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背景下,维克多基斯想要从国内获得粮食,几乎已经不可能了。不过没关系,粮食没有并不意味着卢布也没有!
从保加利亚银行内借贷出几百万卢布出来应急,也一个不错的选择。
商业贷款,只要有足够的抵押品就够了。现在的三族联合王国手中当然是没有抵押品,不过这都是小问题,提前预售一些矿产又不是不可以!
由于风险的原因,这个价格自然会很低了,只要速度足够快,在俄国人反应过来之前达成了协议,拿到钱就可以搞定了。
至于后续的问题,维克多基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他知道只要保加利亚政府不干预,这笔贷款多半能成功,并且银行也是有能力摆平俄国政府的。
斐迪南会干涉么?答案已经很明显了!送上门的钱干嘛不赚?就算俄国人吞并了三族联合王国,也不影响这笔贷款的执行啊?
至于担心俄国人会不会在吞并联合王国后不承认这份协议?完全都是想多了,如果连这点儿小麻烦都不能够解决,那还在俄国开设分行干嘛?
。
'366。九十八章、中二少年的将军梦'
时间匆匆而过,一晃小斐迪南都满十八岁了,按照惯例他已经可以去服兵役了,可惜他年龄太小了一点,否则斐迪南绝对会把他送到战场上去镀金的!
但是现在肯定不行了,军队是崇拜强者的地方,小斐迪南还没有令众人信服的能力。
况且他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如果盲目的创造条件给他刷经验,可能还会让他养成目中无人的性格。
现在要不要让小斐迪南进入前线部队服役,已经快要演变成为了斐迪南的家庭矛盾。
受保加利亚国内环境的影响,小斐迪南从小就有一个将军梦,后来又进入了保加利亚陆军大学,由于战争原因,他们这一届军校生马上就要提前毕业了,按照惯例他们都会进入军队服役。
毫无疑问,因为要进入军队中服役小斐迪南表现的很兴奋。正所谓乐极生悲,打算上前线的他被谢尼亚王后抓了个正着,他的将军梦被打断了。
不要说上前线了,就连参军谢尼亚都反对,在她看来只要进入了部队,都是有可能会上前线的!
作为皇储一旦进入了军中,很多时候都会身不由已,只要前线出现了大的变故,政治上需要,他就必须要上前线。
母亲那一关过不了,小斐迪南又打上了父亲的主义。可惜在这个问题上,斐迪南的态度也令他很失望,同意他参军但是反对他上前线。
斐迪南的主要原因是小斐迪南年龄太小了,又是刚刚从军校提前毕业,真要上了前线也就是连排级军官,最多在师部混个参谋。
在世界大战中,基层军官的伤亡率一直都居高不下,显然斐迪南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儿子送上前线当炮灰的!
当然,也没有那个将军敢让皇太子上前线,估计他去了哪一支部队,哪一支部队就要回到国内修整了,想要捞取战功也没有机会啊!
至于给他一个高位,斐迪南更是想都没有想过,他还没有那么败家!
让一个没有任何指挥经验的小屁孩,去指挥数万乃至数十万人的军队作战,天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反正斐迪南是不想尝试,保加利亚现在又不缺将军,并且在各条战线上都占据了优势,只要拖下去就可以获得战争胜利,干嘛要冒险呢?
就算是要镀金,也得要小斐迪南有一定的能力吧?否则完全抢手下人的功劳,他也不要想赢得军队的支持!
斐迪南语重心长的说:“小家伙你还太嫩了,现在还需要学习,想要指挥军队作战,你还不够格明白么?”
小斐迪南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振振有词的说:“没错,所以我才必须要上前线,我伟大的国王陛下你不是说过,战争才是将军们最好的学校么?
现在你不能阻止我去最好的学校上学,等从这所学校毕业了,我就是合格的将军了!”
斐迪南微微一笑,说:“没错,战场上的确是将军们的摇篮,可惜你还不是将军,想要上战场等你成为了将军再说吧!
