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悍戚(庚新)-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此前为隐瞒我与舅父的关系,不得已让他主持黄阁。如今,黄阁耳目,遍布九州,其机构太过庞大。需知,人力有时而穷,今我入主中枢,黄阁的事务也必然会更加繁忙。仲达一人,恐难以艹持,所以我准备将黄阁一分为三,仲达此后只需负责敌方情报,舅父以为如何?”
    司马防倒是没有什么不快之色,反而拍手赞成。
    的确,黄阁的权力大,任务重,却终究是藏于幕后的机构,不能走到台面上。
    如果让司马懿继续执掌整个黄阁,那司马懿曰后的成就也就等于被局限。司马防心里更希望司马懿将来能出将入相,而不是作为刘闯的情报头子。把黄阁一分为三,司马懿只掌控其中一部分,对司马懿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或许权力会削弱,但曰后的成就也就会更大。
    况且,而今黄阁的实力的确是过于强盛。
    黄阁划分九州记事,下辖细作耳目多大十数万人。
    这么一个庞大的机构,若单独划分出来,几乎就是一方诸侯的实力。如果一直掌控在一个人手里,的确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哪怕司马懿再忠诚,如果一直把黄阁把控在手中,只怕到最后的结局也会非常凄凉。划分出来也好,司马防觉得,这也是刘闯对司马懿的保护。
    “却不知主公欲将黄阁如何划分?”
    刘闯想了想,“我准备把黄阁分为三个部分,枪士营和剑士营依然由我亲自掌控,其余机构,在分设内外两职事。仲达就专门负责敌方情报,其对外仍称之为黄阁;对内则为内职事,我想安排贾诩来负责。贾文和此人心思细腻,担当这内职事的职务,倒是最合适人选。”
    让贾诩担当内职事?
    虽然刘闯没有说明内职事的职能,可是司马防能够猜出,这是一个对内设置的监察机构。
    这个职务,说好听一点是刘闯的耳目,说难听一点就是得罪人的差事。
    如果就权力而言,毫无疑问内职事的权力更大。可若是司马懿来担当的话,曰后少不得仇人满天下。相比之下,贾诩担当这个职务,的确是最合适不过。他本就不是刘闯的元从,而且在曹艹阵营中,也是后来投效。曹艹死后,贾诩更是第一个投靠过来,也让许多效忠于曹氏的人感到不齿。这样一个在两边都没有太过深厚关系,偏偏又才干出众的人,也是担当这个职务的不二人选。而司马防最为赞赏的时候,刘闯把司马懿从黄阁繁杂事务中拖出来,也说明了刘闯对司马懿的重视。
    而今,诸葛亮已为京兆尹,曰后的地位必然不俗。
    而司马懿恐怕就是刘闯拉出来,制衡诸葛亮最有力的的武器。
    司马防道:“此事,主公只管安排就是,仲达那边我会与他说明。”
    刘闯见司马防同意,也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他之所以要把黄阁分割,一方面是想要把司马懿从黄阁繁杂的事务中拖出来,让他有一个更大的舞台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黄阁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换而言之,是司马懿的权力太大了!想当初他创立黄阁,只是想要对外有一个情报机构。可随着他迅速崛起,黄阁也在迅速扩张。比之黄阁初建时的规模,而今的黄阁覆盖了方方面面。这么大一个机构,完全放在一个人的手里,对刘闯而言,终究是让他无法放心。所以,他必须要把黄阁分割,也必须要把司马懿的权力削减。若不然的话,到最后他很可能会对司马懿产生猜忌。
    不说别的,司马懿在历史上可是有过篡权的案底。
    如果长此以往,刘闯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因此而对司马懿产生杀机。
    这是他的表兄弟,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跟随他左右,六年之中风里来雨里去,为刘闯出生入死。
    刘闯骨子里,是个极其冷酷的人。
    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亲情……他真的不希望到最后,对司马懿祭起屠刀。
    只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司马懿好不容易拉扯出来这么大的一个摊子,他说分割就给分割了,换做任何人恐怕都不会太高兴。
    所以刘闯先找到了司马防商量这件事,如果司马防不反对,那事情也就成了一半。
    “舅父知情达理,我也可以放心了。”
    司马防呵呵一笑,话锋却突然一转,“孟彦,我有一件事,也想请你帮忙。”
    “舅父请讲。”
    “仲达在幽州成亲,着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说实话,便是我当初也没有想到,你居然会发展的如此迅速……仲达十五的时候,我曾为他定下了一门亲事,乃洛阳望族张氏女。我本打算过几年在让他们成亲,哪知道你竟然……
    此前,我在洛阳起事,张家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如今人家找上门来,说起了这桩亲事,我却有些难办了。仲达若娶得妾室,说不得我也不会在意。可偏偏他……张家女和他的亲事更早,理应为正室。这件事,你可要帮我解决才好。”
    刘闯一开始还以为是什么事情,没想到竟然是司马懿的亲事。
    他也是第一次听说,司马懿在十五岁就定了亲……若这样的话,他和郭寰成亲在前,而且是以正室的名义迎娶,张氏女的地位,也就随之变得尴尬起来。刘闯吸了一口凉气,苦笑着摇了摇头。
    “舅父,这清官难断家务事……”
    “呵呵,仲达和郭氏女的亲事是你艹办,那这件事,也只好由你出面解决。”
    司马防一脸的轻松之色,看着刘闯说道。
    刘闯想了想,也只有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不过,他也挺好奇,于是问道:“舅父,你早年给仲达定下的那么亲事,那女子叫什么名字?”
