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月天唐(三生)-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时迟那时快,只是一个瞬间屠狼灵光一闪,于是双腿一夹马腹,随后不但未有将银枪往回拉,反而顺着何弘敬的力道将银枪往前推去。何弘敬见状陡然一惊,正欲要采取应对之策但是为时已晚,屠狼胯下战马通灵向前跑了几步,因此屠狼抓住枪头顺势一拉将其抽离而去。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枪头调转直入何弘敬腰部扎去。
噗嗤!
枪头深深的刺入何弘敬的腹中,顿时鲜血长溅,随后砰地落地抽动几下便断气身亡。屠狼见何弘敬已然身死,于是割下何弘敬的人头用枪挑着以示其威。群龙无首的魏博大军这时开始全面崩溃,此刻高骈也率领城内的两万大军冲入了战阵之中。顷刻之间四支军队如狂风般掠过敌阵,肝胆俱裂魏博十万大军成为待宰的羔羊,挣扎已经没有必要,投降也为时已晚。令河北闻之色变的魏博大军,在横刀丛中灰飞湮灭了……
陌刀所向,人马俱裂。
狂风怒号,飞沙走石,黑云翻滚,乾坤肃杀。顷刻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劈头盖脸地横扫了整个大地。这场大雨将整个魏博大军冲刷的溃不成军。奔腾的雨水在大风中洗刷着沉淀的血污,翻着气泡的黑红色水流汇成小溪,哽咽着流向湍急的护城河,没有血色的尸体和残肢在水中泛着令人心悸的苍白……军中号手连同他的战马几乎完全被利箭所包裹,以至于不能瞑目倒下。浑厚嘶鸣的战马踏着泥泞的大地,压迫它发出沙哑的呻吟……一更。……by:89|10054342……》
第九十章班师回朝
第九十章班师回朝
陈浩此刻站在镇州城楼,外披裘衣独自执酒孤饮。陈浩双眼微眯注视着,清理战场的士兵来回搬运着尸体,眼中却是神色闪动有些凝重。攸然低首看着杯中酒,此刻他不知道杯中是美酒还是鲜血。这一刻陈浩突然觉得他的手有些微微颤抖,过了许久颤抖的右手才渐渐的趋于平缓。
缓缓颔首望向落日晚霞,不禁自语感慨道:“功名阶下累白骨,残阳似血衬美酒,横眉冷对千夫指,只为天下无兵黩!”
待作完此诗陈浩豪爽的大笑起来,随后举起酒杯面对战场轻笑道:“终于告一段落了,来!我等共饮此杯!”说着一杯清浊酒,散落尘埃土。
……
之后几日陈浩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由于何弘敬被屠狼所杀,整个魏博主力在镇州城外全部歼灭,因此如今魏博六州已经名存实亡。故此陈浩派遣高骈与屠狼二人兵分两路平定六州,以最快的时间结束此次战争。
期间高骈由于违抗军令重用郑泰,以至于成德四州险些落入敌手,因此陈浩并未姑息而是军法论处。对此高骈并无怨言反而很是惭愧,因此主动请命收复魏博六州将功补过。陈浩也深知魏博主力大军虽然被歼灭,但是散落各处的游勇,与地方势力却依旧不易清剿,因此善后之事仍需一番周折。陈浩相信以高骈的能力,是目前最为适合的人选,于是便答应了高骈的请求。
随后二人势如破竹一路攻破博州、相州、贝州、卫州、澶州,最后两路大军于十日之后会师于魏博直辖魏州。在二人进入魏州的那一刻,预示着河朔三镇自此名存实亡,同时也预示着北上平叛大功告成。从当初陈浩率五万大军踏冰横渡,到如今河朔三镇覆亡只不过短短两个月而已。
随后一纸军报传入京城,可谓朝野振奋群臣贺喜。李渼也是喜出望外之下,在御花园大摆夜宴以示庆贺。接着第二日便传旨大唐各州道,三年之内减免赋税三层。同时擢礼部安排一切事宜,待陈浩回京之日他要亲自出城迎接。
这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让众人不敢相信的事实。短短两个月平定了几代帝王无法完成的事情,短短两个月竟然击败了河朔三十余万大军。而平定河朔三镇的不过只是区区几万大军,重要的是这几万大军未有动用朝廷一钱一粮。
这等丰功伟绩不得不说,与开疆拓土相差无异。然而众人在赞扬与推崇这位扫北元帅的同时,亦有不少人指责陈浩枉杀无辜,灭绝人性罔读圣贤之书。不过无论是赞扬还是唾骂,推崇还是不屑。但是有一点众人没有争议,那就是当今大唐论文采第一者,非陈浩莫属;论兵法谋略为首者,如今也是非陈浩莫属。然天下人都在讨论着这个负有争议之人,而这个最负有争议的人,在安排完一切事宜准备班师回朝时,却没有跟随众人回京。
春暖花开的季节,长安内外已是鸟语花香。在驶往京城的官道上,三队骑兵正向京城赶去。这三队骑兵为首的正是幽州守将仆固俊,镇州守将高骈与魏州守将屠狼。三人各自领着一干有功之臣班师回朝,引得长安内外喜庆之声四起。
城外圣驾亲临百姓伏地不起,黄罗伞下李渼正焦急的等待着班师回朝的将士。此刻李渼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当年他还是雍王的时候就曾有鸿志,希望能够像先祖太宗一样开创盛世天朝。如今他刚登帝位不久便有此功绩,也让他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
三队人马浩浩荡荡的进入了京城,三人分别将随行的几千人驻扎于城外,一众将领便跟随三人朝拜圣上。李渼见众人之中唯独没有此次扫北元帅陈浩,于是甚是疑惑的向三人询问缘由。
三人之中屠狼这时郑重的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呈交予李渼,李渼神色异常的打开书信一瞧,不由惊诧的失口道:“少傅受了重伤!?”
