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策-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卑下拜见少将军。”曲阿浑身浴血地走到近前,恭敬一礼。
    “太史将军已经率军前往娄县,此地继续交由你镇守。”刘奇没有下马,而是挥动马鞭,带着身后百人骑兵小队,迅速冲过长街,从另一侧的城门出城,径直前往娄县。
    “军侯,少将军所部骑兵不过百人,我等是否应该追上去,此去娄县,山贼和劫匪倒是不少,万一有个闪失……”一旁守着城门的什长忍不住开口道。
    “无妨,等少将军抵达娄县,估摸着,太史将军已经取下娄县了。”曲阿笑着摇头,他虽然是曲阿人,追随太史慈不久,但他深知自家那位将军的武艺,整个吴郡,乃至整个江东,没有任何一员武将能够在单骑拼杀中挡住他。
    说完,他扫视一眼身后跟着自己的俘虏县吏,“怎么样,我营中伤亡可有点出?”
    “回禀军侯,此番军侯所部兵马阵亡七十二人,重伤三十八人,轻伤过百。”
    “俘虏共计六百二十五人,大多轻伤,重伤十余人,已经送往城中抢救。”
    曲阿看了一眼自己营中的文书,“他所言可有误差?”
    “回禀军侯,一字不差。”
    “很好,周幼安,你这县丞的本事不差,他日我定会向少将军引荐。”
    “多谢军侯。”周宾双手一辑,一番大礼,他为官多年,才混到县丞之位,如今,总算是看到了一丝可以上进的曙光。

第八章 三箭定娄县
    寒夜,太史慈带着征战了一夜的轻骑在下半夜,抵达了娄县城外的一片树林中。
    “这里距离娄县还有五里地,再往前,就会被哨骑察觉了。”太史慈从怀里一套,在甲胄的内层掏出一个锦囊。
    “娄县守军有三千,强攻我军没有胜算,三百骑诈城,便是能够诈开城门,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掌控全城。”
    太史慈扫视一眼身后一众底层武官,“所以,我准备天亮之后,再行叫阵。”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将军这是准备阵前连斩几将,震慑城内军心。”
    太史慈赞赏地看了一眼开口的这名亲卫什长,“说得不错,不过,这些,都是少将军的定计。”
    他当着围坐在附近的数百名骑兵举起手上的锦囊,“在出征之前,少将军便给本将一个锦囊。”
    “少将军有何吩咐?”坐在他身侧的军侯面色急切地问道。
    太史慈指了指南方,“我军需迅速穿插,攻下娄县之后,汇合海盐守军,把守由拳,抵御严白虎。”
    “至于吴县陈瑀,则交给少将军所部兵马应对。”
    “可是,吴县驻军至少五千,少将军便是整合无锡兵马,所部也不过两千余众,如何抵挡吴县?”
    太史慈嘴角微微勾勒几分,“若是本将所料不错,少将军此刻,已经率军出城。”
    “深夜行军?”
    “不仅要深夜行军,还要做出一副围攻吴县的阵势。”
    “这不是虚张声势吗?少将军麾下兵马,如何强攻吴县?便是围城兵力也略显不足吧。”
    “只要,吓得那陈瑀不敢出城便足够了。”
    “不过,天亮之后,留给我们的时间,可不太多。”
    太史慈站起身来,他明白,一旦天亮,陈瑀便可以看清城外虚实,一旦发现刘奇麾下并不多,会主动出击,或者驰援娄县,自己也只有这么一点儿时间。
    “后面的大队步卒,已经朝着这里跟进,还有两个时辰天亮,尔等且随本将前去杀杀娄县守军的锐气。”
    “喏。”
    天色,很快就亮开。
    当娄县的守卒揉着眼眶,眯着眼,将身子趴在城墙垛口,伸手去取城门上悬挂的油灯之时,这才发现,城外的空地上,竟然已有一队百人骑兵朝着这里行进。
    “不好,敌袭。”随着他一声大吼,很快,城墙上便响起了铜锣警钟。
    “嗒嗒嗒”大队披甲持戈的军士快步来到城墙之上,娄县县令仓促赶来,就连一身衣衫都还没有整理整齐。
    “怎么回事?哪里来的兵马进犯?”
    “可是山越?”
