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趁着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保加利亚的所有既得利益阶层,都是反对征收遗产税的一员,直接消灭这种隐患!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反应了过来,看着肯尼迪的眼神,都有些不善了。就算是要找死,也不带这样的啊?
大家都有不少封地呢?一旦征收遗产税,在坐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缴税的主力军。
他们都是一代贵族,能够拿的出来这笔钱的,可没有几个!没钱就要削减封地,这不是要他们的命么?
斐迪南已经在心里为肯尼迪默哀了三秒钟,知道他未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了。考虑到现在,他还需要这个能干财政大臣,于是开口替他解了围。
“好了,关于增加税种的问题,就此打住,谁也不允许在外面提!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养老金的问题,政府必须要全面的考虑问题,同时还要向社会各界公示,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
建立养老金制度,这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够武断的直接做出决定,必须经过保加利亚全体民众的讨论,让他们来决定是否要建立这个制度!
并且是否要实现全面覆盖,也是一个问题,每个人的收入情况都不一样,各地的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怎么确定这个标准,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政府下来,要多出去看看,听听普通的保加利亚民众怎么说,在养老金制度建立之前,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社会救助体制。
对那些为保加利亚做过贡献,现在丧失了劳动力,没有子女,或者是子女无力承担他们养老义务的老人,提供最基本的社会援助!”
'496。六十章、不存在的问题'
政府会议上的内容很快就出现在了报纸上,当然遗产税的事情自然是被删除了,斐迪南还不想搞事情!
现在大家关心的问题,都集中到了养老金上,怎么样才能建立一个长久稳定的养老金制度?
欧洲各国的养老金制度,都被拿出来鞭尸了,无论哪个国家的制度,都只是在考虑短期内的问题,一旦老龄化社会来临,就会面临资金缺口。
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保加利亚的传统力量依然强大,现在的养老制度,都是依靠子女养老。
还有一部分人,有退休工资,当然这只是少数。通常只是企业的大功臣,在退休之后,资本家们才会支付一定的退休金,收买人心,普通人还是不要想了。
窗户纸被捅破了,很多人都在算一笔账,养老保险能够持续多少年,最后的结论很不乐观,未来只能靠政府拨款。
很多学者就提出了,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大家的寿命会越来越长,在未来社会会出现种四代同堂、五代同堂的社会现状。
一旦养老金体系崩溃,那么六旬老人,需要赡养八旬老人,八旬老人上面没准还有百岁老人健在,这份儿压力一下子来了,估计没几个人接得住!
没错按照最悲观的估计,到了20世纪50年代,保加利亚的人均寿命就要突破80岁,到了21世纪,人均寿命突破90岁也不是问题,未来人均寿命破100岁的猜想,也被提了出来。
同时还提出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人口出生率会逐渐下降,老年人数量超过年轻人数量,也是指日可待的。
人口署还公布了一组调查数据,以英法两国为例子,进入工业化社会后,人口出生率是逐年下降。
在全国每年超过百分之二十的财政投入下,这种情况还没有在保加利亚发生,但是这个投入能不能坚持下去,也是一个问题。
全社会都在热议这个问题,就连国际媒体也跟着凑热闹,很多人猛然间发现,他们的养老金制度在未来可能会崩溃,各国政府不得不站出来辟谣。
政客们都知道,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反正只要不在他们的任期爆发就行了。
为了建立一个持久性养老金制度,有人甚至提出来了印钞票,通过货币贬值,让全社会来承担这个数字,然后很快就人喷得说不出话来。
在金本位时代玩货币贬值,白痴才会干啊!有点儿常识的人都知道,发行货币又不是和黄金一比一的发,这里面也包含了政府信用的存在!
不是你印百分之十的货币,才会贬值百分之十,实际上造成信用体系的崩溃,甚至有可能贬值百分之五六十!
