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策-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墙上形势如何?”
    “伯海将军正率军将城上之敌肃清,敌军已登上城墙三次,每一次都是以数千之兵强攻,配合井车、床弩,吾军,死伤惨重。”
    吕范陷入了沉思,孙河之能,他并不担忧,但北城门便是加上他这以前旧部,也仅有三千之兵,而城外,却是严阵以待的两万大军。
    并且,统兵之人,乃是江东声名鹊起的平山越中郎将吕蒙。
    他深知,此人虽然年幼,却并非泛泛之辈,便是这攻城的序列,便以刀盾兵为首,将云梯护送至城墙下方之后,便不顾一切,以山越精壮冲击城墙。
    他在亲卫的护送下,朝着城墙边上看了一眼,密密麻麻,数之不尽的黑甲士卒,朝着城墙攀登而来,井车上的江东兵,并未顺势登城,而是居高临下,用弓箭射杀着守城的军士。
    “不计损耗,吴侯刘奇用兵,与徐元直用兵不同,他是将主公当做心腹大敌,此战,不欲破城,而是要折损吾军精锐……”吕范心中一沉,孙策虽勇,若是手上无兵,亦不过一匹夫尔。
    反观刘奇,自身勇武不足,但却知人善用,麾下几大中郎将,任意一人,都能独当一面。
    “若是三门皆如此,合肥,当弃。”吕范看着身边来往不断的伤兵和援兵,在城墙马道上奔走,按着腰间长剑,一旦城墙失守近半,他便必须亲自登城作战。

第一百三十二章 惨烈
    西面城墙
    孙策已经是第七次打退江东军的攻城了,可是,敌军士卒,仍旧如同潮水一般,源源不绝地朝着城上杀来。
    “你们为何不顾一切,为那刘奇小儿死战不退?”
    “明知是死,尔等为何要前赴后继地送命?汝等妻儿老小,为何不顾?”
    孙策双手紧紧抓着一名双腿被鲜血染红的江东士卒的领口,将他举在半空中,满脸狰狞地喝问道。
    “为何?”因下半身失血过多的士卒,只是一名三十多岁的粗犷汉子,他面带嘲讽地看着孙策,“吾若身先士卒,登城战死,吾家中会得二十亩田土,还会减免三年赋税,还获得“忠烈”银牌,供奉家中,吾家中二子,可入县学,从此摆脱寒门,吾死,足矣。”
    言罢,壮汉嘴里突然咳出大鼓鲜血。
    “嘭”孙策将其随手抛开,脸上满是复杂之色,“竟然咬舌自尽了。”
    立于他身侧的战将浑身是血,命人将死尸抛出城外后,回头看了一眼孙策,“伯符可知,这“忠烈”银牌为何物?”
    孙策微微摇头,“吾岂知是何物,不过,能让这些士卒奋勇杀敌,必是可蛊惑人心之物,古往今来,无非钱粮田亩尔。”
    徐琨扫视一眼城墙上各自搀扶着离去的军士,“两个时辰,若非晌午,城外鸣金收兵,吾等守城一方的伤亡会更大。”
    “折损了多少?”孙策随手接过一个馒头,此法在刘奇公告天下,献于天子之际,便已为诸多诸侯所用。
    “四门汇报,阵亡兵卒三千七百余人,五千余人带伤,除却两千镇守府中新兵外,其余兵将,全部调用。”
    孙策眯着眼,“江东军伤亡多少?”
    “应当近万人。”
    孙策面上浮现几分薄怒,捏着馒头的手掌紧了紧,十几息后,又松开。
    “按例,攻城一方,伤亡应当是吾军两倍以上……”
    徐琨拱手,“城外江东军阵亡兵卒,当在七千以上,少有轻伤,乃是因为,江东军上下,不惜死一战尔。”
    孙策叹了口气,“能撑到天黑吗?”
    “主公亲自登城,吾西城门士气大振,一千三百军士,辅以八百精壮,当可守至明日。”
    “其余三面城门战况如何。”
    “三将军汇报,南面城墙出现十几处破口,却未有城墙垮塌,守城兵卒伤亡最小,但城外刘奇,并未下令攻打过一次,只用投石车和床弩攻击。”
    “东面城门幼台将军汇报,三千新卒,仅剩千余,人人带伤。”
    “北面城门,有孙河、吕范二位将军戍守,伤亡亦有近两千人。”
    孙策将剩下半个馒头一起塞进了嘴里,几下嚼碎,咽进肚子里,站起身来,眺望着城外的寥寥炊烟,“如此说来,吾军可战之兵,仅剩四千?”