    吴中多有山越作乱,也有沿海水贼,所以,常年以来,沿海诸县,都是风声鹤唳。
    “城上的听着”,也就在这个时候,城外传来了一声大喝。
    城墙上的军士聚拢到县令附近,举盾将其护住,两侧密布着上百名弓箭手,张弓搭箭,只待一声令下,便可箭雨齐发。
    “吾乃扬州刺史大人麾下大将太史慈,此番前来征召尔等前往曲阿抵御逆贼袁术,还不速速打开城门。”
    “太史慈?”县令双眉微皱,扫视一眼身后众多兵将,“尔等可有听过此人声名?”
    “此人身材魁梧,俊朗有形,但所部骑兵不过百人,想来,不过是那刘繇老儿麾下一员小校而已,也敢再次猖狂,县令大人,我愿率军出城,将其拿下。”
    “好,陈校尉有此雄心,甚好。”县令当即面色一喜,半个身子探出垛口,一手指着城下来将,“前日太守陈瑀传讯,曲阿已被袁公路攻破,刺史刘繇和长子刘奇尽数战死,城下来将,如何证明身份?”
    太史慈冷笑一声,“巧舌如簧,怕不是他陈瑀早有二心,想要弃汉从贼。”
    “来将猖狂,陈冲,我与你五百兵马,出城将其斩杀。”
    “喏。”正式得令之后,陈冲带着喜悦,一手倒提巨斧,快步来到城门下方,身后早有准备的数十骑和五百精兵。
    “咔咔咔咔”当城门的吊桥放下,他已经是按耐不住自己座下的战马,双腿猛地一夹马腹,快步奔驰,径直朝着太史慈射来。
    “吾乃娄县校尉陈冲……”
    “哧”他只见眼前一花,那远在数十步外的银甲战将,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近前,他只觉得一股巨力席卷心窝,整个人惨叫一声,手中巨斧脱手落地,眼前一黑,随后身体从马背一侧跌落,整个人天旋地转,落地之时,他嘴里已经咳出血来,视野一片模糊,意识渐渐地脱离了身体。
    一枪秒杀!
    “无名之辈,也敢阵前挑衅?”太史慈轻笑一声,他冷冷地扫了一眼地上的尸体,右手持枪,枪尖迅速上移,直指城墙上方的娄县县令一行人。
    “某在北海征讨黄巾军之时,尔等不过是吴中草芥,还不速速大开城门,待我后军杀至,本将定要攻下城池,屠了尔等家室。”
    震慑!
    胆怯!
    “县令大人。”倘若不是一旁的小校伸手将县令架着,他早已是因为腿软而跌倒在地。
    “太史慈,对了,东莱太史子义,城下来将……”他突然挣脱开手上的束缚,扑到城墙垛口上,“城下来将,可是昔日孔北海麾下大将太史子义乎?”
    “你既识吾,何不开城投降?”太史慈目光平静地和他对视一眼,后者只觉得一股久经沙场的杀伐之气迎面扑来,倘若他是执掌一方的弥勒,城下来将,便是沙场雄狮。
    “驾驾”也就在这个时候,太史慈等人身后的树林中,突然掀起大量尘烟,陆续有数十骑奔出密林,他们手上各自举着旗帜。
    旗帜迎风飘扬,将旗上赫然绣着“刘”、“张”、“樊”等字迹。
    “莫非是扬州刺史刘繇亲至?还有他麾下大将张英、樊能……”县令眼前一黑,险些晕倒。
    “咻”也正在这时,一支箭矢破空而至,径直将搀扶他的左侧一名小校当场射杀。
    县令满脸惊恐看着被射穿头盔的小校,随后,又有一支箭矢到来,将左侧的县丞的喉间也给洞穿,当他扭头看向城下的刹那,太史慈已经张弓搭箭,对准了他。
    “咻”这一箭,直接将他头顶的官帽给射穿,他发髻溃散,长发被风吹乱,老迈的脸上满是惊恐之色,回头一看,自己的官帽竟然已经是被箭矢钉在了城门楼上。
    “快,快,开城投降。”他几乎是咬牙喊出这一句话,说完之后,他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他在昏迷之前,只希望,刘军入城之后,不要过多为难城中百姓和将士。

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刘繇
    “咔咔咔……”再城门再次大开之时,大队兵卒已经迈步走出,他们士气低落,将手中的兵刃集中放到一处,退到一旁。
    “进城”,太史慈策马扬枪,身后百骑陆续进入城内。
    很快,他便在县衙见到了清醒过来的娄县县令。
    “老朽有眼无珠,竟然不识子义将军当面,还请恕罪。”老县令“噗通”跪倒在地,朝着太史慈恭敬一拜。
    “大人言重了。”太史慈伸手将其扶起身来,“我等皆是汉臣,之前之事,不过是误会而已。”
    老县令脸上激动稍微缓和,“多谢将军。”
    随后,他打量一眼四周,“将军此来,所带兵马,竟然只有三百余骑?”
