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国江山-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他竟然能一上手就执掌江陵这种大城,这显然是意外之喜。

    杨渥没有理会周宗的喜色,转身又下达命令道:“其余大军,立即出发,北进襄州!这一次,孤一定要将襄州拿下来!”

    郭崇韬惊讶道:“大王,难道不休整一下吗?而且那些俘虏怎么处理?”

    “不必休整了!这一次要的就是一个快字!趁着敌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一举将襄州拿下!”杨渥沉声道。

    先是以最快的速度打垮了联军,然后趁机向北进攻襄州,这样才能赶在敌军反应过来之前就把襄州打下来。

正文 第五百五十二章进军襄州

    “大王,那么那些俘虏怎么安排?”郭崇韬接着问道。

    “那些俘虏,暂时就交给水军看管吧!想必看管一些已经完全被吓破了胆的俘虏,应该没什么问题。等过些时日,将刘信调过来镇守江陵,那些俘虏就更不用担心了!”杨渥沉声道。

    郭崇韬听了之后皱了皱眉,道:“大王如此安排倒也可行,不过臣以为有一件事情有些欠妥!”

    “嗯?到底什么事情,你说来听听!”

    “大王,臣以为镇守江陵的事情不应该交给司马福,大王应该换个人!”

    “这却是为何?难道你觉得司马福做不好这点事吗?”杨渥皱眉问道。

    “大王多虑了,臣不是担心他做不好此事,而是大王这次既然决议攻打襄州,那么襄州城还好说,但攻打樊城的时候可能就需要动用水军了!”

