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伦敦市区遭到一千多枚冰雹导弹的攻击,这种导弹采用新式的无线电和机械雷达的指令控制。跟以往德军的V系列导弹相比,冰雹具有很高的精确度。最小误差只有2公里,最大误差11公里。基本上能够囊括伦敦市区。

    一千多枚冰雹导弹有近五百枚导弹落在伦敦市区内,造成上千栋房屋建筑被毁,死伤上万人。

    英国其他临近英吉利海峡的城市也遭到了德军导弹的袭击,伤亡大同小异。这一天里,德军发射了五千多枚导弹,给英国本土造成重大打击,死伤数万人。

    丘吉尔大为震惊,没有想到德国的导弹技术进步如此飞快。以前德军曾经向英国发射过V1系列导弹,但那时英国只需要出动飞机就在空中将其摧毁,而且精度也没有现在的高。数万枚V1导弹给英国造成的损失都比不过冰雹导弹一天给英国遭到才损失大。

    英国皇家空军无法在空中拦截冰雹导弹,英国地面防空火炮同样拦截作用不大,这让英国当局相当的恐慌。而中华帝国远征军正在源源不断的开往英国,急需要英国提供安全的休整场所。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不得不向中华帝国紧急求救。而中华帝国早就开发了一大批的导弹武器,只不过一直被部署在本土,外界知之甚少。中华帝国在研发导弹的时候,自然有过对拦截导弹的计划和思路,因此当英国政府求援时,中华帝国立即派出了相关的导弹专家,针对德国的导弹进行研究和克制的方法和武器。

    由于中华帝国早就开始立项研究导弹技术了,拥有十几年的研发经验,而且中华帝国战略导弹部队早已正式列装西北风系列导弹,甚至已经可以搭载核弹头了。关于导弹技术,尽管德国最先开始研发,但中华帝国在技术和制造能力方面已经远远超过德国了。

    中华帝国的西北风系列导弹一直处于开发阶段,使用无线电、雷达进行制导,精确度大幅度提升。因此,中华帝国的导弹专家们便从自身的导弹技术角度出发,针对德国的冰雹导弹的雷达和无线电指引系统进行研究,以干扰德军导弹的无线电和雷达指引系统为主要研发目的。

    随着中华帝国远征军陆续开进英国,中华帝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到在英国的帝**人们的安全,因此破例向英国派遣了无线电干扰飞机和电子雷达干扰舰,用以干扰德国的导弹无线电指引信号。

    在中华帝国的大力支持下,德国的飞弹迅速失去了准确度,误差迅速扩大至11~33公里,连续一个礼拜的导弹攻击,数千枚导弹只有十几枚落在了英国伦敦、朴茨茅斯等几个城市的市区内,只造成几十人伤亡。于是德军的冰雹飞弹攻击行动失败,已经丧失了攻击价值。

    德军计划不得不在随后一个星期里放弃使用冰雹飞弹,但这并不代表德军放弃使用飞弹攻击英国。在德军的喷气式战斗机没有全面部署的情况下,德军避免跟联合**进行空中决战,因此向在英国的联合**发射导弹进行攻击就成为了最好的办法。(未完待续)

正文 第648章 决战大西洋之反辐射导弹 T

一个月后,德军的“冰雹”计划再次复苏。

    为了对抗中华帝国在英伦三岛上修建的大型雷达站系统,德国空军在派出多波次的机群使用各种方式对其发起进攻都均告失败的情况下,德军又寻找到了从技术上提升冰雹导弹抗干扰能力的突破口。

    在数百名德国顶尖火箭和信号专家们的积极努力下,德军在冰雹导弹上加装了被动雷达引导头,使其成为最理想的反幅射

正文 第649章 决战大西洋之饥饿战役 T

    “元首,还是派遣海军前往英吉利海峡作战吧!”

