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没有了排华法案,但是华人的生活范围仍然被限定了起来,大部分社区都不允许华裔居住。
一些社区接受少数族裔的要求是要上过大学,但是大部分大学仍然控制着少数族裔的入学人数。
也就是说,美国的白人们虽然给了少数族裔一些希望,但是,大部分人都被拦在大门之外。
日后几乎控制了美国的犹太人,在这个年代也是被歧视的对象,许多犹太人都是靠读书才能摆脱被圈禁的地位,无数的行业对犹太人紧关着大门。
至于黑人,那就更不用提了,去饭馆吃饭,他们只能坐指定的位置,去上厕所,不允许用白人的洗手盆。当然,更多的场所根本不允许黑人出入。
美国的棒球运动,橄榄球运动,根本不允许黑人加入,他们只能去玩篮球。
比华人更可怜的是,黑人的孩子上学都只能去特定的社区学校,任何有白人的学校,能接受犹太人和华人孩子,却不会接受黑人孩子。
周南一起在想,美国的华人生活在一种逼仄的社会环境里,自己这次来美国,还要在这方面为改善华人的处境努力一把。
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刚到美国,就感受到了所有华人的欢迎与激动。
他推开了挡在身前的波普勒和福莱格说道:“我相信我的同胞们不会有任何伤害我的意思。”
他高举着自己的右手,一直跟他们挥舞着,将自己的护照递给了海关工作人员。
他的名气或许已经传到了美国,即使不知道他,看到那些华人,也会知道他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没有遭遇任何为难,就被工作人员在护照上盖下了大印。
“欢迎来到美国,周先生。”
“是的,我喜欢美国,我已经感受到了美国的热情。”
第三十七章 来的恰好
接机大厅的环境很明显,虽然华人们来了很多,但是却被限制在了一个固定的环境里。当然,这也可能是机场的工作人员不允许他们打扰到其他旅客,不一定是有歧视的原因。
周南也没有计较这件事,他就是想要改善华人的处境,也不会选择在这样的环节跟美国人挑刺,这样只会激化矛盾。
一个警卫走到了周南的身边,用德语说道:“约纳斯,希望你能劝你的这些同胞离开这里,他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工作。还有,感谢你为德国人民做的一切!”
周南看了看他,他笑了一下说道:“我出生在法兰克福,十岁的时候才来到美国。”
周南点了点头,在波普勒他们的陪伴下来到了这些华人的阵营前面,望着这些华人,他的鼻子又有些发酸了。
所有人都静静地看着周南,等待着他开口,但是一股激昂冲击着他的心,他却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向着众人深深鞠了一躬,直起身来,才缓缓说道:“我来自瑞士,你们现在也都是生活在美国,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面对你们,我有很多的话想说,可是却又似乎什么都不用说……”
他回头向奥黛丽招了招手,奥黛丽连忙将自己提着的一个小行李箱递给了博尼塔,来到了周南的身边,挽住了周南的手臂。
周南介绍说道:“她叫奥黛丽,是我的妻子。我现在生活的很幸福,我也希望你们都生活的幸福。如果你们都生活的幸福,那么我祝福你们,如果你们有谁觉得不幸福,也可以直接给我写信告诉我,我将会尽力帮助你们。这里是机场,我们不要在这里妨碍到其他旅客的通行,稍后到了酒店,我会联络几家媒体,将我想说的话告诉大家。谢谢你们来迎接我,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国家也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所有人都鼓起掌来,一个中年男人大声说道:“周南,好样的,我们以你为荣。”
周南笑了笑,又鞠了一躬。“我也以你们为荣。”
让机场方面严阵以待的接机事件就这样风平浪静地过去了,一帮媒体却有些觉得不够火爆,几个记者围了过来。“周先生,我们能够采访一下你吗?”
