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官人(狗尾)-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这是对皇权的挑衅,如果不用高压态势将他们全部击杀,皇权的威严何在?

隐隐的,李权心中升起一丝不详的预感。

“是不是他们擅自如此的?”

李权不敢肯定,而他们此时的作为已经没法挽回了!

刑场中接近三百名士兵全被扣押,魏忠带着千语将士直接将李权救下。

李权惊魂未定,但魏忠却轻松自在,抖着肥胖的身子不紧不慢地走到李权面前:“总督大人,咱们好久不见呢!怎样?这样的见面方式是不是别别具一格?”

“魏将军,你……”

魏忠打断了李权的问话:“诶!大人无需惊慌,一切由末将处理。”

李权还想问,但那行刑官在一边叫嚷个不停:“你们!你们还有没有王法!知不知道这里是京城?!”

魏忠脸色一变,一个跨步就是两三米,顺手就给了行刑官一个嘴巴子。两人体型根本不在一个层级,那行刑官像片树叶飞了出去。

“南宫进!你Tm给老子闭嘴!南宫晋孙都不敢在我面前如此说话!”

“南宫进?南宫家的人?”李权惊讶道。

魏忠笑了笑:“大人,您还看不出来?南宫家是李缘派系,要不然他如何会执意行刑?”

原来如此!

李权恍然的同时又发觉了另一个问题,听魏忠的口气……

“难道他是授皇上旨意?”

。。。

第710章:请恕李大人无罪

刑场的动乱引来了另一批军队。御林军和锦衣卫的混编部队第一时间将刑场团团围住。

这就像是一出戏,李权虽是关键人物,但却沦为了看客。看着各路牛鬼蛇神在这么一片狭小的空间中表演。

百姓们也作为观众站在更远的地方看着。

这样的大戏,今天错过了这一辈子都不会再遇到!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权追问道。

魏忠淡淡一笑,没有回答,只是表情严肃地看着一个方向。

不多时,前方人群又挪开一条通道。

阳光下,六乘车架马蹄声齐整,一名公公撩开金线秀龙的车帘,皇上满面怒容地走了出来!

“皇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人重复着一句话,全都跪伏在地。

李权半蹲着,单手着地,视线却扫着周围。

皇上在此时出现让他措手不及。那愤怒的表情让人不敢与之直视。

皇上高傲地扫视众人,并没有让的众人起身的意思。从车架上下来,一尘不染的鞋底与地面的细沙摩擦着发出阵阵沙沙声,气氛极其压抑。

“魏忠!你这是要造反不成?”一声大喝,帝王的威压镇的在场数千人都不敢呼吸。只有魏忠低声回答道:

“末将不敢!末将只是不想让皇上错杀栋梁!”

声音虽低,但字正腔圆,所有人都能清楚地听到。

“错杀栋梁?你是说朕错了?你敢质疑朕!”

是啊!天下有谁敢直接说皇上做错了?魏忠的行为在所有人眼中都是愚蠢之极的。

但魏忠已经有了觉悟,从一开始都没打算就此妥协,争锋相对道:“皇上远在京城,哪能知夷洲之事?末将奉命驻守边疆与李大人患难与共。夷洲事情种种末将了然于心。夷洲荼毒已久,是末将不查,才导致夷洲落入他国之手。此乃末将之罪,非李大人之过。李大人远涉夷洲,毫不知情,遭奸人暗算险些丧命。朝廷拨给李大人的五万军队,李大人连看都没看到一眼便被白莲教分儿歼之。此罪怎能算在李大人头上?

再者,李大人本有机会独自离去,却心系我五万边防将士安慰,只身翻山越岭,于深山中徒步数日前来报信。若不是李大人来得及时,末将和五万将士早已被白莲教吞并。此时大庆已是大难临头!李大人智计卓绝,于丘陵城中屡屡献计,让我五万将士与白莲教二十万军队纠缠数月而不败。决战之日,又是李大人用妙计逼白莲教攻城。我军将士虽阵亡四万余人,而白莲教却付出了数倍于我军的代价。

最后,又是李大人率领我等自深山撤离,以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大庆兵力。”

魏忠低着头,一口气道出了如此多的讯息,皇上听得清楚,百姓听得更加清楚。

片刻间,议论就此展开。

百姓虽知李权在此事上有冤,但怎么也不可能知道这么详实的内容。如果真如魏忠所言,那么要治李大人之罪好像是有点儿说不过去。

议论声中,越来越多质疑的眼神投向了皇上。

皇上好像也不知这些细节,若有所思,沉吟道:“你所言属实?”

