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策-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末将在。”
    “汝且领五千兵马前往阳平关附近山林设伏,若不出所料,一二日之内,必有斩获。”
    “可军师,若是末将再分走五千兵马,汝麾下仅剩一万之兵,如何是周瑜之敌?”
    庞统笑着摇头,“他周瑜愿做刀俎,那吾庞统便来做他砧板上的鱼肉罢。”
    李严猛地抬手一辑,“请恕末将不授此命,军师系吾汉中数万大军之重,焉能以身犯险。”
    “正方且放心,吾不过是为配合孔明之计尔,他命两路先锋,便是为堵住周瑜一面北上之路,吾再堵住阳平关,便是将周瑜困于白水关,他既已入瓮,吾等又岂能让他走脱,即便危机四伏,九死一生,吾亦愿一试。”
    李严见劝说无效,只得是听从庞统之命,领兵前往阳平关附近山林埋伏。

第四百三十九章 庞统:我为鱼肉
    白水关北面一处幽静的山林之中,周瑜和杨定靠坐在一处。
    “大都督,汝怎就知晓那黄忠定要提前撤军?”
    “整修,汝且看着山间鸟雀,因吾等到来,是否早已惊飞?”
    杨定微微颔首,“此处若非南下必经之道,吾等在此等候的确无用。”
    “可昨日至今汝可看见这山间有鸟雀飞过?”
    杨定双眉微皱,“大都督言下之意还是……”
    “淮南之战,荆州之战,还有益州之战,江东军分阁几地,快马急报也需数日之久,可他们的急报偏偏便能胜过吾曹操、刘备、刘焉,汝以为,这是为何?”
    “江东吴卫,无孔不入,天下皆知,怕是这中原各州到处都是江东军细作罢。”
    周瑜微微摇头,“这山间鸟雀种类不多,汝可时常见着一种小巧玲珑的灰色鸟雀,时而会发出“咯咯”作响?”
    杨定面色微变,“大都督言下之意,江东军中会飞鸟传书?可此法吾只在北地听闻过,草原上驯雕、驯鹰的勇士,而江南之地,竟然也有这等奇人异士?”
    “原本能在益州山林飞行的鸟雀是没有的,可如今那南蛮木鹿大王归降江东军,他麾下多有能驯服猛兽、鸟雀的能人异士,吾军动向他们虽无法监视,但江东两军之间传递军情,却远比吾等迅捷。”
    “大都督,吾等是否要下令军士射杀林中鸟雀?”
    周瑜微微摇头,“这便是为何要在此等候之故矣,吾要给他诸葛亮、庞统来一个将计就计。”
    随着夜幕降临,四周的军士也都有些困乏,山林中不允许生火,便是附近不少蛇虫鼠蚁从他们身上爬过,他们也只能按捺住性子,强忍着一声不吭,以免暴露行踪。
    “大都督……”杨定瞧了一眼周瑜,眼中带着几分询问的意味。
    周瑜紧盯着山下的古道,借着月色,他也只能看清一点影子。
    “继续等。”
    “喏。”
    时间悄然流逝,直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咕咕”作响,周瑜双眼一亮,便看着身侧的杨定正好张弓搭箭。
    他伸手将其按住,“此刻仍有飞鸟传书,显然庞统军必然南下追击,传令下去,做好准备,伏击庞统。”
    “喏。”
    大约半刻钟之后,山道上传来了行进的马蹄声,大队军士举着火把,犹如一条火焰长龙一般从狭窄的山道行进。
    周瑜寻着军前一名举着羽毛扇的身影,满脸狂笑,突然举起手中长剑,站起身来朗声高喝:“庞统,某周公瑾已在此等候多时矣。”
    “呼。”
    “呼。”
    两面山林之中,突然举起无数火把。
    “放箭。”
    “快放箭。”
    “咻咻咻”密集的箭矢和从山林中滚下的檑木滚石顿时让山道间的大军为之慌乱,那为首的一名儒士更是被乱箭射中,当场落马。
    “快救军师。”
    “掩护军师撤退。”
    一时间,江东军阵脚大乱。
    杨任看了一眼四周山林,眼见着无数火把朝着山道杀来,他伸手将那道被乱箭射中的身影搂在怀里,举枪朝前,“众军士,随吾突围。”
    “杨将军先走,末将断后。”张卫提刀拍了一下座下战马,便迎上从山坡上杀出的杨定。
