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国江山-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久,一名经过培训的传令兵开始挥动手中令旗,向远处的另外一名传令兵传令;接着,这名传令兵继续向更远处的人传令……

    仅仅片刻,总攻的命令便传递到了张训和周本两部人手中。

    这就是杨渥命人研究出来的新的传令方式,比起以前需要用火箭或者狼烟来传信,不仅更加隐秘可靠,而且能传递出更多的信息;不过其不利之处就是需要专门长期培训的传令兵才能做到。

    收到命令后,周本和张训二人立即知道,杨渥那边已经到了关键时候,这一次北伐是成是败,就在这最后关头了,所以二人没有犹豫便命令手下开始强攻。

    杨渥这边,随着苏州炮继续轰鸣,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城墙发出的动静也越来越大;而城中守军显然已经发现了城墙即将倒塌的变故,开始手忙脚乱起来。

    又过了一刻钟后,在一声巨响中,当面城墙终于哄然倒塌,扬起大片尘土。

    “进攻!各部立即进攻!”杨渥拔出手中宝剑,狠狠的朝前方猛劈下去。

    “杀!”

    “冲啊!”

    迅速反应过来的淮南军将士们立即发起了潮水一般的进攻。

    这是总攻的时刻,也是决胜的时刻,早就被接连的大胜将士气推到最高的淮南军将士们爆发出了最强大的战斗力。

    而城中守军本来就被苏州炮轰击得士气低迷,此时见城墙倒塌,各个都觉得大势已去,除了少数人还在坚持抵抗外,其余大部分都开始逃命起来。

    “什么?西城城墙已经倒塌了?“收到消息时,寇彦卿正率领五千人准备增援西城,谁知道还在半路上就收到了这个消息,顿时感到浑身冰凉。

    “淮南军已经进城了,他们各个像是发疯了一般,锋芒势不可挡!将军,我军大势已去,不如趁着敌军尚未大举入城,赶紧从城北突围出去吧!”部将们纷纷提议道。

    “荒唐!我军还有两万多人,淮南军即便再强,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攻破城池!如今不过是城墙被轰出了一个缺口而已,诸位随本将杀回去,将淮南军赶出城去!”寇彦卿勃然大怒道。

    城墙上不过出现了一道不大的缺口而已,此时进城的淮南军人数肯定不多,若是此时发动反击,还有希望将敌军赶出去。

    而一旦他们成功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淮南军肯定会士气受挫,在这个梁军援兵即将赶到的时刻,他们极有可能就此撤兵回去,而他也将取得这场守城战的最后胜利。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听说要返回去发动反击,将淮南军赶出城去,部将们各个面如土色:“将军不可啊!淮南军势大,此时又已经进城了,我军如何能将他们赶出去?还是尽快逃命吧!”

    这时候,寇彦卿只是临时被任命为宿州守将的缺点就显露出来了,若是康怀贞在此守城,他下达反击命令的话,这些部将们肯定不敢迟疑。

    但他只是临时被朱全忠任命来守宿州,加上他以前在梁军中声名不显,这威严上就有所不足,所以部将们才敢对他的命令质疑。

    正当寇彦卿想要发火时,前方一大群溃兵蜂蛹而来,那领头将领见到寇彦卿后便道:“将军,西城门已经失守了,西城的守军已经完全溃散了,淮南军已经大举入城了!”

    这下不用部将们劝,寇彦卿也明白了,大势真的已经去了,连城门都已经失守了,再加上淮南军大举入城,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把他们再赶出去基本已经不可能了。

    “突围!立即向城北突围,然后去徐州!”

    在寇彦卿的亲自率领下,守军开始从没有被淮南军包围的城北方向突围。

    到下午时,整个宿州终于落入了淮南军手中,最终有一万多梁军突围出去,剩下近一万人基本都做了淮南军的俘虏。

    “宿州,终于打下来了!”城外,听到大局已定的消息后,杨渥终于松了松了口气。

    这座城池,他的父亲杨行密曾经多次出兵争夺,但最终一次次的失败了,杨行密北伐中原的梦想也在这里破碎了。

    但是今天,这座城池却最终落入了他的手中!

