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皇商(癸卯)-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王文振心头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下了,愁眉一展,忍不住叫好。
“咳咳咳”苗履故以咳嗽提醒,他心头此刻很不是滋味。
“你先下去,告诉折、慕二人此事我将禀明章经略。必然重重有赏。”王文振被苗履一提醒,兴奋的心情顿时被浇凉一大半。
见探子走后,苗履才道,“武墨兄,据逃回来的伤兵禀告,王道一军途径断崖山时遭遇铁鹞子伏击。王道战死,并未见着折、慕二人的部队,而这一军步兵恐怕也……凶多吉少。”
“这…哎!”王文振心头仅剩的一点喜悦也彻底被磨灭干净,这一进一出若是功过相抵还好说,但是朝廷的宰执们只会想,兴师动众地准备筑城,却是以全军撤退告终,而且还折损一员大将。损失一军精兵。
苗履一直仔细观察着王文振的表情。见其脸上犹豫不决,便趁机上前道。“政事堂的宰执们皆都好大喜功,只愿听捷报,而听不得忧报。折、慕二人立的那一点功劳恐怕难以抵消一军步兵的折损,再者筑城失利,这事……”
王文振看着苗履的神色,忽然明白过来,苗履这是要给自己出点子了,“路之兄有何高见?”
“咱们不如……”
折可适和慕化凯旋之后,却被王文振命令在中军大营等候,一直未得召见,只是着人来传话说是重重有赏。
慕、折二人并未往心里去,只是在偏帐中和折彦质等将领有说有笑地候着。
“折都指挥、慕都指挥,孔二回来了!”折可适命去打探孔二消息的人急匆匆地冲进偏营,这里不是中军大营,再者都是武人,没有那么多规矩。
“出营迎接!”此消息无异于是锦上添花,折可适最担心的事总算是有了着落。
折可适、慕化和折彦质等人出了偏营,立刻上马,策马出了大营,刚走了不到二里,就见孔二带着一众折家军,肩抗马挂,拎着铁鹞子的首级和铠甲浩浩荡荡而来。
孔二见折可适出营迎接,立刻策马奔了过来,“孔二不负众望,带着兄弟们回来了。”
“好!好啊!”二人下马之后,折可适重重地拍了拍孔二的肩膀似乎是在试探他有没有以前硬朗。
折可适爽朗地大笑一阵之后,才发觉孔二战绩斐然,应该丝毫不下于自己,“孔二,你们这?”
慕化和折彦质也下了马,俱都是惊愕无比的神情,孔二带回来的首级皆都套着铁盔,那装备西军再熟悉不过,乃是铁鹞子无疑。
孔二没有答话,而是朝着身后一挥手,被捆成粽子挂在马身侧的卧普令季被推了上来。
“回都指挥,多亏了王签判,咱们才斩杀了一千多铁鹞子,擒获了这个头目。”孔二喜不自胜地对折可适道。
“王签判?!”
不仅是折可适,折彦质和慕化也不约而同地发出惊讶。
“正是王签判,原本王签判奉命守卫粮道,但由于镇戎军一批粮食被劫,王签判就带人进行追击,追上了粮食之后,正巧遇上了我们。”孔二将王诩教他的谎话一一说给折可适等人听,“当然兄弟们身后有两百铁鹞子,王签判就出了计策,让咱们引诱铁鹞子,然后他引燃粮车,撞击铁鹞子,最终两百铁鹞子全部被斩首。”
“两百?”折可适估摸地一算,挂在马身侧的首级绝不止两百。
“当然不止,由于风沙骤起。泾原路又是主战场,所以我就让兄弟们往西撤退,去熙河路,就在断崖山,恰好遇见了熙河路的两军步兵。他们遭遇到了铁鹞子的伏击。”
“然后呢?”折可适虽已经知道了结果,但是听见自己的部下对上铁鹞子,任然是凝神秉性,听得入神。
“王签判让咱们兄弟穿上铁鹞子的重铠,趁着风沙西贼辨别不清之际,混入他们的阵型里,一队一队地挨个吃掉。”
“好点子!好主意!绝了!”折可适实在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吃了那么多铁鹞子的憋气,听了孔二的叙述,由衷赞叹起来。
“折都指挥过奖,邵牧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耍些小聪明而已,不及将士们的万一。再者,也是追讨粮草,将功补过而已。”王诩见孔二将实情说完,立刻走了上来,他害怕孔二说漏嘴了。
“王签判,遵正之前多有得罪,还望签判勿要往心里去啊。”折可适看见王诩,连忙上前拱手。