“请跟我的助理联系,稍后回到酒店,我会接受你们的采访。”
二十个小时的飞机,周南虽然已经疲惫不堪,但是却也不能就不理这些记者。欧洲的记者会对他有宽容之心,是因为他为欧洲人出了不少主意。美国的媒体对他却只会有挑剔。
想要从一开始就确定自己的形象,媒体方面的公关一定要做好。现在可不是后世,舆论都被财团和媒体控制,想要抹黑一个人,比后世容易多了。
他不会在美国发展,自己的形象可以不在乎。但是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同胞的处境变的更糟。
因为只是短暂在纽瓦克住一晚,第二天上午再转机离开,所以周南他们并没有离开机场,只是机场旁边的一家酒店住了下来。
跟他们分开的只有科蒂香水公司的一半工作人员。他们这一半人员将会在纽约筹办一场推介会,等奥黛丽从洛杉矶回来的时候举办。
另一半人当然是跟着奥黛丽一起,在洛杉矶举行推介会。
“亲爱的,你洗了澡就去睡觉吧,坐飞机太辛苦了。”
奥黛丽却嘟着嘴摇了摇头。“我要陪你一起,你比我更辛苦呢!”
周南的心登时熨帖无比,“那你去洗澡吧,我先准备一份稿子。”
埃廷尼正在跟媒体沟通,安排等会儿的采访。时间虽然有些来不及,但是周南还是快速写了一份稿子出来。
他准备等一会儿哪家媒体愿意全文刊登他的稿子,就多回答几个问题。要是全部都愿意刊登,那他就是累一点也心甘情愿。
只不过,他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今天这样的情况,所以有些没有防备,手头也没有合适的稿子。
那样的演讲稿,绝对不适合他这个初到美国的人发表。所以周南只是中规中矩地写了一封针对华人和美国人的感谢信,其中不吝夸赞。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他在瑞士的家的地址和邮箱,既然答应了要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当然要让他们能找到自己。
机场附近的酒店不多,这家酒店是派拉蒙的工作人员帮忙联络的,条件很一般,没有会议间。
跟酒店的管理人员沟通了一番,终于说服了酒店的经理把早餐厅借用一下,方便周南在那里同时接受采访。
埃廷尼负责跟酒店沟通,施托尔科则跟那些媒体统一思想。他的口才本来就很好,最后说服了几家媒体的记者,都跟总部联络好,愿意全文刊登周南的文稿。
十一点半的时候,周南下楼来到了餐厅,招呼这十几个记者坐下。由于时间比较急,几乎没有时间寒暄,采访就开始了。
在凌晨两点之前,稿件必须确定好,还需要排版,然后安排印刷厂印刷。最早四点,最迟五点,印刷好的报纸就要出厂,还要分配到报亭。
采访的内容没有出乎周南他们的预料,基本上就围绕着周南来美国的目的,对美国的印象,周南的学术研究,以及欧洲复兴计划的开展。
是的,欧洲复兴计划已经成为了目前美国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了。
二战结束了,但是美国的战时经济造成了许多行业的产能过剩。时间进入47年以后,一场小的经济危机袭来,许多产能都必须要找到倾销的渠道。
南美购买能力有限,亚洲一穷二白,东欧几乎成为了红色疆域,目前最适合消化美国产能的地区就只有西欧。
周南的欧洲复兴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借助美国的实力,双方互补性的经济问题,也让双方成为了最合适的合作对象。
刚上任不久的马歇尔就盛赞了周南的欧洲复兴计划,认为这个方案可以完美解决欧美之间的经济问题。
而不少财团也在积极游说国会,希望国会能尽快批准这个计划。这也可以说是目前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这个计划的倡议人刚好这个时候来了美国,他们当然要询问周南这方面的意见了。
欧洲复兴计划虽然对欧洲的帮助是最大的,但是对美国也是有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好处。消化过剩的产能,优化工业结构,控制欧洲工业经济,不论那一点都会让那些资本家们变的积极起来。
