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1981-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月,“军指挥部”的领导们,在新经济形势面前,就像是个呀呀学语的孩童……
以钱高官为代表省府指导组人员并不知道新光明厂值多少钱,因此他们不会随便给出什么意见来。
在开会之前,钱高官召见了王嘉庆,进行了一番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的谈话。钱高官总的来说想让王嘉庆明白的是,省府无疑是和新光明厂一边的,是不可能把香港永基集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说白了,对立面是香港永基集团,而省府和新光明厂是一条战线上的。
钱高官代表省府表的这个态度是正确的,省府考虑的是大局,但不管怎么说,省府都不会把新光明厂往深渊里推,没有那种把国有资产贱卖的主动意识。这是大多数领导都不会做的。
可惜,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往往是在懵逼状态就把国有资产给贱卖了,往往是交了高昂的学费之后好久才回过神来。这同样可以视为改开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哪怕是从钱高官这边得到了解释,王嘉庆依然忧心忡忡。他不会轻信这样的话,但他相信省府的态度是真诚的,问题在于,在“一定要落实港资注资参与改制”的要求之下,实际上省府的偏向已经客观地产生。
进入大会议之前,王嘉庆对自己的秘书低语了几句,然后自己拿着公文包和茶缸走了进去。
大会议室里面,香港永基集团副总经理吴永辉以及陆港投资信息咨询公司总经理何权,和他们的助理助手们已经在各自的位置上就坐,对面是新光明厂的人,郑凯韵也已经在他的位置那里坐着,边上就是王嘉庆的位置。
王嘉庆面无表情地走进去,只是点了点头,让吴永辉伸出来的手和扬起的笑脸遇着了个尴尬。
走到自己的位置那里坐下,也没和谁打招呼,抱着胳膊就闭目养神起来,仿佛昨晚没休息好。
九点整,地区常务副专员陪同着钱高官和省府的官员们鱼贯进来,众人纷纷起身。让人意外的是,地区官员的队伍里有古永清。他实际上是调任之前最后一次出席公务活动,代表陆港市府来主持这次会议,实际上就是个报幕的。
因为全国范围内的严打已经拉开,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严打,因此市高官和市长等一批领导都在安排部署这次大规模活动。上头有死命令下来,不严打犯罪分子就严打当官的,谁也不敢轻视。
因此,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经济层面的事情倒是暂时被放到一边了。这才有市委市府只派出一位副市长来参加新光明厂改制的会议,而且还是一位即将要调任去坐冷板凳的是副市长。
经过一整夜的思考,古永清也想明白了许多事情。他总算是明白,自己是被利用的。他不敢对何权瞪眼吹胡子,但是当他看到吴永辉的时候,眼中还是闪过一丝怨恨。
港资企业利用当地官员不熟悉市场规则对经济缺乏了解这个弱点,经常会钻一些空子,就算是被发现了,也是哑巴吃黄连。只是在“有力支持了内地经济建设”这样的大趋势下,那些问题都被小化甚至是忽略掉而已。
古永清也想明白了,想利用人家李路的在产业做文章博取升迁的资本,那太过天真,那不是他这个级别的官员能窥觎的。既然情况已经这样,倒不如踏踏实实的站好最后一班岗,完了到南雷市去管管农牧渔水利,坐等五六年后的退休生活。
没有必要再把李路以及他那一系的人往死里得罪。
出于这种思想,今天一大早他递交了调任之前的最后一个报告请求批准撤掉红星工业园区管委主任陈昌的报告。示好也罢,表明态度也好,这几乎是古永清唯一能做的事情了,因为决定权并不在他这个副市长手里。
娴熟的介绍之后,主持会议的古永清说了一些简单的开场白,然后说道,“下面我们有请钱高官就新光明厂的引资改制工作做重要的指示!”
掌声很热烈。
第488章 我来了,那就是有效的
钱高官是老干部,快六十的年纪。事实上八十年代干部队伍普遍老龄化,正厅往上的干部大多数是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这里面又以军转干部为主。这也客观形成了官僚阶级思想僵化的现象。
虽只是高官,钱高官却是资格较老的高官。他顶多再干五年,因此在工作上很放得开手脚。
“……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是一个新的题目,我们没有经验,这个企业到底要怎么走才能和世界接轨,我们也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钱高官说道,“省委省府组织了力量研究如何做好这个题目,光是研究是不行的,还得动手做。你不去做了你怎么知道这个事情应该怎么搞?”