现在你的军衔仅仅只是一名少校,还是老老实实待在近卫军中服役吧!对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卫兵了,去门口站岗才是你的工作!”
论耍嘴皮子的功夫,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小斐迪南拍马也是赶不上他的,讲道理斐迪南就从来没有输过!
想要参军可以,门口的卫兵就是一份不错岗位,是许多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位子,将小斐迪南放在眼皮子底下,是他自认为最佳的选择。
小斐迪南愤怒的抗议说:“不!我伟大的国王陛下,你不能这样随便干预军队,我已经收到了去小亚细亚半岛方面军的第十二师服役的通知书了,按照兵役法我就必须要去服役,任何人都是不能改变的!”
斐迪南脸色有些发红,居然让儿子找到了法律依据,不过脸皮已经练出来的他,很快就恢复了过来。
一本正经的说:“你说的都是老黄历了,新的兵役法即将出台,上面规定了近卫军有权优先挑选军官,所以你已经被征调了!”
小斐迪南难以置信的说:“啊!这怎么可能?难道这部法律就是专门针对我一个人的么?”
“没错,这是我专门为你制定的法律!”斐迪南干脆利落的承认了
小斐迪南愤怒的说:“不行,你这是滥用职权,这是暴政,我要抗议!”
斐迪南怂了怂肩,说:“你随意好了!如果觉得不满意,可以向上帝他老人家投诉,你知道其他人是没有能力左右我的决定的!
不过上帝他老人家大概很忙,没空理你这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去当好一个卫兵吧!
当然,如果真的想要上前线的话,你不妨先去说服你的母亲,为了让你进入军队服役的问题,她已经两天没有和我说话了!”
对于小斐迪南现在的状态,斐迪南是一清二楚的,谁没有年轻过呢?他知道对待中二少年,光靠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小斐迪南想了想后,说:“好,这可是你说的,只要我说服了母亲,你就不会阻挠我上前线!”
斐迪南淡定的说:“当然,你应该相信我的信誉,什么时候反过悔?只要你说服了你母亲同意你上前线,我就给你一个证明自己机会!
但是如果就连你母亲都说服不了的话,那么就证明你的能力还不够,根本就没有能力指挥部队作战!”
让他先说服谢尼亚王后,也是斐迪南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否则他的儿子能够天天过来烦他,直到他同意为止!
这一点,斐迪南是一清二楚的,况且就算是前线,也是分地方的,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是有仗打的!
所以小斐迪南注定是要失望了,他的将军梦大概只能靠熬资历上了,反正他是皇储只要在军队中待上几年,就可以拿到将级军衔了,根本就不需要奋斗。
不过“当局者迷”,小斐迪南还不知道这一切,他现在还在为说服谢尼亚王后而烦恼。
讲道理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对一个母亲来说,涉及到了他孩子生命安全的时候,任何道理在她面前都是行不通的!
……
'367。九十九章、政治诱降vs海峡通航'
圣彼得堡冬宫,虽然现在已经是盛夏,但是这里仿佛还是寒冬腊月,没有一批暖意,尼古拉二世那张阴沉的脸直接将温度拉了下来!
自从入夏以来,尼古拉二世的心情就再也没有好过。没办法前线的坏消息不断,尤其是最近半个月,战场上的形势更是急转直下。
刚刚尼古拉二世又接到了战报后,然后粗犷的咆哮声再次响起:“废物,通通都是一群废物!
就算是七十万头猪,德国人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抓完,但是七十万俄国军队,居然在短短三天内成为了德国人的俘虏!
现在全世界都在看我们的笑话,一个集团军居然成建制的投降?
上帝!有史以来以来,最大规模的投降,居然被我们创造了出来!难道伟大的俄罗斯帝国真的没落了么?简直就是……”
也难怪尼古拉二世会如此生气,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俄军损失的总兵力就高达180万,北方面军已经完蛋了,西方面军也是摇摇欲坠,西南方面军在冬季攻势中损失惨重,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过来,又再次遭到了重创。
1916年7月日,德军打穿了俄北方面军防线。
7月6日,总兵力高达两百多万人的北方面军被一分为二,俄军北部防线崩溃!
