨一百天,怎么会这么快便没事儿?”看到她手里拿着些果子,又说道,“莫不是绿箩娘子使唤你,我这就给绿箩娘子说去,这些天你要少走动……”说着便要推门进去。
阿玉看到忙拉住她,急道:“不是。娘子让妾休息的。是妾自己来的。”
“哦?”杨悦纳闷地看看她。
阿玉脸上一红,把手里的果子塞到她手里,说道:“公子送妾回来,阿玉还没有谢过,这些果子给公子。”
原来这丫头是记着自己的恩情。杨悦一乐,看了看收下果子,笑道:“好阿玉,多谢啦!”
阿玉听了,脸上更红了。扭身便跑,杨悦心中一动,忙喊住她。
阿玉听到她的喊声,又一腐一拐地走回来,杨悦上前扶住她,指了指院子,说道:“咱们到院子里坐会儿。”
“阿玉多大了?”
“十三岁。”
“属什么?”
“兔。”
“哈,阿玉果然象只小白兔。”学着阿玉一蹦一跳的样子,引得阿玉开心大笑。
……
杨悦东一搭西一搭的问了几句,又问道:“听说齐王妃也是教坊里出身。”
“齐王妃,她可是我们教坊里的娘子们最崇拜的人。”
“哦?她很美么?”
“阿玉没见过,不过听说很美。不只美还是顶顶聪慧的人。”
“她是哪个齐王的妃子?”
“原来公子不知道啊。她是原来的齐王妃,现在改作巢刺王了。”
是李元吉的妃子。看来是个传奇般的爱情故事。一个教坊出身的人,在古代能当上王妃不是传奇还是什么?难怪教坊的众娘子以她为偶像。
“看来齐王非常欢喜她啰?”
“听人说,不只齐王喜欢,圣上也……”阿玉突然打住,看了一眼杨悦,说道,“阿玉胡说八道,公子莫怪。”
李世民也喜欢齐王妃?杨悦诧异的看了看阿玉。见她似是打了一个哆嗦,显是有点害怕。便不再问她,笑着说道:“你先回去吧,我不会给别人说的。”
阿玉点点头,忙向杨悦道了个万福,一腐一拐地走了。
“齐王妃!蜀王妃。哈,看来春水娘子有点痴心妄想啊,蜀王应该早就有王妃了,否则怎么会有专门的府邸。”杨悦伸个懒腰,默默地想。看看夜色,不知道什么时辰了,应该回去了,母亲一定等急了吧。
见杨悦回来,尉迟洪道嚷嚷道:“你去了哪儿,怎么这半天才来。”
李道宗也笑道:“没你这‘小白脸’,说话也没有趣。”
裴行俭也笑着向她点头。
杨悦看了一眼李愔,李愔只顾自己斟酒喝,似是没看到她一般。便说道:“今日不早了,我要告辞了。你们走不走?”
尉迟洪道响应道:“走吧。”
见其他人没有散的意思。杨悦拱拱手,向裴行俭说了句:“明天千万别忘记叫我一起去。”
裴行俭点头笑道:“一定一定。”
杨悦与尉迟洪道一起辞了众人先走。李愔却始终没再抬头看她。
******
“你喜欢她?”
怡香楼绿水雅间里只剩下李道宗与李愔两个人。裴行俭不知何时也已经走了,室中的众娘子都已退下。
李愔没有回答,反问了句:“叔父看出她是女人?”
“据我所知,你对男人还不敢兴趣。”李道宗看他一眼,诙谐地说道。
“有那么明显?”
“全写在脸上了。”
一阵沉默。
“说吧,出了什么事儿?”
“没什么,有条线看来有点靠不住。”
“就为这?”
“不全是。”
“因为她拒绝了你?”
“不是,她不知道才更让人郁闷。”
“嘿嘿。”李道宗干笑一声,“对女人不必太认真,否则准坏大事儿。当年齐王就是最好的例子……”
“她不一样。”
“恋爱中的人都是白痴。”李道宗说出一句千古经典的句子,“也难怪,圣上在你这个年龄,至少已有了四五个女人,你只有一个王妃,还不是自己喜欢的。”
……
“你正在成立诗社?”
“嗯。确切地说不是我,是她。”
“是个好注意。有点象圣上当年的‘文学馆’。当年文学馆十八学士可是圣上的文胆智囊。”
“这么说叔父也赞成?”
“不过,只怕是有点太招摇了。”
“总不能因为招摇便什么都不做吧。更何况只是结社写诗,不至于太招人耳目。当年‘竹林七贤’不也只是个文学团体么。而且没我参与,她也会成立诗社。”
“这丫头的这个主意还真不错。”
“是,她的想法总是有点奇特。不知道她的脑袋瓜子里都在想什么。”李愔笑了起来。
“她对打仗到是有不少兴趣。”
“嗯,她跟别的女人不一样。”
“有点不象女人……”
“她只是顽皮而矣。”
李道宗看了一眼李愔,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
“吴王那边怎么说?”
