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肿鹁矗看渭焦鞅匾饕拘欣瘛
  诸位看到这里,想必已经看的非常清楚,这赵构为什么对她那么的恭敬,很简单,因为在他上位什么都缺的时候,是这位老人家,带来了他最需要的钱粮,还有声望,在一定程度上对赵构能够坐稳皇帝这个位置,带来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这一世,因为秦桧的原因,所以大宋的领土相对能够,保留比较多的北方部分,所以并没有逃到南边的临安。
  不过这个老太太,在政治眼光上也仍然一样的犀利,所以说别人不太支持赵构,但是她却如历史上做出了相同的决定,这就是政治眼光,也活该她能够得到赵构的尊重,她的荣宠是皇室之中独一份的。
  因为他对大宋也算是做出了很多贡献,所以由不得赵构对她不尊敬。
  但是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长公主之所以如此做了,就是因为她有着自己的目的。
  秦鲁长公主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钱忱、次子钱愕为亲生儿子,而钱愐、钱恺属于庶出,但是这四个孩子,她都一样当做自己亲生的儿子一般对待。


第五章 秦鲁长公主(下)
  秦鲁长公主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钱忱、次子钱愕为亲生儿子,而钱愐、钱恺属于庶出,但是这四个孩子,她都一样当做自己亲生的儿子一般对待。
  在赵构那里,她一直在要求将这些儿子,一个个全部都捧上高位,得到无与伦比崇高的地位,但是她一次又一次的向赵构,为自己的儿子要求一定的高官俸禄,希望这些钱家的孩子,能够过上更加安逸的生活。
  其中他的次子钱愕在南渡之时,被强盗张遇害死,作为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长公主在赵构面前,因为丧子之痛,几乎要痛哭的昏死过去。
  赵构没有办法,只能够调动韩世忠的近卫人马一万五千人,将这一支人数在五十人左右的土匪,全部给包围在一片狭小的区域。
  最后这些人一个都没有被杀掉,全部被带回京城,当着长公主的面,全部处以了极刑,这才稍微安抚了一些老太太的丧子之痛。
  就是这一件事情,就可以相对比较清楚的看到,在大宋范围内,这个老太太是真的有着一定权威的,在赵构面前也是真的能够说得上话。
  因为自己的次子死掉了,公主就将大部分的心血,投入到了长子身上毕竟这可是亲儿子,她不断地向宋高宗赵构,为钱忱求爵、求禄、求官职,每年都要往赵构这边跑十多趟。
  赵构碍于情面,再加上自己登基的时候,老太太确实是做了很多,所以每一次虽说都在想办法推脱,但是时不时的,还是要答应一下老太太的要求。
  只是老太太的爱子之心,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的,尤其是在她知道,自己这样请求,能够最后得到赵构回应的情况下,更加是变本加厉。
  依照宋朝祖制,为了抑制外戚的权利,常常只给封号不给实权,面对这位曾祖母级别的公主再三请求,赵构只能为此破例。
  历史上的赵构,一直提升她儿子的官职,从做团练防御使、节度使等职,到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少师等官衔,最后并进封为荣国公,一时风光无限。
  为了防止其他外戚家族的不满和效仿,赵构每次对钱忱加官进爵后,都会强调这是特例。可是,秦鲁公主还是不满足,还是不停地找高宗帮儿子讨封赏。
  这下可惹怒了皇帝,赵构也是要面子的,便在侍臣面前狠狠地数落了公主一番,八十几岁的老太太被曾侄孙教育了一番,脸上无光,尴尬不已,低着头离开皇宫。
  回到府中的公主回想起来仍然是羞愧不已,竟抑郁成疾,不久就病逝了。
  赵构本想让公主意识到自己的过分,消停一段日子,未料到伤了她,后悔不已。
  赵构下令将其全部子孙皆加官一等,以求宽慰公主。
  而且秦桧不知道,长公主死的时间就在今年,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一次,她被赵构当面斥责了之后,太过于羞愧,所以丢掉了性命。
