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1981-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鼎盛时期的一拖,制造了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拖拉机。

而此时的一拖,正在经历市场经济带来的第一波阵痛,正在咬紧牙挂渡难关。这边是李路近几年来唯一从一拖这里挖技术工人的机会,失去不再来。因此他哪怕千辛万苦,也要过来一趟。

李路不能把红星拖拉机厂的机遇全都归结在自己的超前意识上面,那里面有非常多的运气的成分。比如说遇到了光明厂来了一位思想开放的新厂长,比如说遇到了一拖遭遇危机的这个当口。

红星拖拉机厂与光明厂签署的合同里对时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交付规定数量的南方15型拖拉机,要受到惩罚的同时,红星拖拉机厂也会失去一个为光明厂代工从而获取制造经验以及相关工艺技术的机会。

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挖一拖的工人,成熟的工人到位之后马上就能展开生产。

其实李路对此并不抱多大的希望。

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启动之前,不会有人愿意放弃在国有企业的编制而跑去一个小私人工厂工作。这样的现象甚至可以说不存在。马金涛这种情况的毕竟是极少数,他是被研究经费给逼的。因此马金涛对李路的想法,是根本不抱任何希望的。

行不行,都得试一试,哪怕能挖走一两个人,这一趟也是值得的。

比李路预想中要快一些,马金涛的学生找过来了。

招待所的人带着刘贵松敲响了李路的房门,李路手持光明厂的介绍信,招待所的人还是很客气的。

“李科长?李科长,有位叫刘贵松的同志找你。”招待所的人敲门说。

李路正在翻看一拖日报,连忙的去开门。

招待所的人笑着指了指身边中等身材戴个眼镜的年轻人说,“李科长,这位刘贵松同志找你。”

刘贵松扶了扶眼镜,看见李路这么年轻,有些意外。老师在电报里说是光明厂保卫科的科长,他还以为是个小老头子。

“李,李科长,你好,我接到马老师电报,他说”

李路喜出望外,笑道,“你就是小刘,好好好,快请进。”

把人请进来,李路给招待所的人递了根烟道了谢,这才带上门。

给刘贵松倒了一茶缸的热水,李路这才坐下来,打量着他。这应该是一个脾气很温和的年轻人,约莫二十四岁左右,正是走出象牙塔的年纪,眉毛之间的间距比较宽,看得出来脾气很好,略显圆润的脸庞笑起来有俩小酒窝,看上去倒是更像是大男孩,如果不是一身灰色中山装的话。

“小刘,辛苦你了。”李路给他递过去一支烟,“抽烟吗?”

“抽,谢谢李科长。”刘贵松双手接上,爱不释手的点上有些拘谨的抽了一口,他可是瞧清楚了的,大前门,卖一块五一包呢。

名校毕业的老三届,刘贵松有昂首挺胸在一拖厂里走路的资本,但是面对这么年轻的科长,哪怕是副科长,他心里都是没有高昂下巴的勇气的。他知道光明厂是正师级单位,厂长和书记是享受副军级待遇的高级干部,堂堂保卫科副科长,按照行政级别对应的是地方上的镇长副县长这一个级别的。

人比人气死人。

李路笑道,“别紧张,都是自己人。你知道你的老师现在在我的工厂工作,我专门为他成立了一个材料研究所。”

“老师提到过。”刘贵松心里更佩服了,不但是副科长,还自己开了个工厂,把老师这样的牛人都请了过去,可见财力雄厚,怎么着一年的研究经费也开到一万块了吧?

拿着一百多块钱工资的刘贵松,对一万块钱已经很缺乏想象力了,那是如何庞大的一笔钱啊。他们一拖的研究所,那么多年,全年下来按照人头算,平均研究经费也不过一千多块。

李路道,“小刘,咱们言归正传,我到这里来的目的是招聘一些技术工人。你是一拖的技术人员,我也不怕跟你直说,主要是从一拖里招点人。这两年一拖的情况不太好,听说许多职工都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刘贵松点头说,“是的,自从停止了计划生产任务之后,厂里的情况是一天不如一天。都在等着小四轮的全面量产,小批量生产销售情况很不错,厂里正在针对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