“句句属实。从夷洲幸存回来的七千将士皆可为证!”

场中,魏忠带来的千余将士齐声高呼:“大将军句句属实,我等皆可用人头担保!”

数千人作担保,世上没有比这更值得信任的事情。

“这么说,那李大人当真是为大庆倾尽所有了?”

“那那那……那李大人是好人呐!皇上若为一时之怒杀了他岂不可惜?现在可怎么办?”

议论声中,无数百姓暗暗摇头:“难呐!皇上一诺千金,岂能随意更改,就算皇上知道不该杀,恐怕……”

就在这时,魏忠再次开口:“皇上!如果这样您还不能免去李大人的死罪,那么末将再与你讲一事。”

“说!”

“夷洲境内,白莲教起誓之时,敌人二十万大军包围丘陵城。此前,李大人早已下令我军分兵而动,主力叁万军进攻白莲教后方,副军一万五千人于二十里外扎寨接应。丘陵城中仅仅五千军士。当日,白莲教攻城,仅声势就将我五千将士吓得肝胆俱裂,几无一战之勇。是李大人在城楼一首慷慨激昂的陈词,震慑敌人二十万军,换气我军战心,靠着五千将士成功守住了二十万大军进攻!”

魏忠此话一出,不仅是百姓,连周围的御林军、锦衣卫以及控制刑场的三百士兵都倒抽一口凉气。

五千人抵御二十万人的进攻?这怎么可能?

凭一番陈词就可以?

谢谢!这不是童话世界!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百姓中有人嘀咕起来。

皇上表情不变,继续道:“说来听听。”

魏忠表情肃穆,仰天回忆:“当日,李大人如此说道: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当魏忠一字一句地将《满江红》念出,场面变得寂静无声。

是怎样的豪情壮志,又是怎样的爱国情怀才能作出这等精彩绝伦的诗词?

就算不是将士,没有亲自站在城楼面对二十万敌人压境,听到《满江红》的百姓、官兵、大臣,听到这首词的所有人都感觉一股热血上头,那种怒发冲冠,收复山河的英雄气似乎收到了召唤,自内心深处不断涌现!

这是何等的感染力?

这是一首能让所有吟诗弄月的才子都感到羞愧的词,男儿就要将心中所学化作此等济世救国的精神信仰才对!谁说文不能杀敌?谁说文不能立功?

此词既出,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当时小城面临的景象。

试问,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此等诗词的人不是忠诚?还不够爱国?还不足以称之为栋梁?

“皇上!请恕李大人无罪!”

声音来自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一例外!

。。。

第711章:如果时间可以停止

看这眼前这群可爱的百姓,李权忽然间有些哽咽,他怎么也没想到一首《满江红》会引出这样的局面。

贪财好色是人的本性,但当人权色兼得之后,需要的就是精神享受了。

李权没尝试过更没想过受人爱戴的滋味,只有尝试过之后才会发现这种感觉真的很不错,也难怪一些文人在年迈之际都想为自己塑造出圣人的形象。

同样看着这一切的还有皇上,冷峻的目光中不知想着什么,面对千万民众诉求竟毫不动容。

这给人不安的感觉,让人觉得赦免怕是没戏。就在众人为担心之际,皇上忽然抬起头,朗声道:“李权,今日有万民为你请命,加之夷洲经过朕却有知之不详的地方,看在那首词的份儿上,这一次就饶你不死!”

“……”

李权愣住了,身边的柔怡低声道:“还不谢恩?”

李权这才反应过来,惶恐谢恩。

到现在,终于可以彻底放心了。事情进展到这儿,李权安心的同时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说不清楚。总之就是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个圈子来赦免自己。原以为事情到底已经告一段落,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让李权接受不了。

李权谢恩之后,皇上让众人起身,同时话音一转话锋转向魏忠!

“李权可免罪,但是你魏忠带兵擅闯刑场,此罪当如何处置?”