    他心中满是震惊,眼前这员战将,虽然在北地早有威名,但竟然敢率三百骑来攻打自己率领三千人镇守的娄县,这等胆略,当真是前所未见。
    羞愧,羞恼,不甘,佩服……他的心情变得无比复杂。
    太史慈何等心智,不过一眼就看穿了老县令心中所想,嘴角微微勾勒几分,“还未请教县令大人尊姓大名?”
    “卑下孟何。”老县令立即醒悟过来,躬身下拜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太史慈眼中若有若无的笑意,他后背生出一阵冷汗,自己竟然敢在对方眼皮子底下如此放肆,这家伙,可是兵不血刃,便轻易夺下娄县的悍将。
    不过他也明白,自己绝对是还有些许用处,否则,对方绝对不会这般温和地对待自己。
    “孟县令,我部兵马会随后抵达此地,城内兵马还有多少?”
    孟何对此早有准备,随手一招,“刘县尉,且告诉子义将军,城中兵马器械。”
    刘县尉朝着太史慈恭敬一拜,“城中兵马登记在册,原有三千六百余人,刚才交战,折损数人,骑兵不过百人,其余大部全是步卒,其中全是精壮。”
    “全是精壮?”太史慈眼前一亮,“我昨夜取了无锡,破敌上千,俘虏数百,其中过半老弱,没想到此地却全是精壮。”
    孟何拂袖,“吴郡诸县,唯有吴县和娄县是上县,且此地常被贼寇攻打,老弱士卒,大多都已成为辅兵、民夫。”
    “留下百人守城,其余所有兵马,且随我南下。”太史慈抬头看了一眼天色,朝着一旁的孟何吩咐道。
    “只余下百人守城吗?”孟何面色一变,“娄县靠山临海,附近多有山越海贼,将军万万不可……”
    “尔等只需将我主旗帜插于城头即可,军情紧急,孟县令,你刚才据城不出,已有叛上作乱之嫌,此番,莫非你不想将功赎罪吗?”太史慈冷冷地瞪了一眼孟何,孟何吓得浑身一哆嗦,只能退后一步,“老朽领命。”
    “孟大人,这子义将军,当真肯放下我等麾下兵将?”在目送太史慈走出县衙之后,刘县尉忐忑地看了一眼孟何。
    “为将者,上兵伐谋,胆魄摄人。”孟何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刺史大人乃是天子亲命,亦为汉室宗亲,如今举兵讨贼,谁敢不从?”
    刘县尉看着甩袖离开的县令,脸上的狐疑逐渐消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大手一挥,指了指镇守在县衙的几名衙役,“尔等还愣着作甚,迅速封了县中仓库,把守各处入口,张榜安民。”
    “喏。”
    同一时间,曲阿城内,刘繇刚刚放下午膳的筷子。
    “主公,怎么了?”陪侍在旁的孙邵留意到了刘繇愁然的脸色。
    “吾儿出征南下,已有两日了吧。”
    “嗯。”
    “可有战报传来?”
    “未曾。”
    刘繇叹了口气,“长绪,此番吾儿南下,汝觉得胜负如何?”
    “若无太史子义,一成不到。”
    刘繇微微一愣,“为何?”
    孙邵随手取了案上的毛巾,擦拭几下嘴角,动作不快不慢,饶是让刘繇等得有些不耐。
    “太史子义,征讨黄巾军之时,便有勇名,纵观吴中诸县,无锡、由拳等县,将兵不过千人,只需他率众数百,城前一喝,便可取之,陈瑀非是无能之辈,也正因如此,若是太史子义接连取胜,主公以为,他会如何?”