    徐琨点头称喏。
    “传令吕范,命其率城中两千新兵,收集松脂、桐油,以板车、货架置于长街之上,三面守将,若力有不逮,可撤入城中。”
    “喏。”
    孙策叹了口气,四面城门,唯有北门没有堵石,其余三门,都被乱石堵住,若要疏通,亦需数百军士忙碌几个时辰,只不过,城墙若失,也唯有希冀这焚烧断路之计,能够拖延一时。
    南门外大营,刘奇放下了手上的吃食,指着城内,“有炊烟升起,元代,立即命人,将投石车转向那处,孙策麾下将校想要膳食,却要问问吾江东军答不答应。”
    “喏。”很快,董袭便下令投石车几乎发射石弹,目标却是城中点燃炊烟的大营,一波石弹洗礼,忙着熬制膳食的民夫、妇人被砸伤不少,一时间,军营大乱,若非吕范率领城中兵将赶到,这些民夫早已是轰然而散。
    即便如此,拖延城上兵将午膳之计,也已达成。
    “传令,攻城。”刘奇见计策生效,继续传令攻城。
    “虎贲营,随吾攻城。”董袭手中长刀高举,竟是一把拉开身前的军士,一马当先,一手攀着城墙云梯而上,几步便来到城墙垛口,一刀将持枪捅出的军士枭首。
    他一步跃入城墙上,双手舞动长刀,左突右杀,不多时,身侧便倒下了十余具尸首。
    转眼间,身侧的援军越来越多,董袭已抢下三丈城墙。
    刘奇见城墙上已有十几处己方兵将登城,与敌军拼杀在一起,回头看了一眼守在身侧的太史慈,“子义,汝为骁骑营统帅,如今命汝做先登之士,可能破敌?”
    “末将必亲手为主公擒杀那孙翊小儿。”太史慈大喝一声,当即带着从扬州兵大营赶过来的五千兵卒朝着城墙杀去。
    刘奇在中军之中,带着数千骑兵,眼看着太史慈如同猿猴般矫健,不多时,便已是亲自登上城墙。
    “铛”城墙上,董袭身后已有三十余名袍泽,但他也遇到了守城的劲敌。
    “董袭,拿命来。”孙翊年不过十六,但胜在年轻气盛,这合肥,被他视作他孙家的基业,焉能轻易被江东夺去。
    只是,他无论如何抢攻,也无法在董袭面前讨得了好。
    “孙翊,汝父孙文台,何等英雄,汉室忠臣矣,汝何不弃暗投明,投吾主帐下,可保汝荣华富贵,哈哈……”
    “贼厮焉敢辱吾?”孙翊年轻气盛,顿时勃然大怒。
    但如此以来,他手上的招式,却渐渐变得有些凌乱。
    董袭大喜,但他身后的袍泽,已经陆续倒下,守城的兵将在城墙危急之际,全都登上了城墙,上千人和攻上城墙的百余名江东军厮杀在一处,自然是他们占据上风。
    “铛”,孙翊又是一刀,挡下董袭袭向自己脖颈的长刀,“董袭,汝今日,便死于此地吧。”
    孙翊猛地抽刀后撤,他身后的亲卫顿时接管了他和董袭之间的区域,将董袭死命缠住。
    “主公,敌军势大,不若撤军罢。”城下,一名偏将朝着刘奇抱拳一礼,城上的董袭,已经岌岌可危,他身边的袍泽,一个个倒下,转眼间,就只剩下三人,四人在数人并肩般宽敞的城墙上,如何能挡住源源不断地大军冲击,败亡,近在咫尺。
    只是,刘奇的目光,一直没有去观察董袭,他看到了一杆从城墙人群之中钻出之后,又潜入人海的银光,那是一杆长枪,也是一杆杀伐利器,身材魁梧的银甲战将,每走一步,都能卷起数朵血花,他距离董袭越来越近,正好,和仓皇后撤的孙翊撞在了一起。

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击
    孙翊瞳孔猛地收缩,紧咬着牙关,双臂之上,青筋暴起,长刀竖劈之下,身侧的军士亦是鼓足了气力,将手中长枪朝前刺出。
    “铛铛铛”三声轻响,三朵枪花,很轻易地将兵刃挡开。
    太史慈一枪点在孙翊长刀横面上,在火星擦动之际,将其逼退数步。
    “嗒嗒嗒”孙翊面色憋得涨红,两招,他便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这家伙,果然名不虚传。
    太史慈再次出枪,这一次,却是自上而下,轰然砸落。
    “铛”数十斤重的长枪,足足让孙翊虎口酸麻,他双腿岔开,双手擎刀,方才挡下。
    身后,喊杀声逐渐大作,没了他所部亲卫的牵制,董袭又在城墙上开辟了一处宽敞的战团,城下的云梯,正源源不断地往他身后输送军士。
    “铛”,太史慈刺向孙翊胸膛的一枪,再次被挡下。
    只是,这一次,孙翊的两只胳膊都在微微颤抖。