    两人在马上交战数十合,张卫看了一眼左右的军士相继倒下,心中一慌,手上挥刀的速度也就放慢了一刻,被杨定一枪刺于马下,当场惨死。
    “大都督神机妙算,庞士元身中数十矢,必死无疑。”追击出几里外,杨定看着后队的周瑜率军追赶上来,堆笑上前称赞道。
    “此战虽胜,吾军却未能全歼庞统之兵,传令,全军折返沔阳,杀奔汉中。”
    “喏。”
    浩浩荡荡的火焰长龙沿着山道北上,而隔着十几里外,杨任突然放缓马蹄,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怀中尚有余温的尸体,轻叹一声,“此役折了张卫将军,虽是诱敌,吾回返汉中之后,又如何向旧主交代……”
    天色将明,杨任才带着千余残兵败将行至沮县附近的山林,突然听到道路上传来一阵大笑,他面色一惊,抬头看去,正好瞧见山道之上一手轻摇羽扇大笑的庞统。
    “军师,末将有辱使命,副将张卫将军阵亡,吾损兵折将,如今吾军兵力,只怕已无力与周瑜一战。”
    “无力一战,那便退守沔阳。”庞统笑了笑,羽毛扇朝着坡道一挥,身后驻守在山林之中的军士纷纷撤走。
    残兵败将和这批以逸待劳的军士合兵一处,径直往沔阳而去。
    “军师,汝率军以逸待劳于此处,何不在此地设伏,那周瑜胜了吾军一阵,斩首千余,俘虏数千,势必会率军北上再攻吾沔阳,进逼汉中。”
    庞统摇头,“周瑜用兵以奇,如今得胜之后,他所部大军兵力已胜吾不少,他率军卷土重来,却势必会沿途增派斥候探察,吾军即便侥幸伏击得手,只怕也不是他麾下两万大军敌手。”
    “两万大军?”杨任面上一阵惊疑不定,“军士,他不曾南下救援杨平,那黄忠将军岂不是夺取城关,易如反掌。”
    “区区白水关,为何要夺?”庞统轻笑一声,“若是不出吾所料,吾等于这山间周转三五日,他孔明早已带着中军数万赶至白水关外,区区杨平,一杨定族亲,焉能敌之?”
    “军师,吾军回防沔阳,可只剩五千残兵,汝已将李严将军派去阳平关设伏,可欲命他夺取阳平关后镇守之?”
    “如此方能堵住武都道大军南下之路。”
    杨任双眉紧皱,“可五千大军,沔阳只怕守不了三日。”
    说道此处,他再次补充一句,“若是周瑜舍弃杨平北上,攻打阳平关如何?”
    “他不会。”庞统一脸笃定地看着前方近在咫尺的河流,“周瑜何等自负,他击败吾一阵,必知吾军虚实,而且吾只以汝部前军探敌,分明是试探之策。如此,他既知吾军虚实,以五倍于吾之兵,他必来夺城,然后攻取汉中。”

第四百四十章 谁在算计谁?
    两个时辰之后,周瑜率军也行至之前庞统驻军所在。
    “嗒嗒嗒”,杨定策马而来,提枪指着远处,“大都督,不久前此处有大队兵马驻守,怕是那庞统后军埋伏于此,为伏击吾等,却不知何故,撤军北上。”
    “非是伏击之兵,而是接应之兵。”周瑜轻笑道。
    “接应之兵?莫非庞统派出杨任、张卫六千精兵便是为了前来赴死不成?”
    周瑜双手紧拉着缰绳,“庞士元知晓吾会于山道埋伏,却不知吾军有多少伏兵,他以六千兵马为前队,怕是他后队也已分兵。”
    “分兵往何处?”
    “自是阳平关。”
    闻言杨定面色微变,“大都督,阳平关尚有金旋将军一万大军,若是庞统有心于山林间设伏,怕是大事不妙,末将愿领五千精兵前往驰援。”
    周瑜微微摇头,“阳平关不守也罢,攻下汉中,吾关中军可长驱直入,到时想要益州多少座城池都易如反掌。”
    杨定面色迟疑,下意识回眸看了一眼身后的山道,“那……白水关如何?大都督方才可未曾派军士命杨平撤军。”
    周瑜面色一顿,的确,如此以来,杨定这位族亲可就成了一路孤军。
    他苦涩地看了一眼杨定,“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驾”,他策马上前,座下战马疾步奔驰,不多时身影便距离杨定越来越远。
    “将军亦不必多心,大都督十分提防那诸葛亮、周瑜二人,自引军与两人接战以来,已有多日茶不思饭不想。”
    “吾知晓。”杨定双眼满布血丝,“可无杨氏一族仅有平儿一名后人,若是他死于白水关,吾又该如何是好?”