养老金制度迟迟没有建立起来,反倒是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很顺利,全额政府拨款,实际上的开销也没有多少。
符合标准的人很少,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曾经为保加利亚做出过贡献,不能有道德犯罪记录,(即在法律上犯了罪,又违背了道德)并且在经济陷入困境,子女又无力承担养老义务。
按照人口署的统计,符合这种条件的人,不会超过四位数。
主要是现在老年人不多,很多人年过六旬,但是并没有丧失劳动力,现在全国都缺劳动力,政府自然没有制定强制退休的法律,很多人都会在一家企业干到死。
在传统的力量下,这些老员工都是企业的功臣,资本家们为了名声,通常也是不能随便辞退的,最多只能调换岗位,只要身体健康,他们又不主动退休,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并且大部分保加利亚人的子女都很多,几个子女都没有养老能力的情况,还是很少的。
仔细查看了数据之后,斐迪南得出了一个奇葩的结论,就是现在保加利亚的养老问题,基本上不存在!
年过六旬的两百多万老人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依然还在继续奋斗,人家还有自己的工作,能够养活自己。
真正退休的人群,主要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年龄大了实在是干不动了,又没有办法完成再就业的。而这部分恰恰又大都不符合领取养老金的标准!
土生土长的保加利亚人,年轻的时候大都进入过军队服役,很多人都立下了战功,有资格获得军功受田的不说,他们都有财产不存在养老问题。
就算是普通人,也有一个军属身份,他们专业安置的企业大都是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后面即便是再次失业,也可以向政府寻求帮助,再次就业。
他们的社会地位很高,又大都在本地工作,对于这些人,资本家们是不可能无故辞退的,所以他们只要本本分分的工作,几乎不会出现失业的情况。
真正出现干个几年就让滚蛋的,还是外来移民,等他们获得了保加利亚国籍的时候,年龄小的还好,主要是年龄偏大的,资本家根本就不会签订长期聘用合同。
这部分人才是最后的失业大军,偏偏他们中大部分人,对这个国家的贡献度又不够,没有资格领取养老金。
要不是世界大战爆发,斐迪南在移民中征招了大量的士兵,估计这一情况还要严重的多,因为世界大战的因素,保加利亚又诞生了几百万土豪。
虽然他们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但是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子女富裕了,父母的养老问题,自然不需要国家了。
这个结论不光斐迪南能够得出来,保加利亚的聪明人也是不少的,随着讨论的持续,这些数据都被报纸刊登了出来。
就连鼓吹建立养老金制度的人,都集体哑火了。
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人,偏偏不存在养老问题;存在养老问题的人,又没有资格领取养老金!
最后专家学者得出一个结论,在保加利亚有付出就有回报,养老问题还不是现在的社会问题!
然后,大家又开始研究起了,保加利亚的企业用工制度,就更加令人惊讶了。
很多人发现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保加利亚人,一生就在一家企业上班,很多老人坚持不退休,被企业留下打扫卫生、看大门的也不在少数。
职业终生化!好吧,这不是斐迪南的首创,在此之前很多地方都出现过了,传统的家族企业中,根本就没有退休的说法。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前,很多人都是甚至世世代代的为一个家族效力,比如斐迪南的手下,都有很多人为科哈利家族服务了几代人,包括他现在使用的侍从、护卫、管家等等,这些人祖上几代人都跟着他的祖宗混了。
他们的能力或许不是最强的,但是胜在忠心啊,一家老小都跟着混,被洗脑了几百年,他怎么可能不重用呢?
