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朋友和访客的场所,二楼成为周南助理们办公的场所。
除此之外,还会建设一个员工宿舍,专门准备留给周南以后身边的人住宿和留宿访客的客房。
除了这些,在靠近马棚的旁边,还会修建一座大型的沼气池,以后的生活废水和动物粪便,可以就地处理,并且有了生活用的沼气。
除了规划新居,周南就享受着难得的安宁。
这几年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惬意。
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逗逗才一岁半的莉莉,跟已经放暑假的奥黛丽在湖中荡舟。跟雅尼克商议一下以后的规划,听卡洛琳和凯莉在自己面前啰嗦其他的孩子们。
跟维拉偶尔逗逗嘴,跟曼弗雷德谈谈德国的命运,也督促利昂完成他的暑假作业。
琐碎却又温馨的,没有那么多波折的,这才是生活。
这也是周南一直渴望的生活。
但是,这种日子总是短暂的。
因为雅尼克他们要回德国了……
英国人当初给了雅尼克半个月的时间,之前的一周已经在日内瓦消耗掉。在塞纳尔别墅住了一周,他们就不得不准备离开。
即使不是因为英国人的许可,雅尼克也要回到德国,处理他跟大众公司的谈判业务。
大众原本就是在希特勒的指示下才成立的,这座工厂有百分之七十五都是国有股份,沃尔夫斯堡所在的下萨克森州政府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所以跟大众的谈判其实是很简单的,因为主要就是要看英国人的意见。
但是,在国外,任何资产的所有权都是不受侵犯的,下萨克森州政府虽然只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但是他们拥有否决权,也就是后世著名的“大众法令”。
大众法令是47年,英国人在处理大众资产的时候,答应下萨克森州的,这里我有意提前了,不是bug
所以雅尼克也在担心,他会被视为德奸,遭到当地政府的反对。
周南对雅尼克的收购没有半点建议,因为他本来就不懂任何商业。他更关注的是沃尔夫斯堡所在的位置,就是以后的东西德分界线。
他跟雅尼克详细说了自己的粮食计划,这个计划让雅尼克既震惊又感动。立即表示,只要在沃尔夫斯堡稳定下来,就尽快展开这一计划。
只要他能从苏联人那里弄到粮食,他就能很快收拢人心,人们再也不会把他当做德奸,只会当做忍辱负重的英雄。
听到周南这样的安排,雅尼克真的感受到了,自己这个养子,是真正成熟起来了。
可惜的是,施托尔科这个时候还在罗马,也不知道他现在跟苏联人谈的怎么样了。否则的话,雅尼克也能有底气前往沃尔夫斯堡谈判。
这次的分别没有了以前的伤感,因为局势在好转,他们能来第一次,以后也能来第二次。
最舍不得不是最崇拜周南的利昂,也不是心疼周南的卡洛琳,而是怀着大肚子的克劳迪奥。
霍夫曼家族在德国虽然日子过的还比较好,但是德国境内什么都缺,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只能保证基本的生活条件。
但是在瑞士,各种水果,各种点心,各种好吃的几乎是应有尽有。克劳迪奥已经被养刁了嘴巴,想到回去之后就跟这些美食无缘了,就想赖在瑞士。
可惜她百般撒娇,雅尼克和曼弗雷德也不会把她留在瑞士,她也不能留在瑞士。
本来预计的一号上架,发布几十章后,写一点温馨的生活。但是推迟到十号上架,不能一上架就写平淡的,所以这个过程省略了,接下来要去英国了。。。。
第九十六章 棋手和棋子
施托尔科终于从罗马回来了,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不算好也不算坏的消息。
好消息是意大利方面顶住了各界的压力,坚持把事件简单化,只把刺杀周南的巴里贝尼当做个人行为,以杀人未遂罪,判处他八年监禁。
