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策-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在隔着不远处的县城内,猝不及防被攻下的城内,人心惶惶,也有一名营中刀笔小吏行至长街上,命军士将城中百姓聚拢过来,当着众人分与鱼肉、贝类,并且将屯田、募兵、减税事宜一一告知众人。
    “尔等或许有所不知,吾江东军上将太史慈将军,便是汝东莱郡黄县人士。”
    闻言,长街上一片哗然,太史慈,那是谁?
    青州黄巾军之乱时,北海太守孔融被围,太史慈单枪匹马闯出数万军阵,去平原求得刘备援军解围,自此,青州上下遍播太史慈功绩。
    他之勇名,也让整个青州上下的精壮为之侧目。
    “当今吴王,天子宗室之弟,亦是东莱郡牟平人士。”
    “哗”,这下,整个长街上的人行人都陷入了乱糟糟的争论之中。
    “听闻吴王刘奇乃是齐悼惠王之后,其父刘正礼乃是昔日太尉刘宠之后。”
    “不错,听老辈人言,似乎当年其父举孝廉之后便前往徐州下邑为吏,早已是举家南迁,此后再未回返过青州。”
    “可他们到底还是吾青州人士。”
    “吴王有命,吾江东军进青州,分文不取,不得扰民,此外,但凡吾江东军收复青州一城一县之地,皆免税一载,尔等优先登记造册者,可先行入选屯田营,可早日分配田亩。此外,吴王有意在沿海兴建盐坊,尔等之中,若有自愿前往者,都可到吾这里登记,每月皆有俸禄。”
    一名青年士子藏于人群之中,一手抚须轻笑:“吴王到底是吾青州人士,待同乡不薄矣。”
    “听闻吴王封国为江东四郡,当今天子却是有些不美,若是将东莱郡郡划给吴王,吾等亦是其封国之民尔。”
    “即便不是封国之民又如何?免税一载,还有钱粮田亩相赠,此恩德对吾等同乡之民,已是厚重。”
    “待吴王回乡之日,吾等必要出城十里相迎。”
    “不错,当同往之。”
    也不知是谁率先下拜,高声呼喊:“谢吴王恩赏。”
    场中几千百姓齐刷刷跪倒在长街之上,叩首齐呼:“谢吴王恩赏。”
    主持安民之事的军中小吏满心雀喜,他因年过三十而无心科举,此番若能率先将这一城民心收拢,他必能立下大功,莫说连升三级,至少这一城县长之位,却是非他莫属。
    镇守城头的校尉一脸欣慰地看着长街下方,“青州之民,乃吴王同乡,未曾想,竟如吾江东之民这般,如此拥戴吴王。”

第四百零八章 望风而降
    半日之后,东莱郡治所黄县城下,数千军卒列阵排开,周泰持刀拍马行至城前,“吾乃江东水师都督周泰,城上守将可敢出来一见。”
    “吾乃东莱太守管统,城外黑厮,汝便是那江东刘奇小儿帐下的部将乎?本将军劝汝还是早些离去罢,若是晚上片刻,莫怪本将军率军杀出城来,将汝麾下这些散兵游勇一并打杀。”
    周泰冷冷地扫了一眼城头,“管统?无名之辈尔,吾周泰在江东军中,与青州太史慈将军亦曾把臂言欢,他亦曾称赞本将军武艺,不知汝手中长枪比太史将军如何?”
