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争鼎(建武)-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死伤无数明朝兵马。
又过几日,吴三桂派过来的路上的军队也终于到达了南京,这一路上可谓是势如破竹,所有城池都是闻风而降。
洛阳
刘夏将那从南京送来的圣旨的内容告知了自己的两个军师,至于那送圣旨的人则被安排在驿站中。
“王爷,此事不可相救。”
李文皱了下眉头,连忙言语道。
“先不说我们有没有能力救援,就算有,我们此刻也不能于吴三桂为敌,毕竟如今我们陈兵北方,便要和鞑子决一死战,此时此刻哪里还有精力去管南京?更何况若是南京灭了也和我们有利。”
刘夏听闻了李文的话,点了点头,又扭头看向了陈浏,陈浏干咳一声,扇了扇自己的羽毛扇子,道:“不救的话也不行,不过也不能去救,正如李军师所说,若是明朝灭了反而对我们有好处。”
“现在估摸着南京的人,肯定将我们勤王的消息散布天下了,若是我们不去,天下人该如何看待我们?”
刘夏微微一笑,道:“勤王是要勤的,不过得等到了那南京城破之时才能勤王。本王现在传令让马彭派出一个卫的兵马,缓慢前进。直到那南京城破之时再过去。这帮南京的狗贼,用得着本王的时候,又是给赏赐又是威逼,用不着本王的时候,不是陷害便是辱骂。真以为本王是他们随意欺辱之人?哼!”
说到最后,刘夏也是略显生气,特别是前些年,那南京方面的人对刘夏的坑害,至今刘夏还耿耿于怀。更何况若是明朝灭了,这世间便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乱世,刘夏想要干什么,都不会有人说了。至于其他一些势力是不是再寻找一个朱家的人当皇帝,那都不关刘夏的事,反正一律不承认。毕竟不是你立一个皇帝就是皇帝。
刘夏等人商议完毕之后,刘夏便叫人把那个传圣旨的人叫了过来,道:“本王已经派出兵马出兵,你且回去禀告圣上,让他们坚持等到援兵来到。”
那传圣旨之人,脸色顿时露出欣喜,连忙恭敬道:“多谢郑王殿下,若是陛下得知这般消息,定然非常高兴。还请郑王殿下速速出兵,以解南京之围。下官在此多谢郑王。”
刘夏随意的摆了摆手道:“本王的命令已经传下去了,相信不久变能够到达南方的奎狼军团,让其出兵。你且回去吧。”
那传圣旨之人,脸色止不住的喜悦,他没有想到事情竟然办的如此顺利,本来还想着刘夏定然会刁难他一番呢。当走出了屋子之后,他心中仍旧是飘飘然。
“事情已经办好,此次回去,定然会被加官进爵。哈哈哈哈,这几日的辛苦都值了。哼,什么狗屁郑王,等到将吴三桂平定之后,定然要将你兵权夺取。我大明岂能让你一个外姓之人称王?”
那传圣旨的人,一路上是对刘夏称王羡慕嫉妒恨的不得了,心中不断的对刘夏进行辱骂。
等到那传圣旨人的离开之后,刘夏坐在上位上面,冷冷一笑,道:“不知死活的东西,真当本王是你们手下的狗,有用就养着,不用了就宰了吃?”
第三百零四章 迟来的援军
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春意正浓。中华大地上面,战乱却已经开始。
战乱纷飞,最受苦的还是百姓。持续的战乱使得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亲人失散。饿死者不知多少,易子而食甚为正常。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目前来说,刘夏地盘比较大,占据了陕西,甘肃,河南,山西,河北大部。山东,安徽部分,江苏北部。成为了势力比较大的诸侯。
至于满清此刻已经被完全堵在了北京,山东的济南府不久前也被攻破,拔掉了济南府这个钉子之后,刘夏后方便再无敌军势力,就可以使得三个军团向北京开进。
吴三桂失去了云南之后,他的地盘仍旧不小,湖广虽说失去了一半,但还是保留了最重要的武昌府,贵州此刻也在吴三桂手中,还有江西、广西、广东、海南。以及安徽南部地区。地盘也不算小。
此刻,吴三桂出兵南京,张献忠仍旧在他的四川成都老窝吃喝玩乐,享受美人服侍。
今年,这些林林总总的势力当中,也就只有南京的大明朝最为悲催,自身实力弱小,贪官肆意,百姓逃窜。今年仿佛便是他们的末日。
“刘夏怎么还没有派兵前来?这都几日了?我们已经支撑不住三日了!”
