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1981-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路在,震慑就在,只要红星系企业不出原则性的大问题,就绝对不会有任何人敢窥觎。

李耀华同样深知这一点,他看了看众人,若有所思地说道,“外部的窥觎我尚不担心,狂魔基建收购市一建公司这件事情,市府要求重新谈判,那就重新谈判,但是,我们的条件不会变,当初老三怎么谈的,咱们就怎么谈。”

“绝对谈不拢。”毕晓龙果断地说道,“市府这个时候提出重新谈判,目的很明显了,无非就是趁机开一个高价。”

李耀华干脆利落地说道,“那就取消收购。狂魔基建不是离了市一建公司就转不了。就算不能收购任何建筑公司,我们自己也能搞起来,无非是多花一些时间罢了。我话就说在这里,总而言之一句话,老三定下来的,任何事情的都不允许改变。毕经理,你代表狂魔基建谈判,一定要记住。”

毕晓龙重重点头,“是,我明白。”

此时,通讯科长脚步匆匆地走过来,敲了敲门,低声说,“厂长,管委会的陈主任来了,说是要见你。”

说的是红星工业园的管理委会员主任陈昌。

第460章 要割红星的地

“陈昌?”

李耀华眉头一皱。

刘贵松低声说,“他这个时候过来,不会是好事情。”

马金涛想了想,说,“小李,我们先出去,你先见见他。”

“好。”李耀华站起来把几位送走,又叮嘱了毕晓龙两句,这才和刘贵松走出去迎接陈昌。

陈昌呵呵笑着大步走过来,远远的就伸出手,道,“李厂长,不敢当不敢当,怎么劳烦你亲自出来接。”

的确如此。

小小一个工业园管委会的主任,在红星厂厂长面前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在红星工业园这个地方,也许诞生了国内第一家服务方向的政府机构,那就是管委会。工业园区的大小事情全都是人家红星厂的事情,管委会的存在,差不多就只有一个作用红星厂需要办什么手续证件之类的,就由他们来负责了,相当于一个政府对外综合办事处。

但管委会毕竟是副处级的一级党委机构。

从陈昌的态度看不出什么来,但是李耀华知道这位被称为笑面虎的管委会主任不是好对付的人。

“陈主任言重了,快请进。”李耀华说。

陈昌让两名跟着过来的干部在外面等候,刘贵松便引着那两名干部去了会客室那边进行招待。

进了厂长办公故事,陈昌打量着里面的布置。他是第一次到红星厂的厂长办公室,原因再简单不够,他级别不够。

“恢弘大气,朴素大方!”陈昌忍不住赞了一句,说,“李厂长,红星厂不愧是省内私营企业的楷模,艰苦奋斗的精神看样子是从厂长开始全面贯彻,难怪红星厂越来越火红。”

李耀华笑着请陈昌坐下来,给他倒了茶,说道,“陈主任过誉了,这一切都得益于地区和市里的大力支持,红星厂才取得现在的小小成绩。”

“呵呵呵,这个我是赞同的,市里对红星厂的支持力度,我个人深有体会,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有机会到这里来任职,为红星厂的发展壮大提供服务。”陈昌笑道。

李耀华笑了笑,说,“陈主任,有什么事情你来个电话,我过去管委会那边向你汇报就行,还劳烦你亲自跑一趟。”

“言重言重,李厂长可千万别这么说。”陈昌连忙摆手,说道,“不过今天这件事情,我是得亲自来一趟的,落实市领导的指示。”

“哦?市里有什么需要红星厂帮忙的,尽管说。”李耀华心里又不好的预感,但表面上依然的不动声色。

陈昌笑了笑,说道,“是这样的。香港永基集团和太平洋电影公司有意在咱们陆港投资建一个……影视基地,就是拍戏的地方。计划投入一千万港币。市里很重视这个项目。”

“影视基地?”李耀华皱眉,估计,他对这个东西的概念比许多人都要清晰,以前闲聊的时候,李路曾和他讲过这方面的情况。

那是一个能够集中拍摄电影电视剧的人工基地,模仿地形地貌以及特定时代城市风貌建设。这种影视基地的好处在于,对一部电影来说,大部分摄制都能在基地里完成,只有极少数的外景需要实地拍摄,这无疑能够大大的降低成本。