而且,美国遏制政策的出笼也要求美国必须向非共产主义国家提供援助,以起到遏制苏联影响及扩张的作用。
美国国内就有不少人认为,利用经济援助,甚至能吸引东欧国家加入这一计划,从而使他们从正在形成的苏联集团中脱离出来。
实际上,欧洲复兴计划虽然还在研究之中,但是美国第一批的援助物资已经离开了美国的港口,目的地是希腊和土耳其。
在英国已经无力承担对两国的职员之后,为了让这两国对抗红色大潮的前线国家能稳定下来,美国当仁不让地继续援助他们。
周南在采访中明确表示了美国的步子走的太慢,每晚一天,在欧洲就有更多的人死去。
最后,记者们问到了今天来接机的华人们,周南当然也是表示了感谢和激动,认为自己受到华人同胞的喜欢,让他对美国的印象更好了。
别的没有学会,但是跟其他政客一样睁眼说瞎话,周南也练的炉火纯青了。
周南的演讲稿是用德语写的,写完了之后,他的英语翻译也按照周南的习惯和与其,翻译好了这篇文稿。采访结束的时候,所有人带着文稿兴冲冲地离开。
有两家距离比较远的媒体,甚至等不及回去,直接将采访稿打电话念给了总部听。
接受完采访已经是凌晨一点半了,周南早就饿的饥肠辘辘,将助理准备好的面包吃了两个,却感觉自己肚子还是空的。
奥黛丽也还没有睡觉,一直强撑着等着周南回来。等周南草草洗漱了一番,躺在了床上,她抱着周南的胳膊。
周南在她的脸上亲了一口。“晚安,宝贝儿”
她却已经没有了反应,刚抱着周南的胳膊,就已经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周南感觉还没有睡好,就被博尼塔她们给叫了起床,一行人急匆匆吃了早餐,周南喝了两碗猪肉蘑菇汤,又吃了两个面包,这才觉得自己肚子吃饱了。
十几个人再次坐上飞机,这一次又是十多个小时的飞行,在洛杉矶的傍晚时分,终于抵达了这座天使之城。
50年,这里建市的时候,还只有一千六百人,但是这里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美国的第四大城市,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以及老首都费城。
虽然这个如同煎饼一样被摊开的城市,被誉为美国最大的农村,但是谁也不会否认这里的经济活力。
对此,周南比所有人都更有信心。洛杉矶在未来不仅会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加州也会变成美国最富裕的州。
第三十八章 群情沸腾
美国和欧洲最大的区别就是粗犷和精致的区别,在欧洲,一切都是精致和小巧的,但是来到美国,你会发觉这里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欧洲人认为美国人是土包子,是暴发户,但是心里未必没有羡慕的意思。在人均占有的资源方面,欧洲人是拍马也赶不上美国人。
特别是来到地广人稀的西部,看到那些宽阔的街道,粗制乱造却又占地广阔的木板房,同行的人们无一不在批判美国人不会过日子,拜拜浪费了无数资源。
希尔顿酒店的洛杉矶经理,亲自带人开了一部尖头客车,来到了长滩机场迎接周南他们,跟他同行的还有瑞士使馆的一格叫格拉索的工作人员。
听到众人的批判,他也不生气,一直笑嘻嘻地听着,有时还跟着自嘲几句。
不管是另一世的记忆,还是这辈子的见闻,瑞士人如果说是这个世界上最讲究生活细节,最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恐怕也只有东瀛人会说声不服。
现在的瑞士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被瑞士誉为经济支柱的钟表,精细加工,医药,化工这些目前的发展规模都还很一般。而旅游也因为全欧洲都穷,目前的收益也很低。
而二十一世纪的瑞士,能被誉为欧洲花园,甚至是世界花园,靠的就是所有国民对细节的苛刻要求。
在瑞士,除了农田,没有任何一点裸露的土地,所有的土地必须强制种草,种花。所以你到瑞士旅游,特别是在德语区,你只能看见绿草,鲜花,森林,唯一裸露在外的,只有岩石。
