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南枝)-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自然,咱们现在的农历你也知道,是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而制定的,所以说可以称之为阴历。而有阴就有阳,自然应该在弄出一个阳历啊?”黄俊明出生解释道。“农历每年三百六十五日零三时,这是上年春至下年春计算的。每年十二个月中,有的五个月小,有的六个月小,综合起来或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每年要差十一日零三时或十日三时,故产生闰月。在八年中闰三次月,是隔两个两年一闰,再隔一年一闰。为什么产生月大月小和闰月?这是根据月星的度数而来,是保证每月十五月亮团圆,因此产生月大月小和闰月。每月的节,提前不超过上月的十五,推迟不超过本月的十五。假如二月,四月的立夏在三月十五日之前,必须闰二月。假如六月,八月的白露在七月十五之前,必须闰六月。所以量天尺言,前九年二月中,本年元旦日相同,月月十五对初一,千年万载不差宗。但在六十年中略有所变动,或对冲一日或推迟一日或提前一日,亦然花甲子之例只有两三日的变动。公历每年只有五个月小,月小三十日,月大三十一日,每年三百六十七日,因此二月只有二十八天,那么每年只有三百六十五天,与周天度数相比,每年就少三时,故四年中就少了十二时,也就是一天,所以四年中二月就闰一天,赶齐周天三百六十五度,这是万古千秋谁也无法改变的。农历是根据太阴,咱们是不是根据太阳,在创造一个新的历法呢?毕竟这都是字宙之间大自然之规律嘛。”

    ——————————————————————————————————————————————————————

    求支持。半章三千五百多字,后面最后一段稍微有点凑字数的嫌疑,但是过了三千字,后面的五百字是免费的。

正文 no、259 阴阳历。

    no、259 阴阳历。

    根据太阳制定新的历法?李淳风有些纳闷,按说这现在的历法用的挺习惯啊,这黄俊明怎么就突然想起根据太阳制定新的历法了呢?这一点让李淳风有些不解。

    “仙师,您怎么就想起用太阳制定新的历法呢?”李淳风对这黄俊明疑惑的问道。

    “都说有阴必有阳,咱们实行的不是农历么?贫道观之,这农历正是根据太阴而制定的历法,所以可以撑得上是太阴历,既然如此那是不是可以通过太阳来制定一个阳历呢?”黄俊明自以为自己说的很是准确,“循循善诱”的对着李淳风说到。

    “呵呵,仙师,这您呐,就不懂了吧?”李淳风总算是搞明白了黄俊明要的是什么,竟然不自觉的笑了出来,随后解释道:“仙师咱们农历可并不是那太阴历,这呀是您理解错喽!”

    黄俊明听到李淳风的这话有些纳闷,这农历就是阴历可是现代人众所周知的事情。而阴历又是根据月亮的变换而制定而成的历法,所以被称之为太阴历。怎么到了李淳风嘴里这农历又不是太阴历了呢?

    “淳风。给贫道说说,是贫道哪里理解错了?”黄俊明也不是那种一意孤行的人。又不是什么圣贤。自然是听得进去理由的。

    “仙师,咱们所谓的农历,并非是太阴历,而是阴阳历啊。既包含了太阴,又包含了太阳。难道仙师您没注意到嘛?”李淳风提点道。

    “听你这么说,贫道还真没怎么注意到。来,来,来。淳风,坐。快给贫道讲讲。”黄俊明现在的兴趣可是一下子被勾起来了。 或许,身为现代人还真是曲解了许多古人传承下来的东西。直到阴历等同于农历这个话题一深入每个人的脑海,这古代的本身意义恐怕便没几个人知道了。而黄俊明正是有机会听到这还没被曲解之前的解答。

    李淳风原本还真没把这话当回事。在他眼里这农历和阴历不等同,并且农历是阴阳历这一点就算黄俊明当时有些发懵没记起来,这现在也应该反应过来了。可是看着黄俊明现在这个样子,还真不是知道的样子。这历法一事并不是什么秘密啊,李淳风虽然不懂,还是开口解释道。“早在黄帝时代,先人们便开始研究历法。那时候讲求的是迎日推测。到了后来的帝尧时期,又出现了置闰的方法。《尚书。尧典》上有很明确的记载。帝尧命令当时的观天官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昂,以正仲冬’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所以说自那时起,咱们所用的历法就已经是阴阳历了。”

