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播电台有钱了,自然要精心制作节目了,虽然现在还没有竞争对手,但是收视率越高,广告的效果就越好,广告费也就越高。
这么简单的道理,斐迪南还是非常清楚的,甚至为了培养大家的竞争意识,斐迪南一次性的搞出了七个广播频道。
进行内部评比,节目收视率高的工资待遇自然也就高了;节目收视率一直垫底的存在,就要考虑会不会失业了。
'521。九十二章、狼烟起'
1926年4月18日,经过了长达半个月的争论,英国国会终于通过了对波斯地区和阿富汗地区作战的决议。
从这方面来说,丘吉尔是居功甚伟的,如果不是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国会议员,或许争执个两三年都不一定能够拿出结果来。
从1923年开始,英国开始爆发反战思潮,到了1926年已经达到了巅峰时期,民众反对一切的对外军事行动。
好在这次的对手至少两个小国,没有引起民众们的重视,才能够这么顺利的通过决议。
当然从领土面积上来看,波斯还真的是一点儿都不小,巴列维王朝的面积比五个英伦三岛加起来还要大。
不过从实力上来说,他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有什么实力可言?
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局部战争,甚至说如果保加利亚的存在,大英帝国只需要军事威胁就可以逼迫巴列维王朝妥协。
现在斐迪南却打算将这场战争变成一个拖住英国人的泥潭,1926年5月1日,保加利亚外交部向巴列维王朝提出抗议,要求他们交出窝藏的保加利亚罪犯。
巴列维王朝当然是交不出来了,从1918年到现在,从保加利亚流窜到波斯地区的罪犯,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了,这个年代怎么找?
交不出来人,巴列维王朝就麻烦大了。早有准备的保加利亚人拿出了证据,证明从1918年开始到现在,几乎每年都有从波斯前往伊拉克地区制造混乱的恐怖分子。
保加利亚政府有理由相信,这是巴列维王朝在幕后支持的恐怖活动,责令巴列维王朝在24小时之内交出所有参与者,否则后果自负。
同日,英国驻印度总督府,也向巴列维王朝发布了照会要求他们彻查反英活动,逮捕所有的反英人员,在24小时内交给英国人处置,否则就准备战争吧!
巴列维王朝表示他们很冤枉,这些事情都和他们没关系,要知道他们1925年才刚刚推翻老国王,建立新政权。
从1918年开始的事情,怎么可能和他们又关系呢?就算是有人支持恐怖活动,也不可能有政府参与,上届政府本来就是胆小如鼠,怎么可能去主动挑衅保加利亚呢?
不要说是政府,即便是民间组织也没有人敢参与策划恐怖行动,凡是和这些事情挂钩的人,坟头早就长草了。
保加利亚在波斯地区的实力也不小,就算是反保分子,最高的追求也就是将保加利亚人的势力驱逐出去,可没有人狂妄到要反攻保加利亚!
从事反英活动,这是什么鬼,虽然他们心中确实在想,可不还来不及实施么?
最多也就有几个青年学生喊喊口号,具体行动可是什么都没有。刚刚取得政权,他们内斗都还来不及呢,哪有心思去搞事情!
在帝国主义时代,真相并不重要,只要列强认为是他们干的,那就是他们干的!
巴列维王朝知道麻烦大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隔壁的阿富汗也享受到了同样的待遇,好歹有了一个盟友能够分担一下压力。
可惜这注定无法改变结果,没有人认为巴列维王朝能够抵御英保两国的南北夹击,除非他们能够开主角光环,免疫一切攻击,否则就准备完蛋吧!
不要说他们了,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同时对抗英保两国,所以战争一开始,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1926年5月3日,保加利亚外交部以巴列维王朝,从事支持分裂保加利亚领土的活动,正式向巴列维王朝宣战。
同日,大英帝国也以巴列维王朝从事反英活动为由,向他们宣战,中东战争爆发。
作为战争中的主角,巴列维王朝无疑是悲剧的,这次真的不是我军不努力,实在是敌人太厉害了。
开战不到一个月,保加利亚军队就杀到了德黑兰城外,很好的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势如破竹!