李路呵呵的直笑。

第087章 跟我混准没错

李路还是明白刘贵松的心理的。一家小私人工厂想要挖国有大厂的职工,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李路同样看得出来,如果不是马金涛亲自发了电报,估计刘贵松搭理不搭理他还两说。国有企业的职工有高于现在这个社会所有职业的地位以及良好的自我感觉。

哪怕到了三十年后,也许一名国有企业职工月入不过数千元,但其社会地位却是比一般月入过万的非国有企业白领都是要高的。这一点充分的体现在相关保障政策上面,比如医疗,教育,住房,甚至于银行针对这一类人都有更加优待的政策。

挖八十年代国有大厂的职工,李路哪怕舍得一身剐,也是希望渺茫。更何况,一拖可不是普通的国有工厂,人家脑袋上挂着个第一的名号!

李路说,“包产到户的政策才全面拉开,部分地区还是有些畏首畏尾的,小四轮的市场前景是还不明朗的。一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四轮上面,是不现实的。几万人的生活,小刘,你觉得光靠一个小四轮能彻底改变现状吗?”

刘贵松陷入了沉默,这个李科长说话是一点也不客气,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这两天我转了几圈,发现不少职工都偷偷摸摸当起了肉贩子。”李路笑着说,“听说一拖前几个月搞了养猪场,有这么回事吧?”

“呃,是的。”刘贵松尴尬得很。

堂堂华夏拖拉机制造业的长子,居然混到了要养猪卖猪肉的份上,这传出去得有多丢人。

李路笑道,“小刘,我是军人出身,在西南那边打了两年仗。我们当兵的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你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吧?”

刘贵松震惊,诧异道,“你怎么知道?”

李路笑着指了指刘贵松,道,“你的眼镜擦得很干净,衣服和皮鞋也洗得很干净。说明你是一个非常讲究个人卫生的人。但是你的衣袖有细小的开裂的接缝处,说明这一件衣服穿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袜子最容易破裂的是脚大拇指位置,但是你的袜子脚裸以上的部位出现了破裂,这说明你脚上这算袜子穿了好多天。对于一个很讲究个人卫生的人来说,一双袜子连续穿好几天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最有利的证据是,你的眼镜架一边脚用透明胶布接了起来,成色很新,这说明是最近才摔断的。你如此一个在乎外在形象的人,为什么会戴一副脚架断裂的眼镜。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连换一个脚架的钱都没有。”

刘贵松脸色大变,一阵红一阵紫,每一句话都戳中了他试图掩盖的窘状。

李路淡淡的笑了笑,说,“我给马金涛老师开出的条件是,每年给他提供不少于十万元的研究经费,他有完全自由的研究权限。另外,材料研究所需要的所有实验设备,全部由他开清单,包括进口设备。目前他开出的清单,我已经确定能够给他提供百分之八十。小刘,一拖是国有特大工厂,一拖想要购买一些进口设备,需要通过多少个部门,整个过程有多繁琐,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他停了下来,给刘贵松一个缓冲的时间。

好不容易,刘贵松回过神来,叹着气说,“李科长,你说的都很正确,我已经已经三个月没领到工资了,实际上全厂职工大部分人都有三个月没领到工资。老师交代过,让我务必帮个忙,我给你列个名单,都是几个家庭很困难的工人。你可以试一试。”

李路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小刘,现在我倒是想和你谈一谈你的事情。愿意不愿意到我的红星拖拉机厂去,跟着你的老师搞研究。条件你可以谈一谈,能做到的我都会答应。”

“我?”刘贵松意外道,指着自己的鼻子。

他原来才反应过来,李路费那么多口舌可不就是想先把他变成自己人呢嘛。

“这”

李路没给刘贵松很多考虑的时间,他就是那么一个干脆利落的作风,于是他道,“刘贵松同志,离开一拖你失去的只是一个编制,选择进入红星拖拉机厂,你得到的却是一个无限大的平台,能够让你充分发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这一点你的老师马金涛同志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你不相信我的话,也应该相信你老师的眼光。”

刘贵松的脑子开始乱了起来,犹犹豫豫的说,“老师是我国材料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他的眼光肯定是没有错的。只不过,我在一拖这里工作还没一年的时间,那么多年的寒窗苦读,总算是有了干部的身份,我家里也算是扬眉吐气了的”

