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排云殿灯火通明,光亮犹如白昼。慈禧光绪,以及后妃宫嫔们呆在排云殿内,其他人按照等级依次往外排序就坐。

    以王辰浩和李幼仪的品级却是排在了末尾,已经出了排云殿,呆在外面的长廊内。

    不过这却是称了王辰浩的心,他可不想靠近慈禧和光绪,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肯定不自在。今天晚上是来观看烟花彩灯的,呆在外面更加自由,乐得其所。

    “嗖嗖嗖……”一束束耀眼的光线飞上天空,紧接着在半空中啪啪啪地突然炸开,金色的、银色的、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星星般的花朵向四周飞去,似一朵朵闪光的菊花,光彩夺目。

    烟花开始了,所有人都看向天空。李幼仪更是兴奋的拍着巴掌欢跳了起来,而王辰浩则在她身后轻轻的搂着她,分享着她的快乐。

    王辰浩正聚精会神的观看烟花时,不料耳边突然有人喊他:“系王辰浩王大人么?”

    王辰浩回头一看,不知何时起,身后已经站了三个身着洋礼服的人。说话的是当中一个中年人,王辰浩听其口音说话极其绕嘴,感觉像是日本人,不由得皱眉道:“日本人?”

    

正文 第57章 筹备新军(三)

        那中年人微笑着点头道:“王大人果然慧眼如炬,没错我们是日本人!在下日本驻华公使小村寿太郎,这两位是我的助手津根一和宗方小太郎!”

    小村寿太郎介绍完毕,津根一连忙躬身行礼,很有家教。旁边的宗方小太郎看王辰浩的眼神有些不善,显得有些不愿意,但在小村寿太郎的严厉目光下他还是生硬的弯腰行礼。

    换了别人,一定会被三人的谦逊所迷惑。但在王辰浩面前,他们的真正身份却是难以隐瞒。

    津根一,日本6军省间谍头子;宗方小太郎,日本海军省间谍头子。二人的出现在这里,顿时让王辰浩提高了警惕。

    但王辰浩不想揭穿他们的真正身份,让他们以为“敌暗我明”对王辰浩来说要更好一些。

    “久仰!”王辰浩皮笑肉不笑的回礼,有些生硬的说道:“不知公使先生找我有何事?”

    小村寿太郎并不在意王辰浩的怠慢之色,依然微笑着说道:“王大人在甲午一役中的表现实在让我敬佩,就个人来说,您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对于他的恭维,王辰浩只当是说反话,冷笑道:“那真是令人意外!”

    “最近听说贵国准备编练新军,这直隶地界上的新军不知道王大人打算怎么个练法?”

    “对不起!无可奉告!”

    小村寿太郎连忙解释道:“王大人不要误会!如今贵我两国已经结束战争了,请不要把我当做敌人!我也没有刺探军情的意思,只是希望咱们亚裔能够团结起来,共同进步,不要再被欧美列强侵略。”

    “公使先生的高义真是令人佩服啊!”王辰浩只觉得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直叫人好笑,真是一个脸皮厚的家伙,难怪能当驻外公使。

    “王大人过奖了!”小村寿太郎微微欠身行了一礼,一点儿都不觉得脸红的样子,万年不变的微笑着脸。

    当然是过奖了!王辰浩心中冷笑,老子说反话你都听不出来,真是猪脑子!

    只见小村寿太郎继续说道:“我只是想告诉王大人,大日本帝国十分重视对华友谊,如果王大人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提供我们帝国6军中最优秀的教官来帮助您练兵,希望贵国6军早日达到我们帝国6军的水平!”

    王辰浩不由得冷哼一声,心中暗道若是聘请你们的教官来训练新军的话,将来还不得培育出一大群亲日派汉奸卖国贼才怪?想起那群当年日本利用庚子赔款来援助的中国赴日军校留学的士官生们,回来后一大半都变成了汉奸,剩下的也被洗脑一样的当了亲日派,在抗日战争中没少祸害中国。

    究其根源就是思想侵略,是侵略者对被侵略对象实施的一种无形攻击手段,在王辰浩那个年代它有一个好听的伪装名字,叫“和平演变”。

    “多些公使先生的好意!我想没有这个必要!”王辰浩斩钉截铁的说道:“我对北洋6军的要求是要向北洋海军一样,有可以消灭贵国海军的力量,显然贵国的教官不可能做到这点的!”