    杨渥这才恍然,确实是自己考虑得不周到。

    襄阳与樊城,这两座城池隔着汉江互为掎角,汉江之上又有桥梁联通,城池极为坚固。

    可以说,要想攻破襄州,首先就要想办法隔断汉江,阻拦两城之间的相互支援。

    要知道襄阳可是历史上有名的战略要地,城池修得极为坚固,历史上为了争夺襄阳不知道爆发了多少次大战。

    如今吴国若想夺取襄州,即便是趁着此次大胜的机会动手,但若是连水军都不带上的话,只怕未必能够将襄州拿下。

    “到底还是因为王茂章的缘故而有些焦急了!”杨渥心中想着。

    “既然如此,那就让李章留下来暂时负责镇守江陵吧,传令给司马福,让他将事情和李章交接后便登船北上襄州!这一次,孤定要将襄州打下来!”杨渥肃然道。

    “末将遵命!”众将纷纷应道。

    这次击败联军十多万,除了被俘的和战死的,以及成功逃离的之外,肯定还有不少溃兵流落在附近,这些溃兵就需要留守的李章等人负责剿灭了。

    一个时辰之后,大军主力做好准备开始拔营北上,而吕师周则率领一万大军向西进攻峡州。

    这一次北上襄州,杨渥选择的路线并不是之前寇彦卿南下时选择的路线,而是走西线当阳。

    之所以选择这条路,是因为寇彦卿就是从这条路逃回襄州的。

    吴军必须紧紧跟在寇彦卿的后方,对其保持强大的压力,不能给他任何休整的机会。

    只有这样,当吴军抵达襄州之时,才能保证寇彦卿的大军依旧是士气低迷的状态。

    否则若是给了他休整的时间,只怕要不了多久梁军就恢复了士气,到时候攻占襄州的打算就未必能成功了。

    这天下午,杨渥率领大军赶到了王茂章受伤之处。

    因为并不是完全顺路,所以杨渥命秦裴为统帅统领大军继续前进,而他自己则带着侍卫离开大军,在一处农户家里见到了身受重伤的王茂章。

    王茂章的情况很不好,至今都还在昏迷之中。

    不过好在,那一箭射来的时候王茂章将头偏转了一下,结果箭矢射穿面部,虽然流了很多血,但到底是没有伤到后脑。

    否则的话,王茂章只怕早就死了,也不至于昏迷到现在。

    当然,此时的王茂章虽然还没死,但情况也不会好。

    在此之前,杨渥就已经派了御医前来给他治疗,可惜御医虽然手段不错,但也难说王茂章能否醒来。

    这让杨渥的心情极为糟糕,之前因为大胜而带来的喜悦也荡然无存了。

    王茂章的年纪并不算大,今年才四十岁。

    这个时代的人虽然平均寿命都不高,但一般来说也能够活到五十多岁,甚至那些长寿的还能活到七八十岁。

    比如吴国的大将台濛、李神福、张训等,还有杨行密这个创下吴国基业的核心人物,都是在五十多岁的时候病逝的。

    按照这个标准来说的话,在吴国正式北伐的时候王茂章应该还能领兵征战才对。

    可惜遭逢今日之难,王茂章也不知道能否挺过去。

    摇了摇头后,杨渥不再去想这些事情。

    王茂章此时伤势严重,不能移动,所以只能继续留在这里休养一段时间。

    杨渥却是没有太多时间在此等候,毕竟军情紧急,有攻占襄州这种大事在身,杨渥自然不好在这里停留太久。

    对御医吩咐了让他们尽全力救治王茂章之后,杨渥也只好继续向北进发。

    荆襄之地,重点就在荆州(江陵)和襄州这两两州,其他的各州虽然也重要,但若是与荆襄两地相比的话那就差得太远。

    所以在攻取了荆州之后,除了分兵攻打峡州外,杨渥并没有分兵去夺取其他城池,而是集中兵力来攻取襄州。

    而之所以分兵攻打峡州,却是为了彻底堵住蜀军东出的道路,免得将来蜀军再次跳出来找麻烦。

    此外,将来若是西征蜀中的话,有峡州在手上也能作为一个前进的基地。

    当杨渥率领大军过了当阳之后的第二天,前去攻打峡州的吕师周就有好消息穿来:峡州城不战而降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说明在击败了联军主力之后,如今荆襄各地守军都已经人心惶惶,军无战心。

    要是襄州也是这样的情形那就再好不过了。

    又过了一天,又有好消息传来:梁军将领刘鄩在前方一百多里出将溃兵集结起来,试图重新休整一番,恢复士气,然后依托荆山附近的崎岖地形阻挡一下吴军,给襄州那边争取守城的准备时间。

    结果,侯瓒统领骑兵来了个马踏联营,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就把刘鄩临时集中的兵力给击败了。

    五月初五,吴军前锋抵达襄州城下。

    一天后,杨渥率领主力大军抵达,一时间襄州城下旌旗蔽空,遍地都是吴军营地。

    城中气氛十分紧张,街道上充斥着一股肃杀的氛围。

    尤其是当杨渥的王旗升起之后,城中将士更是一片哗然,显然想不到杨渥竟然亲自领兵到了这里。

    如果说当年杨渥的威名因为这几年一直呆在金陵城中而有所减弱的话,那么经过前些天的那一场大战之后,他的威名又重新高涨起来,甚至还要超过当年。

    毕竟当年杨渥第一次北伐时,梁军虽然兵败,但那时候梁国家大业大,将士们的心气也足,即便有一次大败,但也没有动摇梁国根本。

    甚至之后不久朱温称帝,更是让梁国士气高涨,将士们纷纷以中原正统自居。

    但如今,北面接连兵败于晋军之后,梁国早就没有了当年那种正统国的自豪,有的仅仅是对未来的迷茫和惶恐。

    而经过这一次的兵败之后,那些梁军将士惶恐的对象除了晋军以外,又多了一个吴军。

    结果,原本就已经被巨石堵塞起来的城门,在得到杨渥亲至的消息后,立即就加固了几倍。

    甚至有一支三千人的援军本来准备从樊城渡江增援襄州城,结果在听闻杨渥亲自赶到襄州的消息后,那支援军当即就撤了回去。

    作为山南东道节度使的寇彦卿在得知消息之后气得大骂,但也是无可奈何。

    人心惶惶,这就是城中的现实。

    说实话,若寇彦卿不是山南东道节度使的话,连他自己都会想到逃跑。

    至于另一个随他一同逃难至此的荆南节度使高季昌,他此时的心情就更加沮丧了。

    “原本以为逃到襄州来后能够有时间休整一下,靠着手中的军队将来在梁国也不会混得太差,没想到吴王竟然这么快就到了!”