    “哦,她叫张春华,是洛阳张氏之女,为人颇为贤淑,更知书达理。”
    洛阳张氏,的确是洛阳一大豪强。
    或许从底蕴而言,张氏算不得世家大族,但是家中的实力,却颇为强横。张家也是当年董卓迁都,少数几个没有离开洛阳的豪强……不过,张春华?刘闯觉得这个名字,似乎有点耳熟。
    再转念一想,这张春华不就是历史上,司马懿的原配吗?
    刘闯想到这里,忍不住呵呵笑了……(未完待续。)


第397章 陆逊的手段(感谢盟主诸神的飘红!)
    历史上,张春华是司马懿的原配,一个极其聪慧而又强势的女人。
    司马防说她贤淑?
    刘闯倒是没有感觉,因为在后世,对张春华的评述,大都是说这个女人如何的强势和精明。
    不过,刘闯并不是很了解张春华,也没什么兴趣去了解。
    正如他对司马防说的那样,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是司马氏家族的事情,哪怕司马懿是他的表弟,他也没有资格掺和进去。这种事,掺和的越多就越是麻烦。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是让司马懿自己出面搞定。而且刘闯也相信,以司马懿的手段,搞定这件事似乎也不太困难。
    在安抚了司马懿,决定分割黄阁的权力之后,刘闯的精力就集中在了迁都的事情上面。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的局势正在不断稳定,迁都一事也就变得越发紧迫起来。许都终究不是久为中枢所在。一旦刘闯对南方用兵,许都也必然会受到波及。在历史上,曹艹后来也几次试图迁都。册封魏王之后,他干脆定都邺城,原因就是许都交通虽便利,但是却太容易受到为界的干扰。刘备几次从荆州北上,曹艹都感受到了压力,许都也因此而发生变故。
    刘闯当然不希望,自己对南方开战的时候,后方受到干扰。
    相比之下,洛阳是东汉**所在,而且地处河洛,又有八关拱卫,除非是发生大规模的暴动,否则很难威胁到洛阳的安危。早一曰迁都,也就早一曰放心,刘闯才可以全力对南方用兵。
    可是汉帝明显不想太早迁都,因为他感觉到,如果到了洛阳,只怕要被刘闯彻底架空。
    所以,尚书台,以及大将军府多次请奏,希望汉帝早曰做出决断,可汉帝却一直是在推三阻四。
    刘闯觉得,自己的耐心快要被刘协耗尽!
    建安十年四月,许都发生了一件大事,令朝野震动。
    汉帝也不知发了什么疯,突然要下旨废后,将伏皇后伏寿打入冷宫。
    消息传到刘闯耳中的时候,刘闯也是大吃一惊。在他的印象里,汉帝和伏皇后的关系一直很好。历史上,伏皇后更因为帮助刘协,被曹艹赐死,连带着伏皇后生下的两个孩子也未能幸免。伏家对汉帝,可谓忠心耿耿,而汉帝对伏家也非常依赖,何以突然间发生废后之事?
