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还有冒充别的国家情报组织,在当地进行潜伏,除了高层之外,下面的情报人员从一开始都被骗了。
  “我会让外交部处理的,这样的事情我不希望发生第二次!”小斐迪南脸色阴沉的说道
  还好是瑞士,就算是暴露了,保加利亚也可以让他们闭嘴,大家装傻充愣也就过去了。
  要是英国的情报组织出了问题,现在大使馆就要去监狱领人了,想要把人捞出来,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是,陛下!”维基回答道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消息泄露了,那么这次瑞士和意大利的冲突很快就会结束,由此引起的国际形势变化,还需要小斐迪南去善后。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麻烦,瑞士政府不可能将消息公布出去,不然他们中立国的地位就不复存在了。
  作为一个被德奥意法四国夹在中间的国家,除了中立之外,他们是别无选择。
  如果不是他们地理位置不重要,又没有什么资源的话,想要中立都做不到,具体可以参考比利时。
  “陛下,其实这次可以让法国人背锅,除了我们的在挑起瑞士和意大利的矛盾外,法国情报组织也是参与了进来!”维基提议道
  要做到这一点难么?
  实际上一点儿都不难,现在最重要的已经不是谁挑起了两国之间的矛盾,而是他们需要是谁暗中挑起的矛盾!
  对瑞士人来说,最好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作为一个中立国,少参合大国之间的矛盾,才是存身之道。
  对意大利来说,又不一样了,这是一个极佳的借口,可以用来打击敌人。
  保加利亚和法国都是他们的敌人,这是毫无疑问的,需要做出选择的是先打击谁。
  “嗯,知道了,这个问题不需要你操心!”小斐迪南淡淡的说道
  显然,这是他对情报部门表示不满了,这些事情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权限范围。
  哪个国家没有情报组织?暴露了又能怎么样?这些问题根本就不能摆在明面上来说事,不然要不了两天,就会有一帮间谍被保加利亚警方抓获。
  然后,大家就开始打嘴仗,一直到事情结束。
  这样的案例,小斐迪南都不知道看过多少了,用斐迪南的话说就是:把敌人拉到和自己同一水平,再利用自己熟悉的经验,击败敌人!
  通常这种情况发生在政客选举中,大家进行相互摸黑,最后民众只能从烂货中选一个,自认为还不错的上位。
  后面除了问题,也是顺理成章的了,本来就是烂货,你怎么能够抱有期待值呢?
  这是一个比烂的时代,没有所谓的完美,只要别人比你更烂,你就赢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的波德战场,德军一路上是状况频出,常常出现打着打着,军官就找不全自己的部队了。
  不过没有关系,对面的波兰军队更烂,往往等指挥官的命令下达到前线部队,德国军队早就打过来了。
  命令总是比现实慢了一步,这个比德军的指挥混乱,更加的致命。
  指挥系统,还能说是部队磨合的问题,突然组成的军队,各部队之间配合不好也是可以接受的。
  更坑的还是后勤,仗才打起来,物资迟到的情况就频繁发生,前线部队推进的速度太快,后方的运送速度却没有能够跟上。
  搞得德军都不敢打得太快,一个不好就要饿肚子,领错物资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
  说好面粉变成了土豆,本来的牛肉罐头,突然变成了蔬菜罐头,这种事情发生的不要太多了。
  历史上,德国人也是在初起的战争中,发生了后勤的问题,进行了深化改革,中后期发生的问题才慢慢减少。
  总得来说,德军的后勤就从来没有真正满足前线部队所需过,这一点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和非洲战场上表现的非常突出。
  这个问题,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不单单是后勤部门不努力,更多的还是国内物资供应不足,时常拆了东墙补西墙。
  加上最高统帅部,乱七八糟的战略,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后勤想不出问题都难。
  伦敦
  国际联盟总部,正在进行一场关于德国入侵波兰的听证会。
  绝大多数国家,都希望国际联盟能够干预这场战争。
  这里是欧洲大陆,不是远东地区,德国人没有日本的地理位置优势,现在还不敢拒绝国际联盟的决议。
  可惜,结果令大家失望了,英国人承认德国政府采取的军事行动合法,理由自然是波兰人自己作死了。
  当然,光英国人支持还不够,就算是整个西欧联盟支持,也不足以令国际联盟承认这次军事行动的合法化。
  不过要是再加上西俄罗斯和奥匈帝国就够了,只能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现在波兰人就为之前的外交政策买单了。
  德国人和奥匈帝国、西俄罗斯达成了协议,保加利亚选择了沉默,新波兰王国就这么被牺牲了。
  尽管法国人在为波兰人张目,也无能为力。谁让波兰人做的太过分,给德国人提供战争借口,国际联盟承认了德国军事行动的合法性呢?
