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生化狂人(堂燕)-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阋晕推灸惚隳茏柚刮业巧系畚幻础N揖透嫠吣悖闳舾也淮樱揖徒懔跏弦幻抛迕穑缓笤僮粤⑽郏业挂纯矗煜录洌也环 

张狂,张狂到极点!

刘协实在无法相信,这世间上,竟有狂到这般地步之人。

论狂妄,眼前这个袁方,纵使是当年的董卓,只怕也无法相比。

此刻的刘协,彻底的为袁方的张狂所镇服,残存的那些骨气,已是土崩瓦解。

“齐王息怒,是朕错了,朕答应把帝位禅让给你就是了。”

意志崩溃的刘协,终于放弃了反抗,虚弱的瘫软在龙座上。

第四百五十四章袁方,君临天下

一月后。

天高云淡,洛阳,南郊。

十余丈的高台,耸立于天地之间,巍然壮丽。

二十万齐军将士,热血昂扬,肃然而立,列阵于高台之下。

放眼望去,只见战旗滚滚如涛,刀戟森森似林,黑漆漆的铁甲,反射着凛烈的白光,几欲将苍天映寒。

气势,遮天。

高台之下,一条阔达两丈的御道,从洛阳南门而出,直抵高台之下。

祭台的最下方,文武百官肃列于大道两旁,每一个人都庄严肃穆,眼眸中却难抑激动的神色。

所有人都兴奋不已,除了一个人。

高台上的刘协,神色黯然,默默的站在风中战栗。

万众瞩目中,那一辆华丽之车,在八匹白马拖动下,徐徐而来。

身着龙袍的袁方,端坐在车中,霸绝天下,威仪无双。

左右百官,二十万将士,轰然伏地,纷纷见礼。

就在几十万双眼睛的注视之下,袁方缓缓的下了御车,昂首抬头,一步步,从容的踏上了高台。

刘协见得袁方,赶紧低头行礼,一副畏惧之状。

袁方只看了他一眼,目光便转身田丰,拂手道:“开始吧。”

田丰深吸一口气,面朝高台下,朗声宣布道:“禅让大典,现在开始——”

鼓乐钟鸣,随之而起,几十万人的热血,跟着就燃烧起来。

田丰面朝香炉。对天宣读了一份祭文,告祭苍天后土,向上天歌颂了袁方的不世之功,宣称汉朝气数已尽,汉朝皇帝刘协自认无德无能,愿效法古之先贤,将帝位禅让于齐王袁方。

祭天仪式之后,田丰又拿出第二份诏书,将之交给了刘协。

那道诏书,正是当日袁方威逼他所签的那道。将帝位相让的禅让诏书。

到了这个时候。刘协已无退路。

他只好接过诏书,用沉重的腔调,当着几十万万人的面,用颤抖的声音。宣读了出来。

宣读完毕。刘协将诏书双手奉向袁方。

袁方伸手接过。将之交于身边陪伺的郭嘉。

接着,刘协又将自己的玉玺等,象征皇帝权力的信物。一一都奉与了袁方,袁方每一样都过一遍,然后都交给了郭嘉保管。

诸般交接仪式完毕,刘协卸下皇冠,脱下龙袍,伏地向袁方跪拜。

从今天起,袁方就是君,刘协就是臣,君臣的名份,就此易换。

“平身吧。”袁方微微一摆手。

刘协口称谢恩,随即以山阳公的身份,灰溜溜的退下了高台。

禅让仪式结束,田丰面朝众人,高声道:“禅让仪式结束,新皇帝登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台下轰然而动,几十万多人纷纷跪了下来,跪拜新君,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十万人的山呼海啸之声,震动九霄,令脚下的大地,都为之震颤。

身着龙袍的袁方,屹立在高台上,俯视着台下的人潮,倾听着那震耳欲聋的万岁声,这一刻,他心潮澎湃,已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过往的记忆,那一幕接一幕的画面,一一浮现于脑海。

从袁府之中,被压迫的那个私生子,到攻取青州,声名鹊起的青州牧。

从青州牧,再到诛刘备,赶曹操,坐拥中原之雄。

从中原之雄,到覆灭袁绍,一统两河的大齐之王。

从大齐之王,再到攻取关陇,夺取益州,登临九五至尊的大齐皇帝。

……

历经多少年的血战,踏过千山万水,战胜了多少强敌,流过了多少血与汗。

今日,我袁方,终于从一个卑微的私生子,站在了至尊的顶峰。

君临,天下!

