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伪君子(鼠眼)-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厚照又灌了一口酒,伤心叹道:“今日从刘瑾府里搜出了上千盔甲兵器和鸟铳,朕刚开始心里是存着疑惑的,觉得是有人陷害刘瑾,毕竟太监无后,刘瑾何来造反理由?后来李东阳大学士劝朕莫忘了英宗年间太监曹吉祥造反之事,那个阉贼凭着家里几百家仆和上千名禁宫武士便敢入宫杀英宗皇帝欲谋朝篡位,曹吉祥做得的事情,刘瑾自然也做得……”

秦堪听了不由暗暗苦笑。

曹吉祥的光荣事迹跟刘瑾能比么?人家那是被英宗皇帝猜忌,皇帝的屠刀都快架到脖子上,被逼而不得不狗急跳墙,纠集了一伙家丁和收买的禁宫武士冒冒失失想闯进宫杀了英宗皇帝,二货的人生不需要理由。刘瑾从没直接掌过兵权,况且圣眷正隆,怎么可能去造反?

不过李东阳说这些话的意思秦堪倒也明白,不仅秦堪担心,连外廷那些大臣都担心朱厚照会忽然心软赦免了刘瑾,刘瑾不死,该死的就是外廷那些大臣了,到了今**死我活的节骨眼上,李东阳自然会毫不留情的煽风点火,坚定朱厚照杀刘瑾的决心。

满朝内外喊打声中,刘瑾又被诬陷而失去了朱厚照最后的信任,如何能活命?

朱厚照叹道:“……后来戴义说到刘瑾的侄孙刘二汉被江湖术士算出是皇帝命,刘瑾那时又刚掌了司礼监,一心欲把朕的江山夺来送给他的侄孙,朕这才觉得刘瑾造反之事果然说得通了……”

盯着秦堪,朱厚照苦涩道:“说实话,前些日子朕听说刘瑾家的祖坟被修成了帝王规模,更有许多严重逾制之处,朕本来以为是你私下搞的动作,想陷害刘瑾,如今想起来,朕委实冤枉你了,刘瑾的祖坟逾制,想必是他自己所为,只是他权势熏天,下面的人不敢吱声罢了。”

秦堪老脸难得一红,拱手慨然道:“陛下果真慧眼如炬,臣佩服。”

朱厚照眼圈一红,凄然道:“秦堪,朕……现在还是很难受,心里好像有几百几千柄刀狠狠扎着,你曾跟我说,世道人心难测,可朕没想到连身边最信任最亲密的人都会对朕心怀不轨,秦堪,朕以后还能相信谁?”

朱厚照说这话时分外可怜凄楚,自从下令拿下刘瑾后,他便感到一阵比寒冷更彻骨的孤独。

秦堪沉默半晌,叹道:“陛下,一国之君若连信谁不信谁都不确定,还要求教于他人,如何号令天下,威服臣民?陛下心中自有一杆秤称量天下英杰,你若连这点自信都没有,将来朝中难保不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刘瑾。”

朱厚照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父皇曾经告诉过我,他说帝王没有朋友,不仅因为帝王无情,别人同样也对帝王无情,所以帝王注定是孤独的,刘瑾之事已证明父皇说的话是对的,秦堪,你呢?”

秦堪叹道:“刘瑾刚被拿下狱,陛下便第一时间来我的家里,其实陛下自己心里对先帝的话也是不赞同的,既已认定,何必求证?”

朱厚照定定注视他半晌,终于重重点头道:“秦堪,你和刘瑾不一样,你心里没有对权位的野心,只有对天下的悲悯,朕相信你……帝王若真的连一个朋友都没有,这个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意思?朕宁弃江山,也不愿一生寡然无味。”

秦堪拱手,正色道:“臣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说了半天话,朱厚照的心情仿佛好了一些,拿起酒壶又大灌了几口酒,浑然不讲究地用袖子狠狠一抹嘴,眼中忽然暴射出凌厉的杀机。

“刘瑾既已负朕,朕也容不得他了,他要什么朕都能给,但这座江山是祖宗留给朕的基业,谁敢觊觎它,朕就要谁的命!”

