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策-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眯眼沉思,“昔日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孙文台攻汜水,进洛阳,若非袁术困其粮草,所建之功,当于诸侯之上矣。”
    “其麾下勇将,硕果仅存者多矣,孙策既有乃父之勇,怕亦是万人敌矣。”
    “如此,孙策既为刘奇所败,且只身难以杀出重围,江东军,亦非泛泛之辈矣。”孙乾接过话来道。
    “如此,吾军当撤军与否?”坐在对面的关羽再次出生道。
    简雍朝着刘备拱手一拜,“主公,吾军当渡淮水北上,助曹操一臂之力,攻伐徐州吕布矣。”
    “那方才,简中郎进谏,让兄长留于此地,又是为何?”张飞也暂且熄了怒气,沉声问道。
    “主公与吴侯刘奇,皆为汉室宗亲,纵观天下,除许县天子、荆州刘表、益州刘璋外,岂有汉室贵胄为诸侯者?”
    “刘奇此人,重恩情,好名义,主公此番,只需与其拜会,主动谦让此城,将吾等北来之事,尽皆推于曹贼即可。”
    刘备眼前一亮,“宪和之意,吾当交好刘奇?”
    “淮南,已是江东掌中之物,主公何必与其交恶,纵观淮南之地,唯有曹孟德可堪与其一战,主公何不坐观其成矣?”简雍笑道。
    “坐观其成?”刘备双眉微皱,“若是吾军出师北上,攻伐吕奉先,吴侯刘奇,乃是吕布之婿,岂能不发兵相助?”
    “庐江、九江二郡新定,北有曹操派大将于淮水沿岸相胁,东有当涂周瑜陈兵以待,西有江夏黄祖虎视眈眈,江东军,于淮南征战,亦有月余,粮草重负,怕难再起刀兵矣。”
    刘备仍然摇头,“如此,若吕布兵败,徐州入曹操之手,吾等该当如何?”
    “当涂尚有孙氏旧部,主公北上之际,不若派公祐前往拜会。”
    刘备当即大喜,“善。”
    ——
    同一时间,一匹快马行至成德城内,快步闯入县衙。
    “报……禀报主公,吕蒙将军来报,曹操以天子谕令豫州牧、镇东将军刘备率军数千,收复寿春,此刻,已于寿春城外三里处下寨,与吾军对峙。”
    “此外,刘玄德,欲求见主公。”
    刘奇双眉微皱,“刘备见吾?所为何事?”
    他看了一眼下首的徐庶,“元直,当真被汝料中,那曹孟德此刻率军攻打徐州,无意与吾江东军开战,却命一无关紧要之辈,进兵寿春,便是想,以刘备与周瑜互为犄角,御敌于淮水以南。”
    “主公,这刘玄德,自称乃中山郡王之后,天子称其为皇叔,早年亦有不乏战功,当可一见。”
    说到这里,徐庶脸上多出几分饶有兴致的笑容,“倘若不出吾所料,此人必会主动让出寿春。”
    “这是为何?”刘奇心中已有判断,但也好奇为何徐庶能与他有相同的意见。
    徐庶当即大笑,“此人南征北战,当年群雄讨董,虽算十八镇诸侯之一,亦凭此声名大噪,随后数载,连投数人,当是混得如鱼得水,今日,岂能看不破曹贼之计矣?”

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论战
    又是一日,周瑜起身盥洗,面色红润了些,身子也不如之前那么疲乏。
    “公瑾,刘备帐下从事孙乾前来拜访。”鲁肃快步走入帐中,这几日,往来周瑜帐内的军中战将亦有不少,但大多是在帐内嘘寒问暖一番,便各自抬脚离去。
    新主刚立,他们也得避嫌。
    “吾抱恙在身,让主公接见便是。”周瑜接过亲卫递过来我的小米粥,嘴里吹着热气,小口食用。
    “公瑾可知,孙公祐此来所为何事?”