“我,袁方,创造了这个奇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

豪情冲天,袁方情不自禁,放声豪然大笑起来。

台下伏跪的二十万臣子们,皆拜伏于地,不敢仰视。

随即,袁方便以大齐皇帝的名义,下达了他登基之后,第一道圣旨:

立甄宓为皇后,长子袁治为皇太子。

定国号为齐,改元天策,本年称为天策元年。

定洛阳为都,定长安为西都,邺城为北都,后二都皆为陪都。

接下来的几道圣旨,无非是封赏群臣,大赦天下等等。

登基已毕,袁方下得高台,乘坐御辇,以皇帝的身份,浩浩荡荡的还往洛阳。

在一城士民,跪拜迎接,山呼万岁中,袁方还往了皇宫。

回宫之时,已被策封为皇后的甄宓,则率领着太子袁治,糜环、吕玲绮、马云鹭等后妃,以及诸皇子,于宫门迎接。

夫妻相见,袁方便携起甄宓的手,夫妻二人共乘御辇,浩浩荡荡的驶入皇宫。

御辇之中,袁方紧紧握着甄宓的手,笑道:“宓儿,当年你我在袁府中初遇时,你可曾想过,我们会有今日。”

“实话实说,臣妾当时只看出陛下是蛰伏的英雄,却未曾想到,会成为改朝换代的开国之君。”甄宓感慨的笑道。

这一句真心话,却听得袁方心中一暖,将甄宓的手握得更紧,“宓儿,没有你,朕不会有今天,这江山,朕与你共享。”

甄宓秀眉一动,眼眸之中,分明闪过一缕感动的晶莹。

她便不言不语,只淡淡笑着,将袁方的手,也握得更紧。

袁方称帝,天下大震。

……

荆州,襄阳。

汉帝被废。袁方逼迫刘协禅让,登基称帝的消息,不数日间,便是传遍了荆豫二州之地。

这个震惊的消息,对两州的士民来说,当是一个不小的震动。

尽管人们都知道汉帝刘协乃是傀儡,但这十几年来,天下士民早已习惯了有这么一个傀儡皇帝顶在头上。

如今,一朝之间,汉帝就这么被废了。存在了四百年的大汉朝。就这样覆灭了。

哪怕汉朝早已名存实亡,哪怕这名义上的覆灭,对人们没有实质性的损害,但对他们的心理上。还是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普通百姓顶多也就是精神受到打击。对于他们而言。其实谁当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给他们一口饭吃。

但汉帝被废,袁方的称帝。对于上层的官吏和世族们来说,影响却是深远的。

就比如,你庞统有着和郭嘉同样的才华,但如今人家郭嘉,已经是位居太尉的高位,而你庞统却还只是一个军师,这其中的落差,如何能不影响到庞统的心境。

更何况,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此乃古往今来的至理。

如今袁方已然称帝,那么齐军南下,扫灭曹操,乃至于孙策,一统天下也将是不可改变的战略。

这也就意味着,南方之地,很快就要面临战火洗礼。

这场战争的胜负,将影响着整个南方,所有人的命运。

一时之间,荆豫两州,人心浮动,流言四起。

曹操很快就察觉到了人心的变化,他已认识到,袁方篡汉自立,对他的统治造成了多么大的影响。

以往,曹操每每跟袁方作对,都打着勤王讨贼的旗号,以汉室忠臣自居,以收取人心。

而现在,他所要“忠”的那个汉帝,已经将帝位,禅让给了袁方,反成了袁方这个“贼臣”的臣子。

效忠的目标已经不复存,从今往后,他曹操再跟袁方作对,就是在跟天下正统作对,他反倒成了贼臣。

未战,大义的名份已失。

更何况,益州惨败,损兵失将众多,而夺取益州的袁方,实力却更加可怕。

名份不如,实力不如,这等形势下,他将如何面对袁方的进攻?

“袁贼,没想到,你竟然敢篡夺汉室社稷,称皇称帝……”曹操抚摸着那条受伤的腿,暗暗咬牙切齿。

“孟德公,袁贼逼迫天子禅让,实乃乱臣贼子,孟德公你一定要诛灭逆贼,助天子复辟,恢复汉室社稷呀。”

阶下处,兵变失败,从洛阳逃到襄阳的伏完,泣声向曹操恳求。

曹操叹了一声,苦脸道:“我也想讨灭袁贼,可如今袁贼势大,可不是轻易可灭,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守住荆豫二州,如何抵挡袁贼不日将至的进攻啊。”