朱厚照这晚说了很多话,也喝了很多酒,又哭又笑像个疯子,一会儿大骂刘瑾忘恩负义,一会儿嚎啕大哭痛不欲生。

秦堪一直静静地陪着他,任这位天下最尊贵的人尽情发泄心中的苦悲。

男人总要自己长大的,一段青涩无果的爱情,一次朋友残酷的背叛,还有渐渐能品出滋味的世态炎凉……这些都能促使男孩快速成长为男人,父母长辈耳提面命都教不会的东西,亲身经历过一次后什么都会了,过程虽然残酷,然而哪个男人没有经历过?

酒喝到最后,果如秦堪所言,二人都喝醉了,一位当朝皇帝,一位世袭国侯,身份如此尊贵的人醉得像两滩烂泥,二人互相搭着肩在秦府花园里吐得稀里哗啦,二人的侍卫却不敢上前搀扶。

当晚朱厚照破天荒第一次在大臣家里住下,吓得一干侍卫不敢大意,从城里调来禁宫武士将侯府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团团护侍着朱厚照。

第二天朱厚照离开侯府时,眼中多了一抹以前不曾见过的刚毅和绝然,秦堪暗暗叹息,或许直到昨夜与他喝酒时,朱厚照才渐渐坚定了诛杀刘瑾的决心。

刘瑾真正伤到朱厚照了。

…………

…………

豹房发出了一道圣旨,对皇帝的圣旨向来挑剔刁难的大臣们这次居然全体通过,而且立马雷厉风行地执行起来。——事实上朝堂里对这道圣旨已没人能刁难了,刘瑾的党羽此刻全部被拿进了大狱,没进大狱的几乎全是被刘瑾打压得抬不起头来的大臣,对这个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谁会反对杀他?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刘瑾之罪,从速立判!

刘瑾被拿入内狱的第二天,三司官员尽聚刑部大堂,这次会审可谓盛况空前,按规矩除了审案官员和站班衙役,其他衙门职司的官员不得入内,然而这一次会审刘瑾,京师几乎四品以上的官员全来了,京师里对刘瑾恨之入骨的百姓们也来了。

规矩不能破,官员们也不介意,从大清早天刚亮开始,无数官员和百姓便自觉地静静地聚集在刑部衙门前,眼神冰冷地注视着刑部衙门那两扇紧闭的朱漆大门。

年迈的老门房打着呵欠拎着扫帚打开门准备打扫,呵欠才打了一半,却愕然发现门口黑压压地站着一大片数都数不清的人,每个人脸上沉寂压抑的仇恨,沉默的仇恨比愤怒的嘶吼更加可怕。

门房仍保持着张嘴打呵欠的样子,吃惊地看着门外这些大臣和百姓组合而成的怪异场景,眨了眨眼,门房将手中扫帚一扔,惊慌失措地跑进衙门禀报去了。

卯时三刻,三司官员入衙。

刘瑾之案太过重大,主审官竟由刑部尚书闵珪亲自担任,这位天顺八年的进士年迈老矣,行走间已带着几分暮气深沉之相,然而步履却依然稳重,闵珪当过左都御史,当过两广总督,当过按察使,为人老成正派。

另外两位主审则由都察院右都御史屠滽和大理寺正卿田景畅担任。

三司正部堂官同聚一堂共审一案,如此豪华版审案阵容相待,天下唯刘瑾才有资格享用。

衙门两扇大门已完全打开,外面的官员和百姓挤在一起,人多却鸦雀无声,所有人静静注视着刑部大堂,注视着正堂端正坐着的代表三司正部堂官,期待着大明正德年间最大的一桩巨案开堂。

所有人都有着同样的想法,他们要亲眼看到刘瑾认罪,亲眼看到刘瑾将会得到一个怎样的下场。

…………

辰时一刻,刑部尚书闵珪半阖的双目突然睁开,左右看了一眼,朝另外两位主审官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闵珪将案上惊堂木猛地一拍,沉声喝道:“带人犯刘瑾!”

