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国江山-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杨渥在下达军令之后,又大有深意的对王茂章道:“王将军,明天一战的关键就在于你能否尽快打开局面,迅速将蜀军打垮。孤将这个重任交给你,就是因为孤知道你向来骁勇敢战,进攻起来最是犀利。所以明日一战,将军可要好自为之!”
王茂章心中一凛,顿时知道这一次或许也是杨渥给他的最后机会,若是他还不能破敌制胜,那么以后的战事中他只怕也难以再受到重用了。
王茂章心性高傲,他原本打算在这一战后回金陵养病,如今听了杨渥这不无警告的话,当即在心中决定:“大王父子两代人都对我有厚恩,先王昔日将我从一介侍卫逐渐提拔为大将;而大王更是多次委托重任于我,如此重恩,岂能不报?明日我便是舍掉性命也要打垮蜀军,让那王宗寿知道我王茂章的威名不是吹牛吹出来的!”
杨渥见了他的神情,当即在心中笑了起来。
之所以将破敌的重任交给王茂章,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此人身上有一股锐气,那是一种打起仗来势不可挡的气势,用来攻坚最是适合不过;而秦裴虽然也算是猛将,不过他的“勇”与王茂章相比起来却还是差了一筹。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王茂章的旧伤需要回金陵休养,在短时间内都不会有领兵打仗的机会,这一次自然要照顾他一下。
安排了左右两翼的统领后,杨渥接着便是分配兵力。
敌军的部属是蜀军在右翼,梁军和荆南军队的联军在左翼,那么相应的,吴军的部属就是秦裴在右翼牵制对面的梁军和荆南军,而王茂章在左翼负责击破蜀军。
具体的兵力部属自然也要根据这个目的来安排。
如今的吴军总兵力,除去之前接连战事中的损失,以及那些受伤未愈,还需要休养的伤员外,如今还有八万七千兵力可以投入明日的战事。
其中除了三千羽林和三千骑兵外,另外还有五千州兵,六千水军,以及七万禁军。
而敌军方面,根据这些天打探的消息估计,梁军能够动用的兵力应该在四万人左右,加上荆南军队一万人,便是五万军队;而蜀军一方的兵力估计同样在五万左右。
联军总兵力大约为十万左右。
当然,对敌军的兵力毕竟只是一个大略的估计,具体如何,除了敌军的将领外,谁都难以说清楚。
除此在外,江陵城中还有一万荆南军队,虽说相比于联军的主力,这一万军队有些不值一提;不过那毕竟是一万大军,若是在关键时候杀出来,同样有可能一举逆转局势。
所以杨渥还需要留下部分兵力来防备城中的守军。
最后杨渥决定,六千水军因为不擅长陆地争锋,干脆就让他们负责牵制江陵城中的守军,以免他们在关键时刻出来捣乱。
右翼秦裴部,除了两万禁军外,五千州兵也配属给他们。
剩下的五万禁军全部放在左翼王茂章部,由他统领以对蜀军发起致命攻击。
至于三千羽林军和三千骑兵,则作为最后的预备军,由杨渥亲自统领,留在后方,以备在关键时候投入战场,达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这个部署可以说是极为冒险的,因为在吴军的右翼仅仅部署了两万五千兵力,而且其中还有五千人乃是战力不强的州兵;而他们要面对的却是对面梁军和荆南军队多达五万的兵力。
唯一的优势就在于,敌军或许会以为吴军的主攻方向在右翼秦裴部,所以梁军和荆南军队在一开始或许会采取守势;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或许已经来不及调整了。
毕竟,兵力一旦过了万,那就是无边无际一般,光从正面看是很难看出多寡的,必须绕到敌军后面去,看敌军大阵的厚度才能做出判断。
若是在平时时间充裕,还有可能派斥候绕道敌军后方去打探一下,判断清楚敌军各处兵力的部署;但明日决战在即,又哪里会给敌军摸清楚吴军兵力部署的机会呢?
