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飘在大唐(飞刀)-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你能放弃……我父亲不会为难你。”青影说道。

“傻铁哥,你怎么还不明白,就算我放弃了,到如今,我们还能回到二十年前么?”黑影抬起手,在青影的脸上爱怜的抚摸。

“怎么会不能?我们有悦儿,我们可以到别的地方,安静的生活……”

一阵沉默。

黑影突然笑了起来:“即使我们愿意,悦儿呢?她会愿意?”

青影一下愣住了。女儿愿意么?他的女儿似乎有太多的与众不同之处。来到长安,整个长安城都随着她起了不少变化,她愿意安静的生活么?

黑影继续说道:“这儿有她想要的一切,别忘了圣上刚给了她一座宫殿,还要给她尊重的身份……”

“我的女儿不会是个贪恋富贵的人……”青影轻蔑地笑道。

“或许她不要这些。”黑影微微一笑,“但她有自己的想法,她想要改变这个世界。”

青影默然笑了起来,嘴角划过一道温馨的快意,摇了摇头说道:“这孩子的想法的确有点奇特。人人平等、情爱自由……这样的时代,怎么可能实现?”

“虽然如此,但有梦想总是好的。”黑影笑道,“便如当初,你想要天下太平一般。她想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一点。”

青影不再说话。一时间沉寂的月光下,相互依偎的两个人,静静地站在梅林里,各自陷入沉思……

奇怪的是二人都似乎没有想起,在不远处,河水的下游,不久前曾发生过一段血案。

武府,杨夫人门前。

“母亲不在。”

一个身材妖娆的美貌**挡在杨夫人门前。

“让开。”杨悦双眼微怒,抬眼看了看**,只说了两个字。

自从武照自杀之后,杨悦每一次来武府,都被她档住。但今天杨悦凌厉的目光,一下将**的嚣张气焰掐灭了。

**愣了一下,不自主地让开了身子,说道:“不信,你自己去看。母亲的确不在。”

杨悦走进房间,失望的四下里看了看,杨夫人果然不在。她去了哪里?为什么要躲开自己?

“母亲去了剑南。”**嘴角划出一道隐秘的快意,不动声色地说道,“母亲亲自去向郭家陪罪去了……”

杨悦心中一痛,如挨了一记闷棒。武照的死,成了她永远的心债……

每一次来这里,这个**总能很好的把握住这一点,一句话将她打入十八层地狱。

看到杨悦惨白的脸色,**嘴角的快意更加深了。

杨悦抬眼看了她片刻。这个女人便是将来的“韩国夫人”?未来的高宗皇帝的拼头?也是个可怜人。然而这个可怜人却丝毫不缺少残忍。她的心每一次都能被她刺得流血……

“你是谁?”

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子相互追逐着从室外跑了进来。小女孩不过十来岁模样,粉雕玉琢的小脸,稚声稚气地瞅着杨悦问道。

小男孩也十分的俊俏,不过七八岁,灵俐可爱,一双大眼睛扑闪闪地望向杨悦,好奇而陌生地看着她。

杨悦弯下身,摸了摸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乖顺的回过头去看了一眼母亲,答道:“我叫贺兰敏月。”又一指身边的小男孩,介绍道,“他叫贺兰敏之,是我的弟弟。”

“贺兰敏月?武顺的女儿?”杨悦愣了一下,心中暗道,“原来是‘魏国夫人’。同样也是未来高宗皇帝的拼头。”

杨悦有点怜悯地望向这母女俩,后世的电视剧中关于这两个女人的故事不少,只要有武则天的戏,必然少不了高宗李治的这两个拼头。母女共事一人,已是可悲。然而这两个女人的下场更加可悲,一个因畏惧武则天自杀,另一个也被武则天毒杀……

想到武则天,杨悦有点迷茫的想到武眉儿,这个小丫头似乎已步入武媚娘的轨迹。将来她会不会大开杀戒,杀了眼前这对母女?

