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中华帝国对美国的介入异常的不满,偏偏美国借口菲律宾跟兰芳共和国所在的加里曼丹岛隔海相望,也是邻国,担心战争会导致大量难民涌入菲律宾,因此美国宣称其有权利介入。

    不过,中华帝国根本不甩美国,直接向荷兰施压,如果不让出加里曼丹岛,那么就等于向中华帝国宣战。同时,荷兰占据兰芳共和国年,必须公开向南洋兰芳后裔道歉,同时归还三十年对兰芳共和国的掠夺所得,并且就坤甸大屠杀一万余兰芳遇难者做出赔偿,全部赔偿金总计五亿元龙币。

    加里曼丹岛,中华帝国称之为婆罗洲,是东南亚最大的岛,也是世界大岛,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人口50万,热带森林覆盖率95%,是荷属东印度最大的橡胶树、橡胶草产地。。由于热带森林面积巨大,这里最近几年的橡胶种植园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荷兰东印度总督府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如果归还给兰芳共和国,那么荷兰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同时,巨额的赔偿,荷兰共和国显然也无法接受,就算接受也拿不出这笔巨款来。要知道,荷兰共和国的年财政收入不过五千万元龙币,赔偿五亿龙币荷兰政府将不吃不喝十年才够还的。

    美国特使的斡旋没有任何作用,这令美国政府非常恼火,美国亚洲舰队菲律宾分舰队两艘巡洋舰于8日开赴巴拉望岛附近海域巡航,并在坤甸港停泊补给,强调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

    与此同时,中华帝国本土舰队南海分舰队两艘战列舰颖兰号皇太子号和闵竹号光荣号也强行驶入坤甸港,荷兰守军派两艘驱逐舰实施驱逐,但中华帝国海军不予回应,荷兰东印度驻军也未敢开炮,只得对民众宣布两艘中华帝国战舰是来友好访问的。

    两艘中华帝国战舰在坤甸港内任意航行,多次碰上美国海军的两艘战舰,双方互不相让,几次发生对峙局面。

    中美两国海军自从1907年开始,海军军事对峙次数开始激增,每个月总会发生一两次,最长的一次军事对峙发生在1910年3月,中华帝国本土舰队北海分舰队巡视白令海峡时,驱逐一艘美国籍捕鲸船,结果引来了美国太平洋舰队阿拉斯加分舰队,双方于是展开军事对峙,持续时间长达15天。第16天,美国海军调集太平洋舰队主力部署于中途岛附近海域,威慑中华帝国北海舰队。第17天后,中华帝国同样以太平洋舰队主力布置在距离夏威夷瓦胡岛西北50海里外的公海,以此来回应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挑衅。

    美国海军的主力战舰基本上都在大西洋舰队,原因是美国海军害怕中华帝国海军对他们采取突然袭击战术,因此最新式的主力舰都没有部署在珍珠港。

    这样一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实力远逊于中华帝国的太平洋舰队,最终美国海军主动撤离,结束了这次对峙。

    不过,从这次之后,美国海军陆续从大西洋舰队抽调了一批主力战舰移防珍珠港海军基地,以便应对日益增加的中美海军军事对峙的规模。

    9日开始,中华帝国给荷兰设定了倒计时,规定荷兰当局必须在未来三天内做出回答,否则一切后果由荷兰自行承担。

    荷兰原本在荷属东印度群岛驻扎了5万军队和几艘战舰,但是欧洲局势的紧张,荷兰不得不将3万军队调回本土,防止德法战争波及荷兰。当然,最重要的目的还是阻挡难民涌入荷兰。

    留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只有不足两万人,而且战斗力几乎为零,都是当地的荷兰商人和荷兰后裔组成,维持地方治安还算够用,但充当军队就不入流了,跟中华帝队更是没法比较,差距太大。

    因此,荷兰政府心中很清楚,失去加里曼丹岛已经是必然了。他们所作的努力只是为求让中华帝国降低赔偿数额,并且保留荷兰人在当地的利益不受侵犯。因为荷兰人太清楚中华帝队了,当初大西洋舰队洗劫了开普敦银行一条街,荷兰银行也深受其害,只不过没有证据指责中华帝国,黑锅都让英国人背了。