两侧站班衙役手中的水火棍如雨点般顿地大响,低沉的“威武”喝声回荡堂内,令人心旌凛然,顿生敬畏,昭示着王法森严,善恶立报。

未多时,戴着重枷脚镣的刘瑾缓缓走出,衙役将他领到大堂回廊外,除了他的枷锁,只留着脚镣,任他一步一步缓缓走到大堂中央站定。

今日的刘瑾已不复大明内相,司礼监掌印时的飞扬风光,只在内狱里过了一个晚上,刘瑾的头发已变得雪白雪白,头发既脏又乱,松松垮垮披在肩后,形若疯子,身上的白色囚衣尚算干净,却赤着双脚,形貌枯槁潦倒之极。

堂内堂外无数人盯着这位昔日风光不可一世的大明内相,这位曾经残杀无数忠良,令大明中兴局面足足倒退十年的祸国权奸,曾经的得意,今日的潦倒,瞧在众人眼里,各有一番滋味。

可怕的静谧之中,堂外观审的官员们率先发难。

“刘瑾国贼!善恶到头终有报,你也有今日!”

“狗贼,你害死忠良无数,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刘瑾,你死后我必费巨金买你的肉,聚妻小而生啖之!”

“…………”

四面八方如潮水般的谩骂声里,刘瑾神情淡漠,嘴角勾着一丝讥诮的冷笑,浑不在意。

闵珪皱了皱眉,猛地一拍惊堂木:“肃静!公堂之上,严禁喧哗!”

堂外的谩骂声终于小了一些。

闵珪如刀锋般的目光盯着刘瑾,沉声道:“刘瑾,你可知罪?”

刘瑾嘿嘿冷笑:“杂家被奸人构陷,杂家无罪!”

“大胆!昨日厂卫于你府上搜出物证无数,铁证如山,你敢不认罪!”闵珪厉声断喝。

谁知刘瑾竟也毫不示弱,圆睁双眼厉声道:“闵珪!你少给杂家扮这副正义样子!杂家掌司礼监时,你可敢跟杂家如此说话?那时杂家一道谕令,你敢不遵从?去年杂家大寿,你忘了给杂家送过什么了?今**有何资格审我?”

公堂内外顿时一静,闵珪浑身微颤,怒形于色,另外两位主审官则颇有些心虚地扭过头去,堂外静了一下以后,顿时爆发出喝骂声,然而那些观审的官员们喝骂的声音明显比刚才小了很多,有些心虚的官员甚至不着痕迹地挤出了人群,悄悄回家去了。

刘瑾没说错,执掌司礼监两年,满朝上下谁不对他阿谀奉承?谁没向他打点过?谁没给他陪过笑脸?就连内阁大学士李东阳也在刘瑾寿诞之时亲笔写过一幅无比肉麻的贺词作为寿礼,今日刘瑾虽然倒了,然而当初这份余威仍在,纵然堂上三司主审也缺少审他的底气。

见自己一出场便控制住了场面,刘瑾仰天哈哈大笑:“杂家被小人构陷,陛下只是一时冲动拿杂家下狱,很快陛下就会回过神来,将杂家召回豹房。你们审我?哈哈,满朝公卿皆出杂家门下,谁有资格审我?”

尴尬骚动的人群里,忽然传来一道熟悉的温文声音。

“刘公公,话可不能说得太满,秦某应该不是出自你的门下吧?介不介意我来审你?”

刘瑾张狂至极的笑声忽然一顿,吃惊地扭过头去,却见衙门外黑压压的人群被一队锦衣校尉开出一条道来,锦衣卫镇抚丁顺蛮横地用刀鞘拍开前方一个不长眼的百姓,扯着嗓子大声道:“钦封山阴侯,锦衣卫指挥使秦侯爷到——”

第五百一十六章会审刘瑾(下)

“秦堪!狗贼!”

