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策-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谢吴王。”曹冲此刻双眼已经哭得有些红肿,程昱是他授业恩师,坐视恩师自绝于眼前,以他十岁出头的年纪能够强撑着没有昏厥,心志亦算坚毅。

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陈登
    “小殿下,莫要哭了,哭坏身子可不好。”陈群轻抚了嘴角的泪痕,上前宽慰道。
    “汝陈长文此刻应当放下心来了罢。”
    “小……”陈群的手臂顿在了空中,面色有些错愕。
    只见曹冲冷冷地回头看了他一眼,“倒是险些忘了,如今汝已贵为东吴礼部右侍郎,昌武亭侯,好大的威风啊。”
    言罢,他也不管陈群会露出什么表情,便冷哼一声走到程昱的身前,面向刘奇跪地一辑,“还请吴王开恩,准许吾亲自收敛恩师遗体。”
    刘奇微微颔首,“人之常情尔,准。”
    “报……禀报吴王,城内魏军已被吾军击溃,丁奉将军阵率兵追击,此刻已俘虏不少曹魏官吏,却唯独不见一人。”
    “何人?”
    “陈登陈元龙。”
    刘奇眯着眼,“传令城中军士,搜遍整个涿县,亦要将他陈元龙给找出来。”
    “喏。”
    “伯言,汝以为他陈元龙会藏到何处?”
    “无非是涿县太守府尔。”陆逊笑道。
    “太守府?”刘奇若有所思,“可那毕竟不是生门。”
    “可他也不想就此了却残生,纵观天下文吏,主公,他广陵陈氏一开始便错了,瞧不上他吕奉先倒也罢了,竟然还瞧不上他刘玄德,也不知曹操一败再败,丢了兖州、豫州之时,他们二人可有悔意。”
    “应当没有罢,或许他父子二人还以为刘备果真是庸碌无为之辈,终究没能称雄于天下,他们往日的抉择,果真是明智之举。”
    “哈哈哈……”陆逊放声大笑,“主公呐,今日之后,只怕陈元龙便不会做此想尔。”
    “今日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喏。”左右亲卫又带着数十骑入城。
    不多时,前方再次传来急报。
    “报……禀报吴王,凌统将军手刃许褚,吾军堵住太守府出口,太守府内数千曹军精锐无一突围。”
    “许褚战死了吗?”刘奇松了一口气,“文珪为孤征战十载,未曾想却殒命于这涿县城内,到底是孤小觑了他许仲康啊。”
    “传令,许褚土堆简葬于曹操墓侧,收敛吾军军士尸身,各自焚烧火化,按身份铭牌送回故里。”
    “喏。”
    “孝起。”
    “臣在。”
    “南面可有战报传来?”
    “巨鹿于昨日已为吾军攻破。”
    “被司马懿收复的两郡如何?”
    “公明将军已和甘宁、庞德、李严等将出兵与司马懿对峙于平乡,只怕此刻已经接战了罢。”
    “传令,命丁奉、吕凯二将留守涿县,追剿幽州境内曹魏溃卒和山匪,张榜安民,在江东分派文吏到任之前,照例以军中校尉任县吏之职,将军任县长。”
    “喏。”
    太守府,许褚那浑身是血的尸体就这么杵刀立于马下,他双眼瞪得老大,目光之中仍有凶戾之气,他厮杀了整整一夜,直到他被凌统隔着老远一箭射穿咽喉,也无人敢上前探知他是否断气。
    他身上还留着十几根箭头,被折断的箭身贯穿了他的前胸后背,左肩上留着一把短戟,正是凌统趁手的兵器。
    此刻凌统气喘吁吁,方才一战,他竟是在和许褚的厮杀中感受到了几分绝望,他初出茅庐以来,每冲锋陷阵,他都可力破千军,都可以与那些号称一方重将的将军们斗一斗,便是曹魏军中的张郃、高览他也有信心胜之,可许褚,毕竟是名满天下的名将。
    他朝着马超拱手一辑,在马超微微颔首之下,又逐一向朱桓、周泰、徐盛、董袭拱手,最终目光落到了左肩全无的吕岱脸上,朝他颔首重重一辑。
    “此番吾能手刃此贼,多谢诸位将军出手相助,凌统感激不尽。”
    “凌将军,且取许褚首级去告慰汝父罢。”马超眼中多出几分羡慕,他的杀父仇人韩遂又在何处呢?
