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1592-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如薰这话说出来,武将们的表情都有些不自然了。
  甚至某些文臣的表情也不太自然了。
  土地,是他们最大的渴求,但是在萧如薰的强压之下,他们根本不敢对土地有丝毫的想法,只能看着萧如薰把土地分给贫苦农民,而他们却不能和前朝历代功臣那样得到几千亩几万亩的土地赏赐,还能购买更多的土地。
  土地情节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情节之一。
  他们其实也有很强烈的渴望,但是直到现在,萧如薰才正式松口,允许他们占有新占领的土地。
  其实很多人也比较纠结,虽然说可以得到土地,但是外国的土地,蛮荒之地,能和本国土地相比吗?
  又该如何开发和管理?
  这些萧如薰都没有说,但是他们相信,萧如薰必然不会让他们吃亏。
  他们累死累活给皇帝打天下,皇帝不给本国土地就算了,外国土地总要给点好处吧?
  说不定还不用交税呢!
  他们自然想不到,这不仅是萧如薰用来赏赐功臣弥补功臣的方法,更是给自己养成的海洋势力上一层保险的做法,在自己死后,不会出现朱棣朱瞻基之后的闭海。
  功臣的领土都在海外,很多人的利益都在海外,他们被利益所驱使,一定会保护开海带来的利益。
  客观上会点亮大秦的海洋技能,让大秦的事业拓宽,从陆地霸权国家,进化成陆地海洋霸权国家,从而为将来可能遇到的人口陷阱提前进行预防。
  海洋,拥有无限可能性的海洋,怎能不为华夏所利用呢?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另类的坚壁清野
  隆武二年三月十一日,德川家康所部精锐井伊直政所部四千人作为先锋队先期抵达了石见。
  井伊直政作为德川方的代表,和带领一千人殿后的骆尚志办了最后的交接,随后目睹骆尚志一军登上秦军海船离开了石见,向大秦驶去。
  至此,秦军撤退完毕,石见当地已经没有任何一支秦军部队了,日本本土上也没有任何一支秦军军队了。
  井伊直政作为德川家康非常信任的属下,同时也曾是最年轻的高级将领,不仅具有军事才能,麾下有赫赫有名的井伊赤备队,甚至还拥有政治和外交的才能,数次在德川氏遇险的时候拯救了德川氏。
  因此,这一次行动中,因为其严重性和关键性,德川家康派遣了文武双全的井伊直政带领麾下精锐来和秦军做交接。
  德川家康显然也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的,井伊直政的这支部队都是骑兵,就算秦军有诡计,逃还是逃得掉的。
  但是秦军只剩最后一千人等着办交接,骆尚志办完交接就带队离开了,没有做丝毫的停留,很干脆的上了海船,扬帆起航走远了,井伊直政派人驾小船尾随,回来的消息说秦军海船的确是走远了。
  对这支当年正面击败了德川军三万精锐甚至还杀死了德川军名将本多忠胜的军队,井伊直政怀揣着绝对的警惕,甚至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但是这支军队似乎没有给他警惕的机会,走得很快。
  井伊直政松了口气,看起来略显轻松的样子,这让麾下部将颇为不解。
  “本多忠胜勇猛无畏,依然败在这支军队手上,可见其强悍,如今就算是我,也未必能与之争锋,他们能尽快离开,倒也是好事,我等可以安心接管石见了。”
  井伊直政是这样思考的,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可能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他原以为秦军离开之后至少还能留下一些基础设施,方便他尽快恢复管理这里的政务,并且尽快恢复银矿的开采,抢在战争开始前能采多少采多少。
  但是直到他抵达这里之后才发现,这里的人口已经尽数被秦军掳走了,一户人家都没留下,全部都被带走了,这是之前的情报里完全没有提到的事情。
  除了人口,基本上所有房屋都被毁掉了,靠近银山矿区的很多建筑都被毁掉,或者被拆卸走了,还有被焚烧的痕迹,所有生活建筑都消失了,除非重建,根本不能用。
  最过分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基本上银山的矿山入口都被巨石堵了起来,也不知道秦军是用什么方式办到的一大块一大块的石头把很多矿洞的入口堵了起来,摆明了就是不想给他们好看。
  井伊直政脸色黑的可怕,当即下令士兵回去报信,然后命人组织起来把石块解决掉,把矿洞清理一下,尽快恢复开采。
  他需要德川家康征调一些熟练的矿工过来恢复开采,否则一些士兵是做不到这些事情的。
  他只能做到清理矿区,然后派军队在周边巡查,找寻一些可以用的东西。
  但是他们失望了,不仅是没有什么好用的东西,水源都有被污染的痕迹,水井也被动物和人类的尸体污染了,农田被弄得一塌糊涂,长满了杂草。
  这是交接?
