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纨绔到底(传说)-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时,是在初冬过去后。范氏商号终于决策失误了一次,王胡风沾沾自喜,他相信,这只不过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囤积皮毛的生意让范氏商号赚取了可观的利润,很多人都在埋怨:“如果再晚出手几天就好了。”

这一日,范长风将范氏商号所有产业的掌柜全部召来。

董少卿扫视了林林总总数十号人,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缓声道:“你们记住,为人最岂贪心,做生意同样也是如此。当货物获得较理想的利润之时,就要及时地把它卖出,囤积生意的真谛便是‘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不能过分等待高价,把货物留在手中不放,这样只能错过出售良机。只有做到让货物和钱币流通周转如同流水那样,才不至于让我们被动……”

果然。由于范氏惊人的聚财能力被传的沸沸扬扬,有些同样经营皮毛生意的商人,得知范氏在皮毛看好的行情下,突然莫名其妙地把货物全部出手,所以他们也纷纷的把囤积的皮毛果断地抛了出去,市场顿时一片恐慌,皮毛价格一路下跌。

王胡风怎么也不会想到,市场会如此的瞬息万变,看到满仓都是囤积的皮毛。卖出会折本,继续囤积又不知将来会不会降得更多,前几日还在踌躇满志的他此时已是伤心到几欲吐血。

王胡风辗转反侧,却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关键之时,王胡风的娘子劝他道:“夫君为何不去请教下执掌范氏这人,我看此人目光长远,胸襟开阔。如果你主动登门去拜访于他,此人一定会对你冰释前嫌。”

经过两天的痛苦抉择,无奈的王胡风终于承认,他的经商才干与范氏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无奈之下,他终于鼓起勇气。主动登门拜访了范氏。

接待王胡风本的正是董少卿,王胡风以为会受到董少卿的奚落,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董少卿对他的到来表现的极为热情和真诚。

当王胡风向董少卿请教皮毛市场将来的走向时,董少卿说:“齐鲁之地是‘冠带衣履天下’之地,汇集了天下众多优秀裁缝,如果你想减少损失。大可把皮毛运到齐鲁,聘请那里最好的裁缝,把皮毛裁成当今权贵文人最喜欢的衣、帽式样,然后利用齐鲁‘天下之人冠带衣履皆仰齐地’的地理优势,大量的向各地销售,想必尚可峰回路转。”

董少卿一番坦诚高论,让王胡风霎时茅塞顿开,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惭愧,于是他不停的用力拍打着自己的脑袋,连声道谢。

果然,王胡风采用范氏的计策后,很快成功的售出了所有囤积的货物,而且还赚取了可观的利润。

……

李隆基做了监国太子,太平公主去了自己的封地,按理说李隆基的权力更大了,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姚崇与宋璟被贬离京之后,李隆基却被远在蒲州遥控指挥的太平公主打压的灰头土脸,实力远不如从前了。

姚崇与宋璟的位置被太平公主安插了一批亲信,不仅如此,老臣韦安石因为几次出手保护太子,被太平公主明升暗降,表面上荣升为二品的左仆射,实际上剥夺了实权,发配东都洛阳了。太子的老师张说,被任命为尚书左丞,也发配到洛阳了。整个宰相集团中,李隆基的人只剩下刘幽求一个人。刘幽求本来不过是个县令,因为政变有功,才升到宰相高位。他的资历以及影响力远不及姚崇,就是跟太平公主手下那些老官僚也没法比。

经过太平公主的一番努力,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她和李隆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很多人都看出了这一点:此刻的李隆基,虽然看起来是太子监国,大权在握,但是综合实力和监国之前相比,反倒更加虚弱了,整个被架空了。

……

腊月十七,蓝田王府,李陶又一次宴请了薛讷与解琬。

“二位老将军,我们的三月之约到了,我信守诺言,故而再次请来二位老将军!”李陶豪爽道。

“蓝田王真乃信人!”薛讷与解琬向李陶施礼道。

薛解二人此次赴宴的心情,与三个月前截然不同。若说三个月前,薛讷与解琬对李陶多少有些不屑,那现在对李陶却佩服的五体投地。李陶没有食言,果然在三个月里将羽林军与万骑全部掌握在了手中,而且丝毫没有借重他们二人,完全是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做到的。

酒还是上古珍酒,菜还是永和楼的菜,李陶也不客气,对二人道:“二位将军,我们都是三个月未沾酒了,来来来,今日我们一醉方休!”

