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策-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校若有所思,“都督与参军那日商议之果,莫非便是直取成都?”
    陆逊笑了笑,指着北上的方向,“益州之地,除却永昌一郡,其余大多在刘璋掌控之下,如今赵韪起兵作乱,除却抵御张鲁之兵,尽皆调度到成都与赵韪一战,吾军此战若能一举攻下成都,其余诸郡,传檄可定尔。”
    陆逊看着正和黄忠交谈的严颜,“严颜在益州,虽不为刘璋心腹,却为刘璋倚重之将,于吾江东军中,当为朱桓、吴宪二位将军。”
    “那太史将军当如益州军中何人?”小校下意识问道。
    陆逊摇头苦笑,“子义将军于吴侯,亦兄亦友,或可如曹操之夏侯兄弟。”
    “参军,此战之后,汝便要高升了罢。”
    陆逊陷入沉默,“也许罢。”
    “不知参军是否还会留在益州,如今吾江东军中独领一军者,不过五六人尔,参军之才,当不在他们之下,便是蒯都督,亦对参军赞不绝口呢。”
    “那是都督太过自谦,逊初出茅庐,见识浅薄,岂能与几位军师媲美。”
    “参军,吴侯命都督率军进攻益州,而不让他参与荆州之战,可蒯氏一族,为刘琮母子所灭,都督这些日,脸上亦有愁容,每日都熬夜。”
    “前些日吾亦曾询问过都督,吴侯予他密信中曾应允将蔡氏母子交由他与诸葛氏处置,不过如今襄阳战事不顺,怕是待到襄阳城破,怕是蔡氏母子已北迁南阳、汝南之地。”
    “吴侯已至陈国,且容他前往许昌之后再议吧,刘备非无能之辈,有司马懿之谋,关张之勇,倘若他们死守襄阳,这坚城即便再有三五月,怕也难攻下。”
    “听闻司马懿已至襄阳,他命城中多修沟壑已绝城外水攻之法,白日里命军士持盾多于女墙之下,躲避石弹,夜里又命民夫抢修城头工事,此人当真难缠。”
    “汝可知,最近方山书院又出一词。”
    “何词?”
    吴侯启程北上之时,曾往方山书院,与三位山长笑谈许久,得水镜先生为司马懿批命,他口中所称:“司马懿,可为冢虎。”
    “冢有暮气,虎却锐利,二者混为一谈,卑下才疏学浅,实在想不通。”
    陆逊轻摇着羽毛扇,“冢则墓尔,墓中老虎,居于荒山野岭孤僻阴寒之地,其性情亦如此,韬光养晦,蓄势待发,一旦有可趁之机,便猛扑而上,将敌人碎尸万段。”
    “平时不知其深浅,却往往能予敌致命一击,此人不如称作毒蛇。”
    陆逊闻言大笑,“毒蛇也好,冢虎也罢,严老将军看来,已为黄将军说服,吾江东攻取益州,当在今朝。。”
    他身后众军士闻声看去,前方,严颜翻身下马,朝着黄忠恭敬下拜,黄忠亦是下马将其搀扶起身来,两人相视大笑,心中芥蒂一笑泯之。

第三百六十章 刘大耳朵的当
    烈风呼啸,淮河、秦岭以北,已属北地,在这寒冬腊月,刘奇即便是外面裹着一件披风,亦不能在外骑马而行。
    他乘坐着马车,微微掀起前面的帘子,座前为他赶车的是淮南营副将潘璋,马侧后方,跟着数千精骑,车前也有几百精骑,为首一人,正是太史慈。
    “主公,许昌便在眼前。”车前,潘璋回眸看了一眼刘奇,伸手指着几百步开外的城头说道。
    “命子义前去叫门罢。”刘奇看着外边的寒风凛冽,紧了紧领口。
    “喏。”
    不等潘璋的大嗓门响起,远处那厚重的城门却主动打开。
    “主公,城门开了。”
    “入城罢。”
    “主公,这城中尚有刘备留下的两千新卒,唯恐城中有埋伏,还是先让末将率轻骑入城探查罢。”马车左侧,张承策马上前道。
    “准汝率五百骑先行入城。”
    “喏。”
    不多时,马车停在城外,刘奇从车内走下之际,张承已经率队冲进了城内。
    “报……禀报主公,刘备于城外街道相迎。”
    刘奇瞳孔微微收缩,“可看清了,是刘备刘玄德?”