李权暗叫一声糟糕,皇上若追究此事,这一千多将士是妥妥的死罪啊!表情立即就变了,顾不得影响,叫道:

“皇上!魏忠将军他是救人心切,并未有半点儿不敬之意。”

皇上淡漠地抬手,只让李权住嘴,自己却不再说话,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一股不详之气逐渐在场中弥漫,没人说话,刚刚消失的紧张又涌现了。

“难道皇上要拿在场一千多人的将士开刀?”

如果真那样,待会儿可能会遇到什么场面没人敢想。

大庆建立至今,和曾有过这样的杀戮?难道皇上是要让京城的天都被献血染红吗?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百姓们在此跪拜,虽然不是很整齐,但却间断地跪下了。

皇上亲赴刑场的消息越穿越开,越来越多的百姓慕名而来。就算身在京城,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皇上,今日有机会,不管如何也要来凑凑热闹。

人群的外围,皇上听从万民请命饶恕李大人的事情已经传开。

皇上此番作为引得百姓们纷纷赞叹,谁说皇上是暴君?谁说皇上不通事理?

因为一件事,百姓对皇上的猜疑消除了,这个被无数人乘坐暴君的皇上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可怕。渐渐的,后面发生的事情也传了过来。或许是因为之前的请求被皇上采纳,百姓胆子大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跪倒,想要为闯入刑场的千人队伍谋得一条生路。

但百姓错了,如果决定能这么轻易地被人改变,那就不配做皇上了。

一声声“皇上息怒”不绝于耳,可皇上紧闭的双眼纹丝不动,像是在呼吸新鲜空气,又像是在冥思着什么。

李权知皇上的态度不好,还要上去求情,忽然被魏忠拉了一把。

魏忠戎马一生,此时脸上却挂着一丝无奈地笑容,配上这肥胖的身体,显得有些憨厚。

李权急得要命,心说你丫的大难临头了还笑得出来?叫道:“魏将军,你别拦着!”

“李大人,你不用如此。没用的,皇上心意已决,就算全天下的人都跪下也改变不了。”

“就算天下人都改变不了我也要救你!”李权斩钉截铁,不仅是对方前来救自己,还因为丘陵城**患难,更何况这不是魏忠一人,这是一千多名跟自己同生共死的将士呐!

“就算皇上不饶,我也会尽力一搏。我可以带你们离开夷洲,同样也可以带你们离开京城!”

李权声音不大,只有魏忠一人听见,魏忠身上肥膘泛起了阵阵波澜,小小的眼睛射出两道深邃的目光。然后渐渐归于平静。

魏忠抓着李权的肩膀没有松开,表情变得无奈,悠悠叹了一口气:

“哎!李大人,劳您为我等费心了。不过此事即是皇上的意思,也是将士们的意思。所以,我们是甘愿赴死的。”

李权一愣:“这话何意?甘愿赴死?”

魏忠知道,事情如果不给李权解释清楚,对方是不会罢手的。于是低声道:

“李大人,您还不明白吗?从我们来劫法场开始就是跟皇上商量好的。我的那一番说辞也是皇上事先安排的,这一众将士本来已经都是死人了,为了救李大人,我们能多活几天,这已经赚到了,所以……”

魏忠话没说完,李权捂着额头连声叫唤:“等等,等等!你怎么越说我越不明白了?什么叫本来已经是死人了?”

“李大人,夷洲落入他国之手,出了这么大的岔子由谁来承担责任?您虽然带我们离开了夷洲。但终究是逃兵。七千将士到了碧洲之后,某将就知道会遭受朝廷的怪罪,最终定然是一死。某将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劝说部将各自离去,由某将一人回京领罪。结果这一千多将士誓死不走,甘愿回京同某将一同领死。早在半月前我等就回京了,原以为那时候就是末将的死期。没想到皇上竟然留着将士们的性命一直没动。

直到前几天,皇上才秘密安排我等演完这一场戏,为的就是洗刷李大人的罪责。皇上为了李大人那是煞费苦心呐!李大人就别再跟皇上唱对台戏了,赶紧让这场戏结束吧!”

李权懵了,任凭他想天想地想破了头也想不出是这样的剧情啊!

“你们!你们……你们是不是疯了?”李权不敢相信,这一千多人都是怀着死志来的?明明有机会逃走,竟然还选择来送死?这些人脑子里都装着什么?