“让我看着办,上次被父皇训斥后,吴王有点心灰意冷……”
李道宗摇摇头:“圣上英明,只是选储这件事儿如此糊涂,事事儿只听长孙摆布。”
……
第二日,裴行俭果然很讲信用,一早来约杨悦去卫公府拜见李靖。
李靖、红拂、虬髯客号称“三侠义”,在唐代便有“风尘三侠”的故事,其中红拂夜奔传为佳话。墨武在《江山美色》中标新立异,将红拂写成一个“鸡婆”,十分有趣。杨悦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能够亲自见识一番传说中的牛人,心中按捺不住激动。
李靖并未住在长安,而是将卫公府安在故乡池阳,离长安不远的白鹿原,地处关中平原中心,被称为“白菜心”,渠池交汇,环境优美。
裴行俭与杨悦起个大早,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到达卫公府。守门人见到裴行俭只点头微笑,也不去通报,径直将二人放入府中。
卫公府很大,跑马场更大,一个巨大的跑马场几乎占了一半。而且这个跑马场并非空空荡荡四尘飞扬的那种,草色青青,还有假山丘起伏,真如在草原一般。
杨悦叹道:“将军府中果然与众不同,便是跑马场也不一般。”
裴行俭指着远处西南角上的马厩说道:“师公爱马,喜欢收集天下骏马。”
听说过集邮集门票的,还没听说过集马的,杨悦笑道:“这么说卫公是要给马儿建一个草原,给它们一个美丽的家园。”
裴行俭点头道:“大概正是这个意思。师公有五匹骏马,分别叫做:追风、赤电、浮云、绝影、白玉。都是能日行千里以上的良驹。”说到这些裴行俭眼中闪出火热,显然是十分的羡慕。
杨悦听了悠然神往,心中感叹道:“速度便是时间,时间便是距离,古代没有汽车、火车、飞机,马是最好的交通工具,良马便是极速交通工具,能将距离缩短,因此古人爱马,如现代人爱车一般,是一种天性。”当下笑道:“追风、赤电、浮云、绝影、白玉,只听这名字已知神骏。待会儿定要见识一番。”
裴行俭在一旁笑道:“这个却要看师公的心情了。”
杨悦奇道:“难道李大将军会如此吝啬,看一看都不舍的?”
裴行俭露出无奈之色,说道:“自从师婆去逝后,师公脾气越来越古怪,近来更是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
杨悦听了黯然道:“什么?红拂女已经去逝?我还想瞻仰一下一代奇女子,没想到如此无缘。”
裴行俭奇道:“什么红拂女?”
杨悦见他如此问,暗想“难道李靖夫人不是红拂女张出尘?”知道自己又猛浪了,于是问道:“卫公夫人叫做什么?”
裴行俭道:“师婆姓杨,名字却不知道。”
杨悦叹息道:“这么说来红拂夜奔乃是后人杜撰的了?”裴行俭摇摇头不知所谓。
二人步入厅堂却并未见到李靖,又到书房等处去找还是没有。问及婢女家丁,都不知去向,只知卫公并未出门,但具体在哪里却不知道。于是杨悦与裴行俭便在园中四处游转找寻。
除了那个大草原一样的跑马场,卫公府最大的便是荷塘,很有江南风光的灵秀,小桥、流水、水谢、楼阁……杨悦奇怪李靖怎么会想到将差距如此大的景致放到一起。两者之间由层层的树木分开,如一道屏风,一边是江南,一边是草原,从江南直接步入草原,这种感觉十分的奇妙。
杨悦想了想,说道:“李靖如此爱马,没准正在马厩里。”便同裴行俭往西南的马厩方向走去。
正待穿过绿墙,裴行俭突然一指远处,说道:“师公在那儿。”
杨悦顺手看去,只见远处的水谢边,站着一个道士装束的人,双眼盯着水面,口中似乎在念念在词,不知在看什么,奇道:“卫公怎么出家当了道士?”
裴行俭笑道:“师公脾气古怪,好象是跟谁赌气,一怒之下做了道士。”
杨悦更加好奇道:“赌气?跟谁赌气。”
“具体情况我也不大清楚,听说是跟一个和尚赌气。”
杨悦呵呵笑道:“这气赌得可真有趣。”
裴行俭也笑,想了想叮嘱道:“待会儿在师公面前千万说话小心些,师公的脾气越来越孩子气,一不顺心便会训斥人,还请公子多担待些。”
两人还未走近,李靖似是已发现二人,向二人转过头来。裴行俭远远向李靖行礼,快步走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