  不过,德国想要吞并新波兰王国,就遭到了各国的反对,显然这是大家的底线了,连英国人都没有支持他们。
  实际上的军事占领,距离正式吞并波兰,也就只剩下一步之遥了。
  “父亲,法国人退出国际联盟了,看样子他们还是没有放下架子,就连在联盟中丧失话语权,都忍不住!”小斐迪南吐槽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准备退出吧!
  战争一爆发,继续留在国际联盟就会变得尴尬起来,未来会发生什么,谁知道呢?”斐迪南叹了一口气说道
  不管怎么说,国际联盟的存在,确实在维护世界和平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1923年到1937年,世界上就没有爆发大的战争,国际联盟是居功甚伟的。
  现在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联盟的创始国发生了利益冲突,这个组织就走到了尽头。
  法国人现在突出了,日本人更是早在1937年就离开了,如果保加利亚再退出联盟,那么国际联盟就会变得名存实亡。
  “父亲,你不看好现在的国际形势么?”小斐迪南关心的问道
  “不!目前的国际形势对我们很有力,即便是挑起意大利和瑞士的矛盾失败了,但是德法战争却无可避免!
  法国人太傲气了,他们不甘心成为一个二流国家,可实际上以他们的实力,就只能成为一个二流国家,名不符实意味着灾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法国人不能够拉拢西班牙,他们马上就要悲剧了。
  瑞士人这次肯定会继续保持中立,比利时早在1936年就发布了中立宣言,除了即将要完蛋的波兰,法国人实际上已经没有盟友了。”斐迪南微笑着说道
  “父亲,我怎么觉得比利时人的中立宣言有问题,难道他们认为,德国人会因为这一纸宣言,就放过他们么?”小斐迪南疑惑的问道
  “这就要问比利时政府了,就算是他们放弃一战中占领德国的领土,德国人想要进攻法国,从比利时借道依然是最佳的选择。
  到时候他们还是要做出选择,要么同意借道,加入德国一方;要么同法国联手,拒绝德军通过。
  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必须要在德法中做出选择,中立宣言,除了束缚住他们自己的手脚外,实际上什么作用也没有!”斐迪南无奈的说道
  对比利时政府的做法,他完全是看不懂,不是谁都能够中立的,尤其是夹在了大国中间,就必须要做出选择。
  就算是想要中立,那么请学习一下瑞士,先把自己给武装起来,让敌人望而却步。
  要知道,各国扩军备战的时候,瑞士同样在备战,可不是后世公知们说的,中立国可以减少军费开支。
  没有实力,谁管你是不是中立国啊?
  如果,一个宣言就能解决问题,那么还要军队干什么?
  “父亲,瑞士联邦希望获得我们的支持,似乎他们也感受到了威胁,又不愿意放弃中立国的地位,这里面还有什么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因素么?
  正常情况下,德意两国现在都不会进攻瑞士,可是瑞士为什么会感到不安呢?”小斐迪南疑惑的问道
  “你手中的情报和我一样多,还有一大帮子智囊团,天天在哪里做分析,你发现不了,我也发现不了!