特别他们对细节的追求,简直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城市先不提,如果到了瑞士的乡村,哪怕是一条乡村公路,你会发觉,公路与路边的草丛,衔接的没有一点空隙,公路上连一粒小石子都很难看到。
可是现在的美国呢?你在电影里面看到的黄沙漫天的浪漫凄美,到了现实里面,就是乌烟瘴气。
长滩也应该是属于大洛杉矶的核心区域了,但是这里就像贫民区一样的大工地。
街上污水横流,拉土的工程车和手推车络绎不绝,街道虽然宽,但是路面上掉落的石子和泥块让这里的街道脏乱不堪。
所有人都紧闭着车窗,因为汽车排放的黑烟和满天的灰尘实在让人有些恐惧。幸亏他们昨天晚上已经见识到了美国的东部夜景,要是第一次来美国,见到这样的夜景,恐怕还会以为自己来了贫民区。
整个洛杉矶就像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有施工的工地,更主要的是这些工地都缺少管理,噪音污染,扬尘污染,运输污染,反正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脏乱差怎么来。
本来对美国充满憧憬的博尼塔就忍不住有些目瞪口呆,显然没有想到在她心里自由,发达的美国,竟然如此不堪。“如果这就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那我宁愿瑞士永远贫穷。”
在领事馆工作的格拉索虽然也还是一个年轻人,但是能从事外交官这样的职业,对社交技能掌握的当然很娴熟。他引导着话题介绍说道:“美国的西部大开发一直在持续,因为政府的监管不力,所以显得有些乱,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里的经济活力。等我们到了北洛杉矶,那里的环境比这里要好多了。距离我们住处不远,还有一个圣莫妮卡海滩,大海和沙滩,这可是瑞士没有的景色。”
周南小时候就是在海边长大,在绿岛生长到十六岁。纯以自然景观来说,洛杉矶相对于有着绿水,青山和绵延海滩的绿岛来说,风景还要差一些,他自然没有多大兴趣。
不过其他人一听到海滩,立即就变的心动了起来。瑞士可以说有着这个世界上最浓缩的自然景观,但是唯一缺少的就是大海和海滩。
缺什么,自然对什么就憧憬。
奥黛丽掰着指头算了半天,有些失望地说道:“约纳斯,我们好像根本没有时间去海滩游玩。”
周南宽慰说道:“现在才四月,去海边还有些冷。等你这次电影拍完,我带你去找个无人的风景秀丽的海岛,畅快地玩一段时间,怎么样?”
“真的吗?”奥黛丽立即感动了起来,偎依进了周南的怀抱。“约纳斯,你真好。”
当汽车来到了位于北洛杉矶的比弗利山,位于山脚下,日落大道和威尔榭大道交叉口的希尔顿酒店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这家酒店是康拉德在洛杉矶重金打造的旗舰酒店,三叶草的造型,可以让每个房间都能享受阳光的照射,并且景色还不单调。
但是,比酒店更吸引人的不是酒店本身,而是在酒店广阔停车场上面欢迎的人群和媒体。
在机场的时候,周南的心里还稍微有些失落,因为他只是过境纽约,都还受到了两三百华人的欢迎,为什么到了洛杉矶,却没有看到华人欢迎,甚至连媒体都不关注呢!
可是看到这一幕,他才真正明白了过来,原来人员都已经被组织好了,在这里等着他。
希尔顿酒店的位于两条大街交叉口的之间,一家酒店占据了整个一块区域,三个方向都有很大的停车场。
他们进来的这个停车场,已经被封闭了起来,里面足有好几百华人。并且,这里不是只有成年人,周南还看到了许多小孩子和老人,他们一个个手里挥舞着国旗,还有周南的照片,在看到周南乘坐的汽车抵达的时候,欢呼声立即就爆发了出来。
数百人黑压压的人头给人的气势是完全不同的,汽车里面的人都沉默了下来,看着有些激动的周南。
周南隔着奥黛丽拉开了她旁边的车窗玻璃,跟华人们招着手,立刻又引起了巨大的欢呼。
“周先生,对我们特意的安排还满意吗?”
施托尔科看了一眼欢呼的人群,笑着反驳说道:“用一场简单的安排,就能笼络无数华人的心,希尔顿先生的确是一个优秀的商业人才。你们酒店这几天的生意应该是爆满了吧!”