伏完叹息一声,只能暗自垂泪,诅咒着袁方不得好死,却也无计可施。

一片萎靡,纵然是庞统,这时也沉默不语。

“主公,袁贼篡夺汉室,人心失尽,根本不足为惧。”

死一般的静寂中,终于有人发话,曹操放眼望去,说话之中,正是荀彧。

荀彧步出堂前,高声道:“如今主公虽占据了颍川、汝南、陈国等半个豫州,但豫州之地,一马平川,根本不利于抵御袁贼入侵,反会成为我们的负担。”

“所以彧以为,不如把半州之民,尽数迁往荆州,再以宛城为核心,修筑南阳壁垒,以拱卫荆州。如此,我们便可收缩防线,集中全力守宛城,只要宛城不失,则荆州稳如泰山。反过来,只要我们能守住荆州,便可等待时机,出师北伐,诛灭袁贼,恢复汉室。”

荀彧一番话,又给了曹操几分信心,沉吟片刻,曹操终还是采纳了荀彧的献计。

然后,曹操却又叹道:“文若之计虽尚可,然益州之败,袁方称帝,已使荆襄人心震动。想要把荆襄人心拧成一股绳,助我抵抗袁贼,恐怕不是件易事。”

荀彧却一笑,淡淡道:“此事易也,荆襄之重,无非是蒯蔡庞黄四大家族,彧有一策,可助主公轻松结好这四大家族,此四族尽附,何愁荆襄人心不归。”

第四百五十五章赵云的调查结果(三更)

(三更奉上)

“文若有何妙计,助我收取荆襄人心?”曹操精神一振,奇道。

“很简单,联姻。”荀彧轻描淡写道。

曹操眼神一动,似乎已有所领悟。

荀彧便不紧不慢道:“刘景升的遗孀蔡氏,乃蔡家之女,如今正寡居于襄阳,主公若能将之迎娶为夫人,自可巩固与蔡家的关系。至于那黄家,我听闻黄家有一女,名为月英,主公何不为二公子求娶了这黄月英,如此,便又结好了黄家。”

曹操恍然而悟,一想着又能娶了刘表之妻,又能结好蔡家,一举两得,嘴角不禁得扬起几分笑意。

但很快,他却又面露忧色:“娶这蔡氏还好说,蔡瑁今为我水军统领,本就与我关系甚好,今我要迎娶他妹子,他蔡家必不会反对。不过我听说那黄承彦淡泊名利,自诩为隐士,我几番征辟他出仕,都被他拒绝,如今我想为丕儿求娶他女儿,只怕他还会拒绝。”

荀彧却一笑:“这个主公大可不必担心,今袁方方才称帝,皇帝瘾还没过足,就算要南侵,至少也得一年半载之后。有这么长的时间,我有足够的信心,能劝动那黄承彦答应主公的联姻之请。”

听得首席谋臣这番话,曹操是彻底的安下了心,原本还阴郁的心情,豁然开朗许多,重塑了信心。

左右文臣武将们,也受荀彧献计的鼓舞。精神也无不为之一振。

当下曹操便发出军令,命镇守北面的曹仁,放弃许县等南豫州几郡,将军民统统都献往荆州,又令曹仁屯兵于宛城,日夜修筑坚固的南阳防线。

接着,曹操又写下聘书,请荀彧为媒,先为自己向蔡家求娶蔡氏,再为儿子曹丕。去求娶那黄家女儿。

……

江东。建业。

袁方攻陷益州,灭汉称帝的消息,也先后传至了江东,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建业城。吴侯府。一场原本兴高采烈的庆功酒宴。也被袁方称帝的惊人消息所打断。

不久之前,征伐岭南的程普传回捷报,已是诛灭盘踞于交州的士氏一族。将交州诸郡逼降。

交州纳入版图,这意味着,孙策的地盘,一下子扩展了千余里,麾下更添百万户口,实力一下子是大增。

意气风发,心情甚好的孙策,当即于府中接连数天,摆宴庆贺。

谁知,孙策还没高兴多久,袁方称帝的消息,就扰乱了他的好心情。

“这个袁方,才打下益州,就忙着废汉称帝,他实在是太狂了。”

孙策紧握着酒杯,骨节咔咔作响,脸色阴沉如铁。

座下群僚,也皆议论纷纷。

鲁肃更是忧虑道:“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今袁方已然称帝,以正统自居,定不会容忍主公割据江东,早晚必会发兵来攻,我们还得早做准备才是。”

话音方落,周瑜却冷哼道:“袁贼狗胆包天,竟敢称帝,是把自己变成了众矢之地,当年的袁术,就是他的下场。”