王诩立刻谦虚还礼,他知道自己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征服了大部分折家军的心,今后的塑造西军精神信仰的进程将更加顺利。
忽然,折彦质给孔二等人使了一个眼神,随即便冲到了王诩身边和孔二一道,将王诩抬了起来,继而折可适和慕化一阵哈哈大笑。
随行的折家军顿时鼓噪了起来,纷纷加入其中,人流蜂拥而来,将王诩簇拥着,犹如英雄一般捧回了偏营中。
“王签判,破贼寇,杀鹞子,擒敌首!”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在军营里此起彼伏。
一行人满载战利品,回到偏营中,孔二一路上不厌其烦地向不同的将士讲述着击溃铁鹞子,大获全胜的经过,不出多时,王诩率领折家军攻克铁鹞子,生擒贼首的消息在军营里传开,连同着折可适的胜利,折家军和王诩的风头可谓是一时无两。
诸路军马顺利撤退之后,辎重粮草、军械武器、筑城材料并无半点损失,加上折家军和王诩的胜仗,即便算上折损的王道和差不多一军的步兵,较之以前的战绩而言,西军也算是获得了很大的胜利。
四路军马撤回各路之后,碍于王道之死,章楶只在本路渭州城为折可适和王诩等诸将庆功。
这一夜,文武共庆,兵将同贺,觥筹交错,喜气盈天。折可适和王诩自然是众人心中的英雄,而王诩也通过此战在西军心中赢得了重要的位置。
不过,他们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并不是嘉奖和升迁,而是一个阴谋。
第二百零九章 直达天听
“是…是…”探子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饶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探子,也深知铁鹞子对西夏的重要程度。
嵬名阿埋毕竟是身经百战的智将,强抑住怒火对探子道,“下去继续打探宋军的动静。”
探子如蒙大赦立刻转身离开了大帐。
“探子的情报不假,嗒糜的那两百人也只找到了无头尸身,全部被斩首,没有留下其他的什么可疑的。”什里布垂着头,有些内疚当时自己的大意,当日发行嗒糜迟迟不归,便有感不测,立刻派人冒着剧烈的沙暴去查找嗒糜和其手下的两百人,但是找到的只有两百具无头尸体。
嵬名阿埋来回踱了几步,身上的白虎皮袄被带起的风微微伏起,仿佛一只伺伏狩猎的猛虎,突然,嵬名阿埋一扭头,看着什里布道,“宋军究竟是用了什么办法攻破了铁鹞子,若是说两百人也就罢了,就连卧普令季的一千人也覆没了。”
什里布亦知铁鹞子三个字乃是西夏军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代名词,更是纵横南北的依仗,如今却被宋人莫名其妙地击溃了,而且竟然一个不留,全部斩首。
“其中必有蹊跷。”嵬名阿埋看着地图思忖了半响又才道,“若是宋军找到了对付铁鹞子的方法,为何不大举进攻,支取没烟峡,而是选择了退兵,号称三十万大军的宋军,难道就是为了来招摇一番,显示军威。这不像斤斤计较的宋人的作风。”
“会不会是狡猾的宋人用人数上的优势击败了铁鹞子之后,由于伤亡过大,进而不得不退兵。这样一来。虚虚实实,让我们也摸不清宋人的底细。”什里布做出了自己的分析,他不承认,更不愿意承认无敌于天下的铁鹞子能被攻破,他更愿意相信的是,宋人以十倍于己的战力惨烈地取得了胜利,进而元气大伤。故弄玄虚而退。
嵬名阿埋一双鹰隼般的利目变得逐渐地清晰,“很有这种可能,不过还需要找一个人证实。”
“谁?”
“妹勒。”嵬名阿埋缓缓地吐出两个字。
“他?!”什里布不明所以,在他看来,这次铁鹞子遭受如此重创,完全是由于妹勒的指挥不当造成的。因此他更加看不起身居高位,权柄持重,更受到皇族倚重的妹勒。
“正是他。”嵬名阿埋认真地看着自己的爱将道,“什里布,妹勒能自景宗(李元昊)起就深受重用直到如今足见其并非庸材,此人决不可小觑。”
“是。”什里布被嵬名阿埋如此一说,才收起轻蔑之心。
“其人勇悍,但也不失智谋。否则也不能驾驭手下各色的难以驯服的人物。”嵬名阿埋对妹勒有着足够的了解。说着,便将手指指向了地图上断崖山的位置。“据探子来报,当日卧普令季带一千铁鹞子是准备在断崖山伏击宋军步兵,但是为何却遭到了宋军的反围,进而全军覆没。妹勒怎会知道宋军一定会通过断崖山,并派卧普令季前往设伏。”
“监军的意思是?”