李渼此言一出尽皆哗然,令狐绹与卢匡二人本欲要弹劾陈浩藐视君威,但是闻听此言也是为之一震,随后便打消了弹劾的念头。
仆固俊神色灰暗道:“圣上明鉴,陈元帅在攻打幽州之时身中两箭,但为了不影响士气一直强撑到今日!”
“什么!?”李渼闻听此言心中甚是震惊,他没有想到陈浩竟然拖着重伤之躯,完成了曾经承诺的事情。
“陈元帅伤口至今未有愈合,又因丧妻之痛,积劳成疾不能及时回京,还望圣上恕罪!”屠狼神色忧虑的恭身说道。
黄罗伞下李渼久久未有言语,群臣侍立一旁也不敢作声。李渼将书信看完之后,最后神色复杂的轻声道:“朕有愧!”
李渼这一句感叹可谓是寓意良多,当初陈浩力主北伐,他心中有没有质疑陈浩的能力?有!;其后陈浩按兵不动,他心中有没有质疑陈浩不忠?有!;再后来陈浩屠杀幽州降俘,他心中有没有斥责陈浩不仁?有!……
而如今陈浩用战争的胜利证明的一切,这不得不让李渼感到十分的愧疚。李渼记得陈浩与他说过大仁与小仁的分别。当时他似懂非懂,如今他已是九五之尊,站在权利的最高峰,此刻李渼才明白了陈浩的话中深意。如今无论是河东道节度,还是山南各道节度使,都纷纷上表纳税,态度已然明显好转。李渼知道,这是陈浩在河朔起到的震慑作用。以一万人的生命,去换永无止境的生灵涂炭,这才是大仁!只是这种大仁,又有几人能够理解?陈浩注定要当这个恶人,而且是为了他,为了大唐江山,自愿做了这个永远无法洗清的恶人。一更。……by:89|10054343……》
第九十一章定北侯
第九十一章定北侯
待众人一一封赏完毕之后,李渼示意王公公传旨,王公公会意的恭身打开圣旨高声宣读道:“论道台阶,实赖明哲,丹青神化,寄深燮理。自非盐梅是属,栋干有归,则旷职俟能,罔或必备。河朔三镇乱象已久,今少傅挥军北上,重铸河山,可谓功在社稷!故此特封长风侯爵以示恩宠,是为定北候!钦此!”
这道圣旨一经宣出,整个朝野群臣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古语有云:封侯拜相,由此可见这爵位与官职还是有区别的。官职再大一代过后便什么都不是,而爵位就可以世袭,因此拜官容易封爵难就是如此。如今陈浩以一个刚过而冠之年的年纪,竟然被封为定北侯,这实在是大唐少有的新鲜事。若是论及草根封侯的话,陈浩可谓是当今第一人,即便是横扫漠北的霍去病也不能相提并论,霍去病怎么说也有一个大将军的舅舅,而陈浩有什么?什么都没有!
这道旨意一下,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令狐绹与卢匡二人就是其中很不爽的两个。于是令狐绹移步殿中恭身禀道:“启奏圣上,老臣认为不妥?那……”
还未等令狐绹将话说完,李渼却一挥衣袖冷哼道:“老爱卿是想让朕封少傅王爵吗?”
噗!