    “传令下去,进城之后,各部立即着手修补城墙,恢复城防设施!告诉朱景,从此以后他便是真正的宿州刺史了!”杨渥大声传令道。

    当初王家渡口一战,朱景立下大功,被杨渥任命为宿州刺史,不过那时候宿州还在梁军手中,所以朱景本来还觉得只是个虚职,没想到这才一个多月时间,宿州竟然真的被淮南军拿下来了。

    杨渥为拿下宿州而感到高兴,然而,一旁的郭崇韬却依旧有不同看法:“殿下,在下依旧觉得将这座城池拿下以后,殿下最好的选择还是退回淮河之南,依托那里已经稳固的防线抵挡朱全忠。若是殿下舍不得这一城之地,那么接下来必定会与朱全忠征战不止,这不利于先南后北的总体方针啊!”

    杨渥笑了笑,沉声道:“或许你的观点是对的,不过,宿州位置显要,即便为了将来北伐做准备,孤也要力保到底!即便为此与梁军连番大战也在所不惜!”

    这时候,张训前来禀报:“殿下,我军共抓获了一万多俘虏,这些人该如何处置,还请殿下示下!”

    “那些家人就在宿州城中的士兵,让朱景将他们收编了作为宿州守军,把这些人的家人带回淮南去安置!至于那些家人不在城里的,全部送到升州去修城墙!”

    之前在濠州抓获的大批俘虏,最终就是送去升州修城墙,有这些免费劳动力,升州城墙的修建速度已经加快了许多。

    (感谢诸位书友的月票!)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

    使者

    广陵城外,两艘客船一前一后停泊在了码头上。

    这两艘船中,前面一艘的样式看上去有些古怪,不过从其大小尺寸来看,不像是江里的船,倒像是在大海里航行的海船。

    而后面一艘船就没有那么奇特了,不过是江面上一艘普通的船,只是里外装饰得比较豪华而已。

    不久,从两艘船上先后走下来两批人。

    其中后面一艘船里面下来的人,说着一口闵地方言,似乎是从福建来的。

    而前一艘船中下来的人中,领头之人身着一身唐朝样式的文官服侍,但他身后的那些侍从们的衣着却很奇怪。

    “公子,他们似乎是新罗人!”那群福建来人中,一位年老的管家模样的男子小声对他们领头的公子说着。

    “新罗人?他们怎么跑这里来了?”那公子有些奇怪的问道。

    这一行人正是王审知派来广陵的使者,领头的公子便是王审知的长子王延翰,而那管家则是跟了王审知多年的老仆从,名叫王福。

    “这个,或许他们与咱们的目的相同,都是出使来的吧?”王福有些不肯定的道。

    “出使?难道淮南的声势,连这些海外蛮夷都听说了吗?”王延翰惊讶道。

    前方,被王延翰称作“海外蛮夷”的崔宁正在心中感慨着:“果然是中土大国,这等繁华之处,在我泰封国可是看不到啊!即便是我们伟大的国都,与这座城池相比也差得远啊!”

    不过,他转身便对侍从们道:“这座城池的确不错,不过比起我们国都来却差远了!”

    “是啊是啊,怎么能与我国国都相比呢?”侍从们纷纷点头道。

    “我在史书上看到过记载,这里原本都是百济的领土,可惜后来子孙不肖,将这些领土都丢了!”崔宁满脸遗憾的说着。

    侍从们同样感到十分可惜,不过想到历史上他们的祖先还“占据”过这里,这些侍从们都有些兴奋。

    是的,这群人就是来自后世的“宇宙第一强国”,或者按照这个时代的说法,他们是从新罗来的使者。

    不过此时的他们严格来说已经不能算是新罗人了,而是一个全新的国度——泰封国的使者。

    当年唐高宗时期,新罗联合唐朝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

    之后不久,新罗趁着唐军主力被其他地方牵制住的时机,侵夺了大同江以南的原属于唐朝后为高句丽夺取的汉朝乐浪郡、带方郡等故地。

    这之后,新罗又向唐朝请罪并且称臣,唐朝因为其他地方战事吃紧,所以没有追究。

    这样一来,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称为统一新罗。

    不过当大唐逐渐陷入衰落之时,立国已经九百余年的新罗王朝同样出现了王权衰落的危机。

    八十多年前,曾经在唐朝当过将领的新罗人张保皋回到新罗后发动叛乱,沉重的打击了新罗的统治。

    近二十年前,新罗第五十一代真圣女王即位,这时候新罗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就已经十分微弱了。