一个将领指挥着手下那残兵败将在城楼上面,对着下面的楚军拿起滚木金汤伺候。
“嗖”
从城楼下面突然飞上来一支利箭,擦过那将领的胳膊,射进了他身后的一个小兵的胸口。
那小兵痛哼一声,直愣愣的重重倒在了地上。手中才拿起来的滚木,砸在了自己的身上。
那将领擦了擦额头上流出来的冷汗,片刻后还让他心中颤抖,太凶险了。
若是刚才那利箭偏了一点,便能够正中他的胸口,死去的人便不是身后的那个士兵,而是他了。
只见他怒骂了几句,便往后退了几步,想要远离战场。不过此刻他乃是这个城门的指挥官,不能逃走。
“妈的,该死的刘夏,竟然还没有派兵前来。老子差点就死了!哼,该死的刘夏。”
这个将领不停的怒骂着,不过片刻,他又拉了两个士兵挡在了自己前面,防止突然射上来的利箭伤了他。
如今南京的十几个城门全部都被吴三桂的大军围困着,每个城门上面的兵将都如这个将领一般狼狈不堪。
“报!平北军已经到了凤阳了。”
一个急令传到了南京城。听闻这个消息,顿时一堆的官员们开骂了起来,凤阳府,都几天了才到凤阳府,刘夏没安好心!众人心中纷纷想着。
但是如今他们却也拿刘夏无可奈何。
毕竟不管如何说,刘夏已经出兵了,至于没有来到,那是路途遥远的问题。就算城池破了,也不能说刘夏不救他们,毕竟此刻刘夏确实出兵了。至于城破,那属于他们兵马破烂,没有撑到援军到来,怪不得刘夏。
在那明朝官员和将领们的辱骂中,那奎狼军团千牛卫在其指挥使冯燕的带领下,正缓慢的行军着。每天行军三十里,这让那些士兵们舒服极了。他们从来没有如此舒服的行军过。
以这个速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到南京呢。
“指挥使,这般下去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到达南京呀?若是去了晚了,南京失陷了,王爷会怪罪我们吗?”一个奋威尉走到了那冯燕身边,有些疑惑的向冯燕问道,这几日他们都是如此行军,这让那些不知道内部的士兵们感到疑惑。
终于今日这个奋威尉走到了冯燕面前问道。
冯燕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此事王爷不会怪罪我们的。你们不必担心。你们都各自回去吧。”
那几人满脸迷惑,见冯燕不说,最终无奈的回到了各自的营帐中去。
没过一会儿,一个亲卫匆忙的走了过来,到了冯燕耳边俯身言语了几句,冯燕脸色顿时露出了喜色。
“好!号令全军立即尽快行军!”
刚才那个亲卫于他说了,南京城已经被吴三桂打开了几个城门,楚军已经冲杀了进去。很多大臣都已经被捉住了。估计很快那整个南京便会完全沦落。
到了这个时候,冯燕必须得尽快行军到了南京,然后在在那南京城下哭喊一会,再假装和楚军打上一小仗,如此他的任务便全部完成。
那几个士兵刚才还听着冯燕说不急着前去呢,如今不过片刻冯燕却又下达了快速前进的军令,这这实让他们困惑不已。不过他们毕竟是小兵,自然管不着冯燕如何下发命令。困惑也就困惑了。
当冯燕带领着千牛卫五千兵马快速前进之时。吴三桂的大将马宝也得知了冯燕的前来,之前他也得到过冯燕的消息,听了斥候的汇报,只见那马宝冷笑一声,道:“这冯燕可真是会演戏呀!南京城我们刚刚攻破,他就快速前进而来。哼,不过也算这些明朝之人活该,得罪了刘夏,他又岂会真心实意的来救你?不过如今还不可与那刘夏对战。”
想到这,马宝立即对身边的亲卫道:“传令下去,一会儿平北军前来,你们只管胡乱打一下,便退了。不必过多的纠缠。”
马宝言罢,一个亲卫皱起了眉头,道:“将军,若是敌人紧追不舍呢?”