相对而言,南方这边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自古以来又是经济多样化活力最旺盛的地方,因此在改开政策下来之后,接受速度很快,贯彻落实的动作很快,对市场化经济的理解也是走在全国的前面的。
1982年哪个省份敢动手去对国企进行改制?
南方省就敢。
陆港市就敢支持办起了第一家私营企业,并且重点扶持。换成其他省市,是决然很难有这么大的魄力的。
钱高官说道,“我们省毗邻港澳,这是独一无二的优势。改开这场仗,上面要求我们南方省走在前面,当好尖兵。这就是前线阵地啊同志们。说句难听的,我们就是趟地雷的!趟出一条路来!”
他铿锵有力地说道,“新光明厂是部队移交过来的优质企业,去年创造了很大的成就,得到了高层的点名表扬,为咱们南方省争了光。省委省府希望新光明厂能够继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在改制这个方面,做一个表率,探索出一条路子来!”
说到这里,他就朝常务副专员点了点头。
古永清正要说话,常务副专员却是直接开口了,并没有需要他介绍的意思,常务副专员说道,“钱高官的指示很重要,讲得很透彻。我这边说几个具体的要求。香港永基集团注资新光明厂,说到底是企业之间的行为,接下来的会议,你们双方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坦诚地交换意见,牢牢地扭住改制后新光明厂能够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这个基本点。好,我就说这么多。”
在领导身后就坐的周秘书是个重要的角色,不过在这个场合,他很低调地把自己隐藏了起来。这样规格的会议,也轮不到他一个秘书发言。
这个时候,古永清确定两位领导没有再发言的要求,于是转入下一个环节,宣布了会议的开始。
这样的会议对吴永辉这些港资企业的高管来说是比较不适应的,有当地政府的参与,有些话不好说,但他也了解内地的实际情况,没有政府指导和行政命令,工厂拿不了主意。
而且,这对香港永基集团来说是有利的,吴永辉就更希望有省府领导的在场了。甚至这样做生意要省事得多。若不是省府钦定,香港永基集团想要注资新光明厂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这样的基调,吴永辉都感到意外。在他眼里,新光明厂是比红星厂要优质得多的企业,人家那可是名声赫赫的有几十年历史的军工厂,转到地方之后仅仅一年就创汇几个亿美元。那个概念让吴永辉都难以有一个清晰的想法了。
当然,他知道创汇几个亿美元并不是利润,而且真正能给新光明厂留下来的,恐怕能有个几百万美元的额度就不错的了。内地极度缺乏外汇,并且极度希望引进先进机械和技术。他自然是详细了解过内地的情况才会被派过来负责开拓内地的市场。
因此从他这个角度来看,注资新光明厂是比注资红星厂还要好的结果,新光明厂同样有进出口资质,享受一定额度的外汇使用权。
王嘉庆在吴永辉开口说话之前,抢先说道,“吴总,咱们双方的焦点实际上就是在五千万港币的资金注入新光明厂能够占有多少股份。这就要对新光明厂有一个合理的估值。下面我先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吴永辉反应过来,连忙补上一句,道,“王厂长,五千万港币的资金只是我们一个初步的计划,我们完全可以注入更多的资金,这个是没问题的。”
看了他一眼,王嘉庆说道,“恐怕不需要,也许甚至不需要五千万。我先介绍一下新光明厂的情况。材料上面统计出来的我就不说了,固定资产、人力资源、订单等等,这是很确定的。我主要想谈一谈品牌的价值、市场影响力以及达成的几项合作协议值多少钱。”