刘瑾瞋目裂眦嘶吼。

从昨日金殿群臣参劾,到两地造反檄文处处针对,再到从他私宅搜出盔甲兵器龙袍玉玺这些所谓的造反证据,这一切秦堪至始至终没露过面,但背后似乎有一双看不见的无形的手在操控着,旁人看不出秦堪在里面的作用,刘瑾与他争斗多年,他怎能看不出?他甚至可以肯定,今日他落到这般境地,全是秦堪在背后主导谋划而致。

见秦堪身着蟒袍玉带,威风凛凛走进刑部大堂,刘瑾勃然大怒,当即也顾不得脚上戴着重镣,佝偻落魄的身躯暴起,两手化爪朝秦堪脸上挠去。

秦堪冷笑,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砰!

护侍一旁的丁顺毫不留情,一脚将刘瑾踹得倒飞出去,刘瑾只觉小腹钻心一痛,整个人倒飞着狠狠摔倒在地,不知怎样的意念支撑着他,刘瑾忍住痛飞快起身,又待扑上前与秦堪拼命,打不过咬他一口肉都甘心,然而脚上的镣铐却很不给面子,步子刚迈便被绊倒,重重扑倒在地。

“秦堪!为何将杂家害到如此境地?”刘瑾放弃了,老脸沾满了尘土,混杂着泪水冲刷而下,埋在地上嚎啕哭泣。

秦堪垂下头冷冷看他一眼,目光没有任何怜悯,转头对丁顺道:“记下来,刘瑾受审时妄图殴打主审官,此罪一也。”

“是!”

刑部尚书闵珪和另外两位主审楞了:“主审官?”

秦堪微微一笑,丁顺递上一份从豹房刚盖了大印的谕旨,大声道:“奉皇上旨意,着令山阴侯秦堪主审刘瑾造反一案,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辅理。”

闵珪与另外两人互视一眼,嘴唇嗫嚅几下,没吱声儿。

秦堪笑道:“三位大人,这可不是什么肥差,本侯亦只是勉为其难,要不,您三位接着审,本侯回家等着消息,然后一起署名呈报皇上和内阁?”

闵珪急忙笑道:“侯爷愿主审刘瑾,那再好不过,我等甘附侯爷骥尾,侯爷请入主座。”

这话倒不是闵珪谦虚,而是三人的心里话,刚才刘瑾没说错,满朝公卿皆出刘瑾门下,有的投过拜帖,有的送过重礼,还有的根本就是抱着阉党的大腿升的官儿,包括这三位主审大人,以前也没少给刘瑾陪过笑脸,现在若说审刘瑾,他们未必真有这个底气。

满天下够资格审刘瑾者,大约只有这位侯爷了,他与刘瑾明争暗斗两年多,满朝皆知二人不合,如今只以成败论英雄,秦堪仍屹立不倒,刘瑾却已锒铛入狱,秦堪不审谁审?

当下秦堪也不客气,直接在堂中坐下,惊堂木狠狠一拍!

就在众人以为他要开始问话时,谁知秦堪却忽然道:“来人,先打刘瑾二十板子,打完再问话!”

丁顺喜滋滋地抱拳:“是!”

所有人都楞了,刘瑾吓得嘶声尖叫道:“秦堪,未审案先动刑,你这是存心报复……”

话没说完,两根水火棍穿过刘瑾的胳膊,像筷子夹一片大肥肉似的猛地往上一挑,刘瑾身子在半空中翻了个圈,接着狠狠扑倒在地,还没来得及喊痛,无情的水火棍便噼噼啪啪落在他的臀部,刘瑾惨叫一声,接着努力忍住,牙齿咬得格格作响,双目赤红怨毒地盯着秦堪。

见刘瑾挨打,堂内三位大人一脸怪异,而堂外却一片轰然叫好声。

这两年死在刘瑾廷杖下的忠良不计其数,今日一报还一报,刘瑾也尝到了挨打的滋味,委实大快人心。

看着刘瑾白色囚衣上很快被打得皮开肉绽,闵珪有些为难地凑过头来,低声道:“未审而先刑,侯爷,这个恐怕不合规矩吧?”

