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雅尼克却没有太多的担心,他把约纳斯的话记得很清楚,只要控制好公司的技术发展,不让技术出现断层,光是依靠目前的甲壳虫汽车,大众就有能力起死回生。
更重要的是,约纳斯提出的技术授权生产,这个新的盈利渠道,是现在所有的企业家们,都没有看到的。
如今的企业管理还比较落后和封闭,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是自己独立建厂生产,这也跟企业的性质有关,因为这个时代,哪怕是大型企业,手里掌握的优势也不多。
技术授权是一个双刃剑,当你的技术扩散了出去,可能就会影响到自身的稳定。
但是周南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他在后世见过的多了,技术提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一个落后的地区,哪怕你就是给了他全套的技术,他们可能也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掌握。并且还会受到原材料,配套体系,工艺加工,包括管理方面的制约。
在这个过程中,原本的企业又能有更多的技术领先优势。
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其他工厂的建设,能够将自己的影响力更大的扩散出去,占领市场。
而大众拥有的最大优势就是有一大批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一款产品,那就是甲壳虫汽车。
这款全世界最大销量的汽车,是大众目前的拳头产品,也是大众能走向全世界的有力武器。
最少在七十年代以前,没有任何一款车销量能跟甲壳虫相比。
听到约纳斯的这些话,哪怕即将面对巨大的困难,雅尼克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虽然技术研发他不行,工厂管理也不在行,但是对人的管理,他还是有一些自信的。
霍夫曼家族能跟从在远东开一家小商行,发展到现在这么大的规模,靠的不是老霍夫曼,而是他。
在远东,他能跟军阀,日笨人周旋,能得到法肯豪森将军的赏识,靠的主要是他的社交能力。
现在有了约纳斯的先知,加上他的管理,他相信,霍夫曼家族只会发展的更好。
窗外的田野风景如画,但是大片的田野只是绿草丛生。德国人现在没有种子,没有口粮,田野里面也只能荒芜。
睡了一会儿的劳森斯醒了过来,看了看自己的手表,问道:“雅尼克,现在到哪里了?”
“刚过了布伦瑞克,很快就能到沃尔夫斯堡了。”
劳森斯用手在自己的脸上揉了两把,笑道:“看你似乎有些紧张,放心好了,有伊万赫斯特少将的照顾,你能顺利接手大众公司的。”
雅尼克的视线从田野里几个挖野菜的孩子身上收了回来,跟他笑了一下说道:“对于这些我并不担心,我只担心以后怎么把大众发展起来,要知道,我现在可是欠了一大笔钱!”
第一一零章 希望
车队进入了沃尔夫斯堡,最显眼的建筑就是汽车厂铸造厂的四根高耸的大烟囱。这已经成了沃尔夫斯堡的标志,每一个宣传册上,都有这四个烟囱的照片。
汽车厂在运河的北岸,厂区的面积很大,周边都是无人的森林。
工人的家却安在运河的南岸,在统一规划下,形成了一片风景秀丽的社区。
火车站与运河平行,沿着运河的南岸向东西衍伸,一边连接着柏林,一边连接着布伦瑞克和汉诺威。
在几年前,从鲁尔区的钢材,配件,瑞士来的仪表,汉诺威来的轮胎都能通过水路和铁路直接运到这里。而从工厂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汽车和坦克,也通过运河和铁路源源不断地送到欧洲各地。
不过,现在的大众工厂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河北岸的工厂去甚至不允许工人们进入,那里面的大部分设备也被拆卸运走。
无数的工人只能依靠英国人发放的不多的食物,在这里艰难生活。长期的营养不良,让每个人的身体都虚弱不堪,就是想反抗,也没有足够的体力。
汽车经过运河大桥的时候,在桥头的位置,有几百个工人静坐在大路上,堵住了公路出入口。
车队一直开到了他们的面前,他们都没有起身,只是用无神的目光注视着车队。
海尔德有些疑惑地问道:“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雅尼克看了看劳森斯,他也摇了摇头。雅尼克沉吟了一下说道:“下去问问就知道了。”
这个时候,大桥那边过来了一群英军士兵,一个个全副武装,整齐地跑了过来。
人群显得有些慌张,但是他们依旧静坐在路中间。雅尼克下车了以后,才发现路边的草地里也被搭建了许多帐篷,不少人站在帐篷门口,冷漠地看着车队。
一个个子矮小的大胡子老人凑了上来,身后还跟着一群年轻人,他们显然对这个老人非常尊敬,将这个老人保护在中间。
老人用英语说道:“各位长官,请给我们派一个医生吧,我们没有不合理的要求,只是不想自己的亲人就这样死在自己的面前。”
雅尼克深吸了一口气,强忍着悲从心来的感动,故作冷漠地看了一下路边的帐篷。“那里面都是住的病人吗?”