    “卑下早年随主公于徐州见过此人,定是刘备无疑。”军士跪在地面答道。
    “既是刘备,那城中便无凶险,传令,命太史慈、徐盛为前后军,文珪。”
    “末将在。”潘璋早已跳下马车,此刻闻声,立即按着腰间长剑上前一辑。
    “汝且随吾驱车进城。”
    “喏。”
    许昌的长街上,往日里本是北地商贾夸赞的车马不绝,此刻却只有长街尽头的一队军士。
    从城门到城内,刘奇可以看到警戒的刘备军军士,都有意将军械收敛。
    马车行至长街尽头,刘奇便听到一阵大笑传来。
    “贤侄不远千里从江东而至许昌,有失远迎,还请下车,与吾同入皇宫朝拜天子。”
    刘奇掀开帘子,一言不发地走下马车,行至车前,隔着十几步开外朝着迎面走来的刘备一辑,“皇叔此刻应当在蔡阳,不知何时回返许昌。”
    刘备上前行至五步之内,“自是听闻贤侄北上之际。”
    他拉着刘奇的手,脸上的热络仿佛两人当真是血浓于水的亲叔侄一般。
    不远处,张飞黑色脸,目光一直紧盯着随着刘奇而来的太史慈。
    当两位主公走进宫门之后,各自亲卫也分作两批,左右跟随,相距二十步外。
    “太史慈,前些日一战,俺总有一日,会找汝讨回来。”
    太史慈淡淡地看了一眼张飞,“恭候大驾便是。”
    两人谈话间,前面的两位主君已走过白玉桥。
    “贤侄呐,昨日陛下还曾与吾商讨,该如何加封汝这位汉室千里驹尔。”
    “自当在皇叔之下。”
    “哈哈,贤侄太过谦逊,以汝之才,胜备十倍,统御四州之地,如今乃是天下宗室中,最有希望匡扶汉室之人,日后,这宗室江山,还得多多仰仗贤侄啊。”
    “皇叔,当心台阶。”
    “老了,贤侄,备已年近四十,贤侄尚不过十九之龄,汝年轻力壮,上阵征战,还得靠汝这般精壮才是。”
    刘奇微微一笑,并未回答。
    行至朝堂之前,两人同时站直身体,整理了一下仪容和朝冠。
    “宣大司马刘备,骠骑将军刘奇觐见。”
    随着宦官的唱名,两人脚步似做惶恐一般,疾步跨入堂内,几步便行至朝堂之中,两人几乎同时在朝堂内俯身下跪。
    “臣刘奇(刘备),恭请圣安。”
    “平身。”
    “皇弟且抬头让朕看一看。”圣座之上,早对刘奇渴盼已久的刘协激动地站起身来,脚步一动,却又绕过龙案,走下台阶,来到堂中。
    刘奇抬起头来,正好和他四目相对,两人身高相仿,或许刘奇还要高上几分。
    刘协的体格较弱,或许是因为他幼时便奔波劳累,惊吓过度所制,此刻上下打量着刘奇,脸上尽是渐渐涌现出红光。
    “听闻皇弟上阵厮杀,时常阵前斩将,朕着实有些羡慕,不知那等戎马疆场,指挥千军万马,是何等场面。”刘协着实有些羡慕刘奇,他身为天子,却不比这些宦官臣子口中曹操、刘奇谈论得多。
    “回禀陛下,臣少时为征讨扬州叛逆,却有戎马征战,如今承蒙陛下圣恩,江南之地,不少贤良猛士来投,臣已不至疆场多时矣。”刘奇答得不卑不亢,声音也还算清亮,四周围观的朝臣们,也都频频颔首。
    “朕闻皇弟开拓交州,觅得不少稀奇之物,不知今日此来,可曾傍身?”