    “将军且攻下汉中,到时大都督自会赏赐汝娇妻美妾,到时汝再诞下一群子女莫不大好?”
    杨定冷哼一声,策马行进,他心里吃了黄连一般,有苦难言。
    他已年过四十,即便是得了娇妻美妾,自己如何能等到自己的孩儿长大成年?
    常年征战沙场的武将,哪一个身上不到处都是箭疮刀伤。
    他能再活十年吗?
    行至沮县,周瑜看了一眼被搬空辎重的大营,回眸看了一眼身侧的刀笔小吏,“吾军还有几日粮草?”
    “南下只是大都督下令只携带五日粮草,如今还有三日之粮。”
    “诸葛亮若要北上驰援,也需三日,那便三日攻下沔阳,若攻不下,本都督以下,尔等皆随吾战死于此。”
    “喏。”
    西北的阳平关山林所在,金旋安然坐在赤红枣马之上,手中提着一把长刀,一脸惬意。
    “大都督命吾南下驰援,却不想吾这阳平关乃吾军南下要塞,焉能失守,可惜吾汉中军无法抽调更多兵马,否则攻取一东川之地,又有何难。”
    “将军,听闻张既、徐邈所部三万大军被甘宁阻于阴平道,那甘宁当真如此难缠乎?”
    金旋淡淡地扫了一眼副将,“汝且不知冠以江东上将之名的大将,每一位都是万人敌之勇,其所部大多为吴王刘奇分配老卒自成一军,战力显赫,那强拼硬凑的羌兵自然不是敌手,可若是放到旷野之上,吾西凉铁骑足以横扫这些乌合之众。”
    “前方便是山林,将军,吾等是依大都督之计去驰援白水关,接应杨平将军,还是赶往沮县,杀奔沔阳?”
    “自然是去沔阳,大都督施诱敌之策,将庞统引诱出城,此刻沔阳正是空城一座,吾等率军前往,偌大战功,唾手可得尔。”
    “喏。”
    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沮县。
    天色渐暗时分,金旋便命军士在野外开阔地扎营,他并不着急行军,他相信周瑜不会只把庞统带着往白水关方向绕行一圈便又折返回来。
    他的时间还很充沛。
    可深夜里,后营突然燃起大火,四面八方都有火把举起,无数敌卒从山林中不断杀出,一时间,他的大营乱作一团。
    “何处敌军来袭?”金旋面色大变,环视一眼四周,并未看清来敌。
    “金旋,吾奉军师将令,在此处恭候汝已多时矣。”这时,不远处李严正策马杀出,他一刀直劈在还未翻身上马的金旋长刀之上,将其长刀抽飞,第二刀落下之际,金旋已经闭上了双眼,躲不开,如此近的距离,又有战马之利,李严的这一刀太快。
    “唰”然而,当刀刃落到他头顶所在,李严猛地转劈为拍,将金旋猛地抽倒在地。
    “来人,绑了金旋。”
    “喏。”
    一场突袭战,很快便告终,斩首不过一千余级,便开始漫山遍野地擒拿俘虏。
    当金旋看到从四周山林处走出的几队军士,他们每一人手中都举着一个火把,火把是偌长的木桩,木桩上有一根横梁,横梁之上又立着五六个火把,每一人站在山林之中,就像是一伍之兵,而只需数百人,便可佯装数千之众。
    “李严,汝焉敢诈吾。”金旋一脸不忿地瞪着李严,眼中杀气汇聚。
    李严轻蔑地看了他一眼,“连吾草木皆兵之术都识不破,汝焉敢统万人之兵?”
    “哈哈哈哈……”金旋闻言仰天大笑,“汝败于大都督之手数次,损兵折将只怕比吾还多,汝又焉敢称勇?”
    李严冷冷地瞪了他一眼,“汝莫要逞口舌之威,成王败寇,汝被吾生擒,便是吾手下败将。”
    眼看着大队俘虏跟着李严往阳平关而去,金旋被他绑在侧后方的马背上,他瞪着李严吼道:“李严,汝不去救那庞士元乎?”
    “军师亦己身为诱饵,于沔阳诱引周瑜,吾去又有何用?”