    “喝”,他鼓足了全身的气力,但压在自己刀背上的长枪却纹丝不动。
    他心知,自己和对方的差距实在太大。
    孙氏一族的部将中,大多都称他有乃兄之勇,但他却很难在孙策枪下走过数十合。
    现如今,他也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在太史慈的枪下撑过几合而已。
    他的双腿已经开始发软,虎口更是抬不起丝毫气力。
    双臂沉如铅铁,就像是,被巨石压在下面。
    “开”,只听太史慈沉喝一声,长枪猛地一挑,一股劲风从孙翊耳边掠过,一朵血花伴随着他一层头皮和发丝飘起。
    他吃痛之下,太史慈握住枪杆的右臂猛地一摇枪尾,枪头一甩,重重地砸在他的脑袋上。
    “嘭”孙翊整个人被抽飞出去,脑袋砸在了城墙垛口上,他摔得天旋地转,扶墙缓缓站起身来,眼前已是有些模糊。
    “唰”,太史慈的长枪,已经在他愣神之际,顺着他的脖颈,一穿而过,带走一片血花。
    孙翊瞪圆了双眼,手中长刀早在摔倒之际落下,他用双臂死死抓住枪杆,眼看着太史慈从腰间拔出长剑,寒光一闪而逝,他看着太史慈离着自己越来越远,自己似乎飘了起来,在空中看了一眼城头上的厮杀,看着昔日熟悉的袍泽,一个个倒下,他不甘,他朝着城西的方向看了一眼,双眼渐渐失去神采。
    “孙翊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投降。”太史慈接过孙翊头颅在手,长枪横扫,将冲到他身侧的一排孙翊亲卫砸倒。
    “孙翊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投降?”不远处,董袭浑身是血,此刻却是眉开眼笑,他与孙翊战了数十合尚且拿他不下,未曾想,统帅城外骑兵的太史慈,竟是亲自登城作战。
    城上,除却孙翊的数十名亲卫上前抢夺尸首之外,其余兵将已经在董袭和太史慈的领队冲杀下,朝着两面城墙败退。
    城外,刘奇松了口气,“传令城外大军,尽快攻取三门,此外,命北面设伏大军,严阵以待,不能放走孙策。”
    “喏。”
    西城门,当孙策率领数百残部撤入城内,迎面便遇上带人前来接应的吕范,只见此刻吕范双目通红。
    “子衡,何顾大哭?”孙策忍不住问道。
    “三将军……三将军战死军中,南门,已经失守。”
    孙策几乎瞪目欲裂,他猛地将吕范手臂抓住,“何人杀吾三弟?”
    “是太史慈。”
    “跟吾走。”孙策翻身上马,径直朝南门赶去。
    “驾……”不远处的长街上,数百兵将突然冲出,为首一将,径直上前将孙策拦住,“伯符何往?”
    “叔父,三弟他……”
    孙静满脸黯淡,“叔弼年不过十四便上阵杀敌,未曾想……”
    “叔父可愿与吾杀往南门,吾要取太史小儿项上首级,祭奠吾弟。”
    “伯符,汝乃一军主将,万不能鲁莽。”孙静一手紧紧抓住孙策,“仲谋、嫂嫂皆在成德,汝若有闪失,吾军如何杀出重围?”
    孙策忍住眼中的泪花,“叔父既然在此,那东门?”
    孙静满脸凄苦,“贺齐、于麋,不计死伤,率军攻城,吾麾下儿郎,死得就剩这不到三百人了。”
    孙策重重叹了口气,“如此西门、东门、南门都失守,叔父与吾,速速从北门杀出吧,吾以命快骑传讯凌操将军前来接应。”
    “如此,事不宜迟,吾率军断后,伯符先行罢。”孙静看了一眼远处,喊杀声已经从三门朝着这里席卷而来。
    “伯符快走。”
    “叔父……”孙策忧急地看了一眼孙静,后者朝他摆摆手,“吾随汝父征战多年,断后定不会有失,伯符快走。”
    孙策一咬牙,猛地勒马回头,带着身后数百残兵逃向北门。
    就在孙策的背影消失的刹那,孙静一回头,从三门街道杀来的数千江东军,已是将他团团围住。
    “众将士,吾孙氏两代,皆对尔等不薄,吾欲舍身杀敌,尔等可愿助吾?”孙静凝神看着四周源源不断地的敌军,心中坚定如铁,他是孙氏族人,孙坚族弟,此番,断然不能投降。
    “孙静,可愿与吾一战?”一员策马而来的战将,拨开围住四周的兵将,持枪来到近前。
    “汝,便是太史慈?”孙静看了一眼来将,眼中浮现几分杀意。
    “便是汝,杀了孙贲、孙翊?”