听到雅尼克的德语问话,对方楞了一下才说道:“你是雅尼克霍夫曼?”
雅尼克楞了一下问道:“你已经知道我了?”
“是的,英国人的通告在一周前就已经贴出来了,我们都在等着你的到来……”老人在身上擦了擦自己的手,才伸出手来说道:“德恩哈克,曾经的大众工厂生活部主任。”
雅尼克跟他握了握手,说道:“我原本以为,会最先见到生产部门的主管。”
哈克苦笑了一下说道:“几乎所有的管理层都被抓了起来,如今的大众工厂,只能靠一群年轻人支撑,不,只是一群没有前途的人在这里等死……”
雅尼克又看了一眼那些帐篷,海尔德和其他随从已经下车,去查看那些人的情况。“有多少生病的人?”
德国的医疗体系几乎崩溃,即使还有医生,也没有任何药物,现在这些生病的人,差不多就只有等死的命运。
哈克充满希望的目光看着他说道:“超过一百人,并且大部分是老年人……”他很怕打动不了雅尼克的心,补充说道:“他们都是充满了经验的技师和工程师,可是现在却……”
雅尼克知道自己想要接收大众,会面对很多阻碍,但是没有想到,这些人对自己的到来似乎并不抗拒。
这里面自然是因为这些病人,英国人不会把宝贵的药品用在德国人的身上,生病的老人只能默默等死。
可是他也不可能拯救所有人,且不说花多少钱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恐怕不少人是不治之症。
他们自己恐怕也没有活下去的希望,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有药品能减轻一些痛苦。
那队英国士兵整齐地跑过了大桥,大声地呵斥着坐在地上的工人们。对不听话的工人,虽然没有端起枪口,但是态度绝不和蔼,不少士兵都用大脚踹着他们的身体。
领队的排长显然认识劳森斯,他笑着跟劳森斯打起了招呼。“劳森斯先生,欢迎来到沃尔夫斯堡,虽然今天的欢迎仪式有些特别。”
雅尼克用英语说道:“能让你的士兵温和一点吗?这些工人没有任何威胁力,他们甚至都饿的站不起来。”
虽然不认识雅尼克,但是这位排长也不是一个傻瓜,从这些人站的位置,他就能看出这些人是以雅尼克为首。
而工厂里面,这几天那些大人物的忙碌,为的就是今天的客人,他要是不知道雅尼克是谁,那也太蠢了。
他回头呵斥了一声,那些士兵们的暴力动作都停了下来,列队站在了人群的中间。
他这才又回头笑道:“霍夫曼先生,欢迎来到沃尔夫斯堡。不能怪我们的态度恶劣,只是因为这些人太倔强了。整个德国现在都缺药品,哪里会有人在乎这个小地方的几百人的死活。能够按时给他们发放食物,就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极限了。我是基特中士……”
雅尼克跟他握了一下手问道:“现在每人每天能发多少食品?”
