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厍
  不过托克托也只是用只言片语,简单地记述了这个部落而已,却没有详细的描述其他的记录,甚至连范围都是不确定的。
  新唐书两爨蛮传记:“乌蛮与南诏世为婚姻,其种分七部落:一曰阿竽路,居曲州、靖州故地。二曰阿猛,三曰夔山,四曰暴蛮,五曰卢鹿蛮,二部落分保竹子岭。六曰磨弥敛,七曰勿邓。”
  贵州大定府志记“按昆明蛮即居曲州、靖州故地之阿竽路,盖宋朱提、南广二郡。”这里指的“昆明蛮”即乌蛮,又称“昆明诸种”,说明乌蛮绝对不是一个部落,而是地区内一个大的族群内,所有部落的总称。
  “盖宋朱提”的“宋”指的是南朝“刘宋”,据此可知乌蛮中的阿竽路、阿猛、阿夔等部落,至少在唐时的居地即今昭通地区及附近的广大地区。
  据上引“唐时乌蛮仲牟由之裔阿统者始迁于此”,这段话之中可以知道,阿竽路他们部落当时的大首领叫做阿统,他带领部落结束了游牧生活,迁居于阿竽路。
  其俗依然是不知耕稼,以牧畜为业,土多牛马,无布帛,男女都披牛羊皮。
  据镇雄县志载:“唐乌蛮后裔阿统与其子芒部同居于此,以后芒部子孙繁衍强大,又以其祖名号此地为芒部。”
  阿统一说迁于阿竽路,一说居于芒部,这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笼统一点说,阿统这位乌蛮出名的领袖,唐时已在今昭通地区。
  不过对于七个大部落之中的其他六个,是否在昭通还有待商榷。
  对于乌蒙部落,说得较具体的是明朝人著述的明一统志,其中记载,乌蒙军民府:“唐时乌蛮仲牟由之裔阿统者始迁于此,至十一世孙乌蒙始强,号乌蒙部。宋时封阿杓为乌蒙王。”
  明人曹学佺著述明一统名胜志、清人徐松辑宋会要稿等有类似记载,这都说明乌蒙由乌蛮而来。
  大定府志:“有祝明,居堂狼山中,以伐木通道为业。久之木拔道通,渐成聚落。号其地为罗邑,又号其山为罗邑山。”笃慕在罗邑山有写为洛宜山、乐尼白,生了六个儿子,分别发展为武、乍、糯、恒、布、默六个部落,是为乌蛮历史上的六祖分支。其中,布、默两支后裔,分布较广,遍及滇东、滇东北、黔西、黔西南和川南等地,是为今这些地区彝族的先民。


第一百八十二章 乌蒙王
  也就是说这个乌蛮部落就是现在,我们所知晓的彝族的祖先,就像溪洞族是苗族、壮族、畲族、部分客家人的祖先,大理是白族的祖先一样。
  刚刚这个罗星说自己是乌蒙,乌蒙其实是乌蛮整个部落大酋长的名称。
  乌蒙部落之前的首领名叫罗杓,是大宋之人物,入赘了乌蒙部落,成为了乌蒙王。
  史书记载,“始祖罗公讳星字杓,太府君自江西入籍平叛,以从征有功,遂封为乌蒙王,后卒,葬于坐宅后边,有坟茔镌碑为记。”
  另有盐津县志记载,阿杓奉命讨夷,到了乌蒙部落,看到夷民以:“康、麸、秕、稗、野果、野菜充饥”,“亦身露体”,“居住洞穴”。
  不忍以兵威定,身为将军的阿杓,自然想到三国时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安扶政策,便实施宋朝的“和亲”政策,入赘为乌蒙部落“大鬼主”即酋长的女婿。
  于是“乱平,封为乌蒙王,赐姓禄。”按传统的婚姻习俗,入赘女婿要改名换姓,随岳父姓,岳父母视其子,内兄弟姐妹称呼其兄弟。因此,史书上有:“阿统的十一世孙”和“罗兄禄弟”的记载。
  阿杓约在公元1122年,奏准告老在盐井大同夷渡山,即今普洱镇小洞村安度晚年,卒后安葬在夷渡山石马岗。
  普洱渡夷都山,现尚存传说的乌蒙王墓,墓前有马、羊、狮等石刻,墓碑一块。
  这个人按照年龄来说,在四十岁上下,又说自己姓罗,加上他汉族人的面貌,应该是老乌蒙王罗杓的儿子。
  “不知道您和老乌蒙王罗杓是”秦桧对着乌蒙王试探性的问道。
  “乃是我的父王,只不过父王已经身故多年了,不想参知政事大人,还知道家父的名号。”罗星对秦桧笑着说道。