7月9日,德军第六集团军完成了对北方面军的穿插,近百万俄军落入了德国人的包围圈中。
7月10日,德军再次攻破了俄西方面军的防线。
7月10日,俄北方面军司令官阿列克谢·安德烈耶维奇·波利瓦诺夫上将下令被包围的部队突围,最终以失败告终!
7月15日,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俄第二集团军被迫向德军投降,和他们一起投降的还有第一、四、五集团军的一部分军队,总人数高达七十万。
……
俄军又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在一次战役中一次性投降的军队人数超过了七十万!
军队的损失尼古拉二世可以不在乎,关键的是东线的战势已经无力回天了,尽管这会儿前线俄军还有三百多万军队,但也无力继续挡住同盟国的兵锋!
首相硬着头皮说:“陛下,现在我们还是想办法善后吧!”
尼古拉二世冷笑着说:“善后?怎么善后?难道你们还有办法反败为胜不成?”
显然,尼古拉二世现在受到了刺激,怒火已经掩埋了他的理智。这次战役的失败,可不仅仅只是一次普通的兵败!
这意味着他的雄心壮志,就此夭折了。俄军在前线的表现,让大家都看清了俄国人的虚实,这种情况下,还想称霸欧洲大陆?
不要说称霸了,就连压服保加利亚建立斯拉夫帝国都做不到,奥匈帝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匈牙利和奥地利实力相近成为了两元帝国,然后就在内耗中消耗了大量的国力,这肯定不是尼古拉二世想要的。
陆军大臣想了想说:“陛下,想办法止损吧!现在立即将前线的部队全部后撤,我们再后方重新构建防线。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能力独自击败德国人,但是只要协约国获得了最终胜利,我们一样赢了!
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不是追究为什么会失败,而是再次构建防线,挡住德奥联军的兵锋!”
或许是发泄够了,尼古拉二世冷静了下来,没有理会陆军大臣,反而将目光投向了总参谋长,问道:“参谋部有什么计划?”
总参谋长现在的额头上已经流出了冷汗,只要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俄军错过了最佳的撤退时间。
如果在同盟国反攻之前,就撤回原来的防线上,德国人也没有那么容易取得胜利。
可惜为了所谓的政治,俄军选择了在原地构筑防线,阻挡德奥联军的进攻,放弃了之前已修建好的要塞战壕,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现在想要在之前已经构筑好的防线上防守显然是不可能的,原防线这会儿很多地段都已经沦陷了!
陆军大臣提议的全军后撤再次建立防线,已经成为了俄国人最佳的选择。
参谋长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陛下,参谋部计划将国内刚刚动员的两百万军队派上去,在中俄罗斯高地重新建立防线,不过这还需要时间。
因此,参谋部计划让前线部队,交替掩护撤退,节节抵抗拖延时间。并且放弃罗马尼亚北部地区,将防务移交给保加利亚人!
等当冬天到来了后,我们再发动反攻收复失地,那个时候相信英法也准备好了,保加利亚也该解决了奥斯曼帝国,当时候三线齐攻,德国人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不得不说毛熊就是霸气,参谋部制定战略,就敢直接放弃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欧洲也就独此一家了。
尼古拉二世脸色现在非常的难堪,他不得不承认参谋部的计划可行性非常的高,同盟国中真正有实力的也就是德国人一家。
奥匈和意大利在这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都不怎么样,四国协约中任何一家都要比他们强。
现在相当于德国人一家在单挑英国人08个法国06个俄国,在欧洲大陆上还占据了上风,不得不令人佩服!