    面对中华帝国的最后通牒,荷兰政府见美国的抗议不起作用,于是只好忍痛将加里曼丹岛归还给兰芳共和国,同时做出面道歉,承认三十年前犯下的罪行,并且愿意做出赔偿。不过赔偿数额问题,荷兰当局苦求中华帝国减少。

    中华帝国方面不过是漫天要价,五亿龙币对于荷兰小国来说,实在太过庞大,因此降为三亿,允许荷兰以荷属东印度控制下的橡胶和其他出口资源作保,向中华帝国贷款。

    这样的安排很明显就是冲着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橡胶来的,荷兰人也知道这点,但问题是中华帝国找到了非常强大的借口,荷兰人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吞了。

    1912年2月2日,经过两个月的讨价还价之后,荷兰选择以和平方式将婆罗洲归还中华帝国,并赔偿3亿元龙币给受苦难的兰芳共和国后裔。

    虽然三亿龙币是个天文数字,但是荷兰政府还是拿得起的。然而,中华帝国不允许荷兰一次性偿清3亿赔偿金,强硬的要求荷兰向中华帝国银行贷款,以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橡胶和其他出口物资作保。荷兰在反复同中华帝国磋商后,最终中华帝国同意荷兰支付2亿龙币,其他1亿龙币以向中华帝国出口橡胶等资源作为抵偿。这样荷兰控制的东印度群岛上的所有橡胶产品只能向中华帝国出口了,而且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中荷签署了坤甸条约后,荷兰驻婆罗洲的500余军队撤离该岛,退回巴达维亚。中华帝国以300万龙币的价格和平赎买方式接管了荷兰遗留在婆罗洲的相关军事和行政设施,资金从3亿赔偿金中抵扣。

    自条约签署日起,滞留在婆罗洲的荷兰人允许在三个月内变卖资产离开,原先兰芳共和国所属资产不再此列。同时,荷兰人从华人手里夺走的坤甸金矿、三发金矿等全部都得无条件归还,暂由中华帝国代管。

    条约是荷兰跟中华帝国签署的,赔偿金也是向中华帝国支付而不是兰芳共和国,这代表着兰芳已经被划入中华帝国属国了,没有了对外自主权。不过,婆罗洲的华人华裔最为高兴,终于翻身做主人了。

    李云龙到手的资金只有500万龙币,用于重建兰芳政府、警察和军队,其他赔偿金悉数都落尽中华帝国财政部的口袋里了。

    公元1912年3月1日,兰芳共和国复国成功,三任总统李云龙在坤甸国会宣誓就职。兰芳议会由兰芳共和国15万华人华裔选举产生,完全将当地土人和外籍人排斥在外。

    李云龙签署的个总统令就是宣布剥夺所有在婆罗洲的土著人的权利和财产,他们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时他们的财产全部充公,由兰芳政府重新分配给有需要的华人。

    该法令由兰芳军负责执行,实行全民皆兵制,15万兰芳共和国华人全部编入兰芳军,武器装备由中华帝国提供。

    由于中华帝国正在进行全军武器装备大换代,上一代的武器装备在仓库里堆积如山,军火商们卖都卖不完,于是中华帝国陆军便承诺提供给兰芳军所需的一切武器装备。

    这样,兰芳军在短时间内便换装了全套的中华帝国陆军装备。虽然不如现在的中华帝国陆军装备,但是这批装备依然是世界主流陆军装备,武装起来的兰芳军虽然未经训练,但是他们对付的是没有武器的土著人,因此倒也正合适。

    婆罗洲的地形是一个中间高,周围低的情况,基本上被热带雨林覆盖。只有临海平原区是住和贸易区。

    15万兰芳军,外加中华帝国新加坡军区派来的一个**旅,开始大规模没收土著人的财产,并将土著人群里的青壮男女抓起来当成奴隶,送入矿区、庄园、工厂里代替以前的华人工作。其他老弱病残则全部赶往中央无人区的原始森林,稍有反抗的土著人立即遭到枪杀。长期被土著人欺负的华人,如今翻身了自然要加倍报复回来的。

    通过三个月的大规模行动,华人控制了整个婆罗洲,兰芳政府建立了以华人为上等人统治土著下等人的制度。经过抄家行动后,所有华人都至少有一套宽敞舒适的房子和一处矿场或者庄园,最次也可以获得一家公司的部分股份,人均个人资产达到中华帝国中等水平。