    话音刚落,津根一和宗方小太郎二人一脸的愤怒之色,有些冲动的往前逼近了两步,结果被小村寿太郎从身后拉住。

    小村寿太郎嘴角抽动了一下,自打他成为日本驻华公使后,在跟中国人对话时就没有过这般尴尬的时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甲午战争初期,直到王辰浩的出现才开始改变。

    “王大人,贵国有句话叫做钢过易折,这次贵国能赢纯属侥幸!”

    王辰浩笑道:“钢过易折,只能说明这钢还不够坚硬。到底我们是不是侥幸,我想贵我两国都有下一步计划,到时候自然一见分晓!”

    小村寿太郎眼神一紧,从王辰浩的话中,仿佛感觉到他对日本帝国高层的战略方针十分清楚。

    此次他故意找上王辰浩,实则是对王辰浩这个日本帝国头号敌人进行接触摸底,日本特科对于王辰浩的信息知道的太少,因此为了配合小村寿太郎的行动,特意将津根一和宗方小太郎这两个一号特务头子派到中国来。

    “嘭”的一声巨响,烟花腾空而起,在天空中绽开五颜六色烟花,有的像流星徘徊在夜空,有的像万寿菊欣然怒放,还有的像仙女散花,一朵朵小花从天而降。

    一直在专心欣赏烟花的李幼仪这时再次兴奋的跳了起来,转身扯着王辰浩的手叫他一起看,一起分享那份喜悦之情,她的世界里只有王辰浩一人,是以直接把小村寿太郎三人过滤掉了。

    王辰浩微微一笑,道了声“失陪了!”便不再搭理他们,小村寿太郎着实有种被羞辱的感觉,旁边的津根一和宗方小太郎十分气愤,准备上去说道说道。

    “算了!小不忍则乱大谋!”小村寿太郎冷冷的看了一眼王辰浩的背影,然后三人转身离开。

    三个日本人转身的瞬间,王辰浩回头看了他们一眼,心中却是在盘算着事情。

    这时,十几支烟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

    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又出现了“孔雀开屏”!整个天空中顿时成了“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

    王辰浩已经没了心思看烟花,但他的目光依然留在娇妻的身上,看着她兴高采烈的样子,王辰浩心中不知道有多幸福。

    烟花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方才落幕,光绪和慈禧早就离开了,因此众人不受约束,即兴而归。

    直到返回伯爵府后,李幼仪依然高兴的叽叽喳喳一直说个不停,直到王辰浩吻住她的红唇时,才让她噤声。

    过了正月十五,清帝国的所有文武官员们都得上班了,王辰浩也不例外。

    考虑到李幼仪第一次来北京,不玩上一天总有些失望,王辰浩自己也想亲眼看看老北京的样子,因此索性翘班一天,带着李幼仪夫妻二人一起逛了一天北京城。

    王辰浩喜欢看老北京的四九城建筑,因为这些建筑物在他那个年代早已经毁于战火或者为了城市展而拆除,都是些后世看不到的景观。

    而李幼仪不同,她则专注于逛街购物。王辰浩得迁就她,因此大多数时间陪着李幼仪逛街。

    老北京最繁华的地段就属正阳门大街了,民间俗称前门大街。从明朝中叶开始,这条长达845米的大街变成了中国最长的商业步行街。

    大街两许多的专业集市,如鲜鱼市、肉市、果子市、布市、草市、猪市、粮食市、珠宝市、瓜子市等。左近胡同巷子也相当繁华,许多工匠作坊、货栈、车马店、旅店、会馆,以及庆乐、三庆、华乐等戏园。

    王辰浩袖兜里还有几千两银子,为了博美人一笑,一趟下来便是花了几千两银子。

    女人天生就会花钱,直到就剩下最后两个铜板时也不放过,一人一支冰糖葫芦,一边吃着一边大笑着闪人。

    陪着李幼仪在北京玩了一天,第二天王辰浩便带上她返回天津,因为李鸿章已经连三道电报催他回去了,自是不敢再耽搁。

    公元1895年2月1o日,直隶总督府成立直隶新建6军衙门,王辰浩受命担任直隶新建6军会办,杨士骧担任帮办,张佩纶因为不得干预朝政只能在幕后给王辰浩出谋划策。当天,李鸿章再度签十几道命令,在直隶地界开始征兵、截留各种赋税充作练兵饷银。