    黄俊明还真没研究过尚书。在黄俊明的心里,这尚书嘛,完完全全的儒家典籍,有那时间还不如去看两眼道经来的舒服。没成想这农历还真是阴阳历。黄俊明本来就是道士,比起现代的普通人来说古文底子可是好的不得了,而到了唐朝之后又没有机会‘品读’白话文。对古文的理解可以说更进一步。

    ‘日中’‘仲春’这两个字指的就是春分的时候昼夜平分,‘日永’‘仲夏’指的是夏至的时候白昼最长。‘日短’‘仲冬’则又说的是冬至的时候白昼最短。 然而这些理解,全都是基于太阳光线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的位置上的。所以说这节气一说就可以称之为阳历了。而古人了解了这几个节气,也就基本上,敬授人时了。更为惊奇的是这古人竟然发现了每四年会多出来一天。所以每到发生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的时候就准备出一个闰月,来消除时差,而这一天又多半加在了这些节气上。这样一来便又是一个新的历法,而与太阴历结合之后,变成了农历。所以说这农历是阴阳历倒也是一句大实话。

    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历法虽然一遍再变,也是逐渐由简陋变得更加的丰满实用。就像最早以前的四令,到了后来发展的十二令。以及流传到现代的二十四节气。这些都是阳历在中华历法中的一个体现。而阴历的作用则是确定日子。太阳历主管农事民时,太阴历主管记日数天之举。二者互相联系。又相互有些距离。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历法了。黄俊明琢磨明白之后,就又开始纳闷,这农历这么好。为什么到了现代之后,又被西方的公历所取代了呢?

    起码黄俊明可以确信。现在这贞观元年,世界上除了大唐恐怕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好的历法,要知道现在所用的公历,也只是欧洲进入到教皇时代,望远镜和日心说逐渐形成之后才完善出来的答案。这时间上,完美度。使用价值,没有一样赶得上现在的农历,黄俊明还真搞不懂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黄俊明自己在内心深处喊了一阵子,随即又换了副面孔对着李淳风说道:“淳风,多谢。要不是你给贫道讲解,恐怕贫道还真小瞧了这农历。而听到你这么一点拨,瞬间全明白了。这农历啊就是比那单一的阳历好。其实贫道一开始本打算让你找出太阳历,然后将太阳历和太阴历合二为一来着,结果,还是贫道失算了。没想到,先民们竟然早就将此历法创出。惭愧啊。”黄俊明就是这样,别人在外表看起黄俊明来经常会有种莫不透的感觉,甚至有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清楚黄俊明的每一句话的真伪性,只是后来黄俊明的名声大了。也不需要别人怀疑了。就是黄俊明自己夸耀再多,再怎么说话,恐怕也是有很多人愿意去相信的。

    ——————————————————————————————————————————————————————

    二零一三年第一个月的全勤又没了,又卡文了。郁闷。

正文 no、260 融入唐朝?难啊!

    no、260 融入唐朝?难啊!

    关于谋定阳历这一件事上,黄俊明可是败给了古代先贤的智慧,这一点黄俊明并没有感到沮丧,反而觉得很是自豪,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得知这农历便是阴阳历的结合体,比那原本的西元纪年更早,更系统更实用。这一种民族自豪感,还真不是说笑而已。

    说来也怪,黄俊明本来是觉得农历太过繁琐才会想让李淳风编纂一个一目了然通俗易懂的阳历的。可是自从知道了这农历的内涵深厚,却又觉得农历看上去没有那么难了,而那原本简单的西元纪年也不知道被黄俊明丢到了哪个爪哇国去。彻彻底底的忘在了脑后。

    都说入乡随俗,黄俊明既然来到了大唐这个时代。更是要将自己融入到这个时代,上次李世民虽然是有目的的说些玩笑话,却也不可否认,黄俊明还真的在心里将自己当成了一个过客。而如今,知道自己的心态有问题之后。黄俊明便定下心来,思索着怎样才能融入到这个社会当中来。

