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生化狂人(堂燕)-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维眼见来军不停,不敢再犹豫,当即就准备折返而回。

此时,敌军已逼近百余之外。

尘雾已薄,姜维定睛扫视,已经能够看清。那尘埃中的“叛军”,是何等模样。

倒抽一口凉气!

那一支军队,所有的士兵,竟然个个都是灰头土脸,就连他们身上的盔甲,都蒙了一层灰。

仿佛,这竟是一支从黄土之中,爬出来的军队。

而这支军队,所打的旗帜,尽皆残破不敢。好似年代极其久远。

姜维更隐隐约约。从那残破的旗帜中,看到了一个“秦”字。

“秦?雍凉二州之中,似乎并无那个姓秦的将领,能够调动数万的军队。这个秦字。是何意思?”

姜维心中狐疑更浓。深为这支打着“秦”字旗号,形容面貌极为诡异的军队,感到诡异不解。

嗖嗖嗖!

正当此时。那支军队之中,破风之声大作,数百支弩箭,疾射而来。

来军,竟然敢先出手,果然是叛军!

姜维不及多想,急将银枪舞成铁幕,凭着练脏的武道,将射来之箭,尽数弹开。

惨叫之声骤起,姜维身边,一众锻骨实力的随兵,竟挡不住袭来之箭,转眼被射死大半。

“敌人箭矢太强,撤退,即刻撤回长安!”姜维不敢逗留,大叫一声,拨马便回。

五十余骑残兵,转身狂奔,望长安奔去。

身后处,那支叛军中,弩箭依旧狂袭乱射,呼啸扑来。

当姜维顶着箭雨,逃回了长安城下时,身边只余下不足二十余骑。

城头杨阜也目睹了叛军放箭的情景,料知形势有变,急喝道:“叛军来袭,全军即刻登城防守,速速打开城门,放伯约回城。”

吊桥拉起,城门打开,姜维一众残兵落荒而至。

入城的姜维,马不停蹄,直奔城楼之上去见杨阜。

“杨刺史,城外是叛军。”姜维大叫道。

杨阜点头道:“胆敢对你们放箭,当然是叛军,只是你可看清是哪一路叛将,竟然敢如此胆大包天。”

“属下只看到,叛军打得是‘秦’字的旗号。”姜维答道。

“秦?二州之中,似乎并没有那个秦姓将领,能够拉得起这么一支庞大的叛军?”杨阜也产生了同样的疑惑。

姜维却已沉声道:“属下也觉得奇怪,而且,这支秦军的装束十分诡异,其铠甲武器,似乎与我们齐军很不相同,而且他们一个个都灰头土脸,就像是从土堆里爬出来的一样。”

“竟有此事?”杨阜愈加的惊奇。

姜维指着城外道:“刺史大人不信可以自己看,叛军就要攻到了。”

二人的目光,重新扫向城外。

只见那汹汹而来的叛军,一步也不停,竟是径直杀至了城下。

不光是杨阜,城头一线的大齐守军战士们,无不都倒抽了口凉气。

那一支打着“秦”字旗号的军队,确如姜维所说,灰头土脸,就像是从地底下爬出来的一般。

五六万号人马,呼啸而至,如滚滚的泥流一般,向着长安西门杀至。

杨阜也顾不得许多,拔剑大叫道:“全军听令,弓弩手给我放箭,炮手给我瞄准敌群,开炮!”

嗖嗖嗖,城头箭如雨下。

轰轰轰,十余门大炮,向着城下吞吐火舌。

这十几门大炮,皆是袁方以从美军那里缴获的火炮为原型,原元磁熔炉所造,特意为西京长安也装备了十几门。

今日一战,还是这十几门大炮,首度开火。

沿城一线,烈焰冲天,爆炸四起,瞬息间,便有数百余名敌兵,被炸飞了出去。

“这大炮的威力,果然是强悍啊。”杨阜望着被炸飞的敌人,不禁啧啧赞叹。

话音未落时,姜维急指着城外道:“刺史请看,那些被炸飞的敌人,有古怪!”

杨阜定睛看去,当他看清一切时,蓦然间,神色惊变。

那几百个被炸飞的敌兵,一个个很快就从地上爬了起来,竟似毫发无伤一般,继续向着长安城杀来。

这些叛兵,竟然不怕大炮轰击!

第六百六十八章地底之军

杨阜大惊失色,纵是自恃勇武的姜维,也脸色为之一变。

一众守将惊诧之际,成千上万的叛军,已经涌到了城下,云梯竖起,争先恐后的向着城头扑来。

嗖嗖嗖!