薛讷与解琬苦笑道:“蓝田王,今日您就放过我们两个老家伙吧,我们甘拜下风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践约

薛讷与解琬并非客气,三个月前的那次斗酒,直到现在他们还记忆犹新,李陶以一敌二,硬是将他们二人喝得钻到了桌下,直到第二日,还头重脚轻浑身无力。可李陶次日却精神抖擞地在军营内开始训练了。

依然是酒过三巡,三人打开了话匣子。

“蓝田王,我想问你句话!”解琬犹豫道。

“解将军不用客气,请直言,我知无不言!”

“蓝田王,你真的从未带过兵吗?”

“当然没有带过兵,我怎么会骗你呢?”李陶笑道。

“没带过兵,您怎会在三个月内将这羽林与万骑收拾的服服帖帖?要知道就算是我们这些常年在军中打滚之人,到了一支新的部队中,也做不到这一点。”

“其实都是老一套,你们不都看到了吗?无非不过是以身作则、赏罚分明、严格训练而已。”说到这里,李陶笑笑道:“当然,再加一点点钱而已。”

“加一点点钱?”薛讷瞪大了眼睛:“您每月进行一次军演比试,每个项目的头名奖赏五百贯,进入一百名还有从十贯到一百贯不等的赏金。我粗粗算了,这三个月下来,您就撒出去了近万贯钱,这也叫一点点钱?。”

解琬道:“老薛,看来蓝田王这治军的法子,我们一辈子也学不来呀!”

薛讷摇头:“撒钱学不会,可蓝田王以身作则那可是实打实的,三个月吃在军营住在军营,日日巡夜,那可是有目共睹,难怪军士们都会服你。”

解琬附和道:“我从军已经四十年了,也算是以军纪严明而闻名,可也比不少现在羽林与万骑的军纪。就说这陈玄礼与葛顺福,一个是左羽林将军,一个是右羽林将军。也算是羽林出身的老人了。他们犯了军纪你毫不犹豫就打了军棍,他们不仅没有怨恨,而且对你心服口服,羽林万骑怎会不军纪严明呢?”

李陶神秘兮兮道:“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

“陈玄礼与葛顺福与我有故旧,这违纪与挨军棍都是提前策划好的!”

“啊?”薛讷与解琬先是一愣,接着恍然大悟。

“苦肉计!”

“杀一儆百!”

李陶点点头。

“蓝田王好算计!”薛讷与解琬向李陶竖起了大拇指。

“兵不厌诈嘛!”说罢,李陶试探地问道:“二位将军。当初我们所说的……”

薛讷笑道:“蓝田王的吩咐,我记在心上呢。给你!”

薛讷递过一样东西:“这是我多年的经验与一点拙见,都记在上面了,蓝田王若不嫌弃,可以参详一二。”

“还有我的,蓝田王!”解琬同样递上了他的文册。

“谢过二位老将军!”李陶向二人深深一躬。

……

景云二年上元节刚过,李旦便在朝堂之上提出传位给太子李隆基,问大臣们是否可行。大臣们大多是太平公主的人,故而都沉默不语,李旦只好宣布退朝。让大臣们回家好好想想,尽快给出答复。

李隆基很快上表,明确表示坚决不敢担当大任,坚辞李旦的传位。太平公主在蒲州,不方便直接表态,但她派出党羽劝睿宗不要放弃权力。无奈之下,李旦只得继续当他的皇帝。这时候。

李旦流露出传位的念头,这让太平公主有些沉不住气了,她决定向李隆基出击了。

可李隆基依然懵懵懂懂的,似乎一点也没意识到危险的临近。

……

“阿陶,这位就是长安的首富王胡风!”范长风向李陶介绍道。

“王掌柜,这位是蓝田王!”董少卿对王胡风笑道:“范氏所有的商号都是蓝田王的。包括范氏所有的经营理念,都是蓝田王的意思。”

“在下久闻蓝田王的大名,没想到蓝田王竟然还是商场高手。”说到这里,王胡风自嘲地笑道:“与范氏斗了这么长时间,居然不知道对手是何人,焉能不败,我败的不冤呀!”

李陶淡淡道:“王掌柜客气了。你急着见我,不知有何见教?”

