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樊梨花道:“我自小便对看地图有格外天赋,任何地图都能过目不忘。”
“原来如此。”李浩开心一笑,道:“原来你竟是天生的元帅,这一次攻打吐蕃……全都靠你了。”
第五卷:浮沉照影 736章:主动出击的敌军
“放心吧。”樊梨花点了点头,然后便沉默了。
李浩抬眼望着她,心中有很多私话想跟她说,却又不知如何开口,樊梨花见李浩目光变得柔和,心头一颤,赶忙移开目光,道:“太晚了,若是没有其他事的话,我先回去休息了。”说罢便起身欲走。
“等一下!”李浩忽然叫了声,樊梨花停下,但却不敢看他。
李浩缓缓站起,酝酿了许多话,然而他最后却只说道:“夜里冷得厉害,多盖点,别着凉了。”
樊梨花点了点头:“知道了。”说罢走到车门前开门下车。
望着樊梨花的背影,李浩无奈轻叹,好事多磨,娶了卓玛后,他和樊梨花的事情只怕没那么容易了。
一夜无话,隔日一早,李浩通知全军在房车前列阵,然后他走出房车,出现在众将士面前,只见李浩面色惨白如纸,嘴唇发紫,走路脚步虚浮,几个将领看到李浩如此模样,全都露出担忧之色。
李浩手持麦克风,道:“将士们,征讨吐蕃在即,本大总管却不甚感染了风寒,暂时无法带领大家行军了,兵事不能耽搁,接下来便由樊梨花副总管暂行大总管之权,带领诸位征讨吐蕃,待本总管病愈之后立刻前去与诸位会合!”
众军听到如此消息虽然均都面露惊容,但却没人敢动一下,也没人发出一点声音。
李浩挤出一丝笑容,道:“本大总管知道,你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一定很惊讶,也有人会失望,但你们要记住,无论是樊副总管还是本大总管,都是战无不胜的,本大总管倒是很期待,期待你们能在本大总管病愈之前便已带回攻克逻些城的喜讯,你们能做到吗?”
“能!”所有人齐声高吼,似乎并未因为李浩生病而丧了士气。
“很好!各路行军总管,行军参军,来本大总管车前,听本大总管训话,其他人解散,起拔准备继续行军!”
所有士兵闻言纷纷有秩序地解散,开始拔营,各路行军总管和参军将军来到李浩面前,排成一排。
李浩将麦克风交给陆云,扫视了他们一眼,缓缓道:“有些话,不便对众军说,是为了不影响士气,我实话告诉各位,我高原反应严重,无法再往前了,接下来的征程,由樊梨花代替我行使行军大总管所有权力,请各位好好配合她,听从她的一切命令,否则……军法处置!”
“是!”所有人齐声领命。
“樊梨花,你过来。”
樊梨花出列,走到李浩面前,李浩道:“接下来的征途中,你就是行军大总管,谁敢违抗你的命令,就是违抗军令,你不必心慈手软。”
樊梨花拱手道:“是!”
李浩又道:“此次我带了五十个特别侍卫来,我只留两个,其他的你全部带去,遇到一些特殊的任务,可以交给他们去做。”
“这怎么可以!”樊梨花闻言蹙眉道,“这里已深入吐蕃地界,你将侍卫给了我,谁来护你周全。”
“没事。”李浩道,“留下一百兵士给我,加上陆云,足矣。”
“这……”樊梨花还想拒绝。
李浩不由分说道:“不必多说了,这是命令!”