从杨夫人的窗前向外看去,杨悦依稀看到武眉儿往日在院子里天真、欢快的笑容。

“不,决不会。”杨悦暗暗心道,“我决不会让你变得如此残忍。”

武顺自然想不到杨悦心中在可怜她的悲惨结局,但被杨悦眼中散发出的悲悯之色,看得心头一跳,一时也怔住了,忘记了赶杨悦走。

“三弟回来了。”

身后一声欢快、殷切的声音,打断了杨悦与武顺的出神。回过头去,见是武元爽与武元庆二人。武顺有点不解地望向二人。

杨悦心中微微皱眉,面上却不冷不热地点了点头。

这哥俩这些日子一向见到自己便泛起一脸幸灾乐祸的表情,今日这样殷勤的到内院来问好,不用想,杨悦也知道原因。

“什么三弟,应该叫公主殿下。”武元爽微微一笑,十分儒雅的拍马,向武元庆说道。

杨悦看了二人一眼,说道:“母亲既然不再,我先告辞了。”

“莫若吃一杯再走。咱兄妹有些日子没在一起叙话了。”武元爽笑着说道。看了看身边愣神的武顺,又说道,“妹子怎么不请公主殿下坐下说话。”

杨悦摇了摇头,漠然说道:“我还有些事情要办,改天再说吧。”转身出了杨夫人的正堂,向外院走去。

武氏兄弟忙陪着她走了出去。武顺立在杨夫人门前,诧异地说不出话来。

刚出内院,又见到两个人立在正堂前,见杨悦出来,忙上前向杨悦行礼。

杨悦看了一眼,却不认识。

武元庆笑着介绍道:“这是伯父家的兄弟,这位是二哥武惟良,这个是三哥武怀运。还有位大哥叫做武怀亮,不过早早去逝了。”

杨悦略有点诧异的看了看二人,二人忙向杨悦行礼。那个武惟良长相与武元爽相似,清朗儒雅。武怀运却有点四不像,两只眼睛深陷,颧骨很高,仔细看眼睛还有点蓝。莫非是个外国种?这种中西合璧的人,长安城中不少。中自然是中原人,西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西,而是西域。这个武怀运,大概是胡姬生的孩子。

杨悦不想与众人多说,寒暄几句,匆匆别过。她来武府至少半年以上,从来没见过武家的族人,今日这两个人巴巴地来行礼,当然是因为听说她即将成为“隋国公主”。

然而,这个“隋国公主”是假的,杨悦再清楚不过。被册封为公主当然是好事儿。但是杨悦却高兴不起来,她十分清楚这个公主的身份,稍有不慎,被人找出破绽,只怕是害人害己。

杨贵妃被蒙在骨里,如果自己稀里糊涂的当上这个公主,将来有一天被人发现造假,首先连累的便是杨贵妃。对于自己这个贵妃师父,杨悦心中一向怀着母亲一样的眷恋,怎会让她受到半分委屈。

杨贵妃虽然身居大内,与人无争,但她的政敌,显而易见。巴不得将她打得永世不得翻身之人大有人在。今日她可以凭着李世民对她的宠爱,让李世民相信杨悦真的是公主。但一旦有人拿出真凭实据,杨悦并非什么杨杲之女,这个“阴谋”将会被扩大成什么,杨悦不想而知。到时候只怕李世民也保不住杨贵妃。

政治上的斗争永远不是脉脉温情,暗中涌动的血色,杨悦再清楚不过。

既然一时见不到杨夫人,杨悦决定去找李世民,向她说“清楚”自己的身份。

第一百四十一章 君臣无状

正如杨悦所想。有人从这件事儿中,很快便嗅到了血惺味。

“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儿。”长孙无忌嘿嘿一笑。

太子李治奇怪地看了看舅父,不解地问道:“怎么会是好事儿?”

长孙无忌在东宫的崇政殿中已经坐了些时辰,一直愣神儿,没有说话。

太子李治则一直怔怔地望着他,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突然见他说出这样一句话来,有点莫名其妙。

长孙无忌却笑而不答。

宇文化及杀错了人,而且是错杀了自己的侄子,这样荒谬的事情,任谁都不会信,长孙无忌自然第一个表示怀疑。

即便是当时弑杀隋炀帝和赵王杨杲的是裴虔通,并非宇文化及亲自出手。也没有人会相信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大内禁卫会连赵王都认不出来?除非黑灯瞎火。

不过事实往往恰好会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也说不定。长孙无忌低头沉吟,这种例子现实中并不少。