秦堪一楞,接着有些抱歉地笑了笑,道:“实在对不住,闵大人也知道,本侯出身锦衣卫,习惯先刑一次再审人犯,厂卫的规矩和刑部的规矩不大一样。”

说完这句话,刘瑾的二十廷杖恰好施完,两名校尉收起水火棍慢慢退下,刘瑾趴在地上身子一阵阵地抽搐。

啪!

惊堂木一拍,秦侯爷开始审案。

“刘瑾,五十余位御史大人参你残杀忠良数百人,你可认罪?”

刘瑾挣扎着抬起头,忍着臀部钻心的疼痛,嘿嘿冷笑道:“秦堪,你杀的人不比杂家少,你没资格问杂家的罪。”

秦堪点点头,朝堂侧的书记官道:“记下,刘瑾承认杀了很多大臣。”

书记官楞了一下,这句话也算“承认”?迷茫地瞧向闵珪,闵珪狠狠朝他一瞪,书记官忽然福至心灵,急忙奋笔疾书。

这下他算明白了,所谓三司会审只不过走个过场,陛下已决定要他的命,刘瑾认不认罪他都死定了,更何况这些罪名满朝文武有目共睹,他认不认有区别吗?

刘瑾勃然大怒:“放屁!秦堪,青天白日下你竟公然污蔑杂家,杂家何时承认过杀了很多大臣?”

秦堪自动无视刘瑾的话,继续问道:“刘瑾,朝中三十余位大臣参你收贿索贿,在你私宅府里也搜出黄金一百余万两,白银两千四百余万两,你可认罪?”

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一件事,包括朱厚照在内,满朝文武亲眼所见从刘瑾家中搬出那一个个堆积如山的银箱子。

刘瑾无言以对,沉默一下忽然大声道:“今**们欲置我于死地,认不认罪杂家都是死路一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杂家不认罪!”

秦堪笑道:“这个不需要你认罪,你别忘了,陛下和满朝文武在你府上亲眼瞧见不计其数的金银珍宝,这一条罪你跑不了。”

“第三条,五十余位大臣参你借皇庄之名,私自给自己圈地两万余顷,致令天下百万农户失地沦为流民,你可认罪?”

“秦堪你给杂家闭嘴!你说的这些罪名杂家一条都不认!”

“这个也不需要你认罪,刘瑾,你犯的每一条罪都很高调,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在祸害天下,所以收集证据很容易,有了如山铁证,你认不认罪都不重要了。”

秦堪扭头朝书记官淡淡道:“记下,诸罪皆有铁证,刘瑾无可辩驳,顾左右而言他。”

刘瑾恨声道:“秦堪,什么罪名都由你红口白牙定下了,何必弄这什么三司会审贻笑天下!”

秦堪冷笑道:“刘公公,今日三司会审不是为了让你认罪,而是为了让堂外的大臣和百姓们知道你干了多少坏事,你可以认为今日是你的宣判大会。”

…………

…………

一条条的罪名问出来,刘瑾气焰张狂,一条都不认,他的态度也引起了堂内堂外所有人的极度愤怒。

正德朝最大的权奸要倒了,可这位权奸仍保持着极其高傲的姿态,像一只中了箭仍高举着头颅的天鹅,临死都不愿失了这份仅剩的骄傲。

会审共参刘瑾罪名共计三十大款,七十小款,随着秦堪一个个罪名抛出来,性质也越来越严重。

刘瑾浑身颤栗,两眼渐渐浮上惊恐。

他不在乎秦堪给他安怎样的罪名,他在乎的是朱厚照的态度,从这些一条比一条严重的罪名里,他似乎已看到陛下对他坚定的杀心。

“……第二十九条,刘瑾,从你府中搜出制式盔甲两千副,长枪千杆,鸟铳五百支,圆盾五百面,龙袍十八件,翼龙冠两顶,玉玺一方,玉带九条,穿宫牙牌五百面……这些物事大逆不道,你是否暗中谋划行刺陛下,图谋造反?”