令狐绹被李渼这句话弄得是哭笑不得,他本意是要反对封陈浩为定北侯,却不料李渼故意曲解他的意思。不过如今曲不曲解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看出圣意已决。
“臣启圣上,陈大人此次虽然劳苦功高,但也有诸多失当之处。如此一来,微臣以为加封陈大人侯爵实为不妥!”见父亲在圣上面前吃了瘪,令狐滈便出列直言不讳道。
李渼闻听眉头一挑,随后声音渐冷道:“那以爱卿之见,朕该如何封赏?”
“额……以微臣之见,不如等陈大人病愈回京,论其功过之后在封赏不迟!”令狐滈以为李渼被他的话打动了,于是便慷慨激昂的回应道。只是忘乎所以的令狐滈却没有注意,一旁的令狐绹正向他使眼色。
“哦?论其功过?好好好!朕封赏于谁,竟然轮到你一个兵部侍郎教诲?教诲朕如何听命于河朔三镇?教诲朕如何优柔那些不臣之心的节度使?朕问你!谁给你的胆子?说!”李渼此刻拍案而起,甚是愤怒的指责令狐滈斥问道。
噗通!此刻令狐滈早已吓得脸色煞白,一个劲的伏地乞求恕罪。
“老臣教子无方,请圣上降罪!”令狐绹惊慌失措的跪求李渼饶降罪,他岂能听不出李渼这是在杀鸡儆猴。
“启禀圣上,微臣认为陈大人此次功绩卓著,圣上加封定北侯未尝不可……”这时卢匡也出列恭身回禀道。
令狐绹闻听卢匡说出此言眉头不由微蹙,心道这卢老头今日是不是吃错药了,要知道这陈浩可是你卢氏的死敌,若是陈浩的官爵越来越大,对你们卢家可不是好事。老子在这里触霉头,你倒是恰合适宜的充好人!
觉得卢匡诡异的不单单是他令狐绹一人,文武百官乃至李渼也觉得卢匡甚是怪异,他可是知道卢匡与陈浩之间的恩怨已深。如今竟然出面力挺陈浩,这着实是出乎李渼的所料。
就在众人纷纷予以猜测之时,卢匡却沉声道:“不过陈大人如今不在朝堂,圣上旨意下的为时过早。故而以微臣之见,不如等陈大人病愈回京之后,圣上再下旨封侯也不迟!”
令狐绹一听却是神色一喜,继而向卢匡投去赞许的目光。这一招可谓是独辟蹊径,既说的合情合理,又让李渼没有反驳的理由。
李渼初闻此言也是微微点头人头,但片刻之后李渼却轻声笑道:“卢爱卿言之有理,卢爱卿果然是朕的股肱之臣!”
“微臣惶恐,微臣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卢匡真情意切的哽咽道。但是在垂首行礼之时,却可以看到眼神之中尽是得意之色。
“既然如此,魏爱卿拟旨,任命陈浩为范阳节度使镇守范阳九州!”李渼说到这里,转头看向惊诧的卢匡道:“既然卢爱卿如此担忧这封侯旨意,那卢爱卿辛苦一回,就由卢爱卿亲自到幽州传旨吧!”
“这……”
卢匡此刻还未有转过弯来,一时语塞竟不知该如何是好。他没有想到这位少年天子竟然如此聪颖,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看来他还是低估了这位少年天子,这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手法竟然玩得如此娴熟。卢匡不禁暗自腹诽,真是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弟子。
根据礼法而言,当事人不在或者不予接旨受命,那么这道旨意可以说并没有多少作用。当然了,如果皇帝非要将其强压在身那就另当别论。不过这种方式历代贤明帝王都不会明着强压,因为这不是明君所为。当初宣宗李忱要下旨选陈浩为婿,陈浩当场拒绝之后,李忱也没有强压逼迫只是将其罢官而已。这其中缘由就是李忱顾及名声,所谓君王要以德服人就是如此。
卢匡也就是抓住了这个漏洞,以此拖延这道圣旨的时间,如此一来他就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做一些让李渼打消封侯念头的事情。只要圣旨一日不下,那就有扳回局势的余地。
但是卢匡千算万算,掰着脚丫子算,也没有算出李渼早就识破了这一点,更没有想出这位少年天子懂得了顺势而为曲转成流的道理。虽然此刻陈浩不在京城,但是只要被封为节度使就另当别论了。自从玄宗之后节度使一职权限很大,势有一方诸侯的阵势。也正是如节度使由原来的重镇官员,成了掌控一方军政大事的独裁者。
历代帝王无法将其根除只得优柔待之,也正是如此时至今日,节度使有了一种特权,那就是若有任何任命封赏旨意,节度使若有不便,可由朝廷派传旨官亲自前往。如此优柔虽然短暂的安抚了各镇节度使的虚荣心,但是如此更是助长了藩镇势力的嚣张气焰。而李渼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卢匡的意图戳破,如此一来封侯的旨意得以及时传达,既打了卢匡的脸,也向天下人表明他的立场。一更。……by:89|10054344……》
第九十二章醉芳园
第九十二章醉芳园
李渼让卢匡亲自前往幽州传旨可谓是用意颇深,卢氏在范阳的影响力非同凡响,整个范阳九州不论文武官员还是士农工商,卢家可谓是无孔不入渗透其中。李渼也正是深知这一点,才会派卢匡前去传旨。此举既优柔了陈浩这位有功之臣,也间接的震慑了范阳卢氏。况且从更深层次的意义来说,李渼也知道如今只有陈浩,才可以镇住这些桀骜不驯的士族门阀。
卢匡如今心情甚是郁结难舒,当初就是担心陈浩此次北伐凯旋,于是才私下里向张允伸送递消息,希望三镇能够做好应敌准备。然而万没想到的是,这河朔三镇如此不堪一击,才经历两个月就已经全军覆没。气的卢匡暗骂一句:烂泥糊不上墙!