    “太史慈?”城头上,大多是青州本地招募之兵,原本追随袁谭渡河南下,攻占青州的老卒,如今大多在琅琊国和江东军厮杀,本地之人,岂能不晓太史慈的大名。
    “管统,汝莫要执迷不悟,吾江东军南北两路并进,水陆十万大军,更有太史将军麾下骁骑营精骑驰援,汝若愿降,汝仍是这东莱太守,待吾上表主公,还能为汝谋得一个军功爵。”
    管统目光闪烁,“周泰,休要辱吾,汝欲夺城,便来攻罢。”
    周泰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勒马回头,退出城门外两百步,命军士席地而坐歇息。
    管统不明所以,却不敢离去,下令让城中民夫精壮前来驰援,此刻城中守军不过两千步卒,而城外光是周泰一部便有五六千之众。
    敌我双方实力相差太大,管统即便有意坚守此城,顽抗到底,却也极难。
    更何况这是江东军,如今天下的常胜之师,且吴王刘奇、江东上将太史慈俱是青州人士,这几日,城中或多或少都在流传此事。
    管统早已下令制止,却止不住。
    一个多时辰之后,陆续有不少木车行至城外,一架架云梯在城外迅速组装好,城外的军士也都纷纷站起身来,开始列队。
    “将军,敌军准备攻城矣。”
    管统看了一眼四周,“传令,坚守城头,不得有失,将士阵亡,则民夫顶上,刺史信重,命本将军镇守东莱,若是有失,本将死罪,尔等亦当斩。”
    “喏。”城头上士气大增,不少兵卒纷纷紧了紧手中握着的兵刃。
    只是,又等了一个时辰,城外敌军仍未攻城。
    不久之后,他们才看到城外又有一批车马赶至,这一次竟是运来不少床弩和投石车。
    “江东军北上以战船登陆,竟然还携带有如此多的床弩和投石车?”管统满脸肃然,他即便常年驻守在北地,也曾听过江东军的攻城利器。
    “太守有所不知,此番江东军北上战船怕是有五百余艘,每一艘战船上为装载军士、粮草,即便拆除水战所用器械,亦可留下一架投石车和两张床弩,而五百余艘,则有五百多架投石车和一千余张床弩。”
    管统闻言为之骇然,“可刺史已命文丑将军率一万精骑赶来驰援,江东军怎敢与吾军鏖战,若是继续拖延,沿海诸县小城,根本不足以抵挡吾军反扑,黄县才是东莱之重,他们又岂会有意拖延攻城?”
    跟在他身侧的文士微微摇头,伸手一指城外,“将军,汝吾还是暂且下令城头上的军士退避罢,江东军随行并未准备太多石弹,但箭矢总归是有的,若是给他们一两个时辰开采石弹,怕是这黄县也守不住矣。”
    管统咬紧牙关,“吾受刺史大恩,当宁死不降。”
    一刻钟后,城头被一波箭雨洗礼,看着石墙之上插着一根根如同横梁一般的箭矢,躲在城墙马道处的管统一脸骇人,此刻留守城头上的五百军士直接倒下上百余人,不等他命民夫上去收敛尸体,救下伤兵,城外的弓弦声再次响起。
    一个时辰,城外竟是将二十波床弩使用的箭矢全部射光,正当管统松了口气之际,城外那上百架投石车已经开始抛射石弹。
    这一次,便是城墙马道之上也时刻遭受着石弹的洗礼,根本挡不住。
    管统亲眼目睹一名举着盾牌的军士被石弹砸到身上,浑身血肉模糊一片,变成一滩肉泥。
    他几步之内,便到了七八具尸体,若非是他有数十名亲卫护着,怕是早已步了这些人的后程。
    “官渡之战时,曹军投石车何等威势,未曾想,如今江东军这投石车,威力更胜一筹,那些投石车于城外两百步外抛射,竟也能砸到城内,将城门后方的城墙马道和街道覆盖。”
    “将军,护城河被填平,敌军开始用云梯攻城矣。”
    “快,下令军士,立即登城据守。”
    很快,管统带着人击退一波攻势,城下倒下一两百具尸体,在江东军退过护城河之后,城外的石弹再一次洗礼了城头。
    管统看着城墙上堆积了厚厚一层的尸体,整张脸的表情都有些凝重。
    “将军,城外江东军又攻城矣。”
    管统无奈,提枪上前,“上,杀退敌军。”
    连续十几波,天色渐晚,管统一手扒着城墙垛口,看了一眼四周,“吾军还剩多少儿郎?”
    “回禀将军,可战之士不过六百余众。”
    管统看着城外再次汇聚的军士,“敌军便不知疲惫乎?”
    “传令,将府库中的金钱全部奖给守城的民夫,给他们披甲,若是府库中的甲胄不足,那便从之前的袍泽尸体上扒下来给他们换上,一并登城,死战。”
    “喏。”
    待到军士离去,管统也看到了城墙下方射来的一阵箭雨,他几乎毫不犹豫便朝下一蹲,身后自然有人举盾为他遮掩,头顶“铛铛铛”的箭矢撞击声延绵不绝,直到十几息过后,他听到一阵急促的喘息声,寻着城外垛口处出现的一道黑影抬手一枪便直接刺出。
    “铛。”然而,这一枪却没有刺中来敌,管统一脸震惊地看向城外之际,一把大刀已经落到了他的头顶。
    “锵”刀枪撞击在一处,管统整个人朝后抛飞出去,重重地砸在内城墙之上,落地之时,他只觉得浑身筋骨都早已不是自己的,当他挣扎着想要爬起身来之际,一杆长刀已经落到了他的脖间。
    “主将已被吾生擒,尔等还不束手就擒。”伴随着周泰一声大喝,城墙上厮杀的军士都下意识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回头看来。
    半个时辰之后,黄县县衙被周泰占据,他冷冷地瞧了一眼油盐不进的管统,命人将其送往大牢看押。
    次日一早,周泰与蒋钦传檄各处,整个东莱郡十余县数十城关,竟在两日之内,望风而降。
    与此同时,相隔二十里外,大队身披铁甲的骑卒也在朝着东莱郡赶来,那一面在夏日爽风中的“文”字大旗,迎风招展,隔着很远便被江东军哨骑察觉。
    文丑,来了!