法国方面难得地没有任何意见,他们生怕意大利方面将责任推给他们,也没有在乎巴里贝尼是自己的国民,认同了这项判决。
这样一来,不管哪个国家也不能拿这件事做文章,这件事就等于是过去了。
周南在伤口疼痛,排泄不方便的时候,对这个巴里贝尼虽然恼恨不已。
但是得到了这个消息也松了一口气,哪怕背后有阴谋,他也不愿意往下查,因为这样只会让事态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重。
不好不坏的消息是,苏联方面原则性地同意了版权换粮食的请求,但是对换多少粮食,要求多少年的版权,如何交易,如何运输,都没有给一个确定的答复。
他们要求周南亲自去莫斯科跟领袖谈,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领袖想要见他。
周南抛出的欧洲国际关系分析,欧洲复兴计划,都触动了苏联的神经。
但是领袖为什么要见他,却没有人知道,想从他这里了解一些什么,也没有人知道。
在莫斯科方面有意不透露原因的时候,想要从外围探听到领袖的真实目的,是不可能的事情。
周南对苏联没有畏惧感,虽然老毛子做什么事都喜欢简单粗暴,但是周南现在作为一个国际名人,也不会遭遇什么胁迫。
苏联可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几十个加盟国组成的,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他们还要几分脸面。
不过周南却也不能直接过去,即使要过去,也要得到西方各国的谅解。毕竟,他身在瑞士,西方各国现在还是习惯把他看做“自己人”。
他要是一声不吭就过去了,难免会让人怀疑他跟苏联之间有什么勾当。
“路德维希,你在家休息两天,然后去日内瓦。拉上红十字会,打着人道主义的名义,跟各国斡旋一番,争取得到各国的谅解。然后你先去一趟莫斯科,先去探听一下具体情况,如果你过去还确定不了,我会在秋收的时候去莫斯科。”
这件事不能拖,因为缺粮这件事还没有真正爆发出来,周南总不能等到到处都没有粮食的时候去要粮食,且不说对方到时候会不会提价,给不给都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可以不用休息……”
“不,我不需要你如此忘我的工作,家庭和事业,我们应该达成一个平衡。你有多久没有见到你的孩子们了?”
施托尔科脸上闪过一丝温柔,却又说道:“我听说了你准备修建新居,能不能给我们一家留一套房子?我可以让我的妻子把工作转到这边来……”
这个时代的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奉献精神都不是后世的人能比的。周南很清楚,他的目的是想把家搬到韦吉斯来,然后以后家庭工作两不误。
施托尔科的家庭条件其实也不差,在欧洲闹革命的一帮人,其实真正的穷人很少,大部分都是一些家庭条件不错的理想主义者。
他的家庭原本就是中产阶级,但是这个时候的中产阶级,实际上就是有钱人了。他继承了父母留下的一套房子,还有不菲的存款,这才有闲心跟他的导师一起闹革命。
不过这些家产早就败光了……
但是他的老婆娶的好,在年轻上学的时候就崇拜施托尔科。现在是苏黎世大学的古典文学教授,也是一个真正的文青,并且她也一直在背后支持着施托尔科的理想。
施托尔科出狱之后,晃荡了好几年,也就是最近几年,对苏联那一套已经完全失望了,才收心,甘愿当一个幕僚。
“她可是苏黎世大学的教授……”
“卢塞恩大学也曾经给她发过邀请函……所以工作关系并不难办。而且我的大儿子已经工作,小儿子也已经上大学,搬家并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
周南想了想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在农场的北部边缘,赠与你几百平米的私有土地,你自己建一座房子起来怎么样?”
