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我们统计出来的资料,可以肯定法国人的经济困境,和战败国支付的战争赔款有直接联系。
世界大战前法国国内的工业制品,有百分之九十二是本土生产的,而现在法国人使用的工业制品,有百分之三十八来自于德国,百分之五来自于意大利,还有百分之六来自于奥匈帝国!”肯尼迪一边回答,一边向斐迪南递交了一份资料。
由于蝴蝶效应的关系,本位面法国人获得的战争赔款更多,增加意大利、奥匈两家工业国,更多的廉价工业制品以战争赔款的方式,进入了法国市场。
现在法国有百分之四十九的市场,被战败国支付战争赔款的工业品抢占了,如果再计算他们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贸易,那么法国的本土工业制品,所占市场比重已经不足一半了!
这意味着法国工业将遭到致命的打击,无数的工厂被迫关门,失业人口暴涨,国内经济的正常秩序已经被打破了!
“那么其他国家呢?比如大英帝国,是不是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斐迪南关心的问道
“是的,只不过没有法国这么严重,只要接收战败国实物抵债的国家,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据统计局收集的数据分析,法国人的工业总量较1918年,可能已经下跌了百分之二十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继续下跌!
英国本土的工业总量,较之1918年,也下了跌百分之十八,不过随着北美三国的加入,他们工业总量巨增,掩盖住了这个问题。
现在法国人是打算利用货币贬值,增加出口货物的竞争力,以此来挽救他们国内的工业!”肯尼迪解释道
斐迪南无奈的摇了摇头,世界大战过后,德、意两国的国内市场基本上就废掉了,除了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外,其他的工业制品他们可用不起,然后这部产品就全部流入了国际市场。
奥匈帝国的也好不了多少,只不过他们的赔款压力要小些,总体市场萎缩也是必然的。
毛熊也不例外,这么多年战争下来,人口都下降了四分之一,国内的经济早就是一团糟了,民众的消费能力早就没了。
不光是欧洲大陆的市场萎缩,美洲大陆的市场也发生了萎缩。自从美国分裂后,除了军火市场得到了发展,其他行业都发生了衰退。
一方面是由于各国的独立,关税自然而然的出现了,限制了美国工商业品的流通,加上这个年代美国制造,是比保加利亚山寨货还要劣质产品,除了廉价外,根本就没有多少国际竞争力。
经济发展不好,民众们的购买力自然也就下降了,独立后的各联邦州大都出现了经济衰退,这个下跌速度远远超过了欧洲。
这么多个市场购买力下降,全球工业产能过剩,也就是必然的了!也难怪国际媒体,会嘲讽保加利亚的资本家看不清行事,居然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工业投资!
“将我们准备的好去工业化理论完善一下,然后向英国人推销吧!”斐迪南想了想说
“是!”肯尼迪慎重的回答道
“去工业化理论”,并不是说完全的放弃工业,这个时代估计也不会有那个国家会完全的放弃工业化!
而是推销一种“有限工业化”的思想,即:将国内的工业总量保持在一个幅度,能够满足自身战争年代的最基本所需就可以了。
主张将不必要的工业,转移到劳动力更加廉价的殖民地,或者是经济落后的国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当然光谈去工业化还不行,还要给出一个合适的理由,环保就不用谈了,这个年代人们还没有这个意识。
伦敦不是金融之都么?那就让英国人继续发展金融吧!
顺便也提一下旅游业、服务业,还有就是产业的上游发展,比如:让英国都变成管理者,或者是让全世界为大英帝国打工。
反正都是忽悠人的,普通民众信不信都无所谓,只要资本家们发现将工厂搬离英国,可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就可以了!
至于失业人口的问题,可以让他们发展房地产嘛,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产业。
伦敦是什么地方?大英帝国的首都,全世界的金融中心!
现在伦敦市区的房价才多少呢?只要三百英镑,就可以买下一套面积超过两百平方的房子,郊区的房价还更加的便宜。
要知道这可是永久产权,连土地一起给卖的!