吴永辉眉头跳了跳,忽然发现这样的会议可能会开得比较困难。品牌价值这些概念,竟然从一位内地国企干部的嘴里说出来,让他恍若置身国际谈判现场。他所接触过的地方官员、国企干部,几乎没有意识到品牌价值的人,把品牌价值量化,把市场影响力量化,就更不是他们所能想到的。
1982年,开始学怎么样走路,你不指望就能马上进行武装越野。
吴永辉捏了捏鼻子,只能报以微笑。他没什么说的,对方并不是井底之蛙。估值的范围甚至应该比王嘉庆提到的这些还要大。新光明厂不是国营小厂,而是国有大型工厂,创造过几个亿美元外汇的工厂。尽管那和新光明厂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要注意到的是,红星防务公司是以从新光明厂剥离出去的军工资产为基础组建的。
王嘉庆并没有理会对方心里什么想法,他心里已经有全般的计划,道,“新光明厂主要生产轮式拖拉机和履带式拖拉机,轮式拖拉机以南方牌手扶拖拉机为主,履带式拖拉机以光明牌履带式拖拉机为主。”
“南方15型手扶拖拉机开创了国内轻型轮式手扶多用途拖拉机的先河,现在的市场表现是供不应求,品牌的知名度是全国性的。在一拖的根据地河南,我们每个月都有五百多台的销量。这么说吧,一拖晚于我们拖出手扶式拖拉机厂,在河南,一拖的手扶式拖拉机厂的销量还比不上我们的南方15型。”
“光明牌履带式拖拉机就不需要详细介绍了,这是我们新光明厂建厂以来的牌子,拥有全套技术,拖拉机厂使用的底盘,是源自于坦克底盘的技术,是军工品质属性的履带式拖拉机。相信你们这段时间走南闯北也见到了不少工地,修路的,修水利工程的,不夸张地说,工地上每十台拖拉机就有起码五台是我们的光明牌。”
说到这里,王嘉庆道,“根据美国会计师公司给出的估值,结合我们新光明厂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两个品牌的价值大约为拾亿元。”
“王厂长,这是不可能的!”吴永辉听到这里,吃惊地失声喊了起来。如果按照新光明厂这个估值,整个永基集团并入新光明厂,也不一定能够占有新光明厂的绝对控股权。
这也就难怪他会失声喊出来。
此时,钱高官插话说道,“小王,你这个要价过高了。新光明厂两个牌子的产品,牌子值多少钱,这个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十个亿,陆港市去年的财政收入有十个亿吗?”
说到后面一句话他看向常务副专员。
常务副专员笑道,“去年陆港市的财政收入不能拿来比较,因为红星厂和奋远公司,加上新光明厂,在去年的发展非常的迅猛,所以陆港市去年的财政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但是大家也听出意思来了——比拾亿元多得多。
“小王,这个品牌价值,后面再谈,不要着急嘛。”钱高官笑呵呵的摆了摆手。
王嘉庆尽管心里有计划,此时也是闷了一肚子气,这个品牌估值是虚高了,但两大牌子的价值还是不低的。钱高官一句押后再谈,直接就把品牌价值给排除在估值之外了。
“好,先不谈品牌的估值。”王嘉庆道,“除了品牌的估值,新光明厂手里有一份初步的协议需要着重地说明一下。那就是和红星厂合作的光明牌履带式拖拉机出口协议。这是一个为期五年的协议,能创造多少价值,是值得我们好好分析的。”
吴永辉出言打断,“王厂长,请等等。这个出口协议,具体是个什么内容?新光明厂的汇总情况里,并没有这一项。”
王嘉庆道,“这暂时只是我和红星厂负责人一个口头协议,红星厂承诺一年出口不少于一千台光明牌履带式拖拉机。至少能够创造六百万美元每年的外汇。”
说到外汇的时候,他看了看钱高官。钱高官的眉头微微挑了一下,但很快神情恢复正常。六百万每年的外汇,是一个很耀眼的数目了。像去年那种依靠军火出口创造的外汇规模,大家都知道可以说是几十年一遇的,不能相提并论。
“口头协议?”吴永辉一愣,顿时笑起来,“王厂长,您是在开玩笑吧,口头协议也拿出来算价值。”
“我来了,那就不是口头协议了。”