马宝讥笑一声,道:“不会的,你只管传令便可。今日本将军也就帮他刘夏一回,算是做个顺水人情。”
“顺水人情?”一个亲卫脑袋里面疑惑道,毕竟他们和刘夏还是敌对着的。
“捉到弘光了吗?”马宝立即问道,弘光可是明朝的皇帝,捉到了他便意味着明朝灭亡了。至于以后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明朝余孽再找一个朱家之人当皇帝,那都是后事。
那亲卫脸色露出喜色道:“回禀将军,弘光小儿已经捉住了。还有那些大臣,全部都投降了,不过还有几个老不死的宁死不降。”
马宝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道:“既然不降,那就全部——”说罢那马宝做了一个斩首的动作,眼中尽是冰冷。
那亲卫会意,连忙点头。
“你去将弘光皇帝还有那些大臣们,全部都押赴到武昌府,以及将那皇宫中的美女金银也全部都带走。不能给那些平北军留下一个子。”
马宝言罢,那些亲卫们便纷纷下去开始准备。
过了几个时辰之后,整个南京皇宫都被搬空了,还有那些大臣官员们的府邸,所有的金银书画古董一个不曾留下,那些皇宫中的大量美女宫妇也都被全部带走,此刻已经在那回武昌府的路上。
当那冯燕带领着千牛卫来到南京之时,此地不过是一个空城罢了,除了城门外几个痛苦着的流民之外,城中一片萧条,城楼不少地方都被那大炮轰炸破碎,不少地方的城墙也都坍塌在地。
一些留守的一些士兵还在巡逻者,当他们看到了远来的平北军时,顿时吹起了号角。很快那些楚军便都集合了起来,准备开始迎战。
他们已经得到了马宝传下的命令,于这些平北军接触一下胡乱打下便可。
当冯燕来到南京城下之后,立即派兵冲入了破烂不堪的城门中,开始对那些残留下来的楚军一阵攻击,不过冯燕也克制了兵力,让他们不必太重视此次战斗。
“若是这些敌军向我们挥出兵器,我们便还击,若是他们不战,我们也不必与他们纠缠”这便是冯燕下达的命令。
那些楚军和平北军交战了一下,便纷纷退去。
第三百零五章 皇帝之争
南京城被攻破之后,一番文武大臣都被马宝掠走,金银财宝也不曾留下。整个城池都是空荡荡的,除了可以看到那战争留下的丝丝痕迹,和到处流窜的流民之外,好像不曾有过繁华的集市和喧闹的宫殿。
冯燕赶到了南京,得知了南京城已破,于是便跪在地上嚎哭,周围的将士们也都受此‘感染’,纷纷跪在地上,那眼泪如同喷泉一般,哗哗的不停的流出。
“传令下去,三军缟素。”
冯燕眼睛看样子已经哭肿,不过心中还是不甘,于是站起身来,突然间掏出腰上别着的宝剑。
只见他抽出宝剑,便要向自己脖子上面抹去。
“如今皇城已破,王爷所托未能完成,我已无颜面王爷!便一死了之,以此谢罪!”
说着,那冯燕便要自杀。
但是他身边的的将领哪里肯?他们早已经来到了冯燕身边,当那冯燕刚刚将那利剑抹在脖子上,现出一丝红痕之时,左右将领亲卫,立即抓住了冯燕的手,企图将他手中的宝剑夺出。
“将军不要!这也不是将军所错,实乃是奸贼误国呀!若不是那奸贼搜刮民脂民膏,贪污军饷,怎么会导致防守南京的御林军无力作战,百姓四散逃离?”
“是呀!是呀!此事不能责怪指挥使大人您援救不利,大人您已经尽力了,这些天哪天不是星夜兼程的向南京赶来,实在是南京的那御林军——”
最终,在众多将领们的一番‘劝说’之下,冯燕绝了自杀的心思。见那冯燕将剑拿了下去,旁边的一个亲卫连忙从怀里掏出来一条白色的纱布,给冯燕包扎住,脖子上面的伤痕。
冯燕心中隐隐想要份发笑,不过还是忍住了,这便是做了一场戏罢了。
“唉,南京城已经破了,皇上也被抓走,此刻若是以我们的实力,定然无法将皇上解救回来,不若我们暂且回到军团当中,将这里的消息告知王爷,请王爷发兵剿贼,救出皇上,兄弟们你们看如何?”