“那更好,卖掉苏黎世的房子,在这里可以建一座更大的房子,生活在农场里,也会比城市里更舒心。”
当天下午,周南就叫过来了恩特勒布赫,商量了土地赠与的手续问题。
正好整个农场的规划还没有出来,这个时候加建一栋房子,也不会影响到整体布局的协调。
施托尔科会留在瑞士处理这件事,反倒是让诺德愿意跟周南一起前往伦敦。
梅丽莎放暑假了,原来是家里住不下,雅尼克他们回了德国以后,她就迫不及待来农场了。让她失望的是,还要等到下个月,才能等到小狗的降生。
周南他们此行先前往荷兰阿纳姆,参加伊恩的婚礼,随后从鹿特丹坐船前往伦敦。
自由民主党非常重视周南的这次伦敦之行,除了周南自己的几个助理,他们还派出了好几位联络员,专门帮周南他们处理琐事,联络各界人员。
但是,谁来主管联络事务,在党派内部也引起不小的竞争。谁都知道,跟着周南的这趟伦敦之行,是真正的镀金之旅。
当让诺德自告奋勇地出来,愿意替周南当联络官的时候,才把这件事情平息了下来。
周南是一枚棋子,虽然他已经从一枚棋子,逐渐变成了棋手,但是他很小心地缩了回去,甘愿做自由民主党的一枚棋子,却不愿意当一个棋手。
他跟自由民主党目前是唇齿相依,甚至跟整个瑞士都是这种关系。虽然他已经有了影响世界的能力,但是他却甘愿与自由民主党,与瑞士共同分享这项能力。
这不是他懦弱,而是不愿意过早陷入政治的漩涡,失去了其公正性和独立性。
他引以为傲的是他的学术,是他的谋略,而不是他的拙劣的手段。在本质上,他就是一个老文青,如果他直接参与政治,恐怕会被随便一个人玩的团团转。
所以,他的退缩,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而自由民主党也成功塑造了他的对外形象,就是一个超脱世俗的学术大家,而不是一个阴谋制造者或者说是谋略家。
这样虽然似乎让周南失去了直接的攻击力,但是任何人也不能轻易地攻击到他。他的存在,可以给自由民主党,给瑞士,带来更大的关注和荣耀。
“梅丽莎,不要跑,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
梅丽莎回身牵着奥黛丽的手说道:“奥黛丽,我跟坐在你们的车上吗?我不想跟爸爸坐一部车。”
“可是,你爸爸也是跟我们坐一部车啊……”
梅丽莎立即开心地笑了起来。“那最好了,我喜欢跟你一起。”
周南的伤势其实还没有完全好,但是他却已经等不及了。目前他手头上的事务太多了,不尽快把完稿,许多工作就开展不起来。
自由民主党也等着周南全部完稿,才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这本书。
现在已经进入了八月,距离在罗马中枪已经快一个月了,屁股上的伤势好了差不多了,周南已经可以躺着睡觉,只能还不能坐。
但是手臂上的伤势开始觉得不严重,却因为伤到了骨头,目前还没有拆掉夹板。
所以这次出行,周南乘坐的汽车并不是普通的轿车,而是用一辆卡车改装成的箱式货车。车厢里面进行了改装,有一张长沙发,可以让周南躺在上面。
二三十年代,美国已经流行起了房车。但是欧洲的面积不大,需求也就不算旺盛。加上刚经历过世界大战,民生凋零,所以欧洲的房车还没有开始发展,也就只能这样将就一番。
开始在瑞士演讲的时候,周南身边就两个人,轻衣简从,也没有多少记者关注。
去法国演讲的时候,身边也只多了两个人。记者也是只有瑞士几家,合伙开了一部车跟上。
到了去意大利的时候,周南的身边就跟了一群人,记者们的数量也是翻了几番。
这次的荷兰和英格兰之行,周南的身边就是一个庞大的团队了,光是英语翻译,就跟了四个,还有医生和律师,再加上自由民主党派来的联络员,总人数将近二十人。
虽然在农场隐居了一段时间,跟随的记者不是很多,但是根据自由民主党了解的情况,许多记者已经在荷兰守株待兔了。
埃廷尼小心翼翼地将装着周南一份文稿的行李箱提上了车,一直放在自己的腿边。
还没有定稿的下册文稿目前也只是有两份,这还是众人生怕文稿有损毁,特意让人打印出来了一份,然后锁在了银行的保险箱里。
看了一下车厢里面的周南躺在沙发上,奥黛丽和斯蒂芬妮,梅丽莎坐在他身边小声说笑。
另一边,让诺德和赫姆斯特拉夫人也在小声地说着话,人都齐了。
他凑近了驾驶室后面的窗口,跟司机说道:“出发。”
第九十七章 同一个地球
虽然在实质上,周南曾经是作为德国人的帮手在阿纳姆工作。
但是因为周南的出名,加上他在阿纳姆期间没有做过任何欺负荷兰人的事情,还娶了一个荷兰人的后裔。所以在感情上,荷兰人对周南反而有了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特别是在周南跟的纠纷发生以后,赫姆斯特拉夫人夫人回到了阿纳姆,并且得到了许多阿纳姆居民对周南的认可,荷兰人更是把周南当做自己国家的女婿了。
哪怕,奥黛丽实际上的身份应该是英国人。
荷兰的媒体每次报道周南的时候,都显得非常友好。从第一次世界经济论坛,周南给荷兰政府寄过来了一份关于荷兰未来的讨论,荷兰政府对周南也是不吝褒奖。
周南这次住院,荷兰王室和政府也都发来了慰问信,送来了鲜花和礼物。
这也让周南对于自己的这次的荷兰之行想要达成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感到乐观。
夏天的欧洲,也并不觉得炎热,特别是车厢特意开了几个通风口,凉爽的风吹进来,反而更增添了几分惬意。
只有在路过卢森堡的时候,下来一阵大雨,关了通风口,车厢里面有了几分闷热。
周南和埃廷尼终于确定好了抵达阿纳姆的演讲稿,两个人都轻松了下来。“车队到哪里了?”
