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国江山-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一把抓住身旁一个侍卫,厉声问道:“说,你看到了什么?”
那侍卫吓得脸色发白,结结巴巴的答道:“大、大王,咱、咱们的军队好像在,在溃败!”
“胡说八道!”李存勖大怒,挥起手中宝剑便将那侍卫给斩了。
接着,他又指着另一个侍卫道:“你,你来说,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侍卫顿时身子一软,吓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口中大呼:“饶命啊,大王!”
李存勖脸上闪过一丝不耐烦,手中长剑举起,又准备看下去。
这时,跟他一同退下来休整的赵在礼连忙冲过来,一把抱住李存勖,大声道:“大王,不可啊!”
赵在礼不知道的是,李存勖此时已经快疯了。
他父子两代人在晋阳经营了近四十年,栉风沐雨,征战天下。
然而在最初期时,李克用遇到了那时正不可一世的朱温,晋军虽然英勇奋战,却屡战屡败,连晋阳城都前后两次被梁军围困,连李克用都差点准备放弃中原基业,逃回草原上继续做他的部落酋长。
后来李存勖接位,经过一番苦战后,终于接连击败梁军,控制了整个河北,而晋国也逐渐成为有资格一统天下的霸主势力。
然而就在他最辉煌的时候,南方的吴国却崛起了,并且趁着晋梁争霸的大好时机,逐渐消灭了南方的各大势力,统一了整个南方。
而去年吴国更是一举消灭梁国,夺取了整个黄河以南的地盘。
到了这个时候,可以说天下大势已经很清楚了,只有晋国和吴国才是最有资格争夺天下的势力,谁能够击败对方,谁就能统一天下,开创新的王朝。
而不甘心仅仅做个河北之主的李存勖,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冒险渡河袭占郓州,接着晋吴双方又围绕杨刘渡口展开激战。
为了保住渡口,李存勖再次冒险率军突袭,并且成功的将吴王杨渥统领的军队给包围在这个无名山坡上。
经过一夜的激战后,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似乎统一天下的机会就在不远处了。
然而就在这时候,一切都如同梦幻一般,不可一世的晋军居然在最后关头被吴军突然的反击给击溃了。
一切的努力,一切都梦想,都在这一刻随风飘散。
面对这样的结果,李存勖不疯才怪。
他疯狂的挥舞着宝剑到处乱砍,吓得赵在礼和其他侍卫们一哄而散,远远的逃离开。
“大王,咱们已经败了,还是先撤吧。”
“大王,接受事实吧!”
众将士纷纷苦劝着,希望李存勖能冷静下来。
许久之后,他才扔下手中宝剑,口中长长叹息一声,道:“吴王杨渥毕竟是吴王杨渥,能够一同南方,果然绝非侥幸啊!”
在刚刚那种情形下,连李存勖都认为自己已经必胜无疑了。
在他看来,若他是杨渥的话,面对那种情形最好的选择就是趁着晋军尚未合围之前,立即率部突围。
只要能成功与平阴的主力大军汇合,那么吴军还有一战之力,胜负还犹未可知。
然而他却没想到杨渥居然会来一个反冲锋,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当然,除了杨渥在最后关头做出的出人意料的反冲锋外,吴军高昂的战意和坚定的意志同样大为超出他的预料。
在昨天刚刚围住吴军时,他觉得最多一个晚上就能击溃敌军,然而没想到最后打得这么苦,付出这么多伤亡,而吴军最后还有勇气发起反冲锋。
他喃喃自语一般的小声叹息道:“若是在渡河之前就知道吴军如此坚韧,孤就算再狂妄自大,也不会轻易渡河啊!”
