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型飞机替代飞艇搭载炸弹作战的理论。而且这本书已经引起了欧美一些军事家们的关注,法国索门思也在这本书的基础上提出了类似观点,引起不小的轰动。如果帝国这时候把轰炸机改为运输机投入市场运作,很容易让欧美的军事家们联想到轰炸机上面来。”

    王辰浩顿时皱眉,道:“这个康有为怎么有这方面的见解的?”

    王辰浩实在想不通,康有为作为一个政客,他怎么会有这方面的深刻见解的。其实王辰浩还没有意识到,他已经严重改变了历史。既然历史环境不同了,那么生活在这个环境下,被这个环境所影响的人们,他们的思想和未来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鲁迅一直服役于中华帝国大西洋舰队,而且已经从少尉管轮升至一艘轻巡洋舰的中校舰长。没有了清末民初的动荡时代,没有了政fu的**黑暗,他已经不可能成为思想家了,而是老老实实的当他的海军军官,甚至日本被中华帝国打垮后,他也不可能再去日本求学取经了。

    如果王辰浩想到这个,就不难接受康有为变成军事理论家的事实了。

    当然,康有为依然是共和党的元老,他的政治目的并没有变。出书立传只是他提高自己身价和知名度的一个手段而已。

    王士珍说道:“陛下,康有为和他的共和党也获得议会不少席位,知道帝国空军发展一些秘密武器也不稀奇。毕竟,凡事没有不透风的墙。”

    王辰浩不由得苦笑,他所熟知的中国人物基本上都改变了。其实想不改变都不行,王辰浩不得不承认这点。

    这时,刘翔说道:“既然王大人也说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再藏着掖着了,说不定欧美各国的间谍已经获知我们拥有战斗机和轰炸机的事情。与其这样限制空军,不如就放开手脚发展空间,向海军一样挑起世界空军军备竞赛。”

    王辰浩摆摆手,道:“空军掀不起竞赛来,毕竟没有多少实战,欧美各国的军事家们绝大多数都想不到空军的作用。”

    刘翔和王士珍连忙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王辰浩想了想,说道:“就按照刘翔的方案来吧!我们用运输机来掩护空军轰炸机的身份,以此来培训我们的远程轰炸机和战斗机飞行员。”

    王辰浩既然拍板定下来了,那么王士珍也就没有意见了,于是只好跟刘翔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最后上报给王辰浩。王辰浩对此计划非常的满意,于是批准实行。

    三天后,王辰浩下旨,责令空军部就组建帝国航空公司,跟内阁总参谋部一起拟定相关的执行程序,为中华帝国打造世界上第一支空中运输团队。

    随后,空军部对h1n1型轰炸机进行了改装,拆除武器负载之后,使得飞机航程和速度都有所增加,载重也达到3吨,并开通中华帝国国内的各大城市的运输航线,展开空中运输服务。

    内阁总参谋部对h1n1轰炸机的改型运输舰称之为飞马型运输机。飞马运输机可以运载3吨货物,也可以改装成空中客车。载员视航程而定,航程近则载员多,航程远则载人少。

    为此,中华帝国南苑航空公司开辟五条飞马运输机生产线,年产量预计200架。

    随后,中华帝国外交部指派国内外各大媒体炒作中华帝国的空中运输公司的先进性、便捷性,为飞马运输机打广告。而国内外一些商人们顿时发现了这个巨大的商机,纷纷提出洽购意向,组建航空运输公司。不过,他们想要购买飞马运输机,都必须跟中华帝国国防部签署技术和设备,以及人员使用保密协定。任何购买飞马运输机的公司被要求确保飞机性能和设备不可以被外人获取,机组人员完全由中华帝国空军提供,并且公司要保密他们的军方背景身份。只有签署了这些协定之后,他们才可以获准成立航空公司,获得飞马运输机。

    当然,中华帝**方只允许中国籍航空公司可以采购飞马运输机,外国公司暂时还不可以获得飞马运输机。不过,外国商人也看到了这个空中运输行业的巨大利润和前景,因此他们想尽办法跟中华帝国的航空公司合作,这样他们就可以引进飞马运输机这种先进的空中载具了。

