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皇商(癸卯)-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得不说,西北的任何一个城镇都是随时在为战斗做着准备,武器装备都是结结实实能够用上的。
王诩费力地拎起一件步人甲问习三道,“这就是步人甲?”
“嘿嘿,签判您知道可不少。”习三大笑着,接过了步人甲,很是亲切地摸了两下。
“这甲有多重?”王诩甩了甩有些酸的手臂。
“五十八斤,一共一千八百二十五枚甲叶。”习三对自己的战场上的“老朋友”,知道得很清楚。
王诩又拿起神臂弓,这个东西他在和裴健讨论火器的时候,倒是弄清楚了它的底细,“步人甲神臂弓,西军都是这样的配置上战场吗?”
“也不全是,弓弩手是这样,还有长矛手,就配长矛。不过,弓弩手占多数。”习三好不容易将步人甲放下,然后又拿起了神臂弓,仔细地端详着,仿佛是多年没见一般。
神臂弓有多大杀伤力,王诩从裴健那里就知道了,“习三,在战场上你们是如何对付铁鹞子的?”那日在校场上,王诩只是从郭景修那里知道了一些大概。
“若是主动出击,碰上了铁鹞子,跑不掉的话只能硬碰硬,但是还真打不过。不过守着,等着那群贼厮来攻城,办法倒是很多。”习三答道。
王诩听郭景修亦是这样说的,如今他心里已经有了主动进攻对付铁鹞子的办法,不过先得等着善喀部的人到齐再说,所以今天是想来弄清楚如何防守抵御铁鹞子的,“那你说说,若是铁鹞子攻城,你们怎么办。”
“挖沟壑,设置障碍,坚固城墙,然后在城墙头上用神臂弓射他贼厮。”习三说完,见王诩没有太多表情,又道“签判你莫看咱们出击讨不着什么便宜,那群贼厮进攻也讨不着什么便宜,只要堡寨一修筑起来,咱们守住堡寨,靠着武备军械,甭管他多少人,都能给他乖乖地打回家。”
虽说习三的话有些夸大其实的嫌疑,但是王诩还是相信堡寨的作用不容小觑,否则西北也不会遍地都是这种东西了。
不过王诩要的显然不是这种依托于坚固堡寨的防守,更要走出堡寨,能在平原上遭遇了骑兵也能全身而退的防守,况且西夏也不止铁鹞子这种重甲骑兵。
“步人甲不能抵御铁鹞子的冲击,那一般的骑兵呢?”王诩继续追问习三。
习三估摸了一下道,“应该没问题,但是要几十人围成一团,组成壁垒阵。”
王诩想了想,还是决定先拿习三用现成的武备实验一下,“习三,你把步人甲穿上,然后背上神臂弓,把大斧拿在手里。”
在习三穿着装备的时候,王诩就让丘一林和农文腾出一块空地,然后准备一个平日里训练用的稻草人。
见习三穿戴整齐后,王诩就对习三道,“你在地上滚一圈,然后蹲住,砍掉这个稻草人的腿试试。”
王诩一步步地探索着记忆中岳飞的战法。
习三依言照做,直到第五次,才准确地砍中了稻草人的腿,随即站起身来,不好意思地笑笑道,“小的多少年没练过了,加上这个大斧拿在手里,实在不好打滚,让签判见笑了。”
“慢慢来,不着急。”王诩随后让习三脱下步人甲又问,“”若是加重步人甲,或是再配上一个盾,会怎么样?”
“小的不明白签判的意思。”习三有些摸不着头脑。
王诩遂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地说了出来,“我是在想,在平原上遭遇上了铁鹞子,能不能用甲盾护住身体,以零敲散打的形式,避开骑兵冲击,砍折骑兵的马腿。”
“这个办法…好像不错。”说话的是丘一林,作为西北官吏他也多多少少了解些军事,“西夏的铁鹞子人马都是重甲,只有马腿没有防护,一旦马腿砍折,整个人就得倒地上起不来。”
“对,我要的便是这样的效果,不过这么样才能发挥到最大的功效。怎么样才是最适合的装备,怎么样才能减少伤亡,还需得进一步探索。”面对自己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王诩也不禁眉头紧锁,“所以,在场的诸位,今后还需得你们精诚协作,共同为我大宋为我西军探索出一条出路,咱们总不能永远躲在堡寨里被动挨打吧。”
王诩的这话激起了曾为军人的习三的血性,习三一拍桌子道,“娘西皮,王签判,习三给你保证,一定能做出让你满意的东西,杀他龟孙子贼厮。”
“除了甲胄、刀斧以后,弓弩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农文,这就只有靠你了。”王诩拍拍农文的肩膀,将重任交给了他。

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军潜规则

王诩正带着衙役赶往胡、凌二人的宅子的时候,恰好遇上了郭景修,领着二十多折家军正要去校场。
“邵牧,几日不见,可想煞伯永了。”郭景修亲热地拱手和王诩打招呼。
“伯永兄严重。”王诩一看郭景修身后的一众兵丁问道,“伯永兄这是要往何处去?”