“或许妹勒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宋军大军屯驻,我们还需暂时放下嫌隙一致对外。”嵬名阿埋说着,即刻召来督运官,“立刻募集一百牛羊,一百骆驼,五十斤茶叶送往韦州静塞军司。”
“什里布,准备一下我们一道去韦州静塞军司慰问妹勒监军。”嵬名阿埋一撒白虎袍,昂首而去。
什里布跟在身后,立刻明白了嵬名阿埋的意思。
“啪!”赵煦将王文振和苗履上的两封札子重重地扔在龙案上,脸色铁青地看着朝堂上的一众大小文武,好半响,才冷冷道,“绍圣以来,举国上下韬光养晦,朕殚精竭虑,为求复先帝之志,承锐意之心,未敢有半点懈怠。如今四路兵马俱出,耗费无数,寸功寸土未得,先折一员大将,损一军兵马,你们有何面目立于这朝堂之上!”
“臣等罪该万死!”只听呼啦一声,一众文武齐齐跪在地上,就连平日里无所忌惮,言语不禁的御史们也哑了声,大气不敢多出。
“咳咳咳咳…咳咳咳…”赵煦一阵猛咳,近来感觉自己身体大不如前,体虚汗多,有时久看些书就觉疲惫异常。
“陛下,龙体要紧。”伺立在赵煦身旁的小黄门只宽慰了一句,递上了参茶,就不敢再多说了,他也没见过皇帝发这样大的脾气。
赵煦接过茶杯,饮了几口,火气似乎消散了不少,放下杯子方才道,“众卿平身。”
赵煦看着一众朝臣起身,这才又说道,“诸卿对于此两札有何意见?”
章惇闻言,随即出列道,“熙河路副都统总管苗履所言,熙河路发兵在先,王道一军步兵途中遇袭,便立刻派人向驻扎最近的泾原路马军都指挥使折可适求援,折可适不仅不肯赴援,反而畏敌不前,先行逃跑。此行非但损我朝天威,更置军纪军法于不顾,臣以为,不杀折可适,不足以平息西军众怒,不足以震慑别有二心者,不足以扬我天威。”
章惇本来就认为耗费巨大,兵出四路只为修筑两城,实不值得,却不料上次朝参,曾布等人联手附议,又暗合了赵煦建功心切的心理,最终让此役成行。如今,西军四路无功而返,正是章惇反攻的时候。
“臣亦以为是。”尚书右丞黄履出列附和章惇道,“泾原路副都统总管王文振亦在札子里言道,折可适避开贼锋之后,为逃惩处,竟妄图深入敌境袭击西贼粮草辎重,挟以邀功。而所行之事,俱是其妄自而为,并无王文振之命。是故,臣亦以为当立斩折可适!”
面对着西北两员大臣的手札和朝堂上两位宰执的请求,赵煦心里却有些不知如何决断,此际点滴功劳未立,再斩大将,会否影响军心。
“陛下,昨夜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知渭州章楶刚向枢密院呈上手札,臣还未及递上。”曾布说着,从袖中掏出章楶所写的关于此次四路出兵的战役细节,曾布接到之后,还未及递上,就遇上了赵煦发火,章惇、黄履扇风的戏码,不过知道章楶手札内容的曾布也觉得此时候正好,若是上得比王文振和苗履的札子早了,反倒有章楶冒功贪赏之嫌。
“快快呈递上来。”赵煦立刻着身边的小黄门将章楶的手札呈了上来。
曾布时刻观察着赵煦的脸色,坐镇枢密院的他深知,若是章楶等人被贬惩,他作为武官之首,即便不受章惇的攻讦,也逃不了御史台谏的弹劾。不过,好在章楶的上奏和王、苗二人的札子有很大的出入,还有回旋余地,所以曾布暗自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保住章楶,力争让刑部介入,调查此事。
“念。”赵煦看完之后,随即递给身旁的小黄门,示意其念出来于众臣听。
随着小黄门的念叨,赵煦脸上的疑虑神色越发的凝重起来。
待小黄门念完,赵煦立刻问道,“对于章楶所上之札,众卿有何看法?”