企业员工终生制,这也是没办法的问题,一方面是保加利亚的劳动法禁止无故裁员,另一方面还是在传统力量的作用下,大家不愿意跳槽。
这样的用人机制,好坏姑且不论,至少很多社会问题不存在了。
带头作用是强大的,斐迪南旗下的企业这么干,其他的资本家也跟着学样了,再加上祖辈都这么用人,大家也就没有觉得奇怪了。
社会学家们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用人机制的问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稳定;这种稳定的社会形态,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最后又反补了企业。
而经济学家的观点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这样固定的用工模式,没有能够发挥企业的活力,激发个人的潜能,不利于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这两种观点,哪一种正确,大家还在争议之中。斐迪南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保加利亚没有爆发过大罢工了。
一方面是保加利亚的工资水平不低,大家的日子都过得下去;(标准基本上都是他制定的,别的企业只能够跟风,自然不会太低。)
另一方面,一辈子都在一家企业干活,都是老员工了,很多问题可以直接找老板谈,这个年代保加利亚的资本家们,也不是那么的穷凶极恶,很多问题大家都可以商议。
只要不是逼不得已,谁会跟着罢工啊?你这家企业待遇不好,并不代表着其他的企业待遇也不好啊?大不了你跳槽嘛!
时间长了,大家对企业都有感情了,只会希望企业越来越好,这样大家的饭碗才有保障。他们总不可能因为同情你们的遭遇,就跟着把事情闹大,砸了自家的饭碗吧?
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斐迪南的担心一下子不存在了,现在不管什么思想,进入了保加利亚都很难造成影响了。
只要他旗下的企业稳住了,保加利亚的社会就稳定了,社会稳定了还有人想要造反么?
建立养老金制度的问题,还在继续热议,只不过话题已经跑偏了,吵着吵着,就扯到了保加利亚体制的优越性上来。
连带着全欧洲的话题都被带了过来,很多国际媒体抨击保加利亚的体制保守,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
而保加利亚的媒体则抨击他们道德沦丧,一心只向钱看齐。保加利亚日报还发表了文章,不符合时代发展没有关系,只要符合保加利亚的发展就行了。
伦敦日报指责保加利亚的终生制用工,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让老人继续工作,更是不人道的行为。
而索非亚晚报,则拿出了一组调查数据,证明这是人家的自愿行为,很多人的家境都不错,早就可以退休了,可是人家不愿意退秀,这是人家的自由。
是不是自由斐迪南不知道,但是保加利亚的波波夫元帅退休后,居然做起了修鞋匠,在大街上给人修鞋,就令他很惊讶了。
搞清楚了情况后,斐迪南都有些哭笑不得了,那是人家儿时的梦想,现在退休闲了下来了,自然要去圆梦了。
这种奇葩事情,还不止发生了一例,这群爆发户贵族,现在是干什么的有,除了修鞋匠外,还有改行做厨师的、做铁匠的,大部分人回家后,种地都会亲自动手。
不要给他们扯任何理由,就是自个儿愿意,他们有任性的资本,爱干什么这都是人家的自由。
先是保加利亚媒体和伦敦媒体隔空对战,很快欧洲的媒体都被牵扯了进来,支持两边的观点,几乎是旗鼓相当。
反正大家都知道,只有出现了民众关心的话题,报纸才能够卖的好。至于观点的正确与否,争论出来的结果都不重要。
然后,名气最大的波波夫元帅又再次出名了,和以往不同,现在他是以生活自由而闻名,不知不觉中他就成了自由派的代表人物!
作为贵族中的另类,保加利亚的爆发户贵族,也走向了世界。支持他们的认为这是新时代的贵族,似是自由生活的代表,反对派则认为他们是贵族中的毒瘤。
很多老牌贵族,还向斐迪南提出了抗议,要求废除他们爵位,不要让他们这群败类,玷污了贵族阶级的荣誉!
好吧,接到了这种奇葩的要求后,斐迪南直接选择了无视,这都什么时代了,还看不清形势,居然想要指点江山?
虽然斐迪南也认为他们的有人的做法,是有些奇葩,难以令人接受,不过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又没有违背保加利亚的法律,干脆就懒得管了。
在一片争议之中,养老金的问题,最后直接被大家忽略了。
能够领取养老金的人,不需要养老金;需要养老金的人,又不够资格领取养老金!
那么现在建立养老金干嘛?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政府宝贵的行政资源,和增加年轻人的负担嘛!