旁边的那些将领们,闻言连忙点头,都道好。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离开这里返回军团。号令兄弟们快马加鞭将这里的消息,先行一步告知王爷。”
言罢,那冯燕便带领着军队开始原路返回。
当冯燕离开了南京城回去的时候,弘光皇帝和那班大臣们,此刻都被装在封闭的囚车中,浩浩荡荡的向武昌前进,这一路上可谓是大摇大摆,不但打了胜仗,更是捉住了敌方的皇帝。
吴三桂更是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马宝的归来。
当天,吴三桂便将那些大臣们进行了处理,凡是投降的吴三桂也就留着了,不投降的直接杀了。
在生命面前,那些自喻君子的儒家门生,东林党派,全都变了个样。投降之人不知多少。第一个投降的正是东林党的领袖,钱谦益。他还不想死,一点都不想死。
在历史上,南京是被满清攻破的,当时柳如是要拉着钱谦益一起投河殉国,但是这作为东林党领袖的钱谦益却说,水太冷,不以死殉国,最后投降了鞑子。可想而知其人品实在不敢恭维。
对于那猪一般的弘光皇帝,吴三桂更是亲自召见。
只见弘光皇帝此刻已经脱掉了亮金龙袍,头发散乱,肥胖的身体走起路来都有些费劲。如今已经换上了吴三桂给他准备过去的官服。他脸色苍白,额头上面更是冷汗直流,身子微微颤抖。特别是当吴三桂用那冰冷的目光扫视过去的时候,弘光皇帝,更是浑身一震,身体好似不受自己控制了。
“朱由菘,你可有话说?”吴三桂满脸讥笑的看着底下跪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大胖子。
吴三桂遥想当年自己不过是大明朝的一个臣子罢了,见到皇亲国戚哪次不是屈膝下跪,如今自己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这帮皇亲国戚,乃是如今的大明皇帝都要给自己下跪,这般感觉,吴三桂说不出来的爽快。
“不——不敢。”
半天,那被吓得脸色苍白的弘光皇帝才说出这么两个字,顿时热的吴三桂大笑。
“哈哈哈哈,好。既然如此,朕就封你为肥侯,赐你‘天下第一胖’之牌匾!哈哈哈哈哈”吴三桂看着那朱由菘的肥胖身体,顿时讥笑起来,更是对其无限的讽刺。
朱由菘虽然心中愤怒不已,脸色也是一阵青一阵红的。不过此刻他自然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哪里敢违背吴三桂?
“肥侯就肥侯吧,不管如何说也是个侯爷,只要以后能够好好的活着就行。”
想到这里,那朱由菘恭敬的对着吴三桂拜了一下,大喊道:“谢主隆恩。”
“哈哈哈哈”
吴三桂再次大笑一声,随即又安排太监们,给肥侯送去了百匹绸缎,数十位美人。
那朱由菘也欣然接受,通天以他的名义发布诏令,宣布退位,臣服吴三桂。
自此弘光政权覆灭。
弘光皇帝的覆灭,并未使得那些忠于明朝之人就此心灰意冷,他们一部分奔向了洛阳,想要上书刘夏立朱姓皇亲为皇上,将兵权政权都交出。一部分奔走福建,企图再次拥立一个皇亲当皇帝。
那部分奔走洛阳之人,实在是傻得可爱,竟然想要让刘夏将兵权和政权都交出去,这班人刘夏自然不会待见。先不说交不交政权兵权,就算是拥立一个皇帝,刘夏都不会同意。
“请郑王拥立太祖子嗣为帝,歼灭吴三桂,收复北京。恢复我大明江山!”
这帮子人数都二十多个人,此前大都是一些四五品的官员,还有一些是退休在家,听闻了南京覆灭,于是再次出仕之人。至于那些高官,此刻不是被吴三桂杀了,便是已经投降了吴三桂。
“下官以为,应该拥立潞王为帝,潞王聪明睿智当为皇帝。”
大坐上面,刘夏还并未同意组建新政权,这下面的这二十几个人便开始推选出来自己心中的人选,刘夏只在上面冷笑一声,看着下面这些人争吵,如同看小丑一般。
“下官以为桂王更胜一筹,桂王体察百姓,时常深入百姓之中,了解天下疾苦,定然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潞王乃是天命所归的人选,理当立为皇帝。”
“桂王乃是神宗皇帝之后,尊贵无比,自当为帝。”
“潞王英明神武,实乃明君。”
顿时本来的一拨人,此刻分为了两拨,开始对骂了起来。直叫两边站着的刘夏手下的官员们笑话不已。
就这般,不知道吵闹了多久,两拨人都是脸色发红,嘴唇干裂。
“王爷,下官恳请您迎回潞王,拥立潞王为帝。”
“王爷,下官恳请您迎回桂王,拥立桂王为帝。”
刘夏看都不看他们,打了个哈欠,道:“如今已是正午,本王也饿了,想必众位大人也都饿了,来人,开饭!”说罢,刘夏头也不转的离开。
刘夏哪里有立皇帝的心思?他自己都有当皇帝的野心,他的野心,恐怕天下人都明白。只不过这些捣乱之人,刘夏也不能杀,也不能将其关起来,于是刘夏便就这么理都不理。
迎回哪个王爷当皇帝,若是刘夏不说,哪个也当不成。若是他们撇开刘夏将那些皇帝带到洛阳,刘夏完全可以在路上的时候将其暗杀了。
当刘夏走远了之后,那二十多人仍旧站在大殿之上,气怒的看着刘夏远去的方向。
“这刘夏分明是狼子野心,自然不肯迎回潞王,不若我们自己将潞王移驾到洛阳如何?”