城外五十步处,万余叛军半跪于地,手中所端的弩机,瞄准城头齐军,源源不断的乱射。

叛军的弩箭力道,竟然远胜于齐军弩箭。

而且,叛军士兵从头到腰,都被那厚厚的土色铠甲包裹,齐军的弩箭射上去,竟然无法将之洞穿。

齐军之弩伤不到对方,而对方的弩箭威力又胜于齐军,很快,沿城一线的齐军,便被全面的压制,甚至连头都不敢露。

仗着弩军的掩护,成千上万的叛军,蜂拥上城,也不知他们穿了什么铠甲,齐军不光是箭破不了,连大刀砍上去,都砍之不破。

如此重甲保护之下,齐军根本挡之不住,片刻之间,便有成百上千的叛军,爬上了城头。

“全军死战,坚守城墙,不得后退半步!”

姜维厉声大喝,一枪纵出,挟着雷霆之力,刺向了迎面爬上来的那名叛军。

那叛军也不避不挡,挺胸上前,硬扛姜维这一击。

铛!

姜维挟着练脏武道的一击,刺在那叛军胸前铠甲上,强大的力道,将那叛兵震得倒退三步。

只是,这一枪竟未能洞穿敌人的铠甲。

那叛兵站定身形,大步纵向前来。手中已似生锈的战刀,当头向姜维呼啸斩下。

姜维也不及惊讶,银枪如闪,反扫而出。

锵——

火星四溅,金属嗡鸣之声大作。

那叛兵再度被震开数步,但稍一站定,连喘息也不需,又向姜维疯狂扑来。

几招交手,姜维便是判定,那叛兵的武道实力。也就在锻骨中期左右。

以姜维练脏后期的武道。本是十招之间,就可以要了对方的性命。

只是,姜维招式上轻松破解了对方,但每一枪刺中敌方。却都无法洞穿其铠甲。

那一层像是土块般的铠甲。其硬度。竟然胜于钢铁!

而且,姜维在与那叛兵交手之时,竟是听不到对方的呼吸之声。甚至连心跳之声,也不曾有听到。

那名叛名,就那么一声不吭,无休无止的战斗,甚至是诡异阴森,让姜维感觉,自己竟是在与一个没有生命的鬼魂在战斗。

姜维是越战越心惊,背后竟隐隐有种发毛的恶寒。

“我就不信,我杀不了你!”

姜维被激怒了,枪法陡然暴涨,闪电般的枪影,四面八方的将那敌兵覆盖。

咔嚓!

无意间的一枪,姜维这一枪下去,竟是捅破了那叛兵的腋下。

一股暗红色的鲜血,喷涌四溅而出。

那一声没有声息的叛兵,终于出发出了一声低沉的闷哼,显然是被姜维伤到。

“难道,腋下才是他的软肋不成?”

姜维猛然省悟,想这叛兵之所以刀枪不入,仗着就是那一层土色铠甲,但其腋下却是铠甲防护薄弱之处。

念及于此,姜维想也不想,仗着练脏的武道,枪锋顺势一搅。

只听一阵骨撕裂声,姜维的银枪,便从那叛兵的左腋穿入,从右腋穿出。

那叛兵痛苦的低吼一声,身形晃了几晃,轰然栽倒于地,就此毙命。

姜维暗吐了一口气,也不及迟疑,枪锋再如闪电射出,刺向其余几名叛兵。

这一次,姜维有了先前的经验,不再硬攻敌之正面,而是攻向其腋下、脖间还有腰部以下,等铠甲罩不住的地方。

姜维的方法,果然有效,数招之间,连毙七八名叛兵。

“铠甲护不住的地方,就是这些贼兵的软肋!”摸清底细的姜维,放声大叫,向其余将士们通报。

只是,大势已去,为时已晚。

数以万计的叛兵,已经涌上了城头,长安西城一线,全面失守。

姜维虽然发现了叛兵的软肋所在,但大齐的士兵们,武道实力与这些怪异叛兵相仿,多为锻骨实力。

他们知道叛兵的软肋所在,但却并不代表,他们能够伤得到叛兵的软肋。

那坚不可摧,连大炮都轰不破的土色铠甲,助长了叛兵的武道,令他们的实力,一个个都近乎于练脏。

人数众多,战力又据于上风,齐军又怎么可能挡得住呢。

姜维见势不利,情知难以再守下去,几步杀到杨阜身边,叫道:“杨刺史,敌众我寡,敌兵又枪炮不进,我们根本抵挡不住,长安城是守不住了,速速弃城而退吧。”