    比起土著人的悲惨,荷兰人被强制要求离境,而且大部分财产都以最低的价格被兰芳政府强制购买,然后分给兰芳华人。外国人的资产和公司需要重新注册,而且要缴纳高额的费用,实际上就是逼得这些外国人离境。这招非常管用,很快大量外国人都离境了,于是他们的公司都被兰芳政府低价买来,分给华商经营。

    兰芳共和国签署的一系列法令都深深的令世界各国不满,不过兰芳背后是中华帝国在撑腰,欧洲各国只能是抗议一番,对此毫无办法。

    美国最为愤怒,因为荷兰的卑躬屈膝使得东印度的橡胶全部都得出口给中华帝国的商人,包括美国在东印度群岛的橡胶庄园也在限制之内。而更气人的是,兰芳控制了婆罗洲后,大量的橡胶只卖给中华帝国外,美国人也不得不从该地区撤离,损失是巨大的。

    为此,美国政府向中华帝国严重抗议,要求赔偿美国公民在兰芳的损失。然而,中华帝国政府给出的答复却是,兰芳是婆罗洲的唯一合法政府,荷兰人是侵略者,而你们美国人把赋税都交给了侵略者,这本身就是在助纣为虐。兰芳共和国没有追究你们这些年来拖欠兰芳的赋税就已经很照顾你们了,因此美国政府的要求中华帝国不予理会。

    对于中华帝国的答复,美国政府气得差点吐血,这令本来两国就已经很差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兰芳共和国成立后,婆罗洲附近的岛屿也被列入兰芳版图,跟美属菲律宾一海相隔,中华帝国南海舰队的势力范围于是扩张至苏绿海、西里伯斯海和爪哇海,跟美国菲律宾舰队的巡逻碰面的机会更大了。

    1912年6月5日,美国海军在加里曼丹岛东侧的苏绿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作为回应,中华帝国本土舰队南海分舰队同时在南海、苏绿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双方均实弹演习,杀气腾腾,剑拔弩张。

    与此同时,荷兰政府将婆罗洲归还给了中华帝国后,以为就此避免跟中华帝国开战,保住了荷属东印度群岛。

    然而,很快荷兰政府就发现他们错了。兰芳共和国成立后,加入大中华帝国联邦,成为联邦成员。兰芳全民皆兵,在经过对土著人的清洗之后,装备了中华帝国先进武器的兰芳军显得耀武扬威,没过多久就对婆罗洲东部的苏拉威西岛提出主权声索。

    苏拉威西岛面积达万平方公里,最早的人类住痕迹是托亚拉文化的石器。欧洲人到来之前的一个世纪里,西里伯斯南部建立了马来海岸的穆斯林苏丹国。1512年一心想垄断香料贸易的葡萄牙人来到这里,1607年荷兰人在望加锡建起殖民点。荷兰的势力逐渐扩展,一直到波尼和戈瓦国分别于1905和1911年丧失**。

    此时,荷兰刚刚宣布吞并了波尼和戈瓦两国,但兰芳共和国却以接到波尼和戈瓦两国人民请求加入兰芳共和国的要求,兰芳国会同意接纳波尼和戈瓦两国,因此要求荷兰殖民军退出苏拉威西岛。

    显然,背后有中华帝国撑腰,否则兰芳不会这么快就对荷兰东印度殖民地发难。

    巴达维亚的荷兰殖民政府自然不同意了,拒绝了兰芳的要求,于是兰芳共和国于1912年7月1日派出3万平民军队,在中华帝国战舰的护送下登陆苏拉威西岛,并凭借人数和装备优势,很快打败了驻扎在该岛上的300荷兰守军。

    !#。。。

    《沸腾文学网》

正文 第370章 从北冰洋到南极洲的地轴计划

    【今天会有四更,补上昨天欠的】

    兰方军攻占了苏拉威西岛,巴达维亚的荷兰殖民政府权衡实力差距后,选择了退让,随后跟兰芳签署了bo尼协定,承认bo尼和戈瓦两国独立。随后,兰芳共和国宣布吞并bo尼和戈瓦两国,把他们并入兰芳共和国一个行省。