“是。”樊梨花无奈颔首。
“陆云,望远镜。”李浩叫了声。
陆云拿着一只望远镜过来,递给李浩,李浩接过望远镜,转递给樊梨花,道:“这玩意你攻打西突厥的时候用过,就不用我多说了,若还是需要什么帮助,随时派人回来通知我。”
“多谢!”樊梨花伸手接过望远镜,这种东西她是不会拒绝的,毕竟对行军打仗有太大的帮助了。
望着满脸肃色的众人,李浩心中长叹一声,道:“散了吧,去准备吧,别耽误了行军。”
“是!”众人领命散去,樊梨花想要离开,走了两步却又停下,转头望着李浩,眸光之中尽是复杂之色。
李浩见状咧嘴一笑,朝她摆了摆手,道:“去吧,别担心我。”
“嗯。”樊梨花点了点头,转头离去。
望着他们散去,李浩其实心头很痛,无法亲自去攻打吐蕃,他能不心痛吗,让樊梨花一个人去对抗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噶尔钦陵,他很担心。
他站在房车外愣了片刻,感觉胸闷气短,头脑发晕,赶紧回到房车中,关上门,拿起氧气罩一阵猛吸,现在的他,离开房车和氧气罩超过五分钟就感觉半条命快没了。
过了片刻,有人敲门,接着便传来飞鹰的声音:“王爷,樊将军说要带我们走,只留下两人照看你,她说这是你的命令。”
李浩走到车门前打开车门,道:“没错,是我的命令,你留下两人,带着其余人跟樊将军去,一切听她调度,不可违反,就当她……是主母。”
一听“主母”二字,飞鹰的表情变得很精彩,然后他会心一笑,拱手道:“属下遵命!”说罢转身离去。
隔着玻璃窗,李浩望着大军缓缓远去,只能无奈叹息,无聊之下,他又拿出地图仔细看起来,希望能想出一个妙计,可以轻松攻克吐蕃。
樊梨花带着大军一路向前,由于众将士都有明显的高原症状,所以行得很慢,每日只行出二十多里,半个月后才到达唐古拉山口。
也幸亏行得慢,半个月的时间,众人对高原气候多少有了点适应,虽然唐古拉山口的海拔高得吓人,但高原反应的影响却也不像之前那么严重了。
又过五日,就快要通过唐古拉山口,然而下午时分,前方斥候忽然来报:“樊将军,前方三十里外发现大片敌军,约有五万之多!”
樊梨花闻言一惊,随即皱眉道:“再探!”
“是!”那斥候再次策马而去。
樊梨花抬起望远镜看了看,前方丘陵起伏,遮挡了视线,根本看不见敌踪,她只能放下望远镜,高声道:“传我军令,准备迎敌!”
一声令下,大军立刻停止向前,开始忙碌起来。
又过片刻,斥候再次来报:“樊将军,敌军已到二十里外,速度很快!”
“再探!”樊梨花大声喝令,蹙眉望着西北方向的丘陵。
按照她和李浩的推测,吐蕃最佳的御敌方法是聚拢兵力,而不应该是主动出击,吐蕃的如此行径有点超出她的预料,不过不要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他们主动出击了,好好迎击便是。
虽然唐古拉山口是吐蕃地区海拔最高的地方,但众将士来到高原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在唐古拉山口这里也滞留了二十天,高原反应已经不似之前那么严重,特别是四万老牌的青海卫,由于他们长期在半高原地带训练,所以对高原气候适应能力很强。
青海卫又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且眼下兵力多于对方,樊梨花还是有信心一战的。
青海卫果然训练有素,很快便已准备完毕,等候敌军到来,樊梨花拿起望远镜一看,十几里外延绵起伏的丘陵已经变成了一片黑色,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宛若在山上盖上了一片巨大的幕布,正朝这边快速行来。
斥候回报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樊梨花横枪立马在阵前,冷眼凝视着浩浩荡荡而来的大军。
此刻他们处于唐古拉山一个下坡的位置,坡度很缓,放一个皮球在地上估计也就勉强慢慢往前滚而已。
但不管这个坡度有多缓,唐军都处于高处,吐蕃军都是由下往上,靠近十里之后,樊梨花感觉得到,他们的速度变慢了。
“好极,地利优势。”樊梨花低吟了一声,嘴角露出笑意。
吐蕃大军已到七里开外,樊梨花长枪一举,冷然高喝:“散!”
“散!”
“散!”
“散!”
……
一声声传出去,紧密的大军分散开来,骑兵在侧,弓弩兵在前,步兵在后。
“弓弩准备!”
“弓弩准备!”
“弓弩准备!”
……
所有弓弩兵都已箭矢扣弦,准备射击。
“抛射!”旗语一挥,“嗡”地一声齐响,无数箭矢飞射而出,宛若蝗雨,又如一片乌云,朝敌军落去。
第五卷:浮沉照影 737章:征吐蕃首捷
“快举盾!”吐蕃军的领军大将看到漫天箭雨,大吃一惊,用吐蕃语惊叫,吐蕃众人纷纷举起木盾和藤盾,抵御箭雨。
箭雨落在吐蕃大军之中,木盾和藤盾上瞬间扎满了箭矢,许多盾牌被箭矢击穿,也有的箭矢越过盾牌,直接射中人,毕竟这些木盾太小了,吐蕃军中有两三千人中箭倒地。
“快!骑兵冲!”吐蕃领军大惊,瞪眼大喝起来,吐蕃骑兵纷纷掣着弯刀呼啸而出,直奔唐军杀来。
樊梨花看到第一阵箭雨竟然射杀了两三千敌军,十分满意,再次下令:“弩手准备!”