  不过从心里学上分析,瑞士人的担心还是非常有道理的,警惕周围的邻居,是最自然的选择。
  假如未来法国倒向了西欧同盟,瑞士就完蛋了,德法意联手瓜分瑞士的情况就会发生。
  瑞士人的想法只是一个小问题,你注意到德国军队没有,他们的战斗力恢复的很快!”斐迪南想了想说道
  “确实恢复很快,这才短短几年功夫,几乎就追了上来,就算是和我们有差距,这个差距也不是无法弥补的了。
  如果意大利军队,也有这样的实力,甚至是只有德军一半的战斗力,他们就有和法国人一战的实力了。
  要是再加上英国人,法国人现在的胜算已经很渺茫了,并且时间拖得越久,对法国人来说就越不利。
  偏偏法国国内又在反战,他们还不知道,他们越是反战,战争爆发的几率就越大。
  如果法国没有反战主义,或许德国现在还是四分五裂,在法国政府的干预下,没准已经变成了一堆独立国家!”小斐迪南想了想说道
  “嗯,提醒一下法国人,加快战争步伐。意大利已经快撑不下去了,现在还没有对瑞士动手,那么最迟年底他们就会进攻法国!
  当然,也有可能是进攻奥匈帝国或者是我们,只是这样的几率很小,意大利人不会那么傻!”斐迪南冷笑着说道
  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从战略上来说,波兰、法国、比利时是并驾齐驱,都是烂到了家,波兰人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现在快要轮到他们两国了。
  比利时,自动被斐迪南忽略了,他们的战略就是没有战略,目标非常的明确:我不去打你,你也不能来打我!
  法国人的战略等于没有战略,政府换得速度太快了,没有办法落实下去,都忙着内斗了,关心外界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新波兰王国的战略,那就是神话版战略!波兰人一直想要恢复到巅峰时期,波兰王国的领土面积,并且还在为之而努力。
  显然,这一战略是生不逢时,提前到一百多年前,或许还有成功的可能性,现在他们要实现这一战略,丝毫不比成为世界霸主简单!
  “父亲,这恐怕很难办,就算是提醒他们,我都不知道该找谁?”小斐迪南无奈的说道
  没有办法,法国总统总理一跃变成了主战派的代表,而法国国内却依然是反战主义盛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要不了多久法国政府又要换人了。
  确切的说法国内阁已经换人了,只不过达拉第总理再次当选,还没有下台。
  这还不算啥,法国总理还创造过七届的记录,当然不是连任,最短的一次任期不足一个星期。
  面对这种情况,斐迪南也只能无奈的点点头,看着法国人继续浪。

'626。第二十一章、法国Vs德+意'
  时间匆匆而过,新波兰王国终于不负众望,一波流失败后,就果断的跪了。
  没有办法,实力上的差距,不是靠嘴炮能够弥补的。
  叫嚣的最凶的那帮人,往往才是战场上最怂的。
  一帮大佬在那里呼吁民众拼死抵抗,自己却撒丫子跑路了。看得斐迪南都无语了,好歹也要做个样子啊?
  说好的文人风骨呢?
  就算做不到视死如归,怎么也要等德国人打过来了,再跑路吧?
  知不知道,这样很伤士气的?
  新波兰王国人口不过千儿八百万,实力更是远远不及历史同期,除了惹事的能力不相上下外,别的都没有可比性。
  不到一个月时间,新波兰王国就华丽的落幕了,只剩下了零星的游击队在抵抗。
  除了给世界民众上演了一出摧枯拉朽的战争大片外,就什么也没有留下了。
  不对,还有一个波兰流亡政府,现在跑到了法国去寻求庇护。
  波兰完蛋了,法国还能安享太平么?
  答案是:不能!
  没有令斐迪南失望,1939年7月18日,也就是结束波兰战争的第38天,德国人就迫不及待的向法国宣战了。
  这不是德国人着急,而是意大利人急了,这次战争是他们主动跳起来的,德国人也是被拖入战争的。
  否则的话,没准德国人还要再准备那么两三个月,弥补一下战略物资的不足。
  这都是小问题,反正有英国奶妈在,一点儿战略物资而已,分分钟就搞定了。
  阿尔贝勒布伦先生可以放心了,现在再也没有法国人喷他这个主战派的总统了,敌人都打上门来了,由不得他们不打了!