    眼看着别人报了杀父之仇的滋味,自己竟然也多了几分期待。
    “不取也罢,这许褚也是一名汉子,没必要让他首级去吾父坟前走上一遭。”凌统一脸复杂地看着死而不倒的许褚,策马上前探了探他的鼻息,又伸手在他胸前抚摸了一下,方才收回手臂。
    “此前吾父与他对决,乃是沙场交锋,各为其主,战死之后,他也未曾过多刁难,而是归还尸身,某身为人子,为父报仇乃是天经地义,可他既然有义,吾也不能绝情。”
    “当真好郎儿矣。”马超出言赞许道。
    当天色完全放亮,被大火烧成一片废墟的太守府这才被外面几百桶水给浇灭,一群军士打开府门的刹那,扑鼻而来的味道,直让众人恶心反胃,不少军士都只能捂住嘴鼻入内。
    一具具被烧得焦黑的尸体被搬运出来,走进府内,随处可见破碎的衣衫和掉落在四周的金银珠宝。
    “报……禀报将军,府内发现密道。”
    “前头带路。”闻言,马超等将对视一眼,各自抬脚走进府内。
    不多时,他们便在主屋的卧室里面看到了密道,此刻密道内正好有着一名面色煞白的文士,他的气息早已全无,显然,在刚才的大火之中,这一间卧室也不能幸免于难,而他藏身于卧室底下的石室之中,虽然也有通风口,但在卧室的房梁墙壁倒塌之后,通风口也被掩埋了,他又岂能活下来。
    “将军,此人便是曹魏郎中陈登陈元龙。”
    马超眼前一亮,“如此一来,此战吾军算是大获全胜,一举将幽州曹魏精锐全歼尔。”
    “立即向主公报捷。”
    “喏。”
    不多时,已经移步南城门楼上的刘奇便接到了捷报。
    “伯言,这陈元龙当真如汝所言,藏身在那太守府绝地之中,可惜,如此一治世良才,却也免不了被憋死的下场。”
    “叛逆之臣尔,死不足惜。”
    刘奇看了他一眼,回眸看向南边,“围剿司马懿麾下的精锐,便可南下邺城,逼降他曹丕,这天下大乱也为时太久尔,吾军出兵北上乃是三月,如今入秋九月,这一战却是将吾东吴数载积累一朝耗尽,也不知此战过后,这天下得多久才能恢复元气。”
    “无战乱,则可休养生息。”陆逊朝他微微拱手,“只是,吾江东的军功爵,主公以为如何?”
    “不可废弃,毕竟除吾中原之地外,还有海外蛮夷之国。”

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
    “可先秦便是亡于军功爵。”陆逊叹了口气道。
    “诸子有言,先秦若知这海外还有诸多蛮夷之国,只怕他嬴政会命数十万大秦铁骑西征,以战养战,也不会衰败得如此之快。”
    陆逊苦笑一声,有心劝说大秦之亡并非仅亡于军功爵一途,却无从开口。
    “此番孤便不随军南下矣,此外,伯言,汝也随吾北上前往蓟县罢,吾命张辽都督辽东兵马南下,以朱桓水师策应。”
    “喏。”
    “孝起,传令董袭,点齐兵马,迅速启程北上,此外,将从沿海船队卸下来的木材和工匠都调到蓟县。”
    “喏。”
    三日之后,抵达蓟县,刘奇站在城门处朝着破烂的城头张望,身侧陪同的一名县吏上前一步,“回禀吴王,卑下已命工匠民夫开始修缮城墙,一月之内必可完工。”
    “不急。”刘奇指着这蓟县附近,“这蓟县附近有多少县?百姓几何?”
    县吏微微一愣,随即拱手一辑,“回禀吴王,蓟县隶属广阳郡,广阳郡治下有蓟县、广阳、昌平、军都、安次五县之地,灵帝时,民有四万三千余户,二十八万人,如今历经战乱,昨日统计郡内百姓不过两万九千余户,民有近十五万人。”
    刘奇双眉微皱,“可曾算上流民与匪兵?”
    “回禀吴王,未曾。”
    “吕凯。”
    “末将在。”吕凯策马出列,朝着刘奇躬身一辑,吕岱断臂,元气大伤,如今已随军护送至蓟县疗养,身为人子,吕凯所部也被刘奇调遣回返蓟县,如今担任广阳都尉一职。
    “命汝全力追剿广阳境内匪患,将那些逃入山林中躲避战祸的流民都给迁移至蓟县城郊安置。”
    “喏。”
    刘奇指着四周,“孤欲在此处兴建一座大城,囊括整个广阳郡,再将雍奴、安乐、潞县等地县划入郡内,称为京兆府,不知伯言以为如何?”
