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策-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禀陛下,此前陈留之战时,吴王刘奇便在襄阳,如今却是随军北上,细作汇报,数日前他便已乘船抵达泉州。”
    “泉州?”曹操长叹一声,“程昱啊,去问问,这黄毛小儿想作甚?”
    “喏。”程昱抬脚走到城墙垛口处,朝外朗声喝道:“城外可是吴王?”
    “可是程仲德?”刘奇眯着眼看着城头上的身影,展颜露出几分笑容答道。
    “陛下请问吴王到此,有何贵干?”
    “自是代天子讨逆贼。”
    “逆贼何在?”
    “便是汝身后那曹孟德。”
    “哈哈哈……”程昱正待回答,却听身后传来一阵大笑,曹操那沧桑的手臂便拨开了拦在他身前的程昱,抬脚走到城墙垛口处朝外眺望。
    “说某曹操是逆贼,那汝刘子兴又是何人?九锡王,封国一州之忠臣乎?”曹操指着城外的刘奇,眼神逐渐冷了下来,“昔日董卓亦不过称太师尔,他掌控司州、凉州,可有汝这九锡加身,封国一州之殊荣?”
    “孤乃汉臣。”刘奇淡淡开口答道。
    “好一个汉臣,董卓之乱时,朕发檄文告天下诸侯,攻破洛阳之后,却只有吾曹操一人敢率军追击,兵败之后,更无人问津,昔日刺杀董卓之时,那天底下的士人,豪族,官吏,甚至那些诸侯,哪一个不称某曹操一句汉室忠臣。可这世道,烽烟四起,天下诸侯混战,朕南征北战数十载,方才平息北地战乱,刘奇,汝得汝父刘繇之基业,立足江东,如今率军北伐,只剩孤这冀州数郡,汝便可一统天下,今日汝来,可是为耻笑朕?”
    “在汝曹孟德面前,孤说不出那等虚伪的成王败寇之言,倘若汝曹、孙、刘三家不各自心怀鬼胎,孤今日也不能率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好,还算汝刘子兴一个坦荡君子。昔日青梅煮酒,朕便高看汝一眼,今日足以见得朕所言不假,他孙权虽苟活,却一窝囊废物尔,甚至不如公孙瓒、袁本初之流,便连那焚火之前也敢称帝的袁公路也不如。倒是他刘玄德,桃园结义三人相继战死于陈留城下,汝刘奇倒算是成全了他们三人一段佳话。汝与朕,都算得上当世英雄。”

第五百五十章 愿请老曹为相
    “昔日许公子将之言,汝乃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以孤见之,汝怕不是一枭雄尔。”
    曹操大笑,“英雄也罢,枭雄也罢,可朕如今已被汝逼得穷途末路,今日,朕便只剩这涿县,此城中桃园所在,朕昨日还曾去过,不知汝刘子兴将刘关张三人安葬于何处?”
    “火花之后暂且安置于陈留故居之中,若攻下这涿郡,朕便将三人安葬于此处桃园,修三座紧挨着的大墓。”
    “世人皆言汝刘子兴胸襟如海,今日一见,朕倒对汝心生几分佩服。”
    “朕亦想听听,汝此来为劝降朕之降表。”
    “未有。”
    “是不想写,还是未曾准备好。”曹问道。
    “纵观吾东吴治下,新设内阁已是有违祖制,可吾东吴大司马也好,元帅也罢,都无一职,可配得上汝曹孟德。”
    曹操眼神微微波动,竟然觉得此刻的刘奇和他有些惺惺相惜。
    “孟德,汝可愿辅佐日后大汉这开平盛世?”
    “汝要以朕为相乎?”曹操喝问道。
    “不错,汝若为相,当可治理天下太平,当可铲除贪官污吏,当可保得吾大汉边疆永固。”
    “那汝欲王乎?”
