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了眼明日就要随驾出京的叶清,崇康帝眼眸中瞳孔微微收缩了下,呵呵一笑,道:“太后可是想见九弟了?”
太后闻言忙抬起头,满脸是泪的看着崇康帝,希冀道:“我是一朝太后,也知道什么事当做,什么事不当做。当年你九弟自己糊涂,丢了皇位,是他没有这个真龙之命。原该一世孤苦,不好见外人。可是,到了这个份上,我还想再见他最后一面,送他一送。让他前面慢点走,我等小九儿成了亲,生下孩子,了了心愿后,就去陪他。我这一辈子啊,也没别的余愿了。当年为了帮你父皇登基,整个叶家都被人快屠绝了。虽然这是大义,是忠君,可若让叶家绝了香火,我死也无颜去见叶家祖宗和我的爹娘双亲。还有一个余愿……”
太后说的可怜,可崇康帝心中却愈发冰凉。
因为左右几个余愿,都不会有他的位置。
打小,他就不得父皇母后的喜爱。
如今纵然他已经贵为九五之尊,远比那个荒僻破败的武王府里苟延残喘的废物强一千倍一万倍。
可在太后心里,他依旧不如她那个小儿子。
崇康帝打断太后的话,声音清淡道:“太后不必说这些,你福寿延年,注定长命百岁,不是福薄命贱之人能比的。”
太后毕竟一辈子在宫里打磨,什么样的心思争斗没见过,之前只是太过悲伤,沉浸于过往,这会儿被这声音打断,还有这话中带刺的话一激,脸色登时沉了下来,凤目眯起看向崇康帝。
她虽然从不干预朝政,但不代表她不能有所作为。
崇康帝大举屠刀,肆意诛戮宗室时,多少老太妃老王妃甚至老王爷入宫哭诉。
在法理之上,纵然太后废不掉天子,可想要让他难堪难过,却简直不要太容易。
但念在崇康帝毕竟为其亲子份上,叶太后什么也没做。
不想,他如今竟敢在她面前如此放肆!
她并未想到,崇康帝只是心酸同为人子,他为何就得不到父爱母爱。
她只以为崇康帝翅膀硬了,连她这个太后都不放在眼里了。
眼见一帝一太后两位人间至尊隐隐对峙起来,寿萱殿内气氛渐渐变得凝重肃煞,忽听叶清咯咯笑道:“老祖宗不就是想去见见九叔么,正好我陪皇伯父去铁网山行围,您该放心我的安危吧,跟在皇伯父身边,您老还有什么值当担忧的?这不就空出心思,去见见九叔么?只一点,老祖宗去了后,可千万别哭坏了身子,您是天家老祖宗,青史之上都有您一席之位,自该有天家的气度。您要是哭坏了凤体,别说是我,连皇伯父都放心不下,对不对?”
叶清这一番话,将崇康帝阻止的缘由,说成了是担心太后凤体安危。
这一转圜,刚刚针尖对麦芒的僵硬气氛,登时软和了下来。
崇康帝也醒悟过来,他对太后的态度险些魔怔了,自寻麻烦,忙道:“母后想去见九弟,直说便是。说那么多伤感的话,哭成这般,岂不有碍凤体?若是有半点损伤,朕都无法自处。母后贵为国母皇太后,至尊至贵,当随心所欲才是,万不可再委屈自己想那些不自在的往事。”
太后闻言,不管心里如何作想,面上却是和缓下来了。
在宫里活到这个岁数,熬跨了无数出身、相貌、才艺远超她的绝世佳人,若说她是个糊涂的,怕连她自己都不信。
太后对崇康帝道:“皇帝,我老了,这一辈子只你和你九弟两个儿子。你比他强,靠自己走到了这一步,他看着风光,其实却毁的……我放心得下你,唯一能为你做的,就是不拖累你的后腿。往后我死了,小九儿还指望你这个皇伯父给她撑腰。”
听闻此言,崇康帝霍然动容,眼睛都微微发红起来。
他等了大半辈子,终于从他生母口中等到了这句话:
“你比他强!!”
“母后!!”