实在是太便宜了,不卖三百万英镑,实在是对不起大英帝国的名头!一套房子换一条战列舰,这才是正常的打开模式。
必须要炒起来,否则实在是白穿越一趟了,这么好的发财机会,怎么能错过呢?
貌似英国人也炒过地产,具体什么时候,斐迪南已经记不清了,现在提前搞,也无所谓啊!
当资本家们发现,房地产的巨额利润过后,再想要刹车就难了!甚至这一代伦敦的政客们,还会支持他们发展房地产!
只要劳合…乔治政府,不想要马上滚蛋,他们就必须要解决国内的失业问题,有比房地产更容易拉动就业的产业么?
这是一个阳谋,只要让英国人相信伦敦的房价会涨,那么房价就真的会涨!
房价涨了,资本家们肯定就要入场,只要资本进来了,斐迪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卡尔,找一些经济专家,鼓吹一下伦敦的发展前景,并且适当的提示一下,伦敦现在的房价太低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斐迪南想了想说
“是!”卡尔回答道
'504。六十八章、广播技术突破'
自身强大才是王道,给敌人下黑手,只是一时之计,如果保加利亚自身不够强大,即便是大英帝国衰落了,也轮不到他们啊?
给英国人点了一把火后,斐迪南就再次将心思收了回来,将重心投入到了国内。
电气化革命在上个世纪就爆发了,最先爆发电气化产业革命的国家是德、美、保,这些新兴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保加利亚已经“被”成为了电气化革命的先锋了,竞争对手德美两国已经趴下了,英法等老牌帝国在新技术创新上,显得十分保守。
本来躺着就能赚钱,干嘛要起来努力工作呢?
要知道投资技术革新也是有风险的,历史是残酷的,它只记录了胜利者,却没有提及更多的失败者。
从n收集的数据来看,进入20世纪后,全保加利亚进行产业创新的企业,其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企业都倒在半路上。
要么路走错了,被时代所抛弃,要么资金不足,没有等到胜利,企业就完蛋了。
二十年间,这部分企业的存活率已经不足百分之三,创新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足三年,破产是常有的事!
反之,得过且过没有追求的普通企业,存活率却高达百分之九十二,企业平均寿命大都在三十年以上,只要不走错路,基本上就可以一直生存下去。
英法等老牌帝国资本家们不热衷于投资科技创新,也就不奇怪了。如果新兴国家,这些企业也拥有他们同等的条件,有广袤的殖民地市场撑着,估计大家都不会去冒险。
不过科技创新成功了的企业,基本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很多企业都成为了行业当中的独角兽!
继位之初,斐迪南也没有搞科技创新,反而是学习了德国人美国人的经验,做起了山寨生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保加利亚的企业也必须要面临抉择了。
要么跟着混日子,赚取一些幸苦钱,风险不大但是利润也不高,保加利亚的殖民地,可没有那么大的市场。
要么改走创新型路线,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利用技术革新,去获取高额利润。
前一条路,没有前途,已经被证明,早晚要被时代所淘汰。
后一条路,也不好走,斐迪南自己就亲身体会过,投资科研技术创新的项目,百分之十的项目投资?都是打了水漂。
剩下的百分之十几取得了成果的项目,能够在短期内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又不足百分之十,实质上百分之一的成功率都不到!
从191年1922年,这四年时间,他在科研领域投入资金二十五亿列弗,实际上产生的经济价值,勉强够二十亿列弗,这笔投资尽亏损五个多亿。
当然从长远来看,这些失败的项目也不是没有价值的,至少还增加了一堆专利技术,只是因为各种因素,无法转换为实质上的工业产品。
这也是为什么,在一战过后,世界科越技术创新,逐渐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
受制于市场,受制于资金,除了财团外,欧洲的普通企业已经无力支撑这高额的资金投入了。
毕竟在科研领域,投入和收获永远都不是成正比的,如果运气不好,投入再多的资金都有可能打水漂!