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来,众人下意识的看过去……
第489章 你可算是回来了
几乎所有人都猜测过李路回来的时间以及想象过他回来的方式,但没有人能猜中,甚至王嘉庆也不知道。
他以为来的会是李耀华或者余嘉豪,甚至是他们二位。因为他之前和余嘉豪商量好的计划,最后一招就是奋远公司直接杀过来参与会议进行谈判引入第三方注资,这是王嘉庆唯一能想到的制衡的办法了。
王嘉庆根子上依然是国企官僚属性,他想尽一切办法想要维持的是自己在新光明厂里独一无二的话语权。现在的新光明厂他说了算,党务人事之外的一切事务,以他的威望和成就,他甚至不必过多地考虑郑凯韵的意见。
但是,股份制改革之后,毫无疑问作为厂长的权力会得到非常大的限制。倘若要搞成集团公司,有董事会作为制约,他的权力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削弱。
同样是考虑到自己的位置,不过王嘉庆的目的是把新光明厂发展成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企业,而不是考虑的个人利益。作为国企官僚系统中的年轻一员,他有理想。
大会议室里的人,钱高官为首的省府的官员不认识来人,但是他们能够从走进来的几位年轻男子身上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强大气势,尤其是居中的那位年轻人,给人沙场归来风尘仆仆之感。
其他人看清楚了居中大步走进来的男子之后,情绪各异,无一例外都很激动。在众人不太能注意到的后面,周秘书悄悄向那名男子竖起了大拇指。那名男子扫视过来的时候,微笑着点了点头。
王嘉庆下意识的站了起来,有些发愣地看着那名男子,“李路?真是你,你可算是回来了。”
这一句话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这一句话直白无误的感慨,即便控制了情绪,也依然的让人深切感受到了他的如释重负,甚至有一丝等来了依靠的意味。
来人是李路。
他那还是那个样子,还是一身半旧不新的没有挂红领章的65式军服,穿着还是那双洗发白了的解放胶鞋。他这个形象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他甚至很少穿红星厂的蓝色工衣。就连和克莱斯勒防务的韦德、mBB公司的罗伊德、格鲁曼公司的威尔斯这些著名外企高管进行动辄上亿美元合作谈判,他也依然是这幅打扮。
也唯有上一次去上海,才穿得人模狗样。逆天妖女:嗜血三小姐
在李路左右的几人泾渭分明,左侧是红星厂李耀华和苏童,他们身后跟着的是红星厂的几位高管,唯独少了刘贵松。右侧则是余嘉豪和李家华为首的奋远团队,这个团队要庞大一些,因为有一个三人的法务小组。
在众人看不到的外面门口,赵旭带了几个刚刚从新光明厂公安保卫处辞职的骨干站在那里,一副警戒的姿态,搞得在外面伺候的厂机关干事们面面相觑。而市局警卫处的人和赵旭没少打交道,这会儿看见赵旭等人没有什么其他动作,也不好把他们赶走。
显然此时不是寒暄的时候,王嘉庆好一阵子才回过神来,向钱高官介绍,“领导,这位就是李路同志,红星厂和奋远公司的大老板,我市杰出的青年企业家,军区部队首长多次点名表扬,曾经是西线战场上的战斗英雄,获得过最高统帅部授予的荣誉称号。”
他刻意把最后一点着重地强调了一下。在领导那里,再大的老板也比不上获得过国家级个人荣誉来得重要。
钱高官恍然,仔细打量着李路,这个人太年轻了。尽管面容憔悴,但精神抖擞,脸上的沧桑掩盖不住年轻人独有的活力,这当中却是多了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稳重。
这是那位被认为脾气火爆容易冲动没有大局观的杰出青年企业家?