但是,如果真是那样,别说南阳公主会恨透宇文家,便是宇文士及也绝对会恨透自己的兄长。

“然而,宇文士及的确与兄长分道扬镳了,会不会正是因此?”长孙无忌又有点疑惑地想。

“不对,宇文士及若果真恨宇文化及杀了自己的儿子,他又怎么可能收养兄弟的儿子?”长孙无忌又摇了摇头。心头百回千转。

“其中一定大有问题。”长孙无忌嘴角划出一道笑。肥胖的身体,宽阔的面上一双炯眼精光有神。

太子李治看到,心中暗暗好笑。他的眼光落在长孙无忌那张胖胖的脸上,笑起来一边会有一个小酒窝,使他显得略有些天真与羞涩,与他眼中闪出的精干有点不相称。

但无论如何杨贵妃这一招虽然是高招,却也极有可能是败招。

“杨贵妃啊杨贵妃,只怕这次你的如意算盘,反而变成你的……嘿嘿。”长孙无忌嘴角的酒窝笑意更深了。

太子李治愕然望向长孙无忌,他刚从左春坊过来。刘洎与马周已将两仪殿中的议论向他说过,知道圣上想要册封立“隋国公主”的事儿。

杨贵妃的弟子是谁他根本没有概念。

“难怪圣上准备为吴王聘兰陵萧氏为妃,吴王坚辞不受,原来等的是这个‘隋国公主’。”

东宫左春坊,左庶子兼待中刘洎感叹地说道。

同在左春坊的还有马周,马周也是东宫左庶子,在朝中是中书侍郎,因为中书令杨师道被贬为吏部尚书,如今他与岑文本共同执掌中书令。

李世民为了巩固太子的地位,大多参知政事的大臣,同时也兼领东宫太子署官员。

司徒长孙无忌同时加太子太师,司空房玄龄同时是太子太傅,兵部尚书李世勣同时为太子詹事。

刘洎出了一会儿神,说道,“这次可真有点猜不透圣上的心思。”

吴王英果贤达,一向是李世民最中意的儿子,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也正因为此,杨贵妃才没有当上皇后。如果杨贵妃被册封了皇后,吴王李恪、蜀王李愔与赵王李福也会变成嫡子,今天这个太子人选极有可能不是当今太子。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逝后,圣上有意册封杨贵妃为皇后。长孙无忌联合京兆韦氏,一齐打压杨贵妃,不可谓不是老谋深算。

如今,杨悦变成隋国公主,如果她嫁给吴王李恪,将给吴王带来什么样的助力,大家也心知肚明。弘农杨氏不用说,隋室旧臣自然也会全力支持吴王。到时候太子之位会不会变化……

显然李世民将朝中重臣都划到太子一边,自然是对太子十分倚重。而今又立个“公主”出来,当真嫁给吴王的话,岂不是又要多生事端?

马周与刘洎面面相对,各自想着心事。

二人从左春坊走出,看到长孙无忌恰好从崇政殿出来。低头沉吟想着心事没有看到二人。刘洎与马周特意放慢了些脚步,距离长孙无忌十步远,跟在后面,没去“打扰”他。

虽然二人同是太子的拥护者,但长孙无忌显然一向不将他们放在眼里。马周出身寒门,向来不被世族门阀放在眼中。刘洎江南人氏,初仕南梁,与长孙无忌这种关陇世族的政治地位无法相比。

特别是刘洎与褚遂良关系有些紧张。而长孙无忌与秦王府的十八学士是旧友,相互亲善,禇遂良正是十八学士之一禇亮之子。因而一向二人不被长孙无忌、禇遂良等人放在眼中。

“长孙无忌绝对不会罢手。”两个人对望了一眼,心中雪亮。

不过却也不妨碍,一会儿,众人一团和气地在两仪殿中陪圣上宴乐。

杨悦从武府出来,从延喜门,穿过横街,径往大内去。

杨悦站在两仪殿门口却微微吃惊,她原本想找李世民谈一谈,没想到殿中正乱做一团。

杯盘相交,桌椅多有被踢翻,许多人正围着李世民正在抢什么东西。李世民高举手臂,群臣你争我抢,相互拥挤,其中一个甚至站到御踏之上,把住李世民的手,一把抢了过去。

见到殿中值守的宫中与禁卫都面带笑意,并不上去制止,杨悦暗自骇然。

却听李世民哈哈大笑:“昔闻婕妤辞辇,今见侍中登床。”

抢到书卷的正是侍中刘洎,兴奋地大笑着念道:“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卷中内容是李世民填写的一首乐府诗《饮马长城窟》。

杨悦早已知道李世民生性豁达,却也没想到李世民会和群臣如此“无间”。更确切地应当说是“无状”。

众人正在抢的是李世民的一篇“飞白”条幅。

群臣本在宴乐,李世民一时兴起,将平日甚为自得的一篇《饮马长城窟》“飞白书”赐给臣下,没想话一出口,群臣蜂拥而上,引起一片大乱。

杨悦看到这班君臣,不由莞尔,原来皇帝是这个样子。

李世民与群臣酒至半酣,显然她来的不是时候。

正待转身离开,内侍一声念唱却已通报了进去:“杨贵妃弟子杨悦晋见。”