向波斯地区用兵,保加利亚政府压根儿就没有在国内进行动员,中东战区就自己搞定了,一共出兵三个主力师,加上当地的两个民兵师,组成了一支八万人部队杀了过去。
不要这支部队没有多少,战争一爆发巴列维王朝就被打蒙了,几百架飞机从天空中呼啸而至,地面上装甲车、坦克直接推进。让他们领教了一次什么是现代战争。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连步枪都没有凑齐的巴列维王朝军队,自然是一触即溃。
不要说是现在,就算是等到了1930年不也一样,被几万英军打的满地找牙,最后沦陷为被保护国。
相比保加利亚这次武装游行进行的顺利,英国人的表现就要糟糕的多了,临时征调来来印度殖民师,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也很符合他们的地位。
当保加利亚攻克了德黑兰后,他们还在斯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打转。
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正所谓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英国人既然选择了廉价货,自然不能指望这个战斗力了。
作为殖民地部队,他们的装备还停留在一战前,飞机坦克实在是太奢侈了,能有机枪加大炮就行了,反正敌人的装备更差。
这也是英国人太自傲了,居然同时挑起波斯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如果将三十万军队全部投入到波斯战争,现在不说势如破竹,怎么也打到了克尔曼。
本来说好的以东经54度为分界线,双方平分波斯地区,现在既然英国人表现的这么不合格,就怪不得斐迪南多拿多占了。
反正中部地区是双方的缓冲区,没有明确的势力范围划分,先抢到手,最后肯定会占便宜。
这也是捡一个便宜,巴列维王朝是刚刚废除了原来的国王,建立的新王朝,国内还有一大堆事情没有捋清,新王派和老王派还在斗争之中,连进行全国动员的能力都还不具备。
“陛下,英国人向我们发来了外交照会,抗议我们没有遵守《波斯地区领土瓜分草案》!”梅捷夫说道
“我们有违反规定么,我怎么不知道?”斐迪南诧异的问道
“陛下,我们没有违反规定,作为盟友现在大英帝国迟迟无法解决波斯地区的反抗组织,我们有必须尽盟友的义务帮他们一把!”梅捷夫一本正经的回答道
“嗯,就这么回函英国人,当初签订的条约我们是会遵守的,催促一下他们能不能快点儿结束战争,长期性的战争都是世界和平的最大敌人!”斐迪南义正言辞的说
“是!”梅捷夫回答道
“命令中东战区司令部,现在是能占多少占多少,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家店了!”斐迪南补充道
这场战争爆发的很突然,英国人没有时间去收买敌军,如果给他们几年时间,以英国人在波斯地区的影响力,估计直接倒戈部队都是一片一片的。
“是!”总参谋长回答道
这场战争确实不值得一提,双方的实力根本就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尽快结束这场战争,然后看着英国人往阿富汗这个坑里跳才是王道!
现在英国人想要退出都不行了,一旦他们放弃阿富汗地区,保加利亚的势力就会延伸进去,威胁到他们的宝贝印度。
就凭保加利亚军队在波斯战场上的表现,伦敦政府就不敢赌保加利亚拿不下阿富汗地区,为了印度的安全起见,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强上。
斐迪南的要求不高,再现英布战争的结果就可以了。
想必这一仗过后,英国内部的反战势力还会进一步壮大,然后就再也拉不回来了。
一个害怕战争的世界霸主,将不再是一个威胁,再挖几个坑让他们跳,差不多就可以暴露他们虚弱的本质了。
没错,从始至终斐迪南都没有想过要和大英帝国单挑,原因非常的简单保加利亚拉盟友的手段,绝对赶不上英国人。
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很多国家敢得罪保加利亚,那是大家隔得远,他们可以无视保加利亚的报复。
面对英国人就不行,遍布全球的海军基地,一旦对上马上就会遭到打击,在现实面前选择谁根本就不言而喻。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可能会支持保加利亚的盟友有那些?无非是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最多还可以拉拢意大利,这是地缘政治决定的。
并且都是被强行绑上战车的,大家距离太近了,他们没得选择!