崇康帝一时激荡的难以自持。
叶太后却罕见带着慈爱笑了笑,道:“你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看着这忽然变的母慈子孝的感人场面,元春动容落泪,叶清也缓缓垂下了眼帘。
但是没人能看到,她此刻心里是多么的冰冷。
作为这世上和叶太后亲近相处时间最长的人之一,她对这位老祖宗的了解,绝对冠绝当世。
所以,她更明白,此刻的太后说出这些话来,有多假。
并非有血亲,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就真爱她的长子。
恰恰相反,因为当初诞下崇康帝时,太后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险些活活疼死过去,所以对这个儿子,她心里着实谈不上什么母爱。
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不多,叶清却是其中之一。
她知道,太后将她所有的母爱,都给了小儿子。
所以这一刻,她觉得这座看起来充满人间慈爱的宫殿内,冷漠丑恶,遍布谎言和欺骗。
……
“爷,真到了这个地步?”
神京西城,贾家东府,宁安堂卧房内,平儿从锦被中仰起,还带着余韵潮红的俏脸惊骇的看着贾琮问道。
贾琮随手揽住平儿滑腻的软腰,让她贴在身上,轻声笑道:“放心罢,陛下这一着,十成十的是为了引蛇出洞。你当这二年发生了这样多的事,连皇子都死绝了,陛下会这样轻松放过?目前来看,查是查不出什么真相了,只能引,陛下亲身做诱饵去引,你想想看,他有多恨幕后黑手!”
平儿闻言,在贾琮耳边轻轻呢喃道:“爷不必同我说这些,我也不懂,我只担心爷的安危,连皇帝都舍身做饵,那该多险哪……”
贾琮呵呵一笑,眼神幽幽道:“是很险……平儿姐姐,我不骗你,也不怕你怪我凉薄,真到了事不可为之时,我多半会选择一个人拼死逃出京外,然后再重整兵马,将来杀回来,将这整座城池焚灭,为你们殉葬,替你们报仇。你会怪我么?”
平儿躺在贾琮身上,听闻此言先是悚然而惊,身子一僵,随即又软和下来,她轻抚着贾琮的脸,声音里包含着无限的温柔说道:“爷若真能如此做,才是体谅我们,随了我们的心愿。爷若跑回来,说什么一家人死在一起,反而让我们死不瞑目。若是……若是果真到了坏事的时候,爷千千万万记得这句话,不可回来,不可回来。但要将我这个丫头记在心里,来世,我还做爷的丫头。”
贾琮呵呵一笑,忽地翻身,将平儿压在身下,剑及履及,看着平儿骤然曲起的眉头和迷离乞求的眼神,泪光点点,嘴角弯起一抹坏笑道:“我逗你的!若是连这点风浪我都经不住,还谈什么世之英雄?放心罢,我都安排妥当了。让你们提前进入密道,不是做最坏打算,只是怕作战的声音太大,惊住了你们这些娇花儿!”
平儿闻言,犹不放心的看着贾琮问道:“果真?”
贾琮嘿嘿一笑,咬牙道:“敢怀疑爷的能为?妖精,看枪!”
“哎哟!爷,轻点,嗯……”
窗外,一朵白云悄悄遮住了明月的脸,似不愿让它窥视这人间的儿女欢情……
第六百零九章 圣驾出京
崇康十四年,三月二十二。
昨夜一夜星辰灿烂,却自黎明始,漫天乌云遮天蔽日。
虽说春雨贵如油,可是……
天子千挑万选出来出京围猎的日子,却等到这样一个天气,实在让人尴尬……
崇康帝金盔金甲,骑乘御马,在百余位宗室王公、皇亲国戚、武勋亲贵和当朝重臣的护从下,先祭拜了奉先殿,又往重华宫和慈宁宫拜别了太上皇和皇太后,随后领三万御林军中一万五千兵马,并五千随驾侍奉之宫女、昭容、御医、黄门侍者及御膳房、御药房等,合计两万兵马随从出宫。
太常寺布置的礼乐队伍浩浩荡荡,帝王之乐贯穿了整座神京城。
四头大象,四头白鹿,十二匹白马开道,尽显祥瑞。
京兆府并长安、万年二县掌印官近来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召集百姓,教化叩礼,在今日迎圣。
圣驾自朱雀门而出,所过之处,御道两旁的百姓便纷纷跪倒,山呼海啸的万岁声。
御林军、锦衣卫负责护卫事宜,贾琮这位当朝冠军侯,亲自穿着常服便衣,带着上万锦衣卫穿插在御道两边。
不止为了防止刺客,还要防止有人拦圣驾告御状,上访……
这个大日子,若让七八个告御状的百姓拦下,崇康帝不可能当着万民不理会,可真要理会,今日出行也就泡汤了。
有没有上访人员呢,当然是有的……
后世尚且有,更何况当下。
贾琮自己都拦下了一桩,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好在那些鸣冤百姓的绝望嘶吼声,被周围的山呼万岁声压住,不然今日要出大问题。
看着那一张张绝望的脸,贾琮到底不落忍,吩咐了将这些人全部带入诏狱,事后过问他们的鸣冤之事,也算平复一下良心的谴责……
从卯时初刻起(凌晨五点),一直到巳时末刻(十一点),圣驾才终于出了明德门。
不过京兆府尹和长安、万年县令还有贾琮海松一口气后,依旧不能松懈。
京兆府尹是衣紫袍配银印的高配大员,贾琮更是当朝一等冠军候,哪里只能将天子送出城门就能了账?
