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条件相当的苛刻,说其是不平等条约毫不为过。例如片面最惠国待遇,只得是中华帝国享受苏联的最惠国待遇,但是苏联不享受中华帝国的同等最惠国待遇。两国的商船和飞机可以自由进出两国的港口和机场,这看起来是平等的,实际上苏联没有国际远洋商船队,没有国际航飞的大型飞机公司,因此苏联的商船和飞机根本到不了中华帝国,而中华帝国的国际商船队和国际航运公司却可以直接进出苏联的港口和机场,这是相当明显的不平等经济条款。同时,中华帝国的商船和飞机自由进出苏联的港口和机场,加上商品特别关税待遇条件,这给苏联的海关和国防造成相当的威胁。苏联同意这个条款是因为中华帝国答应可以通过商船和飞机运送武器和装备给苏联,避开西方列强的监视,但如果中华帝国和苏联突然间变成敌人,中华帝国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向苏联运送武装力量或者支持苏联国内的**武装力量,这些都是苏联国防的重大隐患。

    如此不平等条约,苏联还是咬牙签署了,因为就眼前苏联的局面来说,如果不签署这个条约,苏联根本无法恢复国家经济,就谈不上对外扩张,甚至等到西方列强恢复经济实力时,苏联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尽管条约对中华帝国有利,但对于苏联来说,整体上得大于失,还是划算的。

    就这样,中苏贸易协定签署了。苏联立即动用国库里仅存的黄金和白银储备,向中华帝国进口最急需的工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此时的苏联黄金储备不足300吨,白银不足8000吨,都是苏俄红军从沙俄贵族和资产阶级手里通过土匪式的打砸抢得来的,可以说是占满了沙俄资产阶级贵族们的血泪。

    苏联将这些仅有的黄金和白银运往中华帝国,从中华帝国运回了大批的基础工业设备和从中华帝国请来大批的专家和工程师们帮助苏联人将设备组装起来,使其尽快投产。

    中华帝国向苏联出口工业设备和技术人员支持,这比费用是相当高昂的,基本上就是漫天要价,但苏联却不敢坐地还钱,因为他们能够买到的设备只此一家。例如,一套300吨扎钢设备在中华帝国只需要44万龙币,国际上只需要52万龙币,但是苏联人去要花费520万金卢布(130万龙币)相对应的黄金和白银。中华帝国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的机械工程师,在国内年薪不过8万龙币,出差去趟苏联回来后就有了30万龙币的个人存款,这还是刨除个人所得税的税后实际所得,因为苏联已经向中华帝国工商局代为缴纳了这人的个人所得税。

    苏联的这点黄金和白银根本不足以采购到所需的全部设备和技术,为此,苏联不得不从中华帝国的银行商们手里借款。包括帝国银行、皇家银行、通商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中华帝国二十五家银行组成银行团,向苏联提供了20亿龙币的大借款,年息高达4。5厘,没钱的苏联也乖乖的接受了。为此,中华帝国的这些银行商们再次暴赚了一笔巨款。

    可以说,苏联被中华帝国痛宰了一顿,悲催无比,欲哭无泪。

正文 第494章 沙漠风暴行动【二更】

    第494章沙漠风暴行动

    ~~~~~~~~~~~~~~~~~

    虽然苏联花了巨额的冤枉钱,但他们从中华帝国进口了大批的工业设备,这些工业设备对于苏联的经济恢复和国防建设是相当重要的,为苏联日后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而中华帝国向苏联提供了20龙币的巨额贷款,同样对苏联的国家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崛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当然,中华帝国方面并没有深刻理解苏联的国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巨大能量,虽然在苏联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狠狠的敲诈了苏联人一笔巨款,但是却没有预料到苏联利用这个机会迅速建立了国家工业体系,并且在不久的将来迅速恢复了经济,而且一路高速发展,甚至一度对中华帝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威胁。

    中华帝国并未预料到未来的事情,但就眼前利益而言,中苏贸易令中华帝国赚的金玉满钵()。尤其苏联的工业被破坏殆尽,中华帝国的各种商品得以源源不断的进入苏联,并迅速占领苏联市场。