“是啊,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不太清楚。”陈昌笑道,“港商看上了红星工业园这边的地皮,很适合搞影视基地,靠港湾的那一块。市里的意思是,看红星厂能不能把靠港湾的那一块地让出来。”

李耀华心里那块石头反而是落地了,不是好事是肯定的,现在知道是什么坏消息了,有理由放心。

要来的总会是要来的。

关于李路的事情,显然是心照不宣的。也正因为如此,陈昌才敢跑过来直接还早李耀华。若是李路在,再给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做,哪怕是有上级指示。他会按照流程先向红星厂这边来电询问李耀华什么时候有时间,然后由红星厂行政部门的人来安排时间,再通知过来见面。而且绝对不会是在厂长办公室里。

此时,李耀华实际上没有考虑,直接摇头拒绝道,“陈主任,这个我不能答应。红星工业园所有的土地所有权都在红星厂手里,而且红星厂已经按照合同完成了支付。我们对工业园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有了规划的。”

他心里很生气,但他不能拍案而起。

李路是死是活尚且没消息,市府就换了一副嘴脸上门,摘桃子也摘得这么的明目张胆。

“李厂长误会了。”陈昌说道,“香港永基集团和太平洋电影公司从红星厂里购买土地,这是你们企业之间的事情,我们管委会就是牵个线搭个桥。”

李耀华态度很坚决,摇头道,“那我更不考虑出卖工业园的土地。我们对红星工业园有整体的规划,我们没有多余的土地。”

“一百平方公里的地,红星厂恐怕用不了许多吧?”陈昌眯起眼睛,说道,“香港永基集团和太平洋电影公司要的地方不大,有个十几二十平方公里就足够了。李厂长,与其空闲着,不如卖掉。”

李耀华依然摇头,“陈主任,一百平方公里的地方看上去很大,但对我们红星厂未来的规划,这些地也仅仅是勉强够用。因此,我们不会考虑转移任何地块。”

陈昌有些惊讶,在他的印象里,李耀华是个老好人,很好说话,为人没有什么主见,据说红星厂的许多事情都是背后的老板李路在做决定,如今李路生死不明,李耀华应该乱了分寸才是,为何这般的冷静?

想到这里,他说道,“李厂长,市里已经和香港永基集团、香港太平洋电影公司达成了初步的协议,而且地区领导也点头了。这个事情,恐怕不能以红星厂的意志来进行。”

李耀华的脸色慢慢拉下来,语气很不好了,说道,“陈主任,既然如此,那就让市领导甚至地区的领导来找我谈吧。”

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你还不够格和我谈!

心里猛地震了震,陈昌站起来,笑容很是尴尬,拱了拱手,说,“既然如此,我就如实向市里汇报了。”

“不送。”

第461章 扣押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刘贵松刚刚汇报完陆港之夜重新开业的消息,电讯科长就急匆匆的跑过来,很是着急,道,“厂长,刘主任,码头那边出事了。海关说咱们的货物有问题,没有批准上船。”

“什么?”李耀华大吃一惊,猛地站起来。

电讯科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他们把货给扣下来,马工刚刚过去,具体情况还不知道。”

“走。”

李耀华的脸色非常难看,大步往外走。刘贵松眉头深深皱着大步跟上,回头对电讯科长说道,“你马上通知红星防务那边,请他们的副总过来。”

“是!”电讯科长连忙去了。

走了没两步,李耀华对刘贵松说,“给周秘书打电话。”

刘贵松答应一声,掉头返回厂长办公室,用那里的电话给周秘书打过去。李耀华跳上车直接往红星码头那边开去。刘贵松打完电话追出来的时候,车已经远去。他无奈只能另外找台车赶紧的跟上去。

他下意识的拿李耀华和李路作对比,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如果是李路,是绝对不会乱的。很明显,李耀华已经开始慌乱了。

实在是因为出口的货物非常重要,而他又想不明白海关哪来的胆子敢扣押发往波斯湾的货物!