第四百零九章 周泰战文丑
    即墨,当周泰率军正好和蒋钦所部汇合,文丑便已在城外堵住了他们的去路。
    “将军,即墨城矮,吾军是否要等齐国、乐安国、北海三地的援军赶至再行攻城。”
    文丑凝视着城头,“城头之上高挂免战牌,这二人分明是不欲出城迎战吾军,且城外各处城门多有车辙,怕是他二人早知本将军将至,早已是将随军的粮草、军械全部搬入城内,准备坚守。”
    “将军,吾军是否要夺回东莱各县,将其困于城内。”
    文丑微微摇头,“东莱之地,偏居海外,取之无用,困住这江东水师即可,待谭公子回师即可围剿这一部兵马。”
    跟在他身后的副将有些意外,“将军,那吾军是否在城外扎营。”
    “撤回胶东,留哨骑监视便是,本将军可没闲工夫陪城中这些鼠辈在这儿软磨硬泡。”
    “驾”,大队骑兵来得快,去得也快,城头上的一群将校各自看了一眼,周泰一巴掌拍在城墙垛口处,“兄长,汝不命吾出战,这文丑却是自个儿吓跑了。”
    蒋钦双眉微皱,“未曾想,这文丑竟是来得这么快。”
    “来得快又如何,他麾下皆是骑兵,焉能攻城。”周泰毫不在意地看着城外,“他率军往西北而去,怕是准备夜宿胶东城内,不过城外仍有哨骑监视,兄长,汝吾该如何行事。”
    “自是按陈刺史将令,坚守即墨,幼平,黄县交由金奇将军镇守汝以为如何?”
    周泰双眉微皱,“文丑不愧河北上将,此人以骑兵而来,进退有度,当是知兵之人,若他攻黄县,东莱难守。”
    蒋钦微微摇头,“可他不会攻黄县,他只会困住吾军。”
    “兄长,汝以为,那袁谭是否会率军回救?”
    “汝吾启程之前,子义将军骁骑营六千精骑便已杀至东海大营,若他回师,吾军掩后追杀,琅琊国之地,地势平坦,子义将军先以重骑冲阵,再以轻骑突击,必可大获全胜。倘若那袁谭身侧郭图、辛评非无能之辈,他二人必将劝袁谭与吾军在开阳、即丘一带决战。”
    “可吾军攻下即墨之后,袁谭军北地粮道已断。”
    蒋钦笑着看了一眼他,“幼平,这些日船上那位伴读先生为汝讲授颇多啊。”
    周泰面色一红,“兄长莫要取笑吾,吾军率军抵达青州之后,北地亦有吴卫密报呈来,那曹操已命泰山太守吕虔率军攻取济南国,若是曹操能取青州北地数郡,当可与吾军一同共分青州。”
    蒋钦凝视着城外的黑暗,“可主公之命,却是全取青州,否则,吾军水师断然不能如在长江之上那般纵横驰聘。”
    周泰凝视着城外,“不若,明日吾军摆开阵势,与那文丑战上一阵。”
    “汝可有把握?”蒋钦回眸看了一眼周泰,认真说道。
    “未有,但可一试。”
    “明日,予汝五百校刀手出城迎战。”
    “善。”
    当天色亮起,地平线上,那原本退走的文丑铁骑又卷土而来。
    “咔咔咔咔……”即墨城门大开,手持长刀的周泰拍马出城,身后五百校刀手各自提着一柄长刀跟在他身后,城头上,蒋钦一脸肃穆地看着城外,在内城墙之下,已经有近两百架投石车载好石弹,蓄势待发。
    “文丑,可认得爷爷周泰乎?”周泰凝视着对面这员战将,此人瘦脸长髯,浑身健硕,手中那一杆长刀皆是由精铁锻造而成,怕是至少有数十斤之重。
    “无名之辈,不足挂齿。”文丑右臂微微抬起,长刀朝前一扬,刀尖直指对面的周泰,“本将军乃河北上将,一刀便可取汝首级。”
    “不过是曹操的手下败将尔,汝何不随那张郃、高览一并降了曹操,如今还为袁家父子征战,莫非想早日奔赴黄泉?”