刘瑾嘶声尖叫道:“秦堪,你陷害杂家做得好绝!杂家不认!陛下啊——您睁开眼看看老奴啊,老奴是被冤枉的啊——”

“第三十条,你位于河间府的祖坟严重逾制,规模已超帝王,父母墓碑的落款你自称‘九千岁’,河间府无数官民皆亲眼目睹,你可认罪?”

刘瑾精神一振,嘿嘿冷笑道:“秦堪,亏你有胆子敢问杂家这条罪,杂家祖坟逾制是怎么回事,你应该比杂家更清楚,所谓逾制完全系你所为,你若敢说不是,杂家手里也有证据……”

秦堪脸色一沉,一旁的丁顺眼中厉色一闪,手执一支方型令批上前,趁着刘瑾侃侃而谈忽然扬手狠狠朝他嘴上一抽,啪地一声巨响,刘瑾满嘴鲜血,大牙被敲掉了四颗,不敢置信地看着冷冷阴笑的丁顺。

趁堂内外众人愕然之时,丁顺又下重手朝刘瑾脸上抽了两记,刘瑾身躯一晃,软软倒地昏了过去。

秦堪哂然一笑,站起身淡淡道:“好了,三十款大罪已问完,书记官记下,刘瑾对所有罪名供认不讳,来人,将刘瑾押入内狱,退堂!”

惊堂木一拍,正德朝最大的权奸已被确定。

有理有据有节,刘瑾注定走上历史给他安排好的结局。

PS:还有一更,半夜码字太伤身,再次调整一下时间……

第五百一十七章最后生机

在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三位主官的恭送下,秦堪缓缓走出刑部大堂。

大堂外,无数官员和百姓静静地看着他,不知是谁带头,所有人动作一致朝秦堪跪下。

“侯爷刑堂定罪国贼,为大明千万大臣百姓伸张冤屈,侯爷名垂青史,壮哉!”

秦堪脚步一顿,心中哭笑不得。

刚才审案的过程其实完全是硬扣帽子,尽管这些帽子大多数都确有其事,实则全无严谨,刘瑾一条都没认,是秦堪自己强势将这些罪名定下,若换了别人主审,恐怕今日刑部大堂会陷入僵局,毕竟刘瑾荼毒朝堂两年,没死之前余威仍在,敢对刘瑾用刑且强势定下刘瑾三十款大罪,七十款小罪者,举世唯秦侯爷有这种魄力了。

堂外这些饱受刘瑾压迫残害的官员和百姓对秦堪这一跪委实是真心实意,秦堪今日倒是无意中为自己挣到了极大的名望。

秦侯爷审案过程如何粗鲁蛮横已不重要,刘瑾如何死不认罪也不重要,这些罪名里面几款是真几款是假更不重要,重要的是刘瑾已被秦侯爷强势坐实了这些罪名,它意味着一柄加颈的钢刀已架在刘瑾的脖子上,这个祸害天下两年的权阉终于得到了他该有的下场。

客气地请官员和百姓起身,秦堪举步走进官轿,在无数人感激的目光注视下,官轿晃晃悠悠回府,没过多久,丁顺很快跟上了秦堪的轿子。

轿帘内,传来秦堪淡淡的问话声。

“刘瑾后来没说什么了吧?”

“侯爷放心,属下保证刘瑾再也说不出什么了,会审已毕,供词已送入宫里,不出意外的话,很快陛下就会下旨处置刘瑾,刘瑾怎么个死法属下不知,不过可以肯定,刘瑾死定了。”

秦堪叹了口气:“很好,也不枉我向陛下求来旨意亲自主审刘瑾,若非我审他,这三十款大罪里面有几款若被刘瑾抖落出来,对我来说不大不小也是一桩麻烦,刘瑾倒了,多少大臣都指望着我和他一起倒下去,我怎能如他们的意?”

丁顺笑道:“侯爷说得是,刘瑾有几款罪名可不正是侯爷设计的,若这阉货铁了心要拉侯爷垫背,抖落点东西出来,朝中那些大臣绝不会放过侯爷的,刚才属下眼疾手快,几下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