    想融入到大唐,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但是还得找到一个切入点才行,这初唐时期,重文,重武,崇尚自由,民风开放。但是对于黄俊明一个道士来说,怎么把自己融入进去呢?文学方面,诗词歌赋?这早就被黄俊明否决了,绘画?黄俊明倒是可以信手涂鸦,不过要是弄出个什么小鸡啄米图,恐怕倒又是和自己的身份大相径庭了。不是每个穿越者都会素描,起码。。。黄俊明不会。

    武力方面,黄俊明会的武功多数也就是一个个的套路而已,唯一实用一些的算是当年在军队里学得那些,不过起码黄俊明看来,在现代军队里学的那些对于现在的唐朝来说。其实也就是一种小小的力量罢了。毕竟现代是热武器时代,拳脚功夫早都退下了舞台。而唐朝,这可是真刀真枪的肉搏时代,为了减少伤亡,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功夫,又加上历经多年的战乱,从战火中存活下来的。又大多是杀人不眨眼的军汉。早都自己悟出了最好的杀人方法。所以这大唐个人的拳脚功夫可不比那现世的军体拳什么的差到哪去。说完了个人再说说领兵。黄俊明现代当兵三年,平头兵一个。最多就算是个副班长,这日常训练什么的,黄俊明能做,但是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恐怕那也得要给打上个‘呵呵’二字了。

    这文不成武不就,再说说自由,这自由嘛。人人都喜欢,西方某位大贤不还说了么,不自由,毋宁死。不过大唐还真的很自由啊,只要交完了赋税,不犯法就基本上没人管你。想去哪就去那。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句话说,就是没那么多事er,再加上道士本就是各逍遥自在,自由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家常便饭,黄俊明也是如此,让他从自由当中去融入这个时代。还不如让他找个菜市口,蒸馒头买菜来的强点。没准er会有几个人跑过来,趁着开刀问斩的时候买个馒头沾了血,拿回去治病。

    大唐还有什么特点?民风开放?这一点黄俊明想都不想,这为什么大唐的民风是开放的?对于明清以后,这中华大地就是封闭发展。局部开放,外贸供给,自给自足。所以只能是“关起门来发展”的政策。结果就出现了这种封闭的时代的普遍现象。男女都不敢逾越爱情的鸿沟。除非结婚。 再加上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啧啧,那要是能开放的起来就怪了。而大唐呢。大唐的商人地位虽然还是不太高。但也算是一个重视商业的朝代了。再加上大唐积极与周边各国来往,基本上又可以称之为“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与路线不动摇。再加上国力比周边各国强盛,然后所带来的后果嘛,国人出国,就像是民国时期在中国的外国人一样。那待遇,好哇。外国人来中国呢,保不齐的将一些他们的文化风俗传进来,再被中华民族一同化,就变成了当时人们的一种很平常的想法。

    话虽如此,可是让黄俊明去这东市西市和那些满身腥膻味,舌头都捋不直的外国人说话,聊天交流感情。黄俊明宁可去看上几本书,除了这个,那流连于青楼之间,也不是黄俊明这个脑子里缺少女人的道士能做的出来的事。所以,这从民风开放一点来看,也只能告吹了。

    这样一来怎么融入唐朝,黄俊明可是一点也找不到头绪,可以说唐朝人都以为,黄俊明已经是一个唐朝的道士了。但黄俊明偏偏在内心深处,还是觉得自己和这唐朝有所隔阂。可是做这不会做,作那失身分,还真找不到一个好方法。

    难道说,真像是李世民所说的,在这大唐,找个女人娶妻生子之后,就有了牵挂,彻彻底底的融入到大唐?黄俊明是打心底对这种‘融入’到大唐的方式表示厌恶的,不说其他的,天仙宫也是黄俊明的一大牵挂,可是为什么黄俊明还是有那么一丝隔阂呢?难道非要找个女人来拴住自己?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黄俊明不想找女人还有几点,第一是怕麻烦。这第二嘛,就是黄俊明穿越这也两年多了,无论容貌还是其他,都和这现代时没有半点变化!甚至黄俊明觉着,当初在现代为了‘装’的更像是道士一点而特意留的胡须,在这大唐竟然没有再长的迹象!是穿越带来的福利,“永葆青春”?还是其他的什么?当然黄俊明知道自己那活还是好用的,起码这两年不近女色,内裤可是换过了不止一次了。