杨阜却将剑一横,悲愤叫道:“长安乃大齐西京,神圣之所在,天子命我镇守此地,我若弃之,有何面目去见天子,我要跟长安城共存亡。”

眼见杨阜视死如归,姜维的心中,也燃起一股悲愤之火,横枪咬牙道:“既然如此,那姜维就陪杨刺史血战到死。”

姜维决心死守,杨阜却道:“本刺史职责所在,绝不能退,姜维约,你不能死在这里,你要活着逃往洛阳,向天子禀明此事,请天子速发援兵入关,扫清这些叛贼。”

“可是……”

“没有可是!”杨阜手一挥,打断姜维,厉声道:“这是命令,我以刺史的身份,命令你即刻撤往洛阳,否则,就以违抗军令论处!”

姜维万般无奈,虽不忍弃杨阜而去,但军令难违,也不得不从。

“唉!”

姜维恨恨一叹,手提银枪,杀破乱军,直奔城下而去。

下得城去的姜维。翻身上马,带着一百多轻骑,打开长安东门,狂奔杀出,径往潼关而去。

此刻,大批的长安官民,也惊慌无措,携家带口,从长安东门涌出,一并望潼关逃去。

身后。杀声和惨叫声。已越来越远,姜维回头望去,只见一面陈旧的“秦”字大旗,已在长安东门升起。耀武扬威。

“这股叛军。他娘的到底是哪路人马。怎会如此强悍,好像是一群从地底下爬出来的厉鬼……”

心中又怒又疑,姜维不敢迟疑。只能一咬牙,转头策马狂奔。

……

寿春城,乔府。

“陛下,这就是洛阳刚刚发来的加急电报。”赵云将那一封电报,呈于了袁方。

海上一战,大齐从美帝那里缴获了不少先进东西,电台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当初为了防备来自海上的威胁,大部分的先进通讯设备,都布在了沿海一带,内陆方面,即使是长安这样的西京,都没有。

毕竟,凉州的胡虏早些年已被袁方诛尽,原本多事的帝国西部,如今反而成了最太平的区域,电台这种“稀少”的科技装备,也就暂时没有配备给西部诸州。

这一封加急电报,则是从洛阳直接发向袁方南巡的御用战舰,那上面也随船配备有电台。

“关中怎么会突然出现一支叛军,还打着‘秦’字旗号,甚至还攻破了长安城?”

袁方看着手中那电报,眉头微微而皱,心中也顿生狐疑。

这时,赵云拱手道:“西京失守,雍凉二州有危,断不容小视,还请陛下速速还京处置才是。”

袁方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出了这么大的事,他这个皇帝是非回京去主持大局不可。

念及于此,袁方当即起身,向乔玄道:“乔老先生,长安有事,朕必须即刻赶回洛阳,他日朕再来探望你吧。”

说吧,袁方便即起身,大步匆匆而去。

袁方离去,大乔和小乔两姐妹,才从内室中出来,看着袁方离去的背影,二女的眼眸中,无不流露出几分失望怅然。

乔玄看着两个女儿,只得叹道:“这事也真是不巧,偏偏赶在这个时候,长安出了大事,唉,真是的。”

大乔和小乔两姐妹,移步门边,望着袁方却远去的身影,两人神色间,皆是不舍。

凝望半晌,却只能幽幽一叹。

……

袁方离开乔府,也来不及去一趟刺史府,去见一见蒋干,直接就回往了淮水上的护卫舰。

袁方等不及坐船回京,直接换上非攻战甲,叫赵云等随行,也都换上飞行战甲,腾空而起,直奔洛阳而去。

一路开足马力,不出一个多小时,袁方便已飞临洛阳。

天空之中,袁方徐徐降下,降在了还在重建之中的皇宫之中。

皇宫金殿之中,庞统、马超、诸葛亮等一众重臣,已经候在了金殿内,他们似乎已预料到,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袁方一定会直接飞回洛阳。

“拜见陛下。”群臣见袁方入殿,纷纷拜叩。

“众爱卿免礼。”众臣还未抬起身时,袁方已如闪光般,从殿门口射入,坐在了龙座之上。

目光一扫群臣,袁方问道:“关中发生了什么事,怎会突然间发生叛乱,还失陷了长安?”