  这分明是坚壁清野的战术好吗?就和德川家康在九州岛沿海地区所做的事情一模一样!
  难道这些秦军还担心他们会驾船去追击吗?
  一个基本上已经废掉的石见,没有任何基建设施不能恢复开采的石见,拿到手里,空有银矿而不能开采,又有什么用呢?
  井伊直政十分生气,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发泄。
  当然更让他生气的事情还在后面,他的精锐赤备队士兵去清理矿洞口的巨石的时候,很是卖力,一天下来就清理了七八个矿洞口,然后他们试着往里面走,去打探里面的消息。
  然后中了陷阱。
  没错,陷阱。
  挖出来的洞,洞里面有尖锐的竹刺,不少士兵大意之下掉入了洞内被刺伤或者被刺死,触动机关的话还有箭矢从不知道什么地方射出来,好几个洞内的探索士兵就这样被团灭了。
  最可恶的是那些竹刺和箭矢上都有毒药,都有毒药!
  第二天,他被告知损失了一百一十七名赤备队的士兵。
  井伊直政一直有不错的修养,但是这一回,他也拔出自己的刀狠狠的劈在了自己的桌子上,将那张桌子劈成了两段。
  他现在算是明白那群秦军为什么走得那么快了。
  感情是真的担心自己会失去理智追击上去。
  井伊直政可以发誓,如果现在秦军依然没有走远的话,他一定会立刻追击上去和他们决一死战。
  但是很可惜,他没有这个机会了,所以,尽管他及时叫停了清除矿洞口障碍的行动,却还是损失了十分精锐的一百一十七名赤备队士兵,这让他心痛得快要晕过去了。
  一仗没打就减员,精锐的赤备队士兵啊!多少钱才能训练出来的啊!
  这就是打碎牙齿往肚里咽的情况了,还非常典型,井伊直政只能一边搜查周边一边等待着德川家康的支援到来。
  德川家康的支援很快就来了,德川家康对井伊直政还是非常在乎的,在德川家康麾下,堪称勇猛大将的有本多忠胜和神原康政,堪称智囊的有本多正信,但是文武双全的,唯有井伊直政一人。
  他麾下的赤备队也是继承了武田氏赤备队的绝对精锐,将他派出来,就是为了应付不可预知的危险。
  而眼下局面诡异,德川家康可不能承担失去井伊直政和他麾下赤备队的风险。
  于是他将神原康政派了过去,带着两万军队和五百多名紧急拼凑出来的矿工,用很快的速度向石见出发,而德川家康自己也率领一部分主力向周防国挺进,打算将周防国作为他前进的基地。
  神原康政很快就率领军队出发了,为了尽快抵达,他亲自率领骑兵队把五百多名矿工装车运送到石见银山的矿区,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赶到了。
  三月十四日,神原康政和井伊直政在石见矿区会合,得知了井伊直政所遭遇的事情和秦军所做的手脚之后,神原康政也黑了脸,对大秦怒骂连连。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可恶的秦国!
  赤备队是何等的精锐自然不必多说,神原康政很清楚。
  秦军的手脚居然让赤备队没有经历战阵就损失了一百一十七人,这该是何等的耻辱?
  “眼下怎么办?”
  神原康政询问井伊直政的打算。
  “暂且先清除矿洞口的阻碍和矿洞内的陷阱,无论如何也要恢复开采,抢在局势变化之前,能开采多少就开采多少,丰臣那边可能很快就会做出反应,咱们要加快速度了,至于秦军这边……”
  井伊直政皱起了眉头:“他们要是完完全全的把留下的东西都留下,我还会很怀疑他们的用意,但是他们又是焚烧优势迁移人口又是阻塞又是陷阱,我就怀疑他们是不是觉得不会再回来了,所以才在最后的时候泄愤。”
  神原康政开口道:“你是怀疑秦军这回是真的要走了,不打算回来了?”