    鲁道夫向希特勒进言,称中华帝国在英吉利海峡部署了十二艘神盾舰和电子战斗舰,能够探测到德国陆军发射的冰雹导弹和德国空军的轰炸机,使得空袭英国的行动效果大打折扣,需将这十二艘战舰摧毁。而能够将其摧毁的只有德国公海舰队了。

    希特勒也很清楚英吉利海峡的战况,但他顾虑重重,主要是担心把公海舰队放出去,一旦遭到中华帝国海军主力舰队包围攻击,以德国公海舰队的装备和战斗力是无法跟中华帝国海军抗衡的,很有可能遭致全军覆没的危险。

    虽然希特勒知道让德国舰队一直呆在海军基地将失去制海权,但避战保船的心态使得他非常小心谨慎,他不想出动公海舰队。

    “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鲁道夫摇摇头。希特勒叹口气,于是点头同意。他心中很明白,但凡有一点办法,鲁道夫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反复游说他的。

    就这样,德国海军公海舰队接到了元首的最高命令,准备开赴英吉利海峡作战。

    截止1943年7月底,德国公海舰队共拥有54艘战列舰,其中超级战列舰21艘,快速战列舰23艘,战列巡洋舰10艘。重巡洋舰22艘,轻巡洋舰56艘。驱逐舰212艘,潜艇115艘,粮食的20%都已经无法从同盟国内部获取,需要依赖从国外进口(主要是美国)。

    中华帝国正式参战后,全面封锁了德国和美国之间的海上贸易通道,德国急需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的进口遭到重创。中华帝**方决定击其要害,扼杀德国的经济潜力和军事工业的生产,加快战争胜利的进程。

    中华帝**出于这种设想,除以潜艇、水面舰艇等兵力开展海上破交作战,封锁一切可能给同盟国的物资补给通道之外,还组织实施了系统的攻势布雷作战行动,以封锁德国的港口、航线,达到破坏海上运输的目的。

    当然,对德国各大港口进行布雷封锁只是中华帝国对欧洲的战略布控的一部分。对于中华帝国海军来说,对德国各大港口进行布雷是希望把德国海军主力困死在港口内,亦或者让德国海军无法返回港口休整,以达到夺取制海权之目的。

    当德国海军主力舰队驶离基尔港时,中华帝国海军立即开始行动,主力舰队开始向英吉利海峡靠近,潜舰队则带着水雷前往同盟国的各大港口外进行布雷,不让德国海军有机会进入港口休整或者躲避。

    但这次由于联合**计划在法国西海岸进行登陆作战,消灭德国公海舰队成为登陆作战前最重要的事情,因此联合国空军很快也加入到了布雷行动当中。

    中华帝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授权联合**西欧战区总司令蔡锷上将主持制定水雷封锁西欧的计划,蔡锷预见到封锁的结果将使德国海军无法获得粮食、燃油和弹药供应而以“饥饿”作为战役代号。

    由于中华帝国参战后,希特勒一度担心德国海军被中华帝国海军全歼,于是出于保船心态令德国海军从北大西洋撤回本土。这样一来,中华帝国及其盟国的海军便掌握了主动权。

    早在一战前,英国海军就以将德国海军封锁在波罗的海作为主要战略目标。如今英国海军没能力封锁德国海军了,但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可以配合中华帝国海军再次对德国海军实施封锁战。

    中华帝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和英国皇家海军在北海和英吉利海峡实施了半个月的高强度反潜作战。联合国海军航空兵对法国、荷兰、挪威等德国海军潜艇所在的港口进行大规模的轰炸,摧毁了大量的潜艇生产和维修设施,迫使德国海军的潜艇转入地下洞窟里。中英联合舰队出动数百艘水面舰艇和潜艇,对北海和英吉利海峡上的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潜艇进行大规模反潜作战,摧毁了数百艘同盟国潜艇,基本上解除了德国潜艇对中华帝国海军主力舰队的威胁。

正文 第650章 决战大西洋之空中布雷 T

    面对中华帝国海军水面舰队和潜舰队在西欧和南欧周边海域大规模进行渗透作战和水雷封锁作战,以德国为首的同盟迅速采取反制措施。

    同盟在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的沿海水域布设了大量水雷障碍和防潜网,还部署了大量的海岸防御要塞,大批要塞炮瞄准近海,组成强大的岸防炮火,使得中华帝国海军潜艇和水面舰艇都难以进入欧洲近海执行渗透和布雷使命。

    而随着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制定声东击西的战术,即高调宣布将在美国东西海岸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行动,令美军的神经高度紧绷。实际上,中华帝国则觉得先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趁着麻痹欧洲德意西等纳粹国家,使其放松警惕的当口,突然在欧洲实施登陆作战,能够取到意想不到的战果。