    金旋面色一沉,原本他已经接到北边增援的战报,可若是李严不去,有他这一路兵马坚守阳平关,怕是数万大军攻打一两月也杀不进关来。
    到时反倒是周瑜成了一路孤军,说道此处,他心中不免有些寒意,自己被生擒,阳平关失陷,那镇守白水关的杨平如何?依照大都督的性子只怕是不愿去救的。
    “吾与杨平,都成了弃子吗?”金旋目光黯淡,沉重而又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墙巷战
    降与不降,金旋根本没有第二个选择,像他这种无名之辈,李严完全可以斩了他的首级前去邀功,好歹李严此役也大破一万兵马,从他手中夺回阳平关。
    “金旋,此战之后,吾军可顺势夺回广汉郡,汝若愿归降,倒是本将军愿保举汝任一郡都尉。”
    金旋犹豫顷刻,正待开口,便听李严嘴里喃喃自语道:“吾家子龙将军经此一战之后,只怕要升任一方都督了,到时吾亦可官拜一郡太守,坐镇北上边陲之地,独领一营兵马,举荐一个都尉应当还不在话下,如若不信,吾这便拟表上奏。”
    金旋立即下跪见礼,“末将愿追随将军,鞍前马后。”
    李严伸手将他扶起,“汝既入江东军中,那日后汝便需遵守吾江东军军功爵,汝被俘归降,不享爵位,需汝日后立下战功方能擢拔,升迁要慢过吾等,汝可知晓?”
    金旋抱拳一辑,“末将知晓。”
    “那汝便先下去收编旧部罢,汝暂未吾营中副将,与吾共同镇守这阳平关,汝一个十三等“护”字将军终归是少不了。”
    “多谢将军。”
    待到金旋抬脚出帐,李严脸上的凝重之色才释放出来。
    金旋是否可信?此刻尚未可知,只是自己败了他一阵,又将军中俘虏的将校全部集中关押在一处,他只要将这些降服,那么剩下的普通军士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整编。
    只是,这些家伙若无一两月的操练,只怕不堪大用。
    他此刻若是想南下驰援沔阳,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军师啊,今白水关无忧,杨平难走,阳平关为吾所败,可吾却无法抽身回援,北面张既、徐邈知晓此关被夺,必定率军来犯,汝若是撑不了几日,等诸葛军师大军北上,怕是全局都会崩溃。”
    是夜,周瑜率军刚抵达城下,便下令迅速砍伐四周的林木制造上百架云梯。
    “大都督,仓促之下吾等率军攻城,只怕难有斩获,不如休整一夜罢。”杨定凝视着城头,一根手指着正在不断朝城头上搬运沙袋的大批民夫,“城上民夫精壮不少,显然庞统率军南下追击之时已命后方官吏将南郑、上庸等地的精壮征发而来。”
    “无妨,一群乌合之众尔,举起刀枪亦不能战,上庸、西平精悍夷兵已被庞羲那无能之辈葬送在绵竹关下,吾军此战只需对付城内那四五千江东精锐即可。”
    “大都督,不如将军士分为两队,吾军强攻一门。”
    周瑜微微颔首,“日夜不歇,只要吾军有一队将士登上城头,全军出击,汝立即带着军中将校登城,传令下去,先登城头者,赏千金。”
    “喏。”
    杨定浑身一震,行至城前,立即下令众军结阵。
    城头之上,庞统一言不发地紧盯着城下,他看了一眼身侧面色有些疲倦的杨任,“杨任将军,城外并无床弩、投石车等攻城器械,亦无冲车撞击城门,汝只需守住城墙,防止敌军云梯登城即可。”
    “军师,汝以为这城墙能守到几时?”
    “沔阳小城,只要明日晌午之前不失守即可。”
    杨任朝他郑重抱拳一辑,“末将定不辱使命。”
    庞统拍了拍他的肩甲,抬脚走下城墙马道。
    他在城内街道聚集了上万民夫和数百名工匠,他伸手指着街道左右的房屋,“尔等立即将这些房屋给拆毁,此外,在街道下方放置干材,将从后方运来的油脂、硫磺等易燃之物,全部安置于角落藏好。”
    “军师,城内空旷,大多宅院都十分破旧,无法藏人,又该如何是好?”
