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备注:后面不是主要人物都称呼官职,外国人重名太多了,作者君也会晕。比如时任俄罗斯外交大臣:尼古拉…吉尔斯,就和尼古拉二世同名,这样的还有很多!)
亚历山大三世刚说完,财政大臣就开口说:“沙皇陛下,我们既然已经决定战略重心东移,那么对于巴尔干地区只要保持足够的影响力就够了,没必要投入太大的精力!”
“但这只是占时的,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未来还是要回来的,不能放松对巴尔干地区的渗透!”陆军大臣立马反对道
财政大臣摇了摇头,然后质问道:“可是我们的精力不是无限的对嘛?帝国的财政不能同时支持我们两线作战,西伯利亚铁路刚刚动工,这已经占用了我们大量的资金!”
“短期内在欧洲收缩,是为了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东方,等皇俄罗斯计划完成后,再回到欧洲也不迟,到时候我们的国力将更加强大,巴尔干挡不住帝国的步伐!”
……
然后俄罗斯帝国主要政要都参与了进来,开始唇枪舌战,保罗伯爵站在一边一言不发。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看到下面吵个不停,亚历山大三世注意到了旁观的保罗…舒瓦洛夫。
现在亚历山大三世,已经开始就对政治不怎么感兴趣了,听到众人的越扯越远,已经偏离了今天的话题。“咳咳”咳嗽了一声,然后说:“好了,诸位安静下来!保罗伯爵刚从索非亚回来,对那边的情况很熟悉,我们还是先听听他的意见吧!”
保罗…舒瓦洛夫心中一惊,大叫不妙,现在这个时候开口,这不是站队么!
俄罗斯帝国现在主要分成了:东进派和欧洲派,以及中立派。哦,这还没完。
东进派又分成:主张向远东扩张的远东派;主张进入阿富汗然后向印度扩张的印度派;以及主张向中亚奥斯曼扩张的中亚派。
欧洲派同样也有派系,主张向巴尔干地区扩张的巴尔干派;主张向北欧扩张的北欧派;甚至还有主张向奥匈扩张的激进派。
乱七八糟的,五花八门,当然政府高层没有那么多乱,主要是远东派和巴尔干派,没有那么多脑残的想法。
由于在欧洲的扩张受挫,现在俄罗斯帝国是远东派占时据于上风,他们有尼古拉皇储的支持。
听到亚历山大三世问话,保罗…舒瓦洛夫立刻开口说:“沙皇陛下,从我看到情况来说,目前保加利亚人大都亲俄,说明我们长期在巴尔干地区的渗透,是成功的!”
“而且最近几年,保加利亚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本身资源贫瘠,又缺乏劳动力。现在保加利亚向帝国靠拢,这方面的原因也是主要因素。如果我们持续向他们输出资源和劳动力,数十年后我们就可以从经济上掌控保加利亚。”
保罗…舒瓦洛夫还是很谨慎的,只是回到了亚历山大三世的问题,仅限于保加利亚,没有对巴尔干问题做出明确表态,同时又表现出了倾向远东派的意思。
保罗伯爵话音刚落,亚历山大三世就流露出了浓浓的兴趣。他不怎么喜欢战争,经济控制文化影响正好符合亚历山大三世的胃口。
看到了亚力山大三世的表现,众人很识时务的选择了闭嘴,没有人选择去挑战沙皇的权威。
“那么你认为,要多久我们才能掌控保加利亚呢?”亚历山大三世看着保罗…舒瓦洛夫问
保罗…舒瓦洛夫想了想,然后说:“沙皇陛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二十年后保加利亚就会全面亲俄,三十年后,我们甚至可以兵不血刃的把它变成帝国旗下的一个大公国!”
果然,听完保罗…舒瓦洛夫的话,亚历山大三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二十年很久么?当然,那是足够新一代人成长的时间!如果能用一代人的时间去融合一个国家,那实在是太短了。
俄罗斯帝国为什么对巴尔干地区输出斯拉夫文化?不就是为了在文化同化巴尔干各国么!