“已经过了比利时的烈日,马上要进入荷兰境内。”身体不太好的让诺德一直窝在他特意准备的一张单人沙发里面,惬意地看着外面的风景。
闷了半天的梅丽莎见周南他们收起了资料,立即开心了起来。“约纳斯,你们工作忙完了是吗?”
周南笑着点了点头,跟奥黛丽相视一笑。奥黛丽眼睛瞥了一眼车前方的留声机,周南就明白了过来。“梅丽莎是想听音乐了吗?”
梅丽莎点了点头,小大人一般地说道:“太无聊了,我想听音乐,但是不能打扰你工作。”
周南忍不住笑道:“梅丽莎真乖,想听什么音乐?”
“我自己来……”她扶着沙发来到了留声机的旁边,自己挑选了一盘唱片放了进去,不一会儿,一曲命运交响曲就响了起来。
听到这振奋的音乐,周南也闭上眼睛享受了起来。在这个时代,谁不是在跟命运抗争呢?
他有幸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大部分人,却只能等待命运的裁决。
几个钟之后,唱片唱完了,梅丽莎又熟练地换了一面。所有人都不觉得麻烦,只有周南觉得这是听音乐最不爽的时候。
唱片一面只有三分钟,两面也才六七分钟。一曲英雄交响曲三十三分钟,就需要五盘唱片。
而且胶片的成本居高不下,在这个时代,享受音乐还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
车队抵达了比利时跟荷兰之间的边境,由于两国原本就是一个国家。只是因为德语区和法语区的矛盾,分裂成了两个国家。
但是分开之后,两个国家的关系一直比较好,边境也是如同虚设。只不过,像周南他们这样的车队,还是要停车检查一番。
车子还没有停下,坐在驾驶里面的费沃德回头叫道:“约纳斯,边境这里有欢迎的人群。”
周南行动不便,埃廷尼凑到了窗口那里张望了一眼,回头说道:“看起来像是荷兰的大学生们自发组织的欢迎团队,还举着旗子。”
周南还没有决定好该怎么办,让诺德已经说道:“大学生一直都是社会的主流,我们既然是扬名,约纳斯你还有自己的目的,那么到了荷兰,就应该将声势聚起来。”
周南点了点头说道:“奥黛丽,等一下我们一起下车……”
奥黛丽一边让斯蒂芬妮帮她看看自己的头发,一边回答说道:“当然,这是我的主场了。”
自从两个人突破了那种关系,加上周南中枪之后,在她面前把人都丢完了,他在奥黛丽的眼里已经不再是个神一样的守护者,而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小丫头翅膀硬了一般,也学会跟周南逗嘴了,不过这却让两个人的心贴的更近了,感情也更好了。
车子停稳了下来,车后面立即聚集了一大帮年轻人,他们一个个朝气蓬勃,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他们扯起了两个横幅,一个上面写的是“约纳斯,欢迎回家”一个上面写的是“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欧洲”。
光是从这两个条幅,就已经能看出他们的态度了。
奥黛丽略微有些紧张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从周南的左侧,扶住了他的胯骨部位。
费沃德和埃廷尼一上一下,打开了车厢,放下了悬梯,下面立即传来了热烈的掌声。
周南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掌声也就更激烈了。周南露出着温和的笑容,伸出了右手跟大家招手,在奥黛丽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下了悬梯。
一下车,周南就立即被这些年轻人围住了。从另外车上下来的两个随队警卫大急,一边大声喊着平静,一边尽量保护着周南,不被这些年轻人挤到。
好一会儿,下面才平静了下来,周南也没有摆任何架子,跟这大约四五十人的队伍一一握手。
这个场面是随队的记者们最喜欢看到的,不停地从各个角度拍摄照片。
这几十个年轻人竟然还不是一起来的,一伙来自阿姆斯特丹,一伙来自海牙,全部都是放假的大学生。这个时代,也就只有大学生慢容易串联,其他人没有电话,没有组织,想凑到一起都不容易。
