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默然)-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戎寨,让人好生不解。

    马扩认为,当前这个迷局,必须尽快破解。也就是说,党项人到底是来干什么的,我们必须弄清楚。将帅们普遍认为党项人是来搅混水争利的,如果真是这样,那还有转圜的余地。哪怕它真是来援金的,我方也应该尽量劝说,能否劝退不打紧,慢其军心才是正道。他主动请缨,要去夏营打探。徐卫恐其遭祸,不允,马扩再三坚持,徐卫方才命他为使,携黄金二百斤为礼,乔装改扮,秘密绕道,往夏营出使。

    九月初二,平戎寨。

    李世辅进入王枢大帐,后者正捧书阅读,见他来,问道:“世辅有事?”

    “枢密相公,卑职遣人四出打探,得知宋军已入延安。”李世辅语出惊人

    王枢双眼一瞪,释卷惊道:“什么?已入延安?这,怎如此神速?”

    “千真万确数日之前,西军已趋延安城下,怕是因为我军兵至,徐卫惊疑,这才暂退。如今,一部驻延长,一部驻甘泉”李世辅大声说道。

    王枢听完,暗自心惊我们在国内一听到西军出征,也马上出兵南下,我刚进延安,徐卫就已经打到跟前了这还怎么整?

    转念一想,女真人说假话脸都不红居然声称击退了西军这摆明了是因为我军突至,徐卫摸不准脉,这才暂时退却的

    “这就棘手了……”王枢喃喃道。

    李世辅正待进言,一名战将闯入帐中,禀道:“王招抚,有人自称宋军使者,携财货至军前,要求面见主帅。”

    来得还真及时我刚刚得知战况,宋军使者立马就到王枢沉思片刻,吩咐道:“世辅,你速遣人将宋使扣押”

    李世辅心头一震,面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神色,但转瞬即逝,俯首领命而去。出了帐,点数十名健卒,各执兵刃,就冲出营门去。

    但见那营门之外,立着五六骑,正探视军营。见李世辅领兵执刃而来,几个都面露惊色,当中有一人,年近五十,只穿一身短褐,鞍上悬口朴刀。两鬓虽然染白,却神采奕奕,而且从他身形神态来看,此人当属行伍之辈。他见夏兵明晃晃的刀枪到了跟前,眼睛都没眨一下,朗声问道:“这岂是待客之道?”

    李世辅冷笑道:“谁知是何来历?胆敢在此窥视我军营,左右,与我拿下”

    他话音一落,对方身后几人纷纷捉刀在手,作势欲搏却见那人一举手,制止随从,笑道:“不必如此,我随你去就是。”语毕,当真就下得马来,丢了缰绳。

    他都如此,随从自然也不会再反抗,都弃了兵刃战马,随他一道入营。李世辅也不动粗,只叫军士牵了马匹,四周围定他几人步入营中。

    “听你一口地道陕北口音,你是汉人?”行走之时,那人全无惧色,甚至谈笑自若。

    'w  w  w  。bxwx  b  o  o  k  。c  o  m'

    

第五百六十八章要战便战

    第五百六十八章要战便战

    李世辅并不答话,将他几个押入一处军帐,劈头问道:“你等究竟何人?来此作甚?”

    那汉子一抱拳,表明身份道:“在下马扩,秦凤经略安抚司参议官,奉大宋川陕宣抚副使,陕西制置使徐帅钧旨,携礼拜会夏军主帅。”

    听到“马扩”这个名字,李世辅心中一动。前段时期,他引军替西夏平“青面夜叉”叛乱时曾经听说过有南使名马扩者出使夏国一事,当时还特别留意打听了一番,不想竟在这里,以如此方式见面。

    “既是徐卫使者,我不与你为难,我军主帅军务繁忙,无暇见你。且在营中盘桓,等候接见。”李世辅说道。

    当下,便命马扩独居此帐,随从另行安排。下当他率士卒要押其他人出帐时,马扩叫住:“这位官人,我料定贵军此来非为援金。倘若不假,夏国此番极有可能开罪宋金双方。在下前来,固然使命在身,但从贵国立场上来说,在下此来,也是为夏。”

    李世辅听闻此言,一时不语,良久,命士卒引余众出帐,转身问道:“你怎知我军此来非为援金。”