    “不过是联络吾军,攻守同盟罢了,此等小事,还需子敬亲自跑一趟?”
    鲁肃摇头失笑,“公瑾韬略自然胜吾,只是,刘备如今寄人篱下,兵不过数千,虽有关张之勇,却无一栖身之地,较吾孙氏亦不占上风。”
    “吾等与其为谋,却是……”
    “徐州战乱,吾孙氏旧部因伤留于庐江之兵,亦有,子敬可知,昨日吾得了一封密信。”周瑜未答,却指了指不远处摆在案上的一封书信。
    鲁肃快步上前,将其拿起,拆开看时,面色一惊,“黄祖出兵,攻打寻阳,此事当真?”
    “豫章之地,山越已定,又有吴侯刘奇妻舅步鸷镇守,临近鄱阳,又是江东水师屯驻之地,无处可攻,唯有寻阳一城,仅有数千之兵戍守,且江东之兵,大部临近寿春,若黄祖率军攻取寻阳,当可长驱直入,一举攻下庐江,此人,眼光卓著。”
    鲁肃一手抚须,“如此,刘奇必定回师寻阳,吾等可趁势,攻取淮南诸县。”
    “刘奇回师,徐庶必不会离去。”周瑜微微摇头,“刘玄德以孙乾为使,与吾孙氏结盟,怕是不日,便要借道北上,攻伐徐州。”
    “这是为何?”
    “刘玄德此人,仕主多人,颠沛流离,不敢久居人下矣。”
    说着,周瑜看了一眼鲁肃,“孙乾可去?”
    “未曾。”
    “如此,子敬可让刘玄德与吾等于插足徐州战场,共击曹操。”
    “刘玄德未必肯允。”鲁肃双眉微皱,“他如今寄人篱下,淮水北岸,尚有于禁、李典、夏侯渊所部据守,他如何敢得罪曹操?”
    “那便,与他联名上书天子,愿代天子征讨徐州,讨伐逆臣吕布。”
    “北上徐州?岂不是要弃守当涂?”
    “当涂千户之城尔,且四面皆敌,吾孙氏莫非要困守此地?”周瑜摇头轻笑,“纵观天下大势,得天时地利,兵多地广者,冀州袁本初、许县曹孟德,江东刘子兴,今江夏黄祖挑起战火,刘奇必兴兵江夏,以报夺城之仇,到时,便是吾等良机。”
    “公瑾欲谋何地?”
    周瑜放下手中碗勺,来到帐中悬挂的地图前。
    “徐州、青州,俱是吾所谋一处矣,只是……”
    鲁肃面色一急,立即追问,“只是如何?”
    “此战,曹操难败,若是此人趁势取胜,吾等,多为其胁迫,归降许县尔,到时,说不得,主公须得卧薪尝胆,受些屈辱。”
    鲁肃面色一白,“公瑾,非得如此吗?”
    “取江东良机已失,九江之地,刘奇必以徐庶所部固守,徐庶此人,智计不在吾之下,若两军兵力相等,某可胜之,但如今敌兵数倍于吾,为之奈何?”
    “纵观北地,曹操因迎驾天子之时,已与袁绍交恶,袁本初于幽州连战连捷,不日便可剿灭公孙瓒所部,到时,一统幽州、并州、冀州、青州四州之地,将兵可达数十万之众,必为曹操心腹大敌矣,二虎相争,必有一战。”
    “至于江东刘奇?黄祖乃荆襄黄氏,出身名门士族,攻寻阳或有小胜,但却无法抗衡江东众将,兵败之后,刘奇必携大胜之势,攻伐江夏。”
    “到时,襄阳刘表,必不能坐视江夏有失,江东与荆襄开战,当是北地诸侯之愿矣。”
    鲁肃闻言,若有所思,沉默顷刻后,再次开口:“刘奇已得广陵之地,若其趁徐州大战,遣一偏师北上,驰援吕布,当如何?”