  罗星能够露出这样的表情,这显然是在对秦桧释放善意。
  “乌蒙王言重了,老王乃是一带豪杰,我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因为不知道你们已经完成了统治者的变更,所以倒是不知道大王的名号,这里多有失礼了。”
  秦桧对着罗星拱拱手说道。
  知道乌蒙老王的名号,这并不是秦桧通晓历史,而是在他的记忆之中,还有着多年前册封乌蒙王时候的记忆,所以才恰好记得,否则谁会专门找这样的记录。
  “听说秦参政到此,我特意带着族人过来迎接,谁知道刚刚下面的人不守规矩,对您多有得罪,还希望秦参政不要在意才是,我在此赔礼。”
  “大王,这不算什么,只是刚刚我这手下,失手之下,杀了一个贵部落的勇士,应该是我们说多有得罪才是。”
  “这些话,我们就不要再多说了,是他们无礼在先,又实力不济,死不足惜。
  在这个荒郊野岭的地方,和您交谈也不是待客之道,不如您就随着我一起返回部落之中,到时候,我们部落以酒菜招待大宋前来的各位贵客,也好让人知道,我乌蒙部落不是没有任何礼节的部落。
  而且话说回来,我乌蒙部落也是当今大宋朝廷,之前亲封的部落,也属于是大宋的子民,这是我的父王之前一直教导我的事情,我时刻都牢记在心。”
  听到罗星这么说,秦桧完全放心了下来,这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他还承认他们乌蒙部落,是大宋所属的部落,也是大宋的一员,只要他还承认这一点,秦桧就觉得不会有危险,因为他们还算做是自己人。
  “大王,我现在非常冒昧的,跟您问一个问题,你们乌蒙七部现在加在一起,一共有多少人口,又掌管着多少土地。
  因为我之前也不知道这些,所以也只是好奇一问,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如果您不想说的话,也可以不用去回答。”秦桧对着罗星问道。
  “秦参政这么问了,我肯定是要说的,不过这个还真不好说,如果说到这具体的数字,连我都不太清楚。
  不过我乌蒙部落,掌管着周边方圆千里的广袤土地,七个部落的总人口加在一起,约莫耶有百万之众,能够拿得出手的战士,差不多有五、六万人,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征招更多。
  不知道我这么回答,请参政是否能够满意,毕竟没有专门统计过,而且各个部落之间,也有自己的秘密,所以只能够给这样一个大概。”
  “满意,满意,罗首领能够将这些如实相告,我已经觉得非常的满意了,只是如果掌控着如此大的范围,岂不是贵部落和大理、吐蕃都有接壤。”
  “我乌蒙部落和南诏国系出同族,那大理国灭了南诏国,因此我乌蒙部落,之前世代与大理国乃是敌对的状态。
  而且大理国之前,曾经趁着辽国和金国的入侵,大宋无暇南顾的时候,屡次侵略我乌蒙部落,和其他大宋的西南土地,因此我们和大理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西北面的吐蕃,同样跟我们接壤,但是那里高山峻岭阻隔,所以他们很难从那边过来,到谈不上有太多的接触。
  虽说吐蕃跟大宋也有领土之纷争,但是与我乌蒙部落没有太多的联系,所以我们跟吐蕃之间,没有太多的仇怨。
  秦参政,我这事就事论事,有些话可能大人会不爱听,还希望秦参政不要有任何的想法才是。”罗星说道。
  “我怎么会有想法,大王说的这些都是实话,我也已经从您的语言之中,感觉到了您对大宋的诚意,我对你们乌蒙部落,从一开始没来之前也好,还是经过了刚刚的事情也罢,绝对没有什么恶意存在。”
  “不知道这次秦参政前来,所为何事呀!”
  “我受到当今圣上之托,前去大理国拜访。”
  “去大理国?”