红星码头那边源源不断发出去的远洋货轮运载着的是伊朗普达公司和伊拉克达拉姆公司的货物。红星防务公司通过红星厂作为总代理,把外贸全权交给了红星防务公司。过去几个月里,发往波斯湾的远洋货轮基本上保持了三个月一班的频率。

这几天要发出去的是今年以来的第一班船,也是执行合同交付程序的第二班船,是伊拉克达拉姆公司的货。

红星厂作为总代理,在获得高额利润分成的同时,也承担了所有的风险。红星防务公司根据红星香港分公司下达的订单供货,红星香港分公司按照合同约定付款。至于和伊朗普达、伊拉克达拉姆这两家公司之间的外贸交易,那是红星香港分公司的事情。说白了那就是红星厂的生意,与红星防务公司无关。

况且,现在红星厂是红星防务公司的大股东,风险是谁扛,已经不重要了。不过,红星防务公司里面还有振兴公司的股份,数量也不少,因此李耀华才想着让刘贵松去通知红星防务公司。

红星码头早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半废弃的渔港码头。经过大规模的建设之后,随着航道完成疏浚,水道具备了通行十万吨船舶的能力,而红星码头也具备了对接十万吨船舶的能力。几万吨的货轮直接靠岸,有两台龙门吊机昼夜不停的进行着货物的装卸。

尽管只有一个装卸泊位,但论港口机械的先进程度以及繁忙程度,港务局的远洋货轮码头也是比不上的。

李耀华赶到红星码头的时候,进出口业务综合办事处那栋二层楼前面停了不少车辆。从车牌能看出来,除了红星厂的车,就全都是公务车辆,唯独是没有市府的车。

海关以及边境检疫检验部门是垂直管理部门,他们要扣押你的东西,市府也干涉不了。

刘贵松踩了大油门才堪堪赶在李耀华下车之前追了过来,连忙的跳下车跑过去,对刚刚下车的李耀华说,“厂长,没找到周秘书,说是跟领导去外地视察了。”

心里沉了沉,李耀华问道,“这边的事情是谁在负责?”

“是苏童。”刘贵松回答道,“三哥之前有交代,红星厂的军火外贸工作,由他负责,既是红星厂外联处处长,也是红星防务公司的副总之一。”

对这些情况,李耀华是知道的,他此时问起,说明他的脑子已经很乱了。这个突发状况比市府要求重新就市一建公司的收购进行谈判来得更严重。军火贸易是红星厂的根本,什么都可以出问题,根本不能有事。就好比姚太航和马金涛所说的,其他散出去的枝叶放到一边,首先要确保树根的稳定。

李耀华对苏童没什么印象,他大概只知道苏童是李路从上海带回来的年轻教师,三十来岁的年纪,戴着眼镜,平时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却是负责最重要的外贸这个业务。伊朗普达和伊拉克达拉姆公司的单子,都是他在跟。

与其说低调,不如说神秘。苏童的职务不算高,外联处在红星厂虽然属于仅次于厂办的大处,但苏童不是厂领导,而在红星防务公司里面,苏童是排名末尾的副总,在他前面还有四名副总。

但是,他负责的工作却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许多人都知道,红星厂组织货源,然后装船发往货主的目的地。但是具体这个流程是怎么搞的,少有人了解。而苏童就是负责这一个关键环节的人物,以红星防务公司副总、红星厂外联处处长的身份,协调安排货源。

当时李路让他以红星厂外联处处长的身份兼任红星防务公司的副总,显然是有了全盘的考虑。

只是哪怕如此,国家行政部门的指令下来,你也是无可奈何。

刘贵松一边跟着李耀华急步走上二楼,一边低声汇报,“红星防务公司那边,通知到了第一副总陈修平同志,他正在往这边赶。”

“那就好,陈副总能过来,应该没问题了。”李耀华松了口气。

陈修平是振兴公司派驻红星防务公司的干部,担任第一副总经理,李路之下就是他。他是副师职干部,在红星防务公司里任职,代表的就是振兴公司的利益。

每一船货物出去,意味着大量的外汇到手。对于极其缺乏外汇的部队来说,这就是命根。倘若不是因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这种国之重器,当初方鹤成根本不会主动提出拿出振兴公司手里的红星防务公司股份来交换。

海关敢扣押部队的货物?基本上是不敢的,要是特殊情况,他们也没有什么不敢的。问题在于,那不是部队的货物,甚至不是红星防务公司的,而是红星厂的!