    日,年假结束后,直隶地界的官员们6续返回衙门工作,接到李鸿章的命令后顿时动作起来,直隶新建6军的各项工作纷纷上马,北洋集团的巨大机器迅运转起来。

    

正文 第58章 筹备新军(四)

        【新的一周开始了,求推荐票,求收藏!】

    ~~~~~~~~~~~~~~~~~~~~~~~~~~~~~

    公元1895年2月12日,德法俄三国驻华公使联合照会清政府总理衙门,要求在华开辟沿海港口租界地。

    清政府知道德法俄三国早晚会向清政府邀功求赏,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快,而且一开口就索要租界地,而且还是沿海港口。但这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各国在租界地内拥有独立的市政府,属于国中国,这一旦开了沿海租界地,就等于在中国修建了海军基地。

    如此狮子大开口,清政府自然不同意,总理衙门大臣奕䜣考虑到这对国家的海防安全是个巨大的威胁,因此严词拒绝。

    德法俄三国早就料到,除非战争,否则清政府再**无能也不会同意这种条件。三国政府早就秘密碰头,已经研究出了一系列可能的策略。于是跟清政府磨叽了几天之后,三国公使见清政府依然没有松口的意思,知道没有希望了,于是启动第二套方案。

    2月17日,德法俄三国公使再次照会总理衙门,退而求其次,要求在天津、汉口两地设立租界区。

    这次的要求不算太苛刻,由于德法俄三国仗着干涉还辽之功劳,清政府也不想得罪三国集团,因此慈禧做出有限度批准要求,光绪帝着总理衙门奕䜣全权处理此事。

    皇上太后松口,奕䜣也就好办了。

    18日,奕䜣会同德法俄三国公使在总理衙门举行谈判,经过一个礼拜的讨价还价之后,德法俄三国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天津和汉口租界区的“绿卡”。

    26日,清政府同德法俄三国分别签署《天津租界租约》和《汉口租界租约》,允许俄国和德国在天津海河旁临近法英两国租界开辟18o亩,俄国占三分之二,德国占三分之一。在汉口开辟沿江租界区21o亩,俄国11o亩,法国和德国各占5o亩。由于法国在天津已经有了租界区,因此天津租界约中法国没能得到好处。

    三国再次抱团出击,从清政府那里得到了好处,其他列强们顿时眼馋了起来。尤其是英国,三国抱团明显有敌视英国的意图。

    长江三口岸,汉口、九江、镇江都有英租界,英国视长江沿线为其核心利益,如今德法俄三国进入长江,英国方面显然不答应。

    从清政府跟德法俄三国开始谈判的那天开始,英国公使便照会总理衙门,反对在汉口开辟租界区给德法俄三国。然而,中英关系此时很冷淡,甲午一战清帝国已经从王辰浩口中得知了英国秘密购买了日本五千万英镑的国债,可以说日本的野心和英国的财力才导致这场战争提前爆的,否则以日本自己的财力甲午战争可能要推迟十年才能开打。

    奕䜣从李鸿章那里套去了很多国际局势的分析结果,都是王辰浩跟李鸿章说的,因此奕䜣知道德法俄三国在远东是英国的敌人,眼下德法俄三国势力大,因此奕䜣权衡利弊直接拒绝了英国人的要求。

    英国人的要求被拒后,德法俄三国立即对清政府公开表示支持,使得英国政府十分没面子。

    其他各国列强也都想分一杯羹,意大利、奥匈帝国、比利时、丹麦等国也要求在华开辟租界地,要求利益均沾。

    三十多年前,这些国家趁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帝国签署不平等条约。但三十年后,洋务运动造成清帝国回光返照的完成了同治中兴,底气足了,对世界强国自然不敢说不,但对二流强国已经有了认识,总理衙门挡了英国人就不怕再挡他们,因此一并严词拒绝。

