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国江山-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天!若是连五天时间都无法守住,不必大王下令,本将自己就要自杀以谢罪了!”收到这个消息,康怀贞顿时松了口气。

    虽然不知道淮南军的兵力有多少,但最多也就是十万人左右,若是在有地利的情况下,以五万人进行防守还被敌军在五天之内就彻底击败了,那他真的无颜苟活了。

    “看来消息是按时传到了大王那里,而且大王也没有丝毫犹豫便出兵来援了。”与康怀贞一样,李思安得到消息以后也大为松了口气。

    他知道,寿州的十多万梁军很可能分布在不同地方,所以需要一点时间集合起来,然后一起开过来,以避免被淮南军各个击破。

    在这种情况下还最多只要五天就能赶到,那就说明朱全忠是半点犹豫都没有就下定了决心的。

    十里之外,杨渥率领的六万多将士在连续行军赶路之后,终于在这里与张训的三万大军汇合了。

    这样一来,淮南军的兵力也达到了空前的九万人,除了去年围攻杭州时投入了十万大军外,就属这一次动用的兵力最多了。

    当然,去年的十万人里面只有五万是精锐部队,其余五万人都是从各州调集的州兵,战力有限。

    而这一次的九万人,除了右武骧军,右腾骧军,镇国军,镇武军,骁骑军这五个军八万多人外,还有五千左武骧军的人,以及四千多濠州的州兵。

    另外,除了这九万多将士外,杨渥还带来了他的控鹤军三千人作为随身亲兵。

    这样一来,淮南军的总兵力实际上高达九万五千人,是当面梁军的一倍。

    连续赶了好几天的路程后,士兵们都有些疲惫,不过听说梁军就在前方,无论是杨渥还是淮南将士们都是精神一振。

    当然,众人也知道,虽然敌军就在眼前了,但在对方已经占据了地利的情况下,淮南军必须好好规划好,才有希望一举攻破敌军大营。

    此刻,杨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见右武骧军的几位将领。

    “末将张训,拜见世子殿下!”

    刚见面,张训便极为正式的向杨渥行礼。

    “末将王绾,拜见世子殿下!”

    “末将……”

    张训之后,其他杨渥之前没有见过的将领也纷纷向他行礼。

    杨渥高坐马头上,任由众将向他行礼拜见。

    这不是杨渥倨傲,而是第一次见面就必须确认好上下尊卑。

    当然,杨渥也不会傻到一直高坐马上,他等张训等人行礼完毕后,这才跳下马来,亲自上前将张训扶起。

    “将军辛苦了,孤听我父亲讲到,当年将军领兵打仗,经常身先士卒,勇冠三军;清口大战时,就是将军亲自率领部众冲击敌营,斩杀庞师古,这才有了清口这场大胜!只是没想到将军如今还是骁勇不减当年啊!”杨渥笑着说道。

    听杨渥提起自己当年的光辉事迹,张训顿时便笑了起来:“殿下过奖了,当年清口大捷可不是末将一个人的功劳,那都是大王亲自领兵才取得的胜利!”

    杨渥微微一笑,接着又将张训的部将王绾,王安,刘信等人一一扶起,自然也免不了提一提他们当年的功绩。

    见杨渥一直谦虚有礼,对他们的态度也极为和善,更是一一提及他们的功劳,众将纷纷感动不已。

    他们长期驻守在楚州,海州一带,已经很久没有回广陵了,原本还对杨渥接位感到疑虑,如今见他这般和善,又表示绝不忘记他们的功劳,他们之前的那些许疑虑自然也消失不见了。

    见杨渥只言片语间便收获了这些老将的忠心,一旁作为参谋随杨渥一同出征的朱瑾不由暗自点头,心中感慨着杨渥拉拢人的手段越发纯熟了。

    与杨渥见过礼后,众将的神色轻松了许多,开始询问起杨行密的身体状况来。

    杨渥为他们讲解了一番后道:“诸位将军都是追随我父亲的老将了,我父亲对诸位也是念念不忘。等这一次击败了朱全忠,想必短时间内他是不敢再南下的,到时候诸位将军不妨都到广陵去,亲自去见见我父亲,想必我父亲也会感到非常高兴的!”