本来是坐山观虎斗,饶有兴味地看着枢密院和政事堂两方相争的蔡京,忽然听见了章楶所上的手札里提及了王诩,而且还立下了功,这会便立刻持笏出列,“陛下,臣有愚见。”
“蔡卿说来。”赵煦立刻准了蔡京的说话。
章惇和曾布甚至蔡卞等一众人等都有些看不懂蔡京的招数了,他明里是站在蔡卞一边,和其成为要谋取宰相之位,但又不依附于枢密院的另一方势力,但暗里却屡屡出言,或是有时帮着章惇说话,或是有时又未曾布圆场。
蔡京并不介意别人怎么看,他心里自准备好了一番说辞,两方相帮,较之两方不帮更好,原因就在于,此消彼长之间,多他蔡京一人说话不多,少他也不少,但是在皇帝面前,他就成了一个为江山社稷谋的干吏能臣,而非是苦心钻营的奸猾之官了。
“陛下臣以为,苗、王二人所奏含糊不清,无甚细节可考,更经不住推敲。而章楶所上之札却是有理有据有数,地点将士所斩杀之敌也都呈详得一清二楚。”说着,蔡京顿了顿,瞟了一眼赵煦的脸色,又才继续道,“而且,章楶所奏,王道率领的乃是两军步兵,而非是苗、王二人所奏的一军。诸如此类疑点甚多,还望陛下明察。”
一听蔡京一说完,赵煦铁青的脸上神情好转了不少,在他心里,还是更偏向于章楶所奏,除了章楶所奏详细之外,赵煦更是希望此战不仅无损,更有杀敌之功。
赵煦点点头道,“蔡爱卿所言甚是有理。”
许将读出了赵煦的心思,立刻出列附和道,“陛下,臣请奏着刑部调查此事,以正视听,还真相于天下。”
“就依许卿所言,着中书省拟旨,章楶、苗履、王文振、折可适以及王诩五人停职候查,遣刑部侍郎许谦即刻赴陕西六路调查此事。”赵煦当即拍板,做出决定。
此刻,赵煦的心中还叨念着一个人,希望他立功而无过。
第二百一十章 谋划青唐
不过,最让王诩担心的,便是钱的来源问题,纺织院货物积压带来的后果逐渐显现,王诩要做的所有的事,都需要大量的钱财。
哎,看来处理掉那个内鬼,就该着手考虑帮助善喀部复族和打通丝绸之路的事了,王诩翘着二郎腿,看着庭院内的不知名的花朵,惬意地享受着难得的闲暇。
“官人!”忽然,后院传来一阵女人的叫喊,王诩即刻起身,回头一看,却是穿着清凉的雅丽梅朵。
自从雅丽梅朵接触到了丝绸这种东西,就开始疯狂地喜爱上,在自家的后院从来都是青纱披身,也没有穿着肚兜的习惯,一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性感**时常在王诩面前晃来晃去,好不惹火。
“官人,冉儿妹子要生了。”雅丽梅朵拉着王诩道,脸上罕见地带着些焦急。
“啊?!哦?!那…那…那要我做什么?”王诩手忙脚乱,完全没有应付过这个场面。
“官人你快去医馆,让扎木吉长老找一个稳婆来,若是我应付不了,还得稳婆来。还有,这些药你让扎木吉长老准备好。”雅丽梅朵自从入了王诩的后院,虽然依旧是傲若冰霜,但是终归是女子,千种风情,万般妩媚宛若破开坚冰的雪莲,由内而外的释放开来。其中奥妙和乐趣。自然只有王诩能够领略得到。
“好好好,我立刻就去。”王诩忙不迭地登上靴子,扯过药方,急匆匆地出了门。
只用了一个时辰,王诩带着稳婆和扎木吉回来了,扎木吉久居汴京,知道宋人的礼仪。是故问了些情况,就待在了前厅。
而稳婆则拎着药材和王诩一道去了后院,稳婆一见到雅丽梅朵的穿着,惊得双目凸出,方口大张,好不容易在王诩的连说带推下。才进了产房。而王诩自然只能焦急地等在门外了。
也只是一个时辰的时间,王诩感觉等得比自己穿越来时都要长出许多,初为人父的各种心情纷繁复杂,接踵而来,终于在一阵响亮的啼哭声中,一切的情绪都汇聚在了一起,化为了喜悦。
不一会儿,稳婆匆匆地从产房出来。连忙道喜道。“恭喜王老爷,贺喜王老爷。是个哥儿。”
王诩欣喜若狂,实难以言语表述,立刻让婆子打赏了稳婆,稳婆再三道谢,拿了钱就离开了。
王诩回到房间,和冉儿母子以及雅丽梅朵共同分享了这份天伦喜悦,方才记得扎木吉还等在前厅,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后院来到前厅。
“恭喜族长喜得贵子啊。”扎木吉乐呵呵地拱手道。
“多谢长老,让长老久等了。”王诩立刻将扎木吉请入上座,自从那日和雅丽梅朵定下关系之后,王诩也就改了称呼。
扎木吉入座后,依旧是笑意盈盈的语气,“愿佛陀保佑,善喀部也能子孙繁盛,绵延于雪域草原。”