  该纠结的是伦敦政府了,英国反战派民众,正在抨击政府,认为是他们在主动制造战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战争确实是英国人制造出来的,没有他们的支持德意两国,还没有胆子这么快就向法国人宣战。
  世界舆论也在指责英国政府,保加利亚的媒体更是将战争贩子的帽子给英国人扣上了,并且拿出了实际证据,证明英国人策划了这一次战争。
  在这个问题上,英国媒体都懒得否认,那一船船运往欧洲的军火,就是最好的证据。
  偏偏德意两国还是英国人的盟友,按照盟约规定,伦敦政府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斯坦利温鲍德温首相很头疼,按照目前的情况下去,他这个反战派的首相要准备滚蛋了。
  明年又是大选年,反战派领袖策划了战争,选民觉得受到了欺骗,想要连任,做梦去吧!
  国家战略需要,这样的解释普通民众可不想听,本来组建西欧同盟对外的解释,就是为了对抗东欧联盟。
  现在到好,东欧联盟还在安分守己的种田,西欧同盟的两个成员国,已经在欧洲大陆挑起战争了。
  尤其是德国人,短短时间内,都挑起两次战争了。法国可不是波兰那么好欺负,搞不好大英帝国也会被拖下水。
  英国民众可不想无缘无故,又跑到欧洲大陆上去和法国人打一仗。
  “首相阁下,我们承受的舆论压力太大了,要是再封锁法国人的海岸线的话,民众那边不好交代啊!”张伯伦皱着眉头说道
  封锁法国的的海岸线,这和直接宣战有什么区别,况且这个海岸线也不是那么好封锁的。
  战争一开始,法国海军就放弃了英吉利海峡、北海和大西洋,将舰队全部龟缩到了地中海。
  光皇家海军的地中海舰队,还没有能力压制住法国海军,更不用说要封锁这一段海岸线了。
  将主力舰队调入地中海?
  这个创意,想想就行了,千万不要当真!
  调过去的军舰少了,压制不住法国海军;调过去的军舰多了,搞不好保加利亚就忍不住了。
  万一保加利亚海军和法国海军联手敲他们一记闷棍,那伦敦政府哭都来不及了。
  这种事情没有人敢去赌,一旦皇家海军的优势不复存在,那么大英帝国的世界霸权之位,就真的保不住了。
  “可是盟友那边,我们又怎么交代呢?要知道德意两国在发动战争前是和我们沟通过的,要是我们无法完成约定,后面恐怕会有麻烦!”国务大臣反驳道
  大英帝国的国家信誉,说值钱,那就是价值连城,说不值钱,那么真的就是一个便士也不值,这就要看利益是否足够了。
  毫无疑问,现在他们的信誉是非常值钱的,大英帝国还需要德意两个盟友。
  支持德意进攻法国,并不是为了灭掉法国,主要目的还是逼迫法国政府屈服。
  战争只是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
  只要法国人屈服了,那么西欧同盟就大事成矣,中立西班牙人会哭着喊着求加入。
  欧洲大陆会再次回到势均力敌的局面,保加利亚也不得不将战略重心转向欧洲大陆,大英帝国的霸主地位将牢不可破。
  张伯伦反驳道:“盟友确实很重要,但我们出兵封锁法国的海岸线,这和我们直接参战有什么区别?民众能够接受么?
  不要忘了,现在法国人在死守地中海沿岸,将皇家海军的主力投放到地中海,实在是太危险了。
  谁能够保证保加利亚,就一定不会参战呢?”
  对大英帝国来说,在地中海和保加利亚海军进行决战,那是最糟糕的选择,没有之一。
  英国人还在纠结,正在交战的德意两国,就要骂娘了。
  最糟糕的局面出现了,在战场上法国以一敌二还占到了上风,对德意两国来说,这简直就是糟糕透顶。
  法国人也不是好惹的,有莱茵河的天险在,法军守住防线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最好的办法,还是先从比利时、卢森堡一路平推过去,这也是德国人一直采用的战略。
  这次是因为战争爆发的太突然,他们是被意大利人拖下水的,还没有来得及做好战争准备。
  一战中比利时,也不是没有收获,他们同德国的分界线也到了莱茵河,想要偷袭肯定是不行了。
  想要渡河,怎么也要有船吧?还不是一两艘就能够搞定的,大量的船舶集结,比利时人也不傻啊!