  “否则他们为什么要做的那么绝?这难道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
  井伊直政反问道。
  神原康政想想,也觉得很对。
  “没错,要是还想回来,不会做的那么绝,那也就是说,他们是真的不打算再回来了?”
  井伊直政开口道:“先把这种可能向主公说明,看看主公的判断,咱们就在这里把该清理的清理一下,该准备的准备一下好了,至于其他的,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等待主公的命令。”
  神原康政对此没有意见。
  于是乎两人就开始行动起来,神原康政带兵开始修复布防,伐木修建营寨,顺便警惕丰臣氏可能发起的进攻,而井伊直政则带着兵马和矿工开始小心的清理障碍。
  但是这一清理,井伊直政才发现事情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这里头的陷阱不止一个,有的有两个,有的有三个,有的甚至更多,但是有的却没有。
  比如某个矿洞,把某块堵门的石头一搬开,十几只弩箭瞬间飞了出来,一口气干掉了六个矿工。
  还有个矿洞门口没有机关,走个十几米也没有机关,但是深入洞穴的时候,触发了弩箭机关,三名士兵和五名矿工死在了里面,剩下的人慌慌张张的逃了出来。
  还有个矿洞就诡异了,从门口到矿洞深处开采的地方愣是没有一个机关,但是这条矿道却花了他们整整一天去探索,步步小心谨慎,根本不敢贸然向前。
  还有的矿洞里有很多老鼠。
  还有的矿洞里被放进了很多猫。
  还有的矿洞里居然被放入了蛇。
  总而言之每个洞都有新惊喜,井伊直政被弄得差点神经衰弱,根本不知道下一个矿洞还有什么,整个探索对都被弄成了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就大喊大叫如丧考妣。
  很显然,这就是秦军的险恶用心所在,让他们即使得到了银山都没办法立刻开采,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憋屈了。
  最后井伊直政没办法,从军中弄来了无法骑乘的努马,赶到洞口,一刀插在它屁股上,怒骂嘶鸣着疯狂往里跑,他们就用这种方式破除洞内的机关,倒也有点效果。
  但是马匹太贵,他也舍不得,于是只好让人去寻找狗或者猪,让他们去破除陷阱,代人受死。
  另外一边,神原康政的进展也不顺利,被毁坏的地方太多,被污染的水源和水井也太多,搞得手下军队都不知道该怎么取水,也不知道会不会喝下脏水从而生病。
  这下子喝水成了问题,神原康政不得不命令大批部队往南边的安芸国寻找水源,自己留下来带兵修筑工事。
  德川家康本以为自己很快就可以恢复银山的生产,抢在局势变化之前获得大量的银矿并且修筑好工事,但是接到了井伊直政的报告之后他才意识到事情没那么简单。
  秦军的算计远在他的想象之上。
  光是恢复生产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他这里必须加急运送可靠的矿工过去,加快进程,同时秦军对石见国大肆破坏,污染水源等等,严重限制了军队的生存能力。
  可恶的秦国!