  “是的,大理国现在的国王段正严派人进贡,当今圣上高兴之下,故名我前来。”
  听说秦桧要去大理国,罗星马上露出了惊讶,且有些为难的表情,毕竟他才刚刚说过乌蒙和大理国是世仇。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宋和乌蒙部落
  “原来是这样只是我们乌蒙部落,这算起来已经约莫有二、三十年,没有到朝廷去拜见当今圣上。
  之前确实是因为路途遥远,加上我刚刚继承部落的大小事务,没有能够及时前去,对当今圣上多有不敬,这个我实在是非常的愧疚。
  之后我有意,在秦参政返程之时,随着秦参政一起前去大宋国都,拜会当今圣上,以表达我乌蒙部落的崇敬之意。
  到时候我乌蒙部落一定会选择最好的贡品,同时奉上一些牛羊,还希望到时候秦参政能够帮忙引荐,不要推脱才是。”
  罗星说完这话之后,秦桧微微一笑,这就是他想达到的目的。
  他刚刚告诉罗星,自己要去大理国出使,实际上是故意这么说的,就是为了给对方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迫。
  乌蒙部落和大理国两个势力,是世世代代的仇家,同时两边一方属于大宋。一方是独立存在的政治势力,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大理国之前进行入侵的时候,大宋才会出兵,不但收复自己的土地,还安抚乌蒙部落,也同样保护他们,就像是自己的子民一样。
  但如果说现在大宋跟大理国,建立了比较好的外交往来,而且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联系,已经数十年没有进行朝拜的乌蒙部落,在大宋这边接受了大理之后,又会是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这还真的是有些不好说。
  本来乌蒙部落自成体系,也是半独立于大宋势力范围之外的,如果说大理国这次真的向大宋进行了臣从,那么两边在跟大宋在外交地位上,实际上是差不多的。
  而且刚刚才向大宋进行的进贡和大理国,甚至会显得更加的有优势,毕竟大宋都已经忘了在边陲的位置,还有着一个名叫乌蒙的所属部落了。
  如果说之后乌蒙部落,跟大理国再次起了冲突,如果大宋向着乌蒙还好,就算是保持两不相帮的态度,对于乌蒙部落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现在看来大宋在某个时候保持这样的态度,并不是不可能。
  之前罗星跟秦桧说的都是实话,他们整个乌蒙部落人口的数量,也就一百万左右,所有的部落加起来,他们的兵力也就数万人。
  大理国的人口数更多,数百个部落加在一起,可以出兵二、三十万,和大宋、金国相比确实不多,但是和乌蒙相比,却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乌蒙各个部落之间,统属关系相对比较弱,实际上还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没有出现乌蒙国,仅仅只是存在一个所谓的乌蒙部落联盟。
  大理国虽说明面叫国,国内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但是和乌蒙部落不同的是,他们有着一个非常强权的高家存在,他们长期把持朝政,而且能够将所有部落联系起来,这才能够将国家的力量联合在一起。
  也就是说,从组织形式上,乌蒙国同样是有着极大的劣势,因为他们的各个部落之间的力量,是非常分散的,只有在面对入侵的时候,才有可能聚集在一起。
  除了这些不利因素之外,大理国还可以自己大量的锻造兵器,虽说只是简单的铁质兵器,这一点也是乌蒙部落很难达到的。
  虽说乌蒙部落也可以锻造兵器,但是这产量却少的可怜,乌蒙部落许多兵器,都需要向贵州的四大土司进行购买,还有很多战士要使用,最原始的石质和木质兵器,这才避免了上战场的时候赤手空拳。
  如果真的开战的话,除了了解地形这唯一的优势之外,大理国几乎占据了所有的优势,之前大理国入侵的时候,已经证明了这样的事情。
  所以乌蒙部落才要在大理国的威胁之下,去寻找大宋这个强大的靠山,否则的话他们早就已经自己独立了。
  所以这个时候罗星稍微有些紧张,也是能够理解的。
  “大王能够一直心向大宋,同时也想着亲自过去大宋进行朝贡,这对于大宋朝廷和乌蒙部落联盟来说,自然都是好事。
  我之后去了大理国,也会向大理国王提起这件事情,到时候大理国,跟大宋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友谊,也希望大理国能够对乌蒙,保持同样的关系。
  因为乌盟国再怎么样,也是我大宋的一员,而大理国暂时还只是外部势力,我大宋和乌蒙部落乃是亲戚关系,跟大理国只不过是朋友。