他们要一直护送崇康帝出京三十里,才能折返回京。
神京城至秦岭铁网山,总共也不过八十里的路程。
等崇康帝看到在人群中挤了大半天,一身风尘仆仆的贾琮来到御前,微微颔首。
虽不复往日谪仙下凡般的风采,显得有些狼狈,但崇康帝却没想治他御前失仪之罪,反而赞许他忠于王事。
崇康帝是个十分务实之君。
队伍每行十五里要停下休息半个时辰,顺便整队。
此时的军队比后世的子弟兵仪仗队差的十万八千里,虽也皆挑选的威武雄壮之卒,但走不到三里就乱了阵型,到十五里,简直快成放羊……
休憩时,贾琮被传至临时行在。
有诸王和重臣随驾左右,崇康帝喝着热茶,问道:“今日朕瞧着有不少想要告御状的百姓,你都拦下了?”
贾琮躬身回道:“是,今日乃陛下御极以来,第一次出京行围,是当前第一重要之事,以大局为重,所以臣下令,一切惊扰圣驾者,皆先拿下。”
崇康帝还未言,较之当年苍老许多的宁则臣皱着白眉斥道:“混账话!圣驾出京行围自然是大事,百姓含冤难道就是小事?冠军侯也是读书之人,当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圣人之言。”
此言一出,临时行在内气氛一凝。
崇康帝眼眸微眯,目光幽幽的看着他这位当朝第一肱骨大臣。
却没有说什么。
贾琮不慌不乱道:“宁相所言在理,但也有疏漏之处。”
宁则臣执掌相权十数载,鼎盛之时,相权甚至比君权还重,这才成为天子心头之刺。
一身威仪何其重也,连寻常亲王与其相对,都要礼让三分。
礼绝百僚之言,又岂是顽笑?
听贾琮直言自己言语中有疏漏,宁则臣不怒反笑,呵呵道:“老夫恭听冠军侯教诲。”
贾琮似未听出宁则臣言语中的讥讽,淡淡道:“宁相弄错了一件事,天子出京与百姓之事,并非对立,只能二者存一。朝廷官员不作为,无能渎职,使得百姓衙门难进,只能冒死想要拦下圣驾告御状鸣冤。正是天子出京,才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显露在锦衣卫眼中。本官已经将今日所有试图拦驾告状的百姓,悉数带入诏狱,一个一个问他们的冤情,再一桩一桩的去解决。锦衣卫为天子亲军,这是陛下给他们的恩德。所以,今日之事,并无民贵君次之的说法。”
宁则臣闻言,深深的看了贾琮一眼,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冠军侯年虽不高,但心思敏捷,人才难得。方才是老夫误会你让人抓人的动机,以为……嗯,如此处置,确实妥当。陛下重用于你,许多人都不放心,以为利刃握于黄口孺子之手,非社稷之福,如今看来,臣等到底不如陛下识人之明。”
此言一出,宗室诸王们一连串的马屁拍出,让随驾文武们看到了剩余宗室们的成色……
贾琮则特别关注了离圣驾不远的一位身着亲王王袍,面相文静嘴角带着浅笑,只微微点头附和却不开口的中年男子。
其淡然脱俗的气度,倒是和某人挺像……
但越是如此,贾琮心里就越是忌惮。
什么样的人才会如此装叉,他心里再明白不过。
只是……
这位亲王,怕是装不了许久了。
“这位是义忠亲王,宗室少有的贤王。”
许是观察到贾琮探究的目光,崇康帝眼眸眯了眯,忽然出口指点道。
贾琮微微躬身见礼道:“贾琮见过王爷。”
义忠亲王刘涣声音十分醇和,但他话很简略,似不愿多言,只道了句:“陛下龙目如炬,识人英明,不让汉武简拔霍骠骑之美名。”
崇康帝嘴角微微弯起,似心情颇佳,对贾琮道:“朕这里无事,你不用随驾了,折返回京罢。朕这一出京,难免有些魑魅魍魉之鼠辈耐不住寂寞,想要兴风作浪,你替朕看紧些。”
贾琮领命,就听崇康帝又道:“对了,太后昨夜同朕说,她想去龙首原看看老九,虽有御林军护卫,你也上点心……”
此言一出,行在中的气氛却是猛然一凝。
不知多少人心口剧烈跳动了下,纷纷难掩震惊的看向崇康帝。
贾琮都变了脸色,此事超出了他意料之外,不敢再耽搁,匆匆与崇康帝一礼后,顾不上行在内压抑隐隐如鬼蜮的气氛,迅速出门折返神京。
……
神京西城,贾家。
占据大半天公侯街的贾家东西二府,此刻全部戒严,许进不许出!