唯有等到大战开始后,敌军或许能从吴军兵力的调动中看出一丝端倪。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战事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即便敌军看出了什么不妥,想要做出调整,那也来不及了。
见识了这个有些疯狂的兵力部属后,王茂章和秦裴二人都深感压力巨大。
秦裴固然需要率领两万五千人去对抗梁军和荆南军队的五万之众,王茂章这边同样需要以五万人在短时间内就击败同等兵力的蜀军,身上肩负的压力同样不小。
不过两人的眼神之中,除了感到压力之外还隐隐有着兴奋之情。
“明日这一战固然有些冒险,不过成功的可能性同样极大;若是真能取得成功,这必然是继象牙潭之战后我军取得的又一次伟大胜利,而且其影响必然将远远超过象牙潭一战,定能让我军的声威传遍整个华夏大地!”
是的,象牙潭一战看似辉煌,周本以万余军队击败了危全讽的六万大军,接着又大破楚军,成功将江西纳入掌控。
但象牙潭一战吴军所面对的敌人却是以危全讽为首的一群乌合之众,如何能与梁军、蜀军、荆南军队的十万之众相比?
若是此战功成,必将对天下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而杨渥等人的威名也将随着这次的胜利而威震天下。
当然,这一切目前都还只是众将心中的梦想,而要想将其实现,那还离不开众将的努力奋战。
不过从众将的脸色中,却是能够看到浓浓的自信,那是对战局的把握以及对吴军的强大所带来的自信,是真的对明日一战充满信心。
……
当天,杨渥连续派出使者分别前往蜀军和梁军的营地,向他们下达战书。
这种战书,看似和当初给高季昌的一样,敌军有拒绝的可能;不过如今的局势,杨渥相信敌军接受的可能性要更大些。
更何况,即便敌军拒不接受战书,杨渥也有办法迫使敌军接受,只不过那样的话就要麻烦许多。
梁军营地。
寇彦卿和刘鄩等将领刚刚商议了一番从蜀军那边得到的消息,接着就接到了吴军的战书,这让众将都感到有些惊讶,还以为吴军是不是搞错了。
没过多久,蜀军营地也传来消息说,吴军也给蜀军下了战书。
这下寇彦卿等人才确定,吴军不是在开玩笑,而是真的要在明天与他们来一场决战!
决战的战书这么快就下达,而且还是由吴军一方首先发起,这让寇彦卿二人既感到紧张,又感到兴奋。
他们所紧张的是,明天一战不仅将决定江陵的归属,更是会决定整个荆襄的未来,甚至是梁国的未来局势;而他们感到兴奋的是,他们在多日以前就想要决战了,只是吴军步步后撤,不给他们决战的机会罢了,如今吴军突然下达战书要求决战,他们自然会感到兴奋。
不过在紧张和兴奋之中,寇彦卿还是感到有些不安宁:这几天以来一直都是后撤的吴军,为什么会突然下战书要求决战?难道现在吴军有了必胜的把握吗?
寇彦卿和刘鄩二人对视了一眼,接着,他们不约而同的想起了今天吴国使者出使蜀军营地的事情。
“难道说,蜀军真的和吴军暗中达成了什么协定吗?”二人心中不由得产生了怀疑。
“应该不会有什么协定,蜀军出兵江陵的目的和咱们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防止江陵落入吴军手中。所以蜀军应该不会傻到与吴军合作来坑咱们!”寇彦卿低声说道,不过很明显,他的话连自己都不是很相信,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明天决战,我军必须以防守为主,不到情况明朗之时,不可轻举妄动!”寇彦卿和刘鄩在心中下定了这样的决定。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立即生根发芽,并且迅速蔓延开,即便是想除也除不去。
杨渥不知道自己的无意中一个安排,却是造成了这样一个误会;若是他知道的话,只怕要放声大笑起来。
(感谢书友160417111821769的打赏,作者君表示非常感谢。另外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正版,作者君也能更加有码字的动力!)17046
正文 第五百四十四章联军的部署
对于接受战书,在明日与吴军决战,这一点几乎三家之人都一致同意。
对王宗寿等蜀军将领来说,他们都对接下来这一战信心满满,自然是欣然接受战书。
而对高季昌来说,且不说此人的意见在三家之中最不受重视,就算让他来做决定,他也会选择接受战书。
毕竟联军驻扎在江陵城外,高季昌作为江陵之主,也需要为联军提供一定的钱粮补给。
而三家的联军多达十万之众,以江陵那点钱粮储备,如何能长期供应得起?自然是希望越早决战越好。
至于剩下来的梁军一方,寇彦卿和刘鄩二人同样对明天决战求之不得。
从洛阳那边传来的消息,听说朱温的病情正在加重,随时都有可能病逝。
若是哪一天朱温真的出了问题,到时候关于皇位继承的问题必然就会成为梁国朝堂最重要的事情,甚至都有可能引发梁国的内乱。
那时候,他们这支远在江陵的军队,只怕就要被朝中的那些大佬们忘在脑后了;甚至在局势动荡之下,他们这支军队的后勤辎重补给都不一定能得到保证。
而一旦连后方都不安稳了,连补给都出现问题了,梁军上下必然军无战心,又怎么可能破敌?