    “主公之意,是要在这蓟县……”陆逊有些欲言又止,毕竟这件事情只有他和刘奇知晓。
    “不错,建城只在这蓟县附近即可,不过这城池却有些太小,将来这蓟县城内可是要容纳数百万之民,至少也得方圆二十三十里的大城方可。”
    陆逊双眉微皱,“主公,即便将幽州数县划入京兆府,只怕这一郡之地,也不足以修建此城。”
    “听闻他戴良又从雪州掳来不少夫馀精壮?”
    “回禀主公,戴刺史上奏,一战击溃夫馀残部,俘虏百姓十余万之众,精壮十之四五,应当有四五万人。”
    “那便全都调来蓟县修筑城池,此外,再将建业的民夫工匠都给抽调到蓟县。”
    刘奇指着四周,“月底之前,孤便要看到掘土动工。”
    “喏。”
    “此外,往许昌传书,上表天子,册封天下四都。”
    “敢问吴王,是哪四都?”
    “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南都建业,北都此前唤作蓟县,如今嘛,倒是可以唤作燕京。”
    陆逊嘴里嘀咕着:“蓟县,古北燕之地尔,若称之为燕京倒也不为过。”
    “此外,孤欲在海河入海口修建一座城池,唤作津门。”
    “主公,可是在泉州旧址上修建?”陈震出声询问道。
    “泉州便作为两城之间的驿站罢,此城新修于海港之上,可为海路商船、战船停泊之所,亦可成为吾大汉北都燕京海上屏障。”
    说着,刘奇指着海边,“孤欲加封吕岱将军为京兆太守,以樊艾为津门令,即日起,可从南北郡县迁移百姓至此二地,此外,但凡愿意应征前来修建城池之民,皆可获得一日三餐,修建完成之日,还可得赏钱,且发放所有工钱。”
    “主公此举,可是为缓解幽州历年征战之百姓疾苦?”陆逊耐着性子问道。
    “不错。”
    “可主公,要想同时修建这两座城池,怕是至少得等一二载之久。”
    “无须如此,以孤东吴工匠和大批劳力,一年即可筑成。”
    “一年……”陈震和陆逊对视一眼,眼中都多出几分若有所思的神色。
    “一年足矣。”刘奇翻身上马,乘骑着战马入城,此刻城内街道两侧都有着军士把守,躲在屋内的百姓们纷纷朝着外面张望。
    刘奇看了一眼身侧的陈震,“孝起,北地可有战报传来?”
    “数日之前,大都督便已抵达渔阳郡,如今正在长城沿线和鲜卑铁骑交战。”
    “乌桓突骑如何?”
    “回禀主公,乌桓突骑在失了蹋顿之后,此前与鲜卑铁骑交战一次,双方各有折损数千,几乎不分胜负。”
    “同等兵力之下,乌桓突骑也击不败鲜卑铁骑乎?”
    “回禀主公,鲜卑铁骑分比寻常,其辽东大人轲比能更是鲜卑诸部百年不出的雄才大略之人,若是他日吾军要进军草原,须得留意此人。”
    “伯言,汝以为此番大都督可能凯旋而归?”
    “以大都督之能,自可击败鲜卑铁骑,将其驱逐出境外,收复失地,斩杀鲜卑蛮夷。”
    刘奇微微摇头,“鲜卑势大,不弱于昔日之匈奴,只是如今分裂成三部尔,倘若再给他轲比能一二十载,只怕鲜卑三部合一,孤即便再率汉军北伐草原,也得损失惨重。
    “主公,此战吾军铁骑之中,张文远将军的徐州铁骑丧亡近半,马超将军的西凉铁骑几乎全军覆没,陆睿将军的辽东铁骑折损七成以上。”
    “辽东可还有战马?”
    “回禀吴王,根据附近的牧民汇报,若要再寻觅马场,就得往更北边的极远之地而去矣。”
    “那便尽快击败鲜卑之后派遣马队北上,孤需要更多的战马,打造更多的铁骑,今后吾军之中,但凡从北地征召的儿郎,都可获得一匹战马,南面编练步卒,北面儿郎为马上骑士。若有五万骑兵,孤可荡平鲜卑,若有十万精骑,孤可杀通整个西域,若有二十万铁骑,整个天底下,都没有任何一处夷国敢与孤大汉争锋。”
    言罢,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报……前线紧急战报,司马懿孤注一掷,率军迂回偷袭李严所部,烧毁大批辎重粮草。”

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马懿三请三降
    刘奇面色微变,立即追问道:“如今前线粮草如何?”