但是德国人的弱点也很明显,两线作战造成了兵力分散,首位不能相顾,在两线都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同时,协约国在海军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封锁了他们的海外物资运输通道,现在除了荷兰、瑞典、瑞士、丹麦、挪威五国还可以继续贸易外,德国人其它的国际贸易通道都被切断了。
一旦发生了持久战,没有足够的战略物资,德国人是肯定撑不下去的!
但是军事上最正确的选择,并不等于在政治上也是正确的,很可能还是灾难性的!
显然,放弃大量的领土,即便只是短时间的,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有可能会动摇沙皇政府的统治基础。
尼古拉二世此时也变得由于了起来,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甘心的问到:“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参谋长想了想说:“除非英法现在马上在西线进行全面反攻,逼迫德国人从东线抽调军队,还有一丝机会!”
……
在俄国人准备战略性撤退的时候,远在柏林的德国人现在也在犹豫,是不是要一次性将俄国人打垮。
不要看他们在前线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是德奥联军的损失也不小,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伤亡人数就高达近六十万,并且还在以每天两到三万人的数量增加!
照这样下去,等他们干掉了俄国人,德奥联军也会损失惨重。想要在后面的战争中,再干掉法国人赢得这场战争就难以实现了!
于是德国参谋长法金汉向威廉二世建议,趁着俄国人现在元气大伤对他们进行政治拉拢,诱使俄国人退出这场战争。
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历史上在俄军东线战败后,德国人就就抛出了橄榄枝,企图让俄国人退出战争,双方还进行了秘密接触,可惜走漏了风声,被英法给搅和了。
这个时空,同盟国的形势比历史上更加严峻,有人主张诱使俄国人退出战争,自然也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消息。
威廉二世慎重的问:“俄国人有可能退出战争么?”
这件事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一旦俄国人退出战争,德奥联军就可以投入到西线战场,打英法一个突然袭击。
西线突然增加了两三百万军队,英法是肯定挡不住的,一旦防线崩溃法国人就完蛋了,这基本上都可以宣布同盟国赢得了这场战争。
宰相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想了想说:“不管能不能成功,都值得我们一试!
甚至我们可以默认俄国人吞并罗马尼亚,或者是诱使他们进攻阿富汗地区,威胁英国人的印度!”
现在德俄矛盾并不严重,双方完全是可以妥协的,付出一些代价让俄国人退出战争,并不会损害到德国人的核心利益。
威廉二世想了想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就开口说:“那好,先派人去和俄国人谈谈,条件好商量。
只要俄国人可以退出协约国,我们就支持他们获得印度,就算他们还想要继续在远东扩张,我们也可以默认!
甚至如果他们还想获得君士坦丁堡,进入地中海的话也可以接受,只不过需要他们自己动手去取!”
众人脸色一变,威廉二世这次开出来的条件实在是太优厚了,如果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就提出来的话,还真的有很大的可能性让俄国人加上同盟国。
容克贵族出身的陆军大臣反对道:“陛下,许给俄国人这么多的利益,这场战争我们不白打了么?我们拼死拼活的战斗,反而让俄国人拿走了最大的蛋糕,这实在是……”
威廉二世打断道:“那也要看俄国人又没有这么好的胃口!这次战争,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干掉法国人,然后和英国人和谈结束战争!
一旦俄国人入侵印度,就让英国人自己去头脑吧!最好能够让他们为印度打一仗,相互消耗一下实力。”
……
德国人的如意算盘能够打响么?这个问题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单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现在俄国人退出战争保存实力或许更加合算。
前提条件是毛熊没有称霸欧洲大陆的野心,否则德俄之间就没有了缓和的可能。
德俄一开始接触,斐迪南就收到了消息,作为旁观者,他静静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仿佛什么都不知道。
他清楚俄国人现在就算是要退出战争,也必须要拉上保加利亚一起退出,否则战后他们拿什么对抗更加强大的德国人!
历史上英法说服俄国人最关键的一条理由就是——德国人太强大了,一旦让他们整合了欧洲大陆,俄罗斯帝国就只能够以二流国度存在下去了!