    ——————————————————————————————————————————————————————

    最近几天都是暂且一天一更,等西南捋顺了思路在加快速度。现在的思维有点乱。另外,要不要女人?要不要女人?要不要女人? 提前剧透,千金公主会挂掉。而且不想安排身份地位高的女人。但是这都马上七十万字了,没有个女人撑场面也不是回事啊。郁闷。

正文 no、261 大雪封山,道藏近半(一)

    no、261 大雪封山,道藏近半(一)

    贞观元年的日子过得飞快,似乎是因为这全唐上下都紧绷着神经预备着明年的蝗灾吧?农人早都将一年的收成储备了起来。在官府鼓励开垦和曲辕犁的使用之下每家每户的田产至少翻了两番,虽然今年有些小的旱情,但在筒车的使用下还是无伤大雅。自隋末战乱到现在,今年一年的收成顶的上往常两三年的。

    更重要的是朝廷为了让农人在明年蝗灾来临时有粮食饱腹,今年特地只收取一成的收成作为税收,这对于农人来说可是从未有过的状况,不过就算如此这今年的税收比起武德年间也要丰厚许多,毕竟这田地的亩数在那呢。

    对于士子来说,今年也算是得了天大的消息,李世民颁定旨意,声称要把学术文化提到与治国好坏相关的高度来进行考试,除了原本沿袭隋制的明经、进士两科来说,更添加了明法、明书、明算、俊士、一史、三史、童子、道举、孺师。可以说从原本的通习经典,诗词文赋到了更加注重专业知识,以及精通历史的人才、天才儿童、道门人士、和教师。其中这道举和儒师算是让人摸不到头脑的科目了。这孺师,孺就是小孩子,师就是老师。合起来就是小孩子的老师,这可以说是秉承了黄俊明思想新开的一门科目,通过考试的也只是有了资格进修而已,最后还是要在学习完毕后再次考试的。同样的这孺师不要求你会什么,只要会写字,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不过明确规定要么懂得格物致知,要么懂得诗词歌赋,算学、历史、可以说录取的机会比考进士、明经方便的多。

    至于道举,这则是一个开创性的科目,道举自然说的是道人了。毕竟在天仙宫修习的道人只有三百多人。而这整个大唐朝,道人就不知道有几万了。只要是没有授予品阶的道人,只要是得到了身有品阶或是地方官府开据的推荐信,就可以前来考试。考试过后按照等地授予品阶,最高位五品下,最低为九品。再次为道吏。至于那些考不过的则被勒令前往道观修习,凡参加道举考试不过的。必须在十年内通过考试,至少获得道吏品阶。否则永久剥夺道士度牒,强令还俗。而获得道吏的也不安稳,得到称号之后十五年内,必须考取九品下及以上的品阶,否则永远不能再次参加考试。

    至于其他的科目,明法就是通晓法律,明书是通晓文字。也就是将来用作抄录或者是撰文的。明算则是精通算术。这俊士算是进士科的前一科,只有考完了俊士才可以考进士。 一史、三史分别代表着史记以及前、后汉书。童子试在俊士之前,只有通过了童子试,才可以考取进士。这科目之全,涵盖面之广确确实实的惊的大唐士子们一顿活蹦乱跳,纷纷猜测打听考试范围。 不过这科举本就是大事,怎能这么轻易的就泄露了试题。所以士子们经过短暂的慌张之后便沉浸在书本之中,应对即将来临的考试。