    “臣已为陛下准备十辆马车,江东拓印书册在外,还有交州新鲜瓜果、海外生鲜、玉石珍玩。”
    刘协主动拉起刘奇的双臂,满脸激动,“甚好,皇弟有心矣。”
    说着,他回眸看向宦官,“拟旨。”
    “今有弟刘奇,子居东南,为汉室兴盛而奔波劳累,掌四州之地,从戎疆场,平扬州四郡,诛孙策、败袁术,北击逆贼曹操,南收交州士燮,此乃先帝平黄巾之乱以来,又一盖世奇功。”
    说着,刘协深深地看了一眼刘奇,“朕欲授皇弟九锡,持节为吴王,为朕牧守江南半壁江山,北进中原,收复这大好山河,不知皇弟以为如何?”
    站在一侧的刘备双眉皱了一下,这皇帝,不按之前商议好的出牌啊。
    这哪里是直接下达的圣旨,而是以商量的语气在和刘奇讨论,这九锡、持节,再封王之事,已是凌驾于大将军袁绍、丞相曹操,以及他这位大司马之上,何等荣耀之事,天子刘协,竟然以讨好的语气在询问刘奇是否要此爵位?
    若非此刻是在朝堂之上,若非刘备韬光养晦多年,城府早已深不可测,此刻怕早已是面色铁青,直接发难。
    刘奇恭敬地抬手一辑,“敢问陛下,是否移圣驾临幸秣陵别宫?”
    刘协微微一愣,看了一眼身侧刘备,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答。
    在刘备和他目光对视之后,他立即回过神来,“皇弟为何有此一问?”
    “灵帝在时,不封宗室为王,唯陛下与弘农怀王,臣今已持节官拜骠骑将军,为陛下统帅四州之地,焉能再有逾越,九锡封王之事,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刘奇就地一跪,几乎是五体投地。
    开玩笑,刘大耳朵,我才不会上当呢。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剑,着王袍
    九锡之赐,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矣。
    大汉建国四百年,首议九锡者何人?汉武帝刘彻尔。
    孰人又授九锡尔?王莽者。
    废汉室,建新朝,授九锡乃皇权施加于身,彰显臣子窜逆之心。
    更何况,刘奇知晓,在曹操还未自称魏王之前,自己一旦授了九锡,怕是就要成为天下矢之。
    曹操麾下,有荀彧、荀攸等忠心汉室之臣,在他称王后多有怨言。
    刘奇江东治下,也未免没有这等臣子。
    “既是皇弟不愿,那便收回九锡之赏,为彰显皇弟平定四州之功,当授吴王,以江东四郡为封国。”刘协见刘奇如此惶恐之态,心中满是欣慰。
    “陛下破格恩赏,臣本不该再拒,只是臣牧守在外,无法侍陛下左右,愿将这江东四郡采邑食禄,献于陛下。”
    刘协倍感意外,便是刘备也一脸震惊,江东四郡,经汝二代父子经营多年,如今已是天下豪富之郡,四郡之民,多达三四百万之巨,如今又有书、纸、瓷、茶、盐、银等特供之物,受天下郡县士族喜好,这四郡的税收,便是他麾下原南阳、汝南、颍川、陈国等地加起来也有所不如罢。
    南阳、汝南、河南尹,灵帝在时,天下三大郡尔,人多百万而居住繁密,袁术、曹操赖以起兵之地尔。
    “来人,取吾佩剑。”刘协朝后看了一眼,立即有宦者捧着一把带鞘的长剑行至近前。
    刘备眼皮一跳,这之前可没说有这一出啊。
    “天子剑、着王袍,皇弟可还有甚求,朕今日一并应之。”刘协大笑着走回座上,双手安放于膝上,跪坐着面视堂下刘奇,他对这位今日刚蒙面的皇弟,心中大有好感。
    刘备面色淡定如常,心中却一片冰冷,这皇帝,如今显然是忘却这城中还有他的兵马驻守,全然将宝压在刘奇身上了。
    他目光一转,深深地看了一眼身侧的刘奇,这家伙,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回禀陛下,荆州牧刘表卒于任上,其妻蔡氏、其子刘琮秘不发丧,据荆州而自立,谋害大臣,强募精壮,荆州之地,民不聊生,臣弟节制四州之地,先已聚扬州、荆州、徐州之兵十万北上,攻荆州而讨伐叛逆,还请陛下下诏,追封刘荆州,以彰其任上治理之德,今有其长子刘琦,为人贤良,于荆州之地多有德名,可为荆州刺史。”
    刘协张了张嘴,目光看向堂中一侧的刘备,“皇叔,汝怎么看?”