  德川家康对此咬牙切齿,却没有任何办法。
  对于井伊直政提出的猜想,德川家康也渐渐有些倾向,因为他的探子告诉了他,秦军撤退之后兵分两路,一路往浙江福建的方向而去,士兵在那里登陆,一路往天津的方向而去,在那边登陆。
  但是秦军水师太强大,到处巡游,他不敢靠得太近,否则就会被发现,然后被杀死。
  德川家康没有苛责他的探子,而是进一步猜测了秦军的目的,得到井伊直政的报告之后,发现这个可能性更高了。
  他开始抽调部分驻防兵力向周防国前进齐聚,暗暗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而另一边,丰臣秀次打探到了秦军撤退的完整情报之后,按耐不住自己的性子,同时也有些承受不住麾下武将的要求,和石田三成商量之后,石田三成做出了妥协。
  于是丰臣秀次下令,允许浅野幸长带领两万军队向备后国进军,时刻警惕石见和安芸国的变动,必要的时候可以防守反击,但是在没有丰臣秀次的命令之下,不得主动出击。
  浅野幸长很高兴,领命之后就点兵出征了,一路上也得知了秦军的撤退和德川军占领石见的消息,不由得痛骂石田三成的软弱和多虑,下令军队加快速度前往备后国。
  很显然,浅野幸长遵守命令的可能性并不高,但是丰臣秀次也没有很好的约束他的办法,只能做好了后续开战的准备。
  现在秦军有诈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他心中的主战想法也越来越高涨了。
  石田三成依然记着前田利家死之前所说的话,对秦军充满警惕,并且建议丰臣秀次在行动之前和德川氏进行外交,谨慎行动比较好,以备不时之需。
  丰臣秀次显然觉得这样做非常不愉快,和有着血海深仇的敌人联合什么的,怎么听怎么觉得滑稽可笑。
  但是石田三成一再恳请,丰臣秀次干脆就派石田三成作为使者,和德川氏进行外交。
  石田三成没有拒绝,他知道合适的人选也只有自己了。
  不过对于自己不在中枢不能影响到丰臣秀次这件事情,他还是有所担忧的,所以他拜托了一些交好的文吏,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务必要让丰臣秀次保持冷静。
  之后他感觉只是这样的托付似乎不太管用,所以又去找了宇喜多秀家。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失败的谈判(上)
  宇喜多秀家在丰臣秀吉时代就有很高的地位。
  他是丰臣秀吉十分信任的人,丰臣秀次对他也很熟悉,本身的话语权也有,所以若是宇喜多秀家可以出言相劝,丰臣秀次想必会冷静许多。
  为了维持稳定,石田三成感觉自己也是殚精竭虑付出了很多东西了。
  “明白了,你说的也有道理,那么我会尽我的努力让殿下保持冷静,但是我也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成功,毕竟这是殿下。”
  宇喜多秀家给出了最高的承诺,让石田三成大为宽慰。
  他还以为宇喜多秀家因为丰臣秀吉的仇怨恨不得立刻就让德川家康去死。
  “虽然我的确很想让德川家康去死,但是太阁的基业一样要保住,在杀死德川家康的同时,我不会让太阁的基业受到损害,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所不惜。”
  宇喜多秀家对丰臣秀吉的忠诚石田三成一点都不怀疑,因为他相当于丰臣秀吉的养子,在孤苦无依的时候是丰臣秀吉一手把他带大,还给了他很高的地位和权力,他对丰臣秀吉的感情就和父子感情一样。
  所以谁都可能背叛,唯独宇喜多秀家不可能背叛,把这件事情托付给他,石田三成也算是放心了。
  于是,石田三成启程了。
  谈判,也是需要有军事力量作为后盾的,所谓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得不到,没有军队做后盾,谈判也就毫无力度,所以石田三成不反对浅野幸长带兵前往备后国布防。
  他向石见国的德川氏占领军送去了谈判的请求信件,很快被井伊直政得到了。
  作为有外交才能的武将,井伊直政也多次作为外交家为德川氏立功,所以接到了外交请求之后,井伊直政没有拒绝,思考一番之后,决定双方在石见国和备后国交界的地方进行会谈。
  时间是一天以后。
  石田三成在三月十六日抵达了备后国,和浅野幸长见面通气了。
  当然过程并不愉快。
  “不管你和殿下说了什么让殿下护着你,我都不会原谅你。”
  浅野幸长对石田三成的敌意很浓。
  石田三成很清楚,所以并不意外,依旧很冷静。
  “你愿意怎么看待我我没有任何意见,但是现在是殿下的命令,让我和德川氏谈判,还请阁下按兵不动,遵照殿下的命令。”
  “少拿殿下来压我!”
  浅野幸长怒喝一声:“要不是看在殿下的面子上,当日我就能要了你的命!”
  “那也是覆灭德川氏之后,覆灭德川氏之前,殿下还需要我的才智,所以阁下还是理智一些。”
  石田三成的内心毫无波动。
  浅野幸长哼了一声,不再搭理石田三成了。
  回到居所,石田三成不由得为丰臣氏的未来感到担忧了。
  丰臣氏的未来,该如何挽回呢?