当然,他也就这么一说而已,即便是历史再来一次,他也一定会选择率军渡河的,毕竟若是不渡河,那就意味着放弃郓州,放弃杨刘渡口,同时也意味着放弃他父子二人四十年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
感叹了几句后,这时山坡上已经没有一个晋军了,全部都逃下来了,一夜奋战夺取的阵地都落入了敌人之手。
好在吴军此时也非常疲惫,且自身伤亡太大,所以在将晋军赶下山后便停止了追击,停下来进行休整。
而晋军一方的将士则渐渐从溃散中清醒过来,回想着自己刚才莫名其妙般的仓皇逃命,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羞愧之色。
尤其是李绍荣,他身为晋军骁将,一向都以勇武善战而闻名,每次征战时他都或是作为先锋,或是作为李存勖的亲随贴身护卫,英勇奋战。
然而在刚才的战斗中,他竟然也被吓得不敢抵抗,拍马就跑。
如今回过神来,李绍荣脸色羞怒交加,险些没背过气去。
他如丧考妣一般,整个人浑浑噩噩的行走在营地里,好不容易找到李存勖后,这才勉强恢复了一些理智。
“大王,末将罪该万死,还请大王降罪!”
正文 第六百八十五章援军到来
李存勖脸色惨然,仿佛没有听到一般。
李绍荣只好又说了一遍:“大王,末将罪该万死,请大王降罪!”
李存勖这才反应过来,有些惊讶的问道:“尔有何罪?”
他刚才为大军的突然溃败而感到震惊,一时失神,却没有注意到李绍荣在关键时候的临阵逃跑,只以为后者是被溃兵裹挟着后撤的,所以才这样问。
但李绍荣却不知道,他还以为李存勖是在故意说反话,当即脸色更加羞怒。
他大声请求道:“大王,末将兵败而回,罪当万死。但请大王看在末将往日功劳份上,给末将五千兵力,末将愿再攻敌阵,若不能取胜,末将愿以死谢罪!”
李存勖眼神一亮,原本惨白的脸上顿时恢复了一些神采。
“对啊,我军虽然惨败,但我军骑兵尚在,而且溃兵收拢起来后,只要稍作整合,就能继续进攻,而敌军的援军尚未抵达,此时言败为时尚早!”
晋军有一支骑兵一直都没有投入战场,一来骑兵更适合在平野上冲锋陷阵,而不适合用来攻坚;二来,李存勖也必须留下部分兵力作为后备军,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变故。
所以一晚上的激战,哪怕是战事最为激烈的时候,李存勖也没有动用这支骑兵,而是将其留在后方营地里。
这次晋军突然溃败,吴军仅仅将他们驱逐到山下便没有继续追击,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晋军的骑兵还在,不敢追得太急。
此外,从山坡后面涉水绕道的那支军队目前也还完整,集中起来就是一支生力军,这么算的话,未必就没有一战之力。
心中重新有了希望,他当即振作起来,走出营地,向刚刚从山坡上逃命回来的众将士看去。
然而这一看,却是让他大失所望。
只见原本士气如虹,看上去神采奕奕的将士们,此时却如同斗败的公鸡一般坐在地上,垂头丧气,目光呆滞,兵器扔在一旁,身上铠甲头盔等也戴的歪歪斜斜,令人难以相信眼前这些人就是曾经的那支横扫四方的晋军精锐。
当李存勖的目光扫过时,众将士或是低下头去,或是将目光转到他处,没有一个敢对上他的目光,更没有谁愿意站出来请战。
李存勖大声呵斥道:“都站起来,你们现在的样子还有一点精兵强将的模样吗?难道一次兵败就让你们完全失去了斗志吗?”
众将士三三两两的有人站起来,将盔甲扶正,但还是有很多人坐在地上,似乎没有听到李存勖的话。
李存勖见了更加恼怒,大声骂道:“你们这些混蛋,站起来,没听到命令吗?”
这下子,众多将士才全都站起身来看向他。
李存勖心中恼怒不已,但也知道这时候光生气是没用的,必须设法鼓动士气,尽快发起新的进攻。
他沉声道:“刚才一战咱们失败了,被敌军从山坡上一路赶了下来,咱们一个晚上才夺取的阵线在一刻钟就丢失了。这是耻辱!是你们每一个人的耻辱,当然也是孤的耻辱!”
“自从四十多年前,孤的父王起兵以来,虽然经历过诸多败仗,甚至被人打得全军覆没的情况都有,但像刚才这种事情,却从来没有发生过。”
“这样的耻辱,你们难道就忍受吗?难道你们准备带着这样的耻辱一直到死吗?”