魏忠又笑了:“呵呵,李大人您多虑了。咱们每一个人都很清醒,替皇上演完这一场戏不但能救了李大人,而且还能让咱们多活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皇上不会追究魏继明的责任。这么合算的买卖,天底下哪儿找?所以,李大人还是不要再添乱了。”

李权沉默了,表情纠结地缓缓退后。

对于共患难的兄弟,李权可以毫不犹豫地为他们拼命。但是,如果这一千人都心甘情愿地死,自己再横插一脚就不好了。

事情的因果关系李权还没想得太明白,但他知道皇上是不可能饶恕这些人的。正如魏忠以及很多人想的那样,夷洲的变故必须要有人来承担罪责,这个人肯定不会是皇上,也不会是李权,算来算去也只有这个驻守边疆的将军了。

“姐夫,你们在说什么?”李芙紧张兮兮地拉着李权的胳膊,将他拖得远远的,“要不要用免死金牌把他保下来?”

三个女人聚在一团,都看着李权,李芷玉纠结半天,将裹着金牌的小布包裹塞到李权手中:“罢了罢了!给你,你想如何都可以。”

李权却出人预料地拒绝了,他目光深邃,看着魏忠,以及以最端正的姿态半跪地上的边防将士们。看着他们的背影,李权仿佛又闻到了黄沙的味道,这一个个在山呼海啸的战争中练就的钢筋铁骨就像石像一样坚毅。面对死亡的从容让人骇然,在他们眼中似乎不知道什么叫害怕。

如果可以,李权真想时间停留在这一刻,就好让风沙将他们风干,让他们此刻的姿态永远定格。每一个将士身上都藏着太多的故事,如果他们就这样化作血泊,拿这些故事该有谁来传说?又由谁来铭记?

风躁了,卷得枯叶漫天而起。

光影斑驳,细沙刮得脸颊生疼。

百姓们的心砰砰直跳。

时间过了这么久,皇上没开口,其实已经知道了答案。

魏忠上前一步,屈膝抱拳:“罪将甘愿以死谢罪!”

“我等愿以死谢罪!”

这是边防将士们的最后一句话,气势如虹,好比在夷洲面对千军万马而不色变的样子!

“噌!”

刀光出鞘,李权身边的李芙惊得上前一步,被李权一把按在怀中,自己也跟着闭上了眼!

“蹭蹭蹭!”

所有人都有备而来,拔刀之声好比大战将至。

李权什么也没看,但他又好像看得一清二楚。听着钢刀拔出的嗡鸣,可以很清楚地想到,千余将士把刀架在脖子上时的悲壮。耳边仿佛响起了献血喷溅的声音,一个有一个铮铮铁汉倒下,献血染红了京城街道,染红了细沙,染红了枯叶,也泪湿了李权的眼睛。

低沉的惊呼声从百姓口中传出,李权能想到周围人的反应。身边另外两女也都抓住了李权的腰板,可以感觉两人的小手紧紧地掐着自己的肉,也不知她们看是没看。

不知过了多久,风渐渐停了,随之而来的是淅沥的雨。

每当这种场景总会下雨,可不是狗血的安排,而是上天真的有眼,看到这样的悲壮也不禁黯然神伤。

雨水冰凉刺骨,如一根根针扎在心头。

。。。

第712章:放松

细雨如丝,绵绵不绝。好在这一场雨压住了场面的血腥,李权眯着眼,闻着雨水的味道,脑中的景象渐渐模糊了。

不知过了多久,抓着自己衣襟的小手松了。

又过了一会儿,周围的声音的静了。

时间继续,雨也停了。

直到耳边传来李芙的声音:“姐夫,人都走光了。”

李权这才缓缓睁眼。

此时已是日落山头,残阳如血,更加契合面前的景象。只有零星的行人远远地望着场中不计其数的千余尸体唉声叹气,零星的士兵正准备清理。

李权不敢细看,挪了挪步子,感觉没有一处可以落脚的地方。因为随便改变视角都会看到曾经熟悉的面孔。

这种感觉很不好,李权犹如逃窜一般离开了这里,头也不敢回,生怕看到魏忠死后还笑着的脸。

……

……

柔怡和李芷玉离开了,李芙像个小尾巴一样跟着李权去了李府。

李权形色匆匆,回家之后也顾不得前来迎接夫人。只是在她们脸上扫了扫,发现她们没有半点儿惊慌之意。

“把馨荷叫来。”

说着,李权到正院大厅主位坐下,喝了一口茶。

厅中只有李倩蓉和如花两人,面面相觑,不知李权为何如此神情。

门外,一个小身影蹑手蹑脚,李倩蓉一眼就看到了:“过来!”