因此,他们更没有什么顾虑了。

第462章 重新报关

陆港海关的前身是越海大关征税总口,在1685年的时候就已经存在,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鉴于海关机构是垂直管理,采取的是和公安机关相同的编制方式,因此一些地方政府是不太管得住的。面对同为正厅局的陆港海关,陆港市府更是没有什么“领导”的自我感觉。

全国范围内,南方省的海关机构最多,编制人员几乎占了全国海关的一半,正厅局级直属海关就有七个之多,沿海许多省份打包加起来也比不上。这个一方面是因为南方省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占了全国海岸线的三分之一强。另一个方面,有了沿海口岸通商之后,南方省自古以来是重点。

而这里面,陆港海关管辖的海岸线占了全省的一半,管辖的区域陆地面积占了全省的三分之一强,因此是那么多正厅局级海关机构里面名副其实的老大,编制人员超过了一万人。

因此,陆港海关是非常强势的国家部委派驻的直属机构。

所以,去年海军部队在巡逻期间无意中抓获了一艘走私船舶,缴获了一批走私汽车,陆港海关就敢怼上去要部队移交缴获的汽车。在这件事情里,想要分一杯羹的陆港市府不得不当起了跑腿的角色。

由此可见陆港海关的底气多足。

他们的关长是南方分署的第一副主任兼任的,而南方分署的主任是海关总署副署长兼任。论级别,陆港海关和陆港市府同级,他们经常不鸟市府,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红星码头这里的外贸综合办事处说白就是陆港海关的一个派驻点,如果不是因为红星厂和奋远公司大量的外贸生意,又是国家上上下下齐心合力创汇的时期,陆港海关这样的牛逼单位是不可能专门给你一个企业码头建办事处的。陆港市府的那一点面子实际上是用做不大的。

红星码头外贸综合办事处以陆港海关为主,其他单位就是跟着跑的——人家海关都在这里驻点了,你们那些单位机构还不赶紧的过来合署办公?

因此才有了也许是全国第一家外贸综合办事处,一条龙服务,包括了海关负责的通关监管、税收征管、统计稽查,还有出入境检验检疫,地方税务征收,等等等等,商品从进入出口流程到装船发走这个过程的所有手续,都能够在这个综合办事处里完成。

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让红星厂和奋远公司为主的企业享受到了这个时代最快速的通关效率。

李耀华和刘贵松到了二楼,就被右侧的会议室里传来的颇为激烈的对话声音吸引住,连忙的往那边去。

不大的会议室里,两方人马泾渭分明,一边是海关的人员,一边是苏童带着的几位常驻码头的干部。

苏童在据理力争,道,“杨副关长,华福号运载的整车、零部件,都是我们红星进出口贸易公司从日本进口的商品,所有的手续都是完整的,你们的无理扣押,我们坚决不能接受!”

杨卓笑了笑,看着苏童,说道,“都说你们红星系企业的领导干部都很年轻,今天我是见识了。小伙子,你有三十岁了吗?”

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从总署派过来担任副关长也有了三年的时间。

苏童说道,“杨副关长,按章办事,这与企业干部的年龄,不存在关系。”

“苏处长,我纠正一点,扣押华福号的货物,不是因为这批进口整车、零部件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你们要出口中东的这批货物存在严重的货不对版问题!”杨卓严肃地说道,“你们报关的是农用机械,没有错吧,但是你们装船的是坦克火炮!”