反观英国人的潜在盟友,就太多了,这方面斐迪南根本就没法比。
这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大英帝国一直是这么强大下去,一旦他们虚弱的本质暴露了,这些盟友都会变成他们的敌人。
这才是斐迪南的一贯执行的战略,先逐步瓦解敌人的盟友,孤立敌人,再拉盟友打击敌人。
从保加利亚崛起的轨迹来看,无论是在任何时候,他们都不缺乏盟友,从来都没有被国际社会孤立过!
对付塞尔维亚的时候,俄罗斯帝国是保加利亚的盟友,奥匈帝国也被利诱了过来,成为了暗中的潜在盟友,然后塞尔维亚悲剧了,被保加利亚和奥匈帝国瓜分了。
对付奥斯曼帝国的时候,俄罗斯帝国是保加利亚的盟友,巴尔干联盟是保加利亚的盟友,奥匈帝国同样是潜在的盟友。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奥斯曼帝国就倒了血霉,被巴尔干同盟给围攻死了。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时候,斐迪南也是先坑了奥斯曼帝国一把,让他们成为了公敌。
然后又抱住了协约国的大腿,接着诱使巴尔干同盟这个潜在敌人入坑,接这场战争将他们推向了同盟国的巨坑。
世界大战一爆发,斐迪南又将意大利这个潜在的敌人钉死在了同盟国的战车上,等世界大战一结束,保加利亚周边的敌人全部都烟消云散了。
就连队友都坑的五劳七伤,丧失了威胁保加利亚的实力,从潜在的敌人,变成了真正的盟友。
然后英法保又站在了一起,主宰巴黎和会宰割世界。
利用英美世界霸权之争,在幕后推手,以大流感为借口,让美国人成为了众矢之的。
接着又给英国人打气,让他们鼓起了勇气,带着世界联军干翻了美国这个最大的威胁,不等大家反应过来,保加利亚又再次碘伏了起来。
在一系列的乱象之中,保加利亚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利益,同时还是隐藏在暗中,没有曝光出来的利益,不至于成为众矢之的!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敌人了,只要大英帝国崩溃或者是衰落,那么能够威胁到保加利亚的敌人,就不存在了。
即便是现在的大英帝国,对保加利亚的威胁实质上也非常的有限,除非他们能够再打造一支世界第一的陆军出来!
很遗憾,这一系列的布局基本上都是阳谋,表面上还真看不出来斐迪南的险恶用心,或者说是有聪明人看出来了,在利益面前他们还是选择了跳坑!
理论上只要大英帝国的实力足够,斐迪南挖的坑,就只能给他们做嫁衣,让大英帝国的世界霸主之位变得更加巩固!
这个时代的英国人自信心爆棚,他们可不认为区区一个阿富汗能够给他们制造多少麻烦,他们看到的只是掌握了这个欧亚大陆的中心,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
“陛下,我们真的要和英国人争夺阿富汗地区么?”梅捷夫有些犹豫的问道
“当然不是,我只不过是要给英国人施加压力,做出一副对阿富汗地区虎视眈眈的样子,让他们急躁起来!人只要一着急,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战争是最容易消耗国力的,当伦敦政府做出错误的决定后,他们的战争机器就停不下来了。
打下了阿富汗地区他们也会伤到元气,如果打不下来阿富汗地区,那么大英帝国世界霸权的地位就会摇摇欲坠了!
你们不觉得这是一盘棋,下起来很有趣么?
无论最终结果怎么样,英国人的精力短时间内都被牵制在了阿富汗地区,我们又可以获得一段安稳的发展时间了!”斐迪南问道
“陛下,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阿富汗有实力抵抗英国人入侵的前提下,至少他们要能够抵挡住英国人的第一波进攻,否则我们的心血就白废了!”梅捷夫邹着眉头说
“没错,可是我们真正的又付出了什么呢?除了进行了一场武装游行外,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投入太多的资源进去,损失了也不打紧!”斐迪南淡定的说
对斐迪南这种锲而不舍的挖坑精神,众人只能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路挖坑过来,到了现在英国人实际上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了,而在表面上的繁华掩盖之下,英国人对此却一无所知!