“反击!咱们还没败,咱们还有希望!咱们过去是战无不胜的,今日也一定是战无不胜的。若是还有想要洗刷耻辱的,就站出来,孤会亲自带领你们反击,一定能击败敌军,生擒杨渥!”
李存勖并没有做长篇大论,他此时采取的办法就是用兵败的耻辱来激发众将士的血气之勇。
若是在平时,他这一手绝对能起到作用,因为眼前这些将士都是晋军最精锐的,他们心高气傲,不可一世,不管是各弱小藩镇的军队,还是契丹、后梁,甚至包括吴国等强大势力的军队,他们都不放在眼里。
在他们看来,只有自己才是天下间最强的军队,其他的军队不过是“战五渣”和“战九渣”的区别。
所以若是在平时,李存勖这样做肯定能激起将士们的求战之心。
可惜在此时却是不成,因为这支军队的心气已经完全被打没了。
此时在他们心中,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昔的那种不可一世,反而有了一丝对吴军的畏惧心理,觉得吴军或许才是真正的不可战胜,至少在眼下他们是无法取胜的。
所以李存勖的这番努力,虽然让一部分人重新振作起来,有了求战之心,但更多的将士却是更加羞惭起来。
当一个人感到羞惭的时候,若是加以激发,那么对方或许能振作起来,重新爆发出斗志;但同样也有可能就此彻底沉沦下去,彻底失去斗志。
很不幸,眼前的晋军就是后面这种情况。
李存勖见了后脸色变得极为难看,眼前这支军队还是他熟悉的那支军队吗?还是那支曾经战无不胜的军队吗?
他的心中升起了浓浓的失望之情,同时也对众将士的反应感到悲哀。
一支打了败仗的军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支军队已经感觉不到羞耻了,这样的军队,就算还能欺负一下那些弱小的敌人,但只要再与强大的敌人对上,他们就会现出原形来。
李存勖脸色阴沉,他正准备再说点什么,就在这时候,一旁的赵在礼站了出来。
“大王,将士们征战了一晚上,实在太疲惫了,您看是不是先让他们休息一下再做打算?”
顿时,刚才还沉寂得如同一潭死水一般的营地里立即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
“是啊,大王。末将不是不想反击,但将士们实在太疲惫了,还是先休整一番再说吧。”
“大王,厮杀了一个晚上,将士们滴水未进,饥寒交迫,急需休整。还请大王容许将士们休整一会。”
“请大王开恩,让将士们吃点东西,喝点热水吧!”
……
到处都是求请,到处都是哀叹,刚才还很沉静的营地里瞬间便如同置身闹市一般,令李存勖听了更加感到悲哀。
他深知此时不是休息的时候,因为此时一旦下令休息,那就不是一两个时辰的事情;而现在天色早就大亮,敌军的援军随时都会赶来,这种时候哪里有时间休息?
然而正所谓众怒难犯,即便他心中再怎么焦虑,再怎么希望能尽快发起反击,但他此时也明白过来,若是自己再逼迫下去,将士们究竟会怎么做就难说了,甚至连激起兵乱都不是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以眼前这支军队毫无斗志,毫无心气的状态,若是自己再强逼他们,即便他们重新上了战场,也很可能再次崩溃。
等到那时,这支军队就彻底完蛋了,就算不用敌军来攻,他们自身就要崩溃了。
赵在礼更是在一旁道:“大王其实不必太担心,敌军援军哪里会这么快赶来?咱们先休整一下再进攻,应该还来得及的。”
而李绍荣本来是主动请战的,在这种时候他本来应该站出来支持李存勖的,然而当他看到将士们的情形后却犹豫了。
若是带着这样的军队去进攻,他只怕这不是洗刷耻辱,而是会遇到更大的羞耻。
所以犹豫了瞬间后,他最后选择一言不发,跟在李存勖身边默默看着眼前局势的发展。
最后,见众将士都不支持自己,反而一个劲的请求休整,便是李存勖也只能哀叹一声,沉声下令道:“既然诸位执意要休整,孤岂能违背大家的意愿?只希望诸位将士休整一番后,能迅速振作起来,反击敌军,一举致胜!”