“才巡完城,正要去校场操练。邵牧你是有何公干?”郭景修反问道。
章楶为节省开支,不增加朝廷和百姓的负担,就连巡城也是用的士兵,而且衙役也少得可怜,此时王诩身后的十几个人便是整个衙门的衙役。
王诩遂简略地将胡、凌二人的贪腐案说了一遍,忽然心念一动,便对郭景修道,“不如伯永兄将这二十折家军暂借于我,查抄了胡、凌二人的家产,我再送还伯永兄。”
“好吧,伯永随邵牧一道。”郭景修爽快地答完,就招呼着折家军跟着王诩一道去了胡、凌二人的家中。
二人家门已经被封,妻儿老小皆已遣散。
王诩看着昔日门庭若市的大宅院,如今凄凉得门可罗雀,心中忍不住有些唏嘘,“动手吧,不过记住切勿毁坏东西。”
王诩一挥手,衙役和折家军就冲进了胡洪文的宅子,郭景修骑马踱到王诩身边道,“邵牧可知西军抄家的习惯?”
郭景修的这句话让王诩一愣,“习惯?!”
“莫非邵牧不知?”郭景修也是吃了一惊,“西军抄家,尤其是官吏乡绅,往往会有私夹的情况。”
“私夹?”王诩顿时明白过来,原来西军抄家,会中饱私囊,“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也不知道,不过历来是西军的传统,不论是在战场上还是抄家。”郭景修也显得有些无奈。
战场抢敌人,回家抢百姓,王诩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如今的他也不再是才进秦州的那个他了,他决定要动手改一改西军的面貌,没有好的纪律和精神可言的军队,又怎能打得了胜仗。
“对了,伯永兄,待查抄完毕,邵牧像和伯永兄再去一次校场,再见识见识西军的训练。”王诩笑着对郭景修说道。
郭景修不知所以,但是心头总觉得王诩是想要做什么,不好拒绝,也只得点点头。
查抄了胡府之后,一行人又去了凌府,带清点完毕,王诩就命几人将清点的财物送到了知州衙门,带着剩余的几个揣得盆满钵满的衙役一道跟着郭景修去了校场。
校场里依旧是一副威风凛凛的肃杀,但在王诩看来,却充斥着一种被纵容的不良糜烂。
折可适和李忠杰等人迎了上来,一阵照例的寒暄之后,王诩便对折可适道,“折知军,邵牧刚开办了一个书院,准备请些将士们来教授战法战术,自己也准备想教授些东西给将士们,不知折知军意下如何?”
王诩的话让郭景修一愣,他完全没有料到王诩一来就对着折可适发难,折可适算是身经百战的战将,王诩这番话显然会激怒折可适。
果然,折可适乃是战场杀敌的血性男儿,根本不会有王诩那么多弯弯肠子,一听王诩说要教授他们东西,折可适冷冷一笑道,“折某不才,虽没读过几天书,但是战场杀敌,却绝不服人,调教出来的兵将们也不需要别人来指指点点。”

第一百九十四章 儒魂

“那这样吧,折知军,我带了几个衙役来,对你同样数量的折家军,若是你赢了……”
“不必!”折可适大手一挥,“只要你带来的衙役能打倒我折家军一人,我折可适带头听你王签判说教!”
郭景修此刻肠子都悔青了,他若知道王诩会来这一手,他是决然不会带王诩来校场的,这下双方杠上了,帮谁都会里外不是人。
“那就挑郭指挥带回来的几个人吧。”王诩笑着道。
“好!”折可适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他对宋朝的衙役是个什么水平是一清二楚的,莫说他手底下的折家军,就是捕盗追匪都吃力。
王诩走了六个衙役身前,压着声音说了几句,六个衙役脸色时青时红,最终纷纷点头应诺。
“王签判,随你选人。”折可适毫不在意,大方对王诩道。
王诩一早就瞅准了几个才跟着郭景修回来的折家军,朝着折可适拱手,“就他们吧。”
“你六人出列!”折可适猛喝一声,六个人应声出列。
随后,折可适命人给六个兵丁和六个衙役各发一根结识的木棍。
十二个人对上阵之后,折可适飒爽地一挥手,“开始!”