    “不错。”太史慈冷笑一声,手中长枪一扬,“吾这便送汝一起上路,按照主公谕令所言,汝孙氏一族,要死得整整齐齐。”
    孙静紧了紧手中的长剑,“如此,吾正好为叔弼报仇雪恨。”
    “驾”两马交错,太史慈的枪尖上,多出一道血光,他缓缓放下长枪,身后,一匹战马在原地踱步,马背上的战将,已经消失无踪。
    余下百余兵将,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兵刃。
    “传令,厚葬此人。”太史慈率军继续往北门行进,孙策欲逃,他便要给孙策施加压力。
    纵观整个江东战将,唯有他,可以和孙策正面交手。
    他,也想堂堂正正地击败这一头江东猛虎。

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计
    “主公,果然不出所料,那孙策,果真从北门杀出。”刘勋扶剑立于刘奇身侧,一脸讨好。
    刘奇站在撑起的顶篷之下,指着不远处的合肥喝道:“传令全柔、于麋等部,接收城池,将城中乱兵擒杀后,封存府库辎重粮草,张榜安民。”
    “喏。”立即有两骑快马踩着尘烟离去。
    “此外,命二人派兵疏通三门碎石。”
    “喏。”
    “董袭听令,即刻领骑军汇合子义将军,追上去,咬住孙策大军。”
    “喏。”刚从城头下来,浑身还带着血迹的董袭,一脸激动地朝着刘奇抱拳一拜,便立即转身离去。
    “主公,吾军攻占城池之后,放任几处城墙不占,反倒是让全柔、于麋二位将军迂回四门,岂不是会放走不少溃兵?”刘勋看了一眼远处的董袭,心中有些意动,他自认勇武不足,那孙策被称为江东猛虎,如今的境遇,便是困兽,但逼急了追上去的将士也会损失惨重。
    刘奇微微摇头,“合肥一城,唯有北面被吾军放开,围三缺一,东西南三面皆是吾军驻守城池,淮水以南,更是一片平坦,他们便是逃入四周山林,也难以存活,唯有北逃。”
    “北逃,便正好落入吾军瓮中矣。”刘晔立于马上笑道。
    “子扬兄,半个时辰之后,汝吾便可入驻合肥城中,静待北边捷报传来。”
    “如此甚好。”刘晔也渐渐接受了刘奇兄长的身份,但他谈笑举止之间,还是保持着君臣之礼。
    ——
    北逃,出城之后,孙策所率的骑卒不过百余人,身后狼狈跟着骑军身后的步卒不过千余人,在逃出十余里,冲进一处山岭之际,人马俱疲。
    “不能歇息,刘奇麾下有一骁骑营精锐,全是轻骑,方才吾军以乱石堵住城门,江东骑军不能入城,但也能绕城追击吾等。”孙策亦是久经战阵之辈,看了一眼横七竖八倒了一地的溃军,双眉微皱。
    “将军,吾等实在是走不动了。”
    “将军,便让吾等歇息顷刻吧。”
    一时间,各种恳求声响起。
    孙策无奈,看了一眼身侧的吕范和徐琨,“此处往成德不足二十里,吾军抄小路,附近有山岭,若是刘奇帐下,非是酒囊饭袋之辈,必有伏兵于此山岭间埋伏。”
    “吾军,万万不能久留,若是与伏兵厮杀,再被追兵赶至,深陷重围,必是死局。”
    话音刚落,远处山岭中突然传来一声长喝,“孙策小儿,潘璋奉主公将令,在此恭候多时矣。”
    言罢,四周山林中突然射下密集箭雨,顿时,孙策所部阵角大乱。
    “主公,吾去抵挡潘璋,主公先走。”徐琨大喝一声,便领了所部百余名兵将,迎上潘璋从两侧山林杀出的伏兵。
    孙策狼狈而逃,当他行至五里坡外,回看四周,步卒仅剩小半,加上骑卒,仅剩五百余众。
    “此处为施水尽头,再往前,便出了山岭之地,若是刘奇再于此处设下一支伏兵,吾军必死无疑。”
    孙策看了一眼旁侧吕范,“子衡,看来,吾等命不该绝矣。”
    吕范面上涌出几分喜色,“刘奇不过得父辈根基之便,算不得英雄,待主公得了九江之地,便可东山再起。”
    “哈哈……”孙策当即大笑。
    “孙策小儿,周泰在此,还不速速下马受死。”不远处的道路尽头,突然杀出数千伏兵,那领军之将,肤色黝黑,面色狰狞,手持偃月刀,何等威武,不是周泰,又是哪个?