“多谢大王开恩!”顿时,将士们一片欢呼,与刚才的沉寂完全不同。
见此情形,李存勖心中更加失望,却也只好摆摆手,步履蹒跚而去,眼神中已经带着茫然之色。
今日这一战还有希望吗?敌军的援军又会在什么时候赶来?接下来的战事将会如何发展?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焦虑不安,却又无可奈何的只能等待。
……
与晋军营地的情形大为不同,此时山坡上的吴军却是神采奕奕,一个个面带笑容,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他们刚才抱着必死的决心对敌军发起反冲锋,心中满是悲壮之色,并没有指望能击退敌军,却没想到最后的结局会是大胜而归。
这样的场景是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
“大王,咱们胜利了!”
“大王,真是难以置信,敌军居然溃败了!”
……
当见到来回巡视的杨渥时,将士们一个个都激动不已的对他说着。
对此情形,杨渥虽然感到高兴,却没有太过激动,反而心沉如水。
这一战的胜利可以说完全是依靠将士们的浴血奋战才取得的。
没有任何花哨,也没有任何的取巧,完完全全都是硬碰硬的激战,最终他们击败了敌军,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天之前出兵时,他率领的中军将士共有两万三千人,如今还能站起来的却不过七千人左右,一大半的将士都永久的倒下了。
更让他感到心痛的是,朱虔佑这位忠勇的汉子也倒下了。
历史上的朱虔佑,作为王茂章的副将,与王茂章一同领兵去青州救援平卢节度使王师范,淮南军虽然取得大胜,但最后撤退的时候却遭到杨师厚率领的梁军追击,无法摆脱。
关键时候,也是朱虔佑主动站出来,率领五百骑兵断后,最终为大军争取到撤退的时间,但他率领的五百人也全部战死,没有一个活下来的。
如今的情形更加危急,若不是朱虔佑率先喊出“死于此”的口号,并且以那般悲壮的冲锋来鼓舞士气,也不会激得将士们奋不顾身的发起反击。
而若是吴军将士们反击的势头稍微弱一点,气势稍微低一些,那么他们就不可能一举压倒晋军,更不可能让晋军吓得掉头逃跑,进而彻底崩溃。
所以说,刚才一战能取得胜利,朱虔佑居功至伟。
可惜这样忠勇的大将却已经倒下了,杨渥心中自然不痛快。
此时他正在尸山血海中漫步,准备返回山坡上朱虔佑倒下的地方去看看,就在这时,杨琰在山坡上满脸激动的大喊道:“父王,快来啊,朱虔佑将军还活着!”
杨渥听了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满脸不可思议的问道:“什么?不可能!”
他亲眼见到朱虔佑身中六箭倒下,怎么可能还活着?
但此时不光是杨琰这般说,另外几个跟在杨琰身旁的侍卫也大声道:“大王,是真的,朱将军受了重伤,但还活着!”
杨渥这才信了,他拔腿就往山坡上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军医!快来军医!”
等到了山坡上才发现,原来军医早就已经赶到了,正在为朱虔佑处理伤口。
吴军军中一直都有不少军医随军,尤其是他亲自率领的这支军队,里面更是有不少医者,其中甚至很多都是宫里的太医,医术极为高明。
见杨渥到来,其中一位医者开口解释道:“大王,朱虔佑将军受了重伤,此时还在昏迷之中。”
杨渥急忙问道:“那他的情况如何?究竟能不能活下来?”
“请大王放心,朱将军的伤势并不致命,臣等定能将其救回来。”
杨渥听了又惊又喜,面露疑惑问道:“你说他伤势并不致命,那他为何会昏迷不醒?”
医者解释道:“大王,朱将军的伤看着很重,不过实际上那六支箭矢只有最后一支才比较危险,差点伤到要害,至于其他五支箭矢,其实都被铠甲阻挡,入肉不深,不过是皮肉伤罢了。”
另一个医者接口道:“不错,其实朱将军之所以会昏迷过去,一个是身上的伤太多,导致失血过多,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太疲惫了。只要将伤口包扎好,再好好疗养,应该没有大碍。”
杨渥顿时大喜过望,而更让他惊喜的是,就在这时,有侍卫指着远处大声喊道:“援军,咱们的援军到了!”