  如果说秦桧处置不当的话,已经八十多岁的长公主,这位德高望重的赵家公主,可能就如历史上一样丢掉了性命。
  但如果说秦桧做的非常好,并且能够让赵构满意,又让长公主下得了台的话,很有可能这位年纪最长的皇亲国戚,可以过了这一劫数,一直活下去,真的活到长命百岁。
  不过这都是发生在很多年之后的事情,现在的赵构和长公主之间,还有着许多的回旋的余地,事情也还没有发展到特别恶劣的地步,只是赵构一直也很苦恼,长公主要官这件事情,所以才叫秦桧过来给他出主意,还是当着长公主的面。
  赵哥为什么会烦恼,说白了还是因为,担心其他的皇族和外戚,向他索要实际的权力。
  之前赵构刚刚掌权的时候,在各个政治派系之中,就有一个宗室皇权派,这一个派别,全部都是由大宋的皇室之人所组成的,他们手中握有一些权力,但是他们却并不满足,希望能够得到更多。
  也正是这些人想要去争夺权力,所以才使得赵构最后发狠,将这一个派系之中的一部分人,给偷偷的派人杀掉,或者是流放。
  只有像赵鼎这样,真的非常有能力,又不太要求实际权力,并且一心一意为大宋去做事的,大宋的赵家宗室之人,才被赵构留了下来。
  赵构不敢放任长公主,一直这么做下去,因为到时候可能会危及的,也还是大宋自身的安全。
  当秦桧第一眼看到长公主的时候,他都不敢相信,自己面前的这个女人,会是一个撒泼打滚的人,虽说年岁看着确实已经非常大,但是她身上的那种端庄的气质,却是不能够随着岁月改变的。
  长公主八十多岁,眉宇花白一片,却并没有给人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反倒她的眼睛,看着非常的明亮。
  “这位想必就是秦相了,本宫跟你还是第一次见面。”
  长公主虽说对秦桧说话非常的客气,但是从她的话语之中,却完全是一种不卑不亢的语气,或许她已经在心里明白,赵构为什么要把这个新任相国给叫过来。
  这个女人可是皇帝的女儿,之后又是王爷家里的女人,非常的具有政治眼光,像赵构找个这样的小手段,怎么能够逃得过她的眼睛。
  只是长公主也想看一看,这个之前因为上位,就闹得整个大宋风风雨雨的右相秦桧,到底有什么本事,为什么能够得到赵构如此的青睐。
  她这一次可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来求官的,难道说仅凭着这一个后生,就能够让自己放弃了求官的打算了,长公主虽说表面不说,但是心里却冷笑了一声,我们走着瞧。
  看到长公主对自己说的还算客气,虽说言语之中语气并不友好,但是秦桧也知道,自己面对的可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他不敢有任何不敬,或者是得罪对方的举动。


第六章 所言不妥
  秦桧先是对着赵构跪地见礼,马上又起身,对着长公主一拜到底,但是其他的话他一句都没有说。
  秦桧在这里的地位最低,不敢擅自开口,他在等着主人赵构,先发起这一次的议题,之后他再来接话。
  赵构本来是想坐山观虎斗,让他们两个自己交流去吧,现在一看,秦桧似乎想让自己先说。这还真是个滑头。
  “秦爱卿,这一次让尔前来,为的是朕的一个家务事,这一位是秦鲁长公主,爱卿现在也知道了。”
  “见过长公主殿下。”
  “秦相的事迹,老身也是多有耳闻,秦相乃是国之栋梁,刚刚我们已经见过礼了。无需如此。”
  “谢长公主殿下。”
  赵构看到他们已经寒暄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又开始说话了。
  “秦爱卿,这次这话应该怎么说起呢我想想”
  赵构手扶着自己的额头,说到最后竟然停下,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述,秦桧非常惊讶的从赵构的眼中,看到了一种可以称之为是焦虑的东西。
  按理来说,这在赵构的眼中是不应该出现,他可是整个大宋最有权势的人。由此可见秦鲁长公主给自己儿子求官这件事情,确实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有一点是秦桧可以预见的,如果说自己不帮他出谋划策的话,很有可能这个官职,在压力之下,赵构也就给了。