“袁方称帝,虽然狂妄,可话也不能这么说。”

鲁肃语气凝重,叹道:“当年袁术称帝之时,北方诸雄尚存,现今整个北方群雄,皆已被袁方所灭,此人的威望早已震慑天下,其爪牙也遍布朝野,形势已与当年袁术称帝完全不同,不可同日而语啊。”

鲁肃一席话,说得刚刚表情好转的孙策,又阴沉了下来。

这时,周瑜却又是一声冷笑,傲然道:“就算这样又如何,他袁方纵使坐稳了北方,纵然有百万铁骑,他有可以跟咱们江东水军抗衡的水军吗?没有水军,他的兵马纵有百万,也都是一群蝼蚁,胆敢入侵我江东,我周瑜必将他们统统都溺死在江中。”

周瑜一番豪言,极是狂妄。

不过,他狂也有狂的资本,江东水军,无敌于长江,纵使是曹操的荆州水军,也望而生畏,更何况是袁方的北军。

自古以来,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军,谁又能攻过长江。

“公瑾言之有理,袁方没有水军,有什么好怕的,我孙策岂会惧他。”孙策拍案而起,胆色立刻豪然起来。

这时,周瑜又趁势道:“前不久那逃往辽东的吕布,已经诛杀了公孙度,夺了辽东之权,更派人由海路前来江东,结好伯符。伯符何不趁机与之结好,从辽东购得战马,也组建咱们江东的骑兵。到时咱们水军无敌,又配有了骑兵,更不用忌惮那袁贼。”

孙策连连点头,斗志愈烈,冷笑道:“公瑾一席话,当真是让我茅塞顿开,那袁方若真敢来犯我江东,你我兄弟全力,必叫他折戟于长江,威名尽扫。”

豪气干天的孙策,说到昂扬处,禁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袁方,你掳走我仰慕的美人,又毁我玉容,我周郎发誓,一定要跟你死战到底,你有胆,就来犯我江东试试,哼。”周瑜的嘴角,钩起一抹狰狞的冷笑。

内堂门边,望着冷笑的周瑜,还有狂傲的自家兄长,孙尚香秀眉渐凝,不禁暗自摇头一叹。

“大哥,周瑜,你们怎么就不长记性呢,你们这般小看显正哥哥,早晚必会付出沉重代价啊。”

……

帝都,洛阳。

“臣赵云,拜见陛下。”赵云步入御书房,拜伏于袁方御前。

袁方一挥手,笑道:“子龙,你可算回来了,快快平身吧。”

一别,已有半年之久。

当初袁方平定汉中,张鲁归降,他从张鲁的口中,获悉了件极诡异恐怖的之事,袁方觉着那件事不可小视。便派了他所信任,做事极有分寸的赵云,秘密的回往北方,前去调查此事。

赵云离开之时,袁方才刚刚发动进攻蜀中之战,那时袁方的身份,还只是齐王。

今赵云归来,袁方已夺下益州,废除汉朝,登基称帝。变化不可谓不大。

故赵云拜见袁方时。险些把袁方叫成了王上。

“子龙,朕让你调查之事,你可调查出什么结果了吗?”袁方迫不及待的问道。

赵云拱手道:“回陛下,臣自奉命调查道门以来。这半年的时间里。发现包括于吉在内。天下各地的道教徒众们,暗中都在不断的向塞外汇聚,这般行迹。甚至是可疑。”

天下的道门教徒,往塞外汇集?

“塞外乃乌桓和鲜卑所据,皆为蛮化之地,朕也不曾禁绝道门在中原传教,这些道教徒们,不好好的在中原传教,跑到塞外胡虏那里做什么?难道,他们还想向胡虏传教不成?”

赵云带回的这个情报,让袁方大感意外,顿生疑惑。

“云也觉得甚是奇怪,所以就扮成商人,出塞亲自调查了一番,结果发现,在中原覆灭的太平道,又在塞外死灰复燃,还把他们的总坛,设在了阴山脚下。”

“而且,太平道与胡虏那些部落首领们,关系还颇为密切,不少部落都信奉起了太平道,主动给太平道献上牛马粮草,得到了胡虏的支持,这太平道,在塞外草原上,传播的甚是迅速。”

太平道死灰复燃,还有草原上建起道坛,传起了教义?