    这次成功逃回襄州的梁军不过是一万多人,此外还有两千多荆南军队,即便是加上当初留守襄州的五千人,总兵力也不到两万。

    光靠这点兵力,而且还是刚刚经历的大败之后,人心惶惶,士气低迷的军队,自然是不可能抵挡住吴军的进攻,除非是从别的地方临时抽调大军前来增援。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还有可能派出援军吗?

    高季昌觉得很难。

    他虽然因为前段时间与蜀国勾连在一起,导致了他现在在梁国的身份非常尴尬,不过他毕竟也在梁国做过一段时间的官,自然也有自己的一些消息来路。

    如今朱温病得很重,除了敬翔等少数人之外,朝中上下的心思都放在皇位继承人身上,根本没有谁还会记挂着襄州这边。

    此外,即便是朝中众臣有心增援襄州,只怕也是有心无力。

    因为梁军的主力原本就放在北方对付晋国、赵国等,而留守中原腹地的军队,却在之前就被抽调得差不多了。

    在江陵一战这些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之后,各地的守军已经不多,根本不能再抽调军队。

    可以说,中原空虚,根本就无力救援襄州。

    在这种情况下,襄州几乎就是一座孤城一般,内部将士人心惶惶,外部又没有援兵敢来。

    此时,刺史府中,气氛十分凝重。

    犹豫了许久之后,高季昌还是开口说道:“寇将军,刘将军,襄州根本就守不住,以在下之见,何不干脆放弃襄州?只要军队还在,这些地盘咱们将来还能再夺回来!”

    “放弃襄州,高将军说得轻巧;不过襄州现在若是轻易放弃了,只怕接下来房州、唐州、邓州等地都要放弃,搞不好整个中原都会被吴军攻占!”

    寇彦卿脸色一黑,他同样担心襄州守不住。

    不过就如同当初高季昌无论如何都舍不得放弃江陵一般,寇彦卿也舍不得放弃襄州。

    因为他在梁国努力拼了这么多年才做上山南东道节度使的位置,如何舍得这么快就放弃呢?

    而且不光是从私心的角度来看,便是从梁国的角度来看,襄州也不能轻易放弃,因为一旦让吴军夺取了襄州,那么接下来中原腹地的诸多地方都会受到吴军的威胁。

    所以这个时候寇彦卿是不想战也必须得战。

    刘鄩冷漠的看了高季昌一眼,道:“高将军,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梁国虽大,但若是向高将军那样逃的话,又能逃得了多久呢?”

    他对于这个已经名不副实的荆南节度使是极为不感冒的。

    这一路上逃亡时,若不是高季昌一心想要保全自己的实力,只怕梁军也不会受到这么大的损失。

    如今到了襄州后,此人竟然还想鼓动着继续逃跑,这种人自然难以让刘鄩有好感。

    当然,高季昌手中毕竟还有三千军队,此时守襄州也需要这三千兵力的协助,所以刘鄩才会忍住了心中的那份厌恶之感,不过在言语之中对高季昌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高季昌听了之后即便是面皮极厚,但也忍不住老脸一红。

    “在下也就是这么建议而已,难道两位就想困守孤城,坐以待毙吗?”高季昌反驳道。

    刘鄩冷笑一声:“襄州毕竟是座坚城,而且吴军虽然取得了大胜,但他们的将士肯定也很疲倦,只要咱们坚决抵抗,未必就不能挡住吴军!”

    “而且,陛下虽然病重,但敬先生现在却还在执掌朝政,有他在,朝廷不会不管襄州的!”刘鄩的声音掷地有声,显然充满了信心。

    寇彦卿听了之后也不由得精神一振,开始认真思考起守城的可能来。

    然而他们几个都不知道的是,此时的襄州南城守将中,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秘密筹划着向吴国献城的事情。

    “诸位,如今的局势不用本将多说,想必大家也清楚了。吴王亲自领兵至此,城中将士们的士气如何大家这都知道,洛阳那边……”

    开口之人,是一个身穿一身黑色铠甲的中年将领。

    此人名为张易,乃是南城城门的守将,手中执掌着三千兵力。

    见他开口说话,其他将领都认真听着,显然这个张易在众将中的威信较高。

    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后,张易道:“如今梁国动荡不安,朝中局势变化莫测,再加上吴王大举进攻,别说襄州难以守住,只怕咱们梁国这一次都有可能垮掉!”