笑着摆了摆手,李路说道,“小刘,我很明白你的考虑。有得有失,如何权衡,最后还是要看你自己。不过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你到了红星厂,待遇肯定比你那两个师弟要高。住房,医疗,生活,会有全方位的保障。如果父母愿意,迁居陆港也是没问题的。陆港可是国内最适宜居住的几个地区之一哦。”

刘贵松依然是顾虑重重,这是天大的事情,他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决定。

李路是明白这一点的,他于是把杀手锏抛了出来,道,“轻量化高强度军用钢材的专利,是红星厂和光明厂共有的。”

刘贵松的瞳孔瞬时就放大了,这对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一般的消息。要知道,此时此刻,光明厂是严格封锁了消息的,红星厂这边除了李路,也就只有马金涛知道这个事情。

“你好好考虑考虑,有任何问题随时提出来,我当场就可以给你答复,包括家庭物质方面的困难。”李路道。

刘贵松好半天也没能完全缓过神来。

李路只得提醒他,“小刘,你先把名单拉一下,我派人去做一个简单的调查。你的事情,你慢慢考虑考虑,我在洛阳还会待上几天。”

“哦,对不起对不起,我马上写。”刘贵松猛然醒悟,接过李路递过来的本子和钢笔,平复了一下心情,就写了起来,情况尽可能的详细。

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到一帮人才,李路可谓是不惜一切代价。

注:加更送到,弟兄们收藏推荐搞起来,情节基本全部展开了,精彩马上呈现。

第088章 七级钳工

清晨的洛阳,天色是灰蒙蒙的。依托一拖,周边有许多配套的小工厂,还有地方上自己的必要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气浓烟,影响了城市上空的大气质量。给人工业化时代欧洲的即视感。

李路发现,这个年代的工业城市,空气质量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只是现在的人们没有什么环保观念,而城市上空滚滚升起的烟雾并非令人心生恐惧,反而令人感到兴奋和激动——那是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最直接的体现。

李路和郭翰威,张卫伟和林培森,吃了早饭就兵分两路分别去搞侦察。张卫伟虽然没在部队服役过,但军工厂保卫科实际上与部队无多大区别。当兵的办事,战前侦察是必须要搞的,先把目标的情况摸清楚,然后才能针对性的制定行动方案。

不打无准备之仗。

李路和郭翰威的第一个目标是三十五岁的七级钳工孔大全。刘贵松拉出的清单里,孔大全排在第一位,并且着重说明了对初生的红星厂来说,孔大全这样的技术工人最为重要,并且他是家庭压力最大的一位。

出了招待所还没走几步,就看见刘贵松脚步匆匆的从那边街口里走过来,抬眼看见李路和郭翰威,便急忙的过来。

“李科长,早。”刘贵松打招呼。

李路打量着刘贵松,笑道,“小刘,今天精神头不错嘛。”

“说实话,昨晚总算是沾了些油水,这段时间厂里饭堂天天都是大白菜。”刘贵松略显尴尬的挠了挠头,“得感谢你昨晚的款待。”

郭翰威嘴里叼着烟,抽了口,一挥手道,“刘干部,不是我郭翰威吹牛,跟着我三哥干,包你吃香的喝辣的的,天天五花肉可劲儿造!”

李路瞪了他一眼,“说话客气点,别对谁都拿你那副社会作态。”

“知道了三哥,啥叫社会作态?”郭翰威挠着脑袋问。

李路懒得搭理他,问刘贵松,“小刘,看上去,你有决定了。”

“是的,李科长。”刘贵松犹豫了一下,道,“如果停薪留职的话,我愿意过去试一试,不知道你那边能不能接受。”

“当然没问题,可以理解的,留一条后路,家里人也踏实一些。”李路道。

刘贵松很尴尬,“家里确实是这个意思。”

若不是这日子过得太艰难,他家里决然不会同意他这么干。饭都快吃不上了,抱着个编制有什么用,然而就算是到了这个地步,依然不愿意放弃编制。更重要的是,刘贵松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好,他都二十好几了,连个对象都没有,饭吃不饱怎么谈对象。家里急,这才勉强答应让他办个停薪留职去南方碰碰运气以赚钱为主。