由于已经准备好了抵达阿纳姆的演讲,所以在这里周南并没有发表长篇大论。只是向他们表示了感谢,并且跟他们一起合影,承诺会将照片寄给他们学校。
不过这些学生可没有这么容易打发,他们长途跋涉过来,可不是只为了在边境迎接周南,而是要聆听周南的演讲。
过去的两个多月的经历,所有人都知道了,周南演讲的水准之高。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遗憾,因为周南的手臂还在吊着,看来今天想听他的箫曲,是没有机会了。
车队继续出发,后面也多了两辆卡车。
学生们可没有周南他们这么讲究,一个个站在后车厢里,一路上不停地大声地唱着歌,朝气蓬勃地周南都感到羡慕。
虽然他的年纪依旧年轻,但是心态却已经老了,再也享受不到这样无忧无虑的快乐。
沿着跟德国边境线平行的公路,一路向北。
在傍晚时分,汽车终于停在了阿纳姆赫姆斯特拉家族主宅门口的街心花园路边。
数千阿纳姆的民众自发地前来迎接,将不大的街心花园这里挤的水泄不通。
阿纳姆市政厅早就准备好了,不仅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舞台,还连上了广播。不仅整个广场,就连整个城市,全国,只要调到这个频道,都能接收到周南的演讲信号。
这次来荷兰,他主要的目的是来参加伊恩的婚礼,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
从阿纳姆市政厅如此热烈的欢迎,也能知道,在这个时候,没有人在意伊恩的婚礼,他们只在乎周南会在今天演讲什么内容。
但这个时候,周南自然不会讲那些沉重的现实,而是跟荷兰人拉起了关系。
“当我从38年来到美丽的欧洲,其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宁静的阿纳姆度过的。而且在这里,我还有幸遇到了我心爱的女孩,成为了荷兰人的女婿。所以,在我的心里,这里已经成为了我第二个故乡。”
周南对着台后面的奥黛丽招了招手,虽然她有些害羞,但是毕竟她也有登台表演的经验,加上这里也是她的家乡,所以她落落大方地来到了台前,站在了周南的身边。
阿纳姆人们看到台上的一对璧人,都忍不住起哄了起来,台下也响起了祝福的掌声。
“虽然那个时候,阿纳姆还处于被德国人控制阶段,虽然,我来到荷兰的目的并不纯粹。但是我始终庆幸,我从来没有对任何荷兰人举起过拳头,端起过枪口。荷兰人,德国人,华人,在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名词,那就是地球人。”
由自己的经历,周南将话题拉向了更高的层次。也道出了今天的主要的议题,那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园”。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出生,生活,乃至死去。沧海桑田,世事变幻,唯一不变的是,这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虽然我们分属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放的更远大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切战争都是毫无意义的……”
周南一直以煽情的语调,用普世价值观的概念,来引导所有人的和平理念,有用各种事例,来阐述人类应该对地球的保护。
最后,又将视角从宏观转向微观,由群体转向个人。
“我们不应该破坏我们唯一的家园,而是应该来守护他,保护他,虽然我们终将死去,但是却可以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第九十八章 布局(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