所以能够在现在这个时候与敌军决战,这正好是二人求之不得的事情。
这样一来,不管是梁军还是蜀军,亦或者是高季昌,这三家势力都同意明天决战。
这就意味着,第二天必将发生一场人数多达近二十万的大决战!
不久,王宗寿等蜀军将领以及高季昌等荆南军的将领一起到访,开始商议起明日决战的安排。
“明日一战,我军将全力防守,以牵制敌军的主力;至于破敌的重任,就要交给蜀军来完成了!”等众将分主次坐下来后,刘鄩就率先作为梁军的代表出言道。
赵本当即变了脸色道:“防守?光是防守如何能牵制住敌军的主力?在下以为,梁军和荆南军除了要做好防守外,适当的时候还要发起进攻,以更好的牵制吴军。高节帅,不知你意下如何?”
高季昌脸色一沉,心中怒气一闪而逝。
这个赵本不过是王宗寿身边的一个亲信部将罢了,竟然也敢仗着王宗寿的势力,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对他说话,这自然让他感到难堪。
不过高季昌毕竟是高季昌,为了局势的需要,更难以忍受的事情他都忍下了,更不用说此刻的一点小小不快。
所以高季昌哈哈一笑道:“赵将军所言甚是,我荆南军队明天必定会对敌军发起进攻,以更好的牵制住吴军主力;不过本帅也希望,蜀军明天能够尽快攻破敌军的左翼,不要拖拖拉拉的,故意拖延时间才是。”
寇彦卿想了想,同样点头道:“要让我军在适当的时间对敌军发起进攻也行,蜀军必须在大战开始后就对敌军左翼发起进攻,以最快速度取得突破。”
刘鄩更是一脸冷漠的说道:“不错,若是蜀军不能做到这一点,光想着让我军去顶住吴军,那明天一战不打也罢!”
王宗寿有些惊讶的看了二人一眼,见他们神情坚定,显然决心已定,当即苦笑说道:“二位将军何必如此?贵我两军如今面对吴军的压力,正是需要精诚团结的时候,怎么能因此而发生不快呢?明日一战,只要能确定敌军以梁军为目标,那么我军就会出兵攻打吴军的左翼!”
寇彦卿二人得了王宗寿的保证,这才脸色好看一些。
他们担心的就是蜀军故意借吴军的手来削弱他们,甚至担心蜀军已经与吴军在暗中达成了某种协定。
不过如今看来,他们或许有些多虑了。
蜀军或许有借助吴军之手来削弱他们的打算,不过他们应该没有与吴军达成什么协定;同时,蜀军出兵江陵的目的也没有发生改变,他们依旧是想要阻止吴军占领江陵。
有了这个初步的判断之后,寇彦卿二人心中都松了口气。
寇彦卿接着道:“既然判断敌军将会以我军为主要进攻目标,那么到时候我军必然是以防守为主;而蜀军方面则以进攻为主,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是同意的吧?”
众将默然点头,张武却是站出来道:“若是万一敌军不是以梁军为首要目标,而是以我军为首要进攻目标呢?”