杨悦立在殿门口,一时有点进退不得。

“悦儿来了,快进来。”李世民回过头,看到杨悦,向她笑着招手,声音洪亮远远地从殿中传了出来。

两仪殿中却一下安静下来,纷纷转头去看这个即将被圣上册封为“隋国公主”的“传说”人物。

一时间好奇、探询或者暗自冷笑,也种目光看向杨悦。

“原来是你。”长孙无忌突然拍手笑道。

杨悦虽然轻纱掩面,一双眼睛却极亮。

当日在西海池边,长孙无忌捉蟋蟀,被杨悦一脚踩死。对这个女孩儿记忆十分深刻,特别是这双眼睛。似是有一种通透千年的智慧隐藏在里面,令人难忘。

杨悦看到长孙无忌,想起他当日蹲在地上的样子,心中不由好笑,微微一笑向他点头致意。

李世民笑向长孙无忌,说道:“怎么样,我说过无忌认识她,当日还曾胜赞过她。”

长孙无忌也不由大笑:“难怪当日赵王称她姊姊,原来如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等见识似不是一般女子能随口说出的。”

李世民笑着摇头:“只怕大家知道她是谁,就不会这样说了。”

回看一下众臣,见众人都一脸惊奇,嘿嘿笑道:“众卿有不和人当认识她,即使不认识,也定听过她的大名。”

刘洎瞪大眼睛,却想不出自己在哪见过杨悦。不只是他,在座的群臣大都睁大眼睛,惊奇的迷惑起来。

杨悦听了,心下却是大惊,去看李世民,李世民果然正瞅着她得意的笑。

杨悦暗叫一声“不好”,看样子李世民分明已知道自己是长安公子。

刘洎看了杨悦半晌,摇头笑道:“圣上说笑,贵阁千金,我等何时曾识得。”

李世民却哈哈大笑,说道:“刘侍中可敢与朕打赌?”

刘洎笑着点头:“圣上与臣打赌一定会输,臣的确不识的她。”

李世民转头去看杨悦:“悦儿说说,是朕输,还是刘侍中输?”

到了此时,杨悦也知再假装已于事无补,心下大惊,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笑道:“刘侍中与臣的确有过一面之缘。”

“不可能,臣认不认得人,还能不自知?”刘洎不服气地说道,“不是圣上说认得便认得的。圣上莫要与她已先串通好了。”

“那是自然。”李世民笑道,“会有很多人可以做见证。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见到刘洎被李世民开玩笑,杨悦一时也玩心大起,笑道:“圣上与他打赌,赌注是何物?”

李世民沉吟一下说道:“就赌这卷‘飞白’吧,如果朕赢了,刘侍中将条幅输给悦儿,如果刘侍中赢了,条幅自然归侍中。如何?”

“不行不行。臣好不容易抢了这条幅,圣上怎能再收回去。”刘洎忙将条幅抱到怀,大叫道。他双眼微红,显然已有些醉意。否则刚才也不会忘形到站在李世民的御踏上去。

“我看也不好。”杨悦微微一笑,“莫若这样,刘侍中若输了,便将这侍中的位子让与他人,如何?”

李世民听了哈哈大笑,击掌说道:“这个赌法新鲜,就赌这个。刘侍中若输了,这个位子便让给悦儿,怎样?”

群臣大笑,皆道李世民已醉。

刘洎却是一呆,见到杨悦一双似笑非笑的眼神望向自己,心头有点发愣,觉得真在哪见过一般,却一时想不起来。

杨悦不容他迟疑,眼中闪过一道笑意,手一挥,面上轻纱落下,说道:“刘侍中可认得出在下”

一阵沉默,伴着几声惊呼,刘洎与杨师道以及马周等人都不自主的站起身来,如见鬼魅一般,骇然叫道:“是你?”