    场中顿时就陷入了一片死寂,东吴军中的将士纷纷抬头看向战车之上的刘奇,就连他麾下的一众大将都有些意动。
    此前就连天子刘协都准备禅让了,可吴王刘奇仍旧丝毫不曾动摇,还下令将几名上书请皇的臣子都给下狱。
    “若汝为相,孤为王亦无不可。”刘奇沉默几息之后,突然开口道。
    城头之上,许褚眼中闪烁着凶戾的杀气,他必须如此,方才能镇得住城外那一干东吴大将。
    反观程昱、陈群等人,却是一脸震撼,这是何等胸襟,何等自负才能坚信自己能够压制住为相的曹操。
    “孟德,灵帝之时天下还有六千万之民,如今只剩三四千万,若再战数十载,只怕还能剩下一半,可塞外胡人亦有数百万之众,到时若是他们率军南下,可是吾大汉祸端。”
    “乌桓从汝,鲜卑如今亦在辽东与太史慈率军交战,河套匈奴已灭,巴蜀南蛮臣服,凉州羌族归顺,便是海外瀛洲蛮夷亦是归顺,汝刘子兴可还有忌惮之蛮夷乎?”曹操大笑道。
    “安南以西,盛产黄金之贵霜帝国,带甲数十万之众,再往西,有一安西帝国,亦有数十万之兵,再往西,那里靠着无穷大海,有一环绕一座大海而生之国,号称罗马,此国横跨三片大陆,百姓数百万,民风彪悍,而战力更在这两国之上,不过此国距离吾大汉西域之地,亦有七八千里之远。”
    “如此之远,便是攻下,其地民风既然彪悍,得之可能守得住几日?怕不是又成一飞地尔。”
    刘奇摇头失笑,“昔日秦皇之末,乃数十万秦军铁甲,不知往西之地图尔,而孤得天授之,吾大汉雄踞汉土四百余载,为何便不能打到大海的对岸,坐这天下最强。”
    刘奇的声音回荡在战场之上,所有的将士都浑身热血沸腾。
    “孤于东吴军中立下军功爵,孤有五六十万军士,待孤一声令下,都可举兵西征,孤听闻,在那极西之地,曾有罗马之民得知吾大汉强盛,欲以十万铁甲征讨而占之,孤焉能让他们得意忘形。”
    曹操长叹一声,“久战不利民乎。”
    “百姓可耕田自足,军用所需不过从劫掠城池而得,孟德,汝可曾听闻昔日冠军侯出塞,曾有何时亏欠过军需粮草?”
    “朕以为汝喜管仲、乐毅,未曾想,汝竟是喜欢大司马,冠军侯。”
    “自古以来,军功最高者,便是吾大汉冠军侯。”
    “封狼居胥,当为军中将士之表率。”曹操也点头表示认同。
    “孟德,孤且问汝,汝可愿随孤西征,为吾大汉盛世贡献绵薄之力。”
    曹操陷入了沉默,他身后的数十名将校,一众文武群臣都低下了头,避开了他看来的视线,在他们身后的城池之内,还有着数万铁甲,这些都是曹魏仓促组建起来的大军,是否能和城外的东吴军一战,他们早已心知肚明。
    可他们不能气馁,毕竟他们都是曹魏的心腹干臣。
    曹操笼络臣子的手段不如刘备,恩威并施却胜过世间所有诸侯。
    只要他在,亦或者学了他五六成的曹丕尚在,曹魏都不会沦落,曹氏一族,仍然凌驾于曹魏群臣之上。
    可若是他亡故,曹丕有所闪失,曹魏也就将亡。
    如今却是东吴大军来袭,曹魏这最后的涿县,也将守不住矣。
    曹操沉默了顷刻,突然开口发笑,“汝为何不早生二十载?”