    随着中国媒体的大幅度报道中国航空旅游运输公司成立的消息,全世界的眼球再度被吸引到中国。

    人类梦想着遨游天空,虽然已经有飞机了,但是都是侦查型小飞机,航程短,也不对平民百姓开放。如今中国组建了这个航空旅游运输公司,服务于民间,使得人们的愿望成为了可能。

    1910年底,随着北京和上海的民航机场的修建完毕,国内第一个民用航线开通,航线为北京至上海。

    尽管天气寒冷,但是北京和上海机场附近人山人海,中外人士纷纷来此观看空中客车的起飞和降落。

    12月3日上午,中华帝国南苑航空公司第一架飞马客机起飞,搭载30名乘客飞往上海。作为第一次载客飞行,很多人都害怕,不敢乘坐。30名乘客当中,基本上都是空军官员的家属们,他们被强制或者半强制后才登机的。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第一架民航客机在上海民航机场安全着陆。当三十名北京乘客惊魂未定的下了飞机之后,整个机场跑候机的人们纷纷喝彩,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随着第一批乘客的安全飞行之后,上海机场起飞的飞机搭载30名乘客安全飞抵北京机场。欢迎的场面异常庞大,人们终于相信可以完成遨游天空的梦想了。

    第一批乘客就是托,为了打消老百姓们的担心和恐惧。加上媒体大幅度报道飞机的安全性,慢慢的解开老百姓们心中的担心。

    接着,南苑航空公司为了拉客,宣布将会免费一个星期体验飞行乐趣。消息一公布,北京和上海机场服务大厅顿时人满为患,第一天报名的人就超过了一千人,此后一个礼拜超过三万人报名。人太多了,南苑航空公司只有二十架客机,忙不过来。于是只好承诺,试飞时间结束后,单人票价将会在六十元龙币左右,让人们不必着急。

    六十元龙币,听起来很少,但是对于如今的中华帝国的购买力来说,六十元可以让普通百姓家庭无忧无虑的过上一年的生活了。因此,乘坐飞机依然是贵的离谱,不是普通百姓能消费的起的。当然,对于中华帝国的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速度来看,平民可以乘坐得起飞机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飞机本来就是为商业服务的,尤其是对货物的运输时间提出苛刻要求的商人,飞机运输成本虽然高昂,但是对他们来说,却是物有所值的。

    很快,中华帝国拥有飞马运输机的航空公司便接到了来自国内外大商人的合作合同,纷纷要求为其公司进行托运货物,甚至有的外国商人直接提出购买中国的飞马运输机。

    然而看到了空中运输业的巨大商业利润的中国航空公司,自然不会将下蛋的“机”让给其他人。这个时代,什么东西都要垄断才是。

    为此,中华帝国政fu航空管制中心的说法是,中国目前需要大批的运输机来保障中国的运输行业。而目前中国的飞马运输机产能有限,并且在试验阶段,不对外出口。

    没能买到飞机,这些外国大商人们并不死心,要求中国开辟海外航线,为全世界承担运输服务。

    对此中华帝国政fu自然十分的乐意。责令航空公司在全世界各国开辟航线,承担世界空中马车夫的责任。同时,考虑到飞马运输机的运输吨位还是太小,于是要求航空科研单位加快研制大飞机步伐,命令航空车间加开多条生产线,将飞马运输机的产量提高到每年400架。同时,要求空军部扩招飞行员,训练飞行技术。

    这样一来,中国空军不但掌握了世界各地的航线,垄断空中巨额利润,而且可以通过运输服务来侦查和了解各国的情况,可谓一举两得。

    中华帝国作为世界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军事力量最强、科技最先进的国家,其一举一动一直都被列强们紧盯着。

    尽管中华帝国政fu一直希望低调行事,不把欧美的目光吸引到东方来,但是经过了两次中俄战争、两次中日战争和中英战争之后,列强们已经收起轻视中国的态度了。

    在欧美军事家们的眼里,中华帝国如今已经变成是一个喜欢扮猪吃老虎的国家,这个印象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列强们的心中。尤其是被中华帝国欺负和算计了的英美俄等国,他们分外警惕。