“蓝田王,我想加盟范氏,不知可否?”王胡风直言道。

范长风与董少卿听王胡风如此一说,不禁面上露出喜色,要知道王胡风如果真的能加入范氏商号,那实力将会大大加强,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李陶。

李陶依然是波澜不惊:“不知王掌柜为何要加入范氏,加入范氏后有何打算?”

王胡风也不隐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通过与范氏的较量,我很清楚,我斗不过范氏。我是个明白人,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与其最终被消灭,还不如提早投诚。我想,范氏有了我的加入之后,不仅整个长安城,包括长安周边的地区都会被我们牢牢地控制地手中。”

李陶听了摇摇头道:“非常对不起,王掌柜,我不能接纳你。”

李陶的回答,不仅出乎了王胡风的意料之外,而且让范长风与董少卿也大吃了一惊。

“蓝……蓝田王,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王胡风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我知道你有着巨大的财富,加入范氏会让范氏的实力大大提升。可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才会拒绝你的加入。因为你的经营理念与我截然不同,若你带着你的钱加入范氏,将来产生分歧后,你将成为范氏发展的最大障碍。”

李陶的话让王胡风目瞪口呆,好半晌,他才讷讷地问道:“不知蓝田王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李陶不知如何对王胡风解释,也不知如何解释王胡风才能听得明白。别说是王胡风了,就算是范长风与董少卿,恐怕也不会明白自己的思路,毕竟现在距自己生活的后世有一千多年。

李陶思索了好一会,对王胡风道:“王掌柜,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蓝田王,您请讲,我洗耳恭听!”

李陶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来:“从前,山中有个修仙的高人,据说他无所不能,只要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世人都想找到这位高人,帮助自己解决这样那样的困难,可惜这位高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少有人能找到他。但是有个乞丐,却锲而不舍,靠着讨饭四处寻找这位高人,终于在十年后的一天找到了这位高人。高人已经是一大把年龄了,他笑着告诉乞丐道,是因为乞丐的精神感动了自己,所以他才愿意见见乞丐,否则的话,乞丐就算再找十年也见不到自己。”

第三百九十三章乞丐刘的故事

“蓝田王,你的意思可是说做一件事情必须要有十年如一日的恒心?”王胡风在一旁猜测道。

“你继续往下听!”李陶不置可否道:“乞丐自然是连声向高人道谢。于是,高人便问乞丐,有什么事情需要解决,他一定会帮乞丐实现愿望。乞丐哭诉起来,他说自己以前也是个有钱的商人,可是后来做生意赔了,房产也抵了,娘子也跟人跑了,现在只好乞讨为生。”

董少卿在一旁猜测道:“乞丐是不是求高人帮他重新成为有钱的商人?”

李陶摇摇头道:“乞丐提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他对高人说,现在乞讨的人太多,他希望高人能帮他在行业当中成为佼佼者。”

三人听罢瞠目结舌,良久,王胡风道:“真是匪夷所思,都做乞丐了,居然还要成为佼佼者。”

“高人对乞丐倒是很赞赏,他说,人即使再落魄,也不能服输,就冲乞丐的这种精神,高人答应了乞丐的要求。”

范长风、董少卿与王胡风三人竖起了耳朵,他们知道李陶下面说的才是重点。

“高人告诉乞丐,要在乞讨业有所建树,必须先把自己的名声打出去。高人问乞丐姓什么,乞丐答曰姓刘。高人告诉乞丐,让他今后就叫乞丐刘。高人又问乞丐经常在何处乞讨,乞丐答曰没有。高人告诉他,必须要有个固定的乞讨场所。”

三人聚精会神地听李陶往下说着。

“高人告诉乞丐,让他以后每日就在集市边守着,手里拿个碗,碗里先放上数十文钱,然后在面前立个牌子,上面写上‘乞丐刘’。有自己的招牌,这样就与其他乞丐不一样了。”