    “回禀吴王,当只剩一月余粮尔。”
    刘奇沉吟片刻,正待再问,已经是在蓟县太守府内翻身下马,很快便有军士呈着急报冲到近前,“报……禀报吴王,从高邑败退到巨鹿,再败撤到平乡的司马懿命人送来降表。”
    “降表?”刘奇微微一愣,便迅速打开递到跟前的书信。
    他仔细一阅,双眉微皱,“这司马懿竟然有意带着麾下几万精锐归降吾东吴,他自请为乐平侯,倒是还没忘给自己儿子和手足胞弟们请封赏一些闲职。”
    陆逊从刘奇手上接过降表浏览一番,深深地看了一眼刘奇,拱手一辑,“主公,此乃诈降尔,司马懿请求主公下令,命徐晃、庞统、吕蒙、徐庶几位都督出席接见,且下令所部兵马撤军五里外,以示诚意。”
    “伯言以为如何?”
    “当下令十余万大军,合围平乡,司马懿所部兵马大多都是步卒,行进缓慢,吾军以轻骑突击,再以大队步卒跟进,足以构建一道极强的封锁墙。”
    “此外,命人回信给司马懿,就说孤已知晓此意,亦愿意让麾下的兵马后撤五里,方便他下令弃械的军士出城归降。”
    “喏。”
    三日之后,平乡的急报再一次呈到刘奇手上。
    “愿献上韩遂首级,以示诚意,再献上俘虏,凉州大将阎行夫妻,交与吴王……”司马懿的书信仍旧没有那么多的辞藻华丽,只是一昧地讨好。
    “主公,可还回信否?”陈震一脸犹豫地看向刘奇道。
    “邺城战时如何?”
    “城外四门的护城河已经填平,吾军已经先后强攻了十余日,伤亡当在五万以上,城内守军死伤也不在少数,曹操亡故之后,城内更是先后在十余日内送出不少意欲归降的书信。”
    “看来他曹孟德,也未能得遍人心。”刘奇笑了笑,“回信,命他司马懿一人来广宗见孤。”
    “主公这是要南下?”
    “尽早收复邺城,平息天下最后的战乱,此乃先父之愿,亦是孤之心愿尔。”
    三日之后,刘奇带着大队轻骑星夜奔驰,终于是赶到了广宗城内。
    这一日,城外笙旗遮天蔽日,司马懿早已是坐在铜车之上等候多时。
    当刘奇策马出城,他早已是坐在马上拱手一辑。
    在他身后,司马氏众将一字排开,不得不说,刘奇还着实有些羡慕司马家这种文雅之家,若是教子,只怕连曹操都不如司马氏。
    “难怪司马氏敢篡魏自立。”
    “主公,司马懿擅长蛰伏,可此人不如贾诩,贾文和虽然安身惜命,却情有可原,他之计谋,太过阴狠毒辣,天下诸侯皆忌惮之。”
    “而司马懿此人,战阵之上,以圆阵、龟甲阵为主,结成军阵之后,便可稳若金汤,便是昔日大司马徐庶,也奈何他不得。”
    刘奇沉默了一下,目光看向陆逊,“那以汝之见,当如何行事?”
    “主公且去见见他司马懿罢。”说着,陆逊一指对面中军,中军阵列大开,一名乘骑着战马的批发中年男子策马行至近前。
    “不知来人可是吴王刘奇?”
    “正是。”刘奇一手在二三十级步外勒紧缰绳,目光正上下打量着这个家伙。
    “不知刺史此来,可是为弃贼归汉?”
    “懿本是有罪之臣,焉敢再行这反复之举。”
    “孤可任命汝司马懿为兵部左侍郎,加武安亭侯;汝长兄司马朗为河内太守,列侯;汝三弟司马孚为陈郡太守,列侯……汝妻张春华为诰命,不知汝可愿降?”
    “罪臣此来,并非为功名利禄尔。”
    “那是为何?”刘奇眼中带着几分审视询问道。
    “只求吴王开恩,准许吾河内司马氏举家上下,解甲归田。”
    刘奇故作迟疑,“仲达之才,天下少有可与汝比肩之人,孤欲西征,将丝绸之路打通至大海对岸,汝有如此经国之才,当可襄助孤一臂之力。”
    “罪臣先投曹操,后降刘备,再投身曹操麾下,吴王焉能信得过吾。”
    “信不过,但汝焉敢有异心乎?”刘奇似笑非笑地打量着他说道。
    司马懿将身子躬得很低,微微拱手一辑,“多谢吴王太爱,罪臣麾下尚有数万军士,此刻这平乡之内亦有数十万石粮草,足以应付吾军将士吃上一二月之久,不过吴王麾下的儿郎,只怕已无多少粮草了罢。”
    刘奇陷入了沉思,却又听司马懿开口道:“吴王,罪臣若降,三日之内可破邺城。”
    刘奇目光微微波动,“汝当真只是想解甲归田尔?”