    中苏建立贸易的第一个季度,中华帝国便出口到苏联800多万吨各种商品和货物,贸易额高达10亿龙币,整个苏联国内到处充斥着中华帝国的商品,如果不是当地的白人和俄语不断提醒的话,还以为到了中华帝国了呢。

    第一个季度是中苏贸易额最高的一个季度,因为苏联急需要这些设备和商品来恢复苏联经济和维持社会生活稳定。此后每个月开始回落,因为苏联人除了购买必需之物资外,没有多少余钱用来采购。尽管苏联人没有多少钱,但是中华帝国的商人们还是能够从他们的口袋里抠出最后一分钱的。

    中华帝国同苏联的贸易令欧洲国家们羡慕嫉妒恨。很快,欧洲国家当中便不再团结一致,德国有感于同盟国集团的破碎,为了抵抗协约国的威胁,德国决定不再犯世界大战期间两线作战的错误,趁着沙俄被苏联取代之机,德国希望修复跟苏联的关系。这样一旦再次爆发大战,德国不必两线作战,专心对付西线的法国和英国才有胜算。

    早在沙俄时代,德国就为了整垮沙俄而扶植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给列宁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此德国和苏联之间有着一段蜜月友谊期。

    德国希望跟苏联建立友好关系,这样才能够保证德国不会腹背受敌。同时德国经济亟待恢复,同苏联的贸易对德国非常重要,于是德国政府派出国务副总理秘密访问莫斯科,同列宁会面,洽谈苏德贸易合作问题。

    苏联跟中华帝国达成的贸易协定属于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为此苏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苏联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如今德国伸出援手令苏联非常高兴,列宁高度重视同德国发展贸易合作关系,因为他知道德国的技术先进,同时德国急需要恢复经济,苏德两国有着共同语言。同时,苏联也不想被中华帝国控制住,因此发展多边贸易是苏联的出路()。

    德国除了政治上跟苏联保持和平相处的关系可以抗衡协约国的威胁之外,其经济亟待恢复,苏联就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中苏巨大的贸易额令德国馋涎欲滴,如果这笔钱能够给德国,将会极大的促进德国的经济恢复速度。而德国自认为他们的技术储备不比中华帝国差多少,可以用比中华帝国还优惠的价格跟苏联交易,抢中华帝国的贸易额。

    苏德两国互有所需,一拍即合,很快就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跟中苏贸易协定比起来,苏德贸易协定非常公平,德国向苏联出口技术和工业设备,苏联勒紧裤腰带省下钱来给德国,双边贸易自建立后,不到四个月时间,贸易额便扩大至4000万龙币,而中苏贸易额则下降至不足5000万龙币。

    德国出来抢中华帝国的对苏贸易额,这令中华帝国非常的不满。很快,中华帝国就出面干涉,借口德国向苏联提供了中华帝国限制出口的高新技术为由,对德国的公司企业进行经济制裁。

    德国在世界大战中本土未受破坏,因此在中华帝国的部分贷款支援下,经济恢复很快。但跟苏德贸易比起来,中华帝国始终是德国最大的贸易国,德国很多领域所必须的技术和设备都得从中华帝国进口,而且中华帝国握有德国高达800亿马克的国债,德国魏玛政府对中华帝国的经济制裁非常恐慌,立即派出国家高级官员赴华解释。

    但不管德国官员如何解释,中华帝国的对苏联的贸易份额受到影响,涉及数千万龙币的利润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逼不得已,德国只好屈从于中华帝国的意志,立下保证书禁止向苏联出口中华帝国所不允许的高新技术和相关产品,为了弥补中华帝国在对苏贸易上的损失,德国政府以后每年在正常中德贸易的额的基础上,都额外将苏德贸易总额的70%转向中华帝国采购商品。