    刘奇微微一愣,便听到曹操的下文,“昔日朕随袁本初、袁公路一同把臂言欢之际,汝若是在,将这宏图之愿告知灵帝,或是让天下人知晓,朕也当助汝一臂之力,兴许那淮南之战、徐州之战,汝吾也不必起争端。”
    “可如今为时已晚。”曹操深深地看了一眼刘奇,“汝为江东吴王,朕乃曹魏天子,汝吾昔日都是大汉臣子,今日却必要分出生死。”
    “刘奇,汝麾下马忠杀吾儿曹彰,杀吾辽东都督满宠,汝麾下黄忠杀将乐进,庞统说降朕爱将于禁,就连汝身侧那马超,也杀害吾弟夏侯惇。”
    言罢,曹操指着刘奇,“汝要取朕首级,便杀入城中便是,朕若兵败身死,绝不言其他,只是朕还求汝刘奇一事。”
    “孟德但说无妨。”
    “朕之妻,汝不可动之,朕有五个女儿,倘若还未嫁与天子,汝便可娶之。”
    刘奇微微颔首,“孤应允矣。”
    曹操欣慰一笑,转身朝着城内走去,他想说的已经说完了,剩下的,也轮不到他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做主,交给许褚这等军中战将即可。
    刘奇长叹一声,“收兵回营,改日准备攻城。”
    “喏。”陆逊朝他抬手一辑,随着刘奇的战车朝着大营回转。
    不多时,各军传令,延绵数十里的营帐就在城外搭建起来。

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曹遗诏
    “仲德、长文,汝二人如今皆在朕身侧,远在邺城,也只剩文若、公达二人未至,朕有一事托付汝二人。”言罢,他便看了一眼蹲坐在堂内一侧,执笔等候的幼子曹冲。
    此子年不过十岁,本当是他曹操最好的继承者,可如今大势已去,他堂堂大魏天子,竟然被东吴二十万大军困于涿县,而太子曹丕,却远在千里之外。
    程昱和陈群对视一眼,两人俱是抬手一辑,“请陛下传旨。”
    “朕蒙于洛阳,起于陈留,达于许昌,衰于徐州,经年积累之财富,非大魏能征善战之将,亦非尔等忠贞肱骨之臣,而是朕之治下,百姓从未因饥饿、家宅流失而困。”
    “今天下大势在江东,亦在吴王刘奇,朕去之后,传位于太子曹丕,朕之陵寝,不可以天子规格安葬,只以王公之礼葬之,朕要葬在谯县,此外,汝二人若能幸免于难,可前往邺城规劝丕儿。”
    “喏。”两人心中一沉,只怕曹操已经知晓自个儿的天命矣。
    “朕之大魏,得于那祸国殃民之董卓,若非那年他命徐荣在荥阳将朕杀得大败,朕也看不清这天底下的诸侯都是何等勾心斗角,若非朕挟天子以令诸侯,连战连捷,却也不会滋生这篡汉自立心思。”
    “可朕无悔。”
    “倘若朕还有一件后悔之事,那便是在徐州之时,未曾将羽翼未丰之刘奇斩杀于会盟之地,招致今日祸端。以朕之雄才大略,他孙仲谋、刘玄德,都非朕敌手。”
    曹冲在曹操说这段话的时候,双目微红,年幼的脸蛋上已经挂上两行清泪,而笔下的圣旨上,却以辞藻华丽的行文写完了曹操的遗诏。
    “朕去后,朕诸子皆自降一爵,为县侯,朕之女,可为公主,皇后与诸位夫人,为庶人。”
    “喏。”
    “朕麾下驻守这涿县之将士,倘若有未被东吴军斩首者,被俘虏之后,便归降罢,投身吴军效力也好,归乡也罢,都可保得性命。”
    “喏。”