    同大唐的衰落原因极其相似,以元宗、哀奴起义为开端,新罗各地农民暴动再掀起高峰。

    同时各地地方豪族势力乘机纷纷自称将军、城主,凭武力据地设置独立的权力机构,新罗王室领地被不断的蚕食,最后只相当于以都城金城为中心的一个地方政权了。

    而在弱肉强食的兼并战争中,农民出身的甄萱与新罗王室私生子出身的弓裔二人脱颖而出,剪除了其他势力,与原本的新罗三分天下。

    五年前,公元900年,甄萱称王,声称要复兴被新罗所灭的百济,定国号百济,这就是历史上的后百济。

    次年,弓裔同样在开城称王,声称要复兴被新罗所灭的高句丽,所以定国号为高句丽,这就是历史上的后高句丽。

    不过弓裔此人其实是新罗王室的私生子,与几百年前的高句丽其实半点关系都没有。

    在这个时代的的新罗,那些身份低贱之人都是没有姓的,这些人一般都以“弓”字为姓,弓裔就是这种情况;而八十年前发动叛乱的那个张保皋,他原本的名字就是弓福,他也是新罗最低贱出身。

    弓裔建立高句丽后,在去年便改国号为摩震,又在今年改国号为“泰封”。

    而眼前这群人,正是弓裔派来的出使的淮南的。

    事实上,他们原本的出使对象其实是越王钱镠,而不是淮南。

    早在近十年前,弓裔就曾派出使者与那时还只是浙东节度使的钱镠取得了联系,当时唐朝天子还有一定的威严,所以钱镠就代表天子与弓裔进行来往。

    四年前弓裔建立高句丽时,他再次派遣使者渡海前往觐见钱镠,这一次钱镠直接以天子的名义对他进行了册封。

    所以今年,弓裔改国号为泰封后,便准备再次派遣使者向钱镠请封,谁知道使者抵达苏州后才发现,如今的越王钱镠早在去年时就已经被吴王杨行密消灭了。

    这下有些傻眼的使者们不知道应该返回国内还是应该改道前往广陵。

    最后众人一番商量后,还是决定直接去广陵觐见吴王杨行密,毕竟钱镠是不是被消灭了与他们又没有关系。

    崔宁作为弓裔的使者,他只关心的是有没有人代表唐朝天子对他们进行册封,至于这个人到底是越王钱镠,还是吴王杨行密,那就不重要了。

    甚至,既然吴王杨行密能够消灭越王钱镠,那就说明吴王的实力更在越王之上,那么他的册封就更加有说服力了。

    所以崔宁等人临时将写给越王钱镠的奏表改成给吴王杨行密的后,又更改了其他一些需要更正的地方,然后就摇身一变,成了出使淮南的泰封国使节。

    此时,崔宁等人都是用的他们本国的方言说的,所以王延翰等都听不懂,不过既然猜到这些人的使者身份,同样是使者的王延翰便有些好奇的上去打招呼。

    “诸位可是新罗来的使者吗?在下王延翰,从福建而来!”

    ……

    且不说王延翰与崔宁二人的交谈,吴王府中,今日难得有空闲亲自处理政务的杨行密总算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宿州城已经落入淮南手中了!

    “哈哈,孤有此佳儿,夫复何求!”杨行密大喜过望,显得十分激动。

    宿州这座城池他曾经多次领兵攻打,却一次次的以失败告终,如今终于落入淮南手中,他自然感到高兴。

    “世子的大军如今打到哪里了?是不是在继续北伐?朱全忠那老小子有没有急得跳脚?”杨行密满脸笑容向严可求等人问道。

    一旁,严可求却是带着忧虑的道:“大王,此时北伐,时机尚不成熟啊!属下觉得,以我军的实力此时与朱全忠正面碰撞,即便能够取胜,最终也会便宜其他藩镇。所以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见好就收,趁着大胜之威,撤军回来,先平定南方才是上策!”