现在保加利亚主动要求移民,不是正好么?在坐的已经忽略了现在俄罗斯帝国可不是一个民族,甚至主体民族还不到一半。对外移民也是其它民族占多数,长期被欺压的少数民族,会对俄罗斯帝国有多少感情呢?
“那好,如果诸位没有其他意见的话,那么我就批准这份条约了!未来帝国对保加利亚的策略,就是以政治上拉拢,经济文化上渗透为主!”亚历山大三世用肯定的语气问
这个问题当然没有人会反对,东进派自然是支持的,《俄保同盟》还是尼古拉皇储主导推进的,符合他们优先的东方战略;欧洲派也没有反对的理由,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战略;中立派继续打酱油。
亚历山大三世批准了《俄保同盟》后,俄罗斯政府难得高效了一回,外交部同保加利亚驻俄大使,赶在圣诞节前夜对外宣布了这一消息。
'73。七十三章、局势'
尘埃落定,斐迪南总算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君不见历史上《法俄同盟》,圣彼得堡都拖了两年才批准。
明面上的《俄保同盟》,只是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仅限于经济同盟。
但是列强都不是傻子,没有哪个国家会相信这只是单纯的经济合作。
不过当时的国际形势,英德奥三国希望将俄罗斯的目光移向东方,减轻欧洲和印度的压力,法国希望同俄罗斯结盟,在这一背景下列强默许了《俄保同盟》的建立。
斐迪南在俄保谈判的当口,派契科夫出访,也是这方面的考虑。毕竟单纯采购商品,工业部的人出马更适合。
从英国开始,然后途径法德奥匈的路线,就是向各国透露俄罗斯战略东移。尽管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此举完全就是为了示好列强,表明这次结盟不针对各国。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边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几下翅膀,就有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洲一场龙卷风。
斐迪南穿越后的蝴蝶效应,已经发生了,诞生了历史上没有《俄保同盟》。列强可以无视,那是他们实力雄厚,巴尔干各国却不能忽视。
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罗马尼亚,夹在了保加利亚同俄罗斯中间,而且俄罗斯从来没有掩饰对罗马尼亚的野心。
罗马尼亚应该庆幸,俄罗斯现在的沙皇是亚历山大三世,一个和平主义者,不然他们日子会更加不好过。
然后是奥斯曼帝国,他们同俄罗斯的恩怨已经有上百年了,双方是血海深仇。平均下来不到二十年一次大战,小冲突更是没有断过,算算日子又差不多该开始了。
接下来才是塞尔维亚,塞保战争才过去几年,1886年要不是老大奥匈出头,现在塞尔维亚是什么样就很难说了。
保加利亚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引起他们的警惕了,现在俄保结盟更令他们忧心忡忡,就连国内的亲俄派一时间都受到了打击。
围绕俄保结盟,巴尔干各国纷纷开展外交活动,各显神通。
奥斯曼帝国继续加强同德国的外交寻求支持,连在“巴格达铁路”问题上,都做出了让步。
19世纪80年代末,德国为争霸世界,推行东进政策,把势力伸入近东,力图修建一条铁路,使之与欧陆铁路相联接,成为一条自汉堡、柏林经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直抵波斯湾的大铁路。
这一铁路不仅使德国势力在奥斯曼帝国扩张;而且严重威胁高加索、波斯等地区和英属印度。因此,遭到俄、法尤其是英国的反对和阻挠,直到一战爆发都没有完成。
罗马尼亚选择继续向德奥靠拢,开起了新一轮的谈判。这次连和奥匈有争议的特兰西瓦尼亚问题,都搁置不提了。
塞尔维亚环顾了一下四周,最后还是不情愿的向老大奥匈靠拢,之前的不愉快赶紧收了起来。