庞统出班,拱手道:“禀陛下,此事事发突然,事先毫无征兆,臣等也是措手不及,今有裨将军姜维,奉杨阜之命在城陷之前,撤往洛阳求救,详细之事,可由姜维报与陛下。”

袁方的目光,落在了阶下,班末的那名年轻小将身上。

那个历史上,蜀国后期的栋梁,那个几年前,被袁方以密旨与杨阜,命将之征辟培养的后起新秀,如此,就跪伏在殿前。

“姜伯约,长安到底发生了什么?”

姜维忙是出班,仔仔细细的,把长安当日发生之事,报与了袁方。

“一支像是从地下爬出来,而且还打着‘秦’字旗号的叛军?”袁方的眼眸中,浮现出深深的狐疑。

第六百六十九章大秦帝国

“孝直,我大齐在雍凉二州,可有一个姓秦的将领吗?”袁方目光望向了法正。

法正出班,拱手道:“禀陛下,我大齐在雍凉二州,确有几位姓秦的武官,但这些秦姓武将,职位最高者,不过是偏将军而已,根本没有调动数万兵马的权力。”

法正是雍州扶风人氏,对于关陇的文武官员情况,较为熟悉,他说没有,自然就没有。

“这就奇怪了,既是如此,怎么平白无故,会突然冒出几万叛军来?”

“而且,事先还没有关点征兆,好像神兵天降一般,就出现在了长安城外。”

“这事实在是太过蹊跷,其中必有疑团。”

大臣们议论纷纷,一时都对这支打着“秦”字旗号的叛军,甚为不解。

这时,法正却拱手道:“陛下,臣以为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去追究这支叛军的来历,而是即刻起大军西征,扫平叛乱,收复长安。”

“孝直言之有理。”袁方一拍案,拂手喝道:“传朕旨意,速调八万中军,克日起程,朕要御驾亲征,兵出潼关,收复长安。”

旨意传下,武将们立刻又兴奋起来。

一片兴奋中,马超却豪然道:“一众叛贼而已,何劳陛下御驾亲朕,臣愿统一军入关,不出十日,必扫平叛贼,收复西京。”

话音方落,一员御林义从,匆匆奔入大殿。拱手道:“禀陛下,潼关马子岳将军急报,日前十万叛军正向潼关推进,声势极为浩大,马将军请陛下速发援兵相救。”

十万叛军!

这最新的军情,令大殿之中,群臣一片哗然。

袁方也眉头一凝,目光射向姜维,“姜伯约,先前你不是说。叛军只有几万兵马吗。怎么突然间冒出十万大军来?”

“这……臣也不知啊,当时攻打长安的,的确只有几万兵马,臣也不知为什么短短几天功夫。就会增加到十万之众!”姜维也是惊异不已。显然不知为何。

袁方沉默了下来。思绪飞转,渐渐意识到,这场叛乱。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几万人的叛乱,事先没有半点征兆,叛众神兵天降一般,就杀到了长安城下,还打着什么“秦”字的旗号,这本来就够蹊跷的了。

而根据姜维描述,那些叛贼士兵,极为阴森诡异,还个个都穿着连大炮都轰不破的盔甲,这就更奇上加奇。

要知道,就算是飞行战甲,也扛不住大炮一轰,放眼天下,除了袁方之外,就只有达到半步武圣以上的几个将领,可以用外放的血气,抵挡大炮轰击。

而那些叛贼,竟然几万人都拥有挡得住大炮轰击的铠甲,大齐中若有这样的铠甲,袁方早就用来对付美帝入侵了。

最诡异的是,原先几万人的叛军,几天之间就增长到了十万之众,而且还一路向着潼关杀来。

袁方记得清楚,整个雍凉二州的驻军,连正规军加上郡兵,加起来也不超过十万。

这也就是说,整个二州所有的驻军,忽然间全都叛变,加入了叛军。

这可能吗?

啪!

袁方拍案而起,决然道:“关中叛乱事出可疑,这支叛军绝非那么简单,这一次,朕非得亲自出马不可。”