地区领导对此人的评价,钱高官是看过报告的,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有勇无谋。也恰恰如此,这才让很多领导放心红星厂的发展,放心让李路去折腾。这种奇怪的逻辑实际上并不奇怪。
就好比周秘书的感觉那样,他隐隐约约那就是李路刻意经营出来的形象。但是目前,周秘书想不明白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此时,钱高官微微点头,笑了笑,说,“原来是李路同志,经常听说,果然是一表人才,很年轻嘛。”
李路问好,“各位领导好,我是李路。”
“李先生。”吴永辉忽然的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他站起身转过来,对李路说话很客气。红星厂和奋远公司的名声在外,作为这两家企业的老板,李路的地位自然不必多说。
吴永辉道,“久仰大名,我是香港永基集团执行副总经理吴永辉。”掘神录
“我知道。”李路反客为主,走过去在桌子的另一端坐下,恰好是对着领导们那一头,左右是谈判的双方。他的两大团队老实不客气地各自找位置坐下来,一下子大会议室就变得满满当当的了。
李路等人干脆利落地坐下来,倒是让钱高官那边都在面面相觑,钱高官也微微皱了皱眉头。不过他能想得到,外面有警卫处的干警警戒,没有批准,李路这些人是无法进入大会议室的。
此时,王嘉庆说道,“各位领导,吴副总,我说明一下情况。红星厂和奋远公司是我邀请来的,参与此次会议。各位领导,之前没有及时汇报,是因为李路同志这边没有一个确定的回复,所以我也没办法汇报。根据省府的指示文件要求,鼓励多方参与股份制改革。厂里经过慎重考虑,鉴于红星厂有丰富的外贸经验和技术实力,而奋远公司作为内地资本控制的港资合资企业,有丰富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经验,厂里因此决定邀请红星厂与奋远公司参与此次股份制改制的会议。”
这样的会议是你说邀请就邀请的吗,领导坐在那里对此丝毫的不知情这合理吗?但是,钱高官什么也没说,看不出实际上是什么心情,但见他微微笑着,说,“嗯,多方探讨还是有好处的,新光明厂落实指示精神很到位。”
副市长可能看不出这背后蕴含着什么,但对常务副专员和钱高官这样的副省级官员来说,王嘉庆能这么说,且李路毫无疑问的准备充分地带了这么一个强大的团队过来,已经说明了一点没有更高级领导机关的批准甚至哪怕是默许,这些事情都不会这样发生。
情况发生了变化,不是引入奋远公司,而是一口气引入红星厂和奋远公司。此时在吴永辉这里,他只有一个感觉本为主角之一的香港永基集团瞬间沦为了陪衬。
至于坐在王嘉庆身边的郑凯韵,看见李路的那一刻,他的脸色就黑了下来。当他听到王嘉庆介绍的情况,表情是控制不住的愤怒。这些情况,他根本事前一点都不知情。
郑凯韵有不好的预感,香港永基集团注资新光明厂这个事情哪怕是能够实现,效果也大不一样了。
加上政府那边,四方人员各怀心思,事情随着李路的回归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一些之前趁李路出事而有些小动作的人,此时看着李路,那颗心脏是控制不住的颤抖,他们甚至已经看到了狂风暴雨一般的报复即将到来……
第490章 你不够格和我对话
“各位领导,应新光明厂的要求,我们组织了法务和会计团队对新光明厂进行了紧急的尽职调查,目前有了初步的报告。”
李路毫不客气地首先开口说话,随着他的介绍,马上有人员给在座的主要人员每人发了一份厚厚的报告。这项工作在王嘉庆和余嘉豪见面之后的第二天,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新光明厂全力配合,几天时间拿出一个初步报告来,也是神速了。
郑凯韵连尽职调查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更不可能知道过去几天他们都在忙着调查什么。到了这个时候,他也没听懂李路说的是什么意思。
李路指了指苏童,看向领导们那边,说道,“苏童同志主要负责这次调查,下面请他来向各位领导简要地汇报一下情况。”
苏童站起来,开始按照计划汇报。
钱高官胸口有说不出来的闷,他找不到原因,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他深深感受到了李路的气势在压制着在座的所有人,包括他。他想不明白这样一个年轻人为什么具备了这么强大的气场,以至于在当前这种场合里,他拿捏不准主意,一时半会也揣摩不完全上面的意思。
以不动应万变是最保险的办法。
苏童的介绍是明显的经过仔细研究的,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向行外人士介绍清楚情况。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提炼的,同时也展示出了强务会计团队的实力。需要说明的是,起源于奋远公司的法务会计团队已经形成了独立单位,负责李路旗下所有企业的相关方面的服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