    “此战,吾三方出兵,吕布必败,此人不过病虎尔,焉能逃脱囚笼,刘奇为安妻妾之心,当救吕布家小尔,不足为惧。”
    “若其自寻死路,欲取徐州,便要抗衡吾等三家之兵矣。”周瑜大笑,上前抓起鲁肃胳膊,“子敬,今日天色尚好,不若,汝吾换身行头,逛一逛这当涂县城?”
    “喏。”鲁肃没有拒绝,但他也知道,为何周瑜没有在大营内现身,也没有主动去接见军中诸将。
    在鲁肃心里,一直憋着一个疑问。
    只是,他看周瑜这几日心情开朗,似乎心中没有芥蒂,便未曾发问。
    吴中孙氏,未得一隅安生之地,今据当涂一城,乞一地而生,上不能征讨强敌,下不能保境安民,按理说,不应让一名年不过二八之龄的少年郎统领全军。
    在鲁肃看来,周公瑾,当是最适合的人选。
    只是……他也明白,周公瑾和旧主之间的恩义,他,应当是不想城中众将为之窘迫,也不愿违背当年和旧主定下的约定。
    更何况,就算是幼主继位,这掌兵之权,仍在周公瑾手中。
    鲁肃这一刻,想得通透,公瑾,非是不争,而是不愿去争。
    他若去争,便是违心,亦是欺负旧主孤儿寡母。
    “公瑾,当真是坦荡君子矣。”两人一前一后,行走在人流拥挤的长街上,周瑜如同一名求学的儒生,到了一个陌生的地界,几次三番驻脚在街上的小吃摊上。
    “子敬,这北地的葱饼倒是不错,快,取钱来。”
    “公瑾,汝出门从不带钱吗?”
    “这不是……乔装打扮吗,岂能携带亲卫?”
    “子敬,这馒头……嗯,还是算了吧,都成捞面了。”
    “子敬,这砖上烤肉,要尝一番吗?听闻,是从交州来的香料呢,咦,是从江东传来的膳食吗?未曾想,那刘奇小儿,也会食这等烟熏火烤之物。”
    “子敬,这豆腐汤,别有一番风味啊。”
    鲁肃:“……”

第一百四十章 寻阳,大将之争
    五月上旬,黄祖得了九江细作密报之后,便得知江东刘奇已是取了合肥,孙策兵败身死之后,仅剩一隅之地,朝不保夕。
    然曹操遣使允诺,只要他一发兵,淮水以北,夏侯渊、于禁、李典三将麾下两万精锐,必定挥师南下。
    再合刘备、孙权两路兵马,必可一举将刘奇所部,围歼于长江以北,到时,曹操取九江,他黄祖取庐江。
    “吾儿,那娄子伯之言,汝可信之?”黄祖安坐于堂上,一脸肃穆地看了一眼旁侧的黄射。
    “此人早附州牧,后因王忠北投曹孟德而倒戈,自知无言面见州牧,此番,却是来吾江夏,父亲莫非信了此人狂妄之语?”
    黄祖双眼一眯,“此人早年便有才名,又得曹孟德那等当世枭雄看重,岂是无能之辈,汝为何说其狂妄?”
    “曹操率军先破陈国纪灵,再败汝南太守孙香,今正与吕布战于徐州,如何遣兵南下,莫不怕其帐前二狼噬主?”
    “吕布夺兖州之祸,就在昨日矣。”黄射一脸成竹在胸地看了一眼黄祖,“父亲,可是早得州牧书信?”
    黄祖眼前一亮,“吾儿聪慧,月前,却有襄阳书信送至。”
    “信中所言,莫不是让父亲谋定而后动之?”