    “逆贼焉敢辱吾。”文丑面色猛地涨红,长刀一摆,双腿一夹座下马腹,战马吃痛之下,扬起四蹄朝着对面扑去,“看刀。”
    “文丑受死。”同一时间,周泰也是夹了下座下马腹,战马扬起四蹄,载动马背上他的疾驰而出,两人在马上一瞬便交战在一处,两杆长刀撞击到一处,各自分开,两马却未曾分开,竟是各自在原地踱步,而马背上的两员大将已厮杀在一起。
    “铛”周泰虎口一阵酸麻,满脸凝重,挥刀之后立即回收,耳边、眼前,破空袭来的刀身斩破劲风,在空中呼呼作响。
    反观对面,文丑面色涨红,嘴里憋着一口气,长刀连连抢攻,却是欲在两军阵前崭露头角。
    三十合,五十合……逐渐地,文丑开始喘气,开始大口喘息,他心中有些惊骇,眼前这黑厮竟有如此武艺,那为何在江东军中,只任一水师都督?
    城头上,蒋钦凝视着文丑这一万铁骑,嘴里小声嘀咕着:“这袁本初霸占河北十载以来,家底倒也充裕,未曾想经历官渡大败后,如此之快,便能又重新组建一支万人精骑。”
    “可惜,倘若此一路铁骑能为吾军所用该多好。”
    “都督,八十合矣。”在他身侧的军士低声提醒道。
    蒋钦回过神来,朝着城外看去,“文丑不愧河北上将,吾弟周泰,便是在吾江东军中,武艺仅在赵、太史、吴、黄、甘诸位将军之下,未曾想,他竟然能够吾弟不分上下。”
    “都督,此战吾军意在震慑城外敌军,吾军水师皆是皮甲,怕是难以和城外精骑交锋。”
    “一百二十合,立即鸣金收兵。”
    “喏。”
    城外,周泰险之又险地避开一刀,他后力已有几分不济,喘气的速度也比对面的文丑快了几分。
    “铛”文丑长刀贴着他的刀柄划过,将其长刀挑起的刹那,翻转刀身,凭借着腰力,一刀斩向他的脖间。
    “唰”,周泰朝后一仰,立即躲开这一刀,探手一抓,长刀在手,双臂猛地高举,一刀顺势猛劈。
    “铛”一声巨响,文丑咬紧牙关,双臂略微弯曲,死死撑住周泰这全力的一刀。
    也正在此时,城内突然传来了“铛铛铛”的鸣金声。

第四百一十章 青州的百里狼烟
    “唰”,周泰收刀,勒马转身回走。
    文丑面色涨红,“还未分胜负,周泰,汝这黑厮便胆怯了不成?”
    “吾家兄长鸣金,汝与吾来日再战不迟。”周泰为人憨厚爽直,哪里有城府,想到啥也就随口答道。
    “攻城。”文丑却不敢罢休,长刀一扬,几十步外的铁骑纷纷扬起手中兵刃朝着城门杀来。
    “放箭,投石发射。”城头上,蒋钦猛地退后一步,身前,一两千弓箭手分作两排上前,纷纷将长弓拉满月,朝着城外射去。
    身后的城门楼顶上,伴随着一阵弓弦声响起,无数黑影同时出现在上空。
    “咻咻咻”迎面杀来的袁军铁骑在城外倒了一排,随后便有无数巨石砸落,文丑被逼无奈,只得挥刀劈碎一块巨石,下令撤军。
    原地留下数十具尸体和马匹,他满脸寒霜地站在一百五十步外看着城头。
    “可恶,这江东水师二将,竟是如此棘手。”
    “将军,吾军该如何行事?”
    “拖,等其余几郡兵马赶至,某便发兵攻城。”
    文丑勒马率军退出一里外,正下令全军就地歇息,突然得到北地战报,“报……禀报文将军,曹操命泰山太守吕虔率军五千攻打济南国。”
    文丑面色微惊,“他曹操疯了不成?焉敢此时攻吾济南国?莫非不怕长公子立即撤军回援,与刘奇联手攻他曹孟德?”
    “文将军,吾军当立即回援,并敦促王门等部即刻挥师回救,当固守北地数郡,待刺史率军回援之后再言其他。”
    文丑重重颔首,“为今之计,亦只能如此尔。”
    不多时,哨骑便回报即墨城内二将,“禀报二位都督,文丑撤兵三十里外,往济南国而去。”
    蒋钦二人对视一眼,前者一手抚须,“派出战马再探,或许此乃文丑诱敌之计。”
    半日之后,战马再次回返,“回禀二位都督,文丑已率军撤出北海郡内。”
    “幼平,汝领一万兵马先行,直取剧县。”
    “兄长意欲何往?”