    “还有,将朕所居住这屋子里的金钱都分与将士罢,莫要给那些底下的官吏,若是交到他们手中,那是害了他们。”
    “喏。”
    “仲德,汝有统兵之能,亦有治世之才,若能出仕东吴,可为一州刺史,假以时日,步入东吴内阁亦无不可。”
    程昱猛地匍匐跪倒,嘴里带着几分呜咽,“臣只愿追随陛下,陛下若去,臣必为太子固守此城,城在人在,城毁人亡。”
    “长文,以汝之才,亦可出仕东吴六部尚书,汝亦可降之。”
    陈群默然下拜,“臣愿誓死追随陛下。”
    开玩笑,门外拎着大斧站岗的许褚可是紧盯着屋内动静的,他若是说出半分想投靠东吴的话,只怕顷刻间就会被这虎痴给摘了脑袋。
    “陈群,汝不是那陈珪、陈登父子,与刘奇并无大仇,汝颍川陈氏,亦是当世名门,他刘奇当不会对汝痛下杀手,汝也不必如此作态。”
    陈群摇头,“吾祖辈追随于陛下,臣焉能做那背主求荣之辈。”
    曹操苦笑一声,指了指门外的许褚,“倘若那痴、汉说这话,朕倒信上几分,汝等士族,却从未信任过天下诸侯啊。”
    “臣惶恐。”言罢,程昱和陈群几乎同时俯身下跪。
    “罢了罢了,汝二人且都出去罢,切莫忘记朕之嘱托,朕此番虽去,却仍想在这世间留些体己之人,若非如此,待到那青梅煮酒的时节,可还有人能去朕坟前扫墓否?”
    “臣告退。”离去之际,程昱和陈群都有些伤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曹操久居上位,恩威并施,不少臣子陪伴在他身侧,可谓伴君如伴虎,但曹操对待这些旧臣,却着实不错。
    尤其是程昱这等追随他曹操起兵的旧臣,他登基之后,便大肆封赏,几乎人人都得了一个县侯之位。
    只可惜大部分都是遥领,否则曹操麾下大多谋士都出身颍川,这一郡数县之地,可能够分?
    “冲儿,汝天资聪颖,可能将此前父皇所言悟透?”
    “父皇……”曹冲此刻只是低声抽泣。
    “汝不必伤感,为父亦是凡人,生老病死,乃天定,便是那追寻秦皇汉武追求仙家之术,可有所得?不过一些黄老之术罢矣。”
    “父皇此前降吾等王爵,是为保全吾等。”
    “尔等为县侯,将来邺城失陷,他刘奇亦会看在朕之颜面上留尔等一条活路,顶多便是降尔等县侯为乡侯、亭侯,即便是遥领,亦可保全尔等身家性命。”
    “可为何便要让阿姊阿妹保全公主爵位……”
    “他刘奇好色,与朕一般无二,朕故去之后,汝阿姊阿妹怕是大多都要落入他手,便是昔日袁公路那二女,亦或者袁本初之儿媳亦是如此。”
    “冲儿,汝莫要气愤,汝若好学,可去建业方山书院求学,若想为官,便可出仕东吴,不必记挂为父。”
    “父皇。”曹冲抽泣了一声,“此刻大战将至,吾军还未曾落败,为何父皇便这般小儿女姿态。”
    “倘若刘奇不至,朕还有几分力挽狂澜的胜算,可他到来,那陆逊便可放下心来调度兵马,他与朕兵法韬略,原本就在伯仲之间,欠缺的不过是沙场指挥的经验,如今有吴王刘奇坐镇,已是将这缺陷补齐。”
    “不过刘奇这人也太重情谊,此前与吕布之谊,不过是他敬重吕布勇武,娶了吕布之女,便敢率军与朕为敌,如今为送朕这最后一程,竟是不远千里北上,几番周折方才来到这涿县城外。”
    “父皇,汝当真视刘奇为生平大敌乎?”