    人都说,士、农、工、商、兵,这士农说完了。工、商、兵在这一年可也没闲着,工匠在这初秋还看的到,不过到了深秋,除了一些学徒之外,其他的铁匠、木匠早都被衙门请了去。不用多说,全去制造军备去了。李世民虽然和黄俊明想的一样放弃了今年反攻突厥的计划,可未雨绸缪还是懂的,自然提前预备了起来。商人自从朝廷慢慢放宽与突厥的交易限制之后。也是大赚一笔。这牛马归由国家所有,但补偿还是照常的给予商人的。不过羊、皮革和其他突厥人的东西,那可是商人们自己赚的。不说别的就说自从商人们与突厥通商之后。整个大唐的羊肉价格可是不知道下调了多少倍,几乎这平日里的寻常人家也敢十天半拉月的去割上半斤羊肉回家打打牙祭。还好现在大唐就算是养羊的也只是几头而已,并未出现羊贱伤农的状况,否则的话这些廉价的羊对于原本的养羊业可是会带来不少的冲击。

    兵这个阶层虽然根据社会状况在地位上浮动较大,并不像是前五个阶层那样固定。但在这贞观元年,还真没人敢小瞧了这些兵丁,突厥虽然开了商城,但总有些听宣不听令的小部族在边境打秋风的,而在国内,更有那些军阀余孽占山为王,这些兵丁可是对付突厥人和山贼的一把手,一年的时间过去,那些显得蛋疼,穷的发晃的突厥人算是终于离开了边境,大唐境内的大股山贼也都被消灭干净,剩下的三两只小猫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总的来说这一年,可以说是在高压的威逼下政通人和的一年。对于这种状况,朝中一干大臣还是相当满意的。起码对于这新帝改元的第一年,无过便是有功,更何况这一年所获颇丰呢?

    当然这一年对于黄俊明来说也是个忙碌的一年,前半年的自然不用多说。这后半年可以说是相当的枯燥,在那日黄俊明左思右想也琢磨不出怎样才能彻底的将自己融入大唐未果之后。终于下定决心潜心编书,等书籍编纂的差不多了之后下山“入世”领略红尘。

    “仙师,两年了咱们这道藏的第一卷终于编完了。”袁天罡看着脚旁堆叠的半人高的书籍感慨的说道。而这些书籍,正是编纂好的《道藏》的第一部分。包括了道教的教义,以及道教经典的种种解释,可以说尽量做到了前后呼应,有理有据,详实有力。在虚幻飘渺中透露出种种“大道”思想,玄妙中又通俗易懂,可以说这一部分就是道教崭新的内涵和精髓所在。

    黄俊明听着袁天罡的感慨,心中也是颇为激动,这时候编书可是相当的困难,原来这道藏可是编纂了整整二十二年,后来又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添加才形成了真正的中华道藏,而现在道藏的第一部分已经编完,山术、医术、神话传说、科仪法事也即将编纂完毕。可以说已经算是编纂过半了,虽然耗费了许多的人力物力,但能在两年的时间做到这些也值得。“袁道友,咱们俩两个月没出门了吧?听说今年雪大断了山路,走,咱们出去吹吹风,舒坦舒坦筋骨。”

    —————————————————————————————————————————————

    暂且一章

正文 no、262 大雪封山,道藏近半(二)

    no、262 大雪封山,道藏近半(二)

    “走吧,出去逛逛。”袁天罡也在这屋子里呆的有些厌倦了,听到黄俊明的提议,很是赞同的跟了出去。

    时值傍晚,纷繁的雪花染的天色有些昏暗。说来也奇怪,这贞观元年的冬天应当算的上是个暖冬,起码对于黄俊明等人来说,并不是十分寒冷,起码比起武德九年的冬日要暖和不少。只是寻常的道袍内多穿了几层衣衫,外面裹着一层羊皮马甲,羊皮裤,就已经算是冬衣了。还好,只要不是在屋外站的久了,还不是太冷。

    人都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黄俊明总算知道了这句话的含义。大雪从十月末下到冬月,再从冬月下到腊月,几乎是没有停息的迹象,似乎这天,是要将这夏日里欠下的雨水通过另一种方式补偿回来。虽说这时候没有棉花,但皮毛还是有的,就算是没有皮毛的贫困家庭也多少会准备一些麻衣碎布等的东西作为冬衣的填充物。在加上家家都有火炕,家家都有余粮。挨过这个冬天并不算困难。 所谓猫冬嘛,就是躲在温暖的房屋中享受清闲的生活。

    “袁道友,你看这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