    当中华帝国的航空运输公司成立后,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惊喜彼此间的距离因为空中交通工具的改善而拉近。但各国列强政fu部门当中,也有很多有远见的军事家们提出了他们对中国空军的空中优势而感到的担忧。

    全世界九成以上的航空公司全都被中华帝国所垄断,欧美各国的航空公司和中华帝国的航空公司根本没办法竞争,技术差距太大。他们自己无法研制出可以匹敌中华帝国飞马型运输机的飞机来,因此航空领域这块蛋糕被中华帝国独霸。

    航空领域的利润是超高的,各国列强们虽然没有关心中华帝国在空中的军事目的,但却注意到飞机的巨大经济效益,于是他们纷纷开始扶植本国的航空工业,准备跟中华帝国竞争空中蛋糕。

    可以说,各国列强们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们出于经济目的的考虑才开始重视航空,却误打误撞的在未来战争中帮了他们一把,等到中华帝国空军在空中尽情的欺负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不是没有一点还手之力。

    在飞机的诞生地法国,当法国政fu知道自己的国民阿德尔成为中华帝国航空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时,他们的肠子都悔青了。法国政fu曾经试图多次召唤阿德尔回国,但是早有先见之明的中华帝国政fu,以各种手段将阿德尔留下,让其继续为中华帝国的航空事业做贡献。

    不过,毕竟阿德尔还是法国人,法国政fu虽然不能够把阿德尔弄回去,但是他们也利用各种手段从阿德尔那里探知了一些消息,并且得到了一些技术,这对法国航空的发展极为关键。

    同时,法国也并非浪得虚名,数百年的老资格资本主义强国的科技和人才储备还是很强大的。法国几百年的教育使得法国的国民素质普遍强于中国,因此,虽然中国的空中力量领先世界,但是并不代表,法国会落后于中国多少。他们奋起直追的爆发力还是惊人的。

    法国人的智慧,加上法国政fu痛定思痛后的决心,反到让法国在航空领域异军突起,紧跟着中国航空的步伐前进。

    法国高德隆(caudron)飞机制造公司,由芮尼(rene)及盖斯顿(gaston)两兄弟自创经营。他们两兄弟比美国的莱特兄弟要牛叉的多,通过向中国歼一d型侦察机,两兄弟苦心专研,接着又到中华帝国皇家航空学院学习深造,最后研制了法国第一代自己的飞机………高式机。

    由于在中国求学期间,高氏兄弟结识了冯如,他们对冯如的单翼飞机极为感兴趣,因此两兄弟最初研制的飞机采用单翼飞机。但是法国航空基础设施太差,可以说几乎没有,更加没有中国的风洞测试基地,也没有流线式气动布局设计图纸和数据,他们设计的飞机不是飞不起来,就是不稳定,很容易坠机。而他们后来想要请教冯如,但是中华帝国在这方面控制严格,他们未能得到技术。

    最后,两兄弟只好放弃模仿冯如的单翼式飞机布局,另辟蹊径,采用歼一的双翼飞机布局。

    虽然在中国方面看来,法国的高氏兄弟的双翼飞机太土了,不合时宜。但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法国人的智慧有些地方开始可圈可点的。当他们把飞机造出来试飞后,中华帝国方面的飞机专家们反而从他们的飞机中学习到了经验,并得到了很多的启发。

    高氏兄弟设计的飞机都是螺旋桨拉进式,无上反角及斜罩之半翼式双翼机,上翼采用软边后缘,可扭曲操作功同副翼,短舱式机身,开敞式衍梁机架,连结机翼及机尾,单片式升降舵及变组式方向舵,机架尾端底部代替尾撬,前端则伸出机头发动机下方形成鼻撬,左右双轮式起落架装在机架底部纵梁上,全机木制,蒙布敷张。此机由于驾驶容易,飞行平稳,速度缓慢,极为安全,因此深受欢迎。