    “生平大敌?”曹操沉吟顷刻,“可令人寝食难安,倒也可算这么一说,原来他刘子兴,是想亲眼瞧见朕之尸体,方才能安心呐。”
    “也罢,冲儿,汝也退下罢,如何调度兵马守城,朕已留下锦囊交给诸位将军,汝且好生在汝府邸待着便是,不必出来。”
    “喏。”
    “此外,朕已将那李当之交予汝,他可为汝调理身子。”
    “多谢父皇。”
    “去吧,去吧,让朕眯一会儿,听到传唤汝再进来。”
    “喏。”

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无曹孟德
    是夜,刘奇安坐于中军大帐之内,陆逊当着众将在一座沙盘上指点了几个时辰之后,方才定下如何围攻涿县的韬略。
    此后,帐内便只剩下刘奇、陆逊与陈震。
    “孝起,去听听帐外何来喧哗。”
    “喏。”
    刘奇放下手中盛着八宝粥的玉碗,看了一眼身侧的陆逊,“伯言,今日孤于三军面前相请曹孟德为相,汝如何看待此事。”
    陆逊思忖顷刻,便朝着刘奇一辑,“恩师,学生以为,恩师相邀曹孟德为相之事,可传遍天下,这河北的曹魏文武群臣,亦可不必死守各州郡大城,日后当可更为顺利为吾军招降。”
    “孤问的是欲王之事。”
    陆逊浑身一颤,“皇族家事,臣虽吴王弟子,却也是外臣。”
    刘奇笑着指了指他,“那便替孤传令,命世子刘斌,即刻北上,赶往邺城前线。”
    “喏。”
    “此外,选址可有寻觅好?”
    “回禀主公,东都洛阳,现已重新修缮,调拨的民夫和工匠都已到位,后年必可修缮完毕。”
    “可还有一西都长安,为何汝不选那一处?”
    “回禀主公,西都近凉州塞外,太过荒凉,若选西都,倒不如南都建业,建业一城之民便近百万之众,此城富硕至极,又为吾东吴经营多年,可为大用。”
    “可日后犯吾强汉者,汝可知来自何方?”
    陆逊沉吟片刻,“可是北地蛮夷之祸?”
    “凡陆路接壤之处,朕都不欲让蛮夷部落存余。”
    陆逊眼神微微一动,“那可是海上之祸?”
    “水师兴建,将会不断改造水师战船和操练士卒之法,朕已命匠作召集炼丹之士研制一物,如今亦有七八年之久,日后若能成,此物可应对此祸。”
    “臣实在不知,还有何祸患。”
    “汝非是不知,而是不敢言。”
    陆逊苦笑一声,“瞒不过恩师。”
    “伯言,祸起萧墙,兄弟之祸也好,外臣之祸也罢,吾大汉已历经三次中兴,已承受不了太多风雨。”
    “可朕,却必须选一处龙兴之地,定于北地,是为何故,是为看守北疆,用数十载春秋,将北地蛮夷诸部驯化,日后,这塞外草原上将会有不少城池,将会有牛羊成群,这些都将是吾大汉之势。”
    “恩师胸怀,臣不如远矣。”
    “汝可在命军士选选,这定北都之事,且今日之事,汝不可外传。”
    “喏,臣绝不将此话入第三人之耳。”
    “善。”
    也就在这时,帐外陈震已经大步跑来,“启禀吴王,城外哨骑传讯,城头上突然挂起无数缟素,城内哀嚎不断,曹贼疑似亡故。”
    刘奇面色一僵,陷入了沉默。
    足足过了十几息,他才抬头看向陈震,“孝起。”
    “臣在。”
    “将悼文传入城内,传令全军,整军七日,七日之后,先投纳降表,再行攻城。”
    “主公,吾军粮草不多,十几万大军加上民夫,二三十万人消耗七日之粮草来换他一个曹孟德一路好走,可曾值得?”
    “陈孝起,汝行事谨慎,做事时势必反复检验,可汝却自认不如叔鸾多矣,汝可知为何?”