董少卿若有所思道:“蓝田王,你不遗余力地四处传扬范氏商号的名声,与这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陶赞赏地点点头,接着说:“高人告诉乞丐刘。有了自己的招牌,这还不够,必须在乞讨方式与其他乞丐区别开来,让别人觉得他有个性,有特色。若还像过去一样,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拿个碗。伸向人群,嘴里喊着‘行行好吧!行行好吧!’估计大多数人连看也不会看一眼。躲着就过去了。高人告诉乞丐,以后不管什么人给他钱,他只许收人家五文。别人朝他碗里扔钱,一定要看清楚是多少钱,如果是五文钱,就对人家说声谢谢。如果人家给了十文,也不要见钱眼开,赶紧把人家叫住,告诉人家这里只收五文。然后再找给人家五文钱。如果人家给的是两文钱,也把人家叫住,谢谢人家的好意,告诉你家这里最低要给是五文,把两文钱让人拿回去。”

王胡风有些不明白了:“啊?如此以来,人家给十文,要找回五文。人家给两文还不要,这岂不是要的更少了吗?”

李陶笑道:“乞丐刘也是这么问的!”

“那高人是如何回答的。”

“高人告诉乞丐刘,要想在乞讨业成为佼佼者,必须按照自己的话去做,刚开始是有点损失,但以后就不一样了。”

“阿陶。这是为什么呀?”范长风也不明白。

李陶笑道:“九郎,假若你是这个乞丐刘,当你找五文钱给人的时候,那人手里拿着那五文钱肯定会想,怎么回事,要钱的还带找钱的。这种怪事肯定会被他宣扬出去,他会跟亲戚朋友说‘集市边有个乞丐。我给了他十文钱,他却找我给五文。’给两文钱的人就更惊诧了,估计当时就得与你翻脸‘什么,最少得给五文,这还是乞丐吗?’回去以后这个人也会替你宣扬,‘今儿个我可遇见一件怪事,集市边有个乞丐,我给他两文,他还不收,告诉我最低只收五文。’你想想,这些人都免费为你扬名,你的知名度增加了,无形的财富不就增加了,只要聚集了人气,以后还愁不来钱吗?”

三人听罢,不禁低头沉思起来。李陶也不说话,只是端着茶碗,静静地看着他们。

好一会,董少卿先抬起头来,他问道:“蓝田王,那后来呢?”

李陶接着道:“乞丐刘听完高人的话,便离开了。过了一个月,高人心里对乞丐刘不放心,便去了集市找乞丐刘。到了集市边上,老远就看到在集市一角围了一群人,挤进去一看,中间果真是乞丐刘。他面前立着一个牌子,上书‘刘氏乞丐’,乞丐刘正忙着收钱,找钱。人群中有位中年妇道,‘嘿,我们家相公回来跟我一说,我还不相信,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乞丐,只收五文,多了还不要,到这来一看,还真是,您看人家这个乞讨,还真不一样。’旁边一个富家子弟气不过了,‘我还不相信,有人会见钱不眼开。’说罢,便走上前去,拿出一贯钱来,递给乞丐刘,‘你挺辛苦的,别找了。’乞丐刘忙把他拉住,数出一堆铜钱来塞给他,‘谢谢这位郎君的好意,您也不容易,我就收您五文钱,多了不收,欢迎您下次光临。’围观的人看到这场景,竟然喝起彩来。高人看到这里,觉得很满意,也没和乞丐刘打招呼,便从人群中钻了出来。”

范长风听得津津有味,他问道:“九郎,这故事肯定还没完吧!”

李陶点点头:“又过了一个月,天上正下着雨,乞丐刘又来找高人了,‘多谢您的主意,我现在的乞讨业已经蒸蒸日上,若不是今日下雨歇业,我都抽不出来空过来看您。’高人笑道,‘你本身就长了一个适合乞讨的脸,再加上经历了这么多风雨,满脸都是沧桑,稍微有点同情心的人就想给你点施舍。’乞丐刘道,‘说来也怪了,和我一同在集市乞讨的,长的比我惨,可他们一天却要不来几个钱。’高人告诉他,‘这你就不懂了,不要以为你只是在乞讨,你在乞讨的同时,给大家带来新奇,带来快乐。人都是这样,有钱了就想找点新奇的事,如果听说哪有三条腿的蛤蟆,都多人都会不远万里去看看。所以,大家给你钱,不是因为你值得同情,是因为你这个行为让别人觉得与众不同。’乞丐刘听得直点头,‘我明白了,您是说很多人吃饱了没事干?’高人点点头,不再说话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太平公主返长安

“后来呢?”范长风又问道。

“后来,高人再一次来到集市找乞丐刘,老远就看到集市一角围了很多人,比上回人更多了。高人走上前去,挤进去一看,虽然地上放的牌子还是乞丐刘,可人已经换了。高人问那人,‘乞丐刘呢?’那人答道,‘刘掌柜在京城总店呢,这里只是分店,我是他雇来看店的……”

“再后来呢?”范长风真有些锲而不舍。

“没有后来了,若再有,那也是九郎你这范氏商号再把故事续写下去了。”说到这里,李陶看向王胡风:“王掌柜,我的故事讲完了,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若你能明白,就再来找我。若不明白,恐怕我们也没有见面的必要了!”