对李路来说,只要人到位,其他问题都是可以慢慢解决的。

“就这么定了,走吧小刘,跟我查查孔大全去。”李路道。

刘贵松就带着李路和郭翰威一路往一拖厂区边缘的区域那边走去,一边低声介绍着,“孔大全的弟弟以前是市化肥厂的职工,据说是因为和厂里人起了矛盾,一把火烧了整一个车间。人进去了,他们家能赔的也都赔了个干净。孔大全的爹妈身体本来就不好,这一来,直接病倒,这两年一直到处求医。唉,光是老人的医药费就不是一笔小数目。孔大全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已经上了初中,最小的才才五岁,好在厂里的子弟学校帮着解决了学费,否则老孔早撑不下去了。这不,现在厂里没活干,他偷偷的跑到外面的小厂打零工,赚点钱维持生活。”

李路奇怪的问,“他老婆呢?”

摇了摇头,刘贵松说,“具体情况不清楚,老孔弟弟出事那一年,老孔的老婆就跑了。”

可以想象,两个体弱多病的老人,三个孩子,全部压在孔大全一个人的肩膀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单单是冒着被开除的风险跑到外面去打零工,就充分的说明一点——不是到了走投无路的份上,堂堂七级钳工是不会这么干的。

李路心里决定,今天就可以找机会和孔大全见面直接谈,这样的情况,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最为妥当。

穿过大街小巷,与叮铃响着的自行车车流擦身而过,看着路上行色匆匆提着菜篮子的行人不时的向骑自行车的人投去羡慕的目光,耳边听着刘贵松的介绍以及不时忽高忽低传过来的吆喝声,李路不由的裹了裹围在脖子上的围巾,真真切切的感受着这个时代清晨的气氛。

距离并不近,七绕八拐的走了一个多小时,刘贵松才指着前面一座破败的厂房说,“三哥,前面就是。”

一路聊了一个多小时,刘贵松也跟着郭翰威叫三哥了,既然决定了跟着李路干,他也就不再矫情。退一万步说,再不济,还有老师在那里,他是没有什么再需要顾虑的了。

很显然,刘贵松在这个事情上面是用了心的。这里面全都是看在马金涛的面子上,毫无疑问,刘贵松早就开始留意,否则决然不会知道得这么清楚,甚至连孔大全私自干零活的小工厂在哪里都知道得这么清楚。

“这是一个机修厂?”李路问。

刘贵松回答道,“是的,老板原来是市修理厂的职工,规模不大,不过听说生意不错。”

李路微微点头,他想起了另一个时空九十年代初的陆港,到处都是修理厂,大大小小有证的无证的,光是市区就有上百家,这还不包括那些路边支个摊就做起补胎和简单机修的。

那一股下岗浪潮还很远,现在却已经有人敏锐的感觉到了冬日的寒意,早早就做起了打算。极度缺乏车辆的八十年代,维修技术人员则更加的缺乏。这是一个车坏了要求着修车师傅修的年代。

有修车这门手艺,十里八乡都得求着你上门干活,不但价钱好说,还得好吃好喝招待着。

孔大全这样的技术工人,随便到哪个私人厂都能过得很滋润。若不是被生活的压力逼到这个份上,他决计不会跑来这种小厂打零工。

修理厂里忙碌一片,刘贵松寻了一圈,看见了孔大全。孔大全正在修一台拆出来的发动机,刘贵松拍了拍他肩膀,孔大全一回头,看清楚了刘贵松,顿时吓得把手里的扳手给扔了。

“小刘干事,你,你,你怎么在这?”孔大全左右看着,根本不知道从何解释现在的场景。

他偷摸干私活的事情要是让厂里知道,饭碗不保。

刘贵松笑着安慰他,道,“孔师傅,你别紧张,我是特意来找你的,有两位南方来的客人想要和你谈一谈。”

“找我?”孔大全狐疑的看着刘贵松,“刘干事,你不是厂里派来抓我的?”