此时,李耀华大步走了进来。

苏童回头一看,打招呼,“厂长。”

他指了指杨卓,给李耀华介绍,“这位是杨卓副关长。”

随即,他给杨卓介绍,“杨副关长,这位是我们红星厂的厂长李耀华同志。”

李耀华笑着走过去伸出手,“杨关长您好,我是李耀华。”

杨卓没有起身,淡淡看了李耀华一眼,说,“免了,既然管事的来了,就坐吧。”

他给其他人打了个眼神,就都出去了。

红星这边,其他人也跟着出去,只留下李耀华、刘贵松和苏童三人。

杨卓说道,“李厂长,根据总署的指示,我们进行了一次稽查,发现你们准备出口中东的这批货物存在严重问题。”

李耀华沉声说道,“杨关长,情况我已经大概了解了。这个情况,我想我也很难解释。红星的外贸情况,您是清楚的。关于这个方面,我们无法解释。”

“李厂长,情况我是知道的,但是现在情况和以前不一样了,上面有命令,要严格执法。你要理解我们的难处。”杨卓说道。

他难道不清楚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显而易见,过去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并且他也知道红星厂这边手续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较真,那就是有大问题。

李耀华听出了杨卓的言外之意——我也是奉命行事。

沉思了一下,李耀华说道,“红星防务公司的第一副总陈修平同志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他是振兴公司派驻红星防务公司的代表。”

杨卓摇头说道,“红星防务归红星防务,现在说的是你们红星厂的问题。李厂长,你们还是抓紧时间重新把材料准备一下,实事求是地报关。出口的是农用机械那就必须得是农用机械,你明白吗?”

苏童此时说道,“杨副关长,这批货物是伊拉克达拉姆公司的订单,您也知道,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如果交货出现了问题,影响的是上亿美元的外汇。”

杨卓皱眉说道,“苏处长,虽然你我是第一次见面,但我本人对红星厂和中东那边的外贸情况还是了解的。你说的这些我知道。但是这都没有用。我已经讲过,这是上级的命令。”

会议室沉默下来,气氛凝固得可怕。

李耀华沉声问道,“杨关长,依您的意思,我们应该怎么做?”

杨卓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说实话,我个人非常清楚中东那边的军火外贸订单有多重要。也知道有很多部门都非常看重这两个订单。但是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红星系企业是陆港地区的工业支柱,我个人不希望看到红星系企业出什么变故。李路不在了,你们很多事情,是需要作出改变的。既然红星厂有了军工研制牌照,也有精密机械进出口的资质,那么你们就重新准备一下材料重新报关,不要再搞农用机械这些了。”

听得出来,杨卓是有苦衷的,他心里也是多偏向红星厂这边的。红星厂的发展和奋远公司一样,是建立在频繁的对外贸易上面的,因此和陆港海关这边的关系算是不错的。苏童这些人虽然没见过杨卓,但杨卓和李路是比较熟悉的,否则这些话,他是不会讲得这么清楚。

苏童严肃地说,“重新报关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根本来不及按照既定的时间把货物送过去,我们会被要求高额赔付的。”

那边在打仗,几乎隔几天就来一个跨洋电报催促发货,红星厂这边也是加班加点加快速度,时间甚至一度精确计算小时。伊拉克战事吃紧,开出了提前交货额外奖励的条件,提前一天奖励十万美元。但是如果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交货,拖延一天,红星厂要赔付一百万美元。

杨卓摇头,说,“实话实说,没有其他办法。就算陈修平同志来了,也是一样。”

李耀华三人的心顿时就死沉死沉的了。

第463章 柳暗花明

杨卓走了,带着检查组离开了红星码头,综合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按照指示扣留了华福号上的所有货物,同时也扣留了运抵码头准备装船的军火。

陈修平赶到的时候,并没有见到杨卓。事实上大家都清楚,见到了也改变不了事实。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红星厂和红星防务公司,在这个订单上都没有任何关系。

这就是李路所说的风险。

但即便是他,可能也不会想到这样的风险是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

“李总有消息了吗?”陈修平到了之后,第一句话就问。

李耀华把他请到码头办公楼那边,那是红星厂的办公楼,进了会客室,说道,“找到了他的车,但是人还没找到。陪同他出去考察的两人也没找到。边境的部队说那里发生过一次高地攻坚战,出现了几个不明武装人员,中调南方局的人分析是老三等人。但只是猜测。老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