座中却也多有不识得“长安公子”之人,听了惊呼,不由惊奇的看向三人。

“长安公子”

“哈哈哈,长安公子”

“原来长安公子是女子”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太行

山峨巍巍,江河流淌。太行山顺黄河之势,纵亘千里,分川于河东。山林叠嶂,飞瀑流泉。

初夏的山中,依然如春,春花烂漫,清风烈烈。苍岩深林之中,隐秘地扎住着一片营寨。

一两声鸿雁之声划破天空,有人卧在山寨的一处高岗上,面朝蓝天,口中衔着一根杂草,惬意地举着手中的一份《天下新闻》,边看边在大笑。

刘彪人如其名,虎背熊腰,宽膀阔胸,身长七尺有五,双臂力大无穷,十分彪悍。

正是夕阳余辉斜照之时,营地里一片欢声笑语。众兵卫各自散开,三人一组,或五人一伙,四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正在吃饭。

“刘大你看什么?难道别人碗里比你碗里的肉多?”冯文瓒看到刘彪不时伸长脖子张望,嘿嘿笑道。

“肉?”刘彪回过头了才发现自己碗里的肉,不知何时全部吃了个精光。看看冯文瓒碗里的肉尖了出来,比别人多出一倍,意识到是冯文趁自己不注意,打自己碗中的肉全捡了去。

刘彪大怒,挥拳便打。冯文嘿嘿一笑,向后跳出三步远,刘彪一拳落空。冯文瓒虽然不及刘彪身高马大,却也是个十分悍彪的汉子,身形比起刘彪灵活些。

众兵卫想笑,却忍住没敢笑。像这样的玩笑在军营里时常见到。但是敢向刘彪挑战的人并不多。

刘彪悍卒一个,无论弓弩箭射,无一不精,特别是步卒专用的陌刀,在他的手中舞动起来,几乎无人能近身。

这些秘聚在山林里的兵士是从府兵里严格挑选出来的,个个都不弱。但像刘彪之这样的彪汉却不多见。即使是冯文瓒这样的“百骑”禁卫与他的个头相比,也差了一大节。

那冯文瓒虽然不如刘彪高大,但也精壮灵活。然而,冯文瓒如此嚣张,却是因为别外一个人,他才是营中唯一能制服刘彪的人。冯文瓒不过经常跟在那人身边而已,以那个人的跟班自居。

这个刘彪虽然气恼,却也没有必要追上去,不过几块肉而矣,这支队伍的供应很足。便是不足,这山林里有的是他们想要的东西。

回头看到冯文瓒端着饭往山顶走去,刘彪看向山顶上的那个人,眼过闪过一道少有的敬畏之色。

能让刘彪敬的人不多,畏的人更少。这个冯文瓒虽然不弱,但还放不到他的眼里。然而,山上的那个年轻人却不同。虽然他看上去比冯文瓒要纤细些,但刘彪一想到十天前队正选拔时,与那个人的较量,心中暗自叹服。

“射”

随着仆射手中的三角旗落下,十几支箭夹着劲风射出,嗖嗖之声不绝于耳。

“甲号,十二全中。”

“乙号,十中八。”

“丙号”

……

刘彪、李六郎以及冯文瓒、王令等人依然站在参选的队中。不少人已被淘汰下去,不无遗憾地在一旁看热闹。

虽然同样是射中,但也有高低之分。刘彪射出的大都箭穿透靶心,有几支甚至直没到箭羽,劲力十足,众人纷纷竖起拇指。

刘彪天生神力,不是一般人能比。他得意地看向李六郎,平日训练二人各为火人,一直相互比拼,暗中较劲。知道这个李六郎才是他争夺队正的最大敌手。

到了李六郎,却是不慌不忙,射了一个花样,三箭连珠,引起一片叫好,反而盖过刘彪。

刘彪心中暗气,李六郎分明取巧,自己才是硬功夫。但比赛规则是只要射中靶心便不分高下,刘彪虽然明显比别人力大,却也无可奈何。

弓射之后是弩射。

与弓射相似,刘彪虽然很强悍,但众人也不弱。射中靶心,还是无法一分高下。只有少数几个被淘汰了下去。

弩射之后是率队根据鼓点、旗令进行队形变化演练。

队是唐军基本单位。队下是火,每十人一火,每队五火,共五十人。一般行军打仗以队为单位,因而队正虽然官小,却十分重要。步卒在战场上主要在于相互协作,进退有止全在于队正。

队形演练下来,却分出了高低。李六郎取了第一,但刘彪心中十二分的不服。李六郎的队形十分齐整,他的队形也丝毫不乱,比这个李六郎差不到哪去。心中暗暗大呼,李六郎之所以被取了第一,只是选拔官的偏心。

刘彪双眼不由怒起,直视李六郎,已大有喷火之势。队正只有一个,非你即我。

到比拼近身肉搏之时,只剩不到四人,刘彪立时锁定了目标,心中嘿嘿冷笑。刘彪抱着一个念头,打倒李六郎,这个队正便是自己的了。

刘彪身高七尺有五,李六郎刚刚六尺多点,相差不少。刘彪明显占了优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