  但是轻易的将官职给出去,对于赵构来说很容易,但是这背后有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尤其是在皇亲国戚之中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微臣斗胆一问,不知道这一次长公主殿下,到底是向圣上要求何事呢?”秦桧直接对着长公主问道。
  “吾子钱忱聪慧机敏,而且本身又是皇亲国戚,自然应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下官和钱太师交往不多,只知道钱太师为人恭厚,确实是一时之选。”
  秦桧点了下头,这就是应和,钱忱还真的没有多少能力,而且已经五十多岁了,都已经是太师了,还想怎么样。
  秦桧不知道自己话里面的意思,秦鲁长公主到底有没有听懂,又或者是明明听懂了,却懂装作不懂,就是要死硬的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这样,在秦桧看来就是极为愚蠢的行为了。
  “秦相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吾儿不但聪慧过人,且其待人处事,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自然应该为朝廷效更大的力。”
  秦鲁长公主自顾自的说道,她这个时候明显就是在装傻。
  赵构显然之前已经听多了,这样夸大其词的言语,所以这个时候当长公主,再说这样话的时候,他露出了一种非常无奈的表情,而且在秦桧看向的时候,还从他的脸上看到了,一种有些厌恶的情绪,看来在长公主的嘴里,这些言语已经算是陈词滥调。
  “长公主的意思,下官已经明白,您一家为国为民之心,这实在是我大宋之楷模,钱太师的忠心也绝对是日月可鉴,然长公主之言语,下官觉得不妥。”
  秦桧说前面半段的时候,赵构都瞪大了眼睛,不知道的还以为秦桧已经和长公主串通好了,想要一起逼迫自己给与钱家更多的好处。
  直到听到了最后,发现原来自己找来的这个救兵,还是自己这边的人,他这才放心了一些,不过他还是紧张的看着秦桧,不知道他要如何说服这个自己都头痛的老太太。
  “哦!哪里不妥?”
  听到秦桧的话,长公主显然不快,马上看向了秦桧,而且语气也不善了。
  “长公主殿下,如果说靖康之难发生之后的数年时间里,在金国人的进攻之下,我大宋风雨飘渺,乱民四起,四方涌动,金国人在北虎视眈眈,西夏在西鹰视狼顾,西南大理国及吐蕃、羌塘也是各有动作,南边的李氏王国也是屡屡进犯,大宋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危急存亡之秋。
  然这数年之中,当今圣上带领武百官,大宋的黎民百姓,披荆斩棘,励精图治,各地叛乱相继平定,百姓都能够回归土地之中,国家给与优厚的福利政策,生活也走上了正轨,国家经济慢慢的恢复,在去年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可以说在这几年,大宋已经慢慢的恢复了元气,而且已经收复了北面的汴京,以及更北面的几个州路,这几年无论是面对金国,还是之后面对伪齐,我们已经从来再没有输过。
  而且长公主也可以看到,我大宋现在皇威浩荡,西南的各个土司,相继表示自己对朝廷的臣服。
  溪洞蛮族、乌蒙各部落,以及更南边的其他的一些部落,还有大理国,也向我大宋示好,这在几年之前,都是不敢想象的事,这就是大宋国力的体现。
  我大宋现在无论是军事,还是农业、商业、科技、百姓民生领域,都已经是蒸蒸日上的局面,绝对不是危急存亡之秋,这点长公主说的有些过了。”
  “秦相所言,本宫也深以为然,当今圣上治武功,国家确实是已经走上了正轨,这一点却是本宫刚刚说错了,这里先向圣上赔个不是。”
  长公主倒是光棍,说完马上对着赵构一欠身,表示自己错了,赵构马上站起来还礼,他的这个动作,秦桧可是第一次看到。
  “曾祖姑母不必如此。”
  “但是圣上,还有秦相,虽说国家已经在慢慢的变好,但是要是说没有危险,本宫绝对不敢苟同,之前秦相所言,只是说现在大宋所面临的外部局势,稍微得到了一些好转,如果要说完全的安全,估计还有着非常远的距离,不知道本宫可有说错?”