“射!”樊梨花冷喝。
在他大喝的那一刹,旗语挥出,“嗡”地一声弓弦响,上万弩箭平射而出,直取吐蕃骑兵。
唐军之所以闻名天下,皆因大唐的骑兵和弩箭无人能敌,大唐的弩十分强劲,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复制,弩虽然制造工艺复杂,但为了征讨吐蕃,李世民下足了血本,给青海卫配了两万强弩,方才这一阵强弩齐射,才是一半而已。
一万强弩齐射,吐蕃骑兵顿时人仰马翻,损失惨重,看得吐蕃领军大将目瞪口呆,这个吐蕃将军显然是第一次跟唐军交锋,并不知道唐军有多么强悍,刚一开战,就被唐军的弩箭给惊呆了。
强弩射击之后,只见空中飞来漫天箭雨,吐蕃大军以弓箭反击了,青海卫众人纷纷竖起铁盾,抵御箭雨。
大唐现在冶金工业十分发达,钢铁早已在大唐广泛使用,青海卫铁盾更是人手一个,而且这些铁盾比吐蕃军的木盾大很多,只要缩着身子,几乎能将整个人给挡住,青海卫的装备绝对是满大唐最精良的。
一阵叮叮当当响声后,数万只箭矢掉了满地,只有几十个唐军运气不好,被箭矢射中,木盾和铁盾的差距一眼就能分出高下。
吐蕃大军的一阵箭雨压制,使得唐军无法进行第二轮弩箭射击,吐蕃骑兵已经接近他们了。
“骑兵!出击!”
旗语一挥,大唐骑兵从两侧奔涌而出,个个手持长刀冲向吐蕃骑兵,而弓弩手也趁机退后,步兵纷纷上前,向前快速压去。
两军骑兵交锋,乒乒乓乓一阵厮杀,青海卫果然骁勇,此刻又占人数优势,将吐蕃骑兵压制住,只片刻工夫,步兵陌刀阵压上后,杀得吐蕃骑兵人仰马翻。
骑兵虽然对步兵有先天压制,但只要不给骑兵冲锋的机会,青海卫的陌刀阵绝对可以教他们做人,陌刀是一件非常可怕的兵器,当上万陌刀兵一起挥舞陌刀的时候,能叫人胆寒,便如一只巨大的绞肉机,碰到什么毁什么。
而樊梨花先以骑兵迎击,就是用骑兵挡住了吐蕃骑兵的冲锋,然后用陌刀阵上前造成大规模伤害,待吐蕃步兵赶来时,已经迟了,骑兵都是不是陌刀阵的对手,更何况是步兵。
敌军将领在后方拼命吼叫指挥,看着满局败势,他着急而又恼火,但他不肯撤退,都已经打成这样了,撤退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拼死搏斗,还能多消耗唐军一些兵力。
樊梨花坐于马上,纵观全局,吐蕃军损失已然三万多,青海卫似乎也损失了有五千多人了,青海卫是精锐,即便只损失五千人,她也心疼不已。
又盯着战阵看了片刻,樊梨花忽然一扯缰绳,厉喝一声冲了出去,跟在樊梨花身畔的飞鹰大吃一惊,赶忙大叫:“快保护主母!”一声令下,所有特种兵策马紧跟在樊梨花身后,朝敌军冲去。
樊梨花的坐骑很快,疾驰之时宛若一道疾风,背后斗篷被风扯得笔直,沿途有敌军骑兵频频向她攻击,皆被他一枪搠倒,樊梨花的银枪下难有一合之将。
樊梨花的闯入让原本就处于劣势的吐蕃大军更乱,敌军将领发现了她,不惊反喜:“快!抓住那个银甲女将军!她是唐军主帅,抓住她赏黄金千两!官升三级!”