    然而,荷兰的退让并没有为其带来多久的和平。

    一个月后,兰芳军继续以苏拉威西岛为跳板,向东攻占了摩路加群岛。荷兰驻扎在该岛上的守军不足一百人,还没等兰方军完成登陆,他们便放弃了安文,逃到巴布亚。

    荷兰殖民当局再次提出抗议,将兰芳共和国告上海牙国际仲裁法庭,要求海牙国际进行干涉。然而,各国列强虽然对中华帝国指使兰芳步步蚕食荷兰的东印度殖民地感到不满,但是他们实在没有精力插手东南亚事务,欧洲的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了,一颗火星就足以爆发大战,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都在备战当中,无暇东顾。

    另外,欧洲主流军事家们认为,中华帝国支持兰芳去蚕食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殖民地,这表明中华帝国的战略重心目前在东南亚,应该牺牲荷兰,换取中华帝国不插手欧洲事务。

    这个观点得到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们的认可,同盟国和协约国纷纷指示各国驻华大使,令其跟中华帝国政府磋商,只要中华帝国不插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事务,他们就愿意默认中华帝国支持兰芳去蚕食荷属东印度群岛。

    对此,中华帝国政府随后给出了确切答复,重申不会插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事务,以此来安抚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

    于是,海牙国际未能就兰芳军事蚕食荷属东印度群岛一事做出反应,使得荷兰非常恼火,知道被欧洲列强们出卖了。

    1912年9月,兰芳军在中华帝国的背后支持下,在巴布亚岛东部的福兰海索隆登陆,开始蚕食巴布亚岛西部,东部是中华帝国属巴布亚,由澳洲共和国托管,以及德属巴布亚。

    荷兰殖民军在巴布亚岛西部部署有3千多人,而登陆的只有一万余兰芳军,严格的说,这一万兰方军是打不过3千荷兰守军的。因为兰方军都是由不同年龄段的华裔平民组成,尽管受到中华帝**官团的训练,但是短时间内的战斗力并不高,不足以跟荷兰殖民军主力正面交战。

    然而,荷兰巴达维亚当局依然希望中华帝国能够就此罢手,于是命令在巴布亚岛的荷兰军队实行不抵抗政策,退回到本岛苏门答腊岛。

    于是,兰方军未放一枪一炮就轻而易举的占领了西巴布亚岛。

    这样,荷属东印度群岛最大的三座岛屿全部被兰芳军占领,兰芳共和国的版图一下子扩大为190万平方公里,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作为中华帝国联邦成员国之一,仅次于澳洲共和国。

    占据了西巴布亚后,由于这块土地太过庞大,4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众多,超过130万亚美尼亚人,兰芳人口不足,管理本土婆罗洲就已经很紧张了。因此,中华帝国最终做出决定,在将兰芳控制的巴布亚和澳洲控制的巴布亚合并为巴布亚王国,扶植5年前被英德两国灭掉的巴布亚国王皮里吀亚森,重建巴布亚王国,作为大中华联邦成员国一员。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考虑到东部的德属巴布亚领地,德国人对于兰芳侵入西巴布亚有些不满,只是碍于不刺ji中华帝国而没有表达反对。巴布亚西部岛屿是贫困区,除了一些橡胶、甘蔗可供出口之外,再无其他有价值的经济作物,也正因为如此,英德两国并未出兵侵略西巴布亚,而是一直由荷兰人管理。

    另外,中华帝国扶植巴布亚王国重新复辟,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一旦欧战爆发,中华帝国在不参战的情况下,可以指使巴布亚王国攻击德属巴布亚,进而吞并整个巴布亚岛。

    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对巴布亚岛的兴趣是非常大的,因为德属巴布亚物产丰富,矿藏丰富,铜矿储量9。44亿吨,黄金储量1831吨,铜金共生矿储量约4亿吨。此外还有富金矿、铬、镍、铝矾土、海底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库土布和戈贝两大油田储量即达4亿桶。南高地省油田储量1700万桶。天然气储量亿立方英尺。森林资源丰富,热带原始森林覆盖面积达36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77%,林木总蓄积量约29亿立方米,可采蓄积量为5亿立方米。

    整个巴布亚最发达的地区都在德属巴布亚控制范围内,包括发达的莫尔兹比港在内,是一处天然良港,可用作大型海军基地和大洋洲贸易港口。

    另外,中华帝国对巴布亚岛的占有还包含着另外一层政治意义,那就是打通中华帝国纵贯地球南北的通道。

    此时,中华帝国已经将国土扩张到了地球最北端的北冰洋极地地区,南边也占领了地球最南端的南极洲极地地区,而中华帝国的本土和领地正好从北到南占据所有南北纬度,东西宽度在东经180度(本初子午线)和西经75度之间的一条巨大的宽带上。