东府还好,西府自圣驾刚出明德门那一刻,忽然发生变故。
不知多少煞气腾腾的披甲亲兵和劲妆妇人,忽然出现在前宅后院内。
从贾政书房清客,到十七八个前院管事仆从,再到后院三十多个管事媳妇、嬷嬷和丫鬟,几乎在一瞬间被拿下!
这等变故,唬的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人无不亡魂大冒。
这个时候,王熙凤才带着小五、小七、小八三人,摇着身姿出现。
同贾母、贾政等人说了贾琮的安排。
贾母闻言,差点气的当场中风。
李蓉带着福海镖局的几个妇人,将一个跟随了贾母大半辈子的老嬷嬷当场拿下,那老嬷嬷刚张嘴嚎叫了声救命,便被李蓉一记刀鞘生生打烂了嘴,唬的贾母连大气也不敢多喘一口。
原以为是贾家犯了事,天子来抄家,谁曾想,是那个鳖孙的勾当!!
王夫人也震怒,她身边也有一个大丫头和两个嬷嬷被拿下,她身边能用的人,本就不多,这些人都是当初从王家带出来。
连贾政心里也不痛快了,盖因那被抓的清客,文墨功夫极老道,人也长的方正气派。
可这样文雅的儒士,却被抓猪狗一般被打倒拿下,斯文扫地!
见犯了众怒,王熙凤忙赔笑解释道:“琮兄弟说了,陛下此次出京,都中必有屑小生乱。为了防备家里后院生火,贼人忽然暴起伤了老祖宗和老爷太太,所以他才要先下手为强,把家里不干净的人这一回全部收拾了。又说什么机事不密祸先行,若是提前说破了,担心让人察觉了。也是我昨儿去寻平儿,他才叮嘱我先代他同老祖宗、老爷、太太道个恼,等他回来再赔罪。”
贾母依旧愤怒道:“不干净的人,我屋里有那么些不干净的人?他说哪个是不干净的人?”
此事王熙凤解释不了,带队的李蓉淡淡道:“这些人每十日或者每月,都会和外面勾连一回,用贾家的消息,换取一定银两。此事断无差错,大人很早前就发现了。只因不愿打草惊蛇,才没有早早动手。大人说,就算之前除去她们,外面对贾家贼心不死,也会再安插其她人进来,说不定就发现不得了,所以才留到今日。但现在形势渐危,大人担心他们不安分,尤其是在水房和厨房的那几个,若果真动了黑心思,后果不堪设想。”
贾母等人闻言无不悚然而惊,贾母也顾不得生气的,唬道:“果真到了这个地步?那周嬷嬷跟了我几十年,我从未亏待她,她会为了点银子就反叛我?”她依旧不信。
李蓉道:“大人特意提到这个周婆子,说她儿子被人设计,借了几万两银子的高利印子钱,她孙子手上还沾上了人命,侮辱了一户农家女孩子,害的人上吊……她若不听话,她一家都不得好死。对了,她还从老太太房里偷过古董出去卖过,这些事人证物证皆在,老太太要想过目,随时都可过目。”
贾母闻言,一张脸羞怒的发红,拍着软榻怒斥道:“这个混账老娼妇,竟做出这等没面皮的事来!”
贾母话音刚落地,忽听身边宝玉惊叫一声:“坏了,林妹妹呢?林妹妹怎还没来?”