“陛下,无线广播技术获得突破了!”
来者正是保加利亚皇家科研院负责人詹姆斯,也是保加利亚的千农业部长兼内阁大臣,因为兴趣爱好的关系,改行做了科研。
最早的广播技术是美国人内桑史特波斐德,在1902年发明的。
1906年12月24日,即圣诞节前夕的晚上点钟左右,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费森登通过马萨诸塞州,布朗特岩的国家电器公司12米高的无线电塔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广播,从此人类进入了广播时代。
但是受制于发射机功率,能够进行的覆盖面积有限,并且抗干扰能力极差,想要进行远程传播还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最初的广播传播能力,比喇叭也强不了多少,最早的发射机覆盖范围还不到一公里,一直到世界大战前广播的覆盖范围都不大,一个发射机能够覆盖十公里已经是当时的最高水平了,还不具备覆盖全国的可能性。
斐迪南一直都很重视广播技术的发展,世界大战一结束,就投资了五千万列弗,在广播传输研究上,现在终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哦,你们已经解决了传播问题?”斐迪南惊喜的问道
“是的,陛下!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如果在中途建立一个基站,就可以将已经衰退的信号频率再次放大。
经过测试我们发现,在索非亚发射的信号,我们可以通过基站一路中转到耶路撒冷,只不过时间上要延迟那么一点点,距离越远接受到的信号质量越差。
还有就是抗干扰能力有待提高,遇到了特殊天气,远距离就无法做到传播,同时也会受到了磁场的干扰,影响传播情况!”詹姆斯解释道
斐迪南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能够解决远距离传播的问题,这已经很好了,至于信号差、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他已经自动忽略了。
能达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难道在20世纪初,还想要达到21世纪的水平不成?
“基站的建设成本呢?”斐迪南关心的问道
虽然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不一样,但是大致上还是可以推测一下成本的。
“一个基站大概要一万列弗,方圆十公里,需要建立一个基站,平原地区可以大到二十公里,山区要看具体情况,特殊气候条件地区还没有完成测试,现在还不确定。”詹姆斯想了想说
斐迪南点了点头,他已经开始在考虑覆盖全国的问题了,以保加利亚的国土面积没有几十个亿,是拿不下来的。
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后,他又笑了,保加利亚的领土中,百分之七十的地区都不需要这个东西。
沙漠人都没有,要广播干嘛?非洲丛林,有必要给黑叔叔们放新闻么?原始森林,有必要给动物普法么?
这么算下来,现在主要覆盖的地区也就是巴尔干半岛,然后逐步向亚洲地区的扩张,最后才是非洲殖民地。
这么算下来,加上所需要的工作人员,前期建立一个覆盖巴尔干半岛的广播电台,总投资也不过十几亿列弗。
至于赢利的问题?根本就不用考虑,大不了就放自家企业的广告好了,还怕亏损么?
只要能够控制国内的n,区区十几亿列弗算什么,斐迪南又不是差钱的主,况且这笔生意在未来也是暴利行业!
最重要的是电视机已经诞生了,只不过受制于生产成本,无法大规模生产,当然斐迪南还没有打算立即将它推入市场。
就算是要推广,也要先卖一波收录机,将铺设广电络的钱给赚回来再说,到时候直接在现有的基站上改装一下,就搞定了。
“嗯,你们做的不错,下个星期五,!我在王宫给你们举行庆功宴,有问题么?”斐迪南微笑着说
这些科学家们想要什么?是钱么?斐迪南可以肯定的说不是!
至少现在保加利亚这帮科学家们,就对钱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他们的所有的开销,都不用自己花钱。
房子、车子、佣人,全部都是n或者是科研机构发放了,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所有开销,都是全额报销,这种背景下他们对钱的感情自然就没有那么深了!