    众将纷纷变色,询问道:“局势如此危急,敢问将军,咱们现在该如何做?难道要……”

    “不错!富贵险中求!咱们若是没有一件大功奉上,只怕便是去了那边也难以受到重用。所以本将决定,今晚打开城门,放吴军入城!”张易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坚定有力,让众将听了之后不由得心中凛然。

    (国庆期间,作者君也要休息,也要出去耍,所以更新可能会慢一点,但保证会更新的)

正文 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

    听到投降这个决定,众将脸色都有些不自然。

    第一个让他们感到不安的地方就是,寇彦卿之前对他们还算不错,他们也不想直接背叛。

    而第二点就更加让他们难以下定决心了,那就是投降吴国之后的待遇问题。

    在这之前,投降吴国的将领除了当初钱镠的部下如今逐渐融入了吴国外,其他势力的将领即便投降吴国一般也得不到重用。

    而且根据吴国的规矩,即便他们得到了重用,将来能够行使的权利也远远比不上在梁国为将。

    相比之下,似乎还是留在梁国要更加舒服一些。

    张易自然也明白众将的担忧,他低声对众将道:“实不相瞒,投降之后咱们会受到何等待遇,就是本将心中也没底。不过若是留在襄州城内的话,你以为咱们还有活路吗?”

    众将脸色一变,连忙问道:“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张易叹道:“本将听说,陛下已经不行了,朝中之人,根本就无心也无力来支援咱们这里;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诸位觉得咱们能守住襄州吗?”

    “别忘了,即便咱们不投降,那几位只怕也会投降啊!”

    张易提到的“那几位”,其实也就是另外几个领兵将领。

    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候,即便是众将自己不投降,但谁能保证别人不投降呢?

    只要有一人起心要投降,襄州就会失守。

    甚至于,即便没人主动投降,襄州依旧会失守。

    在这种情况下,众将即便对于投降吴国依旧有些顾虑,但最终还是决定同意张易的计划。

    随即,张易将自己的一个心腹部将派出城去与吴军联络。

    对于这种送上门来的好事,杨渥等人自然是欣然接受,并且约定好了与入城相关的事情。

    当天晚上,张易果然打开城门,早有准备的吴军当即涌入城中,将城门接管。

    紧接着后续的大军源源不断的开进城中。

    守军顿时一片大乱,要么在吴军的进攻下当即选择了投降,要么在匆忙抵抗未果后被吴军消灭。

    可惜寇彦卿、刘鄩、高季昌等人见势不妙,早早的就选择了出城渡河前往樊城。

    到了第二早上天光放亮时,整个襄州城都已经落入了吴军的掌控之中,城内唯有少量敌军尚在顽抗。

    此时,吴军大营内。

    “尔等献城有功,让我军得以轻易拿下襄州这座大城,孤自然不会亏待。”

    杨渥端坐于上手中央,手指头轻轻的敲击着扶手。

    而张易则带着手下的将领们心情紧张的跪伏在地上,等待着杨渥的决断。

    “这样吧,张易,孤听说你手中原本就有三千人,昨日城中守军又有不少梁军投降我军。”

    “孤允许你从这些降军中选出两千人,加上你原本的三千人,成立一个新的效义军,你就做为效义军的指挥使,单独听命于枢密院的统领!”

    “若是将来你能立下功劳,那么孤还会给你更多的军队,让你做都指挥使,甚至是都督!只要你能对孤忠心,将来拜将封侯也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你的部将,也都各有封赏,你将他们的名单和功劳列出来,稍后会有加封!”杨渥郑重承诺道。

    张易听了之后顿时大喜过望,连连感激道:“末将多谢大王厚恩,必当誓死相报!”