    刘备应声踏前一步,抬手一辑,“陛下,臣以为蔡氏母子虽有失德之处,当念在其父治理州郡之功,可任刘琮为襄阳令,命其遣散军士。”
    刘奇瞳孔微微收缩,“依皇叔之见,这荆州之治襄阳,仍为刘琮据守?”
    刘备朝他一辑,“回禀吴王,刘琮若为襄阳令,自当治理此城。”
    刘奇当即大笑,“如此,荆州刺史刘琦,亦当回刺史府治理州郡才是。”
    上座的天子刘协微微一愣,展颜释笑,“自当如此。”
    “皇叔,朕封汝为汝南侯,汝这封地如今亦在江东,不若,让皇弟交还于汝,可好?”
    话音刚落,大殿之内,一片死寂。
    那些大臣纷纷瞪目结舌地看了一眼天子,便低下头去不敢再言。
    陛下这是……陛下这是……飘了呀,竟然敢左右诸侯之事,殊不知,此前执掌许昌的曹孟德,都敌不过眼前这两人,只能被迫弃许昌而北上,天子此前面对曹孟德,可谓是惊惧之间,唯唯诺诺,此刻竟然……
    刘奇和刘备对视一眼,他率先抬手一辑,“吾与皇叔,本就亲近,汝南既是皇叔食邑,自当归还皇叔,只是,这荆州……”
    刘备心中一突,果然,刘奇是借着天子之言顺坡下驴,欲以荆州交还汝南。
    他陷入沉默,思忖着利弊。
    荆州本可为他势力据守南阳的重镇,又是刘表经营多年的大城,可比起汝南……汝南虽经历黄巾之乱,袁术、刘表、孙坚等诸侯征伐,但仍是天下大郡之一,他得汝南之后,裴元绍、周仓等将纷纷景从,势力大增……
    想到这里,他着实有些为难。
    也就在他思忖之际,刘奇踏前一步,“陛下,今曹贼北遁,正与孙权交战,此当为吾等北伐剿灭其之良机,臣欲自徐州、陈国起兵,攻打梁国、任城国,陛下可命皇叔率军攻打陈留,如此,可三面而灭曹尔。”
    刘备心中如遭重击,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刘奇,迎着刘协看过来的视线,踏前一步,“陛下,吾汝南、南阳之地久经战乱,颍川更是刚定,如今陈国为吴侯所据,粮草军械短缺,怕是极难出兵北上……”
    “区区粮草军械尔,皇叔,吾立即调拨汝十万石粮草与五千人军械,不知可够?”话音刚落,刘备便听到身侧刘奇的豪言壮语。
    刘备心中一突,妈耶,险些忘了身边还有一尊土豪。
    “皇叔,吴王愿提供汝军械粮草,不知汝可愿率军为国讨贼啊?”刘协目光一转,看向刘备。
    刘备齿间闭合,此刻当真是骑虎难下。
    “今袁绍刚败,当无力渡河南下,陛下可拟诏命青州刺史袁谭、乌程侯孙权一同出兵,四路共击曹贼。”大耳朵心中一狠,决定拖孙权和袁谭一并下水。
    刘协回眸看了一眼刘奇,“吴王以为如何?”