    陈震面色微红,“臣愚钝,凡事势必拖拉好问,臣有罪矣。”
    “且下去罢。”刘奇挥了挥手,对着有些死板的家伙也无可奈何。
    “喏。”
    “伯言,可惜,汝未有和曹孟德在这涿县交手良机矣。”
    “主公说笑矣,曹操此人用兵谨慎,他虽故去,势必对近臣有所安排,这驻守涿郡的兵马,只怕也得了他身前的军令调度,吾率军攻城,亦相当与他曹操交手。”
    刘奇哑然失笑,“是极是极。”
    “此前蓟县之战,那满宠先被臣连败七阵,困于蓟县城内,臣连日攻城,让他苦不堪言,可后来他从邺城回返之后,便险些冲垮了辽东大营,这便是曹操之谋尔。”
    “汝以为如何?”
    “此人之才,当不输公台。”
    “比及孔明、士元、元直如何?”
    “怕是略有不如。”
    “不如在何事之上?”
    “主公对这几人之信任,可谓推心置腹,而曹操猜忌之心太重,怕是放心不得麾下群臣。”
    “这便是他操劳大半生,时常亲征之缘故否?”刘奇笑道。
    “定当如此。”陆逊笑道。
    “可惜,这天底下再无曹孟德,孤也失去一大敌手,当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主公以为,他曹丕可能继位?”
    “曹魏大梁,非曹丕不能担之,不过他这登基大典,只怕也成不了几日。”
    “传令徐庶、庞统、吕蒙,一月之内,若邺城不克,他三人提头来见。”
    “喏。”
    不多时,陈震又苦笑着走了进来。
    “主公,吴卫来报,城内曹操留下遗诏,有数条主公怕是会感兴趣。”
    “说来听听。”刘奇挑眉道。
    “这第一条,便是废黜其数子王爵,降为县侯。”
    “保全性命,他陈珪、贾诩、司马懿,都不如曹操远矣。”
    “第二条,便是让其诸女都保留公主爵位,不可外嫁。”
    “他曹孟德倒是知晓孤的心意,可惜孤倒对他那些妾室感兴趣。”
    陈震轻咳了一声,主动忽略了这句话,“主公,还有一事,他遗诏上,传位于太子曹丕。”
    “那城中可有文武大臣投递降表?”
    “回禀主公,暂且未有。”
    “看来孤给他们留下的时日还是太短了,头七过去,他们也只有半日思忖。”
    陆逊抬手一辑,“主公,以吾之见,主公给他们留的时辰还是太长矣,若非主公顾念旧人之谊,以臣之见,明日便可发动攻城。”
    “今日曹操故去,曹魏士气已丧,但困兽之勇尚在,吾军若是攻城,誓必死伤惨重,可若是明日攻城,曹魏士卒必定毫无斗志,可一举攻下涿县尔。”
    “不攻,说给他曹操留下身后头七,那孤便一言九鼎。”
    陆逊苦笑一声,只得再次朝着刘奇一辑,“喏。”
    “伯言,汝尚未娶妻,不知可有意中人选?”
    陆逊面色一滞,“听闻王妃正为臣挑选。”
    “如此甚好。”刘奇笑了笑,步练师的眼光,他还是信得过的。

第五百五十三章 涿县之战(一)
    涿县,灵堂之上,曹冲披麻戴孝,跪在最左侧。
    陪同的是陈群和后来赶至的陈珪、陈登父子,而程昱则在主持涿县的防御。
    “许褚将军,汝为何来此?”眼见许褚在门前解下腰上长剑,几步行至堂内,陈登瞪着眼问道。
    “外头围城的吴军已经退去,周泰那黑厮策马来到城前,将此信射入城内。”说着,他将手上的书信递给一侧的陈群,“吴王刘奇下令,陛下头七之日,绝不攻城,并主动下令城外大军后撤五里。”
    “难怪陛下会视此子为生平大敌,未曾想,他竟有如此狠辣之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