    中华帝国航空委员会不久后开发出来的飞行稳定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高氏飞机的启发才研制成功的。

    该型飞机被定为g1型,飞行速度112千米每小时,由于是私人公司建造,受限于资金,飞机载重仅仅半吨,发动机不到60马力,但是却意外的可以续航4个小时。

    这点令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十分惊讶。因为中华帝国空军在飞机的技术上,远远领先于法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发动机输出马力更是比g1型飞机的发动机强了数倍,但是飞机的推重比和续航力却是不如对方。

    很快,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获得了一架改型飞机进行研究,帝国的工程师们很快发现了法国飞机续航时间长的原因,他们的飞机是推进式,但是发动机却是拉进式发动机。

    这个发现,让中国的航空工程师们欣喜若狂,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航空飞机的航程问题得以大幅度提高。为此,中华帝国空军委员会曾经试图以高薪聘请高氏兄弟来华发展,但是却被他们拒绝了,理由是法国政fu吸取了阿德尔的经验教训,坚决不放他们走。

    得不到人才,就必须要毁掉他们的公司,为此中国航空公司自然要全力打压高德隆飞机公司,迫使高德隆公司生产的飞机销售不出去,打压法国航空的发展。

    然而,这时,法国政fu发现了问题,中国航空公司为何要全力打压一个小小的私营公司呢?一只大象非得要去踩死一只蚂蚁,就说明这只蚂蚁对大象产生了威胁。于是,法国政fu立刻出资支持高德隆飞机公司,帮助高氏兄弟脱困,并扶植高德隆飞机公司抗衡中国航空的全球垄断行为,振兴法国飞机事业。

    这样一来,法国的双翼双座g1型飞机因为法**方的采购,而生存了下来。虽然g1型飞机的技术和综合性能远远不及中国的现役的几款歼击机,但是其低廉的价格,却是附和了当前协约国航空兵的需求。由于列强们还没有意识到战斗机方面,他们的飞机仅仅是用来侦查的,没有必要非得买中国昂贵的高速飞机。

    因此,g1型侦察机一出来,便抢走了中国歼一d型侦察机在法国和俄国的市场,成为法国和俄**队优先考虑的侦察机。

    高氏兄弟为了报复中国在飞机领域的垄断地位,宣布高式飞机允许仿造而不收取专利费。这样一来,除了俄国和法国共享g1型飞机外,英国也开始生产g1型侦察机和教练机,甚至德国也大量吸收改型飞机的技术。

    英国买g1型飞机,纯粹是因为中国曾经出口给英国的歼一d型侦察机太昂贵而且缩水太严重,造成英国海军在新加坡之战中,未能早早的发现中华帝国海军接近,以至于失败。

    每想到此事,英**方就气的牙疼。

    不过,随后中华帝国放宽了出口飞机限制,将歼一b型和c型投放市场,性能自然超过g1型飞机,为了打压法国航空发展,中华帝国出口的飞机的价格也降了不少,让英国不由得心动。

    尤其是德国跟中华帝国的关系非常好,出于政治目的,德国空军大规模从中华帝国进口歼一bc型飞机,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也因为德国的关系,跟中华帝国走的很近,因此见中华帝国提高了飞机性能却降低了飞机价格,不由得大喜,于是也纷纷从中华帝国进口。

    虽然g1型飞机的性能超过中华帝国早先出口给国外的歼一外贸型,但是随着中华帝国有更多更先进的飞机出现,歼一本土型开始对外出口,这样g1型飞机就没有了优势。

    英国为了对抗同盟国,还得改善跟中华帝国的关系,于是还得忍痛从中国进口飞机。

    ……

正文 第360~361章 中华帝国辉煌15年和意大利的倒戈

    第360~361章中华帝国辉煌15年和意大利的倒戈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华帝国的经济总量再次超过美国夺回世界第一位。古老的东方帝国自1895年被美国超过之后,时隔十五年重新夺回这个位置,实在令人振奋不已。