扎木吉虽是带着笑意的语气,但是却让王诩有些内疚,虽然和雅丽梅朵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善喀部复族一事,却是一拖再拖,总也没有开始。
“长老,我想没烟峡一战后,朝廷恐怕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再向西夏兴兵了,而西夏人也会在这段时间内有所戒备。加之原县的一些都准备完毕了,所以,我在想,咱们善喀部是时候重返青唐草原了。”王诩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扎木吉。
“善喀部上下全听族长安排。”扎木吉双手合十,虽然尽力保持,但是平实的语气中仍然带着些许的激动,这一天他等了太久太久。
“不过,在此之前,我还要去一趟秦州,一则是安排各路州府所积压的毛织品,将它们全部集中到秦州,再又秦州转运到青唐去,咱们想要在青唐划出一块地盘来,人马物资武器装备都需要大量的钱财。二则是我还要处理掉一个李勉留下的尾巴。”直到现在,王诩想来还有些后怕,若不是德勒的人截获到了准确的情报,那么没烟峡一战,不仅城筑不了,军马还得搭上不少。所以,此人必须除掉,留下一天都让王诩心头不安。
“老朽自然明白。”磨难和岁月历练了扎木吉的品性和意志,他什么时候都能忍都能等。
“只是还有个问题邵牧须得请教长老。”王诩开口问道。
“族长尽管问便是。”
“六千三百人的弓骑兵是咱们善喀部的唯一战力,也是咱们能否在青唐草原站得住的本钱。所以,他们不能有任何的闪失,但是咱们目前在青唐草原没有丝毫立足之地,这六千三百人混入驮马队伍去到青唐不难,难的是接下来该如何安置。”王诩已经将永安村的青壮完全编入了善喀部的骑兵队伍里,而且这么长时间以来的通过儒魂七律的打磨和汉化,以及游射法的熟练掌握,王诩坚信这支骑兵只要出现在青唐草原,绝对是一支让所有部族都要恐惧得颤抖的部队,同样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难以安排,若是直接向青唐某一部族开战,那么领略到弓骑兵战斗力的青唐人极有可能会将善喀部视为同仇,王诩不认为六千三百人能够同时向青唐的所有部族宣战,王诩不能,也不敢冒这个险。
有了战斗力,还需要精心的谋划,方能将战斗力最大化,让其转变成实实在在的利益,即是草原上的领土。
“这个族长不必当心,当年秦州的驮队去到青唐能够购买到大量的毛原料,就说明咱们在青唐有依靠。”扎木吉气定神闲地继续道,“族长莫非忘了于失部。”
扎木吉这时说起,王诩才猛然回想起这件事,“我倒是将此事忘了。”
王诩不好意思地笑笑,忽然话锋一转,问道,“只是,于失部如今的情况如何,在青唐草原敌友几何,会不会暗中觊觎咱们。”
“哈哈哈哈哈,族长又何必问老朽。”扎木吉忽然大笑道,“德氏兄弟想必知道得应该比老朽多得多。”
王诩一愣,忽然也自嘲地笑了起来,怎么连派出在青唐的都忘了,想来德吉一部已经在青唐活动了数个月之久了,德勒在西夏无任何助力的情况下,都能弄到那么重要的情报,想必德吉在青唐有于失部的帮助,收获应该不小。
嗯,看来必须得重新安排三德的任务了,王诩蹙眉暗忖。
扎木吉将王诩的神情看在眼里,直到现在,他才发现当初王诩使用秦州善喀部青壮组成的这支情报部队有多么重要。
看着眼前的这个人,扎木吉对善喀部在青唐拥有自己的领地,甚至拥有整个青唐充满了信心。
第二百一十一章 再见许谦
而王诩这些天除了陪着冉儿母子外,还召集了除德祥外的德吉和德勒,德祥在秦州安排着王诩布置的任务,而王诩则让德勒将潜伏在西夏的探子仍安原计划收集情报,而让德吉手下的人迅速地活动起来,将重点放在于失部的情报收集和打探以及安顿六千多名弓骑兵上来。
由于在破获胡洪文和凌阳云一案中,王诩认识到了信鸽的妙用,于是委托霍建功继续饲养信鸽,霍建功也因胡、凌一案升迁,当然乐得帮助王诩。
王诩在渭州,距着秦州、西夏边境、青唐边境都不算远,有了信鸽,联络起各方的效率都变得更加高效了,只是碍于信鸽数量不多,且远途飞行容易被人射杀,所以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