    刘繇笑着指了指孙邵,他这位老朋友,就是喜欢半答半文。
    “当然会更为谨慎,对付越聪明的人,用兵以正,反而会落了下乘,倒是奇儿用兵……”
    孙邵笑了笑,看来,自家这位主公,还不甚了解少将军,他腹内裹稿,张嘴正待宽慰,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
    来人是一名风尘仆仆的传讯兵卒,他快步冲入堂中,踏入堂中便单膝下跪,“禀报刺史大人,少将军传讯,我军已攻下无锡。”
    “哦?”刘繇眼前一亮,大手一伸,“快些将战报呈上来。”
    左右对视一眼,右侧内侍迈步走下堂内,很快便将竹简接过,送到刘繇手中。
    刘繇一目十行,很快便将竹简递给侍者,眼神示意他呈给孙邵浏览。
    自己却是老怀欣慰,一手抚须,一边叹道:“方才吾还在为奇儿操心,却不想,他竟是如此知人善用,太史子义,看来,许子将识人一生,今,却不识太史子义也。”
    “折损近百,便夜袭夺城,少将军麾下所部兵马不过两千余众,竟然还敢分兵……”孙邵目光一扫战报,便发现了其中的关键。
    “长绪先生,可有何不对之处?”刘繇急切地问道。
    孙邵将竹简递给侍者,坦然一笑,“无他,既然夜袭得手,若邵用兵,必然趁胜追击,以我军兵卒裹挟吴中败兵,南下逃亡,便可轻取敌城,扩大战果。”
    “吾儿尚且年幼,却是……”刘繇埋怨地看了一眼孙邵,自家孩儿不过十六,能知人善用,已经让他老怀大慰了,若是弱冠之年便能面面俱到,那岂不是圣人?
    “主公且看信中所述,夺城之后,子义将军已率三百余骑南下顺势攻打娄县,而少将军,则是率百骑出城,不知所踪。”
    “糊涂,吴中诸县,吾至今未曾收复,只因敌情复杂,无锡靠太湖之水,附近多山,山越、水贼常有劫道夺城之举,只率百骑出城,奇儿此举,实在太过鲁莽。”刘繇猛地掀开竹简,仔细看后,他猛地一手拍在案上,面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第十章 捷报连传
    “些许水贼,不足为惧,主公少时便敢率众十余,闯贼巢营救至亲,且亲手斩杀贼酋之首,少将军所率皆乃骑兵,吴县附近多水脉,但地势地平,且河水不深,少将军所部疑作偏师,只需遮掩陈瑀耳目即可,若是敌军出城,遭遇险情,可任意去留。”孙邵不以为意,此刻,他心中已经是对刘奇多了几分好奇,行军打仗,知人善用,上兵伐谋,乃是重中之重,胆敢以主将之躯,以身犯险,担当疑兵,这等胆量,若是此战得胜归来。
    刘奇之名,必将传遍大江南北。
    “可奇儿身为主将,还是太过冒失了。”刘繇不善争辩,隐约也能猜到几分自家孩儿的想法,更何况,他现在也鞭长莫及,只能听之任之信之。
    孙邵面上带笑,“能在少将军这个年纪,行军之中还能顾及左右,奇袭佯攻都能面面俱到,已是不易。”
    “先生过誉了。”刘繇心中暗喜,但面色仍旧肃然。
    孙邵苦笑连连,以他和刘繇相交几年的经验,哪里不是,此刻自家主公表面严父,内心却尤为自豪。
    “现在已经是晌午,长绪先生认为,在陈瑀察觉吾儿所部不过是佯军后,会如何决断?”
    “无他,求援尔。”孙邵朝着门外镇守的卫兵看了一眼,“立即将吴郡地图呈上。”
    “喏。”
    在曲阿城内刺史府焦灼分析的时候,同一时间,吴郡治所吴县县衙之内,陈瑀面色青一阵白一阵。
    “什么,那严白虎,竟然拒绝出兵?这是为何?”
    传讯的小卒面色犹豫地看了一眼陈瑀,嘴唇微张,吞吞吐吐,却是说不出来。
    “快说。”陈瑀座前一员战将站起身来,上前一把抓住他的领口怒吼道。
    “严白虎胞弟严舆,昨日娶了第七房小妾,他说……”
    陈牧见他面色憋得涨红,立即松开了他的领口,“继续说。”
    “他说……袁公路坐拥淮南、扬州、徐州大部,麾下兵马数十万之众,今跨江击刘繇,岂能不胜,便是不胜,刘繇老儿,也无法派遣上万兵马来袭,顶多……顶多也只是一支偏师而已,太守,太守大人坐拥兵马数千,倘若守城不能,便是……便是那酒囊饭袋之辈。”
    陈瑀面色涨红,饶是他一项修生养性,此刻也气得不轻。
    “咚”旁侧,又有一员战将踹到了身前的长案。
    “主公,那严白虎欺人太甚,此等恶贼,不求也罢。”
    “不求援兵?今刘繇大军将至,万都尉可有守城良策?”陈瑀忍不住看向身后这人。
    万演轻笑一声,“主公无需多虑,天亮前,我已派出骑兵小队出城打探,城外昨夜摇旗呐喊兵卒,不过数百之众,主公只需予我两千兵马,末将必可取胜。”
    “不妥,此刻出城求战,若是中了敌军埋伏……”陈牧微微摇头,“昨夜天色已晚,敌军虽然小部佯攻,但以防敌军用计,天亮后骗我等出城,好趁机夺取城池,城内兵马仅有五千,大多还是老弱,岂能擅自调动。”
    “战又不能,援兵又不至,那该如何是好?”万演一手按着腰间长剑,满脸颓然。
    “哎”,陈瑀叹了口气,“那严舆素有勇武,严白虎也非是无能之辈,能以山贼之身,跻身吴郡之首,此番,断然不会坐观我等被刘繇击破,所谋之处,不过是我吴中钱粮而已。”
    “传令,准备十辆马车,陈将军,你亲自率领一千精兵,押往余杭。就当……那严舆纳妾的贺礼。”
    “喏。”陈牧领命快步出门,陈瑀却回首,失魂落魄地走向堂中,“今日不惜舍财予贼方能求援,他日刘繇或山越再犯,又能割舍何物自救?”