    “若是援金,为何止步于平戎,作观望之状?你当知我大军一屯延长,一屯甘泉,已对延安形成合击之势。为何不趋军南下,与金人一道合击我军?”马扩问道。

    李世辅不能答,深深看了对方一眼,转身步出帐去,命士卒严加看守,不得使宋使出帐一步。他自己则匆匆赶往王枢帐中,报告此事。

    “马扩?又是他?”当王枢听闻来使是马扩时,颇觉意外。前番此人出使我国,受地方军政官员接见,促成重开榷场一事,上下对此人印象颇佳。他这回来,怕是为游说,以求劝退我军。

    “马扩说,他料定我军此来非为援金,又说此番我国若处置不当,极有可能开罪宋金双方。”李世辅如实汇报道。

    王枢听罢,脸上一沉,因为对方此言正说中要害。沉思半晌,叹道:“世辅,你当初来投,问我主借兵复仇。当时,我主答应你,若能立功,则不惜借兵。你平定青面夜叉之乱,我主大喜,这才使我等将‘步跋子’四万,‘铁鹞子’两万,来取鄜延,为你复仇。可现在徐卫进展神速,我军方至延安,他已打到跟前。你说现在,我军是攻金,还是攻宋?”

    李世辅不假思索,答道:“此非卑职可以左右,还请枢密相公裁夺。”

    王枢看他一眼,也不逼迫,自言道:“若是攻打金军,取了延安,既触怒了大金,又开罪了大宋。若是助金抗宋,倒全了金夏君臣之义,只开罪大宋。孰轻孰重?”

    李世辅没说其他,只一句:“若如此,于大夏何利之有?”

    王枢沉默,片刻之后,命世辅自去。他在帐中一时犹豫起来,此次出兵,替李世辅报仇当然只是个由头,最主要的,便是夏主恨金人数次毁约,想趁西军大举东进之际,夺取鄜延。

    可现在的情况却无比复杂。首先,人家宋军已经打到延安来了,要是举兵去夺,就把两国得罪个干净,弄得里内不是人。如果帮助金军,显然不是我方愿意的。再说了,正如李世辅所言,我们若助了金国,对大夏有什么好处?

    女真人转面无恩,毫无信誉可言。要用你的时候比亲爹还亲,用不着你了就把你当个屁。我帮它打退了宋军,它能割地给大夏么?

    如果就此退兵,倒是谁也不得罪。可国家兴师动众,发数万精兵南下,不可能连口汤都没得喝吧?

    “唉,难。”王枢摇头叹息道。

    马扩及随从被扣留在夏营多日,王枢命人厚待,却一直不见。在此期间,韩常也不断派遣使者来平戎,催促夏军进兵,王枢起初还接见一番,到后来干脆让部下去应付。

    而观宋军方面,丹州粮道一打通,军粮即输入军营,后勤保障没有了顾虑。再加上姚平仲夺取了蒲津关,后顾无忧。徐卫也不愿意冒着跟两**队开战的危险匆忙进攻,延安战场一时沉寂。

    九月初七,熙河帅姚平仲来报,于河中府发现金军集结迹象,可能是韩常的援兵到了。为了保险起见,他已命部队全力扼守黄河西岸的壁垒浮桥,并派兵在风陵渡设防,又不时遣游骑沿河巡弋,以防金人偷渡。

    而一直到九月初,金国使臣还在杭州行在跟大宋方面交涉,指责西军挑起战端,大宋是否没有和谈的诚意?又威胁,如果西军不勒兵回师,那么大金国将中止和谈,两国重回敌对状态。

    皇帝赵谌到底是个少年天子,被这一吓有些动摇,几次召宰执询问。徐处仁和徐卫二卿到底有无把握收复陕西?这场仗打胜了还好说,万一战败,和谈没指望事小,金人再起大军来攻,那后果可就堪忧了。

    而太上皇赵桓也不断地给儿子施加压力,连哄带吓,说徐卫只要一战败,陕西就得丢个干净,还得连累四川。金人见此情况,必然罢和议,尽起大军来侵。

    非但皇室如此,朝中部分大臣此时也开始改变立场。认为既然北面有诚意议和,还是让西军别打了,先谈吧。

    徐绍顶着极大的压力,老实说,他也不敢保证徐卫就一定能战胜。但是,不要干涉西军行动,是他极力主张的,现在箭已发出,哪有收回的道理?因此,也只能硬着头皮,坚称西军必能收复失地。

    赵桓逮住这个把柄,这话是你说的啊,战败了怎么办?你负责?徐绍被逼得没办法,将心一横,我负责西军若是战败,我引咎辞职

    九月初八,犹豫不决的王枢终于愿意接见宋使马扩了。他想听听徐卫有什么说法,从而权衡利弊,决定进退。

    李世辅进入马扩所居之帐,发现对方正在帐中活动筋骨,遂问道:“马参议身处夏营,为何还如此悠闲?”