    由于德国空军的螺旋桨式战斗机不敌中华帝国的喷气式战斗机,而德国虽然研发出多款喷气式战机,但是产能不足,短时间内无法达到抗衡中华帝国空军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在中华帝国参战之初的几个月时间里,德军航空力量已受到严重削弱,欧洲近海地区的制空权已牢牢掌握在中华帝国空军手中。

    这样一来,中华帝国总参谋部的第三步作战计划使用飞机实施空中布雷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联合总司令蔡锷决定动用H7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和B2野马战术轰炸机来执行这一任务。

    1943年8月11日,中华帝国空军出动100架H7和70架B2轰炸机在爱琴海上空实施空中布雷行动,成功的向希腊和保加利亚沿海地区布下993枚水雷,将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海军困死在了港口内,并造成敌方十一艘战舰触雷受损。

    这是中华帝在二战中首次大规模实施的航空布雷行动,也是为即将开始的对整个欧洲大规模攻势布雷进行的一次实战演练。

    空中布雷行动是中华帝“饥饿战役”计划中的关键一环。首次试验投的H7和B2轰炸机都是经过特别改进的。目的是符合空中布雷的各项技术要求。每架H7空中布雷战略轰炸机可携带19枚453千克水雷或9枚913千克的水雷,每架B2野马战术轰炸机可以携带8枚400千克水雷或者3枚882千克水雷。

    轰炸机群出发基地为地中海塞浦路斯岛猛禽空军基地。为了保障空中布雷行动的顺利完成和成功实战,猛禽空军基地在两个月前便开始了各方面的理论探讨和技术研究。中华帝国总参谋部特别派遣了一支有253人组成的水雷专家组抵达猛禽空军基地。并在那里设立了水雷装配中心,对水雷触发引信进行调整和改进,以增加敌军清扫水雷时的技术难度和延长作业时间。其中重点升级了无线电遥控技术、雷达诱导技术、电磁感应技术、撞击技术、反探测近炸技术等。

    同时,为了满足水雷的空中布雷方式,专家们专门为各种水雷加装了特制的降落伞,以减缓空投时的下落速度,避免入水时因为速度较大而爆炸。

    一切准备就绪后,空中布雷行动从8月17日正式开始,至8月22日为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中华帝通常都会同时组织大规模的空袭行动,作为佯攻。吸引同盟的注意力,以便掩护中华帝国战略空军的空中布雷行动。

    在第一阶段里,中华帝国空军共出动H7和B2轰炸机共计5246架次。布雷12030枚。布雷海域主要集中德国海军公海舰队主力住泊的基尔港、威廉港、不莱梅港、土伦港、敦刻尔克港等。

    除了战略上的目的外,还带有支援大西洋海战的战术性质。因为中华帝国海军和英国海军组成的联合舰队正计划全歼德国公海舰队。空中布雷使得离开港口前往英吉利海峡的德国公海舰队短时间内无法安全的返回母港补给或者休整,给中英联合舰队创造攻击德国海军的机会和时间。

    随着同盟国的主要港口航道上出现了联军布下的水雷,同盟国的海岸警备战舰和民船、商船大量触雷,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民众恐慌,更严重的是,很多大型轮船沉没在主航道上,严重阻塞了航道,不但商船无法进出,就连德国海军也无法回港避风或者补给休整。

    正在前往英吉利海峡的德国公海舰队最为紧张,因为他们的原计划就是迅速进攻在英吉利海峡的联军防空神盾舰,然后迅速退回法国港口躲避,避免同中华帝国海军进行主力舰决战。

    如今中华帝国空军在法国各大港口布雷,使得德国海军在攻击之后无法及时回到法国港口躲避,返航的话很容易遭到中华帝国海军的围追堵截,这令德国海军陷入恐慌,甚至很多官兵建议立即回航。

    德国方面很快重视其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希特勒特别指示在法国的德军海岸部队迅速清理出航道,保证德国公海舰队主力的进港补给和休整要求。