    总理衙门第一次来脾气了,威风了一下,国内有识之士们顿时给予了高度的表扬,慈禧和光绪也夸奖奕䜣办的妥当,着实让奕䜣美滋滋了一把。

    这些天来,奕䜣每次回府都是满脸堆笑着不停,已经好几年没逗过鸟儿了,这一高兴刚忙命人到前门大街买回来一笼鸟。

    “瞧把您乐得,值得那么高兴吗?”凝香出现在鸟笼子的对面,也拿起一个小木棍儿逗着鸟

    奕䜣笑道:“当然高兴了!直到今天才直到原来能够欺负咱们大清国的列强就那么几个,其他的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荷兰等国家不过是狐假虎威而已。若是三十年前就知道的话,也不至于让这些小屁国家也吓唬住了!”

    凝香淡淡的道:“看起来您没少从李鸿章那里套话儿出来啊!”

    奕䜣愣了一下,旋即笑了笑,道:“玛法今年给李鸿章拨了三百万两银子修铁路,顺便跟他问问这对付洋鬼子们的招数,还真别说,这老李给支了两招,还真就摆平了洋鬼子们!”

    凝香突然停下来,静静的看着笼子里叽叽喳喳的小鸟儿,突然笑道:“恐怕这都是那王辰浩的主意吧!李鸿章跟您五十步笑八十步,他可没能力给您支招儿!”

    奕䜣哈哈一笑,道:“总是瞒不过丫头你!玛法怎么也是个王爷,哪能哈腰去跟王辰浩这个后生讨招儿?那不是把老脸都丢了?”

    凝香忍不住扑哧一笑,没好气的白了奕䜣一眼,道:“玛法你可知道,今次等于你帮了王辰浩一个大忙了,算起来您可是亏了!”

    奕䜣愕然的看着凝香,有些没明白过来,问道:“丫头,这话怎讲?”

    凝香浅浅一笑,说道:“皇上责令各省编练6军,但财政大权握在翁同龢手里,翁同龢是不可能老实儿的把银子给李鸿章的。因此李鸿章为了以防万一就得在直隶地界上四处截留赋税以充直隶新军军费。”

    奕䜣插嘴道:“可听说王辰浩只练一师新军,万把人而已,五十万两银子也就够了,这点儿军费李鸿章还是拿得出来的?早晚户部都得给他报销!瞎不掉的!”

    凝香却不是这样认为,淡淡的道:“我听说王辰浩的折子里准备以德国6军为基础进行编练新军,这德国6军听说光常备军就有八十万,每年6军军费高达七万万马克之多,估算下来每一万德军每年所需维持费用合咱大清库平有三四百万两银子之多。刨除德国人生活水平高的因素,在咱大清维持这样一万德式6军怎么都得一百多万两银子。但现在不是维持,而是要凭空练出来这一万新军,这起步阶段怎么也得两百万两银子以上。”

    被凝香这么一分析,奕䜣恍然大悟,李鸿章固然可以截留两三百万两银子出来,但势必影响北洋其他方面的建设和展。如今他把铁路的三百万两银子给了李鸿章,很显然李鸿章可以先挪用一下,毕竟修铁路是个慢功夫,相互挪用一下可以解燃眉之急。

    想到这里,奕䜣顿时苦笑,暗讨这次真的让李鸿章咱便宜了。

    “这次玛法帮了李鸿章一个大忙,但却是得罪了翁同龢还有皇上,皇上最不希望王辰浩把兵练成,您倒好帮他解决了最大的问题!我看玛法最近千万不要喜形于色了,别让皇上看不顺眼才好!”

    凝香怕奕䜣躲过了慈禧太后的杀招,却又得罪了光绪皇帝,不得不给奕䜣泼泼冷水降降温。

    

正文 第59章 陆军的代差

        【第二更,求推荐票,求收藏】

    ~~~~~~~~~~~~~~~~~~~~~~~~~~~~~~~~

    直隶新建6军衙门成立后,王辰浩立即着手组建直隶新军工作。

    王辰浩深知旧军队的陋习和弊端,因此先从兵源方面抓起。他在招募新兵时一改旧军队的方式,要求所招的士兵是年龄在2o岁左右的农民,身体强壮,朴实。老弱病残、吸食鸦片、娇生惯养等人一律不要。