  长公主看向了秦桧,眼神锐利。
  “长公主殿下说的一点都没错,大宋现在确实还远远谈不上安全,才需要不断的去继续积蓄实力,发展国力,所以下官之前才会,想要跟金国进行议和,以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回旋。”


第七章 芒刺在背
  “议和本没有错,本宫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不然绝对没有现在大宋的安定之局面。”长公主点了下头。
  “只是看来这议和之举措,在士子们看来,实在是不值得一提。”秦桧苦笑着说道。
  “那些年轻书生,不过是目光短浅之人,或者是有着自己的目的,他们的言语完全可以不做一回事,再说当今圣上圣明,已经为你将这件事情挡下来,大可以不必耿耿于怀。”
  “长公主说的是,当今圣上圣明,从长远出发,所以同意了这一次的议和,我大宋也经过各种调配,才有了现在这局面。
  虽说如长公主所言,现在的大宋在慢慢的回复国力,但是离长治久安还有着一些距离,我大宋必须要继续开拓努力,必须要上下一心不可。
  钱太师现在不但是我大宋的太师,而且还是秦、凤、泷三地的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同时还是大宋的皇亲国戚,其地位极为尊贵,已经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这一次长公主还是为钱太师,前来为向圣上求官,下官倒是觉得奇怪了”
  说到这里,秦桧故意停顿了一下,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看向了一旁的秦鲁长公主。
  长公主也知道他现在是话里有话,于是马上追问道:“秦相,何怪之有?”
  “这钱太师现在如下官所说,已经是万人之上,还能够有什么官职可以求的,是中书省门下平章事,还是尚书右仆射,还是说长公主希望,钱太师能够封王。”秦桧故作疑惑的问道。
  “这”
  秦桧前面说的或许还不错,秦鲁长公主的儿子,现在确实已经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大宋的太师,秦、凤、泷三地的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整个大宋可以说都没有几个人,手里面掌握的实权在其之上。
  但是后面说的话,虽说非常的平淡,却让长公主心里一惊,什么皇亲国戚,什么位极人臣,什么能够封王,在她听来,这已经是诛心之言。
  或许之前他为了自己儿子的前途,也为了整个钱家的前途,所以一直在赵构面前倚老卖老,希望这个年轻的皇帝能够给钱家更多的关注,授予更多、更大的官职,这才有了之后的一系列举动。
  长公主现在才发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之前已经丧失了理智,反倒是秦桧看的更加清楚,并且点醒了还在迷惘之中的自己。
  她之前的行为,其实已经有些走火入魔的意味在里面,如果说她站在旁人的角度,才能够看清楚她自己的行为,她之前的所作所为,已经有些对赵构携恩图报的意思在里面。
  你想想赵构是什么人,他可是现在大宋的皇帝,实实在在的天下之主,而且随着大宋的国力日渐增强,赵构这个皇帝的权威也会更加强化,绝对不会像之前一样,还有被人逼迫的情况。
  因为长公主的请求,赵构在更多情况下都能够,答应了她的条件,同时也能够让她所在的钱家,因为赵构的原因,能够不断得到官职和赏赐,变成整个大宋范围内,仅次于赵家的,最有权威的家族。
  但是归根到底,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说白了很简单,这一切都是因为,在赵构刚刚登基的时候,长公主所在的钱家,曾经资助过皇帝。
  同时她自己还拥有着,一个皇族的辈分摆在那里,加上她背后的钱家,是宗室都必须尊敬的对象,这都是赵构所不能够忽视的。
  但如果说赵构因为长公主一直以来,向他进行求官的这件事情,一直将不满留在心中,只是积蓄着,却不表达出来,自己是完全不会知晓的。
  到时候如果说自己不在了,她这秦鲁长公主的脸面自然也就不在,到时候钱家的人在圣上面前,又应该如何自处呢?