他收回了手,笑着耸了耸肩。“我只是个中士,管理的也就只有这一个排。”
“三磅面包,两百克奶油。”哈克在一边说道:“这是一周的量……”
只有面包的话,这些食物恐怕只够一个人一天的量,但是现在,却要管一周。这也难怪这些人一个个脸色菜青,有气无力的模样。
想吃饱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些食物,仅仅能让他们不被饿死。
现在还是夏天,日子还容易捱,但是到了冬天,这些食物绝对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
想到约纳斯说的话,他的心里充满了压力。这个时候碰上粮食短缺,大饥荒,不知道会有多少德国人捱不过这个冬天……
他扭头对着哈克肃容说道:“哈克先生,我来到沃尔夫斯堡,就是为了给大众公司寻找一条出路,让工人们有活干,有能填饱肚子的食物,有……足够的药品。我不知道自己能做到哪一步,但是最起码,再差也差不过现在。”
哈克却不相信雅尼克的承诺,或者说他不敢相信。当然,更有可能是他一次为条件来为工人们要求更好的条件。
“霍夫曼先生,同样是德国人,我们对你接管大众并没有太多的不满,但是,我们不想听你事后的承诺,而是想要看到希望。这里每天都有人死去,我希望你能看在同是德国人的份上,能先给这些病人送来一些药品,我们自己有医生,但是却连最基本的止痛药都没有。”
雅尼克沉吟了一下,知道现在的退让恐怕会让这些工人得寸进尺。自己还没有接管工厂,他们就让自己出力,后面就会提出更多的条件。
想要指望已经陷入绝境的人还能有多少理智和道德感,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他们甚至会因为自己的退让,提出更多的苛刻条件。
但是,想要让他不理这些人,雅尼克自己内心也过不去,毕竟,他也是一个德国人。而他们这些人,现在提出的条件,站在他们的立场,也绝不过分。
“科伦夏尔,你留在这里,查看一下这里的情况,询问一下医生主要差那些药品,然后回到科隆找菲利克斯,调集一批药品过来。”
“是的,先生。”
雅尼克又转向哈克说道:“我现在能做的并不多,最少在接管工厂以前,我能做的不多,但是我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你们在我眼前死去。哈克先生,我是怀着诚意而来,并不是那些想要把大众工厂搬到法国的法国人,所以我也需要你们的配合和服从。”
哈克也听明白了雅尼克话里的意思,点头说道:“霍夫曼先生今天的谈判之后,可以到宿舍区来,我想会有许多人愿意跟你交流。”
雅尼克却不想过早地被牵扯进人事纷杂里面去,在目前阶段,他在乎的主要是英国人的立场。
目前的大众,人事关系太复杂了。法国人,英国人,工厂亲英派,亲法派,德国反抗派,地方保护派。这些人关系复杂,过早涉入进去,不利于他对工厂的掌控。
在没有了解到对方底细之前,雅尼克还是老老实实抱紧英国人的大腿最好。只有等到工厂被交到他的手里,把人事关系理清楚了,才是他发展自己势力的时候。
有了科伦夏尔留在这里,工人们并没有成为雅尼克进入厂区的阻碍,实际上,他们也没有直接对抗的精神和体力。
他们守在这里,无非就是为生病的病人们多争取一点生存的机会。
看着巍峨却破落的大众工厂,桥那头的那群衣着光鲜的英国人,雅尼克让自己平静了下来。
接下来,会面临一场艰难的谈判,这么大一家工厂的控制权,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获得的。
第一一一章 学术演讲
“……历史不是要告诉大家,在什么年代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应该告诉大家,这件事为什么要发生,为什么会发生。人类起源于非洲,但是为什么却没有在非洲发展起来?领先了这个世界几千年的东方文明,为什么没有将自己的影响力扩散全球?工业革命为什么会起源于西欧?而不是古印度,古中国?冷冰冰的历史事例,并不能引起读者的乐趣,甚至是在剥离读者的阅读体验。”
“但是,当历史研究人员能够将一件古代的事例,犹如讲故事一样分析出来它发生的前因后果,分析出来它在历史中的存在对现在的影响,那么,就等于是把读者也带进了历史,让普通人都能体验到阅读历史的快乐,让普通人都能明白,历史与现在的交互作用。”
“历史事实是历史研究必不可少的一块内容,但是其背后的逻辑则更加重要。有人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文明古国希腊、印度和中国,从文化、种族、制度等等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诚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些因素却无法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不是在更早的一个世纪或更晚的一个世纪发生。”