最终斐迪南还是决定给德国人捅一刀,将情报透露给英法,让他们去搅和好了。
反正论起外交手段来,自从卑斯麦宰相之后,德国人的外交就开始不在线了,现在有约翰牛在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
斐迪南关心的问:“参谋长我们的军队准备好了么?什么时候可以登陆意大利?”
总参谋长伊米亚…迪米特耶夫胸有成竹的说:“陛下,军队早就准备好了,只需要你一声令下,我们随时都可以发起进攻!”
斐迪南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那好,命令瓦力科特中将尽快发起登陆作战,具体时间地点让他自己选择!”
斐迪南有自知之明,他知道由于先知先觉的因素,自己的战略水平可能有90分,但实际军事指挥能力可能只有50分,所以他从来不插手前线部队的指挥问题。
尤其是这样的登陆作战,要实际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了,包括天气、海上的风浪、敌人的兵力部署变化等等都有可能会影响登陆的成功与否,就更加不能插手了。
“是!”总参谋长铿锵有力的回答道。
短暂的军事会议结束后,斐迪南悬着的心又放了下来。想必等意大利人退出战争后,俄国人中的主战派也一定会受到欢欣鼓舞吧!
毕竟这是一场政治仗,只要登陆成功,协约国联军将战火烧到了罗马,摇摆不定的意大利政府多半就要屈服了。
至于意大利人会不会拼死抵抗,这个无关紧要。反正这次协约国的登陆大军中保加利亚只有五个步兵师参与,其余的十六个步兵师都是英法的殖民地炮灰部队。
炮灰部队是可以随便消耗的,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了。毕竟对约翰牛来说,就算是损失一百万殖民地部队,造成的影响也比不上损失一万本土部队。
……
盛夏的七月,斐迪南正躲在树下乘凉,现在他是无比的怀念有空调的日子。哪里像现在,老式的电风扇呼啦啦的响个不停,不停的刺激着他的耳朵。
首相康斯坦丁突然来到王宫中,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或者说是俄国人的好消息更加合适!
“陛下,达达尼尔海峡我们已经清理出来了,现在可以恢复通航了,博斯普鲁斯海峡预计再过两个月时间,也可以清理出来恢复正常通航!”
斐迪南一下子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说:“好!马上给圣彼得堡发电报,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知道自己海军不给力,干脆利落的堵塞了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用暴力的方式切断了俄国人的海路运输。
没有了这条海路,英法提供的物资就只能经过保加利国内的铁路进行转运了,显然这会耽搁大量的时间。
原本走海路只需要两三天时间就可以完成的运输任务,要通过铁路转运,没有十天半个月是不可能完成的!
这还要考虑到铁路的运力问题,很多时候物资到了,也不得不排队等火车。
现在好了,达达尼尔海峡通航了,物资可以直接抵达君士坦丁堡,再转运过去,至少节省了大半的时间,还不需要排队等火车!
显然这对俄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他们后面获得的获得的物资援助,可以大大的增加了!
'368。一百章、意大利攻略'
1916年7月16日,协约国同时在奇维塔韦基亚、利多…迪奥斯蒂亚、拉蒂纳三座港口发起了登陆作战,掀开了亚平宁半岛战役的序幕。
7月25日,协约国联军指挥部内,瓦力科特中将正在召开军事会议。登陆作战虽然已经开始了,但是前线的战事有些出乎众人的预料,意大利人的准备比他们预想中要充分的多。
想想也正常,毕竟涉及到了首都的安全,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再加上意大利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失去制海权之后,他们的沿海就再也没有安全可言了。
参加这次战役的协约国的军队包括:
保加利亚:5个步兵师(每个步兵师约有17万人)、2个重炮旅(每个重炮旅约有3800人,拥有各类大炮108门)、5个轰炸大队(每个大队拥有36架轰炸机)和6个战斗机大队(每个战斗机大队拥有飞机48架),总兵力约10万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