    听了杨渥的提议,众将不由动心,这时同样随军出征负责后勤的高勖打断众人的叙旧道:“殿下,诸位将军,这些事情还是等到击败了朱全忠后再说吧!咱们如今还是讨论一下该如何击败敌军才是!”

    被高勖这一打断,众将也醒悟过来,开始讨论公务,不过他们对杨渥的态度也更加亲善起来。

    “殿下,如今康怀贞率部坚守营寨,而朱全忠又随时可能赶过来增援,留给我军的时间并不多啊!不知殿下可有什么妙计能迅速攻破敌军的营寨?”张训沉声问道。

    说起军务,张训都极为严肃起来,不过随杨渥一同出征的周本,秦裴等人的神色却依旧比较轻松。

    若是没有新式榴弹的话,杨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攻破敌军营寨,不过有了这种利器,他的把握就要大多了。

    他没有直接回答张训的话,而是带着众将登上一处高坡向敌军营地望去。

    “敌军修筑了两处营寨,另一处营寨是谁在统领?”刚看了一眼,杨渥便问道。

    两处营寨,虽然靠得比较近,不过康怀贞也不可能一个人同时指挥两处,所以必然另有一人在统领。

    “是朱全忠任命的踏白将军李思安!”张训道。

    “就是那个打起仗来不是大胜就是大败的李思安?”杨渥听了不由笑了起来。

    这个李思安很有意思,他作战极为勇敢,领兵打仗的能力也不算差,不过他在智谋上却有所欠缺,每次打仗,不是大获全胜,就是反过来大败而逃,在梁军之中比较有名。

    便是朱全忠对此都无可奈何,有一次还说,见过李思安之后,他才相信像汉朝李广那样能力不缺,却经常打败仗的将领,甚至被认为是“数奇”的,的确不是虚构。

    “不错,正是此人,没想到殿下也听过此人的名声了。”张训同样笑道:“怎么,殿下准备先进攻他这一营寨吗?”

    “是有这种想法,不过具体的还要看过情况才能确认!”杨渥道。

    接着,他又仔细观察起梁军营寨周围的地形来。

    康怀贞的确不愧是梁军名将,这营寨修筑的极为合理,依山伴水而建,不仅考虑到各种防守上的便利,甚至连淮南军可能采用水攻,火功的手段都考虑到了。

    他的营地就在一条小河边不远处,却又比河面出处不少,这样不管淮南军用水攻还是火功他都能从容应对。

    不过他自然想不到,这一次淮南军准备的,却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攻击手段。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

    “真是防备森严啊!”看完梁军布置的营地后,杨渥不由叹了口气。

    康怀贞的安排极为严密,几乎没有什么漏洞可以利用,营寨外那又宽又深的壕沟,密密麻麻的拒马,厚实的寨墙,密布的箭塔,让人难以想象这仅仅是一天之内就建造出来的。

    好在,梁军的这个营寨没有漏洞只是针对其他藩镇的军队而言的,若是换了其他藩镇的军队,这么一个乌龟壳子还真不好攻破,但面对淮南军而言,康怀贞却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为了加快营地修建的速度,同时也为了减少防守的范围,康怀贞特意将营地修筑得比正常的要小了许多,只有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大。

    这样的话,可以保证在防守时的兵力更加密集,防守的效果自然更好。

    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却是,梁军的兵力密度越大,当淮南军使用苏州炮轰击时就越是容易命中,尤其是那上千颗新式榴弹,将更能发挥出威力来。

    当然,这并不是康怀贞的能力问题,而是梁军已经很久没有与淮南军正面交战过了,对于淮南军这些年的变化他们所知并不多。

    在此之前,像苏州炮这种大型兵器移动困难,建造更是需要大量时间,所以一般都只用于攻城作战,野战中很少使用。

    康怀贞却不知道淮南军的苏州炮很早以前就可以拆卸运输,并且迅速组装了,更不知道淮南军已经有了新式榴弹这种利器。

    对淮南军缺乏了解才是导致他将营寨修得这么小的原因。

    “或许要攻破梁军营寨需要的时间会比想象的还要更短!”