    庞统沉吟片刻,“传令,立即将那些房屋的院墙全部推倒,就推倒在街道小巷之内,堵住长街入口即可。”
    “军师,下雨了。”
    庞统闻声看了一眼脚下,一滴一滴细长的雨线迅速落到干燥的地面,他抬头之际,大滴大滴的雨珠已经将他双眼包裹。
    他伸手擦了一把脸上的水珠,“快,前去接应南郑府库送来的军械。”
    “喏。”
    不多时,城墙之上便传来了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庞统凝重地朝着城墙马道瞧了一眼,“后队军士守在城墙马道,此外,弓箭手和刀盾兵立即补上空缺,城墙狭窄,以刀盾兵和弓箭手蹲伏于城墙马道即可。”
    不到半个时辰,前方便有军士大步踏来,“报……禀报军士,城墙失守十丈,有数十名敌军士卒已登上城墙。”
    庞统面色一沉,“立即命五十人队刀盾手掩护弓箭手登上城墙,层层推进,直接射杀城上敌卒。”
    守在城墙边上的军侯面色微变,“军师,城上可有吾军士卒正和敌军厮杀,若是此刻放箭,怕是……”
    “无妨,死伤的军士全部记在册上,战后根据他们身上的木牌发放奋勇银牌,每人赏赐十亩上等良田。”
    “喏。”重赏之下,士气大振,城墙马道上驻守两百人队迅速登上城头,不多时便有军士在城墙马道上喝道:“禀报军士,敌军已被吾军杀退。”
    “城上情形如何?”庞统仍然不敢懈怠,城外的喊杀声和战鼓声只要一刻不停,他就会前赴后继地调动精锐士卒登城作战。
    “回禀军士,城下仍有大批敌军汇聚,正在……”
    “嗖”,这名扒着城头的军士已经无法回禀,他的脑后多出一根箭矢,直接射穿了他的甲胄。
    庞统痛苦地闭上双眼,朝着城头之上摆了摆手,“传令,继续坚守,不可放弃任何一段城墙,吾江东军,死战不退。”
    “喏。”
    城内,庞统双手拿着一个新式的铁铲在挖掘着青石板下的泥土路,在地上挖出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沟壑。
    “军师,吾等是否立即将这些烈酒倒进沟渠?”
    庞统双眉微皱,“如此一来,烈酒浓香怕是难以遮掩,而且若是吾军覆土其上,怕是也不能让火势更旺。”
    一名年迈的工匠朝他笑了笑,“军师,老汉倒是有一法子。”
    庞统顿时眼前一亮,立即上前拉住他的胳膊,“还请长者赐教。”
    “军师,吾年幼时追随师父于城中制作油饼时,曾不甚将麻绳掉入其中,取起之后察觉此物更为易燃。”
    庞统双眉微皱,“可若是要将这整条长街附近的沟渠全部连接起来,只怕需要不少麻绳才是,而且若要有此功效,怕是得浸泡数日乃至十余日方可罢。”
    “军师,一夜即可,老汉所需麻绳不用太长,烈酒本就是易燃之物,吾等浸油麻绳掩埋于土中,只是唯恐隔着长街和垒石,无法将整个城内全部点燃尔。”
    庞统微微颔首,“如此便有劳老汉,吾立即调拨汝三千妇人协助。”
    “喏。”老汉领命而去,庞统翻身上马,很快便乘骑来到城主府附近。
    “此处地道可有挖掘妥当?”
    “回禀军师,府内地道已于三个月之前便开始动工,如今已挖掘出一条足有数里长的地道,直通城外。”
    “命老弱妇孺先从地道出城罢。”
    “军师,此刻城外还在交战,周瑜于城外增派不少斥候,若是被他察觉,他是否会弃城追赶那些百姓。”
    庞统摇头,“周公瑾为胜吾一阵,必定会不择手段,但他决计不会以百姓为饵。”
    “如此便好,不过军师,吾军到时是否亦要从地下道离开?”
    “此去南郑,地势开阔,周瑜夺了广汉郡沿途马匹,麾下怕是也有数百骑之众,吾军携带百姓,只怕走不了多远。”
    “可吾军焚城断却退路,足以让周瑜在此地救火,耽搁几个时辰。”
    庞统摇头,“区区小计,阻不了周公瑾几时。”
    天色渐渐放明,城头上的厮杀还在继续,此刻城头上的几口大铁锅都已经被登上城头的关中军士给掀下城去,城上不能再煮沸金汁,便是滚石檑木此刻亦无,城下尸首遍地都是,大多都是血肉模糊一片,数十架云梯附近,脚跟脚的关中军士麻木地跟着头顶的袍泽一同朝上攀爬。
    当他们扶着云梯爬上城墙垛口,迎面而来的便是箭矢和长枪,短短一夜,周瑜便看到前方一万人军阵倒下了一多半。
    “大都督,吾军一夜伤亡五六千人,若是继续鏖战,只怕攻下沔阳之后,吾军亦无法进攻汉中。”
    “那便先攻下沔阳再议。”周瑜心知后路已断,他此行未曾携带程普、韩当这等老将,便是为了留给鲁肃攻下并州,为孙氏再得一州根基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