众吐蕃军闻言纷纷吼叫着朝樊梨花涌去。
众青海卫骑兵见状自然要保护樊梨花,强行切入,将大半吐蕃军给挡住,但此刻吐蕃大军近乎疯狂,这是他们反败为胜的希望,全都不要命地朝樊梨花冲来,尽管青海卫骑兵阻挡,还是有上百人钻过了防线,挥舞这兵器攻向樊梨花。
“上!”飞鹰大喝一声,带着众特种兵挥舞着陌刀策马杀了上去,以他们的武艺,这上百骑兵根本不足为惧,但现在他们高原反应还未完全退去,飞鹰心头也有点打鼓,为了保护樊梨花,只能拼了。
樊梨花一马当先,银枪舞得好似一朵盛开的梨花,鲜血纷飞,一路毫不停留,直接朝吐蕃的领军大将军杀去。
吐蕃领军大将没想到樊梨花如此勇猛,面对数十人的围堵,竟然一冲而过,长枪之下尽是亡魂,他赶忙抖动缰绳,调头往回跑,边跑边叫:“快截住她!”
飞鹰带着众特种兵紧跟着樊梨花,寸步不离,将涌过来的吐蕃兵杀去大半,樊梨花眼看到敌军将领准备逃跑,忽然解下长弓,弯弓搭箭,动作之快,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中!”樊梨花冷喝一声,箭矢射出,黝黑的箭矢宛若一道黑电,飞越过乱军,一箭射中吐蕃领军大将的右肩,吐蕃大将惨叫一声掉落下马,躺在地上哀嚎起来。
顿时,吐蕃大将的亲卫纷纷惊呼起来:“大将军中箭了!快救大将军!”一阵阵惊呼,引起了很大的骚乱。
“杀!活捉敌军主将!”樊梨花大喝,所有唐军朝敌军主将那边涌去。
敌军主将中箭受伤,行动不便,只能由众人保护着撤逃,然而这样的速度哪里能逃得掉,很快,敌军主将和仅剩的十几个亲卫被团团围住,其他大军早已溃散而逃,唐军四处追杀,估计也就逃掉几千人而已,此次大战,吐蕃军完败。
收拾战场,押着俘虏回营,很快,战损报上来了,损失六千大军。
一听到这个数字,樊梨花皱眉,六千青海卫,可不少了,即便他们完败了五万敌军,但还是觉得这个战损有点大。
晚饭后,樊梨花传召范水,让他将敌军主将带到牙帐来,她要亲自审问。
很快,敌军主将被带进了牙帐,军医已经替他料理了伤势,衣服也换过了。
“跪下!”飞鹰和范水一左一右踢在敌军主将腿弯部,敌军主将“扑通”一声跪倒在军案前。
樊梨花坐在军案后面,用吐蕃语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敌军主将一惊,抬头望向樊梨花:“你竟会我们吐蕃话?”他这句却是用大唐话问的,画面有点滑稽。
樊梨花闻言淡然一笑,道:“既然你会唐语,那就用大唐话,说吧,你叫什么名字,官拜何职?”
这吐蕃将军显然是因这一战被搓了锐气,长吸了一口气,叹道:“我叫格里仁增,是吐蕃平东大将军。”
樊梨花冷笑问:“平东?平我大唐吗?”
格里仁增顿时脸色很难看,显然非常尴尬,樊梨花又问:“是谁派你来攻打我们的?”
“自然是大相下的令。”格里仁增道,“在我们吐蕃,只有大相能够调派兵马!”
“噶尔钦陵么,哼!”樊梨花冷哼一声,继续问,“噶尔钦陵为何派你来攻打我们?”
一听这话,格里仁增忍不住了,皱眉大声道:“你们大唐带军入侵我们吐蕃,还问我为何来攻打你们?”
他的回答显然让樊梨花很不满意,樊梨花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噶尔钦陵的做法有点出乎她的意料,他想弄明白原因,樊梨花眼珠一转,忽然道:“你们大相当真是蠢!”
“胡说八道!”格里仁增闻言瞪眼怒叫,“我们大相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
“哦?”樊梨花冷笑,“比大唐的琼南王还聪明?”
格里仁增闻言愣了愣,改口道:“我们大相是吐蕃最聪明的人!”他这句话已经变相地承认李浩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
樊梨花闻言不禁暗慨,连吐蕃的大将军都如此推崇李浩,可见李浩对吐蕃造成了多少阴影。她又道:“吐蕃第一聪明人?本将军却认为他是个蠢货,我大唐带军来击,他完全可以聚兵守卫逻些城,却偏偏要主动出击,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一派胡言!”格里仁增大声道,“我们大相是料准你们来到我们吐蕃后,难以适应我们吐蕃的天气,会浑身无力,所以才派我带兵再次阻击你们!”