一时间塞尔维亚亲俄派,被打的士气全无。毛熊战略东移,对他们支持越来越弱,亲奥派再次占据了上风。
19世纪末,德国的外交可谓是登峰造极,在卑斯麦的主导下,全欧洲大部分国家都亲德,遍地是盟友。
如果不是继任者的新路线外交,加上欧洲搅屎棍的挑拨,德国被迫做出抉择,放弃了一个个盟友,一战肯定是大有不同。
巴尔干地区的风起云涌,历史变得陌生了起来,斐迪南现在也把握不了未来的走向了。不过放眼世界,斐迪南的蝴蝶效应还没有那么大,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在1891年底,契科夫代表团访问了英法德奥四国,返回了保加利亚,总算赶上了在索非亚过圣诞节。
斐迪南在王宫召见了代表团,契科夫递上了一份资料,说:“大公阁下,这是我们出访英法德奥四国,所收集到的资料。”
契科夫说完,见斐迪南点了点头,又继续介绍道:“这些都只是我们所见到的,因为时间太短我们没有对进行深入调查。”
“根据我们了解到的,初略判断,现在英法德奥四国,工业化水平都很高了。尤其是大英帝国,无论是工业规模,还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以及推广,都远超其他国家……”
斐迪南听了契科夫的报告,没有说什么,虽然他知道其中很多内容有所偏差,但是给保加利亚做参考已经够了。
至少代表团过分的夸大了英国,斐迪南知道在过几年,美国就会在总量上超过英国,十几年后德国也会在总量上完成逆袭。
所谓的新技术推广上面,英国已经开始落后了,有广袤的殖民地,英国资本家们对技术革新的追求已经越来越弱了。
第二工业革命已经开起,由于在新技术推广上的滞后,英国才短时间内让美德完成工业上的超越。
当然,这一切现在和保加利亚都没有关系。新技术推广,虽然可以提高生产力,但是这一过程是曲折的。
保加利亚现在需要的是工业基础,还没有资本为产业技术革新交学费,这项神圣的工作还是交给列强吧!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思想风起云涌。受混乱思潮的影响,很多人思想都会走上极端,片面的追求完美,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因素。
来自后世的斐迪南知道,工业发展不能片面的追求质量,也不能一味的追求数量,必须要综合考虑性价比。
质量再好,也只存在于实验室,无法量产,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要是数量多,而质量差,又无法在国际竞争中立足。
保加利亚还好,人们思想较为保守,没有那么多想法。
斐迪南应该是赶上了好时候,要是穿越在了世界大战中,或者是巴尔干战争中,纵使穿越者也无力回天。
'74。七十四、二五计划'
1892年,随着毛熊的战略东移,欧洲局势总体稳定。国际值得注意的只有有两件小事:
一、奥地利人成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手枪——肖伯格手枪,该枪由弹匣供弹,借助火药燃气能量进行装弹。
二、《共产党宣言》在波兰地区出版,共产主义思想开始传播。
这些事,和保加利亚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斯塔姆时期制定的“一五计划”,总体上还是被新政府继承了下来。
原本计划中的三百多项,被斐迪南砍掉了一半不切实际的,另外还有五十多项被修改了目标。
由于抄家过后,国家资金充足,到1891年底,已经完成了四十多项任务。剩下的任务,基本上在1892年底,就能全部完工。
穿越者都是爱折腾的主,斐迪南可不是能闲的住的人,或者说能让手下人闲着的人。
从后世的调查资料显示,官僚一旦闲了下来,那么贪污腐败、办事拖沓就会接踵而至。反而是每天忙的起早贪黑,政府会更加廉洁、高效。
“一五计划”要提前完成了,想要庆祝一下?斐迪南表示没问题,我们先讨论一下“二五计划”,后面再庆祝。不行?你是不是不爱国啊,居然敢阻碍保加利亚发展,可以滚蛋了!