说罢,李陶起身头也不回便离去了,只剩下三个面面相觑的人。

……

“陶儿,你可来了!”满脸疲惫的李旦见了李陶如同救星一般。

“叔翁,出什么事了吗?”李陶问道。

“陶儿,你也知道朕准备让三郎即位的事了吧?”

李陶点点头。

“这么久以来,朕一直在和稀泥,可朕也有底线,朕的底线是三郎的太子位置不能动摇。一旦太子不稳,大唐就会重新陷于动荡之中。自从则天以来,大唐已经动荡了几十年了,作为一个皇帝,朕不希望它继续动荡下去。可是现在,在太平的压制下,三郎已经朝不保夕了,怎样才能确保三郎太子的位置不动摇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给他一个不容挑战的名分,这个名分就是皇帝。”

当初,李陶与李隆基定下了示敌以弱的计策,今天看来,已经现出效果了。他不由赞叹道:“叔翁好气魄!”

李旦摇摇头道:“上个月,朕召见天台山道士司马承祯,向他讨教道术。司马承告诉朕。所谓道,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啊。我又问他,一个人自然可以这样修炼,那要是治理一个国家应该如何?司马承祯告诉朕,国家和个人没有区别,只要摒除私心杂念。顺其自然,国家也就治理好了!所以。我才下定决心让位于三郎。再说了,这也是当初你我二人早就商议好的。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现在却遇到问题了。”

“遇到问题了?什么问题?”李陶问道。

李旦苦恼道:“可是朝臣大部分人都是太平公主的人,他们不同意朕传位于三郎,朕也是无可奈何呀!”

李陶思虑了一会,对李旦道:“这件事还真有些麻烦,叔翁,这样吧,你先容我回去想想,等我想好了。再来回禀叔翁。”

“陶儿,你得快点呀,朕可实在不想再在这火上烤了。”

“我知道了,叔翁您等着我的消息吧!”

第二日傍晚,李陶又去见了李旦。二人长谈了一夜,直到天亮时分,李陶才打着哈欠离开了皇宫。谁也不知道他们二人谈了些什么。

……

远在蒲州的太平公主,虽然离开了长安,但日子过得颇为惬意。

蒲州刺史是太平公主的心腹,对她照顾备至,把她安排在当地最好的建筑关帝庙内居住,有宏伟的大殿。明亮的房舍,几重大院内古柏苍松遮天蔽日。院内到处是花草,幽雅别致,犹如仙宫,没有干扰,没有尘嚣,整日与崔湜和随去的十几个娈童戏嬉玩耍。过着神仙般的日子。有时,她甚至觉得就这样过一辈子也挺不错。

关帝庙中有一个司香火的庙祝叫慧范,年不过三十,英俊、聪明,百般伶俐。听说住在庙里的,是名扬四海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常常在她面前献殷勤,借机一睹公主风采。虽说是五十多岁的老太婆,在他看来倒是个不过三十的风流女人。从此,他神魂颠倒,夜不能寐。

太平公主也很注意这个慧范,有事无事地找他问这问那。三来两去,已各自有意,趁一个月黑之夜二人成了好事。

慧范运用从旁门左道那里学的对付女人的本事,悉心侍候太平公主,使她感到从未有过的舒心和快乐。

“因祸得福,不虚此行。”她常常用这八个字来形容在蒲州的难忘的日子。几个月后,睿宗下旨要她回京时,她倒舍不得走了。睿宗传太平公主回京,一则是念兄妹之情,再则是想与她商议传位于太子的事。

回京城的马车里多了个和尚,太平公主旅途更浪漫了。回到长安后,慧范被安排在天慈寺。与当年薛怀义一样,慧范隔三差五去公主府问安。

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