    “不错,吾河内司马氏本就是汉臣,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却有眼无珠,投靠叛逆,如今幡然醒悟,为时已晚,即便日后吾河内司马氏要再出仕为吏,只怕也只能二代往后矣。”
    “可若孤命汝为吴王府参军,汝以为如何?”
    司马懿面色微微波动,沉吟顷刻,“只参与军议,而不统兵?”
    “汝麾下这数万魏军精锐,都会调往蓟县修筑新城,汝也可北上去看看,孤之宽容大度,并非只是对汝司马懿,而是对整个天下,但却不包括北地的蛮夷之辈。昔日降孤之乌桓,得以重用之,此前他蹋顿受曹操蒙骗,起兵反孤,孤以陆逊、太史慈镇压之。如今那鲜卑便在孤脑门上蹦跶着,数载之后,孤将率军出塞,北伐鲜卑,到时,汝司马懿亦需尽一份绵薄之力。”
    “既是吴王之命,罪臣焉敢不从。只是罪臣这些胞弟族人都在军中任职,若是吴王不弃,可让他们接受整编,为吴王麾下牛马走。”
    刘奇沉吟顷刻,“可。”
    “如此,还请吴王暂且将这一路兵马交由懿统率,吴王可率大军紧随其后,待吾等抵达邺城城外,罪臣自可将城门叫开。”
    “善。”刘奇微微颔首,此行能够招降司马懿,可谓让他喜出望外,虽然他仍然在防备此人,但他心知,越是聪明之辈,就越不会犯傻,能保住家族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司马懿也不会铁了心非要去寻死吧。

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绝笔书
    南下,有着顶篷的战车之中,司马防和司马懿同乘一车。
    “汝以为,他刘奇当真便信汝?”
    “父亲以为,汝吾同乘的车骑之中,便无吴卫亲信?”
    “他吴王刘奇赠汝一支辎重队随行南下,这些辎重队中的千余兵卒,汝任由他们于军中来去,便是有意让他知晓,吾军并无半分隐瞒,可如此一来,怕是他心中更多疑虑。”
    “吴王刘奇不是曹孟德。”司马懿一手抚须,“父亲,他之狐疑、忧虑,乃是为君者常有,而吴王刘奇关切于吾,正是因吾手握这数万曹魏精锐之师尔。”
    “可此番南下之后,汝麾下这大部精锐便要遣散,汝将前往建业为官。”
    “非是建业,而是新城燕京。”
    “为何是燕京?”
    “吴王刘奇命辽东都督陆逊挑选民夫工匠于蓟县筑城,便是为此。”
    司马防双眼一眯,“他欲王之?”
    “如今这天下早已归他刘子兴,他王与不王,这天下不都是他做主乎?”司马懿笑道。
    “汝此去邺城,可入城乎?”
    “自然。”
    “携多少人?”
    “亲卫千人即可。”
    “城中可有内应?”
    “有,不广也。”
    “如何与少帝答辩?”
    “以他性情,若吾降吴,必死无疑,当先下手为强,此举,亦可让吴王刘奇打消顾虑。”
    “可汝于陈留之战便未曾主动归降,若是那时汝背弃刘备,率军归降,或可当即受封一州刺史之职尔,而此番怕是为时晚矣。”
    司马懿微微摇头,“父亲多虑矣,吾当时任豫国军师兼丞相之职,若他吴王刘奇纳吾,当如何处之?悬于庙堂之上大用,还是外派为州郡之长?他麾下文武群臣可服,他吴王刘奇可能信任乎?那刘玄德虽假仁义之辈,却与刘奇有过一番交情,同为刘氏宗室之后,即便有仇怨,刘备战死陈留之后,只怕也已消弥,吾若当时做那叛逆之臣,怕是难有好下场。”
    “可如今汝之处境,却与吕布无疑。”
    司马懿自嘲一笑,“三姓家奴乎?”
    司马防长叹了一口气,不再相劝,他心知,自己在曹魏之中的官职能够水涨船高,如今出任冀州治中一职,俱是因为司马懿的缘故,可他河内司马家,终究是曾背弃曹操的逆臣,即便回归曹魏帐下,却也受文武群臣极多排挤。
    待大队车马南下,抵达构建堡垒镇守的邺城城郊之际,司马懿命大队兵马就在城外驻扎,就带着一千多名亲卫,携同司马防、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