    德军立即采取应对措施,但德军每当清理掉一部分水雷后,中华帝国空军都会立即再空投一批水雷补充。这使得德军清理水雷的速度根本不急中华帝国空军投放水雷的速度,各大港口一直未能解除水雷封锁。

    在水雷封锁期间,德军的排雷速度虽然不断提高,但中华帝国的水雷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水雷的难拆度也在不断增加。

    8月20日,法国最大的港口和海军基地土伦港因多艘大型轮船沉没而被迫关闭。同时,正在向英国集结的中华帝国海军地中海舰队的第一航母战斗群出动1000架次的战斗轰炸机,对德军和法军扫雷部队进行突袭,迫使其无法清扫航道上的水雷。而土伦港正式德国公海舰队准备在那休整和补给的港口之一。

    第二阶段从8月22日至8月30日,联合国空军出动各种轰炸机9233架次,布雷10422枚。为了给德军扫雷部队增加难度。联军开始使用抗扫能力较强的水压感应水雷。除继续在英吉利海峡进行补充布雷外,还在北海和波罗的海等大中型港口的主要航道上布雷,封锁北海和波罗的海的主要航线。并切断德国的几个大工业城市从挪威攫取资源的海上交通,其中对德国打击最大的便是从挪威起运到德国的重水商船,七艘沉了六艘。对德国研发核武器是一个重大打击。

    在这期间,德国公海舰队停在了荷兰附近海域,公海舰队内部官员们争执不下,一批人反对去英吉利海峡参战,认为那是九死一生。另一批人坚持元首的命令,执意前往作战。而德国大本营亦为此头疼不已,港口被封锁,德国海军就算到了英吉利海峡获得了胜利,无法返回港口的话。是无法避免跟中华帝国海军决战的。

    显然,德国高层和德国海军都没有做好同中华帝国海军进行主力舰决战的思想准备。

    在德国海军犹豫不决期间,中华帝国海军两洋舰队主力和地中海舰队主力。以及英国皇家海军主力正快速在英国斯卡帕海军基地集结。准备同德国海军决战。

    同时,中华帝国空军的第三阶段空中布雷行动也展开了。从9月1日以后。联军共计出动各种轰炸机14209架次,布雷21013枚,开始全面对欧洲各大港口进行封锁。布雷地区囊括了黑海、爱琴海、地中海、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以及北冰洋一部分海域。

    而这期间,同盟还未研究出有效对抗中华帝国的水雷办法,中华帝国空军又使用了另一种抗扫能力更强的低频音响水雷,这种水雷更加危险,对同盟国的船只威胁巨大。

    鉴于水雷的巨大威胁,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保加利亚、挪威被迫关闭了九十多个港口,使得同盟国之间的海上运输量急剧下降,几乎濒临停滞,大船根本不敢出航,只有几百吨的小船敢冒险一试。但小船的运力根本不够,同盟国的战争机器的巨大物资消耗根本没法补充,这让同盟国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当中,饥饿战役的效果很快便显现了出来。

    同一时期,苏军的岸基航空兵也在芬兰沿海布雷286枚,主要迫使芬兰运输船只远离沿岸海域,进入比较开阔海域航行,以便于对其进行攻击。

    为了应对联军的空中布雷作战行动,同盟为了恢复其海上交通,投入1340余艘舰艇,20万余人力进行扫雷作业,但由于前一时期因触雷沉没的船只较多,很多船只不敢再冒触雷的危险进入雷区,因此同盟国的船只的损失有所下降,但实际运输量也大为降低,以基尔港为例,8月卸货量为132万吨,而9月仅为2。4万吨,降幅达99%,希特勒为此急的嘴角起了一大串火泡。

    从9月15日以后,中华帝国空军的空中布雷行动已经取得了胜利。但为了巩固战果,中华帝国空军每天还得出动3000架次的轰炸机,在各大布雷区海域继续进行空中布雷行动,主要是补充被同盟清扫掉的水雷。

    中华帝国发动的“饥饿战役”主要作战阶段立时四个月,期间中华帝国出动轰炸机51028架次,布雷112053枚,包括磁性水雷、音响水雷、水压水雷、低频音响水雷、无线电近炸水雷、无线电遥控水雷,雷达感应水雷等,不包括中华帝国海军、英国海军和苏联海军出动的飞机和舰艇布设的水雷,所布水雷共炸沉炸伤包括“萨克森”号战列舰等175艘军舰在内的2670余艘同盟国船只,其中炸沉和重创无法修复的达2431艘,总吨位440余万吨,对同盟国打击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中华帝此次攻势布雷效果非常显著,平均每布41枚水雷就炸沉同盟国船只1艘,而中华帝损失极其轻微,仅损失轰炸机15架。