    “然也。”
    “唰”,黄射猛地站起身来,朝着黄祖躬身一拜,“还请父亲以吾为先锋,吾愿率万人攻取寻阳,取庐江诸县。”
    黄祖当即大笑,“既是如此,吾便命苏飞为将,率陈就、邓龙所部战船五百艘,水师一万,与吾儿水陆并进,一举破敌。”
    “多谢父亲。”
    言罢,黄射转身出门,很快,便消失在黄祖的视野中。
    当日,水师先动,黄射率军沿江杀奔寻阳,而水师则是自沔口水寨而出,浩浩荡荡地顺江而下。
    夜里进军,苏飞立于船头,迎着夜里的凉风,心中一片舒畅。
    “吾还是首次为水师主将,今日,能随少将军建功,亦算吾等荣幸,兴霸,到时,汝可率麾下八百锦衣众先登,吾可上表为汝请功。”
    “寻阳城破墙矮,怕是吾等率军到时,少将军已攻入城内矣。”位于甲板边上,有着一道黑影,靠在船舷歇凉,闻声后,方才惫懒地开口答道。
    “少将军急功冒进,若那镇守寻阳之将,非是泛泛之辈,当能坚守一两日,到时,吾军可取战功。”苏飞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这好友,心里对太守还有偏见。不过,他也没有在意,毕竟,自己这一二载以来,已是向太守举荐了兴霸数次,他都未曾看重,唤作旁人,心里也难免会有芥蒂。
    “取了战功又能如何?汝吾,不过是为少将军跻身,添砖增瓦尔。”那人有气无力地答道。
    “切不可胡言乱语。”苏飞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四周,“兴霸,吾知汝勇武,此番,难得天赐良机,豫章、庐江皆空乏,吾军此战若胜,必有汝吾大展宏图之机。”
    “那为何不取豫章?”
    苏飞微微一愣,“为何要取豫章?”
    “豫章之地,西临长沙,今刘、黄二位将军率重兵屯驻攸县,若太守以水师南下,配合长沙之兵,水陆并进,发兵数万,大可一举攻破豫章,豫章之民,有百万之众,若是取之,江东必元气大伤矣,庐江一地,久经战乱,士族佃户之外,百姓贫而豪族富,取之何用?”
    正待苏飞准备再次出声喝斥之际,这道声音继续开口:“也罢,庐江陆路与江夏接壤,若是率军取之,正可让荆襄黄氏势力大增,亦可让其达成所愿。”
    “兴霸,汝醉了。”
    “吾未醉,倒是公权,那吴侯刘奇,南北素有其知人善用之名,若是其非有眼无珠之辈,此番留守寻阳之将,必不一般,那徐公明,可是其于韩融手中挽留,岂是泛泛之辈!少将军,必为其所败。”言罢,黑影翻身站起,抬脚朝着船舱走去,“吾有些困了,有事公权可命亲卫唤吾。”
    “兴霸……”苏飞满脸黑线,只能目送这位好友抬脚离去。
    “哎……若当真如兴霸所言,此番,吾军取寻阳,当有艰难险阻。”
    夜里,行船于水浪中穿行,时而有湍流撞击船舷,有暗流将船身带向礁石,船只时而颠簸一下,却并不会失陷于其中。
    漫漫长夜过去,船队距庐江,仅有百里。
    天色刚明,一夜行军的黄射所部,便于林中整装行进。
    同一时间,寻阳县衙,徐晃得了吴卫密报,已知江夏大军到此。
    “诸位,吾欲出城破敌,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敌军刚至,立足未稳,人马皆疲,偷袭尚可,但黄祖骑兵,乃是水陆并进,水路尚不知其进军何处,若吾军贸然出城,为江畔水师偷袭,此城怕是难保。”涂涛忍不住出言劝道。
    “末将以为,当可一战。”寻阳县尉侯进,站起身来抱拳一礼道。
    徐晃眼前一亮,“如此,正宇便率五百军士守城,吾以所部虎卫营出击,可于城外,一举破敌。”
    “虎卫一营,皆为重甲步兵,将军若是出城,陷于苦战,为之奈何?”涂涛心中仍有疑虑。
    “阳长可知,子明将军取寻阳之际,尚未将城中军械调走,是为何故?”徐晃故意卖了一个关子,站起身来,看了一眼堂外,“若是所料不错,敌军此刻,已近城外。”
    “报……禀报公明将军,江夏黄射所部兵马,马步军一万余众,已至城外十里。”
    “传令,虎卫营集结,与吾出城会一会这黄祖虎儿。”徐晃随手从亲卫手中取了自己善用的长斧,大步出门。
    堂中,留下涂涛、侯进二人,面面相觑。
    “正宇以为,此战,公明将军可否取胜?”