  这一点是有着本质不同的,还希望大王能够放心便是,不过我必须要提醒大王,唯一需要乌蒙部落这边做的,就是时刻记得自己臣从于大宋的这一点。
  我向大王保证,只要能够做得到这一点,大宋自然也能够一直保持对乌蒙部落的诺言,并且作为你们最强大的靠山。”
  听到秦桧这么说,罗星也放心了,秦桧的话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乌蒙部落是从属于大宋的势力,而大理国则是属于外部势力,两方对于大宋来说,在亲疏远近上还是有不同的,所以乌蒙部落完全可以在这点上放心。
  不过同样的,秦桧也提点了罗星一句,那就是乌蒙部落要一直臣从于大宋,这是大宋对他们唯一的要求。
  如果说有任何不臣之举,大宋之后会以什么态度,来面对乌蒙部落就不好说了,就像罗星自己担心的一样,甚至有可能会被大宋置之不理,或者是直接攻击。
  罗星能够坐上现在这个位置,掌管着百万人的命运,虽说各部落之间有些龌龊,但是部落联盟能够一直存在,本来就已经说明了他的能力。
  罗星三十多岁走上乌蒙王的位置,一直到现在,已经是十多年的时间了,能够一直坐着这个位置,就已经很不错了。
  最开始的时候,因为乌蒙老王还活着,所以有着乌蒙老王的协助。
  之后的十年,在老王死了之后,可都是他自己在打拼,并且镇服了大部分的部落,这就是罗星的手腕。


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竽路部落
  不过好在秦桧从一开始,也没有把罗星当做是一个简单的蛮族首领,否则他早就已经在部落纷争之中死掉不知道多少次了。
  对于秦桧所说的话,罗星非常的清楚。
  自从乌蒙的老王去往大宋进行朝拜,并且被封为乌蒙王之后,乌蒙部落已经有接近三十年没有前去大宋进行朝拜,这是不能够狡辩的事实。
  罗星之前所说的什么因为路途遥远,什么刚刚继承部落的大小事务,没有能够及时前去,什么心理非常的愧疚,他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
  路途遥远完全就不是理由,别人大理国相对乌蒙部落更加的遥远,还不是一样派出了使者前去大宋,为什么到了乌蒙部落这里就不能够企及了,真当秦桧是傻子。
  至于所谓的继承部落的事务,只要愿意去查,很简单就能够知道,罗星继承部落已经十几年了。
  愧疚就更谈不上了,如果说真的会愧疚的话,他早就已经在十几年前就前去大宋了,还用等到现在再在这里愧疚。
  其实乌蒙一直也非常清楚大宋之前,在北面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不管是辽国,西夏,还有现在的金国,根本就不是大宋在之前所能够去应对的。
  君不见辽国灭国的时候,大宋派十万人马过去,仍然被辽国打得大败而回,辽国的将军降服于金国,却完全无视大宋,这本来就是大宋积贫积弱的表现。
  也正是因为大宋没有办法顾及南边的事情,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宋对于南边的大理国,还有越南的李氏王朝,根本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够任凭他们进行侵略,丢掉了许多的土地。
  而位于大宋领土范围之内的乌蒙部落,还有贵州的四大土司,包括溪洞蛮族,都可以对大宋视而不见,同时还能够在自己遇到缺粮的时候,在附近大宋的土地上肆意的进行劫掠。
  但是现在大宋却似乎不同了,虽说也丢掉了北面的半壁江山,但是至少现在在面对金国的时候,显得并不是那么的软弱,在军事上可以不落下风,甚至还夺回了一些失地。
  很多关于北面大宋和金国的消息,就算乌蒙地处偏远,只要真的是想要知道,也还是能够知道的。
  而且大宋开始重视,跟南边大理国的外交关系,这代表什么,代表着大宋的战略之中,对于南边也并不是完全放弃的,至少已经开始要进行交往。
  只要大宋真的想要管理,自己和南边各个势力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之中,位于南边的乌蒙部落就不可能独善其身。
  “对了,大王”
  “不,秦参政,您不要叫我大王,我这个乌蒙王还没有得到当今圣上的册封,所以还不算数。您要不叫我罗星就可以,您是朝廷大员,一直称呼我为大王,实在是让人有些过意不去。”
  “是吗如果这样,那我便称你为罗兄弟如何,虽说这样叫起来似乎有些冒昧。”
  “秦参政愿意跟我罗星当兄弟,那是我的荣幸,没有什么冒昧不冒昧的,我们这山野之人能够见到您这样的大官儿,也是实属不易,刚刚参政大人有什么话要说,请尽管问便是。”
  罗星这个时候已经把自己的位置放的非常低了。
  “我想知道,刚刚拦截我们的那些人,到底是什么身份?”