    想到这,杨渥脸上不禁露出了一点笑容。一旁周本等将领显然也发现了敌军营寨的这个缺陷,纷纷脸带笑意。

    “寿州那边有什么新的消息传来吗?朱全忠是不是已经从那边出发了?”杨渥询问道。

    自从朱全忠开始正式围城后,寿州城内与城外的联系就被切断了,所以那边的消息所知道的也不多。

    “目前还没有什么新的消息传来,不过基本可以肯定朱全忠已经收到了消息。至于他是不是会立即率军前来,那就不清楚了!”

    杨渥点点头:“那么就要假定朱全忠已经收到消息,并且立即就出发了。从寿州到这里的距离来看,朱全忠的援军多则五日,少则三日时间就能赶到。时间非常紧迫啊!”

    “殿下所言甚是,此外,还必须考虑到朱全忠分兵前来的可能性。毕竟十多万大军,即便留下一部分牵制寿州守军,那也是十万左右,其行军速度肯定不会太快,所以朱全忠为了尽快赶来增援,极有可能派部分轻装部队先行出发!”张训沉声道。

    “那就让骁骑军派部分骑兵前出打探消息,避免遭到敌军突袭。秦将军,命你率领一万军队绕道敌军后方,做好拦截敌军援兵的准备,同时还要注意,一旦我军攻破敌军营寨,你就要负责拦住敌军的漏网之鱼!”杨渥沉声道。

    “末将遵命!”秦裴躬身道。

    这个任务比较艰巨,若是淮南军不能及时攻破梁军营寨,那么秦裴就可能要拦截兵力可能是他们数倍的敌军,以为大军争取时间,这个重任杨渥还是更相信自己的嫡系。

    “张将军,这附近有什么地方适合安营扎寨吗?”接着,杨渥又向张训询问。

    虽说杨渥有信心在朱全忠大军赶到之前就攻破梁军营寨,但正所谓未虑胜先虑败,战场之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所以杨渥必须先做好防守的准备。

    这样一来,即便出了什么意外,让梁军成功汇合了,淮南军也能迅速转攻为守,依托坚固的营地来与敌军拼消耗。

    敌军十多万大军的粮草辎重都要从颍州那边运过淮河,然后从寿州那边运输过来,这么远的补给线,很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只要淮南军坚守不与梁军交战,朱全忠要不了多久就只能撤军回去。

    张训想了想,这才答道:“据末将所知,距离此地七里有一处地方适合安营。”

    他将那出地点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一下,杨渥点点头,接着又看了看濠州州兵的领军将领,下令道:“刘将军,命你部在刚才说的地方为大军修筑南北两处营地,至于营地的修筑标准…”

    他一边下令,一边指了指康怀贞布置的营地道:“营地的修筑标准不得低于这种程度!”

    “啊…是,末将遵命!”

    那姓刘的将领没有想到杨渥会突然向他下达命令,先是感到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后连忙应承。