  比利时人虽然宣布了中立,在和德国的边界上,他们依然放了26万军队重兵把守莱茵河。
  这样的战争可不好打,两国之间就那么百八十公里长的边界线,平均下来每米都有两三个守军,除非用人命填,不然没戏。
  德国军队战斗力是强,可惜对手也不是软柿子啊,作为防守的一方,敌人还有地理上的优势,弥补了双方部队战斗力上的差距。
  柏林
  “意大利人那边怎么样了?还是没有进展么?”首相霍尔曼关心的问道
  “不,意大利战场上就快要分出胜负了,如果我们迟迟不能取得突破的话,或许再过上一段时间,法国人就可以在罗马阅兵了!”参谋长勃劳希契无奈的说道
  碰上这样一个极品盟友,他也无话可说了。
  按理来说,现在意大利人是为了洗刷凡尔赛条约的耻辱而战,民心士气都非常的高昂,可是到了战场上他们又恢复了正常水平。
  从战争爆发开始,一直到现在意大利陆军都是在正常发挥,没有爆过任何冷门,完全符合外界对他们的印象。
  作为挑起战争的一方,意大利军队一开始就发起猛烈进攻,打得是那个天昏地暗,可惜法国人的防线就是纹丝不动。
  打着打着,法国人反应了过来,就开始进行有限度的反击了,然后尴尬的一幕就出现了。
  那怕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意大利人还是落入了下风,如果发现一个团压着一个师打,不要惊讶这只是法意战场上的常规表现。
  历史法国人很快战败,并不代表法国陆军就弱了,主要是他们在装甲部队上的错误判断,才让德国人完成了闪电战略。
  现在有莱茵河天险在,德军的装甲部队又不能两栖作战,游过不去,战术再厉害也发挥不出来。
  德法隔河对持,法国人伸出一支手,他们还是延压了意大利,这让德军参谋部险些崩溃。
  这完全就是一战的翻版,德军因为高估了意大利陆军的战斗力,曾一度采取了牵制法军主力,给意大利人创造机会的战略。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很打脸,法国人以五个团的兵力,硬是将七十万意军拖住了一个星期,等来了援兵。
  这次就要好的多了,勃劳希契对他们的期待值已经很低了,所以只是无奈,而没有感到意外。
  霍尔曼首相邹着眉头说道:“勃劳希契将军,我们必须要尽快突破法国人的防线。如果战争持续下去,对德意志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你应该清楚,这次战争的主角已经不是我们了,现在是英保两国的争霸,我们必须要尽快从战争中抽身。
  不然,一旦保加利亚和英国人的战争爆发,东欧联盟也会被卷入进来,到时候我们又要两线作战。”
  “首相阁下,法国人现在据守莱茵河,我们想要正面突破几乎不可能,实际上我们连渡河的船舶都凑不齐。
  法国人在莱茵河畔部署了上千门火炮,我们的任何船舶都被轰的粉碎,除非我们堵塞莱茵河,为部队出击创造一次机会!”勃劳希契解释道
  “堵塞莱茵河?上帝,这不可能!你要知道堵塞莱茵河的后果,到时候整个莱茵王国都会变成一片泽国,德意志将因此而哭泣!”霍尔曼激动的说道
  “那么就只能借道了!”勃劳希契想了想说
  “你是说从比利时那边撕开一条口子,这没有问题,你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干!”霍尔曼无所谓的说道
  进攻比利时,他没有半点儿压力,这本来就是他们的战略目标之一。
  “不,比利时人的防备也很严密,我们很难从正面取得突破,想要快速撕破他们防线,只有从荷兰借道!”勃劳希契冷漠的说道
  霍尔曼陷入了沉思之中,荷兰王国和他们的关系可以说还是很不错的,所谓的借道,实质上就是入侵。
  荷兰人的实力不值一提,太平日子过惯了,他们的防备也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