反而是更加执着于名利,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同,否则这些人也会搞科研了,要知道做生意明显更加赚钱。
不过生意人,永远无法靠做生意成为贵族,而科学家们完成了的科学发明后,却可以轻松的获得爵位,那怕他是给企业服务的,也不例外。
只也是吸引社会上的精英人才,投身科研事业的核心因素,斐迪南清楚,光靠情怀科研事业肯定是无法持久的。
现在这样,既有钱又有崇高的地位,才是王道。
“是,陛下!没有任何问题,我们一定会准时到场的!”詹姆斯兴奋的说
每一次科研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斐迪南都要举行一次庆功宴,也是这些科研人员最风光的时候,甚至很多人会在现场获得爵位。
这种好事,自然没有人会拒绝了,真正不爱名利的人还是很少的,正常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怎么可能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呢?9
'505。六十九章、坑儿子的斐迪南'
建立广播电台,这也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光相关的专业人员,就不是那么好找。
区域性的广播电台,保加利亚早就存在了,只不过覆盖的听众人群太小,无法形成产业化,从业人员也非常的少。
由于技术的关系,保加利亚现在最大的广播电台,现在连索非亚一个城市,也无法做到全面覆盖。
最早的广播节目,就是时政新闻,或者说是读报纸,要不然就讲故事。
由于面向的市场太小,广告费非常的有限,这些小电台们,发展了七八年也没有什么起色,没有足够的利润,制作节目的经费自然也就非常有限了。
要不就承接政府的普法栏目,不需要花一分钱,反而可以获得政府的补贴。
要不就拿着国际上发生的事情,来进行打趣,或者是播放音乐、广告,反正也没有什么竞争对手,民众对节目的要求也不高。
利润?作为行业的先锋,怎么能够谈利润呢?创业,不都是靠情怀么?
然后一批又一批的小电台,就成为了先驱,然后变成了英烈。
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资本最血腥的20世纪初,新兴产业如果无法快速赢利,创业者又不是巨富的话,那么想要发展起来几乎就不可能了。
被财团盯上了,接受了他们的条件,由创业者变成打工者,至少还可以获得一笔钱。
如果要是敢拒绝了,那就惨了!碰到懂规矩的还好,大不了商业竞争,要是碰到了心狠手辣的,就是花生米搞定!
总之这个年代不适合创业,斐迪南也从来都没有鼓励过任何人创业,即便是资本势力衰落的保加利亚,通过小生意起家,逐步做大还行。
真要是投资新兴产业,想要快速崛起,请先看看自己的钱包,有多少钱可以烧!
一个个光鲜的成功创业者后面,站着都都是一个个财团,没有他们的资金支持,技术革新这一关就过不去。
就像大名鼎鼎的亨利·福特,被誉为当代美国梦的代表人物,白手起家建立了福特集团。
好吧,斐迪南可以肯定的说,这都是忽悠人的,如果是普通人的话,你能够在12岁就拥有自己的机械坊?如果是普通人15岁,你就可以制造出内燃机?
要知道那个年代,可没有百度没有搜狗,要查资料可不容易,或者说没有足够的社会关系,根本就查不到。
1878年制造内燃机,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没有足够的社会地位,你连相关的资料都找不到,没有足够的财富,连原材料都凑不齐。
这些活动,注定了是属于富人们的专利。
比如小恺撒因为好奇心,想要造出属于自己的汽车来,就偷偷拆了斐迪南的座驾进行研究,然后就再也还不了原。
他就不得不买下这辆豪华版座驾,为此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小家伙,就为了自己一时的兴趣爱好,背上一百五十万列弗的巨额债务。
普通人敢么?有多少家业供他们挥霍?