    这种脏活累活,在有州兵的情况下自然会由他们来做,让其他将士得到休息,以保证充足的体力。

    部署了拦截援兵的部队,同时又安排人手修筑营地后,杨渥接着又命工匠立即开始组装那三十架苏州炮,这才是他用来对付梁军的核心,由不得他不慎重。

    “敌军两处营寨,必须先试探一下虚实。周将军,王将军,就由二位将军的部众分别攻打一处如何?”杨渥转身看向周本和王茂章。

    虽说周本是他的岳父,不过战场之上只有上下级关系,可没有什么岳父的说法。

    周本自从三年前攻打苏州以后,就长期驻守广陵,之后的各场大战都没有参加,这一次难得有机会上战场,他显得有些兴奋。

    “末将遵命!王将军,就由本将攻打李思安部,你负责攻打康怀贞部如何?”周本一口答应,并且抢先选定了目标。

    相比于康怀贞这位梁军名将,李思安这个经常打败仗的将领自然更像一个软柿子,所以周本就选定了他作为自己的攻打目标。

    王茂章不好和周本争,只好点头答应。

    分派好各部的任务后,杨渥命各部提前吃午饭,然后休整半个时辰,开始行动。

    秦裴率领他的镇武军绕道梁军后方,做好拦截敌军援兵的准备;而濠州州兵也开始为大军修筑营地。

    午时刚过,杨渥率领大军逼近梁军营地一里地停下,周本和王茂章各自派部将率领五千人开始对两处营寨进行试探进攻。

    其中王茂章派出的是部将朱虔佑,周本则派出部将米志诚。

    随着杨渥命令下达,两部开始向敌军营地前进。

    要想进攻敌营,第一步就需要填平营寨外面的壕沟。在弓箭兵的掩护下,两支军队各自开始行动。

    同时,营寨内的梁军也开始以弓箭兵发起猛烈的打击。

    梁军的骑兵虽然比淮南军要多,但与李克用或者李茂贞的军队相比却是少了许多,之所以梁军能够死死压制住这两方势力,主要依靠的就是强大的步兵,尤其是犀利的弓箭手,将李克用和李茂贞都打得毫无脾气。

    而眼前的梁军步兵也显示出了高超的战斗素养,他们的弓箭手发射起来又快又准,给淮南军带来很大损失。

    好在,淮南军的步兵也同样很强,尤其是经过杨渥的改革后,精心选拔出来的精锐将士的战斗素养并不比梁军的差。

    小半个时辰后,淮南军成功的在两处营寨前各自挖掘出了三条通路,这已经足够淮南军发起进攻了;淮南军为此付出了几百人的代价。

    这时候,王茂章和周本几乎同时下达命令,让其他军队上前将已经显出疲态的将士撤下来休整。

    要攻破梁军营寨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甚至双方近十五万大军即便是在野外交战,一般也难以在三天内分出胜负,所以保持将士的士气和体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虽然换了两支新的军队,不过指挥将领却没有改变,依旧是朱虔佑和米志诚两人。

    而这一次,梁军却没有选择继续坚守营寨,而是派兵出来,背靠营寨与淮南军交战。

    无论是康怀贞还是李思安,都知道一味坚守营寨不是好办法,那样的话即便敌军淮南军撤退也可以从容撤退,而他们却不容易发起反击。

    这一次交战才是堂堂正正的交战,淮南军一方虽然总兵力占据上风,不过实际投入战场的却只有一万人;而梁军投入战场的兵力也差不多是一万人。

    这一番交战,就非常清楚的显示出了两军的战斗力强弱。

    “殿下,梁军能够横行天下,连晋王和岐王的军队都远不是对手,看来的确不是没有原因的啊!至少这一万精兵,就丝毫不比我军最精锐的将士差!”看着前方两军交战处于胶着状态,总体上分不出到底哪一方占据上风,从来没有与梁军打过仗的周本感慨道。

    王茂章点点头道:“周将军说得是,眼前这一万敌军,在梁军之中绝对算得上最精锐的将士了,或许只有朱全忠的本部士兵才能超过他们!”

    王茂章当年率军七千援助王师范,与梁军大战过一个月,与朱友宁、杨师厚等将领都交过手,与朱全忠的本部也打过几场,所以在场众人里面,说起对梁军的了解,他算是最有发言权的。

    张训也点评道:“梁军最精锐的部队,应该是龙骧、神捷这两军,兵力近四万人,都是跟随朱全忠起家的老兵。眼前这一万梁军,在朱全忠麾下,应该是仅次于龙骧、神捷这两军的精锐。”