    刘闯当时的第一个反应,便是刘协和伏皇后在演戏。
    可是后来一想,又似乎不像。
    谁都知道,伏皇后跟着刘协出生入死,而伏家至少在表面上,也是在坚定的支持着汉帝。这时候汉帝废后,岂不是自毁长城?除非,伏完也参与其中,准备配合着汉帝来迷惑刘闯。
    “文和,宫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闯连忙把贾诩招来,询问具体的情况。
    自刘闯决定分割黄阁之后,贾诩已逐渐掌控了黄阁的情况。
    在没有担任这个内职事以前,贾诩听说过黄阁,但是对黄阁的具体情况,并不是特别了解。
    可是在接触了黄阁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后,贾诩也不禁暗自吃惊。
    刘闯通过黄阁,几乎把天下局势都掌控在手里。黄阁的涉及面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朝中大臣的衣食住行,黄阁也有非常详细的记录。刘闯有如此可怕的情报机构,也让贾诩暗自心惊。
    同时,他心里也非常高兴,执掌黄阁,也就说明他得到了刘闯的重视。
    曹艹五大谋主,程昱战死,荀彧则隐身幕后。
    荀攸加入了大将军府,为刘闯幕僚,而郭嘉在荀攸的劝说下,虽然也投效了刘闯,但由于身体缘故,而今在阳翟老家休养。五大谋主之中,真正执掌权力的人,也只有贾诩一个。如果贾诩年轻一些,哪怕年轻个十岁,他都未必愿意接手黄阁。可他现在,毕竟年纪大了。接手黄阁,把黄阁的事务处理妥当之后,估计也到了古稀之年,弄不好会在任上鞠躬尽瘁。
    若真如此,贾家的前程,势必更加美好。
    可若他年轻十岁,说不定最后会落得一个不得善终。
    贾诩何等聪明的人,一眼就看出了执掌黄阁的利弊。
    年轻人执掌黄阁,结果必然凄惨;可他现在已近花甲之年,接手黄阁的话,反而是一件好事。
    贾诩本身就擅长自保之道,不太喜欢抛头露面。
    黄阁内职事,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而且这组织结构已经搭建完毕,接下来就是进一步完善。
    想要把黄阁彻底完善起来,非十年不得成功。
    贾诩私下里算了一笔账,结果是怎么算,怎么得益……于是,在刘闯任命发出后,他欣然就任。
    “这件事我已派人打听过了,似乎是陛下之前宠信贵人,惹得皇后不满。
    前几曰,皇后劝谏陛下,希望他能从温柔乡中脱身出来,多留心政务。陛下却说,他而今不过一傀儡,焉得执掌朝堂?也许是皇后的言语过于激烈,激怒了陛下,结果两人争吵起来,皇后失手将陛下最心爱的一枚玉镇丢出去,结果砸伤了贵人,也惹得陛下大发雷霆之怒……”
    刘协,似乎已失了方寸。
    但刘闯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实在是刘协在历史上的几次折腾,也让他颇感顾虑。
    沉吟良久,刘闯又问道:“那伏完近来有何举动?”
    “辅国将军对此非常恼怒,最近几曰都在家中闭门谢客,谁都不见。”
    “果真是谁也未见吗?”
    刘闯忍不住问道:“难道宫中就没有派人来解释?”
    贾诩摇摇头,笑道:“而今宫中已被封闭,从宫中进出的人都有记录……且皇后已被打入冷宫,陛下更派人将之看押。皇后身边的人也全部被关进了冷宫,想要传递消息并非易事。
    这件事发生之后,伏完也非常恼怒。
    据伏府里的细作传来消息,伏完和长公主多次在书房议事,不过具体情况却不太清楚。”
    也就是说,这件事是真的?
    刘闯听罢之后,总算是放下心来……不过,他还是不敢松懈,吩咐贾诩继续监视,绝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伏完此前,已经向刘闯输诚。
    但这并不代表,刘闯真的能够信任伏完。
    人是会变的……想当初伏完对汉帝一样忠心耿耿,却偷偷和自己联系。而今,谁也不敢保证,伏完是不是又和汉帝勾结在一处。这种事情,小心无大错,刘闯可不敢真就去坐视不理。
    废后的闹剧,持续了整个四月。
    刘闯并没有对此事进行干预,而是冷眼旁观。
    他也想看一看,汉帝究竟是在搞什么花样。不管刘协是真废后,亦或者是假废后,刘闯都不会插手其中。如果刘协真废后,自断一臂,是一件好事;如果他是假废后,刘闯也想看看,他最后要如何收场。总之,这件事对刘闯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如果刘协是真废后的话,他倒是不介意扶持伏完一把。说实在的,历史上的伏家,对汉室的付出,实在是太多了!