    马扩抹了一把汗,笑道:“你们又不会杀我,怎不悠闲?”

    “你就如此肯定?”李世辅问道。

    “当然,你此来,可是奉夏帅之命,请我去相见?”马扩也问道。

    李世辅一怔,不得不点头承认。马扩见状,即取了衣服穿上,说道:“那烦劳引路。”

    李世辅却未动,沉思半晌,转身至帐口,将士卒遣开,而后回来直视着马扩,沉声道:“参议官人当日问我是否汉人。”

    “你一口陕北乡音,不问也知。”马扩笑道。在西夏也有汉人,这不是什么稀奇事。

    “在下李世辅。”李世辅终于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听闻此言,马扩不禁色变道:“你就是李世辅?令尊可是李永奇?”

    “正是。”李世辅郑重道。

    马扩一摇头,扼腕叹惜道:“当时,你父子遣人来报,欲回归大宋,徐宣抚还命环庆帅刘光世接应,哪知……”

    听他提起这个,李世辅情绪激动,眼眶泛红:“当年鄜延沦陷,金人授我父子官职,先父聚子弟泣曰‘我宋臣也,世受国恩,乃为彼用邪’然身陷贼营,无可奈何,只得忍辱含垢,无时不在谋划归国。及徐帅总节关辅,西军兵威日隆,我父子便欲举事,怎料事泄致败,我全家老小皆为金人所害,此不共戴天之仇,世辅如何不报”

    马扩安慰几句,便问道:“虽然事败,但你却逃出生天,为何不西来投奔,反而去了西夏?”

    “当日,我只余二十六骑,无颜面见徐帅,只得一路北逃入党项地。夏主接见了我,问明缘故,我本想向夏主借兵复仇,夏主许诺若我能建功则不惜借兵。在下负着血海深仇,领兵平定有叛乱,夏主大喜,使命王枢、移讹和在下领精兵六万南来,欲取鄜延。”李世辅道出了其中隐情。

    马扩惊疑不定,夏军此来,果然是为争利的对方意在鄜延,我方亦然,这矛盾可避免不了

    见对方不说话,李世辅恳切道:“前日,官人问我是否汉人,我不答,因为我是党项人。但,自唐以来,我家世袭苏尾九族巡检,累受国恩,如何不报?”

    马扩未知真假,随口道:“真忠义之士也”

    “世辅此来,虽为复仇,但徐宣抚大军既已兵临延安,我岂有敌对之理?现在,便是我归国之时愿效死于徐帅麾下,光复全陕,报我大仇”李世辅这几句话说得铿锵有力,马扩闻之,也不禁感动

    但转念,他就察觉到此事难办,问道:“你受夏主之命而来,便欲忠义归朝,但王枢等人如何肯走?”

    李世辅显然早已主张,接口道:“参议此去,可好言相劝,晓以利害。若王枢移讹肯从自然是好。”

    马扩心头一跳,挑眉道:“若对方不从……”

    李世辅神情变得决绝起来,咬牙道:“若不从,我便当场斩杀此二人引本部兵马随参议赴徐帅军前夏军失其帅,必退无疑”

    马扩多次出使外国,可算是见过大场面,经过大风浪之人,但此时也吓得面无人色他倒不是怕李世辅失手,而是怕他成功试想,徐宣抚费了牛劲想要跟西夏改善关系,好不容易现在有点进展,你这把夏国重臣一杀,当阵反水,这得跟西夏结下多大的仇恨?我敢保证,这么一搞,西夏肯定是铁了心靠向女真。若如此,就算我们收复了全陕,恐怕也坐不安稳

    因此赶紧制止道:“万万不可今川陕宣抚司极力改善对夏关系,世辅万不可因小失大稍后见了王枢,我自当晓以利害,你切不可轻举妄动”