    “杀啊”两军冲杀在一起,孙策被吕范、孙河死命护着,终于是杀出重围。
    继续北逃,当孙策一行人行至平原之际,身后的将士,仅剩二十三人,而且,人人疲惫不堪,浑身带伤。
    “再往前十里,便是成德了,主公,此处乃是平原,若有几百精骑,吾军怕是,再难逃命矣。”吕范担忧地看了一眼孙策左右,此刻,大将不是战死便是于身后阻挡追兵,此刻,孙策旁侧,仅有他与孙河二人,兵不过二十三人,人困马乏,如何作战?
    “驾”,不远处,尘烟激荡,地动山摇,似有大队兵马行进。
    孙策面色大变,与吕范对视一眼,一招手,“所有人列阵。”
    他身后的二十余名军士歪歪斜斜地依靠着长枪站起身来,满脸疲惫地朝前望去。
    却见,那一支行军行至数十步外,一骑径直策马来到近前。
    “主公,是凌操将军。”吕范一眼便认出了来人。
    “主公……主公,末将来迟,还请主公恕罪。”凌操翻身下马,躬身一拜。
    “坤桃一路辛苦,若非汝率军赶至,策将朝不保夕矣。”
    凌操不敢鞠躬,但他看了一眼孙策身后的残兵败将,心中也是一阵同情。
    “将军率军出城,城中可有兵马留守?”也就在此时,吕范突然发问道。
    “城中尚有二将军率军守城,兵不过五百,俱是新卒。”凌操拱手答道。
    “快些回城,吾军唯一后路便是成德,倘若刘奇知兵,必会先断吾军后路。”吕范面色大惊,随即,三人带着千余兵将,快马加鞭,朝着成德赶去。
    当他们赶至城门外,城头之上,不知何时,已经多出一员战将。
    “孙策小儿,可识得爷爷樊能否?”樊能一手扶着长刀,一手抚须大笑,他的眼中满是畅快和复仇的快感,当日,孙策率军渡江偷袭,他的好友张英,可就是死在孙策枪下。
    如今,孙策前路后路被堵,走投无路,正是他擒杀孙策的良机。
    “咚咚咚”,远处的地平线上,突然传来阵阵轰鸣,却是率骑军绕开山岭,于平原之上行进的太史慈和董袭,率军赶至。
    孙策麾下千余兵马,转眼间,便有被合围在成德城下的趋势。
    “末将前去抵挡追兵,子衡,快些护送主公突围。”凌操大喝一声,立即带走一半步卒,策马杀向太史慈军阵。
    吕范上前朝着孙策抬手一辑,“主公莫要迟疑,吾等绕城北上,公瑾大军此刻必定已经攻下寿春,吾等可派出轻骑求援,尚能摆脱追兵。”
    孙策微微点头,“善。”
    数百兵将绕城而走,樊能即刻命人大开城门,从侧门出击,顿时,阵脚大乱。
    孙策厮杀了一阵,两合便将樊能击伤,樊能败走之后,他带着两百余众杀出重围,径直北上,赶向寿春。

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
    成德往寿春,沿江而行,途中多有丘陵,大多隆起的小坡,都是淮河泛滥的泥沙堆积而成。
    孙策几乎每走几百步便会回头,他麾下的战将,无论是孙静也好、徐琨、凌操也罢,没有一人在阻断追兵之后赶回。
    每一人所面之兵,皆是十倍于己,他心中暗叹,好在,沿江而上,便能顺利抵达公瑾大营了。
    “子衡”
    “主公。”吕范一脸疲惫地的策马行至近前,拱手一辑。
    “传令寿春大营,可与许县曹孟德联络。”
    “主公——”吕范面色一惊,在广陵失守之际,进占下蔡的李典、于禁便派人传来许县诏令,以天子之令,加封孙策为建威中郎将,九江太守,命其归降许县。
    寄人篱下的滋味,孙策几乎已经是尝尽了苦头,他父辈以来,都想拥有自己的一隅之地,只是……征讨江东战败之后,他便接二连三的战败,如今,仅剩周瑜一部生力军。
    孙策的脸上,已经是看不到任何的希冀,事到如今,别无他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