(很抱歉,不过作者君原本收入就不多,为了每个月的全勤奖,只能出此下策了,还请诸位读者多多包涵。)
正文 第六百八十六章反击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如今的杨渥却是双喜临门。
朱虔佑虽然伤得很重,但并不致命;他的伤势主要是一夜激战后留下的,虽然有重甲保护,没有受重创,但长时间没有包扎伤口让他失血过多,这才是他昏迷过去的根本原因。
而他最后冲锋时连中六箭倒地昏迷,看着很吓人,但不像已经被确认阵亡的李章那样是脑部中箭,朱虔佑中箭的地方都非要害,所以只要救治及时就不会有太大危险。
得到这个消息后杨渥已经够惊喜了,而另一个让他惊喜的消息却是援军及时赶来。
出乎他的意料的是,赶来的援军居然不是李简,也不是李德诚、朱思勍或者柴克宏统领,统领援军的居然是杨刘南城的军队!
当那面代表着周本的将旗迎风招展,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时,山坡上的吴军将士们纷纷发出胜利的欢呼声。
与此同时,山坡下面,晋军营地里却如同死寂一般,无数人望着远处正在靠近的吴国援军,面如土色,整个营地都开始骚动起来。
援军到来的方向乃是战场的北面,也就是左翼方向,那边的地形比较狭窄,河流刚好将其截断。
而此时,晋军之前派出去准备用来绕后包围吴军的那支军队,正好在撤退时与吴军援军正面对上,大战立即便爆发起来。
晋军一方刚刚经历了惨败,士气正低落,士卒们毫无战心,只想着退回去休整一番;而吴军援军却是作为生力军赶来,士气正旺,这一番交战顿时便将晋军打得落花流水。
山坡上这边的吴军看到援军轻易的将他们的对手击溃,顿时更加兴奋起来,甚至忘了疲惫,也忘了惨烈伤亡带来的悲痛,一个个都在大声欢呼着。
而晋军营地那边也很快发现了局势的变化,他们的骑兵当即出动,前来接应那支晋军后撤。
双方的战事更加激烈起来。
那支刚刚抵达的援军应该也只是前锋,他们的人数并不算多,也就五六千人而已,虽然士气高昂,但面对敌军的骑兵也不得不小心提防,一时间战事陷入僵持中。
没过多久,几匹快马绕过战场飞奔而来,很快便爬上山坡,向杨渥报信。
当头一人,竟然便是杨渥的大舅子周邺。
见到周邺,杨渥当即惊讶问道:“你怎么来了?现在是谁在领兵?”
“回禀大王,山下的军队是由王俨俦将军在统领。”
杨渥点了点头,接着问道:“来了多少援军,杨刘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虽说这里的局势紧急,但杨渥也从来没有指望杨刘那边派来援军,他只希望围城不要出现问题就好。
只听周邺得意笑道:“父亲共派了一万五千大军过来,如今只是先锋抵达。至于杨刘那边,大王还请放心,那边的战局非常好,听说我军昨晚还成功的伏击了敌军,杀伤城中守军五六千人呢。”
“什么?还有这种事?”杨渥又惊又喜,连忙询问详情。
原来,昨天杨渥派人将这边的情况通报给周本后,周本麾下众将一听说杨渥亲自率领的中军被晋军主力包围了,顿时都坐不住了,大家都认为应该立即派兵过来支援,以防出现不测。
但周本却认为,自己的任务乃是围攻杨刘南城,至于救援的任务应该主要交给平阴的李简来完成才对。
他当然不是反对派兵来援,但他认为应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再派援兵去支援杨渥。
毕竟杨刘南城被围困至今已经有八个多月时间,城中将士虽然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出城袭击过,但如今晋军大举渡河,谁又能保证城中守军不会趁机杀出来呢?
若是万一派出太多援军去救援杨渥,导致留守兵力不足,而城中守军又突然杀出来突袭,导致围城失败,那才是更可怕的后果。
所以最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