    “可。”
    刘协面色一板,“那便拟诏,以吴王刘奇、汝南侯刘备、乌程侯孙权、青州刺史袁谭四路兵马齐出,共击曹贼,能擒杀曹贼者,朕可赏金封侯。”
    “喏。”朝堂内,一众文武大臣齐齐下跪见礼。
    朝会散去,刘备和刘奇并肩走下偌长的台阶。
    “皇叔,吾会命汝南各军撤回颖水东岸,以汝阴、项县为界,待攻灭曹操之后,再将这十余县归还,不知皇叔以为如何?”
    刘备沉吟顷刻,“既有贤侄周全考虑,便依贤侄之见即可,不知此战贤侄欲出兵几何?”
    “自是聚荆州、淮北、徐州之兵,三路齐出。”
    “战后又当如何?”
    “皇叔取陈留、河内、孤取梁国、任城国,至于济阴之地,便看谁家脚力快,如何?”
    “可。”刘备应了一声,便停下脚步,在城门边上,和刘奇作别。

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个刘,南门一个刘
    刘备走西街,在空旷无人的长街上,迎面走来颍川太守司马防。
    “皇叔此次,可有得偿所愿?”
    “江东罢兵,天子诏令四方,征讨逆贼曹操。”
    司马防瞳孔微微收缩,“可是吴侯提及此事?”
    “自是。”
    “祸水东引,如今不过冢中枯骨的曹孟德焉能比及他刘子兴,此乃驱狼吞虎之计尔,主公万不可中计矣。”
    “刘奇是豺狼,那曹操岂非猛虎矣?”
    司马防顿时语塞,沉默顷刻,他跟上刘备的脚步,抬手一辑,“主公呐,吾军先与曹操、刘奇鏖战数月,军械粮草已有不足,若是再战,出兵数千尚可,若是动用二三万之兵,只怕后力难继。”
    “吴王刘奇,允吾十万石粮草,五千人军械,出兵之前便可送到吾军大营,到时,便交由建功交接罢。”
    “喏。”司马防眼中露出几分喜色,抬手一辑后,默默跟在刘备身侧,不再开口。
    行至长街中央,他见刘备脚步一顿,竟是回眸朝着南边望去。
    “建功呐,汝以为,孙权、刘奇、袁谭与吾四路兵马,可能灭曹?”
    司马防走到近前,微微抬手,“倘若齐心协力,曹操必亡。”
    “曹操亡后,天下孰当最强?”
    “自是江南刘奇。”
    “刘奇之敌孙权,尚且势力不与其接壤,汝以为,此番吾军进兵放缓一些,将河内让与孙权如何?”
    “主公,孙权之势若大涨,对吾军亦有不利。”
    “可孙权因杀兄之仇,定不会与江东联手,而且,孙氏与吾亦有旧谊,断不会过河拆桥。”
    “可袁谭此人,却并非孙权。”
    “非三家合力,方才能败刘奇乎?”