这个叫比尔的经理嘿嘿笑了起来,虽然没有承认,但是他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周南从东海岸向西海岸飞行的旅途中,他抵达美国的新闻比他更快就抵达了西海岸。他在机场的讲话,在酒店接受的采访,还有那封声情并茂的感谢信,也在一天之内传到了西海岸。
在华人最多的旧金山,得知周南这一次的行程并没有安排旧金山,就有好几个团体组织了几百人来到洛杉矶,只为了欢迎周南。
而洛杉矶本地的华人,许多家庭都是一家老小全体出动,让周南感受到他们的热情,他们的骄傲之情。
近百年来,华人能够在世界上享受盛誉的学者本来就不多,能够依靠学术,直接跻身一个国家领导人地位的更是一个也没有。
周南已经成为了所有华人的骄傲,这一点,是所有华人的共识。
而且周南并没有忘本,他在巴黎跟华人团体积极联络,今年还在瑞士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元宵灯会,轰动了整个欧洲。
特别是因为他的提议,荷兰下定了决心,要在东印度群岛建立一个华人掌权的国家,这简直是一颗重磅炸弹,直接震撼到了所有华人的心。
虽然这个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来,但是已经有无数的华人捐钱捐物,只为了给这个华人自己的国家贡献一分自己的力量。
有无数的华人都已经开始变卖家产,准备前往东印度群岛,他们要离开别人的国度,去属于华人的国家,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
光是在美国,华人就成立了不下于二十个组织,他们已经成为了美国和婆罗洲上面华人国家的沟通桥梁,无数人准备离开美国。
在旧金山,目前就有华人组织建立了一家航运公司,安排了四艘船专门从事美国和婆罗洲的航运服务。每周都有一艘远洋货轮,载着一千多人和数万吨物资前往婆罗洲。
美国政府对此也是持支持态度,那些财团也借此想要积极加入进来,为美国控制当地的经济做准备。
他们甚至还拿出了一个援助方案,只要华人们接受,他们将会提供全面周到的援助服务。
荷兰现在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自己都需要接受美国的援助,在这个时候,根本无力阻止美国的小动作。
当然,他们因为控制了东印度群岛的外交和税收,只要华人这边承诺的五十年政策不变,他们也不用担心短期内就大权旁落。
五十年政策不变是周南给华人们的建议,他跟那些同胞们认真分析了目前的国际局势。认为这个新兴的国家站在荷兰的背后,能够从三方获利,绝对比直接投靠美国,却成为苏联的眼中钉要强的多。
而他的眼光也是受到全世界的推崇的,那些华人们接受了周南的建议,在这个最大的原则问题上跟荷兰人退步了。
所以,现在荷兰人准备扶持的七个国家,还要数这个华人国家的建立,走的更顺利一些。
周南率先走下了汽车,又回身牵住了奥黛丽的手。他们立即受到了满场的欢呼。
跟华人们互动了一番,在比尔的带领下,他走向了人群前方的一个简易舞台,那里还被酒店准备了一套话筒和音响。
周南没有丝毫的怯场,安抚地拍了拍有些紧张的奥黛丽的手背,牵着她的手一起走上了舞台。
第三十九章 华夏
“四千五百年前,炎黄部落的融合,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从来没有在历史的长河里堕落,哪怕在最黑暗的时候我们仍然秉持着华夏民族的特性。同一种文字,同一种文化,同一种思维,同一个理念,我们的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不曾断绝过的传承。”
“虽然这一百年来,我们的文化遭受了外来文化的侵袭,让许多人不在为我们悠久的历史而骄傲,不再为我们的传承而自豪。但是,任谁也不能否认,中华文明,华夏文明,是如今历史上最为悠久和灿烂的文明。我虽然身在瑞士,你们虽然身在美利坚,但是我们的根在华夏,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们都是中国人,五千年的血和根,已经让我们的灵魂里面都打上了炎黄子孙的烙印。黄皮肤,黑眼晴,这是代表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喝过了长江黄河水,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养育恩。虽然我们身在异国他乡,但是我们始终都记得我们身上的烙印,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越是了解世界文化,我越是为自己的文化而骄傲。当其他的国家,因为宗教,因为信仰,因为联姻,再也不能分出一个明显的界限的时候,但是我们却依旧坚持着五千年的传承,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都能清楚地认识我们。”
“古老的三江水诞生了我们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