    万演脸上若有所失,朝着陈瑀的背影躬身一拜,“主公无须焦虑,万演必誓死追随主公。”
    陈瑀面色稍微缓和几分,“轻松,幸好,还有你。”
    在万演出府之后,陈瑀立即取出一张纸在桌面放平,提笔写下一行开口。
    “汉瑜吾兄”
    在一口气写完数百字篇幅之后,他小心翼翼地将墨汁干涸的信纸叠好,放进锦囊之中,系上松紧绳,看了一眼旁侧侍者,“即刻派快马,不,派快船送往徐州,交给吾兄。”
    “喏。”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让我静一静。”陈瑀随手一挥,四周仆从尽皆散去,守在门边的亲卫更是将堂门也给掩上。
    他在书信上,用词已有决绝之意,陈氏一族,乃徐州豪门士族,兄弟几人,皆是一郡太守,但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身为一郡太守,他们肩上的责任更重,有时候,在面临抉择之间,生与死,不过刹那而已。
    陈瑀察觉刘繇已有独立之心,但他,却不能让其做大。
    不过,他此刻也无法寻求兄长援救,毕竟吴郡和下郅之间,还隔着一个刘繇、一个袁术。
    同一时间,一封战报,已经由快马送到了曲阿县城内。
    “嘭”送信的传讯兵刚翻身下马,便整个人仰面瘫到。
    “虚脱了,快,叫军医。”
    “喏。”
    很快有人取了传讯兵身上的锦囊信件,“是加急战报。”
    旋即,这名小卒快步闯入府内,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堂前,他双手拖着锦囊呈到空中,整个人弯腰下拜,“刺史大人,有前线急报。”
    “进来。”刘繇中断了和孙邵的商议,目光看向迈步走来的小卒。
    “念”
    “喏。”
    小卒打开锦囊,取出里面的纸条,摊开一看,顿时满脸盛放喜色,“禀报刺史大人,少将军遣子义将军趁夜行军,天亮之后,顺利夺取娄县,兵不血刃,俘虏收编兵马数千。”
    “哈哈……”刘繇大笑着迈步走到堂中,一把接过纸条,仔细浏览一遍,“的确是吾儿字迹。”说完,他朝着孙邵恭敬一拜,“长绪先生果然足智多谋,竟然能够料到吾儿此番战果,堪比高祖子房。”
    “不敢,不敢。”孙邵面上含笑,脸上仍旧写着淡定,平静之下,他的内心却是一阵波涛汹涌,若说夜袭无锡有他指点之功,这攻破娄县,却全靠太史子义之能,还有自家少将军,他,竟然如此深信太史子义。
    “难怪,难怪。”他心里嘀咕着,士为知己者死,怀才不遇的太史子义,到了少将军帐下,今日一战之后,必定名震江东。
    在他放下纸条之后,借着屋外射进来的光线,足以看清上面隐隐约约的几行小字,至于战况一栏,唯有一行五字“三箭定娄县”。

第十一章 斗将
    吴县城外五里小坡,刘奇一行下马用着午膳。
    探马快奔到近前,骑卒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双手一辑,“少将军,有千人兵马,从南门出城,押运十辆马车南下。”
    刘奇双眉微皱,“千人?领军之将何人?”
    “骑上绣着“陈”字,应当是吴郡都尉陈牧。”
    刘奇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亲兵,“吴郡都尉不是万演吗?”
    “回禀少将军,在陈瑀接任吴郡太守之后,扶持亲信,这都尉之职,却是足足提拔了两人。”
    刘奇微微颔首,正待下达命令,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