    李世辅听他这么说,也表示答应,但马扩唯恐对方意气用事,再三嘱咐之后,方才随他一道,往见王枢。

    却说王枢知马扩来,便与招抚副使移讹同坐帐中等候,倒也没有摆什么刀斧手和沸油锅,只是武臣移讹全副戎装,捉刀在手,大有一言不和,就要拔刀相向取马扩首级之势。

    李世辅引马扩至,后者曾经见过王枢,因此快步上前拜道:“大宋秦凤经略安抚司参议官马扩,见过王枢密。多时不见,王公风采依旧。”

    王枢不为所动,拉长着脸道:“此会旨在公事,不叙私谊,马参议不必如此。”

    碰这么个钉子,马扩也不恼怒,又与移讹见了礼,李世辅自立帐下。

    “参议此来,可是为了游说我军退兵?果真如此,则不必空废口舌,大金乃我国宗主,你们徐宣抚起兵来攻,我是奉命来援。”王枢诈道。

    马扩闻言一笑:“枢密相公怎如此相欺?若来援金,我军一在延长,一在甘泉,为何不来相攻?莫非惧了虎帅威名?”

    “哼你们徐制置虽兵多将广,威名赫赫,但我党项锐士又岂会惧怕?”王枢冷笑道。

    马扩将手一摊,作色道:“那还说个甚打罢我宣抚相公起数十万西军精锐收陕西,志在必得”

    那坐在旁边的移讹一听此话,也是勃然色变

    王枢一怔,忍不住问道:“你真是来游说的?”

    “枢密相公当面相欺,马某就是来作说客,又哪有说话的余地?”马扩正色道。

    帐内一时沉默,李世辅见状,悄无声息地将手搭上刀柄。跟他作同样的动作的,还有移讹。

    王枢知道马扩不是寻常之辈,当下开口打破僵局:“罢,我与你也不是头次会面,实话告诉你,我军此来,志在鄜延。”

    “那我也实言相告,马某此来,是奉宣抚相公钧旨,携黄金二百斤,送呈枢密相公帐下为礼。”马扩道。

    王枢道:“无功不受禄,怎能收你财货?”

    “实不相瞒,徐宣抚请贵军退出我境。”马扩郑重提出。

    王枢还没答话,那大夏陕西招抚副使移讹一声冷哼:“徐卫好大的口气,一句话就想让我二十万步骑卷旗而退?”

    马扩看他一眼,说道:“眼下延安之局势,相信两位有所察觉。我军已对金贼形成夹击之势,取延安必矣。贵军既不是为了援金而来,又何必惹这是非?不若退兵,免伤和气。”

    “伤了和气又怎地?”移讹捉刀问道。

    “哈哈。”马扩大笑,“我素知夏军有‘步跋子’可以登山据险,如履平地,又有‘铁鹞子’可以驰骋平原,冲锋陷阵。但我西军健儿,皆关西悍卒此番,为复桑梓,迎还父老,皆奋不顾死要打,西军也不会畏惧这一点,相信两位都清楚”

    王枢和移讹当然清楚,大宋的西军跟党项的夏军打了几十年的仗,互有胜败。但到了后期,西军已经拓边极广,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尤其是横山天都山一线的丢失,导致西夏没有了天然屏障,在西军步步进逼中,已经处于劣势。若不是当年道君皇帝赵佶脑袋一热,把刚刚经历苦战的西军主力调去攻辽导致大败,再加宋金战争爆发的话,估计西夏现在够呛。

    见他两个不说话,马扩续道:“今贵我两国,已在边境重开榷场,互市赢利,休兵罢战久矣。还望不要因一时意气,再结仇怨。”

    王枢仍旧沉默,他知道马扩的话都是实情。本来此次出兵,就是想趁宋金混战,从中渔利。若夺下鄜延,大宋日后肯定要来讨回,到时也有谈判的本钱。可是以现在的情况,夏军想要夺取鄜延已经不可能了,援金又非我所愿……

    王枢持久的沉默,让马扩不得不去猜度他的心思,良久,试探着说道:“马某来时,宣抚相公嘱咐,只要贵军肯退兵,我方承诺,在鄜延光复之后,将于边境再开榷场,扩大互市规模,并增加货物种类。”

    王枢颇为心动,若能再开榷场,扩大互市,这对大夏来说,可算是好事。只是,拿这个作为退兵的报答,好像有那么点不够意思。我号称二十万,实际精锐步骑六万出境,不能白跑一趟吧。

    马扩好像知道对方的心思,但他没有再增加任何价码。我们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送给西夏岁币。因为这个口子一旦再开,那将会是个极大的麻烦。以后,只要我们一跟金军打仗,党项人就来这么一手,趁机勒索,那还得了?