  如果说赵构念及自己之前的情分,也记得钱家毁家纾难的情分,所以对钱家不进行处置,到时候钱家还可以繁荣一段时间,只是迟早是会出事的。
  不过一旦赵构对自己之前的行为,一直怀恨在心,并觉得丢了他的面子,却又不表现出来,到时候他的儿子、孙子们可就麻烦了,这个钱家可能都会因为自己的行为,出现意想不到的祸患。
  我们之前有说过,长公主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人,否则不会在赵构的身上,政治投资的那么准确,并且也获得了相当的好处。
  但是再聪明的人,也有着自己的软肋,就比如说长公主的软肋就是他的儿子,如果说不是因为这件事情,已经牵扯到了他的儿子,她绝对不会表现得如此之糟糕,至少能够看清楚最基本的各种可能性。
  但很可惜,为了让钱家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她已经有些忽视了一切,忽视了之后可能的影响。
  长公主现在真的是觉得有些庆幸,好在秦桧及时的提醒了她,让她发现了自己之前的错误,就算她的身份再怎么尊贵,赵构对她如何恭敬,到了最后赵构仍然是大宋的皇帝,他也只是一名皇室之中,早就已经出嫁的公主而已。
  如果惹恼了赵构,最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那就是不言而喻的。虽说历史上赵构并没有拿她怎么样,不过最后她的死,也确实跟此有直接的关系。
  “秦相,本宫非常感谢你的提醒,如果不是因此,本宫这一次险些酿成大祸。圣上,之前本宫有些无理取闹,让圣上为难,本宫先向圣上个不是,还希望圣上不要见怪才是。
  我钱家本来就已经地位尊贵,现在有了跟圣上进行交流的机会,已经非常满足了,不敢再有任何的其他奢望,请圣上明鉴。”
  赵构到现在都有点没有会过来,到底是什么情况?
  他们两个不过是说几句话,而且秦桧似乎也没有说任何的观点,两个人甚至都没争吵一番,不过只是说了什么位极人臣这样的话,为什么长公主就认怂了。


第八章 虞允文
  赵构毕竟还是赵构,你大爷还是你大爷,想了一会儿之后,他就大概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对着秦桧点了一个头之后,看向了长公主。
  “曾姑祖母,您看要不这样,您自己说一个解决的方案,之后钱家的人都会按照方案,得到相应的东西,只是在这之后对于钱家,不会在有其他的照顾了。”
  “圣上,吾儿身居高位,这些年来却一直在后方,过着安逸的生活,没有到前线自己的节度之地,和士卒一起参加战斗,枉顾前方将士的拼死搏杀,没有尽职尽责,有负圣恩,本宫极为羞愧。”
  “曾祖姑母无需如此,您所言实在是太言重了。”
  “恳请圣上只留吾儿太师之位,他确实是没有带兵打仗之能,只望使其能够有相应的俸禄即可,其他节度使、制置使之职物,望朝廷全部收回。
  承蒙圣上的关爱,钱家现在已经是荣宠之极,所有钱家之子弟,之后定不敢再有其他奢望,另其他钱家之中子、孙者,如有军职之职务,也请圣上一并收回。”
  “哦”
  老太太说完之后,反倒轮到赵构惊讶,他没想到,老太太竟然转变的这么快,之前还是来求官的,现在却主动变成让他把钱家之人,现在所有的军中职务全部给收回去,看样子在秦桧的稍加点拨之下,她已经将一切都想通了。
  其实这个时候长公主态度的转变,不只是让赵构松了一口气,还让他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现在,他的权势已经比之前要强得多,已经可以真的说是皇威浩荡了。
  正是因为他的权力大了很多,所以才会出现长公主屈服的情况,如果说他还是之前,建炎元年时候的那个赵构,长公主或许还意识不到自己的皇威,也还会继续无理取闹下去。
  到时候,自己难免会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在什么时候爆发,对老太太进行一番斥责,或许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如果真是那样,钱家人虽说不会说什么,但是绝对会对大宋离心离德。
  现在问题圆满解决了,长公主自己知难而退,甚至还要将一些军职给归还,也没有留下任何不良的影响,这完全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其实赵构一开始,不能够解决这件事情的原因,和长公主的情况是差不多的,秦桧之前说话的言语非常的简单,伴君如伴虎的道理,真的也非常的浅显,但就是因为身在局中,而且就算她明白这个道理,也不好由赵构自己将这些话说出口。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赵构觉得这一次将事情交给秦桧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