    而得到巴布亚岛之后,中华帝国的领土领海便由北到南连成一片了。

    中华帝国支持兰芳军步步蚕食荷属东印度群岛,除了为夺取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丰富资源之外,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这个贯通南北两极的地轴计划了。

    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深知一百多年后地球转暖,南北两极的冰川大量融化,未来北冰洋将可以通航,全球航线将不再依赖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了。而全球升温必将导致热带变成超热带,温带变成热带,极地变成温带,人类无法在超热带生活,必将向极地迁徙。

    王辰浩希望将来能够给子孙万代留下可以立足之地,因此打通南北级领土和领海连接的南北地轴计划从夺取南极洲那天开始,就已经在计划当中了。因为只有打通了东南亚地区领地,才能够跟澳洲连接起来,一直连接到南极洲,从而完成南北地轴贯通计划,就算将来国际社会出现变故,中华帝国也可以堂而皇之的说南极洲属于中华帝国。

    1912年8月,中华帝国外交部正式对外宣称中华帝国为全纬度日不落帝国,西方国家则称中华帝国为轴心帝国,理由是中华帝国的国土纵贯地球南北两极,地球的南北地理地轴和南北地磁地轴都在中华帝国的国土内。

    对此,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闻言后顿时苦笑,这个轴心帝国并不是什么好名称,二战战败的一方就叫轴心国来着。

    当然,王辰浩对此并不在意,轴心国怎么了,假如轴心国胜利的话,那么他就是个全球公认的好名字。

    于是,中华帝国也默认了这个称号了。从此以后,全纬度帝国、日不落帝国和轴心帝国都属于中华帝国的别称,被世界各国所广泛流传。

    中华帝国在东南亚的暗中行动,难免不会引起某些国家的警惕。其中法国控制的法属印度支那就让法国感到了威胁,为此法国照会中华帝国政府,就法属印度支那问题试探中华帝国的口风。

    中华帝国对此明确表示,承认法国在法属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地位,不会支持法属印度支那境内的抵抗武装。

    尽管中华帝国这样说,但是法国政府心中还是没底,于是跟英国、俄国协商之后,认为应该给中华帝国找个强大的敌人作为牵制,让中华帝国没工夫插手法属印度支那或者欧洲事务。

    于是,英法俄三国看好了日本和美国,中美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和常态化的海军军事对峙,已经证明两国的关系非常不好了。美国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跟中华帝国耗下去,而中华帝国一直对日本警惕,日美准同盟关系一直让中华帝国耿耿于怀,而美国在珍珠港的强大太平洋舰队对中华帝国太平洋舰队也是个巨大的潜在威胁。

    中华帝国在美国周边布置了岛链封锁的军事策略,同样,美国作为反制,美国将东亚日本和东南亚菲律宾作为南北威慑中华帝国的桥头堡。尤其是日本,就在中华帝国的家门口,威慑xing十分强。

    英法俄三国于是跟美国和日本接触,秘密构建牵制中华帝国的军事联盟。由于中俄战争后,中英关系恶化,当时英国就开始利用日本和美国来牵制中华帝国,不过最开始日美两国没有上英国的套,但日美英三国的关系在那时定下了基调,随后中英战争之后,日美两国明显感觉到了中华帝国的迫在眉睫的威胁。中美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日本因为经济和技术不够,加之得不到外界正面支持,不敢在中华帝国面前耀武扬威,因此一直低调发展军事技术,英美两国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英国和日美两国有这层关系,再谈判就有了基础,很快在英国的斡旋下,协约国将不再限制对日美两国的军事技术出口,包括关键xing武器的核心技术。例如,一直困扰美国的大口径主炮制造工艺,日本急需了蒸汽轮机技术和大口径主炮技术等等,协约国都不在限制技术转让。

    美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被中华帝国超过了),经济力量强大,一旦获得了协约国的技术支持,那么美国的军事工业将大幅度提升。同样,日本对于每年向中华帝国赔偿125万英镑一事耿耿于怀,中华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