“哼,什么潞王,应该迎回桂王!”
第三百零六章 潞王之死
当这几人在洛阳争着拥立谁为皇上的时候,另一部分奔走福建的大臣们已经和当地的军阀郑芝龙达成了协议。
“拥立唐王朱聿键为皇帝,年号隆武。”
隆武皇帝朱聿键凤阳人,唐定王(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三子)八世孙。崇祯五年,被封为唐王,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向朝廷要求借兵三千人前去参与镇压,但是朝廷怕藩王趁机叛乱而予以拒绝。他便自行在南阳招兵数千,亲自统领着寻找农民军作战,被打的打败。朝廷因他违反国法,降罪而废为庶人。囚居于凤阳。福王朱由菘称帝后,将他释放,又怕他争夺帝位,命迁居广西平乐府(金广西桂林市南),不久流亡于福建。
历史上他是在一六|四五年弘光帝被俘之后的,同年六月受到郑芝龙,黄道周等人的拥立,称帝于福州,改年号隆武。不过由于历史的变化,他如今到了一六五零年才称帝。
隆武皇帝算得上是一个聪明的皇帝,至少比这弘光皇帝强多了,也有自己的抱负。但是他生不逢时,遇到这个乱世,虽然郑芝龙等人拥立他为皇帝,但是其实他就是一个傀儡罢了,一切政务决策也都是郑芝龙等人决策,隆武皇帝根本无法左右。
当即,那郑芝龙便通告天下,拥立隆武政权。以隆武政权为正宗。
不过这并未得到其他人的响应,其中便有刘夏。刘夏并未作出响应,没有反对,也没有同意。
却说白虎军团、青龙军团、朱雀军团三个军团此刻不断的靠近北京,使得那北京城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少的八旗贵族开始将自己的金银财宝转移到了辽东,以防北京城破,财宝被人夺走。更是有一些人,甚是已经将自己的妻女慢慢的转移到了辽东。
那些满清八旗贵族在北京周围圈的土地,此刻也都相继荒废,即便是皇庄也没有人前去了,大战在即,所有的贵族此刻都躲在了北京城中。有了上一次霍颜德刚前来对外面的八旗贵族一阵绞杀的经历,此次刘夏的三个军团的前来,使得他们全部都第一时间缩进了城中。
这几年的安逸日子已经将那些血性的八旗兵马出现了堕落,变得贪生怕死,变得爱慕虚荣。
不过他们的战斗力仍旧不能小看。
三大军团并未直接攻入北京,而是以三个方向半包围着那北京城,就地安营扎寨,每个营地都架起了上百门的火炮对准了前方,这让那些满人们感到一丝惊恐。
豪格自从上次被救回了北京之后,多尔衮立即找来了大量的御医对其进行医治,虽说豪格与他多有不合,但如今却是非常时期,豪格不管如何说,也是一员猛将,此刻多尔衮不得不用。
在御医的精心治疗下,豪格仍旧没有醒过来,按照御医所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先天已经是回天乏术了,即便是大罗金仙也救不活。
就这样多尔衮损失了一员大将。因此多尔衮开始启用大量的汉人,其中便有洪承畴等人。
“十四哥那些汉人不可信,绝对不能将兵权交给他们。难道忘记了以前的吴三桂尚可喜二人?”
多铎对于多尔衮用汉人心中非常不满,之前吴三桂和尚可喜二人不顾战局,私自逃走,致使阿济格战败(其实阿济格已经必败无疑),并且带走了大量的精锐兵马,使得清军损失惨重,那次战斗让多铎心中记忆清晰,怕是终身都忘不了。
多尔衮皱了皱眉头,道:“如今不能不用汉人,毕竟我们不论军中还是朝中,汉人仍旧有很多,本王不担心他们反叛,毕竟如今本王已经将那些汉人的家室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