    与郭崇韬一样,严可求也不赞同此时进行北伐,所以当初杨渥渡过淮河时他便上了奏章说明了自己的意见,不过却被杨渥否决了。

    劝说杨渥不成,严可求便想转而劝说杨行密,希望通过杨行密来影响杨渥。

    可惜的是,相比于杨渥,杨行密对于北伐更加热衷,要不是他身体的确不好,此时只怕他已经重新出山,亲自上前线领兵去了。

    所以想要劝动杨行密自然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怎么?你还想劝孤让我儿停止北伐吗?”杨行密笑着不以为然的道:“我儿足智多谋,足以对付朱全忠,如今不是已经打下了宿州吗?”

    严可求不由苦笑,他并不知道杨渥的打算,对于前线的局势也不怎么了解,所以他的担心比郭崇韬更多。

    好在,目前从北方传来的都是好消息,而且杨渥自从领兵出征以来的确可以说是百战百胜,或许他坚持北伐,是因为有把握击败梁军呢?

    这时候,有侍卫进来禀报:“大王,外面来了两个使者,其中一人乃是福建琅琊王的长子,名为王延翰;而另一人则自称来自泰封国!”

    “王审知?泰封国?”杨行密大感惊讶。

    那王审知的使者倒也罢了,大家都知道他是福建之主;但这泰封国,大家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好在,侍卫随即便将二人的出使表文呈递了上来,杨行密接过来一看后,这才明白过来。

    将奏表转给其他几人看过后,杨行密询问道:“对这两方使者,诸位怎么看?”

    王延翰的出使目的,主要还是与淮南建立关系,并且表达交好之意,这个比较好处理,不过那个泰封国的崔宁嘛,杨行密坐上吴王之位后却还是第一次有真正的外国使者前来求册封的,所以一时间还拿不准该怎么处理。

    这时候,殷文圭突然说道:“大王,属下似乎听说过,这个泰封国原本便是高句丽,其国主名为弓裔,曾在四年前向越王钱镠派出过使者请求册封。所以大王不妨将钱镠的旧部召来问问,或许他们知道当初钱镠是如何处置这件事的!”

正文 第三百一十九章济州岛

    杨行密当即将成及、顾全武钱镠旧部召来一问,这才知道当初册封的经过。

    对于这个自己跑来请求册封的使者,杨行密还是比较重视的,虽然如今淮南还需要打着唐朝的名号行事,但总算是与海外属国取得联系,日后若是淮南建国,与这些国家打交道就方便了许多。

    所以杨行密当即将李俨召来,让他代表天子,按照朝廷规制对弓裔进行册封。

    接待完泰封国的使者后,杨行密又亲自召见了王延翰。

    相比于厚待泰封国的使者更多是出于脸面,对王延翰的接待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淮南要想扫平南方,割据福建的王审知就是一个重要的对手。

    虽然从目前来看,从温州到福建的道路已经被打开,但是这条道路补给线还是太长,要想从温州对福建发起进攻还是有些困难的,所以暂时来说淮南还威胁不到王审知。

    不过如今江西钟传已经命不久矣,他的儿子钟匡时显然不是保家之人,到时候淮南肯定会趁机攻略江西。

    而一旦江西被攻取,有了这块开发程度较高的地盘作为跳板,同时又解除了侧翼的威胁后,淮南就可以图谋福建了。

    所以这么算的话,攻略福建也就是几年之内的事情,由不得杨行密等人不提前筹谋。

    “大王,属下觉得,王延翰身为王审知的长子,对王审知应该有较高的影响力。如今世子殿下正在淮北用兵,大王不妨将王延翰送到前线去,一来让殿下亲自接见一番,二来也可趁机向王延翰展示我淮南兵威!如此一来,王延翰见识了我淮南兵将之强后,回去肯定会劝说其父不可与我淮南为敌,将来说不定能收得奇效!”这时,严可求突然提议道。