北美三国刚刚加入大英联邦不久,缺乏足够的国家向心力,大英帝国强大的时候,他们是英联邦的一员,一旦大英帝国衰落了,他们必然会走向独立。
这三个王国,都只有不足百分之十英格兰裔,连爱尔兰裔的数量都比不上,不要指望他们对大英帝国有多强的向心力。
本土的爱尔兰人,哭着闹着想要独立,只不过被暂时压制了下来,爆发只需要一个导火索。
广袤的殖民地,随着革命思想的传播,想造大英帝国反的人不要太多,他们正在等一个合适机会。
在这种背景下,偏偏伦敦政府又丧失了军心,一旦发生了变故,指望英国陆军扭转乾坤,无异于痴人说梦!
再加上反战思潮的深入人心,英国民众的参军积极性,已经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真要是将这些隐患点燃,伦敦政府连平叛的军队都难以召集起来。
皇家海军依然世界无敌,总不能指望将军舰开在陆地上去镇压起义吧?
现在保加利亚要做的就是引爆这些矛盾,而阿富汗战争只是其中的一道引线,斐迪南给英国人埋下的炸药包还有很多!
……
'522。九十三章、倒霉的荷兰人'
棉兰
是苏门答腊的首府,也是印尼第三大城市,人口约有60余万。濒临马六甲海峡,是印尼对外贸易的西大门,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
现在这座繁华的港口城市,已经没有往日的富丽堂皇,只剩下了一片断壁残痕,大火还在继续燃烧,隐约还可以听见哭泣声。
1926年6月6日,因为不满荷兰人的剥削,棉兰工人举行了总罢工,遭到了荷兰殖民政府的残酷镇压。
愤怒的棉兰工人在革命党的领导下奋起反抗,没想到荷兰人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虚弱,他们居然成功了夺取了这座城市,无产阶级革命的火种在东南亚点燃!
“陛下,这次是城门失火殃及了池鱼,三天前棉兰爆发了工人起义,现在起义军已经扩散到了整个苏门答腊岛!”契科夫苦笑着说
没错,这把火的火源是从保加利亚传递出去的,本来是为了坑英国人的,结果荷兰人先中招了。
来自荷兰殖民地的留学生,在保加利亚接触到了新思想后,也带回了殖民地,进而传播了开来。
当然光这肯定还是不够的,保加利亚的情报部门,还专门给他们进行了造反培训,讲师就是维克多基斯这位专业造反二十年的专家,一度混成了总统的成功人士成为了革命的导师。
经过了简单的培训过后,他们有几分革命组织的样子后,才让他们回国发展组织。
为了免除责任,这些活动都是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进行的。
维克多基斯在奥斯曼帝国折腾了那么多年,还一度建立了一个联合王国,在全世界革命党人中都有不低的地位。
自然也吸收了一帮粉丝了,然后利用这个机会,趁机就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思想,全部打包传递了出去。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世界上的革命导师中必有他的一席之地,按照维克多基斯的理论。
每个国家或者是地区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只有最适合当地的思想,才是最好的思想,革命无分高下,任何一种能够完成国家独立,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政治思想,都是最好的思想!
他主张兼容并包,结合实际情况,从中选出最适合当地的革命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然后完成国家民族独立。
按照他的理论基础,选择任何一种革命思想都可以,建立任何一种体制也没有问题,最关键的是合适!
然后在情报部门的配合下,这套忽悠理论就震撼出炉了,还出版了一本《维克多基斯的奋斗》,世界革命舞台上又增加了一本理论。
这里面有大量的经典案例,结合了实际情况的起义分析,还有革命组织的构架,可以说是有志于造反之士的必读之物。
本来是为了坑英国人的,结果传播了出去,这次印尼大起义,就是当地革命党的一次尝试,没想到直接就成功了。
荷兰人确实已经堕落了,在起义爆发后他们没有在第一时间扑灭,等他们慢吞吞反应过来后,革命已经蔓延了开来。
在起义成功后,革命党立即组建了革命军,初步组建了革命体系,然后就撒丫子跑路了。
在原地等荷兰人来剿灭,他们才没有那么傻呢?由于事发突然,革命党在印尼的力量还很薄弱,他们果断的选择了战略转进。
不要误会,他们去农村发展!