在斐迪南坚定态度的影响下,保加利亚政府十分高效的拿出了一份“二五计划”。
除此之外,斐迪南现在召开国策会议,也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保加利亚新一届内阁已经选订了。
未来的发展纲要摆在面前,你总不能半途换将吧!那不是拖后腿么?保加利亚民众现在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利用经济手段掌控了舆论后,斐迪南就开始温水煮青蛙。润物细无声,几年下来,保加利亚民间思想不知不觉中被斐迪南带偏了。
原本盛行的是:先自由民主、政党政治思想,然后再发展工业;现在已经变成了优先发展生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然后在实现自由民主。
媒体宣传口号也变成了“要面包不要自由”,再加上近两年民众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一些,这一观点迅速被保加利亚人接受。
“最近两年,政府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这离不开在座各位的努力,我代表保加利亚对大家的努力表示感谢!”
斐迪南话音刚落,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是真心的!斐迪南可以肯定。毕竟是受表扬嘛,为自己鼓掌。
“这其中康斯坦丁先生表现尤为突出,主持政府工作是兢兢业业,成果显著。现在我宣布:任命康斯坦丁…依托洛夫为保加利亚临时内阁首相!”国策会议开始前,斐迪南先扔下了一个重磅炸弹。
众人先是一愣,随及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康斯坦丁出任首相,众人是有所准备的,此前都有消息传出了。现在保加利亚政府能够和他竞争也没几个。
最具优势的契科夫偏偏政治敏感度不高,没有什么政治野心,自己退出了。
然后就是前农业部长詹姆斯也够资历,这个更奇葩。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比政治强的多,现在基本上都待在实验室里。
然后其他人都不值一提,基本上没有人能撼动康斯坦丁的地位。哦,还有一个远在维也纳修养的前任首相斯塔姆…博洛夫,不过估计保加利亚没人会欢迎回来他。
即便是如此,康斯坦丁还是很激动,自己就这样踏上权利的巅峰。感激的看着斐迪南,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斐迪南笑了笑,提他解了围,说:“好了,现在由我们的首相先生介绍一下:一五计划所取得的成绩,还有未完成项目的基本情况。”
斐迪南的打岔,康斯坦丁已经从激动中恢复了过来,调整了一下心态,意气风发的说:
“1888年1月5日,保加利亚国民议会通过了‘一五计划’,历史会铭记这一刻,它掀起了保加利亚工业化的开端!”
“从1888年走到了现在,已经历时四年了,经过保加利亚全体国民的努力奋斗,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首先,教育方面,早在1890年,我们就完成了任务。我们从无到有,建立了保加利亚第一所大学,拥有在校大学生一千五百余人,第一批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建立了八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高达一万三千余人;新建中学三十六所,全国在校中学生共计五万余人;新建小学八十三所,全国在校小学生共计十一万余人。”
“交通方面,截止1891年底,共修建铁路987公里,公路8658公里。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今天我们已经完成了1000公里铁路的目标!”
……
康斯坦丁眉飞色舞的讲了大半个时辰,也只是粗略的介绍了一下“一五计划”的成果。
当然这是斐迪南删减版的“一五计划”,从成果上来看,现在保加利亚已经可以对外界宣布成功了,很多领域都是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任务。
这些数据,大家提前都知道了,可还是忍不住激动。斐迪南是个例外,可能是前世见多了,对这些数据并不敏感,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相比“一五计划”,现在的“二五计划”才是真正的难题。涉及的范围更加广阔,任务也更加重大,一旦完成,保加利亚也是后起的工业国了,工业总量将一举超过瑞典,进入欧洲前十。
停顿了一会儿,斐迪南见众人已经从激动中缓了过来,开口说:“嗯,过去的事,就让他们过去吧!只有展望未来,保加利亚才能更好的发展。现在我们是时候考虑‘二五计划’的问题了,草案大家提前都看过了,那么现在就开始就可行性问题,进行论证!”