    王辰浩认为:一是当兵要有强健的身体,要能吃苦。二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听话好管理。对王辰浩在兵源的要求,李鸿章的评价是:和当年曾文正公“以书生领山农”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兵嘛,朴实点好管。

    清帝国人口庞大,到了清末土地兼并严重加上外国人肆意圈占土地,使得中国老百姓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少,大量无土地的老百姓涌入城市求生活。

    天津,作为北洋集团的中心,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城市。大量的老百姓涌入天津,使得招兵工作进展的非常顺利,很快便招募到了25ooo名体检合格的新兵。

    按照王辰浩的大纲要求,合格入选的新兵每月薪饷2两银子,实行淘汰制,三个月后剩下的一般人将每月领4两银子。

    对于朴实的农民来说,军队管吃管住管穿,每个月有2两银子已经很高兴了,可以给家里人寄回去糊口,正式成为直隶新军每月有4两银子,这生活就有了盼头,步入小康家庭的吸引力极大的刺激了这些新兵们,纷纷摩拳擦掌的准备使出吃奶劲来竞争。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优良的待遇下,他们将要面临的是那近乎残忍的训练。

    ※※※※※※※※※※※※※

    同一时间,全国各地都拉开了编练新式6军的序幕。然而,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说,他们只是捧个场儿而已。有南北洋参与秋操竞争,其他省份自知无望获胜,也不用心练兵。

    在大多数的官吏们的心思当中,他们只是打着编练新军的牌子趁机截留饷银中饱私囊而已。

    南洋派系当中,张之洞当属第一。此刻,张之洞正在两江总督府江宁(南京)上班,原两江总督刘坤一因为甲午战时督战辽东时染病,此刻正家疗养,因此由张之洞代为署理两江事务。

    眼下张之洞手握湖广两省、两江三省,可比李鸿章威风多了,当然五省财力也相当充裕,因此张之洞在江宁开建自强军。

    和北洋一样,张之洞也参照德国6军编制。但不同的是,王辰浩选的是新人,而张之洞则是将两江地界的十三个营的绿营兵进行整编,组成13ooo人的自强军,然后聘请德国教官进行训练。

    这样一来,南方的自强军进度很快。王辰浩那边还没有正式开练,张之洞这边已经风风火火的展开了正式训练。

    一时间,国内外报社纷纷关注清帝国的南北洋两支新军的训练情况,距离秋操的时间只有**个月,王辰浩的兵都是没打过仗的新兵,而张之洞却是直接在两江绿营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相比较之下,国内外纷纷看好南洋,有报纸立即表态称王辰浩这次恐怕要栽跟头了。

    李鸿章也有些没底了,多次找王辰浩问话,他的意思是要不在北洋的庆军和毅军中开练,这样战力肯定过南洋。

    但王辰浩只是淡淡的微笑着,称他有办法、有信心获胜,让李鸿章不要担心。

    李鸿章怎能不担心?但王辰浩立场坚定,李鸿章也拿他没办法,只能选择相信他,期盼他这次不要栽了跟头才好。

    王辰浩知道,新军就得有新气象,自强军继续用老绿营兵,再怎么训练也是换汤不换药,起不了大作用的。

    在王辰浩的眼里,请帝国的绿营兵算是第一代6军,李鸿章的淮军算作第二代6军,而张之洞的自强军在第一代基础上训练,勉强算作二代半吧!

    而当前主要列强军队则处于第三代或者三代半水平以上,王辰浩有着跨时代的新观念,因此他要训练的新军起步就定位在第四代的水平上,日后可能是更高的五代、六代,因此他根本不担心自强军的挑战。

    新军和旧军的差距是质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几万日军就可以横扫几十万清军的真正原因。有了代差后,数量很难战胜质量。

    ※※※※※※※※※※※※※

    德法俄三国集团在远东抱团,在租界区问题上打击了英国一下后并没有止步。

    英俄两个是远东最主要的一对矛盾体,此时英日同盟还剩下18个月时间,英国并没有完全放弃日本,给予一定的资金援助。

    俄国亚洲战略在海上受到日本拦截,如今日本事实上占据了朝鲜半岛,对俄国形成了一个封锁圈,使得俄国远东舰队南下扩张受阻。

    朝鲜半岛,即阻挡俄国海军南下,又妨碍俄国6军对清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