众将悚然一惊,随即不由得嗤笑起来。
“张将军多虑了,吴王一心想要占领整个荆襄,他不以梁军为首要目标,难道说吴军不想占领襄州,反而想要攻打蜀中不成?”有将领笑着反问道。
另一位荆南军的将领则道:“张将军为人谨慎,他能想到这么多也很正常。不过本将觉得,这个时候若是还要去想敌军不以梁军为首要目标的可能,那就不是谨慎,而是胆怯了!”
“你!”张武大怒,顿时就想出言反驳。
王宗寿见了连忙劝道:“好了,此时还是不要争吵为好。大战在即,若是为了一点小事而伤了和气可不好!”
张武只好恨恨的看了刚才那将领一眼,转身坐下不再说话。
寇彦卿则沉吟了片刻才道:“张将军虽然谨慎了一些,不过他提出的观点也不无道理,至少咱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王宗寿笑着问道:“不知道寇将军有什么打算?”
“本将觉得,明天在开战之前,咱们先不忙着作出决断,等吴军先发动进攻。若是吴军一开始就对我军发起猛烈攻势,那基本就可以断定敌军的意图了。”
寇彦卿的这个建议其实和没说是差不多的,因为即便是让吴军先发动进攻,那也不能就此断定吴军就是以梁军为首要目标的。
不过除此之外,寇彦卿等人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判断敌军的意图。
所以最终,众将也只好接受寇彦卿的建议。
商议了一下用兵策略后,在兵力部属方面,联军却是没有什么好规划的。
因为联军乃是由三家势力组成的,三家势力的统帅各自都只能指挥动自己麾下的兵力,对其他两部的兵力却是难以指挥动。
这样一来,联军方面的兵力部属就很明确,左翼是由梁军和荆南军队组成,右翼由蜀军担任。
如此明确的部属,兵力相对很平衡,不过同样也很容易被吴军猜到他们的部属。
这也是联军相对于吴军的一个弱点所在。
吴军能够猜测到联军的兵力部署,而联军却是难以猜测到吴军的部署。
这样一来,战场的局势相当于单方面的对吴军透明,这对联军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可惜即便知道会被吴军猜到自己一方的兵力部署,寇彦卿、王宗寿等人也没有加以改变的打算。
毕竟他们都不愿意把自己麾下的将士交给对方来指挥。
这不仅是关系到两军名望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担心若是由对方来指挥自己的军队的话,对方会不会故意将自己的军队派去送死?
或许明显派去送死的事情不会做,但那些危险的事情让别人去做,这却是可以肯定的。
有了这个顾虑后,寇彦卿和王宗寿二人虽然明白会被吴军猜测到自己的兵力部署,但他们两个却极有默契,丝毫没有提起这事的打算。
商议完大致安排后,寇彦卿突然又出言道:“高将军,本将听说江陵城中还有一万守军?”
高季昌心中一凛,不过这件事是瞒不住的,所以他虽然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但也只好点头应道:“不错,不知寇将军有什么打算吗?”
寇彦卿笑了笑道:“其实以如今的局势,敌我两军都在这里对峙,守江陵根本就用不一万大军。”
一旁王宗寿听了顿时接着说道:“不错,寇将军所言极是,如今敌我决战在即,多一份兵力,就多一份胜算。所以本王觉得,高将军这时候也不要藏着掖着了,有多少兵力都一并调过来吧!”
高季昌脸色一黑,心中忍不住大骂。
不过在明面上,面对寇彦卿和王宗寿二人的威逼,他确实丝毫不敢显露出什么不满。
“二位明鉴,我江陵城中虽然还有一万兵力,但两位想必也知道,这一万人中有不少都是伤病,再除掉必要的留守兵力,真正能动用的也不多。”高季昌满脸谄意的说道。
若是不知道他的身份,外人实在难以相信,眼前这人竟然就是荆南节度使高季昌。
不过对于高季昌而言,若是能保存实力,即便没脸没皮那也没什么。
他见寇彦卿二人还有些不满之色,当即补充道:“二位,其实将那一万守军放在城内也是一件好事啊!明天一战,若是敌军没有防备,而那一万守军在关键时候杀出来,岂不是比摆在明面上的作用更大一些?”