“老孔,你说什么呢,我抓你干什么,走走走,借一步说话。”刘贵松拉着孔大全往外走。

李路和郭翰威在外面找了个僻静的地方站在那里等着。

第089章 条件你随便开

“一拖给你开的一百多,到我那里去,条件你随便开。”

李路把情况介绍了一遍之后,直截了当的说。

孔大全看向刘贵松。

刘贵松是技术人员,但是他被分配到机关里面上班,是干事,搞行政,这估计是他愿意到红星厂去的因素之一。热衷于技术的人,给放到机关里干活,那心里有多不情愿,刘贵松自己心里最清楚。

要说不动心的话那是假的,老人孩子一大家子要养活,但不犹豫也是假的,一拖那么大一个国有大厂,哪里是南方的私人小厂可以比拟的。

刘贵松坦然的对孔大全说,“老孔,实不相瞒,我已经决定停薪留职,跟李科长到南方去闯一闯。我的恩师马金涛教授也在李科长的工厂里。”

“啥?你停薪留职了?”孔大全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停薪留职是新政策,理论上保留职位停发薪水,自己谋生去,未来还可以回来。但是大家都知道,人出去了,想要再回来回到原来的状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停薪留职倒不如说是离职前的一个过渡,心理那关好过一些。

刘贵松叹了口气说,“与其这么耗着,不如到南方那边搏一搏。老孔,你好好考虑考虑吧,你爸妈的病这么拖着也不是个事。”

李路马上接过话说,“孔师傅,只要你愿意到红星厂去工作,二老治病的事情我来负责,陆港有很好的医院,并且孩子的入学问题,我也可以解决,你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工作。”

孔大全更动心了,毫无疑问,爹妈和孩子是他最大的压力。

这是一个朴实的汉子,家里省吃俭用供上技术学校,凭借着自己吃苦耐劳好学聪明,年纪轻轻就干到了七级钳工,正是努力干十年八年给孩子打个好的生活基础的时候,结果亲弟弟一把大火把全家都带了进去,连老婆都跑了。

尽管如此,这个朴实的汉子依然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此时,有一个人跨越大半个华夏跑过来请他,许诺给他解决掉最大的两个大难题,他如何不动心。

关键在于,李路军工企业副科长的身份以及刘贵松的身先士卒,都让他有了起码的信服感。没有信任一切无从谈起,这也是李路为什么非要马金涛联系他在一拖厂里工作的学生的原因。

孔大全那双沾满了油污的粗糙的大手下意识的捏了捏衣摆,不太敢相信的问道,“李干部,你,你说的,真的?”

郭翰威耐不住性子,道,“老孔师傅,你放一百个心,我哥一个月十万八万上下,钱这个方面你尽管可以放心的。”

有时候还就真的郭翰威这种简单粗暴的做事方式。

郭翰威接着说,“老孔师傅,只要你答应,我明天就开始安排二老到陆港去治病,最好的医院,陆港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或者海军医院,随便挑,费用厂里全部负责,你根本不用操心。另外孩子的入学问题,陆港地区的学校你随便挑,不用我三哥出马,我就能给你办了。全部城镇户口的整起来。”

孔大全诧异的瞪大了眼睛,看向李路,李路笑着点了点头,道,“孔师傅,红星厂虽然是私营工厂,但可是小工厂。未来一个月里,会有两条自动化生产线进入红星厂,相信这是国内最先进的。红星厂的实力你大可放心,你不相信我说的,对刘干事的恩师也是应该相信的吧?”

“李干部,这个,这个,我不是怀疑你,而是,这个待遇,我有些不太敢相信。”孔大全搓手,吞吞吐吐的说,“我爹妈的病好些年了,一直没能彻底治好,需要不少钱”

李路道,“孔师傅,你尽管放心,红星厂可以和你签订正式合同,把老人家的医疗保障纳入进去。”

刘贵松拍着孔大全的肩膀,说,“老孔,你没有其他好担心的了吧?还有什么条件你尽管提出来。再说,我和你一起过去,有啥咱们可以互相照应着。”

孔大全难为情的勉强的笑了笑,低着头搓手问道,“那个,工资能给开多少?”

三人都忍不住笑出声音来,郭翰威哈哈笑了一阵子,大手一挥,道,“老孔师傅,别说工资,房子都有给你分配的。另外,我个人送你全套家具家电!”

他现在大小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