当天晚上,袁方便调集了驻扎于洛阳的五千飞虎军团,在他的带领下,先行飞往潼关方向,驰援马岱。

其余的七八万铁骑之军,则由张飞等大将率领,随后赶往潼关。

大齐的飞行军团,只有三万之众,五千飞虎军,已是袁方最快能够调动的兵力。

而且,这飞虎军团,用来对付美军还可以,但若用来对付那十万使用冷兵器的叛军,除了机动性之外,其实并无多大的优势。

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军虽有飞机大炮,但他们的士兵,却没有武道。

正因如此,一旦美军的远程火力网被突破,让大齐战士们近身,一个锻骨武道的大齐战士,就足以灭了他们一个连。

而这伙叛贼,根据姜维的描述,却同样也是个个拥有锻骨武道。

贼军武道相当,飞虎军团武道上的优势,自然也就发挥不出来。

……

潼关。

洛阳距潼关很近,袁方率飞行军团西出函谷关,不一个时辰的时间,就飞抵了潼关。

此刻,潼关的一万守军,在马岱的率领下,已是严阵以待。

五千飞虎军团,徐徐降下,袁方也从天而降。

“臣马岱,拜见陛下。”马岱上前参见。

“平身吧。”袁方衣袖一拂,便将马岱扶起,“关内叛贼的情况如何了。”

马岱指着西面道:“这几日间,朕已派出斥侯,严密监视叛贼动向,斥候们报称,自几日前叛贼攻陷长安后,就一路向东挺进,接连攻陷三辅诸县,今兵锋已在三十里外,数量约有十万之众。”

袁方微微点头,又问道:“那些叛贼,可有伤害各县百姓?”

“这倒没有。”马岱摇头道:“臣听那些逃入潼关的百姓称,那些叛贼们,非但没有烧杀抢掠,反而就地任命新的县令和郡守,并向百姓征收粮草以充军用。”

顿了顿,马岱又道:“而且,臣还听那些百姓说,这些叛贼的军纪极为严明,所夺城池都秋毫无犯,没有发生一件入室抢掠百姓的事件。”

一支军纪严明的叛军?

袁方剑眉微凝,心中,那隐隐的猜测,更重了几分。

自古以来的叛军,带头者为了鼓舞士气,往往许以重赏。通过破城后烧杀抢掠,来诱使叛兵们追随。

而这支打着“秦”字旗号的叛军,非但没有这么做,反而是对百姓秋毫无犯,军纪之严,竟似超过了齐军!

“叛贼到底有多少,你确定是十万之众吗?”袁方再次问道。

马岱重重点头,郑重道:“臣岂敢胡言,这十万的人数,是臣多股斥候侦察。才估算出的数字。而且,这几日来,叛军的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

还在不断的增加?

“整个关中的兵马,就算都反了也没有十万之众。叛军怎么可能有十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袁方身旁。姜维也质疑道。

马岱耸了耸肩,苦笑无言。

“到底有多少叛兵,朕一看便知。”

话音未落。袁方足下一点,整个人已御使着非攻战甲,窜上了九天。

袁方悬浮于几千米的高空,向着潼关西北面方向,俯视而去,真气境界的超远视力,尽开无余。

他的目光穿越几十公里的境界,很快就搜寻到,那一片土黄色的人潮。

叛军的形势,袁方立时看得清清楚楚。

正如姜维所描述,这些叛军的确都阴森诡诡异,一个个都灰头土脸,深埋在土色的铠甲之中。

叛军密密麻麻,排着整齐的队伍,结成数百个方阵,机械似的迈着统一的步伐,正向着潼关方向逼近。

铺天盖地,密如乌云,数量至少也有十万之众。

叛军头顶的天空,“秦”字的旗号,果然在耀武扬威的舞动。

“果然有十万之众,只是这些叛军的模样,看着怎么有些熟悉,好像我在哪里见过似的?”

天空中的袁方,越看越疑,总觉得这些土色的敌人,在哪里见过。

蓦然间,他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丝灵光。

“莫非,这些兵马,竟然是……”

袁方脸色已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似乎为自己的猜测而震惊。

很快,袁方却又平静下来,徐徐从高空降下。

“陛下,叛贼形式如何?”马岱问道。

袁方也不多言,挥手道:“敌军来势汹汹,不可小视,传令全军加紧备战,另外,再传旨给后方,让大部队加快行军。”

“诺!”

潼关之上,号角声响起,守关之军,无不忙碌。

关中已太平多年,经年不见战乱,甚至连匪患基本也没有,如今突然之间战火燃起,难免让这些长年无事的关上守军,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袁方望着关内,望着地平线那一头,那铺天盖地,渐渐逼近的敌人,脸上不觉已蒙上一层阴影。

……

两天后。

马超、庞德、颜良、文丑等大将,率领着八万步骑,昼夜兼程的赶至了潼关。

关内的十万敌军,似乎有恃而无恐,并没有急于攻关,直到今天才逼近至关前数里。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时,位于天空的侦察斥候,便发现十万计的敌兵,已列阵向着潼关逼近。

关中锣声响起,**万的将士迅速登城,严阵以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