正文 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军的撒手锏

    当杨渥等人对着梁军的战斗力评头论足时,康怀贞同样也在感慨着淮南军的骁勇。

    前些日子在与张训交战的过程中,他就已经发现了淮南军的步兵之强不比梁军差,不过那时候他还以为那只是一个特例。

    张训长期镇守北方防线,若说淮南将最精锐的将士配属给他那也正常。不过今天这一战下来,康怀贞却知道自己错得很离谱。

    “若是淮南军新整编的七个军十四万人都是这种水准的精兵,那么淮南的实力就有些惊人了!即便没有淮河的便利条件,只怕我军也很难攻破他们的防线。”康怀贞暗自感慨着。

    感慨归感慨,康怀贞对于自己坚守到朱全忠到来却依旧充满信心。

    他相信不管淮南军如何骁勇,想要在短时间内击败他也必须付出惨烈的代价,而那种代价,绝对是淮南军付不起的。

    若是淮南军为了攻破他的营寨而伤亡过大,那等到朱全忠的主力赶到时,淮南军就无法抵挡住梁军的攻势了。

    所以康怀贞觉得只要杨渥还没疯就不会不惜代价的向他发起进攻。

    又是半个时辰之后,杨渥见士兵们已经有些疲惫了,便下令撤军回来休整。

    这一次淮南军并没有派出军队进行新一轮进攻,而梁军见敌军虽然撤退,但军阵严整,毫无漏洞,所以也没有发起追击,直接返回营寨进行休整。

    这一轮交战,双方总体上还是打平了。

    不过具体来看,与康怀贞部交战淮南军是吃了一点小亏的,毕竟北方人普遍更加高大强壮一些,这是以南方人为主的淮南军没法比拟的优势。

    不过在与李思安部交手时淮南军却占了上风,给敌军造成的伤亡远远多于自己一方的损失。

    总体来说,双方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淮南军中军大旗之下,杨渥看向周本等将领道:“这一轮攻击之后,敌军的情况也大致清楚了。对于该先攻打哪一寨的梁军,诸位将军有什么看法,不妨都说说看?”

    一般对付这种呈掎角之势的敌军,除非兵力远远多余对方的情况,否则最好的应对办法还是先集中兵力攻打其中一股,对另一股敌军则以牵制为主。

    如今淮南军的兵力虽然是梁军的两倍,但除去不适合用来攻坚的五千濠州州兵,三千控鹤军,三千骁骑军以及已经绕道西边去准备拦截敌军援兵的秦裴部两万人外,剩下的兵力只比梁军多出两万而已。

    更何况,苏州炮毕竟只有三十架,只有集中起来进攻一处才能保证效果。

    “末将觉得可以先攻打李思安部,从刚才交战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来,两部梁军都很精锐,不过具体来看又各自有其特点。其中康怀贞部的梁军纪律更加严明,阵容更加整齐。而李思安部的梁军打仗时似乎更加依赖士气。”张训首先说了一下他的观点。

    刚才交战的过程中,康怀贞部的梁军表现一直比较强,其战力波动较小;而李思安部则只是最开始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强,甚至都压过了淮南军,但随着战斗的持续,李思安部的梁军士气明显下降不少,表现出来的就是其战斗力下降非常快,到最后两军各自撤回时,淮南军已经大占上风了。

    换句话说就是,李思安部的梁军打起仗来有些一窝风,在最开始的时候战力最强,但不能持久,若是没有迅速击败敌军,那么接下来就很可能被敌军击败。

    再加上,李思安对于麾下将士又没有什么恩义,使得军队的凝聚力有些不足,这就导致他一旦打败仗后,士兵就会大量逃散。

    或许这就是李思安打起仗来不是大胜就是大败的原因了。

    相比之下,无论是淮南军还是康怀贞统领的梁军,其坚韧程度就要强了许多,虽然随着体力的消耗战力也会有所下降,不过其中的波动却很小。

    “末将也赞同先攻打李思安,我军的杀手锏就是那一千发榴弹,而这种榴弹的杀伤效果如何目前还不清楚,不过那声势却是非常惊人,足以让人感到恐惧。若是在李思安部的士气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再突然用苏州炮进行轰击,肯定能在短时间内让敌军崩溃;若是用来轰击康怀贞部,只怕取得的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周本道。

    杨渥点点头,他也是支持先攻打李思安的,他转头又看向王茂章和朱瑾等将领。

    “末将附议!”王茂章等人答道。

    “好!那就这么定了,先攻打李思安!”杨渥道:“等会而必须留下一军牵制康怀贞,这个任务谁来负责?”

    王茂章等人一阵沉默,显然都不想担任这个任务,毕竟先攻破李思安大营才是头功,而牵制康怀贞的功劳自然就小了许多。

    杨渥笑道:“既然大家都不想主动请缨,那么孤就直接点将了。王将军,刚才是由你负责进攻康怀贞大营,那么这牵制任务还是由你部来负责吧!”

    王茂章只好应承道:“末将遵命!”

    “去问问工匠,三十架苏州炮什么时候能够准备好?”杨渥接着对身边侍卫吩咐道。

    不一会儿,侍卫返回:“殿下,工匠们说,最多再过一刻钟就能组装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