  “那些人也属于我乌蒙部落,只不过这些人是附近一个名为暴蛮部落的人马,只是暴蛮的其中一支。”
  “暴蛮?”
  秦桧显然对这个名称非常的陌生。
  “是的,暴蛮部落,这个部落相对于其他的部落比较原始,而且他们经常会去周围其他的部落,又或者是东面的水西土司那边抢劫,所以一直以来名声都不是很好。
  出现之前想要抢劫秦参政这样的事情,其实也不算是在意料之外的事情,正是因为知道秦参政可能会前来乌蒙的土地上,所以我才会大老远的,带着我部落的人马,前来迎接秦参政的到来。”
  “原来是这样,只不过我们杀了他们一个人,似乎还是他们部落非常重要的猛将,之后罗兄弟还似乎偏向我们这边,难道说对于你们的部落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吗?”
  “不会有什么影响,虽说暴蛮部落显得天性相对比较野蛮,但是他们最尊敬强者,在之前的比试之中,参知政事大人手下的这些武者,都表现出了非常强悍的实力,相信这暴蛮就算是心中不服,也不会表现出来。
  其次我乃是乌蒙部落之主,就算是我向着秦参政,相信这些人也不敢对我有什么太大的意见,我在部落联盟之中,这一点的威望还是有的。
  稍后我会派人出去,召集七大部落的所有重要的首领前来,我们到时候跟秦参政一起,商议一些关于部落和大宋交往的事情,不知道秦参政以为如何。”
  “我没有任何意见,想必有许多事情是我可以跟大家一起商谈,我也希望乌蒙部落整体上能够变得更好,这样才会慢慢的,更好的去接受大宋的统治。”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罗星点了下头。
  秦桧一行人,随着罗星的人马,一路上向着西边前进,走了整整三天的时间,他们来到了阿竽路部落,也就是乌蒙部落的最核心之所在。
  之前我们有提到过,这个阿竽路部落就是现在的云南昭通一带,只不过秦桧他可不知道这些,之前他只不过是一路上跟着走,而且他穿越之前的历史和地理知识,简直是少得可怜。
  加上一路上罗星都在思考之后,乌蒙部落和大宋交往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什么兴致,而秦桧对于荒郊野岭没有什么兴趣,而且有的时候会过危险的荒山、草地、沼泽,还要躲避危险的瘴气,所以路程之中也没有人有好心情,反正一路上秦桧都很懵逼。
  好在他们成功的到达了阿竽路部落,而且没有人员伤亡,这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竽路部落
  秦桧他们一路上,也遇到了过其他的乌蛮一族的寨子,这些寨子虽说已经有了一些,类似于原始城镇的雏形,肯定是要比原始部落要好得多。
  在村子的最外围,不仅仅只是一盘木质的栅栏,在栅栏上面还能够站人,可以进行警戒放哨,也能够在有敌人进攻的时候,作为居高临下的防御阵地。
  在栅栏的最外围,还拿泥土进行了夯实,如果说这些砦子,放在日本战国时期,这些部落的形态,已经可以算作是一座比较坚固的小城了,囧。
  秦桧以为这就是之前的乌盟老王还在位的时候,给乌蒙各个部落带来的所有的变化,没有想到等真正的到了最核心的,那个阿竽路部落总山寨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错了,而且似乎错的还有点离谱。
  首先来说阿竽路是一个大部门,罗星自己说过,居住在这个部落之中,以及在周围分散居住的人口数量,远远地超过了三、四万人,这是很大的人口数量了。
  至少在这样规模的人口,在这样的不太好的地理环境,还有比较低端人口聚落的形态之下,已经非常难得。
  一般这样处于相对原始状态的部落,基本上都是分散居住的,很难会有聚集在一起的情况,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