    “饥饿战役”的成功实施,几乎彻底切断了同盟国内部至关重要的海上运输,威廉港运输量下降99%,几乎等于中断,而同盟国的内海波罗的海也只能通行机帆船之类的小型船只。德国维持战争所急需的各种战略物资供应中断40%以上,沿海的军工企业、民用工业由于原料断绝,纷纷停产或关闭。

    中华帝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便生产了十几万枚水雷,并且成功的对整个欧洲实施了大规模的空中布雷作战行动,这令全世界为之震惊,极大的鼓舞了联合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斗志。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弊端的。直到很多年后,中华帝国当年在欧洲沿海布下的水雷依然存在,而且数量极为庞大,这些水雷布放容易,但是排除却是非常困难的,这个欧洲沿海各国带来了巨大的航行隐患,一颗价值只有8000龙币的水雷,几十年后的排雷费用高达数百万,这笔巨款成为欧洲各国巨大的财政负担。各国政府每天都追着中华帝国官员的屁股后面讨要排雷资金,但等待他们的答复永远都是那几个字——“我们正在寻求解决办法!”

    此次战略性的攻势布雷行动,中华帝是准备充分的,计划周密的,海空兵力协同配合,投入兵力之集中,布雷海域之广阔,布雷强度之密集,可称得上史无前例,尤其是最后几个阶段,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共出动飞机数万架次,布雷数万枚,直接将整个欧洲的同盟国的数百个港口给彻底封锁死了,收到了显著战争效果,最终实现了全面彻底封锁欧洲海上交通的战役企图。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给予德国在内的整个同盟国极其沉重的打击,显示了水雷这一古老兵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作用,与战略轰炸相结合,大大加快了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未完待续)

正文 第651章 决战大西洋之黑洞频率 T

    中华帝国战略空军部队在整个西欧、南欧的海岸线上大规模实施空中布雷作战行动,将同盟国在该地区的主要港口和航道悉数封锁,造成同盟国的海上贸易中断,各大港口被迫封闭,甚至连驶往英吉利海峡的德国公海舰队亦无法在沿途任何港口进行补给和休整。

    德国统帅部对此高度重视,希特勒此时亦有些后悔了,连忙责令鲁道夫亲自挂帅德国海军总指挥,确保公海舰队既能完成任务又能安全返回。

    鲁道夫接到希特勒的这个委任命令,当真是无可奈何。他很清楚这是一个苦差事,但却不得不硬着头皮接受。

    摆在鲁道夫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将公海舰队安全的保护起来。中华帝国的两洋舰队在英国集结的消息早已经被德国OKW情报局知晓,鲁道夫很清楚中华帝国海军的战略意图,因此他紧急召开海军部扩大会议,商讨应对办法。

    “很明显,联合正张开口袋等着我们的舰队往里钻呢!”

    邓尼茨一针见血的指出当前的敌我态势,他的观点迅速获得德国海军部其他要员们的一致赞同。

    邦迪立即补充道:“我建议立即将公海舰队调回来。我们的舰队根本就不是中华帝国海军的对手,更何况这次还有英国皇家海军配合,敌我实力相差悬殊,主动出战是愚蠢的行为。”

    鲁道夫心中很清楚希特勒的想法,既要完成任务,又要保存舰队,但后者才是关键。完成任务丢了舰队,希特勒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那鲁道夫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没有完成任务而保存了舰队。顶多只会挨顿骂而已。所以鲁道夫权衡利弊。决定放弃任务,直接把舰队收回来。但他必须做做面子工程,否则就这样跑回来也说不过去。

    “中华帝国海军的宋级潜艇号称大洋黑洞。我们已经在它们上面吃了很多亏,有情报显示此次中华帝国海军为了全歼我们的海军主力,特别调遣了300多艘该型潜艇过来。”

    “宋级潜艇据说造价高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