还不光他一个,受科哈利家族教育的影响,斐迪南发现自己的几个儿子,就没有省油的灯,至少他们花钱的能力很厉害。
长子小斐迪南,在世界大战前就开始投资军工制造业,囤积了一批军火,结果战争一爆发,工厂被政府直接给征用了,军火也是成本价购买,赔得血本无归。
要不是俄国内战爆发,让他翻了身,估计现在他皇储的年金,还不够支付债主的利息。
小彼得就是一位投资新兴产业的先烈,他世界大战结束后,就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航空公司,可惜他的发展思路太激进了,很快就成为了保加利亚最大的航空公司,巅峰时期拥有三百多架飞机,也成为了保加利亚最严重的航空公司。
苦苦挣扎了几年,他发现这是一个巨坑,而且还是看不到前景的巨坑,最后打折卖给了斐迪南。
成为他六个儿子中,最早成为亿万负翁的,之所以说是最早,那是斐迪南认为其他几个,也有很大的可能性要步他的后尘。
对于儿子们要创业搞投资,他是非常鼓励的,但是却不会给他们提供太大的帮助,那怕明知道是坑,也要看着他们跳下去,好让他们吸取教训。
没钱,可以给他们投资,债主通常就是斐迪南和谢尼亚王后,只要能够说服这两位中任何一位,资金就有了。
这笔债务如果无法还清,就从他们未来可以继承的遗产中扣除。
反正家大业大,即便是不是长子,分的那一小部分财产,也够他们花钱买教训了。
失败了,先总结经验,搞清楚了原因;再继续跳坑,然后继续吸取失败的教训,直到最后成功。
如果一直失败,那就证明没有投资天赋,还是老老实实做个蛀米虫吧,反正儿子多没有压力。
出身皇室,政治头脑属于必须要有的,商业头脑那个没有就没有了,守着产业过日子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当然了,这也是斐迪南让他们隐藏身份才搞出来的,否则他们要是打着王室旗号,出去做生意想亏都难。
甚至有些坑,还是斐迪南亲自给挖下的。目的很简单,现在被坑,总好过以后被坑。
比如皇家科学院就有科学家提出了太空船计划、登月计划、改造火星计划。
斐迪南都是一笑而过,万一这些小家伙,傻乎乎的跑去投资这些无底洞,估计他再大的家业也会败光。
现在让他们领教一下,什么叫做领先半步是英雄,领先一步是英烈,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他们的今后的生活非常的有帮助,现在的保加利亚需要的是一位守成的君主,冒险奋斗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为了教育小斐迪南这位皇储,斐迪南也是用心良苦,这些小家伙自然是顺带了,子女教育必须要一视同仁,这是斐迪南两世为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
“父亲我希望申请一笔投资,投资广播电视台!”威廉王子拿着投资计划书找了过来
“理由?你打算靠什么进行赢利?”斐迪南问道
又一个要做先烈的勇士出现了,按照惯例,如果无法说服他的话,就只能去寻找他们母亲的帮助了,不过貌似谢尼亚投资他们的项目,就没有看到一个赢利的!
斐迪南暗自鄙视了一下。
所有的项目,必须要有可能赢利,他才会进行投资,这些就要靠他们自己分析了,斐迪南是从来不会告诉他们赢利点在哪里的!
“首先,电视是高档商品,有实力购买他们的人群都是有钱人,我可以在电视台播放奢侈品广告,还有就是收取收视费,赢利是不成问题的。
其次,电视台属于新时代娱乐的工具,掌控他电台,就掌控了舆论,从长远来说非常适合投资!”威廉一本正经的分析道
“很好,有进步!可惜你又失败了,我不看好你的项目,知道为什么?”斐迪南微笑着说
“信号传播的问题,还没有能够解决,以目前的技术,视频信号的传播有效距离,不超过五公里,潜在的用户太少了!”威廉想了想说
“不对,信号传播的技术并不是无法攻克,只要肯砸钱,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八年,总是能够搞出来!
原因,你还是自己去慢慢的想吧,如果想通了,还可以去忽悠你母亲,反正她比较好骗,又那么有钱!”斐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