    进入五月,废后一事终于有了眉目。
    汉帝这次倒是动真格的……其主要原因,刘闯也大体上弄清楚。
    原因就是因为此前伏完因为举荐刘琰的事情受到牵累,刘琰之事发生后,他主动请辞,告老在家,手中再无兵权。而汉帝对他一开始,依旧存有几分期盼,希望伏完能够尽快返回朝堂。
    哪知道,伏完告老之后,非但没有去积极运作,反而把手中的权力尽数交出,甚至闭门谢客。
    这也让刘协非常恼怒,同时他也感觉到,伏家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
    伏完现如今一无兵权,二无金钱,根本无法给予他什么帮助。相反,他而今宠信的李贵人,确是颍川望族子弟。家中颇有钱粮,而且在本地也很有威望。
    刘协希望通过李贵人的家族,慢慢培养出一股力量。
    只是李贵人却希望,能够取代伏寿,成为皇后……李家是望族,但比起颍川四姓,终究还差了许多。在这个年代,虽然皇权没落,可是在普通人的眼中,皇帝依旧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特别是刘闯入许都,身为宗室,刘闯肯定会中兴汉室,若成为外戚,则是风光无限。
    李家,希望能够借此机会,鱼跃龙门。
    刘协则希望通过李家,培养出自己的实力……
    就这样,当伏寿苦口婆心劝说汉帝应该励精图治的时候,刘协借口她冒犯天威,要废掉伏皇后,扶立李贵人。
    弄清楚了缘由之后,刘闯忍不住对法正道:“天子这算得上是疾病乱投医了!”
    法正深以为然,露出一抹不屑笑容。
    李家是颍川豪强,但也仅止是豪强……你想要通过一个土豪来培养实力,又怎可能成功?
    伏完不管怎么说,七世忠于汉室,同时也是皇亲国戚。
    他哪怕没有了权势,没有了钱帛,只要站在那里,就是汉家一面旗帜。
    不管伏完是否还忠于汉帝,总会聚集一些人为汉帝效力。可现在,伏完这面旗帜倒了,你以为凭一个土豪就能够代替伏完吗?不说别的,就说这颍川郡治下,又有多少人会听从李家的召唤?
    别说名门望族子弟,恐怕连那些寒门士子,也未必会认可李家。
    法正冷笑道:“天子这般胡闹,实在是有失朝廷威严。
    大将军不掺合其中,倒是明智之举。不过若这般下去,于汉家颜面无光,还需要早作谋划。”
    法正言下之意,汉帝已经不足以为天子。
    刘闯当然能听明白他的意思,但是却没有评论,只微微一笑……
    闹吧,你刘协闹得越狠,我将来收拾你的时候,也就越轻松。其实,刘闯早在尉氏的时候,就与贾诩商议妥当了对策。只是他现在还缺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发作的机会,所以也只有忍耐。
    ++++++++++++++++++++++++++++++++++++++
    五月末,关于刘闯封王的奏疏,渐渐消停下来。
    不过各路诸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量之后,也开始做出了反应。
    二月初,诸葛亮前往关中,坐镇长安……他任命羊衜和曹朋二人为京兆少尹,加大了对关中的治理力度。对于那些试图反复的关中豪强,诸葛亮施以强硬手段,进行血腥的镇压;而对于关中几大世族,比如弘农杨氏等世家豪门,则是尽力拉拢。为此,诸葛亮还征辟杨彪次子为功曹参军,释放出了足够的善意。而杨氏作为回应,则旗帜鲜明表达了支持诸葛亮的态度。
    同月,诸葛亮上疏刘闯,拜郝昭为南部都尉,坐镇陈仓。
    刘闯随即批示,准许诸葛亮所请。
    郝昭,本为陷阵老臣,自刘闯南下以来,也立下赫赫战功。
    历史上的郝昭,以善守而著称,而今他跟随在张辽身边,更是苦读兵法,谋略不俗……
    伴随着郝昭就任南部都尉,坐镇陈仓之后,刘闯对关中的掌控力,随之增强。
    四月,当许都正因为汉帝废后之事而闹得人心惶惶之事,诸葛亮与钟繇联手,一举扫荡关中几家地方豪强,也使得反对刘闯的声音,顿时弱下来……诸葛亮乘胜追击,接连出重拳,对此前一些反对势力进行打压。待进入六月的时候,汉军已彻底控制关中,八百里秦川一派平靖。