  就算可以覆灭德川氏,对于他而言,怕也逃不过未来必然会发生的事情,眼下不过是有过于强大的共同的敌人罢了。
  事情到底会如何发展,他也不知道了,他只知道该如何应对明天的事情。
  三月十七日,石田三成和井伊直政在双方约定好的地区见面了。
  “石田阁下,久仰了。”
  “井伊阁下,久仰久仰。”
  两人相见,虽然是客套话,但是说的也未必不是真的。
  石田三成是丰臣秀吉手下重要的谋主,名声很大,井伊直政靠着赤备队名扬天下,两人都算是熟悉对方的名声,这次外交,也算是势均力敌。
  于是两人坐了下来。
  石田三成亲手烹茶。
  “井伊阁下应该知道在下前来的目的。”
  “并不知道,请石田阁下明言。”
  井伊直政不疼不痒的把问题弹了回去。
  “石见银山。”
  石田三成也不想废话,眼下情况紧急,早一点谈好早一点结束。
  “不可能。”
  井伊直政也不想废话,但是谈判有规矩,我可以狮子大开口,你也可以坐地还价,大家就靠背后的实力和嘴皮子的利索程度。
  “井伊阁下,请问秦国撤军之后,石见的状况如何?”
  石田三成来的比较晚,对石见的状况了解的不多,但是既然秦军全部撤退了,要想说服德川方面让他们相信秦军另有图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他也相信有距离优势的德川方面知道的不会比他们少。
  “石见的状况暂且不谈,请允许我向前田阁下的逝去表示悲痛。”
  井伊直政忽然扯开了话题,把前田利家给扯出来了。
  石田三成眉头一皱,然后舒展开来,决定借力打力。
  “这份悲痛在下会替井伊阁下代为转达,不过既然说到了前田阁下,井伊阁下是否知道前田阁下去世之前说了些什么?”
  井伊直政挑了挑眉头,开口道:“不知,还请明说。”
  “前田阁下说,他担心这一切都是秦国的阴谋。”
  石田三成开始了自己的表演:“秦国假意将石见银山归还给德川,目的就是为了刺激丰臣,让丰臣方面无法忍耐,出兵进攻,双方接连大战,等到战斗正酣之际,秦国忽然出兵进攻我们,将我们一网打尽,实现灭亡我们的目标。”
  井伊直政眉头一皱,察觉到事情并不简单。
  “阁下可有准确的情报来源?”
  “没有,这一切都是前田阁下临终前的推测。”
  听石田三成这样说,井伊直政的内心并无太多的轻松。
  因为他也察觉到了这个可能性。
  但是只凭推测,是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
  “仅仅只是推测,是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石见银山的好处有多大,你我都很清楚,那是可以不惜一战来保护的利益,仅仅是一个推测,石田阁下就想要得到利益,是不是太简单了?”
  石田三成开口道:“井伊阁下,中华已经统一了,秦国已经立足稳定了,秦皇萧如薰已经掌握了局势,难以动摇他的统治了,秦国国内已经没有可以威胁他的势力了。”
  “然后呢?”
  井伊直政继续询问。
  “中华历朝历代统一的帝国,没有不对外扩张进攻的,只要平定了内乱,一定会出兵征伐周边,萧如薰更是如此,他是武将出身,喜欢战争,喜欢侵略。前明还在的时候,他就拿下了缅甸和吕宋,如今他成了大秦皇帝,再无掣肘,他会不想着对外征伐?这样一个喜欢战争的皇帝,他会对周边国家没有兴趣吗?”
  石田三成如此说道。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失败的谈判(下)
  对于石田三成的说法,井伊直政完全不能苟同,连连摇头。
  “这不是理由,只有蒙古人正式进攻过我们,他们要的是臣服,而不是灭亡,就和朝鲜一样,如果像你说的秦国要对外扩张,朝鲜是最好的对象,为什么秦国人不进攻朝鲜呢?”
  “朝鲜是自前明以来就臣服的藩属国,对中华恭敬无比,秦国立国之后,朝鲜是第一个承认秦国宗主权的国家,还把前明印绶尽数上交,接受了秦国的印绶,对于藩属国,秦国怎么可能进攻吞并?今日秦国进攻了朝鲜,明日藩属国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