    侯进一脸尊崇地看着徐晃消失在几道门外的背影,“自然,吾马上与公明将军交手,不过一合便败,吾一生征战,从未见过如此悍勇之将,区区承父辈蒙荫之黄射,如何与公明将军匹敌?此战,吾军必胜矣。”
    闻言,涂涛心中大定。

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黄射
    “这便是寻阳城吗?”天色放明,清晨的雨露还残留在甲胄上,黄射一脸轻蔑地打量着近在咫尺的低矮土墙,眼中满是冷冽。
    “嗒嗒嗒”临近城墙,他身后的兵将亦未曾放慢行军速度,转眼间,便冲到三百不内。
    “待会儿命众将士,先行整顿军阵,歇息半个时辰后,即刻攻城。”黄射行军的策论之中,并没有避开晌午炎热一说。
    区区两丈高,如何抵挡他麾下的精兵悍卒。
    “吁……”他在一百五十步外勒马,身后将旗迎风招展,并非初次领军的他,此番,亦怀着统军万人,身为数万之兵主将的豪情。
    他若能一举攻破庐江诸县,其功与名,当可与江东刘奇媲美。
    “咔咔咔……”也就在他遐想到时父亲是否会向刘荆州进言,加封自己为庐江太守之际,对面的城门突然大开,大队兵卒,踩着沉重的步伐鱼贯出城,为首一将,乘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手上提着一杆长斧。
    “驾”,他策马行至近前,手中长斧一扬,斜指着黄射,“吾乃吴侯帐下上护军将军徐晃,汝便是黄射小儿?”
    “爷爷便是黄射,汝待如何?”黄射一脸趾高气扬,“区区一无名之辈,亦敢造次,谁予吾拿他?”
    “末将愿往。”话音刚落,一将策马出阵,双腿猛地一夹马腹,手中长枪斜指,径直杀向徐晃。
    徐晃冷笑一声,双腿猛地一夹马腹,策马上前之际,手中长斧已用双臂举起,他双手高过肩膀,坐于马上的腰间、腹部亦伴随着长斧挥动。
    “哧”一斧劈落,直接由中劈断来将枪杆,顺势沿着他的肩膀,将其半个身子在战马上劈开。
    待其战马奔至徐晃身后,整个人摔在地上,已是将肠肝肚肺全都洒落在沙地上。
    “吁……”黄射座下战马吃惊,满脸更是惊骇之色,他未曾想,刘奇留守寻阳之将,竟有如此勇武。
    “全军出击。”下一刻,徐晃已是举起战斧,趁着自己阵前斩将,麾下部众士气大振之际,趁胜出击。
    “杀啊。”在五千虎贲营军士带着排山倒海之势杀出的刹那,城外之兵,亦在警觉的黄射怒吼一声后,全军压上。
    “铛铛铛铛铛”混乱的拼杀,在两军交接的一线展开,一个照面袭来的长枪,几乎让两军数十名将士一瞬便各自带着血雾倒地不起。
    “重甲步军,出。”徐晃从战马上连续劈落数员敌军将校,长斧高举,虎卫营中军军阵大开,突然列队走出千余名身着重甲的军士,他们手持长枪,在徐晃一声令下之后,率先朝着对方军阵杀去。
    “杀啊。”
    徐晃作为先锋,作为一支箭矢,迎头杀入敌军军阵之中,在敌军军阵撕裂的那个口子还未补上之际,重甲步卒,已经纷纷压上,溃败,不过是顷刻而已。
    黄射位于乱军之中,他左突右杀,亦是连斩十余人,但当他听闻着惨叫声回头望去之际,却看到了一排排溃败的己方军阵。