第六百一十章 排兵布阵
贾琮自城外折返神京贾家东府时,业已到了申时初刻。
南北镇抚司镇抚使韩涛、姚元并指挥佥事魏晨都已在前厅恭候多时。
贾琮没有多言,让厨房立刻上了午餐,一边饕餮大吃,一边问话:“韩涛、姚元,这些日子来,我共批复下去四十五个锦衣百户的帽子,韩涛占了二十三人,姚元占了二十二人。按制,锦衣卫在神京城有六个千户军制。除却展鹏、沈浪两人各占一个外,还有四个,如今这四个千户军制全被你二人掌在手里。”
“你们要权,我给。要银子,我也给。要官帽子,我还给。南北镇抚司的公务,我几乎从未过问过。”
“你们扪心自问,自锦衣亲军成军以来,可曾出现过你二人这般大权在握的镇抚使?”
韩涛、姚元二人闻言忙从桌几旁站起身,心里都有些忐忑,躬身道:“大人信重,属下万分感激!”
贾琮咽下一口汤,抬眼看了两人一眼,道:“我不用你们感激万分,俗话说的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既然我交下大权给你们,如今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了,轮到你们表现了。”
说罢,不给面色微变的韩涛、姚元表态的机会,道:“近二年来都中不太平,风波不断。此次天子离京,料定必有贼人生乱。如今锦衣卫在都中的力量多是你二人直接掌控,本座不愿跨级指挥,所以,就将都中安危交给你们。自朱雀大街,分东西二城。北镇抚司掌西城,南镇抚司掌东城。现在是申时,到戌时初刻(晚上七点),开始实行宵禁。到戌时三刻,不管任何人,不管是王子皇孙,还是皇亲国戚,不管是风流名士,还是当代大儒。谁敢在大街上晃悠,即刻缉拿下狱。敢有反抗者,可先斩后奏!顺天府、长安、万年二县衙门、五城兵马司再加上锦衣卫,你们商量着划分具体片区。具体怎么做,你们自己商议,我不理会。但一旦有事,有敢不死战不退者,都中出现一点闪失,我先斩你们。明白吗?”
韩涛、姚元二人闻言,满头大汗,连声应道:“属下明白!”
二人心里真是苦笑不已,他们没想到,贾琮会早早挖下这样一个大坑给他们。
早在贾琮从江南折返回来,就将都中复建锦衣卫架子的大权分给他们二人。
两人原以为贾琮这是求自保之道,以免让宫里那位忌惮,主动分权。
除却郭郧手下的八百指挥使直属缇骑、展鹏手中上千但远还未满额的缇骑队伍,以及沈浪麾下一支千户人马,同样未满额,连贾琮的亲兵一起算上,贾琮能够直接动用的兵力,都不足三千。
其余的一万多锦衣卫人马,悉数由韩涛、姚元去任命直掌。
四十多名领军锦衣百户,皆为二人一手简拔而起,可谓心腹中的心腹。
他们眼中甚至只有顶头镇抚使,而不认指挥使。
韩涛、姚元知道,锦衣佥事魏晨几次三番劝谏贾琮此法不可取,但都未被贾琮采纳,依旧放大权给他们。
贾琮只负责给官帽子、给粮饷还给他们撑腰扎台。
这样的好上级,惹得多少人艳羡的红透了眼珠子。
韩涛、姚元甚至都一度怀疑,曾经精明的不似年轻人的贾琮,是不是真的不懂官场上的做派。
直到今日,两人才明白了贾琮的“良苦用心”。
可是明白又如何?
人家说的没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喂了他们这么久,让他们爽的飞起,这会儿到了拼命之时,他们要是敢玩忽职守耍一点心机,贾琮斩他们,普天之下都没人会说他不对。
这,就是眼前这位少年权贵的手笔!
都中这几日的气氛怪异中透着凝重,虽然还在一片宁寂中,但种种迹象无不显示,事出反常必有妖!
少不得,会有一场血战啊!
也不知这场血战之后,他二人还在不在?
即使在,他们手下还能留下几人……
“有问题么?”
见两人面带苦涩的站在那,贾琮疑惑问道。
韩涛忙道:“没有没有,只是大人,属下手下初建成军,战力浅薄,不知能否……”
说着,目光看向了展鹏、沈浪。
贾琮摇头道:“若无其他事,展鹏、沈浪身为南北镇抚司下属千户,自该受你二人节制调度。但折返回京时,陛下告诉我,太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