寇彦卿二人原本也只是这么一提,不过听了高季昌的话后,他们也觉得,或许将那一万人留在城中的确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犹豫片刻后,二人最终同意了高季昌的说法。46
正文 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战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尚未大亮,杨渥便从梦中醒来。
这一夜他睡得很踏实,似乎并没有因为即将展开的大战而感到紧张;然而早上起来后他的心情却是显得有些兴奋。
这是大战在即的兴奋。
他轻轻披上外衣,从营帐里走了出来,来到外面,只见整个营地一片寂静,除了来回巡视的小队军士外,其他将士显然依旧在休息。
程勋见杨渥已经起来,连忙上前来问道:“大王,是否要让各部将士开始起来做准备?”
杨渥抬头看了看天色,摇头道:“不必了,还是让他们多休息一会吧!”
今天的战事若是进展得不顺利的话,很可能会持续很久,毕竟是近二十万大军的决战,若是一般情况下,甚至持续几个月都不会有一个结果。
这也就是双方各自出于自己的目的,这才会有决战的发生。
但即便如此,今天的这场大战只怕也不是短时间能够结束的。
简单洗漱之后,杨渥吃了点点心,接着让侍卫签来自己的战马:“程勋,咱们就在营地里面转转吧!”
“是!”程勋答道,同样跨上自己的战马,跟在杨渥身后。
这些日子,杨渥每天早上起来后都会骑马绕着营地奔驰两圈,作为热身,对此程勋等人早已习惯了。
围着营地缓缓奔跑了两圈后,天色渐渐明亮,杨渥这才停了下来。
他跳下马来,蹲下去在地上抓了一把尘土,然后松开手,任由尘土随着微风飞扬。
“今天是一个大晴天,天空中一朵云彩都没有,这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咱们取胜的希望又大了一些!”杨渥略带喜色的对程勋等人说道。
在下了几天雨后,这两天都是晴天,今天的天气也不例外。
此时地面较为干燥,这对吴军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因为干燥的地面更适合骑兵的发挥;同时,干燥的地面也更加适合进攻。
若是在泥泞的地面交战,只怕一场大战打上好几个时辰都不会有什么结果,双方在泥地里拼得筋疲力尽也杀不死几个人。
当然,干燥的地面上和晴朗的天气,对吴军有利的一个方面就是,吴军的大杀器,投掷榴弹可以投入使用!
即将展开的这场大战,乃是一场关系到荆襄的归属,甚至会关系到吴、蜀、梁三国的未来的一场大战,到了这个时候,杨渥自然不会再留手。
当初在第一次北伐之战中大发神威的榴弹这一次也要用上,为的就是尽可能的保证胜利。
又过了一会儿,营地里渐渐热闹起来,各部将士都开始醒来,点点炊烟在营地里升起,那是在为将士们准备着早餐。
杨渥知道,这就是大战即将开始的节奏!
他抬头向联军的方向看去,似乎能隔着遥远的距离看到那里的场景一般。
同一时刻,在吴军的对面,蜀、梁、荆南三家的联军,同样开始为大战做准备。
……
转眼,一个时辰过去。
江陵城东二十多里的地方,一处地势相对平坦,位于两军之间的地方,被选为了这一次大战的战场。
就如在战前计划的那样,吴军将主力分为左右两翼;对面的联军同样分成了左右两翼,与吴军阵型遥遥相对,间隔三里。
一时间,这片宽阔的战场上,到处都充斥着一股肃杀的气氛,让两军将士们不由自主的神情严肃起来。
虽说这附近地势平坦,但所谓平坦也只是相对的,实际上还是有一些起伏。
而吴军的大阵就设立在一处小山坡后面。
之所以这样安排,却是为了尽可能的隐藏吴军的兵力部署,不让敌军摸清底细,同时也能更有利于防守。
而联军方面的部署也差不多,同样是将大阵布置在一处山坡后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