六个兵丁随即主动地扑向六名衙役。忽然,滑稽的一幕出现了,六个衙役开始猛然上蹿下跳,夹带在身上抄家得来的金银珠宝顿时散落了一地。
六个兵丁中的一两人见己方优势明显,随即开始偷奸耍滑,俯身去捡衙役们散落在地上的金银。
六个衙役躲着兵丁的进攻,护住要害部位,朝着捡金银的兵丁就是一顿猛打。打的还并不是要害部分。而是袖口胸襟。
“呼啦”一声,被围殴的兵丁身上裹藏的金银玉器也掉了出来。
这下可就炸开了锅,瞅着满地明晃晃银闪闪的金银珠宝,又有两个兵丁动了心,刚一俯身,就挨上一顿闷棍,同样也是朝着夹带金银的地方而去。
十二个人缠斗一气。结果不是打得满地找牙,而是满地找钱。一地的珠光宝气,煞是吸引人。
最终,六个兵丁有四人被揍趴在地上,而衙役六人全部被打趴下了。
折可适看得脸上青紫交加,冷冷地哼了一声。扭头就离开了,留下了一众尴尬不知所措的将领。
王诩却是淡淡然地一笑,朝着一众将领拱手道,“五天后,邵牧在城东的书院恭候诸位。”说完,让郭景修招呼来了人帮忙把衙役们抬回了知州衙门。
郭景修在路上既佩服又担心,忍不住提醒道,“邵牧。你这做法虽然达成了目的。但是当着众人的面折了折知州的脸面,而且一众将领们恐怕也不好受。”
“哎”王诩叹了一声。“西军的种种都是顽疾,非得下狠手,下猛药不能根治。邵牧没有办法出此下策,也是万不得已的。”西军战力虽强,但是总有一堆陋习,若是不治理,长此以往,就会酿成大祸,而且此时不治,待到掌权之后再治,恐怕就来不及了。
郭景修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王诩,“邵牧,你也不必太过担心,西军将领虽然好脸面,脾气暴躁,但是个个都是磊落的男儿。不会在暗地里做些什么的。再说,伯永总会站在你这边的。”
“多谢伯永兄了。”王诩很是感激地向郭景修道谢,随即又补了一句“伯永兄,记得五天后要来。”
郭景修一愣,无奈地笑着点了点头。
王诩觉得兵丁抄家私自夹带正好是一个纠正西军陋习的契机,虽然事出突然,但是机会难得,而且有郭景修在场见证了全过程,当着他的面借抄家发挥,也免得落一个阴谋算计西军将领的的骂名,毕竟要让赢得西军的心还是要靠硬实力,真本事。
回到家里,王诩将武士道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点点地总结出来,在王诩看来,西军包括大宋的所有军队都是缺乏精神和信仰的军队,所以他们需要一种支撑的精神和信仰。恰好,武士道精神是最佳的选择。
整个东亚的文化,甚至是东南亚都是源于中国。而日本文化更是如此,王诩还记得曾经在大学里读过的《宣祖实录》中的一个典故,讲的便是日本的“关白”(相当于宰相)丰臣秀吉不自量力,狂妄地想要实现:直捣大明国,迁都北京城,远征天竺,进而并吞世界的春秋大梦。便发动了壬辰战争,侵略朝鲜,想要借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
已经二百年没有战乱的朝鲜号称“小中华”,歌舞升平,文恬武嬉,两月之间,连陷叁京。朝鲜国王逃到中朝边境,准备过江“死于天子之国”。明朝政府闻奏朝鲜求援,决定出兵,迎击贼寇。
明朝万历皇帝派大军水陆并进,痛歼倭寇,,战争前后进行了七年,最后倭寇大败溃逃,丰臣秀吉气病而死,朝鲜重整河山,视大明为再生父母。儒家文化从此在朝鲜半岛被尊奉到无与伦比的程度。
朝鲜国王宣祖说:“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
宣祖王之言,便可窥见,中国至于日本和朝鲜的影响,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但日寇贼子,窃中华文化为己用不说,还妄图“弑父”,但多少年来,其奸计始终未能得逞。
如今,王诩打算以改良的武士道精神来治西军,说白也只能算是以儒家文化治儒家之兵。