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人口署的官员,再次进行了一次老年问卷调查,当然调查的范围,仅限于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人群。
最后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人对养老金不感兴趣,他们表示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不想成为社会的负担!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连他们自己都不感兴趣,斐迪南自然也不会感兴趣了,这个问题还是未来再说吧!
'497。六十一章、种葡萄'
“陛下,英国人向我们发起了邀请,他们计划5月份在伦敦召开海军军备会议,限制全世界正在进行的军备竞赛!”外交大臣梅捷夫说道
斐迪南纳闷的问道:“世界海军军备竞赛?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难道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又开始了?”
梅捷夫想了想说:“陛下,日本政府在远东搞事情了,英国人这次应该是冲着他们去的!”
想起了日本人,斐迪南摇了摇头,怎么把他们给忘记了,以他们国内糟糕的经济情况,走上这一条路并不令人意外。
但就算想要敢事情,也要看看风头吧?英国人刚刚解决了殖民地问题,就这么送上门去了,真以为世界霸主是软柿子啊?
好吧,现在日本政府也很委屈,他们确实在准备搞事情。可问题是还没来得及干点儿什么,就被英国人在金融上敲了一记闷棍,打得晕呼呼的。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次伦敦会议又来了。
“外交部看着办吧,这次我们就是去打个酱油,至于限制海军吨位的问题,这个好商量,只要符合我们的国际地位就可以了!”斐迪南说道
梅捷夫立即回答道:“是!”
心中却在盘算,这次英国人到底会玩儿什么花招,现在皇家海军一家独大,按理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召开这次会议,除非他们还在别的计划。
巴黎,法国政府也在为英国人这次要召开的会议担心,自从世界太平了过后,就再也没有和大英帝国对着干的敌人了。
法国的压力也就大了,没有其他原因,谁叫他们离得近呢?英国人的本土舰队往那里一方,法国人就感到了军事压力。
现在英国人的海军主力,主要分成了三波,本土舰队、远东舰队、地中海舰队,三支舰队正好可以同时压制住保、法、日三国。
斐迪南没有感觉到军事压力,主要是索非亚距离大海太远了,作为一个陆权国家,皇家海军根本就吓不到他。
再说了地中海又不大,真要是开干,他也不怕英国人,海军打不赢,难道陆军、空军也打不赢么?
英国就算想要封锁保加利都做不到,大不了用空军封锁海岸线,直接抢占苏伊士运河,杀到非洲大陆去。
前提条件是,保加利亚的十年计划完成了,通过铁路和公路,将欧亚大陆连在了一起,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保加利亚在做大,英国人怎么会不知道呢?只不过他们也没有闲着啊,只要消化了北美三国,他们的世界霸主就稳如泰山。
随着美国的完蛋,现在世界各国的工业占比,也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大英帝国再次拿下了世界首位,工业总量占到了全球工业总量的348%。
保加利亚紧随其后占比118%;德国人由于世界大战的因素遭到了重创占比91%;法国人紧随其后占比87%;奥匈帝国占比58%;五大湖王国联邦王国占比41%;南太平洋王国(主要是加州)占比38%;德俄联合王国占比33%;南美王国占比30%,日本占比23%;意大利占比14%
这个数据不是大家的工业突然增加了,而是全世界的工业总量被削弱了,欧洲各美洲同时被战火洗礼,现在全世界的工业总量,已经倒退到1900年的水平。