这道情报,更叫袁方极感意外。

太平道是什么,那可是当年道门之中,最强的一支,其领袖,便是大名鼎鼎的张角。

当年的张角,正是打着太平道传教的幌子,吸收了数百万的教徒,最终振臂一呼,掀起了黄巾之乱,揭开了天下大乱的序幕。

而自黄巾军的造反,被汉廷所扑灭,张角也病死之后,太平道也随之迅速的衰落,更被汉廷,以及天下诸侯们所禁,渐渐销声匿迹,由公开的传道,转变为了暗中传道。

袁方知太平道最会煽动人心,故在他的统治区内,也下了严令,禁止太平道的存在和传播。

今却没想到,太平道的余孽们,不甘心覆灭,竟然逃离了中原,在塞外草原,胡人的领地上,开坛传道,死灰复燃了起来。

而且,复起的太平道,不但又迷惑了胡虏,还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诱得天下其余道门教徒,也纷纷前往塞外草原前去响应。

“有意思,这件事,越来越有趣了……”狐疑的袁方,嘴角反而扬起一抹冷笑。

接着,他又道:“无风不起浪,太平道死灰复燃,必定有人在幕后操纵,子龙你可查到是谁在兴风作浪?”

“回陛下,据臣调查所知,阴山下的太平道总坛之中,主持讲道之人,名叫作左慈。”

左慈?

果然是他。

袁方从张鲁那里获悉,左慈、于吉和张鲁三人,本为同门师兄弟,而前番于吉往汉中找张鲁,也是奉了左慈之命。

今听赵云所说,袁方就确信了猜测,果然是左慈在幕后兴风作浪。

袁方依稀记得,历史上,左慈这个人,传说就曾用戏法,戏耍过曹操,可见此人对当权者,充满了蔑视和敌意。

今左慈结好胡虏,在草原上把有“造反”前科的太平道,死灰复燃,而且还招天下道门的教徒前往塞外集结,如此所为,显然不单纯是传道那么简单。

“而且,臣还打听到,好像左慈的背后,还有一个被太平道教徒们,尊称为天师的人物。”赵云又道。

“天师?”袁方又是一奇,“这个天师又是何方神圣?”

赵云摇头道:“这个天师的身份,就连太平道的教徒们也不知道,臣更是无法打探出来。”

“天师,天师……”

袁方喃喃自语,他已是隐隐感觉到了,太平道这帮人,似乎在酝酿着一个巨大的阴谋,他已深深感到威胁的存在。

“难道说,竟然真的……”

袁方欲言又止,喃喃自语间,剑眉微凝,英武的脸上,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四百五十六章冰女,火女(一更)

(今天四更,头更奉上,求订阅,求月票)

“陛下,太平道藏匿往了塞外,还跟胡人搭上了关系,咱们要不要尽起大军北上,扫灭了他们?”赵云进言道。

袁方道:“朕当然想灭了他们,可惜现在天下未定,南面还有曹操和孙策虎视眈眈,朕一旦提兵北上,岂不给了他们可趁之机,到时候,中原倘若有什么差池,岂非反误了大事。”

赵云身形一震,他极有智谋,深知大体,岂能领会不了袁方意思。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沉吟片刻,袁方深吸一口气,杀机渐起,冷冷道:“子龙你就给朕继续调查此事,朕当尽起大军南下,尽快加速天下一统,然后才能集中全力,来应对北面的威胁。”

赵云点了点头,拱手道:“臣明白了,臣不日就起程北上。”

袁方遂又抚慰了赵云一番,叮嘱他万不可将此事,透露于旁人得知,方才送赵云离去。

次日,袁方于金銮殿中,召集郭嘉、田丰、法正等众大臣,向他们宣布,将在一月之内,引兵南征,诛灭曹孙二敌。

圣意一下,众臣皆颇感惊讶。

“陛下,去岁我大齐接连用兵,连着平了关中、凉州、汉中还有益州,将十们牺牲不少,粮草也消耗甚巨,国力大耗。臣以为,虽然平定曹孙,乃是既定的国策,但也当先休整一年半载。待国力稍有恢复,再行用兵不迟。”

田丰第一个站出来,对袁方的用兵之议,表示了反对。

而且,田丰并不反对对曹孙用兵,反对的,只是用兵的时机。

“朕国力虽有损耗,但曹操失了益州,损兵折将,实力更受重创。朕就是要趁着曹操元气未复。以雷霆之速灭了他。再顺江东下,灭了孙策。唯有如此,才有尽快平定天下,让黎民安享太平。”

袁方想速度平定天下。当然还有另一层的用意。不过在赵云没有彻底调查清楚之前。袁方自不愿透露实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心恐慌。

“近几月来,曹操已将南豫州诸郡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