“也有人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非洲为什么落后,利用两百多年前的奴隶贸易与非洲现在的人均收入做回归分析,遗憾的是这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工业革命促使宗主国向殖民地不断的掠夺资源、并限制殖民地的工业发展,而影响最深的往往都是这些主要的奴隶输出国。因为这些国家最初都是收入相对较高、且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国家,他们的资源和地理条件都相对较好,进而成为欧洲国家掠夺的对象。尽管许多分析者使用了工具变量,但这种变量更多的可能是制度的替代。在所有的这些解释中,经济似乎只能扮演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而政治因素虽然是一个主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研究历史的最佳方法。但是这只能对欧洲城邦制度以前和古印度,古中国还在封闭期间的国家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当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干扰的时候,只是以政治因素的分析,伸直加上人文,制度,文化,也远远不能详细地来分析历史。”
“我学习之初就是以如今主流的兰克学派的方法来解读历史,这是我知识的来源。所以,我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掌握了更好的方法,就因此看不起兰克学派。历史在变化,时代在发展,总是会有更好的,更优秀的方法出现。人们应该承认历史,而不是否定历史,人们应该正视自身,而不是自欺欺人”
周南喝了一口水,稍微平息了一下气息。他看着大厅里的安静的数百学者,心里不自觉地有一种骄傲的自豪感。这里面有欧洲大部分国家著名的历史人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就连费弗尔这个如今在英国闹起了不小风波的家伙,也跟一帮不受欢迎的学者,充当了不速之客。现在都端坐在位置上,拿着一支笔不停地写写画画。
还有像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这样的国王,也像一个学生一样听着周南用德语演讲。
除了他之外,还有不少外交官员也坐在下面。
但是让他们有些失望的是,今天的周南似乎一点也不想提时政问题,而是完全地讲了一堂学术课。
在针对目前费弗尔掀起的争论中,周南几乎是在用公平的方式,分别抨击了他们的可笑。就连费弗尔的年鉴学派,也遭到了周南的讽刺,认为他们现在就看不起传统学派显得非常可笑。
这让在座的兰克学派的老朽们对周南也有了一丝好感,但是也绝对不会让费弗尔他跟他身后的一群人觉得愤怒。
指出了兰克学派的不足,年鉴学派的忘本,周南又抨击起了好朋友汤因比的历史研究。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并不是一项综合学科,或者说是一项综合的研究方法。因为他到现在发表的历史研究论文和已经印刷的书籍里面,全部都是以文明为单位进行的研究。
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等等。
虽然这种以文明为单位的研究的确优于用国家为单位的研究,但是却仍然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他的研究理论是兰克学派的衍伸和发展,也是兰克学派用以针对年鉴学派的最佳武器。
但是不能不说,他的研究方法的先进性,还是比不上年鉴学派的。年鉴学派得到了周南的提点,被费弗尔在短期之内就建立了一个先进的粗略的思想和研究构架。
他在得到周南的提醒之后,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或者说因为公务,他甚至连成熟的论文都没有发表几篇。
在原本的历史中,他就是因此在46年到4之间,受到了年鉴学派的猛烈抨击。这场风波甚至一度扩散到了全世界的范围内,差不多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他因此辞去了公职,返回了大学教书,因为这样有充足的时间来写作。
到了55年的时候,他把教授的职位也辞掉,专心创作。在46年以后,他虽然进入了老年期,但是创作出来的作品却越来越多。
以文明为单位的研究,虽然比传统史学派先进一些,但是也只是换汤不换药,根本性的思想和方法都没有变化。
除非,他把角度变成全球文明。
但是现在,周南已经用一本世界通史全面阐述了历史的变迁和对现在的影响,等于是走到了所有人的前面。