    得到德国政府的保证后,中华帝国才取消了对德国的经济制裁,不过中华帝国将派出专员监督德国对苏出口事宜,对此德国政府也同意了。

    就这样,苏德贸易协定得到了中华帝国的默许()。

    然而,欧洲其他国家很快也发现了苏联这块大蛋糕。靠近苏联的波兰、芬兰、瑞典等国也一定的工业基础,对苏联出口有利可图。既然德国都已经跟苏联建交并恢复贸易了,那么他们这些国家自然也不乐意跟邻国闹僵,迅速跟苏联建交并恢复贸易通商往来。这些小国家跟苏联的贸易额不大,对中华帝国的商品竞争力不构成威胁,因此中华帝国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不过,对于欧洲协约国来说,德国和苏联恢复合作令英法意三国非常担心。世界大战期间,尽管沙俄没有取得一场对德像样的战役,但是却牵制了同盟国五百万军队,给西线的英法减轻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可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沙俄的灭亡一度令协约国差点被同盟国打败,协约国知道沙俄对同盟国牵制的重要性。如今沙俄没了,协约国失去了一个可以在东线牵制德国的重要盟友,这已经让协约国处于不利局面了。本来协约国牵头组成欧洲反苏**产国际同盟,目的之一就是让德国和苏联敌对,让苏联继续扮演沙俄的角色。但如今苏德建交,还签署了贸易协定,这给协约国敲响了警钟。

    为此,协约国一方面在欧洲大肆宣扬德国被苏联赤化了,将成为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的敌人,呼吁欧洲各国孤立德国。同时,协约国立即将德国告上国联法庭,因为国联有一个重要的共识就是集体**产国际,协约国指责德国和苏联勾结,违反国联协议,要求国联对德国进行制裁。

    但令协约国悲催的是,德国作为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英法意三国的提案。同时,德国为了自保,把中华帝国也拖下了水。理由是中华帝国也跟苏联建交了,而且也签署了贸易协定。

    因此,中华帝国不得不帮助德国解释,安抚英法意三国,称跟苏联建立贸易关系只是为了人道主义,因为中华帝国不忍心看苏联饿殍遍野,纯粹为了帮助苏联人民,跟苏联政府没有关系。中华帝国在国联大会上重申坚持**产国际的态度不变,打消所有成员国的担心。

    中华帝国的出面解救了德国,使得国联没有通过制裁德国的提案()。而意大利此时也妥协了,因为世界大战没有给意大利带来好处,英法没有兑现承诺,令意大利跟协约国阵营离心,此时意大利发现德国的经济恢复速度快于英国和法国,因此意大利这个墙头草决定向德国示好,最后出面跟中华帝国一道为德国解围。

    英法两国见国联上没有扳倒德国,于是计划单方面对德国实施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但英法两国国内的经济不景气,距离恢复元气还早着呢,对德经济制裁不起作用,因为德国的最大贸易国是中华帝国,跟英法的贸易从来都因为敌对关系都是个位数。经济制裁无效,政治上孤立德国也没有起色,因为德国和中华帝国的关系密切,加上苏联也力挺德国,欧洲各国都不想得罪德国,生怕将来大战再波及他们。

    在军事层面上,英法一度计划武装入侵德国,因为法国一直对德国占据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耿耿于怀,期待有一天夺回。但英法两**方都担心再次爆发大战,而且也力不从心,加上中华帝国和意大利都不同意动武,于是也就作罢了。

    最终,英法不得不承认现状,暂时拿德国没有办法。不过,英法也不希望苏德建立友好关系,因此为了拉拢苏联,英法于1923年夏天跟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并恢复了双边贸易。

    苏联对此相当高兴,欧洲列强和东方中华帝国之间勾心斗角,这正好让苏联从中渔利。于是,苏联有了很多的贸易渠道,不再愿意被中华帝国痛宰,可以货比三家然后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渠道购买所需商品。

    这样一来,从1923年秋天开始,中华帝国明显感觉到中苏贸易额大幅度下降和缩水,利润不比从前。为此,中华帝国照会英法德意等国商讨对策。五国都想从苏联赚钱,因此很快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双方对苏联出口的物资统一定价,一个标准,按照当前五国对苏贸易额制定出口标准,并且抬高价格,防止苏联坐大。随后,五国制定的方案在国联大会上获得了通过,所有会员国一致同意在对苏贸易上制定统一出口标准,抬高价格以遏制苏联发展。