儒家将球六德,即是: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以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日本人将儒家文化进行了有利于自己统治的歪曲和精炼,于是就有了武士道精神的七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
王诩现在要做的便是将日本人歪曲的东西恢复到原本的儒家倡导的模样,然后将其用来打磨塑造军人的精神。
儒家的东西,本来就该为中国人服务。
一连几天,王诩除了去知州衙门办公外,就是窝在家里,埋头整理武士道精神,王诩用了一个新名词代替——儒魂七律。

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纥商人

王诩将整理的资料刚收好,就有婆子来说,匡尚等在前厅求见。
匡尚这时候来干什么?王诩一边想着,一边收好资料,就跟着婆子来到了前厅。
“匡尚,有什么事?”王诩坐了很久,是故站在了匡尚的身旁和其说话。
“是那个回纥商人的事。”匡尚说着。
“哦,具体说说。”匡尚不说,王诩倒还忘了有这么一个人,这几天忙得都不知道扎木吉将其救活过来没有。
“我这几日联络书院和医馆还有纺织院,今天早上去了医馆,虫草先生就让我给公子带给话,那个回纥商人身体已经没有大碍了,但是想要痊愈成为正常人,还需一味药。”
“什么药,尽管让虫草先生开就是了,难道咱们大宋还没有?”王诩不知道扎木吉治病的方式,但是回纥商人对他来说很是重要,所以,即便是宋朝没有,西夏、吐蕃只要开口,就都要想办法弄来。
匡尚忽然变得有些为难,吞吐了半响才道,“心药。”
“心药?!”王诩一愕,顿时明白过来回纥人是患的心理疾病。
“是的,虫草先生就是这样交代的,他说他没有,让小的来问问公子,看能不能顺着他以前做过的事,经历过的事找到。”匡尚将扎木吉的交代原原本本地转告了王诩。
“经历过的事……”王诩托着下巴,来来回回地在前厅里踱步,回纥商人经历过的事……忽然,一件事闪现在王诩的脑海里,“有了,我知道心药在哪里了。走,咱们这就去找虫草先生。”
说起来,医馆和书院离着王诩住的地方还真不远,就是胡洪文和凌阳云曾经的住宅。这两场所是章楶首肯点了头的。没花一文钱。
医馆在胡洪文的宅子里,王诩和匡尚带着东西就来到了医馆。
原本,几进院落,经过了一番修正和改造,变成了普通医馆的模样,只是多出了一些给危重病人,或是无法行动的病人治疗的房间。
而回纥商人就在其中的一间病房里。房间朝阳,四周皆布花草树木,寂静宜人,倒是个清净养病的所在。
王诩站在外面敲门,扎木吉一开门,王诩便问到了一股浓烈的药味。其中还参杂着一种似曾相识的香味,让人头脑一昏。
扎木吉将王诩二人迎了进来,并没有关门,相反却把几扇窗户都打开了。
王诩看了看平躺在床上的回纥商人,比起从地牢里捞出来的时候要好得多了,面色也红润了一些。
扎木吉腾出两张木凳,让王诩和匡尚坐下。
王诩扫视了一周,出了一张床和几个木凳。还有一个盛放着各色大小陶罐的案几。王诩仔细地闻了闻,那种特异的让人头脑发昏的香味就是从其中的一个陶罐里冒出来的。
“看来王官人还对定静灵香有印象。”扎木吉说着。将案几上的一个陶罐拿了起来,仔细地漏出了一个缝隙,端到离王诩不远的地方,用手一扇,一阵熟悉奇特的香味便在王诩整个鼻翼间弥漫开来。
“此香便是定静灵香,记得老朽曾说过,这是帮助僧人入定用的。不过此香还有一个功效,便是麻痹人的神经,让人安定下来。若是用量过大,或是这香料的汁液见血,那么无论人畜,在半柱香之后,必然浑身麻痹,动弹不得。”扎木吉说着,将陶罐小心翼翼地放回了案几上。
王诩觉得这香料倒是奇特,用在医学上倒是很不错,于是继续问道,“虫草先生,这香料易制吗?”