这也是周南的世界通史,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的史学派别里面。都能够引起全面反响的主要原因。
周南的抨击并不激烈,他只是指出不足,费弗尔他得到了周南的指点,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对周南只有感激。
而汤因比这次被周南抨击,更是两个人形成的一个默契。因为周南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故意先指出汤因比现在的不足。
而他只需要时候在报纸上承认不足,继续研究,这样他就不会被兰克学派利用,用以跟年鉴学派对抗了。
目前这摊浑水,就连他也是不愿意趟的。
周南却能通过这种方式,树立自己先进的学术理念,公正的态度。在那些学派没有证明自己的学术能比周南的先进,没有找到周南的学术缺陷的时候,是绝对不会给自己树立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的。
学术之争,虽然没有烽火,却是一个人立身的基础。周南之所以现在名扬欧洲,固然是有他后来给出的各种时政解决方案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因为他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
他的历史人文研究,他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建立,都让他得到业界的认可,因为有了这个基础,他的方案才会有这么多人的接受。
换做一个普通人,他即使知道应该怎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么他的计划就绝对不能得到广泛的支持。
因为做一件事或许很难,但是想挑刺,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所有的现在都是历史演化而来,历史不仅是一个过去,更是影响现在以及影响未来的基础。我们研究这些历史,同时也是为现在,为未来服务。这种解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变化,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一直优秀下去,总有被淘汰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与时俱进,而不是因为比别人领先了一步,便因此嘲笑对方的落后。”
“历史研究……”
台下的乔治六世动了一下身子,跟坐在旁边的汤因比笑道:“你的这个小朋友可一点面子也不给你留,他现在做的,不就是在嘲笑所有的学者们吗?”
汤因比也低声笑道:“那也是因为他怕自己被拖下水,有情可原。”
“这么说,这是你们故意的策略?”
汤因比嘿嘿一笑:“我可不会承认。”
乔治六世点了点头说道:“我承认,他的确是很有才华的一个年轻人,可惜的是,他今天并没有意愿来针对时政做一些评价和建议。我希望,你能安排一个合适的时间,让他参加我的宴会。”
“这是他的荣幸……”汤因比想到了周南的委托,故意提起说道:“他的妻子其实就是一个英国人,据说还是你的亲戚,并且他对自己的英国身份一直很珍惜,从来没有放弃过英国身份。”
汤因比将奥黛丽以荷兰的假身份跟周南结合,并且因此获得了瑞士国籍的故事说了一遍。她现在的事实身份虽然是瑞士籍,但是真正的合法身份依旧是英国国籍。据说,她这次来英国,也是想继承自己爷爷的爵位。”
乔治六世看了一眼汤因比,笑道:“看来你似乎也受到了他的影响,还是因此收了他的礼物?”
身为一个国王,他从小就要接受各种精英教育,对任何事务,都要具有分析事情本身背后隐藏的原因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国王。
汤因比不会无缘无故跟他提起这件事,这背后,肯定有周南的请托。
第一一二章 生物与历史
汤因比也没有隐瞒,直接肯定地说道:“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拉拢约纳斯周的很好的方法。像他这样的人才,一个不涉及任何利益的名誉爵位,如果能拉拢,可以说是非常廉价。”
乔治六世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台上依旧吊着手臂的周南叹道:“很难相信,在东方人里面,竟然能出一个如此优秀的人才。”
汤因比顺着他的意思说道:“他毕竟从小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不是吗?”
乔治六世微微笑了起来,他不怕周南无欲无求,而需要周南有所求,只有有所求,才能为他所用。
什么感情也比不上真正的利益有用,人与人之间,社会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