    司马防苦笑一声,“三家合力,尚之能与其为战,若刘奇攻下益州,一军出三辅,一军出徐州,一军出陈国,一军出荆州,四面夹击,这天下大势,必顺江东。”
    刘备抬步上前,“如此,曹操不能灭。”
    “主公呐,汝昔日唯恐曹操迫害,率军离开许昌,如今可是曹操心腹大敌,放虎归山,唯恐后患无穷啊。”
    刘备背对着他摆了摆手,“且容吾与仲达商议后再论此事。”
    “主公若愿与曹操联手,吾愿出使。”
    刘备脚步一顿,“汝不可去。”
    司马防见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感动万分,许久驻足无语。
    快至南门,刘奇看了一眼城头上零星驻守的军士,“这刘备却是下令守城的军士撤走了。”
    “回禀主公,汝南之战,徐司马率军重创司马懿所部,荆州之战,吾军连夜攻城,先前两月守城士卒皆为吾军箭矢、石弹所伤,随后厮杀一月有余,双方各有死伤,不过刘备军本就兵少,此战之后,亦是元气大伤,这两千驻守许昌的兵卒,只怕也要撤走大半。”
    刘奇微微摇头,“这是做给吾江东看的。”
    潘璋微微一愣,“主公此言何意?”
    “他刘备粮草短缺,吾倒认可,昔日曹操得兖、豫二州之地,亦缺粮草。可这兵卒,他却不缺。”眼见马车穿过城门洞,刘奇的声音再次响起,“荆州汝南之战时,他有三四万之兵,荆州军可算作两万,此战之后,刘备尚有两万多兵马,荆州兵一万余众,蔡氏母子退走新野后,这些兵马尽数归于他刘备帐下,此战后折损的不过是蔡氏母子的兵力,他刘备无损丝毫。况且,经历一场死战,他麾下的新卒大多也成老卒矣。”
    “主公,如今吾军进兵益州,交州之兵也分两路进兵建宁、云南,倘若起兵北上,可调动荆州、淮北、徐州之兵,可若要攻至陈留,只怕需得五十石粮草。”驱马于一侧的张承,亦是出声道。
    “曹操,不值十万大军。”刘奇看了一眼两人,“倘若吾军与刘备死战,那曹操势必倾尽所有,一战覆灭孙权,可吾军与刘备罢兵,郭嘉与周瑜,亦会相劝各自主公罢兵。”
    “那依主公之见?”
    刘奇一手摸着下巴,“吾会命人敦促刘备出兵,此战,由徐州陈公台、淮北徐元直率两部兵马,合五万大军北进即可,荆州吕蒙所部,按兵不动。”
    “喏。”
    刘奇一路南下至酉阳,已是十一月。
    “主公,益州捷报,荆南都督蒯越率军攻下巴郡后,围攻汉安,以黄忠将军所部为先锋,于资中城外十五里,伏击庞羲、程畿所部,参军陆逊设下口袋阵,一举生擒来援的巴郡太守严颜。”
    “今阆中、汉昌等地皆已上表请降,此战赵韪部将李异为吾军内应,战后便打开资中北上之门,黄忠将军又劝降严颜,以其所部为先锋,一路长驱直入,不日便可杀至成都城下。”
    张承双手将战报递给刘奇,“主公,信上蒯都督请封李异为犍为太守,庞乐为牂牁太守,严颜仍为巴郡太守,三人皆加中朗将。”
    刘奇放下书信,“传令,擢严颜为左军中朗将,加巴东郡太守,驻守江州,擢庞羲为右军中朗将,加巴西郡太守,程畿为巴西郡郡丞,此外,擢李异前军中朗将,加犍为郡太守,擢庞乐为后军中朗将,加牂牁郡太守。”
    “此外,擢蒯越为益州司马,陆逊为蜀郡太守,黄忠为平西将军,文聘为平北将军。”
    “喏。”
    “荆州、淮北战事已定,奉天子诏,擢太史慈为左将军,朱桓为右将军,吴宪为前将军,吕蒙为后将军,其余众将,皆官升一级。”
    “喏。”
    言及此处,刘奇掀开帘子,看着霜冻的大地,“冬寒将至,北地不宜兴兵,襄阳蔡氏母子可有撤兵?”
    潘璋抱拳一辑,“回禀主公,蔡氏母子已在霍峻护送之下,一路北上宛城。”
    “霍峻,守城良将矣,恨不能为吾所用。”刘奇叹了口气,“如今荆州除南阳一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