如今陈浩乘大势而来,卢匡深知无法阻止,不过他没有想到李渼会封陈浩为定北侯。此次在朝堂上被李渼当众摆了一道,但是卢匡也无可奈何,只得乖乖的前往范阳幽州传旨。不过他卢匡不会就此罢手,正好可以趁着此次范阳之行做些事情。
醉芳园内李泷悠然的在园中赏花,如今春暖花开园中可谓芳香四溢,花团锦簇彩蝶蹁跹。身后小诺侍候在旁,见李泷今日心绪甚是不佳,于是便关切提议道:“公主,时至春暖之日,何不出外踏青散散心?”
李泷玉指轻抚含苞待放的花蕊,随后略带苦涩一笑:“这园中已是百花盛开,本宫又何必舍近求远?”随后转身轻摇漫步又辗转到另一处,小诺见无法劝慰公主,也只能摇头轻叹跟了上去。
这时院门外小白前来禀告道:“公主殿下,令狐大人前来求见!”
桃花枝桠猛然一动,李泷无意摘下一片桃花,随后恢复平静轻声道:“哦?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令狐绹便从院门外走了进来,刚一近前便躬身行礼:“老臣拜见公主殿下!”
“免礼!”
“谢公主殿下!”
李泷示意屏退左右侍女之后,这才询问道:“今日早朝一事本宫已然听说,只是不知令狐大人有何看法?”
令狐绹对李泷能这么快知悉朝中之事,虽然觉得很是吃惊但也在意料之中。闻李泷问及自身的看法,令狐绹脸色一正郑重道:“依老臣愚见,此事我等不妨先静观其变!”
李泷闻听不由转过俏脸,秀眉紧蹙的疑惑询问:“哦?令狐大人的意思是……”
“如今圣上已经决意封陈浩为定北侯,即使我等再如何劝谏也无济于事,因此我等不如顺其自然等候时机视机而动。那陈浩虽然被封定北侯且为范阳节度使,但是公主殿下认为河朔三镇当真平定了?”令狐绹满脸自信的神秘一笑,眼中透露着尽是诡异之色。
“令狐大人说的可是卢家?”李泷似乎想到了此中的深意,神色略疑的问向令狐绹。
令狐绹手捻胡须郑重道:“不错!河朔三镇尤为范阳为首,而卢氏士族久居山东范阳已有几百年历史,其势力可谓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如今陈浩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恐怕整个范阳将来不会有安宁之日!”
李泷闻听此言也深以为然的点头,陈浩与卢家恩怨已久到了一个不可调和的地步。如今陈浩担任范阳节度使,恐怕一场明争暗斗在所难免。若是其他人担任范阳节度使,或许与卢氏门阀不会发生冲突,但是如今这个人是陈浩。陈浩曾在幽州屠杀一万降兵,这更会引起范阳势力对陈浩的排挤。况且其中有卢家从中唆使,想不出事恐怕都很难。
“因此公主殿下只需在驸马爷面前吹吹枕边风,不久之后范阳将会有好戏登场!”令狐绹甚是得意的笑道。
李泷当听到‘枕边风’三个字时,顿生不悦之色。令狐绹见状心中不由一沉,误以为他的对策未得公主满意,于是摒熄笑意,随后神情郑重补充道:“若是公主殿下觉得不妥,老臣可派人乘他重病之际刺死,如此一来可永绝后患!到那时公主殿下既可消心头之恨,亦可为驸马……!”