    “吾有上万之兵,为何不敌?”他正迷茫之际,一声大喝,已从耳边响起,“黄射小儿,受死。”不知何时,徐晃带着一身血雨,已经杀至十步开外,在黄射愣神之际,他已经高举长斧,将拦在身前的亲卫击倒,就像是秋日的麦穗一般,他平日里随身护卫的数十名亲卫,根本无法挡住徐晃一合。
    危机之下,黄射一咬牙,手中长刀高举,欲要挡下徐晃一斧。
    “铛”兵器交击,一声巨响传来,他手臂一麻,便被徐晃手中长斧的斧刃,顺势勾住刀柄,朝下猛地一压。
    “嘭”刀柄猛地砸在他的肩头,黄射吃痛之下,浑身已经发软。
    “呼”,肩上,徐晃的长斧突然回收,他再次爆喝,又有一斧麾下。
    “少将军快走。”也就在这时,亲卫们也如梦初醒,他们大多是荆襄黄氏的家仆出身,若是自家少将军于军阵之中被敌将斩杀,他们回到江夏,亦是身死,自家的老弱妇孺,亦会被牵连,如此,他们只能死战。
    “滚开。”徐晃连续斩杀十余名亲卫,已经看到黄射和他身后的将旗遁入军中,他脸上缓缓露出几分喜色,阵前斩将,未必是他所想,只要能够让黄射惊慌失措,持将旗遁逃即可。
    “黄射已败,众将士,随吾杀敌。”徐晃高喝一声,再次率全军压上,主将一退,江夏军顿时兵败如山倒,徐晃率军掩杀了数里,方才收兵回城。
    沿途,收拢兵器甲胄数千,笙旗数十面。
    当他立于城头,环顾城下尸首之际,己方不过数百而已,反观江夏军,战死足有两千之众。
    “传吾将令,将俘虏全部收押,动员城中精壮,准备应敌。”徐晃强忍住脸上的兴奋,他来到了南门城墙上,黄射已败,必定会向水师靠拢,而此刻,他原本可挥师抵达岸边,据守江岸以据江夏水师,但不曾想,江夏水师,却以舢板为先登,先有数百之兵登岸。
    “看来,江夏水师之中,也并非全是无能之辈。”徐晃叹了口气,回身看了一眼已经从县衙赶到此地的涂涛和侯进,“可有点查完吾军此战伤亡?”
    “将军神勇,一战击溃黄射所部万余兵马,斩首两千级,俘虏三千,黄射所部,此战之后,怕是只能向水师靠拢。”涂涛满脸狂喜,能有如此猛将守城,他与侯进,亦可心安。
    “公明将军,方才城外吴卫来报,吾江东水师,已于昨日过贵池江畔,将军只需戍守白日,夜里吾军水师必至。”侯进亦是喜笑颜开,江夏军水陆并进,先破一路,则可不用担心围城了。
    “何人领军?”徐晃面色一喜,当即再问。
    “蒋钦将军。”
    徐晃心中大定,“如此,吾军便严守南门,城中兵粮器械不缺,当可坚守一月,可惜吾军未有骑兵,否则,吾倒可再试试,夜里将敌军沿江大营给点了。”
    “将军神勇,吾等佩服。”涂涛和侯进表面出言赞道,心中却有些忐忑,幸好,这城里,没有骑军。

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宁奋短兵(一更求首订!)
    “报……禀报将军,少将军所率大军,与城中敌将徐晃所部于西门外激战一个时辰,吾军溃败,损兵折将过半,少将军已收拢败兵,朝吾水师大营赶来。”
    苏飞闻言,面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