    于是,从1923年9月开始,国联成员国对苏贸易全面涨价,关键商品暴涨200%,各国统一标准,均分贸易额度,以至于苏联想要渔利的计划破产,重新回到始点上()。不过,苏联的国家社会主义经济此时已经有所恢复,关键性设备和物资已经买到,苏联正在努力降低进口,完善国家工业体系,并制定了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进入计划经济时代,这点类似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过却比中华帝国更加彻底,因为苏联的所有资金、人力和物力都能够集中到一起去办一件事,而中华帝国当年受到种种限制,只集中了的部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不到苏联这个程度。

    因此,包括中华帝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低估了苏联的斗志和能力,为了当前利益而没有全面经济封锁苏联,等到苏联发展起来再制裁苏联时已经力不从心了。

    苏联的壮大自是后话,就眼前来说,中华帝国利用苏联得到了相当大的好处,整体上得大于失。

    第一个回报就是在中苏贸易建立后的第三个月时,中华帝国向苏联出口的一部分武器装备和医药器械是用于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

    苏联通过共产国际在全球各地建立活动小组,煽动当地武装力量反对欧洲列强殖民者。首当其冲的就是土耳其,因为土耳其在战后已经瓦解,加上希腊、英法和亚美尼亚的军事入侵,导致土耳其失去了大片土地,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阿拉伯、伊拉克等相继爆发独立战争。其中伊拉克被土耳其划给中华帝国的势力范围,中华帝国在科威特的驻军出动镇压了伊拉克的武装起义,但却扶植了一个伊拉克傀儡政府,听从中华帝国的意志,实际上已经从土耳其分离独立,土耳其对此也是默许了。

    不过,土耳其不甘心失去埃及、叙利亚等地,因为埃及有苏伊士运河,可以为土耳其换取巨额收入。但是,就因为埃及有一个苏伊士运河,那里也成了东西方列强激烈争夺的焦点。

    在世界大战前,中华帝国选择了退出苏伊士运河,将股份套现,并且导演了一出精彩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巨大矛盾之戏,成为两大军事集团爆发大战的导火索之一()。

    到了战后,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知道世界相当长的时间里会是和平状态,贸易繁荣,这个苏伊士运河将会得到巨额利润,因此希望重新控制这条重要的经济和战略通道。

    同样,大战后协约国和同盟国达成了马德里和约,英法德三国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德国有鉴于世界大战期间根本兼顾不了苏伊士运河,为了一个苏伊士运河牵扯了德国相当的陆军兵力,而中华帝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早就成功运营,苏伊士运河对德国来说不在重要,因为德国商船不需要再经过法国控制的地中海经由苏伊士运河前往印度洋和太平洋,可以从中华帝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直接通过反而更安全。因此德国计划放弃苏伊士运河股份,以133亿德国马克的价格转卖给中华帝国。

    刨除马克贬值因素,这笔钱实际上只相当于2000万龙币,跟送给中华帝国没有什么两样。当然,这实际上是中华帝国和德国之间的政治交易,德国在马克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将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卖给中华帝国,自然便宜了中华帝国。作为回报,中华帝国除了保证巴格达铁路对德国畅通无阻之外,更是允许德国在战争期间使用巴拿马运河。后面这个对德国海军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这样一来德国海军就可以全球快速投送,战争期间可以快速进入印度洋威胁英法在那里的殖民地了。

    而奥匈帝国在苏伊士运河的股份直接被中华帝国获得,理由仅仅是奥匈帝国欠下中华帝国巨额的债务,对此奥地利和匈牙利也没有反对。

    同样,土耳其在苏伊士运河的股份也被中华帝国得到,这是中华帝国承诺不支持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六世政府,承认凯末尔革命政府是土耳其唯一合法政府的条件之一。