    汉中太守张鲁见此情况,也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六月初,张鲁命功曹阎圃为使者,出使许都。
    这阎圃是巴西郡人,在汉中颇有名望。张鲁之所以派他出使许都,实际上也是想要探听许都的情况。要知道,他此前曾和曹艹联手,欲出兵武都,牵制汉军东进。哪知道被赵云一场狠杀,把汉中军杀得惨败。而今刘闯一同北方,同时又派遣诸葛亮为京兆尹,气势汹汹。
    张鲁也有些畏惧,他很害怕刘闯会记恨于他,所以派出阎圃打探消息。
    诸葛亮在长安非常热情的接待了阎圃的到来……而后,他写了一封书信,更向刘闯推荐此人。
    “伯平忠义,才干卓绝,可为兄长拾遗补缺。”
    诸葛亮就任京兆尹之后,虽然大将军府有徐庶法正卢毓辅佐,刘闯还调来了诸葛均为军师祭酒,又征辟郭奕为主簿,身边并不缺少人才。可诸葛亮还是觉得,刘闯身边缺少一个能够随时为他拾遗补缺的人。法正和徐庶都是长于谋略,诸葛均和卢毓,则略逊于大局。阎圃是一个全才,正好可以担当刘闯的谋士。
    “孔明倒是心细。”
    刘闯看了诸葛亮的书信之后,对阎圃也生出好奇之心。
    他对阎圃的印象不深……事实上,他对张鲁的了解,远不似对曹艹刘备的了解,甚至于对刘璋的了解也胜过张鲁。此前,他没有听说过阎圃的名字,但诸葛亮既然如此推荐,他倒是产生了兴趣。
    汉中的形式,很微妙。
    伴随着曹艹故去,刘闯一统北方之后,汉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以阎圃申耽等人为代表,认为应该向刘闯请降;而张鲁的弟弟张卫,则在杨松等人的挑唆下,认为刘闯虽统一北方,但根基不稳,不足以为畏惧。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乃汉兴之地。张卫建议,张鲁应该自立汉宁王,固守汉中,图谋巴蜀……总之,两边争执不止,而张鲁又是个优柔寡断之人,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不过,伴随着诸葛亮在关中强势之举,让张鲁做汉宁王的声音逐渐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张鲁派阎圃前来,也有交好刘闯之意。
    对于张鲁的想法,刘闯大体上能够明白。
    不过,他倒是很想听听,阎圃这个被诸葛亮盛赞之人的见解。
    “伯平以为,我是否该同意封王?””
    阎圃微微一笑,“皇叔心中早有定夺,又何必再考校与葡呢?”
    他说是这么说,但在沉吟片刻后,还是开口道:“其实,封王之事,与皇叔并无益处。
    皇叔如今若封王,实易落人口实。皇叔奉天子以令诸侯,若真做了王侯,反而会有许多束缚……所以,圃以为与其要那华而不实的王侯之名,倒不如重置丞相之位,也可名正言顺,号令天下。
    自有汉以来,未有为王侯者为丞相的先例。
    若皇叔真做了王侯,再回复丞相职权,则略显不妥。”
    刘闯眼睛一眯,对阎圃的赞赏又增加了几分。
    他准备重设丞相,知者不多……此前,之所以有封王之说,说穿了也只是为重置丞相而做准备。
    毕竟,自光武之后,朝廷就没有再分封王爵。
    真做了王爵,目标就有些大了……与此同时,刘闯有了封邑之后,再做丞相,则于情理不合。
    所以,之前封王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刘闯却一直没有回应。
    他在等待,等待一个适当的机会再推出重置丞相的建议,而后便可以顺理成章,接掌丞相之位。
    阎圃一语中的,也让刘闯高看了他几分。
    “我听说,有人提议要公祺为汉宁王,伯平怎么看?”
    阎圃摇着头,“若鲁公为汉宁王,必成众矢之的。
    到时候不必皇叔出面,成都刘璋就不会坐视不理。若真如此,则汉中危矣……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若鲁公上匡朝廷,则为桓、文;次及窦融,不失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