如果把北美三国拆分出来看,就会惊讶的发现,即便是美国分裂,全世界十大工业强国,一半都是他们分裂出来的,足以见他们家底的厚实了。
全世界都被即将开始的伦敦会议吸引住了目光,斐迪南依然在忙着种田。
刚刚他又视察了玫瑰产业园,现在已经不再是当初的规模了,从生产到加工,再到最后销售,整个保加利亚已经有三百多人在这个产业生产线上工作了。
产品也从最初的玫瑰精油、玫瑰酒、玫瑰饮料、玫瑰香水,扩充到了现在的几百个品牌,包括药品、食品、化妆品、保健品、饮用品、护肤品
好吧,这里面最赚钱的已经不再是玫瑰精油了,药品和化妆品才是最赚钱的,其次才是饮用品。
令斐迪南感到诧异的是,保健品市场的萧条,不光玫瑰保健品不好卖,其他的保健品也一样不好卖,貌似这个年代大家还不习惯使用这些东西。
当然这都是小问题了,一款小的产品,好不好卖还不值得斐迪南关心,只是在无意中发现了一款玫瑰葡萄酒,他才猛然想起貌似葡萄酒也是巴尔干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
后世巴尔干半岛的葡萄酒产业,由于战争的原因没落了,年产量都有45亿公升,仅次于法国世界排名第二,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就天然条件而言,从西边的波斯尼亚的赫塞哥维纳,到东边的马其顿,巴尔干半岛的夏天炎热而干燥,充足的日照,遍布的多岩石斜坡地形,是种植葡萄的理想之地。
反正这些地方,也不适合种植粮食,大都是慌着的,用来开辟葡萄园就当是废物利用了。
斐迪南现在也不需要年产多少量有后世那么多,只要能够做到年产量两三亿公升,满足国内市场上的需求就行了。
开辟国际市场的问题,还是等世界人民都富裕起来了再说吧,现在最多能够在欧洲少量销售,还要面临法国人的竞争,这个市场现在还很有小。
和所谓的工业计划相比,开辟葡萄园实在是不值得一提。21实际初起世界第一葡萄酒产地,法国的葡萄酒总产值也不过三十多亿美元,要是折算到这个年代也就那么两三亿列弗吧!
不过不能光看产值,对于开发农业产品,斐迪南从来都是十二分的重视,这有助于提高广大保加利亚民众的生活水平。
当然这是假话,真实目的非常的简单,就是增加农民阶级的收入,巩固这个阶层的对国王的忠诚度!
任何一个产业,只要建立起来完整的产业链,都能够给社会带来大量的就业。现在打造葡萄酒产业园还为时尚早,至少先要把葡萄给种下去。
至于生产技术根本就不要担心,作为一个大贵族,怎么可能没有自家的葡萄酒庄园呢?
还在奥匈帝国混的时候,斐迪南就把自家葡萄酒庄园多于的产量,推销到了市场上。现在想要建立一个大规模的葡萄酒厂,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只不过当年生产的是高档酒,现在要生产的是中低档酒,毕竟高端葡萄酒市场很有限,这个年代的欧洲大贵族,基本上都有自家的酒庄,不会对外购买。
大资本家们也在跟着学样,花点儿钱建立一个葡萄酒庄园,又不是什么难事,一个年产几千公升葡萄酒的庄园,区区几万列弗就可以搞定了。
想做就做,斐迪南直接开口说:“琳卡,去叫卡尔过来!”
“是,陛下!”侍女琳卡开口说道
约一盏茶的功夫后,卡尔管家跑了进来,向斐迪南见礼过后,问道:“陛下,你有什么吩咐?”
斐迪南直接开口说:“找人做一份葡萄酒的市场调研,同时统计一下保加利亚的葡萄酒产量、产地和品质!”
“是!”
卡尔管家回答道,随及又问道:“陛下,你这是准备投降葡萄酒么?”
斐迪南点了点头说:“是有这方面的想法,我发现巴尔干地区很多地方都适合种植葡萄,比如波黑地区、马其顿地区,还有希腊地区,都很适合发展葡萄酒产业。
要不要干,最后还要等你的调查报告,拿出来了过后再决定!”
斐迪南可不是中二少年,想到了什么就干什么,葡萄酒的前景再怎么好,那也只是前景,眼下的市场有多大,国内的葡萄酒生产量又有多大,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盲目投资,种出一堆葡萄来,最后只能卖葡萄干就悲剧了,要知道葡萄牙的的利润,可要比葡萄干要高得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