首先是军事改革,‘一五计划’中我们就提到了,由于意外因素耽搁了下来……
'75。七十五章、二五计划启动'
集中了保加利亚各个行业的“专家”,经过长达半个月的论证,“二五计划”最终成型。
“二五计划”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再辅以军事、教育、医疗、农业等行业。
和“一五计划”最大的不同,“二五计划”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并重,政府将重点扶持加工制造业。
保加利亚“二五计划”共涉及大小项目两百八十三个。其中核心任务有以下几点:
一、大铁路计划:五年内新建铁路3400公里,基本上完成对全国主要城市的串联。
二、大公路计划:五年内新建公路20000公里,要保证公路深入到全国每一个小镇,并且连通全国一半的村庄。
三、大钢铁计划:五年内建成,年产精钢56万吨,年产生铁124万吨,基本上满足保加利亚的自用。
四、军事改革:学习德国陆军设立参谋部,增设内参负责士兵日常生活、思想教育(简单的说就是:洗脑)。
启动大预备役计划,从1892年起,今后五年每年征招6万预备役,服役为期一年。常备军保持65万人不变,缺额从预备役中选优录取。
五、农业改革:继续推动机械化农耕,推广新农业技术,扩充化肥产能20万吨,以磷肥和尿素为主。(合成氨还没有搞出来,只有两种技术简单)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工程,完成对主要产粮区的旱涝保收目标。
六、教育:“二五计划”中,政府对教育投资优先向技术院校倾斜,鼓励中学向职高院校转变。
七、医疗改革:加大力度培养医护人员,增设医疗专科院校,鼓励老医师带学徒,国家发放一部分补贴。政府开设培训班,定期组织民间医生学习,提高医疗水平。
八、军工业:扩建兵工厂,引对外进新设备新技术,增设重型火炮生产线,五年内完成陆军武器国产化。
……
斐迪南主导的保加利亚的“二五计划”,名义上是从1893年开起的,其实不是同时开起的,很多项目都会提前启动。
比如说像“铁路计划”,并没有因为“一五”任务完成就停工,还是在继续施工,对于它们来说“二五计划”已经启动了。而像军事改革,1892年也会启动。
但这些并不影响宣传“二五计划”是1893年开起,反正民众也不在乎是不是提前开起了,他们只关心最终结果,还有就是收入又没有增加。
1892年2月6日,斐迪南正式批准了“保加利亚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纲要”,简称“二五计划”。
同日,保加利亚宣传部正式对外发布了“二五计划”的内容。
“二五计划”一发布就引爆了舆论,保加利亚人纷纷将目光投入了过来,各家报社的报纸一时间都卖的脱销。
当然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也各不相同。
比如铁路工人们,重点关注了“大铁路计划”,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他们的生计又有了着落。
农民重点关注“农业改革”,在一五计划中,不少人就从中获益匪浅,对这方面消息,自然要留心。
资本家们更加关注,新的经济政策,政府是否会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这关系到他们未来的投资方向。
如果要对1892年的保加利亚人进行评价的话,很多人都会说:“忙”!没错现在保加利亚全国上下都很忙!
“二五计划”一启动,各行各业都变的忙碌了。在一片忙碌中,掩盖了潜伏的危机。
只有斐迪南知道,现在保加利亚的经济已经很危险了,工业发展即缺乏足够的工业原料,又缺乏广袤的市场。一旦政府停止投资建设,经济危机就会爆发。
如果是大国的话,还可以采取关税保护市场,但对保加利亚来书名,完全是不可能的,一个不到四百万人的市场,是无法支撑起一个国家工业化的。
同俄罗斯的结盟,是斐迪南转移危机最有效的策略。资本主义世界第十四次经济危机,或者说是第三次大经济危机,已经爆发了。
1890年3月,德国股票市场暴跌,此后股价连续下降两年多。从1890年到1891年,破产事件约15万起,铁路建筑规模缩减了60%。适逢农业歉收,危机更加严重。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改变,这场经济危机还要向全世界扩散,现在已经有些苗头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保加利亚无力独善其身。
进入1893年,经济危机全面爆发。美国从1月到8月,工业股票平均市价下跌近一半金属和金属制品价格指数下降44%,纺织品价格指数下降了26%。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场经济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没有那么大,由于工业发展落后,自身又有足够大的市场,平稳期的度过了这一危机。
当然,现在保加利亚人虽然知道经济危机已经爆发了,但是不知道会波及到巴尔干,更不知道会影响今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