“不准!”令狐绹话音未落,李泷便声色俱厉的怒斥令狐绹。
令狐绹正在阐述计策,却不料李泷突然予以否定。这让令狐绹心生疑惑,心道这公主殿下莫非有什么别的想法?难道是公主殿下余情未了不成?这一刻令狐绹联想起以前种种细节,如今回想起来似乎证实自己的猜测。
李泷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唐突失言,于是尴尬的干咳一声,继而正色道:“他若一死岂不是得以解脱?令狐大人当知晓,生不如死身败名裂才是惩罚一个人的最好方法!况且他若是能轻易被刺杀,又岂会活到今日?当年吐蕃王子麾下十余名刺客潜入学士府,结果是什么,想必令狐大人比本宫清楚!”
令狐绹闻听也是神色一凛,当年之事他依记忆犹新。就在令狐绹沉思之际,李泷却神色一厉冷哼道:“况且本宫对令狐大人的办事能力,有些怀疑!”
“老臣有罪!老臣没有想到那陈浩竟然会踏冰横渡黄河,老臣失算了!”令狐绹知道李泷这是责怪他没能阻止陈浩渡河。
当初陈浩北伐之时,曾在黄河边集结出征的船只,可是最后陈浩却没有使用这些渡船。不过幸亏陈浩没有选择乘坐这些船只渡河,否者即便对岸没有五万魏博大军,陈浩此次也登不了岸。因为这些船只早已经被人做了手脚,只要陈浩等人坐船渡河,那么船到河心之时就会渗水,最后五万大军都会沉入河底。而这个暗作手脚之人正是令狐绹之子令狐滈,令狐滈身为兵部侍郎自然有着自己的人脉,因此在筹集船只的过程中为北伐大军埋下了隐患。不过可惜的是陈浩没有坐船北渡,这才使五万大军免受于难。至于陈浩是如何得知船只有问题的,想必只有陈浩自己知道。一更。……by:89|10054345……》
第九十三章美女苦追易成天
第九十三章美女苦追易成天
令狐绹不敢再多作言辞,于是便恭维道:“公主殿下运筹帷幄,老臣实为佩服!”
李泷最听不惯这等逢迎之语,于是揶揄道:“令狐大人还是将这一套逢迎本事,用在圣上那里较为妥当!”
“老臣不敢!”
“好了,本宫有些倦了,你下去吧!”李泷不想多说什么,于是转身不在理会令狐绹。
“老臣告退!”退出公主府的令狐绹可谓神色黯淡,在朝堂之上刚吃了瘪,如今又在公主府里遭奚落。令狐绹反复想想都觉得憋屈,于是神色落寞的上了马车回府去了。
醉芳园中,李泷神情忧郁的对着一株桃花自语:“为了一个女子值得吗?若换成是本宫,你一定不会舍命相救……”说着便自嘲的笑了,笑的那么幽怨那么孤独。
春风吹过摇曳了几片桃花,凤目微红的李泷此刻却突然冷厉起来,狠狠的掰断花枝、拽去艳红的花瓣,神情愤恨自语道:“本宫就是让你生不如死,这才只是刚刚开始!”
且说陈浩没有进京的这些时日里,也的确是在幽州养伤。身上的两处箭伤,当属腰部伤势为重,曾经多次撕裂的伤口想要愈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这些陈浩都没有放在心上,如今唯一在意的只有两件事。
这第一件事就是每日里都在厢房内陪着紫鸢说话,只不过是陈浩自言自语罢了。第二件事情就是寻找惜元道人说的四味药材中的两种,于是这件事情就交给了林月瑶与岳梦琪二人去办。他相信以永泰商号的财力与夜杀组织的密探能力,找出其余两种药材应该不是问题。
之所以寻找两种,是因为东海五色珠与北原紫尾鱼,陈浩已经知道了下落,而西漠木沉香与南云天香玉,却是极难寻找的。五色珠既然是当年渤海献于大唐的,想必如今就在宫中,陈浩相信以他与李渼的交情,求得五色珠应该不成问题。而他如今要做的,就是动身前往长生涧寻找紫尾鱼。
至于朝廷之事陈浩也悉数皆知,对于李渼封他为定北侯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也没有想到李渼会力排众议,敕令当朝宰辅亲自来范阳传旨。在外人看来这是给足了他陈浩面子,而陈浩却知道这又是一份苦差事。李唐历代君王无一不对山东士族深恶痛绝,即便连盛极一时的太宗李世民也得忌惮这些门阀士族三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