    “不错,严先生此计甚好!大王,末将觉得,不仅要让这个王延翰知道我淮南之强,那个泰封国的使者也同样如此!”一旁,李神福补充道。

    杨行密心中一动,当即便点头应允。

    不久,崔宁和王延翰二人便同时得到消息:吴王世子目前正领兵在淮北与朱全忠作战,他想召见二位使者,所以请二人一同前去宿州军前。

    “吴王世子要见我?而且还是在军前接见?很早以前就听说淮南实力强大,乃是天下第一等的强藩;而梁王朱全忠更是天下最强的藩镇,这两大藩镇的几十万军队大规模交战,这等盛事,我正好仔细观察一番,也好知道我福建与这些中原强藩相比到底有多少差距!”听到消息后,王延翰心中一喜,暗自决定要好好看看淮南的虚实。

    这次北上广陵,一路上所见给他的感觉就是江南繁华,远非福建可比。

    与出身于光州的王审知不同,王延翰从小在福建长大,这还是第一次来江南,自然会惊讶于江南人口之繁盛。

    不过对于淮南的兵威,他没有实际见识过,自然不能清晰的感受到。

    实际上,单论军队的数量的话,福建同样有七万多军队,虽然远远比不上淮南,但考虑到福建地势偏远的缘故,想必淮南也难以派出太多的军队讨伐。

    所以王延翰心里其实并不怎么担心淮南的强大,反而起了与淮南军比上一比的想法。

    同王延翰一样,崔宁在听说杨渥准备在军前接见他后,同样感到有些兴奋。

    这个时代的朝鲜内战,因为普遍采用征兵制的缘故,大批百姓被强迫当兵,所以军队的数量是不缺的,光是如今泰封国的兵力就有十多万。

    当然,崔宁也知道泰封国的十多万军队的战斗力肯定是比不上同等数量的中原王朝的军队的,只不过这个差距有多大,他就不怎么清楚了。

    这次有机会见识中原最强大的两个藩镇的数十万军队的大战,光是想想,崔宁便感到兴奋不已。

    三天后,二人乘船随着为前线大军运输后勤辎重的船队前往宿州。

    宿州前线。

    “王审知的使者要来?还有个泰封国的使者?”杨渥先是有些惊讶,随即便明白杨行密这样安排的目的,不由暗自叫好。

    只是这泰封国是怎么回事?自己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招来信使一问,杨渥这才知道泰封国的来历,当即笑了起来:“这不就是高丽棒子吗?还泰封国?”

    一旁,周本听了杨渥的自言自语,不由疑惑道:“殿下,高丽棒子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对新罗人的称呼吗?末将怎么没听说过?”

    张训等其他将领也都倍感疑惑的看向杨渥。

    杨渥笑了笑,却没有解释,而是转过话题道:“既然有两个使者要来观战,那么接下来各位将军就要好好表现了,一定要打出我军的威风,让那些高丽棒子和王审知的人都知道我淮南之强!”

    “末将遵命!”张训等人连忙答应。

    这段时间,淮南军一举攻占宿州后,朱全忠显然不甘心失败,立即率领大军南下,想要趁着淮南立足未稳的时候将宿州夺回来。

    而淮南军虽然兵力上稍微落在下风,不过他们有宿州这座坚城为后盾,加上后勤补给源源不断,将士们更是士气高昂,所以与梁军战了个不相上下。

    这几天过去,梁军与淮南军几乎无一日不战,每次都是出动一到两万人进行惨烈大战。

    不过无论是朱全忠还是杨渥,都没有一举击败对方的把握,所以双方都没有投入全部兵力进行决战,而是准备用万人级别的战斗来逐渐削弱对方。

    若是哪一方最先出现颓势,另一方肯定就会趁机发动决战,所以在这种较量中,两方都不肯轻易退后。

    这样一来,双方的小规模大战就显得极为频繁而惨烈。

    好在,淮南军虽然兵力少于对方,但在这种小规模大战中却并没有落在下风,在与梁军的交战中,淮南军的损失甚至比对方还要少一点。

    唯一让杨渥感到担忧的是,这种持久消耗战淮南虽然能坚持下去,但这种消耗却似乎有些不值得。

    最开始时还只有郭崇韬一个人主张应该放弃宿州,以避免与梁军的硬碰硬;但最近几天,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已经逐渐增多,便是张训等人面对这种惨烈大战也在反思有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宿州继续打下去。

    此外,随着战事的持续,苏州炮的制造技术已经被梁军掌握,而榴弹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