    帐中好大一阵没有动静,双方都各怀心事,盘算着,权衡着。

    “罢,马参议。”王枢终于开口。

    “枢密相公有何吩咐?”马扩应道。

    “此事容我细加思虑,请参议暂在我营中盘桓。”王枢说道。

    马扩心知对方这是托辞,无非就是想加码而已,也不去接招,起身道:“既如此,那马某就叨扰了。”

    王枢笑笑,打出送客的手势,一面道:“世辅,送马参议回帐,好生款待。”

    马扩冲他施一礼,又给刀柄都攥出水来的移讹一礼,与李世辅昂然而出。王枢看着他的背影,叹道:“此人亦文亦武,当真难得。”

    移讹此时问道:“以枢密相公之见,我军是进,是退?”

    'w  w  w  。bxwx  b  o  o  k  。c  o  m'

    

第五百六十九章引军归国

    第五百六十九章引军归国

    九月初十,在会见马扩两天之后,王枢终于作出了决定,退兵

    他此次南下本为攻金图鄜延,可徐卫在夏军进入延安之时就已经兵临城下。此时夏军若再攻金军,就是开罪宋金两国,攻宋又非其所愿,因此犹豫不决。马扩的出使,给了夏军一个台阶,王枢权衡再三,得,让你们去打吧,我们还是不淌这浑水了。

    马扩于初十当天获释,王枢托他转告徐卫,我们退兵是看在川陕宣抚司两位徐宣抚的面上,还望你方不要忘记这一节。马扩应允,但没有马上离开,他得亲眼看到夏军离开才放心。

    十一,各营夏军拔去军寨,收拾行装,开始北撤。马子充这才放下心头大石,准备启程回军。

    “招抚相公。”营帐门口,负责把守的士卒向快步而来的李世辅行礼。此次夏军出兵,夏主李仁孝授王枢移讹二人为陕西正副招抚使,授李世辅延安招抚使,以充先锋。

    李世辅点点头,掀起帐帘进入,见马扩已经收拾好行装,正准备外出,遂道:“世辅奉命前来相送。”

    马扩面露笑容道:“有劳。”但转念想起对方意欲归国一事,不由得有些作难。现在夏军肯退,这对眼前的局势乃至宋夏关系都有好处。但若在此时,李世辅背夏而归,显然会给宋夏关系蒙上阴影。

    思之再三,他问道:“李招抚,今夏军已撤,你有何打算?”

    李世辅毫不掩饰自己的急迫之心,朗声道:“自当率部归国,效力于徐宣抚麾下,光复全陕,以雪深仇”

    马扩面露难色,他知道李世辅确实不容易,但总得顾大局才是啊。但人因为谋归故国,举家被害,千难万难才走到今天,你现在让人还回西夏,这话怎么说得出口?

    当下默然,命随从带了行装,出帐牵了马匹,准备启程。李世辅一直相随左右,送到营门之外。趁上马之前,马子充终于横下心,劝道:“公持忠义之心,思念回归,马某能够理解。只是眼下局势如此,若你背夏,恐于大局有妨,还望忍辱含垢,再周旋时日,待日后再作计较,如何?”

    李世辅闻听此言,不由得五内俱焚我虽是党项人,但我们家由唐至五代,再至本朝,都作苏尾九族都巡检使,二百年世袭禄秩,累受国家之大恩,哪里才是我的故乡?哪个才是我的故国?为了回归,我满门被害以二十六骑投奔党项本家,经历千辛万苦,才有了今天的机会

    现在,徐宣抚起虎狼之师收复陕西,正是我尽忠国家,报血海深仇之时,你还让我回西夏去这怎么可能

    罢罢罢你马扩终究只是个使者,我跟你说不着等将来见了虎帅,自有定论

    当下,李世辅满腔愤恨,不便发作,只抱拳一礼,沉声道:“马参议一路好走,世辅就不远送了。”语毕,转身就走。

    马扩见如此情况,心中暗叹,恐怕对方不会听我劝告,很快就会有所行动。罢,还是快走别到时让人家以为是我跟李世辅串通,拉他反水一念至此,再不迟疑,率了随从打马狂奔而去

    再说这头李世辅回到了帐内,心绪难平。暗思若从马扩之言再回西夏,则永日无回归之机,何日报得大仇?几时才报得国恩?遂下定决心,便召部将崔皋入帐。

    崔皋本是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