    “吾率军随后便至,吾且命后队将粮草辎重,攻城器械一并运上来,他文丑退,那吾军便趁势追击。”
    “喏。”
    “此外,立即派快船沿海南下,将此处战报呈至徐州大营。”
    “喏。”
    ——
    也就在蒋钦周泰攻下东莱郡,进占北海郡之际,袁谭大营刚撤至开阳,江东数万大军便直扑即丘。
    五月初,泰山兵别部司马孙观于山道被袁军伏击,麾下三千劲卒被团团围住,孙观被袁谭麾下大将汪昭一刀劈落下马,重伤垂死之际,被一众伤兵掩护着后撤。
    袁军掩后追杀,于五里外遭遇陈宫北上大军。
    一个时辰之后,一万袁军溃散,臧霸提着汪昭的脑袋行至大营前怒骂一阵,被岑壁、彭安二将麾下一万铁骑杀退。
    五月初十,袁谭集结近五万主力大军于开阳城外阔野与徐州兵交战。
    徐州一方臧霸率泰山兵七千、张辽所部徐州兵两万,高顺所部陷阵营三千,屯田之兵六千,总计三万六千人出战。
    鏖战数个时辰,众军杀乱,徐州命太史慈、张承引兵杀至,三千重骑自侧翼杀出,拦腰击溃岑壁、彭安二将统帅的铁骑,彭安被太史慈一枪挑落下马,岑壁正欲后撤,却被统帅轻骑而至的张承从身后一枪捅下战马。
    溃败,伴随着郭图护持着袁谭后撤之际便开始了。
    兵败如山倒,援军五万大军,还有近七万民夫,如同那不远处沙滩上的海浪,陈宫下令,众军随后掩杀,一路从开阳杀到莒县,再从莒县败退到东莞,沿途百余里,太史慈在率军杀出二十里后便收兵了,他麾下的重骑人马皆披重甲,早已跑不动路。
    臧霸乐滋滋地带着吴敦攻下莒县,便下令张榜安民,不再追击,张辽命陆儁后营兵马沿岸攻陷各处哨塔残兵,收拢俘虏,自己北上取东武诸县。
    反观高顺,则是留在了开阳清点缴获的马匹、军械、粮草。
    “伯平,吾军一路掩杀上百里,这百里的海岸上,可随处可见袁军搭建的烽火台。”
    “不过是一些哨塔尔,充其量也就释放狼烟示警,每一座哨塔也就二三人驻守,刺史何必在意?”
    “伯平素来稳健,何故如此轻视这些烽火台?汝可知晓,若无这些烽火台,这沿岸数百兵卒镇守海岸,吾军早已从海岸登陆,轻取琅琊国。”
    “狼烟只可示警,而北地诸侯并无水师,即便数载之后他们也无力与吾军在这茫茫大海上争锋。”
    陈宫一手抚须,“今日一战,击溃袁谭,他所率残部,当走盖县北上齐国,伯平以为,吾军是否追击?”
    “吾军已取琅琊国,东莱、北海二地可顺势取之,而曹操在泰山郡还布有重兵,他袁谭只怕难以安然通过泰山罢。”
    陈宫眯着眼,“可若是吾军将袁谭推给曹军,而曹军亦识破此计,不杀袁谭,放其北归,当如何?”
    高顺沉默顷刻,“刺史可知荆州牧刘琦之事?”
    陈宫顿时哈哈大笑,“兄弟阋墙,擒袁谭而借其名义,为日后攻取河北之地先据大义,伯平与吾徐州诸公多想一般无二,但主公之意,却并非如此。”
    “主公之意为何?”高顺如今虽然还心心念念着温侯,但吴王刘奇毕竟是温侯之婿,他誓死守护的温侯长女吕玲绮,如今已即将临盆,若是能诞下一子,他高顺、臧霸、张辽、陈宫等徐州一系的文武,只怕也会多些心思,力保自家少主地位恩宠不失。
    “尽取青州之地,袁谭若曹操不杀,吾军亦可杀得,日后攻取河北之时,自当另说。”
    高顺瞳孔微微收缩,“主公这是要先取中原之地矣。”
    陈宫笑了笑,抬脚走在松软的沙滩上,并未回答,而是指着几十步外的一处哨塔,指着那寥寥升起,盘旋着消失在劲风中的烟雾,“伯平,汝以为,汝吾献上这百里狼烟,可否为小公子贺?”
    高顺愣了愣,随后脸上挤出几分微笑:“兴许是女子呢。”

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烧连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