    不过,经济总量和工业能力是两个概念。至少当前的中华帝国经济总量虽然夺回世界第一位,但是整体工业能力还不如美国和德国,屈居世界第三位。

    中华帝国的工业化进程虽然非常快,但跟欧美几十年上百年的工业积累相比较,中华帝国的工业积累时间太短。就好比赛跑一样,欧美拳手跑得虽然慢,但是已经跑了很远的距离了,中华帝国的拳手跑得虽然快,但是从出发,想要追上前面的欧美拳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行。

    1910年财年,中华帝国国会上发布了全球各国的工业实力估测数据的白皮书,作为评估中华帝国的整体实力的参考标准,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工作制定比照对象。

    白皮书主要参照欧美各国政fu公布的经济数据,以及中华帝国在特别渠道获得的情报作为辅助制定的。

    美国,依然是全球工业生产总值最强大的国家。1909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为130。14亿美元,德国为92。19亿美元,中华帝国为88。56亿美元,英国为77。23亿美元,法国为45。32亿美元,俄国为21。22亿美元,意大利为10。17亿美元,日本为9。86亿美元。

    其中,中华帝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长最快,从1900年开始,平均每年都以20的速度猛增。这得益于中华帝国的国内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以及对高科技技术的大量实践应用所致,当然中华帝国发动对外殖民掠夺战争也是一剂强心剂,作用不可估量。

    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大幅度下降,原因是英国在中英战争和八国联军侵英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只有1905年的工业水平,倒退了五年。

    另外发展迅速的就是日本。尽管日本遭到中华帝国的军事重创,其当时的经济已经崩溃。不过,中美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对抗,导致美国大力扶植日本经济,使得日本在十年来的经济增长极快。

    不过,日本资源匮乏,又没有海外殖民地原材料来源和商品倾销市场,加上中华帝国的工业实力强劲增长,对日本工业的挤压力巨大,因此造成日本工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总值并不高。当然,日本的9。86亿美元工业生产总值在中华帝国眼里算不得什么,但在日本人的眼里,这个成就是巨大的。

    作为衡量一个工业国家工业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准依然是钢铁和煤炭的年产量,中华帝国的白皮书中同样公布了1909年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钢铁和煤炭产量。

    1909年全年度,美国钢铁总产量2651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中华帝国钢铁总产量2530万吨,位居世界第二位。德国以1370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位。后面的为英国648万吨,沙俄344万吨;法国341万吨;意大利122万吨,奥匈帝国46万吨,日本16万吨。

    煤炭产量方面,美国依然位居第一位,6。2亿吨。中华帝国以5。4亿吨位居第二位。德国为3。3亿吨位居第三。后面的是法国2。3亿吨,英国1。7亿吨,俄国1。2亿吨。

    从1907年开始,由于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从陆地上的车辆,到海洋里的战舰,再到空中的飞机,石油化工产品的大规模使用,刺激了石油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于是以石油和石油化工为标准的新一代的工业强国标准出台了。

    中华帝国的工业强国指标中,石油产量也纳入标准当中。

    1909年,美国原油产量1亿桶,位居世界第一,俄国原油产量3000万桶,位居第二,英国(殖民地)原油产量900万桶,位居第三,其他为法国110万桶,波斯90万桶,其他国家低于5万桶。

    美国、俄国和英国作为石油生产大国,他们的石油主要用于出口。其中,中华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每年进口4000万桶原油,主要来自美国。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情况。实际上,中华帝国是在掠夺美国石油,因为中华帝国从美国进口的石油全部来自中华帝国在美国圈地后建立的中资石油公司,而中华帝国国内虽然也探明了一些石油大储量区,但是探明后全部封存,帝国政fu未批准开采,只允许建立相关的石油化工工厂。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因为中华帝国国内的石油储量不多,可以说在世界上属于贫油国。而且石油埋藏深,不易开采,自行开采的成本远远高于在国外开采的成本。

    另外,中华帝国连续两次在美国圈地卖石油,导致美国国内大量涌现石油开采公司,造成美国石油开采泛滥,原油的价格非常低。而中华帝国在美国保留了十二个大型油田的开采权没有出售,自行开采成本低,石油源源不断输往中国,所以国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