一听这话,樊梨花顿时恍然,原来噶尔钦陵是抱着这样的心思,难怪会主动出击。
第五卷:浮沉照影 738章:入室操戈
通过格里仁增的一番话,樊梨花知道了噶尔钦陵的想法,噶尔钦陵认为唐军来到唐古拉山口的时候必定会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毕竟唐古拉山口的海拔达到五千多米,在唐军的必经之路上,是海拔最高的地方。
高原反应是十分可怕的,能让一个孔武有力的壮汉变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病夫,所以噶尔钦陵派格里仁增领五万大军在此等候唐军,一旦唐军到来,主动出击,定能将唐军打个落花流水。
但樊梨花还是不能理解,按理说聚拢兵力,以优势兵力抵御唐军是最好的作战方针,为什么?因为稳妥啊。但噶尔钦陵却派五万大军主动出击,虽说唐军会有高原反应,但这明显有些冒险,噶尔钦陵这是在赌博。
樊梨花又对格里仁增审讯了许久,终于知道了噶尔钦陵眼下的处境。
其实李浩和樊梨花并没有完全猜到噶尔钦陵的想法,因为噶尔钦陵当前的处境并不是很顺,这一年来他在吐蕃大权在握,然而总有一些人阳奉阴违,表面对他尊崇,背地里经常搞小动作,而且吐蕃百姓也对他颇有微词,毕竟他只是一个人臣,越俎代庖,自然要遭受流言蜚语,噶尔钦陵为此很恼火。
此次正好唐军来犯,他想击败唐军,借此在吐蕃建立威信,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出击,一举击溃唐军。
主动出击明显是一个很冒险的举动,毕竟唐军这些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所有国家闻风丧胆,而且此次还是大唐军神李浩领军,声势上就已经压制了吐蕃。
但噶尔钦陵还是决定赌一把,若是赌赢了,则能轻松化解吐蕃危机,而他噶尔钦陵将会声威大振,从此以后在吐蕃,谁还敢质疑他!若是输了,虽然损失不小,但五万兵力还不至于让吐蕃陷入困境,况且,他觉得以唐军的能力,应该不可能全歼他的五万大军。这些就是噶尔钦陵的全部想法。
审完格里仁增,樊梨花让范水和飞鹰把格里仁增带走,冷哼道:“哼,噶尔钦陵太小瞧我大唐的青海卫了,青海卫的强悍,岂是他能想象的,高原反应又如何,还不是将他的五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
一语言罢,她起身在牙帐之中缓缓踱步,同时脑中开始推衍接下来的战况,按照她的想法,噶尔钦陵经历此次失败,探清唐军的虚实,被大唐的实力惊到,接下来应该不敢轻举妄动了,聚拢兵力是他唯一的御敌良策,那么,按照她和李浩一开始想好的战略方针去实施就对了。
但为了保险起见,樊梨花还是回到军案前开始写战报,将这次战况告诉李浩,并写出了自己的推想和接下来的作战打算。
她写好战报便唤来飞鹰,道:“飞鹰,这是送给琼南王的战报,你派人去送给他。”
“是!”飞鹰上前接过战报,恭敬退了出去。
飞鹰刚走,樊梨花又高声唤道,“范水何在?”
守在外面的范水赶紧进了牙帐,行礼道:“大总管,有何吩咐?”
樊梨花道:“不要叫我大总管,叫我将军便可,大总管是琼南王。”
“是,将军。”范水颔首。
樊梨花道:“你去传召各路行军总管来我牙帐,我要传达最新的作战命令。”
“是!”范水退出了牙帐。
很快,三路行军总管带着随身侍卫策马来到樊梨花的牙帐前,三人先后进入牙帐。
樊梨花正在摆弄沙盘,见他们进来,便道:“三位将军请过来。”
三人来到沙盘前,樊梨花道:“三位,今日一战,我军虽然取得胜利,但切不可因此而自满,未攻下逻些城,咱们都不算赢。”
“是!”三人齐声点头。
樊梨花接着道:“经过今日这一战,吐蕃应该已经探清了我军虚实,接下来恐怕不敢轻举妄动了,聚拢兵力布防逻些城将会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到时候整个吐蕃的兵力齐聚逻些城,将近三十万的人马,想要攻克,难如登天,各位可有良策?”
三人闻言面面相觑,攻城耶,而且是三十万大军防守的城池,说难如登天真的一点不假,还问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