小身影瞬间定住了,然后笑嘻嘻地迈进屋子:“嘿嘿,姐姐。”

“你怎么来了?”

“我怎么不能来?不就是来看看姐姐么?”

“看我?这么久都不来看过一眼,你姐夫刚回来,你就想着来看我了?”

李芙脸上一红,还想解释什么,安馨荷穿着睡衣急急忙忙地来了。

“老爷,妾身……”

安馨荷正要行礼,李权不耐地甩甩手阻止道:“罢了罢了。我问你,你之前是不是得到过什么消息?事先知道今日要发生什么?”

安馨荷一愣,随后看了看两侧,屋中女人正要规矩地离开,李权又阻止道:“都是自己人,说吧。”

安馨荷这才起身解释:“实不相瞒,妾身的确是接到了皇宫里的消息。让我等无须为老爷的事情担心,说皇上早已有了安排。至于是什么安排嘛……这个妾身却不知道,只是想着老夫人曾经告诉妾身说,皇上是向着咱们李家的,不管老爷做了什么事,他都不会对老爷不利。所以,妾身知道老爷到了刑场后也不甚担心。现在老爷平安回来了,可见皇上没有欺我李家。”

李权张了张嘴,觉得自己在牢中的几天时间发生了很多事,应该又很多问题要问,可现在却发现自己不知问什么。反倒是安馨荷问道:

“老爷,听闻刑场发生了大事。具体什么事情却还不清楚,只听一首慷慨激昂地词惹得满城风雨。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李权揉着额头,一副疲倦的样子,叹了口气:“小芙,你告诉馨荷吧。我有些闷,到后院湖边吹吹风。”

将士们的死始终让李权心里堵得慌,心神不宁地离开了正厅。

几个女人面露忧色,李倩蓉自告奋勇地要去安慰,却被安馨荷阻止。这位大夫人很了解自己的老爷,走到如花面前,欠了欠身:“如花姐姐,可否劳您去……”

“我?”如花指了指自己,“为什么是我?”

安馨荷笑道:“除如花姐姐之外,我等皆是老爷的妻室,为妻者,当顺夫意。我等不便询问老爷心事,只有如花姐姐您可以。”

如花似有所悟,有些尴尬地起身:“那……那我……我去试试吧。能不能问出什么,我可不敢保证。”

……

……

李家后院湖上,错综蜿蜒的小径再园艺中穿行,层层叠叠的假山、绿林将视线阻隔,人在其中,只要稍走两步就像进了世外桃源,看不到烟火,只有湖水和绿树作伴。在这里,李权可以暂时忘记刑场的一幕,拿起湖边闲置的鱼竿,穿一个鱼饵,抛入湖中,悠哉地坐下,静候鱼儿上钩。

或许是太久没有如此安静地放松心情,看这浮漂在湖面起伏,心说不出地安宁。

黄昏刚过,正是鱼儿觅食之际,想来李权不在的时候有人爱以此来消磨时间,湖中的鱼很多,才坐下不足一分钟就上钩了!

“唔!”李权惊叫一声,猛地一拉钓线,鱼竿瞬间如垂柳一样低下头。

人和鱼的较量给人足够的成就感,兴奋和喜悦涌上心头,李权笑了。

几经波折,一条巴掌宽的鲤鱼活蹦乱跳地冲出水面,李权慌慌张张的扑过去,却是不知如何下手。

鱼钩好似被鱼吞下了,怎么取也取不下来,反倒把自己手上脸上弄得满是水渍。

正当李权手足无措的时候,身后传来一阵轻笑:“笨死了!让我来!”

回头一看,如花一身朴素的装扮出现在李权身后,手里拿着一小节树枝,走上前,将李权挤到一边,一手按着鱼,一手拿着小树枝往鱼嘴里来回戳了戳,接着再拔鱼钩,鱼钩变这么神奇地取下来了。

有时候小技巧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讶,尤其是刚刚进行过各种尝试的李权,此时瞪大了眼睛觉得难以置信。

如花潇洒地将鲤鱼丢进水中笸箩,回头看着李权的表情不由得好笑,也没说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