    虽说昨日夜里他派出的使者在与杨渥商谈投降之事时,杨渥就说过事后会有重赏,但那毕竟是在战前。

    如今大局已经定下,杨渥是不是会兑现“重赏”,这一点谁都没把握。

    即便杨渥真的给他们重赏,张易也觉得,按照吴国以前的做法,很可能也就是给自己一个厢军指挥使的职务,而且以后还难以得到重用。

    但如今看来,杨渥虽然依旧只给了他一个指挥使的职位,但兵力却是他原本的部下,而且还不是厢军的指挥使,而是独。立于禁军之外的新的编制,由枢密院单独统领。

    这就意味着他的地位与禁军的那些指挥使相比甚至还要更高一点。

    更让他感到兴奋的是,杨渥还答应他,只要他将来能够立下更多的功劳,那么他的职务还能继续升迁。

    “赌对了!这一次真的是赌对了!”张易一边感激着,一边暗自为自己昨夜的决定而感到庆幸。

    他却不知,他之所以能得到这个待遇,还是昨天杨渥等人临时商议之后的决定。

    在张易的使者回去之后,杨渥便召集众将开了个小会,其中郭崇韬就特意提出了降将的待遇问题。

    在以前,吴国对于那些降将都是完全吸收融合,不给他们任何坐大的机会。

    为此,那些降将基本上都不会有太高的待遇。

    不过郭崇韬却提出,随着吴军成功夺取荆襄,南方除了岭南外,已经基本一统了。

    接下来吴国的主要目标就要放到北伐中原上去。

    可以肯定的是,将来当吴军进行北伐时,梁国肯定有不少人都会在“投降”与“坚守”之间犹豫。

    尤其是考虑到当吴军北伐时,晋军肯定也不会放过南征的机会。

    这样一来,在吴军和晋军的南北夹击之下,梁国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崩溃。

    到时候许多梁国的地方势力就会做出选择,到底是投降吴国还是投降晋国。

    若是吴国的国策依旧不发生变化,依旧对那些投降的外来势力小心提防,并且想尽办法的予以打压,只怕在与晋国争夺这些地方势力的过程中,吴国会远远落后晋国。

    换言之,那些地方势力就有可能投降晋国,从而变成吴国的敌对势力。

    那时候,有了晋国在背后撑腰,只怕吴国也未必就能轻易击败这些地方势力;即便能击败,但一地一地的打下去,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彻底收服那些地方。

    而若是吴国也能改变一下策略,适当的给那些降将一个好的前程,那些地方势力自然就会有不少人会选择投降。

    说到底,投降之后再次背叛的毕竟只是少数人,更多的还是只想着保留自己原本的利益。

    而且如今的吴国有整个南方作为后方,单独一些地方势力即便造反也不需要担心。

    等到将来局势定下来后,吴国自然有的是办法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地方势力。

    听了郭崇韬的建议后,吴国众将都没有说什么,毕竟他们只负责打仗,对这些事情一般不怎么关心。

    但杨渥却不同了,这么重要的建议他自然要好好思考一下。

    历代以来,像吴国之前那样小心提防投降势力的其实并不多,更多的势力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都会利用到那些投降势力。

    最有名的莫过于清朝了。

    以清军原本的实力,想要统一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就是善于利用降军的原因。

    清军在入关的一开始就给那些降军各种厚待,比如吴三桂、尚可喜等人都封了王爵,以此来吸引北方那些尚未决定行止的明朝将领。

    而南明一方,那些朝中大臣实在是太过迂腐,在政策上一点变通都不懂。

    对于北方的那些已经快转变成军阀的势力,依旧抱着以前的老眼光,给那些将领最多也就是封一个伯爵。

    此外,那些文官集团依旧高高在上,不将那些军阀看在眼里,给出的条件也多是华而不实。

    这两相比较,那些原本还在犹豫的地方势力自然就加入了清军一方。

    结果清军入关没过多久,就席卷了整个中原,将北方彻底纳入治下。

    再加上南方的抗清势力还不断的自相残杀,严重的消耗了自身的力量,这就使得清军轻易就夺取了整个中国。

    如今吴国的实力还远远没有到能无视那些地方势力的地步,所以杨渥觉得,将来也有必要争取一下。

    而给张易这份优待,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