    这样,中华帝国实际上已经得到了50%的股份,而英法意三国始终不放弃苏伊士运河的股份,这令中华帝国非常不满。

    很快,机会来临()。

    世界大战后,英法趁着希腊和亚美尼亚入侵土耳其时,出兵夺取了埃及。为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和法国宣布埃及处于两国的保护之下,埃及沦为两国的保护国。

    第二次希土战争后,英法虽然承诺将埃及交还给土耳其,但是两国暗中耍手段,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位,而中华帝国也不希望土耳其和英法和解,对此选择了默认。土耳其无奈接受了英法的条件,这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支持。

    与此同时,苏联也瞄准了埃及,为了实现全球赤化的战略目的,列宁指示共产国际领导埃及革命运动,趁机颠覆埃及政权。

    1918年冬,埃及资产阶级民族运动领袖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殖民当局提出英军撤离埃及、准许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并组织代表团准备到伦敦同英国政府谈判,还要求到上_海国联申诉。

    1919年春,英国殖民当局断然拒绝这一合理要求,并逮捕了华夫脱党领导人,引发了埃及人民的反英大起义。

    1919年3月,以开罗学生的反英示威为,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风潮,迅速席卷全国。

    1922年,无效的和平示威在苏联的暗中支持下,又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开罗等大城市发生了激烈的巷战。农民在亲苏领导人埃米尔的指挥下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袭击英军,破坏铁路。

    到了1922年底,埃米尔的起义发展到很大规模,三十多万游击队遍布全国各地。

    1923年元月,埃米尔攻陷开罗,英法联军退至塞得港要塞,苏伊士运河大部分被埃及起义军占领。

    1月15日,英法联军已经支撑不住了,两国国内反对战争的呼声一浪盖过一浪,加上自五国公约大裁军之后,英法军队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打了这么长时间,英法军费开支浩大,财政无力支撑下去()。

    于是英法两国向中华帝国求援,理由是苏伊士运河也有中华帝国的股份在内,总不能被埃及叛军收回去吧!但中华帝国却趁机要求收购英法两国在埃及的股份。对此,英法两国是相当的气愤,大骂中华帝国趁火打劫。不过,意大利此时迅速向中华帝国献媚,主动将意大利手里的股份作价900万龙币转让给中华帝国。

    英法两国不同意中华帝国的条件,结果很快埃米尔率军攻陷了塞得港,5万英法联军被迫投降。

    埃米尔迅速成立了埃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全世界都知道了埃米尔背后的主事人是苏联,英法两国跟苏联的关系迅速恶化,取消了所有贸易交流。

    苏联妄图霸占苏伊士运河,指使埃米尔政府无条件收复苏伊士运河。这触碰道了中华帝国的利益,于是中华帝国借口保护苏伊士运河,出兵埃及。

    光华二十三年二月,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20多艘战舰抵达靠近埃及,沿途炮击塞得港和埃及沿海城市。中华帝国塞浦路斯军事基地出动三个航空联队空袭了埃及首都开罗,炸毁了埃米尔的总统府。

    三月,中华帝国海军陆战第三师借道土耳其领土登陆,从西奈半岛向埃及军队发起攻击,代号“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大规模展开。

    浩瀚的大漠上空,数百架战机啸叫着掠过长空,地面上数百辆战车组成攻击集群,轰鸣前进,卷起漫天沙尘,犹如沙尘暴来临一般。

    埃及军队虽然打败了英法联军,士气如虹,但是他们面临的是武装到牙齿的中华帝国精锐的装甲师,埃米尔过度的自信,以为凭借着人海战术和红色苏维埃精神力量就可以打败对手,但是他大错特错了,血肉之躯的埃及军队碰上钢铁洪流的冲击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血肉横飞()。

    三月五日的一场血战,成为了埃及史上最残酷的一战。中华帝国海军陆战三师的装甲部队硬是打垮了埃米尔的十七万精锐部队,中华帝国的装甲三剑客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西奈绞肉机,三个小时内屠杀六万埃及军队,令埃及军队闻风丧胆,十七万大军一触即溃。

    面对一边倒的大屠杀,阿米尔束手无策,三天内埃及军队连续让出六座城市,退回开罗,中华帝**随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