而是在荷兰人没有反应过来前,就快速进攻周边的小城市,将战火蔓延到了整个苏门答腊。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蔓延到整个印尼也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这完全是按照维克多基斯的指导思想干的,第一步、建立革命组织;第二步、将革命思潮传播到全国;第三步、寻找机会发动起义,将起义的浪潮扩散到全国;第四步、建立革命根据地;第五步、统一全国建立国家。
现在他们正在进行第二步和第三步,由于事发突然,直接进入到了第三步,只能将两步一起搞了。
反正起义只要扩散开来,就会狠狠的打击殖民政府的统治基础,动摇他们的统治地位。一次失败,还可以再来下一次,早晚可以成功的。
斐迪南当然清楚,这次荷兰人是赶上了无妄之灾,没办法只能算他们倒霉了,反正保加利亚是不会承认和这件事情有关系的。
“嗯,在这个问题上中立就可以了,在南洋地区又不是我们的势力范围,就算是再怎么折腾,也影响不到我们!”斐迪南沉思了一会儿后说道
这次印尼大起义,能不能成功?反正斐迪南是不知道,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荷兰人在当地的统治基础被动摇了!
甚至受印尼大起义的影响,整个南洋地区,都会爆发一系列的民族起义,各大殖民帝国后面都要被波及进去。
“好的,陛下!”外交大臣梅捷夫回答道
“立即组织船只,将波斯人迁移到非洲殖民地,我不希望这次起义浪潮蔓延到保加利亚!”斐迪南慎重其事的说
“陛下,你认为这次印尼大起义,会引发全球性的连锁反应,在全世界爆发民族独立的浪潮?”康斯坦丁难以置信的问
“没错,连锁反应是肯定的,全世界的民族独立浪潮估计还不会爆发,至少非洲人还没有受到革命思想冲击!”斐迪南想了想说
众人哈哈一笑,在非洲传播革命思想,做梦去吧!
都是一个个部落,想要在这里传播革命思想可不容易。万一运气不好遇到食人部落,搞不好就变成烧烤了。
最初的非洲国家独立,领导人大都是白人,都是美国人手把手的交他们完成国家独立的。
将部落变成国家,这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21世纪都没有能够完成的任务,斐迪南不认为在现在就能完成。
“陛下,我们要不要加一把火,将独立的浪潮给引爆,重创英国人的殖民体系?”契科夫关心的问道
“还不是时候,现在引爆炸弹,英国人虽然会难受一阵子,甚至会丢掉部分殖民地,但这不足以致命,连重创都做不到!
搞不好,还让英国人平稳着陆了,还不如再等等,等英国内部的矛盾爆发后,同时引爆他们的殖民体系,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才能够做到伤害最大化!”斐迪南狠狠的说
这不是斐迪南存心和英国人过不去,主要是英国人自己的国策造成了和保加利亚的敌对,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之间本来就是矛盾重重。
更何况大英帝国还有一个欧洲平衡政策,不打压保加利亚,欧洲大陆如何实现平衡?
一旦保加利亚掉头欧洲,谁能阻挡他们的脚步?
奥匈帝国?
显然不是,从他们普奥战争过后马上倒向德国就知道,哈布斯堡家族的外交政策就跟着强者混。
地缘政治的关系,现在的奥匈帝国和当时没有什么区别,要么选择和保加利亚合作,要么选择对抗。
实力决定了底气,现在的奥匈帝国没有胆子和保加利亚正面对抗,纵使英法给他们全力支持也不行!
一旦奥匈帝国倒向了保加利亚,又是三皇同盟的翻版,只不过德国换成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