“只要材料齐全,倒是不难。可是,其中的有一味材料须得从沉香中提炼而出。沉香本就名贵,那材料更是取十沉香方得二三,故而这定静灵香难就难在这里。”扎木吉说着缓缓地坐下。
“这个也倒是不难,我为虫草先生提供沉香,您要多少我给你多少,您帮我尽量多地制作定静灵香,不知可否?”王诩觉得只要能派上用场,尤其是战争后,能救助很多将士,那么就值得。
扎木吉用肿大得快看不见的眼睛盯着王诩半响,“王官人,你真是个奇怪的人。”
“虫草先生为何这样说?”
“你做的是事,老朽看不明白,或是说看不懂。”扎木吉收回眼神,转而投向了躺在床上的回纥商人,语调却是淡淡的不带丝毫的情感。
王诩并没有接话,因为他心中谋划勾勒的是一幅太过壮阔的山河图,不足与外人道。
“你要王官人能弄到沉香,老朽会尽力帮你的。”扎木吉说着,又顿了顿,“若是王官人想要用此味药材麻痹伤患用以救人,老朽还能减除些耗费,多少能省些。”
王诩见扎木吉明白了自己的意图,立刻起身,恭恭敬敬地鞠躬道,“多谢先生。”
扎木吉淡淡地点点头,岔开了话题,“王官人说找到心药,不知在哪?”
“匡尚”王诩被定静灵香吸引,险些忘了此行的主要目的,立刻让匡尚将箱子搬了进来。
“这就是这个?”扎木吉指着箱子问道。
“邵牧也不十分确定,但是想来应该就是这个东西。”王诩说着,就命匡尚将箱子打开。
箱子打开的那一刹那,鲜红如血,美艳妖娆,撩人夺目的红火珊瑚顿时神采奕奕地出现了在四人面前。
瑰丽的红珊瑚进入了回纥商人的视线,原本躺在床上犹如活死人一般的回纥商人,顿时焕发了精神,微翕着干裂的嘴唇,艰难地伸出干枯的手,似乎想要去触摸红珊瑚,嘴里一直喃喃道,“宝珊瑚…宝珊瑚…”
“就是此物了,若是王官人舍得,那么此人就有救了。”扎木吉将回纥商人的精神变化看在眼里。
“那这个东西就留在了先生处了,有劳先生了。”王诩再次给扎木吉鞠了一躬,见其转身朝向了回纥商人,知道他要进行治疗了,于是带着匡尚就离开了医馆。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课

由于目前鲁克峰在秦州经营着,所以渭州的大大小小的事宜都交给了匡尚,一边是书院,一边是医馆。匡尚跟了马华许久,也在秦州联络过各方,所以做起这些事来也不是很吃力,不过进度还是有些滞后。
书院里目前还处在招募学生和教书山长的阶段,所以没有多少人。
王诩早早来到书院,一直在书院里等到晌午,才有几个将领陆陆续续地到来。
哎,也怪自己,没有把这事落实好,说清楚具体时间,不过既然现在来了,就算是一个好的开头。王诩如是安慰着自己,然后将到来的将领一并组织着来到了一个大的教室里。
除了郭景修和慕化、郭成等人,便俱是一些个十将、虞侯,稀稀落落就有差不多十个人,被拂了脸面的折可适自然是找了个借口没了,不过让王诩感到意外的是,其子马军副兵马使折彦质倒是来了。
王诩着让将教室弄成自家小院前厅的样子,免得西军将领有抵触或是矮人一等的感觉。
十来个人就如同平日里闲谈一般,坐在了一起。
王诩着人上好了茶,就率先开口,“多谢诸位今日能如约而至,邵牧感激不尽。”寒暄自然引来了一阵回敬的客套。
“诸位都是为我大宋出生入死,拼杀疆场的功臣,容邵牧以茶代酒,先敬诸位一杯。”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一众将领很是吃王诩的这一套,原本紧绷的气氛逐渐地缓和了下来。
“邵牧年少,未经历过战场上的腥风血雨,亦不知将士们的饥渴苦辛。所以,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在座诸位,你们手下的兵丁为何投军。”
在座的诸将多多少少是读过一些书。能够识字认字的人。不似很多士兵目不识丁。王诩知道在座的诸将从戎,自然是有一部分报国守土的赤心,但恐怕更多的是为了立功升官。而兵丁们的想法,王诩也是一清二楚,所谓当兵吃粮,吃粮当兵,当了兵就能有饭吃。虽然得出生入死,亦须得和犯人一样脸上刺字。但是,总归比饿死要强。这样的兵,战斗力和精神士气可想而知,能打仗,但是不能打硬仗。
王诩笑着扫视着一众诸将。他今天就是要把这个问题摊开摆放在他们面前,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